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9582U -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69582U CN217469582U CN202221488776.9U CN202221488776U CN217469582U CN 217469582 U CN217469582 U CN 217469582U CN 202221488776 U CN202221488776 U CN 202221488776U CN 217469582 U CN217469582 U CN 217469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manent magnet
- rotor
- rotor assembly
- shaft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其中,转子组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有轴孔;转子轴,转子轴穿过轴孔;永磁体,设于固定件内;其中,固定件、转子轴和永磁体一体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转子轴和永磁体以及固定件之间通过模具注塑实现的,加工操作进行了简化,同时在完成加工后,转子轴和永磁体之间的同心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组件、一种电机结构和一种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的转子在加工时,通常是将橡胶的磁条或磁环压入到转子机壳后在通过填胶实现初步连接,最后再与转子轴进行铆接,整个加工过程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且对于配合精度的要求而言,为了满足一定的电机效率的需求,同心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有轴孔;转子轴,转子轴穿过轴孔;永磁体,设于固定件内;其中,固定件、转子轴和永磁体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包括固定件、转子轴以及永磁体,其中,固定件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将转子轴和永磁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应用转子组件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可保证转子组件整体的转动稳定。具体地,固定件上开设有轴孔,转子轴通过轴孔连接到固定件上,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件内部设置有永磁体,通过对上述三者进行注塑固定,从而实现一体化的转子组件,由于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是通过模具注塑实现的,加工操作进行了简化,同时在完成加工后,转子轴和永磁体之间的同心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固定转子轴以及永磁体的固定件的材质为塑料,相比于金属材质的固定件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均会有显著降低,但自身强度会受到影响,然而,由于本方案中固定件和转子轴以及永磁体之间是通过注塑实现的,注塑后三者一体化,所以可以满足正常的电机使用需求。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由于本申请中固定件选用塑料材质,此时会对永磁体采用海尔贝克径向充磁,通过稀土材料例如钐钴材料在注塑模内进行径向充磁,通过模具外圈采用非导磁材料保证外圆无磁力线,现转子外圈无需额外导磁材料提供磁路,可以改为较为便宜和轻量化的塑料或其他材料替代。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件具体包括:连接端壁;轴孔管,设于连接端壁上,轴孔管内开设有轴孔;配合侧壁,与连接端壁相连,且配合侧壁由连接端壁沿轴孔的轴向延伸,配合侧壁远离连接端壁的一端形成有开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件主要包括连接端壁、轴孔管以及配合侧壁,其中连接端壁和配合侧壁是连接的,轴孔管则是额外设置在连接端壁上,由于轴孔管内需要开设轴孔,故而轴孔管的延伸方向即为轴向。轴孔管的设置可对转子轴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导向限位,限制转子轴的偏移量,而通过在配合侧壁的一端与连接端壁相连,另一端形成开口,以便于定子结构会通过开口向内实现装配,从而完成电机结构的组装。
进一步地,轴孔管需要与连接端壁相垂直,轴孔管位于连接端壁的旋转中心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轴孔的轴向方向上,轴孔管的长度大于配合侧壁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轴孔管的轴向长度大于配合侧壁的轴向长度,可使得固定件中与转子轴配合的结构长度较长,从而可有效提高转子轴与永磁体之间的同心度。具体地,轴孔管的长度较大,使得轴孔管的至少一端会伸出配合侧壁的范围,从而保证转子轴在穿入轴孔管时,在轴孔管的作用下限制其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中的一个设于配合侧壁的内侧,另一个设于永磁体的外侧,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的配合以限制永磁体的与固定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配合侧壁和永磁体而言,二者之间的位置是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实现的,其中,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的形状相适配,二者中的一个设于配合侧壁的内侧,另一个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从而满足永磁体在配合侧壁内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在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的共同配合下,可将永磁体限制在固定件上的指定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于配合侧壁的内侧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凹槽绕配合侧壁的轴线均匀设于配合侧壁的内侧,设于永磁体的外侧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凹槽绕永磁体的轴线均匀设于永磁体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限位凸起或限位凹槽而言,其设置在配合侧壁或是永磁体上是绕中心均匀设置的,从而可使得在转动过程中保证整体的动平衡,减少发生径向抖动的可能,提高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限位凸起设置在配合侧壁的内侧,限位凹槽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时,限位凸起绕配合侧壁的中心轴均匀设置,且限位凹槽绕永磁体的中心轴均匀设置。
或者,在限位凸起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在限位凹槽设置在配合侧壁的内侧时,限位凹槽绕配合侧壁的中心轴均匀设置,且限位凸起绕永磁体的中心轴均匀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强化筋,设于连接端壁远离配合侧壁的一侧;其中,每个强化筋的一端与轴孔管相连,另一端沿轴孔的径向向外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端壁的另一侧设置强化筋,也即在连接端壁远离配合侧壁的一侧设置强化筋,可加强固定件的强度。可以理解,固定件本身是通过注塑将转子轴和永磁体连接到一起,自身材质的强度并不高,故而在一些强度要求较高的设计需求中,则需要强化筋对整体结构的强度进行加强,满足不同的电机需求。
进一步地,强化筋设置在靠外的一侧,以减少对永磁体位置的干涉。此外,强化筋是沿径向延伸的,其中一端直接连接到轴孔管处,另一端则朝周向外侧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散热孔,设于连接端壁上,且至少一个散热孔设于相邻两个强化筋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端壁上设置散热孔,可使得转子组件在发生转动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孔向外排出,通过强化筋转动时产生的扰动作用,配合散热孔,形成散热通道,从而实现电机内部的通风散热需求。
进一步地,由于在连接端壁上设置有强化筋,在确定散热孔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强化筋的位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存在一个散热孔的位置位于两个强化筋之间,也即至少一个散热孔的位置与强化筋错开。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有的散热孔均与强化筋错开。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凸台,设于连接端壁靠近配合侧壁的一侧,凸台由连接端壁沿轴孔的轴向朝向开口延伸形成;其中,凸台与永磁体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端壁的内侧,也即靠近配合侧壁的一侧设置凸台,可对永磁体进行固定,具体地,凸台是由连接端壁沿轴向向内延伸凸起形成,在放置永磁体时,会直接放置在凸台上,从而使得凸台与永磁体相抵,凸台对永磁体可起到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永磁体呈环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选用环状的永磁体,在安装至固定件以及进行注塑操作时,零件数量较少,直接将其放入固定件内的指定位置即可,操作更为简便。
进一步地,永磁体可以为一个完整的环状,也可以为多个弧形磁条共同组成的环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槽,设于转子轴上;滚花,沿转子轴的周向设于转子轴的外壁;其中,卡槽沿转子轴的轴向或周向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子轴上设置轴向或周向延伸的卡槽,可在卡槽的作用下对转子轴与固定件之间配合的轴向结合力进行调整,而通过设置周向的滚花,可通过调整滚花的数量和深度从而调整周向结合力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装配需求以及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结构;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转子组件,与定子结构同轴设置,转子组件设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子组件和定子结构,其中,转子组件设置在定子结构的外侧,形成外转子的电机结构,此时在内侧的定子结构的作用下会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驱动转子组件发生转动。
此外,由于电机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定子结构的实施例,故而具有第一方面中任一定子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拆卸连接,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连接后形成容纳腔,定子结构和转子组件设于容纳腔内;其中,转子组件的转子轴的一端插入第一端盖,另一端穿出第二端盖。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定子结构和转子组件外还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作为电机结构的外壳体,在二者连接后会形成容纳腔,可对位于容纳腔内部的定子结构和转子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可拆卸的装配方式,更便于对定子结构和转子组件进行组装。
需要补充的是,转子组件在与定子结构一同安装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内时,转子轴的两端会分别与两个端盖相配合,具体的配合方式为转子轴的其中一端插入第一端盖内,另一端则是通过第二端盖向外穿出,以便于实现带动负载一同转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壳体;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电机结构,设于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结构,壳体主要对电机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壳体内设置有电机结构,故而具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任一电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转子组件;102:固定件;1022:连接端壁;1024:轴孔管;1025:轴孔;1026:配合侧壁;1028:强化筋;1030:散热孔;1032:凸台;104:转子轴;1042:卡槽;1044:滚花;106:永磁体;1082:限位凸起;1084:限位凹槽;200:电机结构;202:定子结构;2042:第一端盖;2044:第二端盖;300:风机;30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转子组件100,包括固定件102、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其中,固定件102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将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应用转子组件100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可保证转子组件100整体的转动稳定。具体地,固定件102上开设有轴孔1025,转子轴104通过轴孔1025连接到固定件102上,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件102内部设置有永磁体106,通过对上述三者进行注塑固定,从而实现一体化的转子组件100,由于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是通过模具注塑实现的,加工操作进行了简化,同时在完成加工后,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之间的同心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固定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的固定件102的材质为塑料,相比于金属材质的固定件102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均会有显著降低,但自身强度会受到影响,然而,由于本方案中固定件102和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之间是通过注塑实现的,注塑后三者一体化,所以可以满足正常的电机使用需求。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由于本申请中固定件102选用塑料材质,此时会对永磁体106采用海尔贝克径向充磁,通过稀土材料例如钐钴材料在注塑模内进行径向充磁,通过模具外圈采用非导磁材料保证外圆无磁力线,现转子外圈无需额外导磁材料提供磁路,可以改为较为便宜和轻量化的塑料或其他材料替代。
其中,永磁体106可以为磁环,也可以为磁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选用环状的永磁体106,在安装至固定件102以及进行注塑操作时,零件数量较少,直接将其放入固定件102内的指定位置即可,操作更为简便。
进一步地,永磁体106可以为一个完整的环状,也可以为多个弧形磁条共同组成的环状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转子组件100,包括固定件102、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其中,固定件102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将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应用转子组件100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可保证转子组件100整体的转动稳定。具体地,固定件102上开设有轴孔1025,转子轴104通过轴孔1025连接到固定件102上,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件102内部设置有永磁体106,通过对上述三者进行注塑固定,从而实现一体化的转子组件100,由于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是通过模具注塑实现的,加工操作进行了简化,同时在完成加工后,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之间的同心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其中,对于固定件102而言,固定件102主要包括连接端壁1022、轴孔管1024以及配合侧壁1026,其中连接端壁1022和配合侧壁1026是连接的,轴孔管1024则是额外设置在连接端壁1022上,由于轴孔管1024内需要开设轴孔1025,故而轴孔管1024的延伸方向即为轴向。轴孔管1024的设置可对转子轴104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导向限位,限制转子轴104的偏移量,而通过在配合侧壁1026的一端与连接端壁1022相连,另一端形成开口,以便于定子结构会通过开口向内实现装配,从而完成电机结构的组装。
进一步地,轴孔管1024需要与连接端壁1022相垂直,轴孔管1024位于连接端壁1022的旋转中心处。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轴孔管1024的轴向长度L大于配合侧壁1026的轴向长度,可使得固定件102中与转子轴104配合的结构长度较长,从而可有效提高转子轴104与永磁体106之间的同心度。具体地,轴孔管1024的长度较大,使得轴孔管1024的至少一端会伸出配合侧壁1026的范围,从而保证转子轴104在穿入轴孔管1024时,在轴孔管1024的作用下限制其位置。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固定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的固定件102的材质为塑料,相比于金属材质的固定件102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均会有显著降低,但自身强度会受到影响,然而,由于本方案中固定件102和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之间是通过注塑实现的,注塑后三者一体化,所以可以满足正常的电机使用需求。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由于本申请中固定件102选用塑料材质,此时会对永磁体106采用海尔贝克径向充磁,通过稀土材料例如钐钴材料在注塑模内进行径向充磁,通过模具外圈采用非导磁材料保证外圆无磁力线,现转子外圈无需额外导磁材料提供磁路,可以改为较为便宜和轻量化的塑料或其他材料替代。
进一步地,在连接端壁1022的内侧,也即靠近配合侧壁1026的一侧设置凸台1032,可对永磁体106进行固定,具体地,凸台1032是由连接端壁1022沿轴向向内延伸凸起形成,在放置永磁体106时,会直接放置在凸台1032上,从而使得凸台1032与永磁体106相抵,凸台1032对永磁体106可起到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转子组件100,包括固定件102、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其中,固定件102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将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应用转子组件100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可保证转子组件100整体的转动稳定。具体地,固定件102上开设有轴孔1025,转子轴104通过轴孔1025连接到固定件102上,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件102内部设置有永磁体106,通过对上述三者进行注塑固定,从而实现一体化的转子组件100,由于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是通过模具注塑实现的,加工操作进行了简化,同时在完成加工后,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之间的同心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其中,固定件102主要包括连接端壁1022、轴孔管1024以及配合侧壁1026,其中连接端壁1022和配合侧壁1026是连接的,轴孔管1024则是额外设置在连接端壁1022上,由于轴孔管1024内需要开设轴孔1025,故而轴孔管1024的延伸方向即为轴向。轴孔管1024的设置可对转子轴104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导向限位,限制转子轴104的偏移量,而通过在配合侧壁1026的一端与连接端壁1022相连,另一端形成开口,以便于定子结构会通过开口向内实现装配,从而完成电机结构的组装。
如图4所示,在连接端壁1022的另一侧设置强化筋1028,也即在连接端壁1022远离配合侧壁1026的一侧设置强化筋1028,可加强固定件102的强度。可以理解,固定件102本身是通过注塑将转子轴104和永磁体106连接到一起,自身材质的强度并不高,故而在一些强度要求较高的设计需求中,则需要强化筋1028对整体结构的强度进行加强,满足不同的电机需求。
进一步地,强化筋1028设置在靠外的一侧,以减少对永磁体106位置的干涉。此外,强化筋1028是沿径向延伸的,其中一端直接连接到轴孔管1024处,另一端则朝周向外侧延伸。
其中,如图3所示,在连接端壁1022上还可设置散热孔1030,可使得转子组件100在发生转动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孔1030向外排出,从而实现电机内部的通风散热需求。
进一步地,由于在连接端壁1022上设置有强化筋1028,在确定散热孔1030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强化筋1028的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存在一个散热孔1030的位置位于两个强化筋1028之间,也即至少一个散热孔1030的位置与强化筋1028错开。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有的散热孔1030均与强化筋1028错开。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固定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的固定件102的材质为塑料,相比于金属材质的固定件102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均会有显著降低,但自身强度会受到影响,然而,由于本方案中固定件102和转子轴104以及永磁体106之间是通过注塑实现的,注塑后三者一体化,所以可以满足正常的电机使用需求。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由于本申请中固定件102选用塑料材质,此时会对永磁体106采用海尔贝克径向充磁,通过稀土材料例如钐钴材料在注塑模内进行径向充磁,通过模具外圈采用非导磁材料保证外圆无磁力线,现转子外圈无需额外导磁材料提供磁路,可以改为较为便宜和轻量化的塑料或其他材料替代。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6所示,对于配合侧壁1026和永磁体106而言,二者之间的位置是通过限位凸起1082和限位凹槽1084实现的,其中,限位凸起1082和限位凹槽1084的形状相适配,二者中的一个设于配合侧壁1026的内侧,另一个设置在永磁体106的外侧,从而满足永磁体106在配合侧壁1026内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在限位凸起1082和限位凹槽1084的共同配合下,可将永磁体106限制在固定件102上的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对于限位凸起1082或限位凹槽1084而言,其设置在配合侧壁或是永磁体上是绕中心均匀设置的,从而可使得在转动过程中保证整体的动平衡,减少发生径向抖动的可能,提高运行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在限位凸起1082设置在配合侧壁的内侧,限位凹槽1084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时,限位凸起1082绕配合侧壁的中心轴均匀设置,且限位凹槽1084绕永磁体的中心轴均匀设置。
在另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在限位凸起1082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在限位凹槽1084设置在配合侧壁的内侧时,限位凹槽1084绕配合侧壁的中心轴均匀设置,且限位凸起1082绕永磁体的中心轴均匀设置。
此外,如图7和图8在转子轴104上设置轴向或周向延伸的卡槽1042,可在卡槽1042的作用下对转子轴104与固定件102之间配合的轴向结合力进行调整,而通过设置周向的滚花1044,可通过调整滚花1044的数量和深度从而调整周向结合力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装配需求以及使用需求。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转子轴104上设置有周向卡槽1042以及滚花。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转子轴104上仅设置有轴向卡槽1042。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子组件100,由转子轴104、转子注塑结构件(即固定件102)、转子注塑体磁环(即永磁体106)组成。生产方式为通过将转子永磁体106和转子轴104放在注塑模具内通过模内注塑方式将转子轴104、永磁体106、以及注塑结构件注塑为一体。为保证转子轴104与注塑结构件具有足够的圆周方向结合力,转子轴104在与注塑结构件结合部位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滚花压痕(即滚花1044),可以通过调整滚花1044的数量和深度调整圆周方向结合力大小;为保证转子轴104与注塑结构件具有足够的轴向结合力,在结合部位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段卡槽1042,可以通过调整卡槽1042深度、宽度、数量调整轴向结合力。转子注塑结构件为保证尺寸精度,其壁厚尽可能设计接近保证收缩一致。转子注塑结构件内圆壁上设置有对永磁体106转子限位的突出部位(即限位凸起1082),沿圆周方向,为保证转子动平衡,需均匀分布,内部端面设置有固定转子永磁体106的内部凸台(即凸台1032),注塑结构件上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便于电机内部通风散热用的多个散热孔1030,以及由于起加强结构强度的多个辐射状的加强筋,该加强筋跟随转子旋转时,同时起到散热风扇的作用,与散热孔1030相结合,可以改善电机内部散热。如图5所示,注塑结构件和转子轴104结合部位尺寸L可根据结合强度要求、电机安装尺寸要求进行设计,无需额外增加卡簧、轴套等轴向尺寸调整零件。永磁体106转子外圆设置有与注塑结构件相对应的槽,用来保证注塑后永磁体106和结构件间有足够的结合力。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机结构200,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结构202和转子组件100,其中,转子组件100设置在定子结构202的外侧,形成外转子的电机结构200,此时在内侧的定子结构202的作用下会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驱动转子组件100发生转动。
此外,由于电机结构200包括上述任一转子组件100的实施例,故而具有第一方面中任一转子组件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转子组件和定子结构外还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盖2042和第二端盖2044,第一端盖2042和第二端盖2044作为电机结构的外壳体,在二者连接后会形成容纳腔,可对位于容纳腔内部的定子结构和转子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可拆卸的装配方式,更便于对定子结构和转子组件进行组装。
需要补充的是,转子组件在与定子结构一同安装到第一端盖2042和第二端盖2044内时,转子轴的两端会分别与两个端盖相配合,具体的配合方式为转子轴的其中一端插入第一端盖2042内,另一端则是通过第二端盖2044向外穿出,以便于实现带动负载一同转动。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风机300,包括壳体302以及设于壳体302内的电机结构200,壳体302主要对电机结构20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壳体302内设置有电机结构200,故而具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任一电机结构2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将转子轴和永磁体以及固定件之间通过模具注塑实现的,加工操作进行了简化,同时在完成加工后,转子轴和永磁体之间的同心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轴孔;
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轴孔;
永磁体,设于所述固定件内;
其中,所述固定件、所述转子轴和所述永磁体一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体包括:
连接端壁;
轴孔管,设于所述连接端壁上,所述轴孔管内开设有所述轴孔;
配合侧壁,与所述连接端壁相连,且所述配合侧壁由所述连接端壁沿所述轴孔的轴向延伸,所述配合侧壁远离所述连接端壁的一端形成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轴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配合侧壁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中的一个设于所述配合侧壁的内侧,另一个设于所述永磁体的外侧,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的配合以限制所述永磁体的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配合侧壁的内侧的所述限位凸起或所述限位凹槽绕所述配合侧壁的轴线均匀设于所述配合侧壁的内侧,设于所述永磁体的外侧的所述限位凸起或所述限位凹槽绕所述永磁体的轴线均匀设于所述永磁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强化筋,设于所述连接端壁远离所述配合侧壁的一侧;
其中,每个所述强化筋的一端与所述轴孔管相连,另一端沿所述轴孔的径向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孔,设于所述连接端壁上,且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强化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台,设于所述连接端壁靠近所述配合侧壁的一侧,所述凸台由所述连接端壁沿所述轴孔的轴向朝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
其中,所述凸台与所述永磁体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呈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卡槽,设于所述转子轴上;
滚花,沿所述转子轴的周向设于所述转子轴的外壁;
其中,所述卡槽沿所述转子轴的轴向或周向延伸。
11.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结构;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结构同轴设置,所述转子组件设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连接后形成容纳腔,所述定子结构和所述转子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子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端盖,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端盖。
13.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机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88776.9U CN217469582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88776.9U CN217469582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69582U true CN217469582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3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88776.9U Active CN217469582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69582U (zh)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21488776.9U patent/CN2174695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73061B (zh) | 泵体及用于泵体的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 | |
US6812611B2 (en) | Permanent magnet type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 |
US20020047384A1 (en) | Blower | |
JP2017221100A (ja) | モータ | |
US20050210604A1 (en) | Motor as a direct drive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the motor | |
CN102130562B (zh) | 电机 | |
CN217469582U (zh) |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 |
CN107171465B (zh) | 定子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 |
KR102087523B1 (ko) | 팬 모터 | |
CN210660665U (zh) | 一种防尘风扇 | |
CN211377726U (zh) | 无刷电机转子及无刷电机 | |
CN115807786A (zh) | 排水泵 | |
CN217486253U (zh) | 一种电机外转子组件、转动部件及电机 | |
KR20130092733A (ko) | Bldc 모터용 마그넷 로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18078678A (ja) | マグネット構造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 |
CN221575072U (zh) | 转子组件及电机 | |
CN215419795U (zh) | 电机转子和电机 | |
CN219139452U (zh) | 一种转子组件及离心泵 | |
CN221688393U (zh) | 转子组件及外转子电机 | |
CN117277641A (zh) | 转子组件、电机结构和风机 | |
CN217685425U (zh)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7814063U (zh) | 外转子风机及空调器 | |
CN209881602U (zh) | 一种应用于微型泵的马达 | |
CN216530769U (zh) | 一种磁瓦内嵌包塑转子结构及应用其的电机 | |
CN112425039A (zh) | 吊扇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