CN218237801U -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37801U CN218237801U CN202222566853.4U CN202222566853U CN218237801U CN 218237801 U CN218237801 U CN 218237801U CN 202222566853 U CN202222566853 U CN 202222566853U CN 218237801 U CN218237801 U CN 2182378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tatic pressure
- air outlet
- pressure box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吊顶式空调出风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均风口,其包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均风组件;所述均风组件包括与出风口连接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管远离静压箱一端设置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本申请具保证出风均匀性,从而保证人员使用舒适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顶式空调出风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背景技术
送风气流从送风口中流出时一般形成紊流射流。射流从出风口以一定的速度流入空间介质内并发生扩散,由于射流的横向脉动造成射流与周围介质之间不断发生质量、动量交换,带动周围介质流动,使射流边界层沿射程不断向外扩张,同时向射流中心扩展,使得射流核心区域不断缩减,同康达效应。因此,射流的质量流量、横断面积沿射程不断增加,形成向周围扩散的锥体状流动场,并逐渐形成包络面。
目前吊顶式空调的隐藏式出风口为了保证人员吹风的舒适性,通常采用活动百叶风口,从而达到扫风的效果,防止人员一致被风流对着吹,导致人员感觉不适。但此种出风口的扫风吹到人员时风速依旧很高导致人员感觉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隐藏式均风口,其具有保证出风均匀性,从而保证人员使用舒适性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包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均风组件;
所述均风组件包括与出风口连接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管远离静压箱一端设置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出风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出风管整体呈喇叭状,进而使得从出风口射入的锥体状流动场,在继续向前移动时,因横截面积增大,进而导致其流速下降,压强增加,使得锥体状的流动场中中间告诉流体能够向周围塌落,进而变成平稳型流动场,进而保证出风孔的出风均匀。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饰板相对于出风管中轴线处设置有挡风部,若干所述出风孔沿挡风部外侧分布,所述出风孔的直径沿远离挡风部方向逐渐增大。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出风管送出的平稳型流动场的中部能够继续受到阻挡,以防止若出风管风速较高时,其中心厂区流速依旧过快的情况;同时出风孔的直径沿远离挡风部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靠近遮挡部出去的风因节流而增速射出后,逐渐塌落填充遮挡部引起的空区,进而保证出风的均匀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管靠近静压箱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叶轮。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风吹过时也能会将锥形流动场打散,进而进一步保证出风的均匀性;同时能将射流转变为旋流,以保证出风的均匀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内转动连接有带有孔洞的阀片。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阀片倾斜角度,从而控制流入静压箱内的风量,从而达到控制出风管出风量的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位于静压箱内一端套设有均流阻尼膜。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风口进入的风流能够被均匀的分配到静压箱内部空间,以保证风流能够较为均匀的从出风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出风管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出风管整体呈喇叭状,进而使得从出风口射入的锥体状流动场,在继续向前移动时,因横截面积增大,进而导致其流速下降,压强增加,使得锥体状的流动场中中间告诉流体能够向周围塌落,进而变成平稳型流动场,进而保证出风孔的出风均匀;
2.出风管送出的平稳型流动场的中部能够继续受到阻挡,以防止若出风管风速较高时,其中心厂区流速依旧过快的情况;同时出风孔的直径沿远离挡风部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靠近遮挡部出去的风因节流而增速射出后,逐渐塌落填充遮挡部引起的空区,进而保证出风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隐藏式均风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隐藏式均风口中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隐藏式均风口中出风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隐藏式均风口中静压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静压箱;2、进风口;21、阀片;3、出风口;4、均分组件;41、出风管;42、装饰板;421、挡风部;422、出风孔;423、凸耳;43、叶轮;5、均流阻尼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隐藏式均风口。参照图1,隐藏式均风口包括静压箱1,静压箱1内上设置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出风口3连接有均风组件。
均风组件包括与出风口3连接的出风管41,出风管4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1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出风管41整体呈喇叭状,进而使得从出风口3射入的锥体状流动场,在继续向前移动时,因横截面积增大,进而导致其流速下降,压强增加,使得锥体状的流动场中中间告诉流体能够向周围塌落,进而变成平稳型流动场。出风管41末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装饰板42,装饰板42相对于出风管41中轴线处设置有挡风部421,挡风部421外侧设置有若干出风口3,出风口3的直径沿远离挡风部421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出风管41送出的平稳型流动场的中部能够继续受到阻挡,以防止若出风管41风速较高时,其中心厂区流速依旧过快的情况。同时出风口3的直径沿远离挡风部421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靠近遮挡部出去的风因节流而增速射出后,逐渐塌落填充遮挡部引起的空区,进而保证出风的均匀性。
为了保证装饰板42和出风管41连接的稳定性,装饰板42上设置有四个凸耳423,出风管41上设置有供凸耳423穿过的安装槽,即可以将凸耳423穿过安装槽后进行折弯,以保证装饰板42与出风管41连接的稳定性。
出风管41靠近静压箱1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叶轮43,进而使得风吹过时也能会将锥形流动场打散,进而进一步保证出风的均匀性;同时能将射流转变为旋流,以保证出风的稳定性。
静压箱1的进风口2内转动连接有带有孔洞的阀片21,通过调整阀片21倾斜角度,从而控制流入静压箱1内的风量,从而达到控制出风管41出风量的效果。同时进风口2位于静压箱1内一端套设有均流阻尼膜5,以使得进风口2进入的风流能够被均匀的分配到静压箱1内部空间,以保证风流能够较为均匀的从出风口3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隐藏式均风口的实施原理为:出风管4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1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出风管41整体呈喇叭状,进而使得从出风口3射入的锥体状流动场,在继续向前移动时,因横截面积增大,进而导致其流速下降,压强增加,使得锥体状的流动场中中间告诉流体能够向周围塌落,进而变成平稳型流动场,进而保证出风孔422的出风均匀。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隐藏式均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压箱(1),所述静压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出风口(3)上设置有均风组件;
所述均风组件包括与出风口(3)连接的出风管(41),所述出风管(41)的内部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静压箱(1)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管(41)远离静压箱(1)一端设置有装饰板(42),所述装饰板(42)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4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均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42)相对于出风管(41)中轴线处设置有挡风部(421),若干所述出风孔(422)沿挡风部(421)外侧分布,所述出风孔(422)的直径沿远离挡风部(421)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均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41)靠近静压箱(1)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叶轮(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均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1)的进风口(2)内转动连接有带有孔洞的阀片(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均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位于静压箱(1)内一端套设有均流阻尼膜(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6853.4U CN218237801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6853.4U CN218237801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37801U true CN218237801U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66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66853.4U Active CN218237801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37801U (zh) |
-
2022
- 2022-09-27 CN CN202222566853.4U patent/CN2182378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82437A1 (zh) | 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 |
JPH06159789A (ja) | 混合排出フロー分配器 | |
CN101936310A (zh) | 无扇叶风扇 | |
CN109026117B (zh) | 一种射流风机 | |
JP2009145036A (ja) | 空気流混合装置 | |
CN218237801U (zh) | 一种隐藏式均风口 | |
CN219177825U (zh) | 一种空调器 | |
US2737875A (en) | Air outlet device for ventilating apparatus | |
CN205014559U (zh) | 整流罩、进风系统及圆形柜机 | |
JPH0394755A (ja) | 気泡噴出装置 | |
CS207783B2 (en) | Facility for driving the air in the room | |
US2433981A (en) | Ventilating air distributor | |
US2341439A (en) | Grill | |
WO2020103352A1 (zh) | 一种空调储液器及空调系统 | |
CN215909206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1609505A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13599478U (zh) | 新风模组及空调 | |
JPH1183148A (ja) | 空気調和設備用吹出し口 | |
CN210153002U (zh) | 柱流背喷扩流装置 | |
US3677164A (en) | Ceiling air terminal | |
CN112503637A (zh) | 一种适用于柱/壁的贴附射流末端送风装置及通风系统 | |
CN206755524U (zh) | 吊顶式孔板型风口 | |
CN109140733B (zh) | 一种均流节能型半圆送风口以及该送风口结构的确定方法 | |
CN212408976U (zh) |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 |
CN108800410B (zh) | 一种适用于商业综合体的区域通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