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9501U -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69501U CN217769501U CN202221429272.XU CN202221429272U CN217769501U CN 217769501 U CN217769501 U CN 217769501U CN 202221429272 U CN202221429272 U CN 202221429272U CN 217769501 U CN217769501 U CN 217769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cabinet
- storage battery
- disposed
- battery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储能设备使用时无法针对具体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影响蓄电池组整体的寿命问题;该装置包括储能柜,所述储能柜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储能柜内均匀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通电机构,所述蓄电池通过通电机构与线管相连,所述线管内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与通电机构相连,所述线管延伸至储能柜的外侧,所述储能柜上设置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把手,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储能柜的侧边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储能柜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储能柜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对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提升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家庭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持续增长,电网在用电高峰时会出现电压不足、供电功率下降的问题,但在用电低谷例如夜晚时,用电需求较低,电价也较便宜,为了稳定电网同时降低家庭用电支出,家庭储能设备可以将电网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储存,在用电高峰时进行使用,降低对供电网的压力,同时可以降低用电支出。
现有的家庭储能设备使用多组蓄电池组成储能系统,但在使用或者蓄电时无法针对性的对某一块蓄电池进行蓄电或者放电操作,容易造成蓄电池之间健康状态不同,影响蓄电池组整体的健康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柜,所述储能柜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储能柜内均匀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通电机构,所述蓄电池通过通电机构与线管相连,所述线管内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与通电机构相连,所述线管延伸至储能柜的外侧,所述储能柜上设置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把手,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储能柜的侧边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储能柜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电机构包括设置在蓄电池上侧的导电盖,所述导电盖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所述导电盖上设置有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导电接头配合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移动块相连,所述移动块滑动安装在导电盖的上侧,所述移动块上侧设置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与电磁铁相对安装,所述导电盖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块的两侧设置有配合柱,所述配合柱为“L”性设置,所述配合柱的末端与滑槽相互配合,所述导电柱的外侧设置有回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储能柜内侧的隔板,所述隔板为空心设置,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吹风扇,所述隔板的两侧设置有出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能柜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散热孔,所述储能柜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为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能柜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隔板与安装槽之间滑动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能柜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各组蓄电池电量显示模块、电压模块、电流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能柜内设置通电机构,对储能柜内的各组蓄电池进行单独充放电控制,保证各组蓄电池能够在相互接近的状态下进行充放电,保证蓄电池组整体的寿命,同时在储能柜的内部设置散热组件,结合储能柜侧边的第二散热孔,储能柜底部的第三散热孔以及顶盖上的第一散热孔,实现对储能柜内的各组蓄电池进行全向散热,有效提升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散热效果,保证蓄电池组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中通电机构与蓄电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中通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中隔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中储能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能柜,2支撑腿,3顶盖,4把手,5第一散热孔,6第二散热孔,7线管,8显示面板,9蓄电池,10导电盖,11通电机构,12隔板,13安装槽,14吹风扇,15出气孔,16第三散热孔,17支撑条,110移动块,111磁吸块,112电磁铁,113导电柱,114回位弹簧,115导电接头,116滑槽,117配合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柜1,所述储能柜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储能柜1内均匀设置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上设置有通电机构11,所述蓄电池9通过通电机构11与线管7相连,所述线管7内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与通电机构11相连,所述线管7延伸至储能柜1的外侧,所述储能柜1上设置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把手4,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5,所述储能柜1的侧边设置有第二散热孔6,所述储能柜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具体的,在蓄电池9上设置通电机构11,对各组蓄电池9进行连接,便于对每组蓄电池9进行单独的充放电控制,通过线管7将蓄电池9的充放电导线送至储能柜1的外侧,配合散热组件保证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通电机构11包括设置在蓄电池9上侧的导电盖10,所述导电盖10与蓄电池9的正负极相连,所述导电盖10上设置有导电接头115,所述导电接头115上设置有电磁铁112,所述导电接头115配合设置有导电柱113,所述导电柱113与移动块110相连,所述移动块110滑动安装在导电盖10的上侧,所述移动块110上侧设置有磁吸块111,所述磁吸块111与电磁铁112相对安装,所述导电盖10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16,所述移动块110的两侧设置有配合柱117,所述配合柱117为“L”性设置,所述配合柱117的末端与滑槽116相互配合,所述导电柱113的外侧设置有回位弹簧114。
具体的,在蓄电池9上设置导电盖10,结合导电盖10接通蓄电池9的正负极,同时在导电盖10上设置导电接头115,配合滑动安装的导电柱113,利用电磁铁112与磁吸块111,配合回位弹簧114,实现对蓄电池9电路接通的控制,从而自主控制蓄电池组中单独蓄电池9的充放电,保证电池之间的平衡,进而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储能柜1内侧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为空心设置,所述隔板12上侧设置有吹风扇14,所述隔板12的两侧设置有出气孔15。
具体的,通过设置中空的隔板12,结合吹风扇14以及出气孔15,实现对间隔布置的蓄电池9进行散热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储能柜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散热孔16,所述储能柜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条17,所述支撑条17为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储能柜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槽13,所述隔板12与安装槽13之间滑动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储能柜1上设置有显示面板8,所述显示面板8上设置有各组蓄电池9电量显示模块、电压模块、电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1-6所示,在使用时,根据对各个蓄电池9的数据指标,控制对蓄电池9的通电与否,同时可以控制蓄电池9放电时的电路接通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柜(1),所述储能柜(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储能柜(1)内均匀设置有蓄电池(9),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9)上设置有通电机构(11),所述蓄电池(9)通过通电机构(11)与线管(7)相连,所述线管(7)内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与通电机构(11)相连,所述线管(7)延伸至储能柜(1)的外侧,所述储能柜(1)上设置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把手(4),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5),所述储能柜(1)的侧边设置有第二散热孔(6),所述储能柜(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机构(11)包括设置在蓄电池(9)上侧的导电盖(10),所述导电盖(10)与蓄电池(9)的正负极相连,所述导电盖(10)上设置有导电接头(115),所述导电接头(115)上设置有电磁铁(112),所述导电接头(115)配合设置有导电柱(113),所述导电柱(113)与移动块(110)相连,所述移动块(110)滑动安装在导电盖(10)的上侧,所述移动块(110)上侧设置有磁吸块(111),所述磁吸块(111)与电磁铁(112)相对安装,所述导电盖(10)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16),所述移动块(110)的两侧设置有配合柱(117),所述配合柱(117)为“L”性设置,所述配合柱(117)的末端与滑槽(116)相互配合,所述导电柱(113)的外侧设置有回位弹簧(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储能柜(1)内侧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为空心设置,所述隔板(12)上侧设置有吹风扇(14),所述隔板(12)的两侧设置有出气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散热孔(16),所述储能柜(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条(17),所述支撑条(17)为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槽(13),所述隔板(12)与安装槽(13)之间滑动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1)上设置有显示面板(8),所述显示面板(8)上设置有各组蓄电池(9)电量显示模块、电压模块、电流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29272.XU CN217769501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29272.XU CN217769501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69501U true CN217769501U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8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29272.XU Active CN217769501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695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60180A (zh) * | 2023-08-20 | 2023-11-14 | 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2022
- 2022-06-09 CN CN202221429272.XU patent/CN2177695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60180A (zh) * | 2023-08-20 | 2023-11-14 | 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7060180B (zh) * | 2023-08-20 | 2024-01-30 | 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69546B (zh) | 一种电池组装模组 | |
CN208690364U (zh) | 电池模组及叉车电池系统 | |
CN205911391U (zh) | 软包电池基础单元模块及软包电池模组 | |
CN217769501U (zh) |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系统 | |
CN207233801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5911520U (zh) | 动力电池模块 | |
CN208706815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及电动单车中的电池包 | |
CN203826448U (zh) | 一种led灯用备用电源 | |
CN208548392U (zh) | 电池盒及采用该电池盒的电子设备 | |
CN206892295U (zh) | 动力电池终检检测设备 | |
CN212848693U (zh) | 电池柜及供电装置 | |
CN210723183U (zh) | 一种串并联电池组结构 | |
CN209389102U (zh) | 一种电动车电池 | |
CN209982142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 | |
CN209046297U (zh) | 无线充电装置 | |
CN209217157U (zh) |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 | |
CN205666267U (zh) | 一种锂电池组 | |
CN219739031U (zh) | 一种双输出电压的应急启动电源 | |
CN206559697U (zh) | 一种低thd led驱动电源 | |
CN220984635U (zh) |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及电池 | |
CN215097083U (zh) | 一种新型智能电力无人机智能快速充电柜 | |
CN107543094A (zh) | 一种带应急照明功能的led灯具 | |
CN210516850U (zh) | 一种锂电池pack电板 | |
CN102157716A (zh) | 电池组合装置 | |
CN221327970U (zh) | 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518000, Unit 802, Building 3,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lei Energy Storag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s 101, a and B, No. 7, Baodong Road, xiuxi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LEI NEW ENER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