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7570U - 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57570U CN217957570U CN202221165143.4U CN202221165143U CN217957570U CN 217957570 U CN217957570 U CN 217957570U CN 202221165143 U CN202221165143 U CN 202221165143U CN 217957570 U CN217957570 U CN 2179575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coupling device
- heat
- cooling system
-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所述目标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件,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热量,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耦合器件和第二换热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件通过所述耦合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闭环循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闭环循环流动换热介质,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冷却器件,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换热连接。因此,基于耦合器件形成的两侧的压力平衡效果,冷却系统在工作时就能够在支路侧中与不同电子元器件连接的通路中独立地调整流向每个电子元器件的换热介质的流量,使换热介质相对于不同电子元器件能够形成均匀的分配,保证冷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多个电子元器件均能够获得同等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系统中,电子元器件在运行期间会产生热量,这会降低电子元器件的运行效率或使用寿命等,不利于电子元器件的运行。目前,电子系统可以通过冷却塔等冷却系统进行降温,例如,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可以限定在35℃左右,由泵供到电子系统的不同电子元器件中,通过换热器件与电子元器件进行换热,实现电子元器件的降温处理。
目前,为了提高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通常会将多个电子元器件同时并联地连接到冷却系统中,利用冷却系统独立地对不同电子元器件实施冷却,但是,虽然多个电子元器件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到冷却系统中,可不同电子元器件的高低位置等客观上仍旧存在差异,换热介质在冷却系统中流向不同电子元器件时,会因为高低位置等客观因素造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进而无法保证电子元器件受到同等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目标单元,所述目标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件,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热量;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耦合器件和第二换热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件通过所述耦合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闭环循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闭环循环流动换热介质;
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冷却器件,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换热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基于耦合器件形成的两侧的压力平衡效果,冷却系统在工作时就能够在支路侧中与不同电子元器件连接的通路中独立地调整流向每个电子元器件的换热介质的流量,使换热介质相对于不同电子元器件能够形成均匀的分配,保证冷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多个电子元器件均能够获得同等的冷却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耦合器件之间;
和/或,
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和/或,
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设置在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需求实施对换热介质的流量控制,使相应通路中的介质流量增大或减小,保证不同电子元器件能够得到同等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分配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件与所述分配单元并联,通过所述分配单元与所述耦合器件闭环循环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分配单元与所述耦合器件闭环循环连接,可以实现多个电子元器件在同一个冷却系统下独立的进行冷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单元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分配单元包括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通路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通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通路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三通路并联,多个所述第四通路并联;
和/或,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五通路和第六通路,所述第五通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通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通路的输入端和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通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入端高度相等;或者,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出端高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入端;
和/或,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高度相等;或者,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高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出端;或者,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低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目标单元和/或所述换热单元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装置可以用来获取所述目标单元和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流动的换热介质的实际介质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
温度传感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件包括:
第一传感器件,所述第一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耦合器件之间;和/或,
第二传感器件,所述第二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传感器件可以用来专门获取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耦合器件之间的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一实际供流温度,而第二传感器件可以用来专门获取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的第二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二实际供流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上;
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通路和所述第六通路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件可以分别用来获取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耦合器件之间的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一实际供流温度,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件可以分别用来获取第二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二实际供流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连接;
控制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将所述实际介质温度与设定的目标介质温度做对比,然后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目标单元和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流动的换热介质的介质流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针对性地对介质流量的部分做出了调整,具体通过保证第一目标供流温度和所述第二实际供流温度处于合理差异状态、以及保证所述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回流温度处于合理差异状态来保证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的换热介质流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耦合器件的不同状态对比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耦合器件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耦合器件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耦合器件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目标单元;200、分配单元;300、换热单元;500、散热单元;
10、电子系统;11、目标对象;12、第一换热器件;13、第一通路;14、第二通路;15、第一连接器件;16、第二连接器件;
21、第一泵体;23、第三通路;24、第四通路;
30、耦合器件;31、第三连接器件;32、第四连接器件;33、第五通路;34、第六通路;35、第二泵体;
40、第二换热器件;41、第七通路;42、第八通路;43、第五连接器件;44、第六连接器件;
50、冷却器件;51、第九通路;52、第十通路;53、第三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目标单元100、换热单元300、散热单元500,所述目标单元100包括第一换热器件12,用于获取目标对象11的热量,其中,目标对象11表示为电子系统10运行过程产生热量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的种类不做限制,只要是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且热量需要消散,均可以作为冷却系统的目标对象11。而且,电子元器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子系统10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参阅图1和图2所示,当电子元器件为多个时,所述冷却系统还可以设置分配单元200,由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的数量为多个,所以可以使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与所述分配单元200并联,然后多个第一换热器件12可以通过所述分配单元200与所述耦合器件30闭环循环连接,构成多个电子元器件在同一个冷却系统下独立的进行冷却操作。继续参阅图3和图4所示,电子系统10为多个时,多个电子系统10依旧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耦合器件30与第二换热器件40并联,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二换热器件40与冷却器件50并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冷却系统内的并联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换热单元300包括耦合器件30和第二换热器件40,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通过所述耦合器件3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闭环循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闭环循环流动换热介质,所述散热单元500包括冷却器件50,所述冷却器件5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换热连接。
参考图2所示,闭环循环指的是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通路结构是环形地、闭合地、循环地,而且通路结构的供流方向和回流方向均经过所述耦合器件30,使换热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循环流动,并在供流方向和回流方向循环经过所述耦合器件30。所以,当换热介质沿着图2中黑色箭头的方向流动时,便可以在经过第一换热器件12时与相应的目标对象11形成换热,吸收目标对象11的热量后继续流动至第二换热器件40。第二换热器件40与冷却器件50形成闭环循环连接,冷却器件50会通过换热介质将热量消散后循环流向第二换热器件40,当第二换热器件40中的两个换热介质相互换热后,便可以不断地将目标对象11的热量传递至冷却器件50进行消散,实现对目标对象11的散热。其中,换热介质可以为气态介质或液态介质,如液态冷媒。
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换热介质不断地流动过程中,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器件12和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循环流动时还会在供流方向和回流方向均经过耦合器件30,耦合器件30可以采用去耦罐等可以实现去耦功能,保持耦合器件30的两侧单独运行、互不干扰,保持两侧之间的压力平衡、阻力近乎为零,若限定耦合器件30与第一换热器件12之间的一侧为支路侧,耦合器件30与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一侧为干路侧,所以,由于第一换热器件12和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通过耦合器件30形成闭环循环连接,可以使耦合器件30的支路侧和干路侧分别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保持支路侧和干路侧之间的压力平衡、阻力近乎为零,基于耦合器件30形成的两侧的压力平衡效果,冷却系统在工作时就能够在支路侧中与不同电子元器件连接的通路中独立地调整流向每个电子元器件的换热介质的流量,使换热介质相对于不同电子元器件能够形成均匀的分配,保证冷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多个电子元器件均能够获得同等的冷却效果。
关于所述耦合器件30的去耦功能,可以参考图5所示,耦合器件30在干路侧的流量和支路侧的流量不同时会出现图5中的三种运行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干路侧的流量=支路侧的总流量时,供流方向和回流方向互不干扰,在第二种情况下,干路侧的流量<支路侧的总流量时,支路侧的回流部分换热介质在耦合器件30中可以旁通到支路侧供流。在第三种情况下,干路侧的流量>支路侧的总流量时,干路侧的供流部分换热介质在耦合器件30中可以旁通到干路侧回流。
因此,耦合器件30可以为冷却系统产生压力近乎为零的压点,这样的可以保证耦合器件30的支路侧和干路侧相对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在这种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个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需求调整换热介质的流量,使每一个流过第一换热器件12的换热介质的流量与散热量相匹配,而且支路侧和干路侧的独立控制还可以克服高度上和水平上介质流量不均匀的问题,做到按需提供换热介质。
接着,关于耦合器件3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如图5所示,限定耦合器件30具有位于支路侧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以及位于干路侧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结合图5的黑色箭头指向可知,第一输入端位于第一输出端的下方,第二输入端位于第二输出端的上方,由此可以明确耦合器件30上的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出端可以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二输入端高度相等,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出端也可以高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二输入端,同样,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入端可以与第二输出端高度相等,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入端也可以高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入端也可以低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二输出端。
具体可以参阅图6至图8所示,提供了三种耦合器件30的结构形式,如图6所示,耦合器件30的结构满足:6d≥D≥d,6d≥L1≥d,6d≥L2≥d,6d≥L3≥d,6d≥L4≥d。如图7所示,耦合器件30的结构满足:6d≥D≥d,6d≥L1≥d,6d≥L2≥d,6d≥L3≥d,6d≥L4≥d,6d≥L5≥d。如图8所示,耦合器件30的结构满足:6d≥D≥d,6d≥L1≥d,6d≥L2≥d,6d≥L3≥d,6d≥L4≥d,6d≥L5≥d。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换热器件12和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通过耦合器件30形成闭环循环连接,可以使耦合器件30的支路侧和干路侧各自形成压力平衡的效果,但是,相对于不同电子元器件的换热介质的流量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可以采用泵、阀等器件实现,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可以设置第一泵体21,所述第一泵体2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第一泵体21可以实现相应通路中换热介质的流量增大或流量减小。同样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可以设置第二泵体35,所述第二泵体35设置在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第二泵体35也可以实现相应通路中换热介质的流量增大或流量减小,以及所述冷却系统还可以设置第三泵体53,所述第三泵体53设置在所述冷却器件5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第三泵体53也可以实现相应通路中换热介质的流量增大或流量减小。因此,在冷却系统中不同的管路阶段或位置,第一泵体21、第二泵体35和第三泵体53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需求实施对换热介质的流量控制,使相应通路中的介质流量增大或减小,保证不同电子元器件能够得到同等的散热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目标单元100与换热单元300之间、以及换热单元300与散热单元500之间,可以通过任意结构形式实现闭环循环连接,如前文所述,闭环循环连接的目的就是促使换热介质能够在目标单元100与换热单元300之间、以及换热单元300与散热单元500之间形成环形地、闭环地、不断地循环流动,不断将电子元器件的热量传递至冷却器件50进行消散,例如,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单元100包括第一通路13和第二通路14,所述分配单元200包括第三通路23和第四通路24,所述第一通路13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通路23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通路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1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1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通路24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三通路23并联,多个所述第四通路24并联。其中,所述第一通路1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通路23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件15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通路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通路24之间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器件16进行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三通路23并联后可以同时通过第三连接器件31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第四通路24并联后可以同时通过第四连接器件32与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而且,所述换热单元300包括第五通路33和第六通路34,所述第五通路33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通路33的输出端和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通路34的输入端和所述耦合器件3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通路34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的输入端连接。同样,所述换热单元300包括第七通路41和第八通路42,所述散热单元500包括第九通路51和第十通路52,第七通路41和第九通路51之间可以通过第五连接器件43连接,第八通路42和第十通路52之间可以通过第六连接器件44连接,然后第二换热器件40和冷却器件50可以通过第七通路41、第八通路42、第九通路51和第十通路52构成环形的闭环循环连接,在第二换热器件40和冷却器件50之间不断带走热量。当然,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形式实现目标单元100与换热单元300之间、以及换热单元300与散热单元500之间的闭环循环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通路13、第二通路14、第三通路23、第四通路24、第五通路33、第六通路34、第七通路41、第八通路42、第九通路51和第十通路52可以通过任意结构形式构成,例如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基础结构的内部打通相应的通道构成,也可以通过若干硬性或柔性的管道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温度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目标单元100、所述换热单元300上。在本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装置可以用来获取所述目标单元100和所述换热单元300之间流动的换热介质的实际介质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件包括第一传感器件和第二传感器件,所述第一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所述第二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传感器件可以用来专门获取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一实际供流温度,而第二传感器件可以用来专门获取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二实际供流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13和所述第二通路14上,所述第二传感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通路33和所述第六通路34上。在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件可以分别用来获取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一实际供流温度,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件可以分别用来获取第二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二实际供流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将所述实际介质温度与设定的目标介质温度做对比,然后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目标单元和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流动的换热介质的介质流量。
基于所述冷却系统实施冷却控制时,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单元100和所述换热单元300之间流动的换热介质的实际介质温度,将所述实际介质温度与设定的目标介质温度做对比,经过对比之后可以生成相应的对比结果;根据对比后形成的对比结果可以调整所述目标单元100和所述换热单元300之间流动的换热介质的介质流量。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将该冷却控制方法限定为自动执行的逻辑程序,当实际介质温度相对于目标介质温度形成相应关系时,就可以自动执行逻辑程序,对介质流量做出及时的调整,使换热介质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加速流动或减速流动控制与第一换热器件12进行换热的效率,而且基于去耦器件构成的压力平衡,相对于每个电子元器件的第一换热器件12可以独立控制介质流量,满足当前电子元器件的实际冷却需求,达到最大的冷却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介质温度可以为冷却系统中的供流温度和回流温度,即称之为目标供流温度和目标回流温度,其中,目标供流温度表示换热介质在向第一换热器件12供流时预计或希望达到的温度,通常可以为35℃左右,目标回流温度表示换热介质在从第一换热器件12换热后回流时预计或希望达到的温度,通常可以为55℃左右,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器件12实现换热后温度会升高,目标供流温度低于目标回流温度。同样地,所述实际介质温度也可以为冷却系统中的供流温度和回流温度,即称之为实际供流温度和实际回流温度,其中,实际供流温度表示换热介质在向第一换热器件12供流时实际达到的温度,实际回流温度表示换热介质在从第一换热器件12换热后回流时实际达到的温度,通常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器件12实现换热后温度会升高,所以实际供流温度低于实际回流温度。同样地,所述介质流量可以为冷却系统中的供流流量和回流流量,供流流量表示换热介质在向第一换热器件12供流时需要达到的流量,回流流量表示换热介质在从第一换热器件12换热后回流时需要达到的流量。
因此,冷却控制方法进行逻辑判断时,可以将实际供流温度和实际回流温度中的至少一者与目标供流温度和目标回流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做对比,形成多元化的对比方案,得到冷却系统中不同通路部分的实际温度情况与目标温度的差异,然后根据不同通路部分的实际情况判断供流流量和回流流量中至少一者的调整需求,这能够有效地提高调整的精准度。
不仅如此,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供流温度进一步细分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目标供流温度和位于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目标供流温度,所述目标回流温度进一步细分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位于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目标回流温度,所述实际供流温度进一步细分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实际供流温度和位于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实际供流温度,所述实际回流温度进一步细分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实际回流温度和位于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实际回流温度,所述供流流量进一步细分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供流流量和位于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供流流量,所述回流流量进一步细分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12和所述耦合器件30之间的第一回流流量和位于所述耦合器件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40之间的第二回流流量。
因此,冷却控制方法进行逻辑判断时,可以将第一目标供流温度、第二目标供流温度、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第二目标回流温度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一实际供流温度、第二实际供流温度、第一实际回流温度和第二实际回流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做对比,形成更细致、更为多元化的对比方案,得到冷却系统中不同通路部分的实际温度情况与目标温度的差异,然后根据不同通路部分的实际情况判断第一供流流量、第二供流流量、第一回流流量和第二回流流量中至少一者的调整需求,进一步提高调整的精准度。
举例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可以通过调整所述介质流量,使所述目标供流温度和所述实际供流温度的温差处于设定的温差范围内,因为实际供流温度与目标供流温度在合理的温差范围内,便可以保证换热介质在提供至第一换热器件12时,具有足够的低温,能够具有较大温升空间与第一换热器件12进行换热,将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充分带走,介质流量可以通过第一泵体21或第二泵体35来调整。同样地,冷却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可以通过调整所述介质流量,使所述目标回流温度和所述实际回流温度的温差处于设定的温差范围内,因为实际回流温度与目标回流温度在合理的温差范围内,便可以保证换热介质经过第一换热器件12并实现换热后,带走足够的热量,将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充分带走,介质流量可以通过第一泵体21或第二泵体35来调整。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还可以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第二供流流量,使所述第一目标供流温度和所述第二实际供流温度的温差处于设定的温差范围内,这针对性地对介质流量的部分做出了调整,具体通过调整第二供流流量保证第一目标供流温度和所述第二实际供流温度处于合理差异状态,如果第二实际供流温度比较符合第一目标供流温度的设定,那么说明换热介质从第二换热器件40出来向第一换热器件12供流时,换热介质的温度就相对合理,那么可以保证换热介质具有较好的换热基础。同样地,冷却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还可以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回流流量,使所述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回流温度的温差处于设定的温差范围内,这也是针对性地对介质流量的部分做出了调整,具体通过调整第一回流流量保证所述第一目标回流温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回流温度处于合理差异状态,如果第一实际回流温度比较符合第一目标回流温度的设定,那么说明换热介质从第一换热器件12换热出来时,确实带走了理想的热量、达到了预设的温度,所以此轮换热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其中,第二供流流量和第一回流流量可以相应的通过第一泵体21或第二泵体35来调整,流量变大时、流速快,换热的效率就相应变低,相反,流量变小时、流速慢,就具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换热,使换热的效率相应变高。
除此之外,基于前文中对介质流量、目标介质温度和实际介质温度的细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选择合适的目标介质温度和实际介质温度作为对比依据,并调整介质流量,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目标单元,所述目标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件,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热量;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耦合器件和第二换热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件通过所述耦合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闭环循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闭环循环流动换热介质;
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冷却器件,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换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耦合器件之间;
和/或,
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和/或,
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设置在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分配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件与所述分配单元并联,通过所述分配单元与所述耦合器件闭环循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单元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分配单元包括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通路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通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通路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三通路并联,多个所述第四通路并联;
和/或,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五通路和第六通路,所述第五通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通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通路的输入端和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通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入端高度相等;或者,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出端高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入端;
和/或,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高度相等;或者,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高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出端;或者,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一输入端低于所述耦合器件的第二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目标单元和/或所述换热单元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
温度传感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件包括:
第一传感器件,所述第一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件和所述耦合器件之间;和/或,
第二传感器件,所述第二传感器件设置在所述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上;
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通路和所述第六通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连接;
控制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与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65143.4U CN217957570U (zh) | 2022-05-16 | 2022-05-16 | 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65143.4U CN217957570U (zh) | 2022-05-16 | 2022-05-16 | 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57570U true CN217957570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1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65143.4U Active CN217957570U (zh) | 2022-05-16 | 2022-05-16 | 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57570U (zh) |
-
2022
- 2022-05-16 CN CN202221165143.4U patent/CN2179575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406331C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9466380A (zh) | 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6785192A (zh)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
CN106505276B (zh)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
US10910684B2 (en) | Machin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 |
US20160230708A1 (en) | Integrate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er | |
CN108336445A (zh) | 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电池包 | |
CN104704935A (zh) | 电子设备冷却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电力转换装置 | |
CN218783096U (zh) | 储能系统及其热管理装置 | |
CN113547957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及其热管理系统 | |
CN109560345B (zh) | 车辆用冷却系统 | |
CN114206639A (zh) | 车辆的集成热管理回路 | |
CN115000577A (zh) | 一种储能柜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 | |
CN211088450U (zh) |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水路系统 | |
CN217957570U (zh) | 冷却系统 | |
US10935330B2 (en) | Heat exchangers capable of bidirectional fluid flow | |
KR20180131220A (ko) |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 |
EP1547182A2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
CN117119741A (zh) | 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控制方法 | |
CN212386267U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4823279A (zh) | 功率晶闸管单元冷却系统 | |
JP7077763B2 (ja) | 機器温調装置 | |
CN116834572A (zh) | 充电终端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9087800A1 (ja) | 機器温調装置 | |
JP2016151235A (ja) | 冷却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