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7876780U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6780U
CN217876780U CN202222157378.5U CN202222157378U CN217876780U CN 217876780 U CN217876780 U CN 217876780U CN 202222157378 U CN202222157378 U CN 202222157378U CN 217876780 U CN217876780 U CN 217876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far infrared
air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73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邓昌沪
王翊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vneng Jiaye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vneng Jiay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vneng Jiaye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vneng Jiay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73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6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67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干燥除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包括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的干燥室,在干燥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用于促使干燥室内物料的水分蒸发;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通过一除湿通道连通,除湿通道具有热泵除湿段,热泵除湿段内设有一蒸发器和一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供除湿通道内气体经过并作用于经过的气体,且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于一热泵循环管路中。本实用新型可构建针对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周围空气含湿量较大的梯度差,以增强浓差扩散动力而实现对物料的干燥,在保证物料品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干燥除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活或农业等领域中,蔬菜类食材、水果类果品、中药饮片原料、农作物种子等需要进行干燥,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热风干燥的方法或者系统,干燥过程中,热风吹拂物料表面,表面的溶剂优先与对流热空气换热,优先蒸发,物料表面的水分优先蒸发,物料表面层的体积总量减小,即导致物料表面层存在一定的收缩量,致使物料表面出现收缩性“干化”现象,物料表面收缩性“干化”之后,阻断了物料表层至深层的湿份传质,使得物料深层的湿份难于通过表面收缩性“干化”层传热传质扩散至表层蒸发,这就导致了物料“内湿外干”的质量问题。
物料表面收缩性“干化”形成了固体传热热阻,不仅不利于物料中深层的湿份扩散,还会导致物料因干燥时间太长引起蔬菜、果品、中药原料、农作物种子中成分变性,不仅影响蔬菜、果品营养品质,还能导致中药原料的药物活性降低或失效,导致农作物种子发芽率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发芽的生物性质。
而且,现有热风吹拂式对流换热传质机理的干燥,要求速度增快,需要通风量增大,温度升高,需要电加热功率加大,带来能耗消耗增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可通过远红外辐射使得物料内部以及表面的水分蒸发,而避免物料表面收缩性“干化”的问题,保证物料的品质,并且辅以热泵换热的方式可有效的进行除湿,更为有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包括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的干燥室,在干燥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用于促使干燥室内物料的水分蒸发;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通过一除湿通道连通,除湿通道具有热泵除湿段,热泵除湿段内设有一蒸发器和一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供除湿通道内气体经过并作用于经过的气体,且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于一热泵循环管路中。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湿通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热泵除湿段后的吸附段,吸附段设有吸附部件,吸附部件在其周向上具有多通孔结构的吸附部,吸附部部分或整体设于吸附段内且用于吸附经过吸附段内气体中的水分。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附部部分设于吸附段内,其余部分位于吸附段外;
所述吸附部件包括可转动且与吸附段密封配合的吸附转轮,吸附转轮的周向设有所述吸附部,吸附部的每个通孔结构表面均涂覆有硅胶吸附层;
对应于所述吸附部位于所述吸附段外的部分设有热风发生部件,热风发生部件可输出热风以蒸发吸附部上所吸附的水分。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附段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吸附转轮的部分吸附部密封配合在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且第一风管与所述干燥室的进气口连通,第二风管与热泵除湿段的出风端连通。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热泵除湿段内,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冷凝器的来风方向上。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泵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和膨胀节流器,所述压缩机具有制冷剂输出端和制冷剂输入端,压缩机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膨胀节流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蒸发器又与压缩机的制冷剂输入端连接。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干燥室还具有新风入口和湿空气排出口。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设有多个且分别设于干燥室的不同侧;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包括刚性板状基材和压合在刚性板状基材表面的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包括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层和设于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层之间的导电涂层。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涂层由碳系微纳米材料混合粘合剂组成,所述粘合剂为丙烯酸树酯、聚偏氟乙烯、酚醛树酯、环氧树酯、乳胶和聚氨酯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通过设于干燥室内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可产生能够使物料内部及表面水分匹配吸收并蒸发的远红外辐射,以此可使物料内部和表面的水分蒸发至干燥室内的空气中,并通过热泵循环管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可对进入除湿通道的空气先后进行冷却除湿和升温除湿,由此可构建针对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周围空气含湿量较大的梯度差,以增强浓差扩散动力而实现对物料的干燥,在保证物料品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干燥。
而且,通过在除湿通道还设置吸附段,吸附段的吸附转轮由于涂覆有硅胶吸附层,因而可对经过其吸附部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并且还具有再生功能,具体是通过热风发生部件对位于吸附段外的吸附转轮的吸附部加热而使其上的水分蒸发,从而可进一步的提高除湿的效果,使得除湿和干燥效率更快。
同时,通过在干燥室设置新风入口和湿空气排出口,在初步干燥阶段可通过新风置换配合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的远红外辐射实现初步干燥,进而更便于提高干燥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所采用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能够发出4μm~16μm范围的红外辐射,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水分对该范围的红外辐射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属于匹配吸收范筹,进而可通过其的穿透性,使物料深层和表层形成同步的热效应并同步蒸发湿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干燥箱;1b-干燥室;2-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3-进气口;4-出气口;5-新风入口;6-湿空气排出口;8-压缩机;9-高压蒸汽管;10-冷凝器;11-冷凝液管;12-膨胀节流器;13-蒸发器;14-低压回气管;15-第二风管;16-吸附转轮;17-轴向热端面;18-轴向冷端面;19-空气电加热器;22-第一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包括具有一进气口3和一出气口4的干燥室1b,在干燥室1b内设有至少一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用于促使干燥室1b内物料的水分蒸发。
其中,该干燥室1b用于承装待干燥的物料,其可构成于一个干燥相关的设备内,也可以构成于一个具有该干燥室1b且用于干燥物料的独立箱体,并不做限制。干燥室1b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4,进气口3和出气口4用于与除湿通道连通且形成一个可持续对空气处理的闭环流通路径,以便于对干燥室1b内的空气抽取经除湿后再排入干燥箱1a内进行置换。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可产生以4μm~16μm的红外辐射作用于物料内部及表面的水分子,水分子吸收后转换成的一种热效应,这一热效应是水分子吸收红外辐射能量后,出现的运动效应,这一运动效应,随吸收红外辐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在干燥室1b内可形成便于干燥的加热环境。
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水分,相对4μm~16μm的红外辐射具有较大吸收峰,属于匹配吸收范畴,匹配吸收是指薄膜红外器件发射出来的红外热辐射,以选择性辐射频率对应被加水分子本身的振动频率相一致,此时引起的共振吸收即为匹配吸收;红外辐射还具有一定的穿透特性,因此,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的深层和表层即可以同步形成的热效应,使得深层和表层同步蒸发湿份的效果。
而这种穿透特性能使涂层的深层和表层同步形成的热效应蒸发湿份特性,可以避免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在干燥环节形成“内湿外干”、表层“干化”内层“湿”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3和所述出气口4通过一除湿通道连通,除湿通道具有热泵除湿段,热泵除湿段内设有一蒸发器13和一冷凝器10,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可供除湿通道内气体经过并作用于经过的气体,且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连接于一热泵循环管路中。
除湿通道的两端通过进气口3和出气口4与干燥使连通,这样可便于从干燥室1b抽出的含湿空气进入除湿通道内,然后经过蒸发器13(具有铜管串翅片),含湿空气被蒸发器13冷却降温,空气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凝结,并达到饱和状态,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即形成露点,空气中的水蒸汽就变成凝结水并析出,从而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得到降低,达到除湿目的,然后被冷却除湿的空气再经过冷凝器10,冷凝器10会使得被降温除湿的空气升温,被降温除湿的空气温度升高,即比容增大,空气比容增大之后,其含湿密度进一步降低。而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连接在一热泵循环管路中,该热泵循环管路的原理与空调制冷原理相同,由压缩机8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先后通过冷凝器10和蒸发器13进行换热,以此可使得冷凝器10和蒸发器13作用于经过的空气,使其升温干燥和冷却除湿。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设于干燥室1b内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可产生能够使物料内部及表面水分匹配吸收并蒸发的远红外辐射,即利用其穿透性使物料内部的水分子蒸发,以此可使物料内部和表面的水分蒸发只干燥室1b内的空气中,并通过热泵循环管路的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可对进入除湿通道的空气先后进行冷却除湿和升温除湿,由此可构建针对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周围空气含湿量较大的梯度差,以增强浓差扩散动力而实现对物料的干燥,在保证物料品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干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通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热泵除湿段后的吸附段,吸附段设有吸附部件,吸附部件在其周向上具有多通孔结构的吸附部,吸附部部分或整体设于吸附段内且用于吸附经过吸附段内气体中的水分。
吸附段的吸附部件通过其吸附部可吸附经过吸附段内气体中的水分,以做进一步的除湿。吸附部的多通孔结构类似于蜂窝结构,这样的结构既可便于空气通过,又能够使得空气具有与吸附部接触的更大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更为有效的吸附水分,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效果。吸附部其可以是通过一些可吸附水分的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在表面涂覆可吸附水分的材料的吸附层,这样都可实现对水分的吸附,并不做限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吸附部件可以是整体设置在吸附段内,也可以是部分设置在吸附段内,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吸附部件的可再生吸附,所述吸附部部分设于吸附段内,其余部分位于吸附段外;所述吸附部件包括可转动且与吸附段密封配合的吸附转轮16,吸附转轮16的周向设有所述吸附部,吸附部的每个通孔结构表面均涂覆有硅胶吸附层;对应于所述吸附部位于所述吸附段外的部分设有热风发生部件,热风发生部件可输出热风以蒸发吸附部上所吸附的水分。
其中,吸附转轮16可转动,并受一驱动装置驱使转动,其部分位于吸附段内,也可以说是通过为吸附段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吸附转轮16与吸附段密封配合,这样可便于吸附转轮16进行转动并达到密封的效果。吸附转轮16由于一部分位于吸附段外另一部分位于吸附段内,因此存在再生区和水分吸附区,并且再生区与水分吸附区是相对存在的。吸附转轮16的再生原理是:吸附转轮16除湿,属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是利用涂布在转轮上的硅胶吸附层将空气中的水分以物理方式吸附,通常称之吸附转轮16,吸附转轮16工作时,其轴向划分水分吸附区、再生区,吸附转轮16的水分吸附区吸收水分之后,吸附转轮16旋转,将吸附转轮16的水分吸附区进入受热风发生部件加热的区域,将吸附的水分加热至蒸发汽化,吸收的水分被蒸发,达到吸收水分的功能再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热风发生部件可包括热风管道、设于热风管道内的引风机和空气电加热器19,从而可产生热风。
具体的,所述吸附段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15,所述吸附转轮16的部分吸附部密封配合在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15之间,且第一风管与所述干燥室1b的进气口3连通,第二风管15与热泵除湿段的出风端连通。由于吸附转轮16其一端面受热风发生部件的加热,即存在轴向热端面17和轴向冷端面18,而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15则分别与吸附转轮16的轴向热端面17和轴向冷端面18相切处采用摩擦密封,其作用是在吸附转轮16转动时,第一风管的通风面仅限于吸附转轮16的轴向水分吸附区,以保持第一风管内的通风在吸附转轮16的水分吸附区进一步降低水分。吸附转轮16与第二风管15相切处采用摩擦密封的作用是,来自第二风管15并且经吸附转轮16的轴向水分吸附区进一步降低水分的干空气在摩擦密封的隔离状态下,起到隔离干第二风管15外的含水分空气进入干燥箱1a内。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热泵除湿段内,所述蒸发器13设于所述冷凝器10的来风方向上。这样一来,进入除湿通道内的含湿空气可先冷却除湿,再进行升温除湿,处理更为合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热泵循环管路中,所述热泵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8和膨胀节流器12,所述压缩机8具有制冷剂输出端和制冷剂输入端,压缩机8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10连接,冷凝器10通过膨胀节流器12与所述蒸发器13连接,蒸发器13又与压缩机8的制冷剂输入端连接。
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是由热泵循环管路的制冷工质循环实现的,其具体运行原理是:压缩机8把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俗称制冷剂)通过低压回气管14吸入,然后由压缩机8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10(铜管串翅片)散热后冷凝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冷凝液管11进入膨胀节流器12中并被节流后,减压降温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13(铜管串翅片)蒸发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蒸发器13即形成低温工况,通过蒸发器13的空气即得到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露点液化析出形成冷凝水,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得到降低,被冷却除湿后的空气通过冷凝器10,冷凝器10的高温高压制冷机气体使得被降温除湿的空气温升,被降温除湿的空气温度升高,即比容增大,空气比容增大之后,其含湿密度进一步降低。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室1b还具有新风入口5和湿空气排出口6。
新风入口5用于干燥室1b外新风空气进入,湿空气排出口6用于排出干燥室1b内的含湿空气,通过新风入口5和湿空气排出口6可配合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在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的水分吸收红外辐射迅速蒸发后,干燥箱1a内湿度快速上升,此时开启新风入口5和湿空气排出口6,借助湿空气排出抽风机,将干燥室1b内的高湿空气排出干燥室1b外,从新风入口5进入的新风湿度显著<干燥室1b内的高湿空气,在湿空气排出抽风机的引风作用下,干燥室1b内的高湿空气被从新风入口5进入的新风置换,较低湿度的新风进入干燥室1b内有助于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的水分扩散,从而提高干燥效率。新风置换可作为初步干燥的干燥方式,也可以灵活的配合热泵循环管路的冷凝器10和蒸发器13进行除湿。
根据Fick浓差扩散定律
Figure BDA0003801128810000071
式中:J—扩散通量,dc/dx—浓度梯度,-D—扩散系数;
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含湿量梯度差越大,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的水分向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扩散速率越大。
但是,虽然新风置换可以增大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含湿量梯度差,新风的含湿量取决于环境空气的含湿量,当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环境空气的含湿量之差较小时,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的水分向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扩散速率将变小,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干燥速度将变慢,这是现有的热风干燥共性的缺陷。
因此,针对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的水分向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扩散速率将变小,干燥速度将变慢,耗能耗时增加,同时还存在有些物料在过长的热风干燥时间品质下降问题,通过除湿通道和热泵循环管路的冷凝器10和蒸发器13、吸附转轮16的进一步除湿,可将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1%,可以使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含湿量梯度差迅速增大,以达到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中的水分向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扩散速率增大的目的,从而加快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的干燥速度,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品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设有多个且分别设于干燥室1b的不同侧;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包括刚性板状基材和压合在刚性板状基材表面的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包括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层和设于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层之间的导电涂层。
分别设于干燥室1b的不同侧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可构成四周向心的加热空间,将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置于加热空间,由四周向心的远红外辐射,使得加热空间的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受到各向热辐射源的热辐射,这样能够更好的使干燥室1b内物料受到热辐射,提高蒸发率。
而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是红外辐射面源热辐射薄膜器件,由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组成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夹层间涂布导电涂层,并且压合在刚性基板上。当导电涂层通电时即形成红外辐射,其红外辐射波长4μm~16μm,属于远红外波长范围;所述的夹层间涂布的导电涂层由碳系微纳米材料混合粘合剂组成;所述的碳系微纳米材料是,碳黑、微纳米石墨粉体、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四种组合;所述的粘合剂,是通过粘附和内聚等作用使导电物质颗粒连接在一起,使孤立分散的导电粒子紧密连接,形成导电网络,在导电涂层中起到支撑结构作用。粘合剂可选用丙烯酸树酯、聚偏氟乙烯、酚醛树酯、环氧树酯、乳胶、聚氨酯其中一种,优选的聚偏氟乙烯。
所述的高分子绝缘材料薄膜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薄膜、硅橡胶薄膜、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环氧树脂薄膜其中一种,优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所述的刚性板状基材可选导热系数低、耐受120℃使用条件的板型材料,可选用发泡陶瓷板、发泡硅胶复合板其中一种。
所述的层压复合,采用硅胶胶液,涂布于红外辐射面源热辐射薄膜器件的表面,将其涂胶液面与刚性板状基材的表面贴紧,由层压机施加压强和加热,排出涂胶液层的空气,在一定温度下涂胶液层固化。
所述的硅胶胶液,是一种单组分加热硫化有机硅橡胶,适用高温环境的应用。可与多种底材有很好粘接力,如发热陶瓷片(PTC),硬质树脂类板材,单组分,易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便于空气的送风和排风,可在新风入口5、第二管道、出风口、进气口3等需要使空气流动的地方设置风机。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为了示意干燥原理,在除湿通道的热泵除湿段和热风产生部件处未示出管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气口3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出气口4与热泵除湿段的连接均通过法兰连接,并在新风入口5、湿空气排出孔也设有法兰。干燥室1b为一干燥箱1a的内腔,而干燥箱1a包括内、外层,并在内、外层之间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为硅酸铝毡、岩棉毡的一种。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料干燥方法,所述物料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个具有干燥室1b的设备或用于干燥物料的箱体,在设备的干燥室1b或箱体内的干燥室1b内布置至少一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通过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的红外辐射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
S2:在干燥室1b内的湿度达到第一设定值时,向干燥室1b内通入外界湿度小于干燥室1b内湿度的新风空气,同时将干燥室1b内的湿空气排出干燥室1b外,进行新风置换,以对物料初步干燥;
S3:在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外界新风空气的含湿量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时,停止新风置换;
S4:将干燥室1b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风机抽出,并使该空气先后经过热泵循环管路的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在空气经过蒸发器13时,得到冷却并析出形成冷却水,此时空气相对湿度降至≤10%,然后通过冷凝器10使被降温除湿后的空气升温,在升温后其含湿密度进一步降低;
S5:经过冷凝器10的含湿空气通过吸附转轮16进行水分吸附,然后再被送入干燥室1b内,以此循环往复,使干燥室1b内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周围空气相对湿度<1%,且物料的含湿量与相对湿度<1%的空气形成含湿量梯度差。
该干燥方法,采用了远红外辐射与水分子形成匹配吸收的技术,使水分子吸收远红外辐射后,由于远红外辐射的穿透性,使被干燥物料组织内获得红外辐射,被干燥物料组织内水分子自身形成运动效应达到水分蒸发,并同时采用热泵热交换除湿结合吸附转轮16吸附除湿,构建针对需要干燥处理的物料含湿量与周围空气含湿量较大的梯度差,以增强浓差扩散动力而实现物料干燥,也保证了物料的品质和降低了干燥对其各方面性质的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进气口(3)和一出气口(4)的干燥室(1b),在干燥室(1b)内设有至少一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用于促使干燥室(1b)内物料的水分蒸发;
所述进气口(3)和所述出气口(4)通过一除湿通道连通,除湿通道具有热泵除湿段,热泵除湿段内设有一蒸发器(13)和一冷凝器(10),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可供除湿通道内气体经过并作用于经过的气体,且蒸发器(13)和冷凝器(10)连接于一热泵循环管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通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热泵除湿段后的吸附段,吸附段设有吸附部件,吸附部件在其周向上具有多通孔结构的吸附部,吸附部部分或整体设于吸附段内且用于吸附经过吸附段内气体中的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部分设于吸附段内,其余部分位于吸附段外;
所述吸附部件包括可转动且与吸附段密封配合的吸附转轮(16),吸附转轮(16)的周向设有所述吸附部,吸附部的每个通孔结构表面均涂覆有硅胶吸附层;
对应于所述吸附部位于所述吸附段外的部分设有热风发生部件,热风发生部件可输出热风以蒸发吸附部上所吸附的水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段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15),所述吸附转轮(16)的部分吸附部密封配合在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15)之间,且第一风管与所述干燥室(1b)的进气口(3)连通,第二风管(15)与热泵除湿段的出风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泵除湿段内,所述蒸发器(13)设于所述冷凝器(10)的来风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8)和膨胀节流器(12),所述压缩机(8)具有制冷剂输出端和制冷剂输入端,压缩机(8)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10)连接,冷凝器(10)通过膨胀节流器(12)与所述蒸发器(13)连接,蒸发器(13)又与压缩机(8)的制冷剂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b)还具有新风入口(5)和湿空气排出口(6)。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设有多个且分别设于干燥室(1b)的不同侧;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2)包括刚性板状基材和压合在刚性板状基材表面的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密封夹层薄膜结构包括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层和设于两层高分子绝缘薄膜层之间的导电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涂层由碳系微纳米材料混合粘合剂组成,所述粘合剂为丙烯酸树酯、聚偏氟乙烯、酚醛树酯、环氧树酯、乳胶和聚氨酯中的一种。
CN202222157378.5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87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378.5U CN217876780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378.5U CN217876780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6780U true CN217876780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737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876780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6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5098A (zh) * 2022-08-16 2022-11-01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5098A (zh) * 2022-08-16 2022-11-01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3090U (zh) 一种空气热管热能回收节能除湿系统
TW201022605A (en) Low power dehumidifier
CN107003078A (zh) 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
CN210569818U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或污泥颗粒干燥装置
CN101680701A (zh) 蒸发冷却器和干燥剂辅助的蒸汽压缩空调系统
CN206361856U (zh) 热回收式膜法溶液空调
CN110763004B (zh) 一种翅片与导热平板正交设置的除湿烘干热泵机组
CN217876780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
CN105937847A (zh) 一种带逆流式换热器的高效热泵干燥装置
CN112648690A (zh) 转轮耦合半导体加热制冷除湿装置
CN108645175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层红外辐射干燥装置
CN102721133B (zh) 自冷式固体干燥剂降温除湿空调系统
CN208187060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层红外辐射干燥装置
CN115265098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CN107621129B (zh) 一种外热启动与深度除湿的烘干装置
CN109595886A (zh) 一种智能控温干燥机
CN206787265U (zh) 除湿烘干一体化机组
CN207365577U (zh) 一种外热启动与深度除湿的烘干装置
CN113446673A (zh) 一种直膨式转轮复合深度除湿新风系统
CN211261425U (zh) 一种节能装置
CN109248836A (zh) 一种红外辐射锂电池极片涂层干燥装置
CN205505676U (zh) 一种带逆流式换热器的高效热泵干燥装置
CN210441356U (zh) 一种热泵溶液与转轮复合式深度除湿装置
CN113983570B (zh) 一种基于除湿换热器的取水除湿一体化热泵系统及方法
CN114777227A (zh) 一种多方式再生加热节能的转轮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