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7844113U -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4113U
CN217844113U CN202222331669.1U CN202222331669U CN217844113U CN 217844113 U CN217844113 U CN 217844113U CN 202222331669 U CN202222331669 U CN 202222331669U CN 217844113 U CN217844113 U CN 217844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base
outdoor heat
air conditioner
throttl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16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兵
陈振丰
李林
邹海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16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4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4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4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设置有底座;压缩机具有进口和出口;四通阀,四通阀分别与进口和出口相连接;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四通阀相连接;过冷盘管模块位于底座上,过冷盘管模块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过冷盘管模块与室外换热器间隔设置。可以避免在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过冷段,降低室外换热器的高度,提高空调器的装箱量,制热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释放的热量可对底座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上的排水口因冷凝水结冰堵塞,无需搭载电加热部件,减少电加热部件带来的电力消耗,制冷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可以与底座上的冷凝水接触,加速过冷盘管模块内的冷媒冷却,使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7所示,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40a为了能实现更高能力和能效,一般都包括:第一换热段401a、第二换热段402a和过冷段403a。但是,过冷段403a增加了翅片的使用量和室外换热器40a的高度,为了满足室外热交换器40a的高度而增大了机壳的高度,使机壳空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在室外温度比较低的区域,机壳的底座上的冷凝水往往会因为结冰而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冰块在机壳内堆积,加速空调器的钣金件腐蚀的同时也会影响空调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外机,该空调室外机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外换热器的高度,提高空调室外机的装箱量,在制热模式时,可对底座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上的排水口因冷凝水结冰堵塞而导致新产生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而且无需搭载额外电加热部件,减少额外电加热部件带来的电力消耗,在制冷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可以与底座上的冷凝水接触,加速过冷盘管模块内的冷媒冷却,使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底座;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缩机具有进口和出口;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连接;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过冷盘管模块,所述过冷盘管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过冷盘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过冷盘管模块与所述室外换热器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将过冷盘管模块固定于底座上,可以避免在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过冷段,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外换热器的高度,减小机壳的高度,进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外机的装箱量,而过冷盘管模式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相连接,这样在制热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释放的热量可对底座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上的排水口因冷凝水结冰堵塞而导致新产生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对空调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另外,无需搭载额外电加热部件,减少额外电加热部件带来的电力消耗,从而提高制热时的能效,能有效节约能源,在制冷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可以充分地与底座上的冷凝水接触,从而可以加速过冷盘管模块内的冷媒冷却,使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过冷盘管模块包括:过冷盘管和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冷盘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过冷盘管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过冷盘管在所述底座上弯折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过冷盘管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机壳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直管段,至少两个所述直管段在所述机壳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顺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至少部分的所述过冷盘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过冷盘管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断阀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断阀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断阀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均为电子膨胀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室外换热器的流路示意图;
图5是过冷盘管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室外换热器的流路示意图。
图1-图6的附图标记:
1、空调室外机;
10、机壳;11、底座;110、凹槽;111、排水口;20、压缩机;21、进口;22、出口;30、四通阀;40、室外换热器;50、过冷盘管模块;51、过冷盘管;510、直管段;52、第一节流元件;60、第二节流元件;70、第一通断阀;80、第二通断阀;90、室内换热器;100、风扇;2、空调器。
图7的附图标记:
40a、室外换热器
401a、第一换热段;402a第二换热段;403a过冷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空调器2包括空调室外机1。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包括:机壳10、压缩机20、四通阀30、室外换热器40和过冷盘管模块50。机壳10主要构造空调室外机1的结构,使空调室外机1的外观更加整体和简洁,而且机壳10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机壳10内部的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压缩机20主要可以对冷媒进行压缩,从而可以形成高压冷媒。四通阀30可以起到控制连接的作用,通过四通阀30可以控制冷媒的走向路径,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2的不同的模式。室外换热器40可以起到换热的作用,通过室外换热器40和室内换热器90的配合,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2的制冷和制热效果。而过冷盘管模块50可以起到过冷的作用,高温冷媒在经过过冷盘管模块50时,过冷盘管模块50可以对高温冷媒进行有效地降温。
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0设置有底座11,底座11主要可以起到支撑和安装的作用,将压缩机2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压缩机20位于底座11上,这样机壳10可以保护压缩机20,避免压缩机20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而且底座11可以对压缩机20进行固定,从而使压缩机20可以正常稳定地工作。压缩机20具有进口21和出口22,压缩机20在对冷媒压缩后,冷媒可以从出口22排出,而冷媒在经过一个循环后可以从进口21进入到压缩机20,从而可以实现循环制冷和制热。四通阀30分别与进口21和出口22相连接,这样冷媒的排出和进入都需要经过四通阀30控制,这样四通阀30可以更好地控制冷媒的流通路径,实现空调器2的不同的模式。
如图1-图3所示,室外换热器4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室外换热器40位于底座11上,这样机壳10可以保护室外换热器40,避免室外换热器40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而且底座11可以对室外换热器40进行固定,从而使室外换热器40可以正常稳定地工作。室外换热器40的一端与四通阀30相连接,这样四通阀30可以使室外换热器40与压缩机20的进口21和出口22中的一个连通,从而冷媒经过四通阀30后可以通向室外换热器40,也可以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40换热后通向四通阀30。
如图1和图2所示,过冷盘管模块5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过冷盘管模块50位于底座11上。同样,这样机壳10可以保护过冷盘管模块50,避免过冷盘管模块50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而且底座11可以对过冷盘管模块50进行固定,从而使过冷盘管模块50可以正常稳定地工作。另外,这样可以避免在室外换热器40上设置有过冷段,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外换热器40的高度,减小机壳10的高度,进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外机1的装箱量。
如图3所示,过冷盘管模块50与室外换热器40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过冷盘管模块50与室外换热器40产生干涉。过冷盘管模块50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40的另一端相连接,而且过冷盘管模块50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90相连接。
在室外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如低于2℃时,空调器2运行制热模式,即空调器2处于低温制热时,机壳10的底座11盘上可能会出现结冰的现象,此时,室内换热器90盘管中的冷媒可以流入到过冷盘管模块50中,由于流入的冷媒温度较高,过冷盘管模块50释放的热量可对底座11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11上的排水口111因冷凝水结冰堵塞而导致新产生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对空调室外机1的性能产生影响。
而且,空调器2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40盘管中的是高温冷媒,室外换热器40盘管中的高温冷媒流入到过冷盘管模块50中,过冷盘管模块50的温度较高,由于过冷盘管模块50设置在底座11上,这样可以使过冷盘管模块50充分地与底座11上的冷凝水接触,从而可以加速过冷盘管模块50内的冷媒冷却,使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
由此,如图3和图4所示,将过冷盘管模块50固定于底座11上,可以避免在室外换热器40上设置有过冷段,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外换热器40的高度,减小机壳10的高度,进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外机1的装箱量,而过冷盘管51模式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40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90相连接,这样在制热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50释放的热量可对底座11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11上的排水口111因冷凝水结冰堵塞而导致新产生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对空调室外机1的性能产生影响,另外,无需搭载额外电加热部件,减少额外电加热部件带来的电力消耗,从而提高制热时的能效,能有效节约能源,在制冷模式时,过冷盘管模块50可以充分地与底座11上的冷凝水接触,从而可以加速过冷盘管模块50内的冷媒冷却,使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
其中,如图3所示,过冷盘管模块50包括:过冷盘管51和第一节流元件52,第一节流元件52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40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节流元件52的另一端与过冷盘管51的一端相连接,过冷盘管51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90相连接。过冷盘管51为过冷盘管模块50的主体部分,可以起到过冷的作用,高温冷媒在经过过冷盘管51时,过冷盘管51可以对高温冷媒进行有效地降温。而第一节流元件52可以起到节流的作用,将第一节流元件52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40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过冷盘管51的一端相连接,过冷盘管51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90相连接,这样室内换热器90盘管中的高温冷媒在经过过冷盘管51通向室外换热器40时,高温冷媒的热量可以更好地利用于过冷盘管51处,并且过冷盘管51释放热量可对底座11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11上的排水口111因冷凝水结冰堵塞而导致新产生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对空调室外机1的性能产生影响。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过冷盘管51在底座11上弯折设置。这样便于过冷盘管51在底座11上设置,可以使过冷盘管51在底座11上的分布更加全面,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底座11进行除霜除冰,避免底座11上的排水口111因冷凝水结冰堵塞而导致新产生的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以及过冷盘管51可以充分地与底座11上的冷凝水接触,从而可以加速过冷盘管模块50内的冷媒冷却,使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过冷盘管51包括:至少两个在机壳10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直管段510,至少两个直管段510在机壳10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且至少两个直管段510顺次连接。至少两个直管段510在机壳10长度方向上延伸,这样可以使过冷盘管51在在机壳10长度方向上更多地设置于底座11上,而至少两个直管段510在机壳10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增加直管段510与底座11的接触范围,使直管段510中的热量可以更好地释放,以及直管段510可以更好地与冷凝水接触,另外,这样也可以减少材料,降低过冷盘管51的制作成本。
当然,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1上设置有凹槽110,至少部分的过冷盘管51设置于凹槽110内。在底座11上设置有凹槽110,这样至少部分的过冷盘管51可以设置于凹槽110内,从而可以使过冷盘管51在底座11上的设置更加稳定牢固,而且在制热模式时,凹槽110处也是最容易结冰的位置,这样过冷盘管51可以更好地去除凹槽110处的结冰。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空调室外机1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60,第二节流元件60与过冷盘管模块50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节流元件60也可以起到节流的作用,将第二节流元件60与过冷盘管模块50的另一端相连接,而且第二节流元件60与室内换热器90连接,其中,在空调器2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二节流元件60处于全开状态,不起节流作用,第一节流元件52开度可调,起到节流作用,室内换热器90盘管中的高温冷媒可以流入到过冷盘管51中,在空调器2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二节流元件60开度可调,起到节流作用,第一节流元件52全开,不起节流作用,室外换热器40盘管中的高温冷媒可以流入到过冷盘管51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节流元件60和第一节流元件52位于室外换热器40的一端。这样设置合理,可以使第二节流元件60和第一节流元件52更好地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第一节流元件52可以更好地与室外换热器40连接,另外,由于第二节流元件60需要与室内换热器90连接,这样设置第二节流元件60更靠近机壳10的端部,可以方便第二节流元件60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空调室外机1还包括:第一通断阀70和第二通断阀80,第一通断阀70的一端与第二节流元件60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通断阀70的另一端用于与室内换热器90相连接,第二通断阀80的一端与四通阀30相连接,第二通断阀80的另一端用于与室内换热器90相连接。第一通断阀70和第二通断阀80均可以起到控制通断的作用,第一通断阀70连接于第二节流元件60和室内换热器90之间,这样第一通断阀70可以控制第二节流元件60和室内换热器90之间的冷媒的通断,第二通断阀80连接于四通阀30和室内换热器90之间,这样第一通断阀70可以控制四通阀30和室内换热器90之间的冷媒的通断,如此,可以实现空调器2不同模式之间的准确控制和切换。其中,第一通断阀70可以为二通截止阀,第二通断阀80可以为三通截止阀。
可选地,第二节流元件60和第一节流元件52均为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元件60和第一节流元件52可以均为电子膨胀阀,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二节流元件60和第一节流元件52进行电控,这样第二节流元件60和第一节流元件52的精准度更高,而且响应速度更快。
除此之外,过冷盘管51为铜管、铝管和不锈钢管中的一种。首先,铜管、铝管和不锈钢管的材质的结构强度较大,不易受到损坏,而且铜管、铝管和不锈钢管的导热性能较好,可以使过冷盘管51中的冷媒进行更好地热传递。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时,冷媒经压缩机20压缩后通过出口22流经四通阀30,此时四通阀30处于断电状态,出口22与室外换热器40接通,冷媒流入室外换热器40中,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40各流路后汇合流入过冷盘管模块50,此时第一节流元件52处于全开状态,对冷媒无节流作用,冷媒从第一节流元件52流出后进入过冷盘管51,在风扇100的作用下冷媒在过冷盘管51中继续散热冷却达到过冷状态,在过冷盘管51中被冷却后的冷媒进入第二节流元件60进行节流,节流后的冷媒经第一通断阀70流入室内换热器90,冷媒在室内换热器90中吸热蒸发后经第二通断阀80回流到四通阀30,冷媒从进口21回流至压缩机20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模式时,冷媒经压缩机20压缩后通过出口22流经四通阀30,此时四通阀30处于通电状态,出口22与室内换热器90接通,冷媒经四通阀30流入到第二通断阀80,然后从第二通断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90,冷媒在室内换热器90中放热冷却后经第一通断阀70回流到第二节流元件60进行节流,之后流经过冷盘管模块50,冷媒从过冷盘管模块50流出后进入室外换热器40进行吸热蒸发,之后进入四通阀30,从进口21回流至压缩机20完成制热循环。
制热模式时,当底座11达到需要除冰条件时,即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低于T℃时(其中T≤2,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进行调整),第二节流元件60处于全开状态不起节流作用,第一节流元件52开度减小,起节流作用,这样过冷盘管51中的冷媒温度与流经第一通断阀70的温度接近,能效对底座11进行除冰,除冰动作t1分钟执行一次(其中t1大于等于30,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进行调整),每次持续t2分钟(其中t2≥3,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进行调整),这种脉冲式除冰方法无需搭载额外电加热部件,同时脉冲式除冰区别于传统的持续加热除冰,极大地减少了额外电加热部件带来的电力消耗,从而提高制热时的能效,能有效节约能源,当底座11未达到除冰条件以及空调器2系统进行除霜动作时,第一节流元件52处于全开状态,第二节流元件60起节流作用。
如图3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2,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底座;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缩机具有进口和出口;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连接;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
过冷盘管模块,所述过冷盘管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过冷盘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过冷盘管模块与所述室外换热器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盘管模块包括:过冷盘管和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冷盘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过冷盘管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盘管在所述底座上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盘管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机壳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直管段,至少两个所述直管段在所述机壳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顺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至少部分的所述过冷盘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过冷盘管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断阀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断阀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断阀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均为电子膨胀阀。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2222331669.1U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844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669.1U CN217844113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669.1U CN217844113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4113U true CN21784411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1669.1U Active CN217844113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4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1248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EP3388758A1 (en) Heat-pump air conditioner
US4932221A (en) Air-cooled cooling apparatus
CN113007831B (zh) 一种三管制多联机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11905U (zh) 制冷系统
CN217844113U (zh)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101235992A (zh) 二管制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
CN107192056A (zh) 一种空调机组与观赏性鱼缸的组合节能系统
CN203550269U (zh) 空调系统
CN215675896U (zh) 一种空调器
KR100459045B1 (ko) 히트펌프 시스템 냉난방기
CN212179118U (zh) 一种空调设备
CN115164440A (zh) 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9639338U (zh) 一种冷库用水冷式一体机
KR101118137B1 (ko) 공냉식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217979466U (zh) 一种风冷冷柜的整体式排水结构
CN220135782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化霜结构
CN220355780U (zh) 自带融霜功能的低温涡旋式风冷压缩冷凝机组
CN220186961U (zh) 空调器
CN221258977U (zh) 带自然冷却的双蒸发中央空调
CN212870024U (zh) 空调器
CN219141148U (zh) 空调装置
CN219014671U (zh) 一种具有防霜功能的冷凝器流路结构
CN219640473U (zh) 空调系统
CN213237757U (zh) 风冷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