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7531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97531U CN216897531U CN202220341871.XU CN202220341871U CN216897531U CN 216897531 U CN216897531 U CN 216897531U CN 202220341871 U CN202220341871 U CN 202220341871U CN 216897531 U CN216897531 U CN 2168975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ensation
- evaporation
- unit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18—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构成所述空调器的外壳;蒸发单元,其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蒸发单元的空气制冷;冷凝单元,其设于所述蒸发单元的下方,所述冷凝单元内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单元上设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所述冷凝进风口和所述冷凝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侧;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蒸发单元与所述冷凝单元间,所述隔板用于将由所述冷凝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导流至所述冷凝器后由所述冷凝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将空调器的冷凝单元设置为从同一侧进风,同一侧出风,通过隔板的导流作用将蒸发单元内的进风空气导流至冷凝器上,可使得冷凝器的布局更加合理,避免进风和出风直吹用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0757912.3(2021年7月5日提交)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技术中,当前的5G建设主要以C-RAN的组网方式,能够降低基站选址难度、降低机房租赁成本、提高建设灵活性。但5G设备高密集中会带来柜内设备局部过热、空调高能耗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室外机柜会在高温天气下面临空调冷量不足、空调超负荷运行易损坏、空调高能耗导致电池超量配置或电池备电时长不足等多项问题,严重影响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的空调器安装在室外机柜汇中时,通常设置为由室外机柜的前侧进风或出风,导致用户在代开设备机柜操作时,气流直面用户,导致操作不适的问题。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通过改变内部气流通道来解决空调器的气流直面用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壳体,构成空调器的外壳;蒸发单元,其设于壳体内,用于对流经蒸发单元的空气制冷;冷凝单元,其设于蒸发单元的下方,冷凝单元内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单元上设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同侧;隔板,倾斜设置在蒸发单元与冷凝单元间,隔板用于将由冷凝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导流至冷凝器后由冷凝出风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将空调器的冷凝单元设置为从同一侧进风,同一侧出风,通过隔板的导流作用将蒸发单元内的进风空气导流至冷凝器上,可使得冷凝器的布局更加合理,避免进风和出风直吹用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倾斜设置的隔板可起到减少冷凝单元内的通道截面积,从而减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单元上设置有蒸发进风口和蒸发出风口,蒸发进风口与蒸发出风口在蒸发单元外部形成第一气流通道,蒸发单元与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形成第一气流循环;冷凝进风口与冷凝出风口在冷凝单元外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冷凝单元与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形成第二气流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单元内设置有第一风机安装板,第一风机安装板将蒸发单元分隔为蒸发进风空间和蒸发出风空间,蒸发进风空间内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出风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风机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将蒸发进风空间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蒸发进风侧,另一部分为蒸发出风侧,蒸发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蒸发进风侧穿过蒸发器流至蒸发出风侧,再在第一风机的驱动下经蒸发出风空间流至壳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风机在蒸发出风口处呈横向或纵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的底端设置有接水盒,接水盒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穿设隔板对应冷凝器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蒸发出风口对应第一风机的径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单元内设置有第二风机安装板,第二风机安装板将冷凝单元分隔为冷凝进风空间和冷凝出风空间,冷凝器设置在冷凝进风空间内,冷凝出风空间内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安装在第二风机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将冷凝进风空间分隔为冷凝进风侧和冷凝出风侧,冷凝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冷凝进风侧穿过冷凝器流至冷凝出风侧,再在第二风机的驱动下经冷凝出风空间流至壳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进风侧内设置有压缩机,压缩机分别连通蒸发器和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柜的整机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整机示意图一;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蒸发单元的内部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冷凝单元的内部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设备柜;1、壳体;11、蒸发进风口;12、蒸发出风口;13、冷凝进风口;14、冷凝出风口;15、左侧板;16、前侧板、17、后侧板;18、顶表面;2、蒸发单元;21、蒸发器;22、第一风机安装板;23、蒸发进风空间;231、蒸发进风侧;232、蒸发出风侧;24、蒸发出风空间;25、第一风机;26、蒸发连接板;27、第一支架;3、冷凝单元;31、冷凝器;32、第二风机安装板;33、冷凝进风空间;331、冷凝进风侧;332、冷凝出风侧;34、冷凝出风空间; 35、第二风机;36、冷凝连接板;37、压缩机;4、隔板;5、接水盒; 6、电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蒸发单元和冷凝单元,冷凝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的部分,空调器的蒸发单元包括有蒸发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蒸发单元或冷凝单元中。在空调器的制冷状态下,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同时,空调器还具有制热能力,当在空调器的制热状态下,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
蒸发单元通过管路连接到安装在蒸发单元下方空间中的冷凝单元。冷凝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冷凝器、第二风机、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部件,蒸发单元中也可设有蒸发器和第一风机。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8,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包括:构成空调器的外壳的壳体1,以及呈上下设置的蒸发单元2和冷凝单元3。
本申请的空调器主要设置于设备柜100内,设备柜100长期工作下,其内部电气组件存在大量发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可适用于基站上户外的设备柜100的散热需求,即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可对设备柜100内部空间进行有效散热。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可在设备柜中并列设置有两个、三个或多个以提高换热效果。
壳体1安装在设备柜100内部空间中,壳体1内安装有多个构成制冷循环的部件,壳体1限定空调器的整体外观,包括限定侧面构造的壳体1的侧表面,侧表面包括前侧板16、后侧板17、左侧板15和右侧板。限定底部构造的壳体1的底表面、限定顶部构造的壳体1的顶表面18。本申请中的壳体1仅构成空调器的外壳,不构成空调器的内部框架。
壳体1构成空调器的外壳,壳体1内设置有蒸发单元2和冷凝单元 3,蒸发单元2和冷凝单元3在壳体1内呈上下设置,具体为,蒸发单元2设置在冷凝单元3的上方。
蒸发单元2内设置有蒸发器21,蒸发器21用于对流经蒸发器21 的空气进行制冷,由壳体1侧面吹出冷气,从而实现对设备柜100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对设备柜100内电气组件进行降温。
蒸发器21的周边设置有翅片,以用于提高蒸发器21与空气的接触空间,从而提高蒸发器21的换热效率。
在空调器制冷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穿过蒸发器21,蒸发器 21中的制冷剂吸收水蒸气中的热量致使水蒸气在蒸发器21处放热凝结成水滴,进而汇流成冷凝水,蒸发器21上的冷凝水可沿蒸发器21 周边设置的翅片流下。
冷凝单元3内设置有冷凝器31,冷凝器31设置在蒸发单元2的蒸发器21的下方,蒸发器21的底端设置有接水盒5套设在蒸发器21 的底端,蒸发器21上换热后冷凝的冷凝水可沿蒸发器21上的翅片流到接水盒5上,接水盒5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由蒸发单元2的一侧穿设隔板4至冷凝单元3。排水孔对应冷凝器31设置,以便于将冷凝水引流至冷凝器31上。
由于冷凝器31中的制冷剂在冷凝器31中放热冷凝为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使得冷凝器31的温度较高。冷凝水流到冷凝器31上可加快冷凝水的蒸发,同时,在冷凝水的蒸发过程中,冷凝水吸收了冷凝器31周围的热量,使得冷凝器31的温度相对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冷凝器31的散热效率,从而对冷凝器31的放热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本实施例通过提高冷凝器31的换热效率,进而可提高空调器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蒸发单元2与冷凝单元3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在蒸发单元2与冷凝单元3间设置有隔板4,即蒸发单元2与冷凝单元3均与隔板4紧密连接,使得蒸发单元2与冷凝单元3为紧密贴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单元2上设置有蒸发进风口11和蒸发出风口 12,蒸发进风口11和蒸发出风口12均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1上。蒸发进风口11和蒸发出风口12均连通至所安装的设备柜100的内部空间中。蒸发进风口11与蒸发出风口12在蒸发单元2外部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即蒸发进风口11和蒸发出风口12在空调器的外部与设备柜 100的内部空间之前相连通,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蒸发单元2与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形成第一气流循环。
蒸发单元2包括第一风机25、蒸发器21和冷媒管路等。第一风机25用于促使气流在蒸发单元2和空调器外部的第一气流通道之间循环流动;蒸发器21用于冷却第一气流循环的空气,降低设备柜100 内的温度;冷媒管路用于实现蒸发单元2和冷凝单元3之间的连接
蒸发单元2内设置有第一风机安装板22,第一风机安装板22将蒸发单元2分隔为蒸发进风空间23和蒸发出风空间24。蒸发器21设置在蒸发进风空间23内,蒸发进风空间23连通蒸发进风口11,即蒸发进风口11设置在对应蒸发进风空间23的壳体1上。蒸发出风空间24内设置有第一风机25,第一风机25安装在第一风机安装板22上,使得蒸发进风空间23和蒸发出风空间24之间的空气流通仅能通过第一风机25将蒸发进风空间23的空气导流至蒸发出风空间24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25采用轴端风机,轴端风机转动驱动蒸发进风空间23的空气导流至蒸发出风空间24内。蒸发出风口12设置在壳体1上且对应第一风机25的径向设置,即蒸发出风口12可设置在壳体1的上方、前方和后方。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蒸发出风口12设置为三个方向开口,以便于最大效率的实现空调器的出风换热。被轴端风机转动导流至蒸发出风空间24内的空气由与第一风机25的径向对应设置的蒸发出风口12流出,从而实现第一气流循环。
具体的,蒸发器21将蒸发进风空间23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蒸发进风侧231,另一部分为蒸发出风侧232。蒸发器21的两端通过蒸发连接板26与隔板4和顶表面18相连接密封,使得蒸发进风侧231 的空气气流仅能通过蒸发器21流通至蒸发出风侧232,可防止密封不严造成的漏风而影响空调器的换热效率。蒸发出风侧232内可设置有海绵,以便于保温,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蒸发进风口11分别设置在前侧板16、后侧板17和顶表面18上。蒸发出风口12设置在壳体1上且对应第一风机25的径向设置,即蒸发出风口设置在前侧板16、后侧板17和顶表面18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此基础上在左侧板15上增加蒸发进风口11以提高进风量。在蒸发出风口12处设置有防护格栅,以防止用户将手伸入蒸发单元2内,避免造成机械伤害。
隔板4倾斜设置在蒸发单元2与冷凝单元3间,具体的,隔板4 靠近蒸发进风口11的一端上斜,隔板4靠近蒸发出风口12的一端下斜,即隔板4靠近蒸发进风口11的一端高于隔板4靠近蒸发出风口 12的一端,从而使得靠近蒸发出风口12的蒸发出风空间24的空间更大,可容纳多个第一风机25,从而增加了蒸发出风空间24的出风面积。同时,多个第一风机25的设计,使得出风风量更大,蒸发单元内的送风风场更均匀。
多个第一风机25在蒸发出风口12处呈横向或纵向排列,可提高蒸发单元2的出风量,使得送风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 25设置为上下设置的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机25也可设置为三个、四个以及多个。
蒸发器21采用直板型换热器,其设置为通过蒸发连接板26连接隔板4与顶表面18,蒸发器21设置在隔板4的中部,以便于使蒸发进风侧231和蒸发出风侧232的空间更加均衡,使得蒸发单元内的送风风场更加均匀。
蒸发进风侧231连通蒸发进风口11,即蒸发进风口11设置在对应蒸发进风侧231的壳体1上。蒸发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经蒸发进风侧231穿过蒸发器21流至蒸发出风侧232,再在第一风机25的驱动下经蒸发出风空间24流至壳体1外,从而实现第一气流循环,实现对设备柜100内部空间的制冷。
蒸发出风空间24内还设置有第一支架28,第一风机25固定于第一支架28上,再将第一支架28固定安装于第一风机安装板22上,以实现对第一风机25的固定。第一风机25与第一风机安装板22紧密连接,避免造成风流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单元3上设置有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 14,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均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1上。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均连通至所安装的设备柜100的外部空间中,即冷凝单元3中流通的空气为设备柜100的外部空气,以便于将经冷凝器31后换热的较高温度的空气吹到设备柜100的外部,从而实现设备柜100内部的降温。冷凝进风口13与冷凝出风口14在冷凝单元3外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即冷凝进风口13与冷凝出风口14均与设备柜100的外部相连通,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冷凝单元3与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形成第二气流循环。
具体的,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设置在壳体1的同侧。由于空调器设置在设备柜100的内部,空调器的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与设备柜100的外部相连通。具体的,设备柜100的后侧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有通风格栅,以防止杂质进入设备柜100内侧。空调器的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分别与设备柜100后侧的通风口相连通,从而实现第二气流通道的连通。同时,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设置在壳体1的同侧可使得设备柜100的通风口只开设在设备柜100的后侧,从而避免进风和出风直吹用户,提高用户在操作设备柜100时的使用体验。
冷凝单元3包括压缩机37、第二风机35、冷凝器31和冷媒管路。第二风机35用于促使气流在冷凝单元3和冷凝单元3的外部的第二气流通道间循环流动;冷凝器31用于将热量释放至第二气流循环中的空气中,通过第二气流循环将冷凝器31的热量带至设备柜100外。冷媒管路用于实现蒸发单元2和冷凝单元3之间的连接。压缩机37用于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31。冷凝器31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设备柜100外。
冷凝单元3内设置有第二风机安装板32,第二风机安装板32将冷凝单元3分隔为冷凝进风空间33和冷凝出风空间34,冷凝器31设置在冷凝出风空间34内,冷凝进风空间33连通冷凝进风口13,即冷凝进风口13设置在对应冷凝进风空间33的壳体1上。冷凝出风空间34内设置有第二风机35,第二风机35安装在第二风机安装板32上,使得冷凝进风空间33和冷凝出风空间34之间的空气流通仅能通过第二风机35将冷凝进风空间33的空气导流至冷凝出风空间34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35采用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转动驱动冷凝进风空间33的空气导流至冷凝出风空间34中,进而通过冷凝出风口14排出设备外,以实现第二气流循环。冷凝出风口14为设置在壳体1上的一个方向的开口,冷凝出风口14的开口方向与第二风机35 的出风方向相对应,以便于更加便捷地将带有热量的空气排出至设备柜100的外部,减少了壳体1对空气的阻力,从而提高冷凝单元3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31将冷凝进风空间33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冷凝进风侧331,另一部分为冷凝出风侧332。冷凝器31的两端分别通过冷凝连接板36与隔板4和第二风机安装板32相密封连接,使得冷凝进风侧331的空气气流仅能通过冷凝器31流通至冷凝出风侧 332,从而避免密封不严造成的漏风而影响到空调器的冷凝单元3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冷凝进风侧331连通冷凝进风口13,即冷凝进风口13 设置在对应冷凝进风侧331的壳体1上。冷凝进风口13进入的空气经冷凝进风侧331穿过冷凝器31流至冷凝出风侧332,进而在第二风机 35的驱动下经冷凝出风空间34流至设备柜100的外部,设备柜100 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气流循环持续从冷凝进风口13进入冷凝单元3 中,实现对冷凝单元3的换热,进而实现对设备柜100内部空间的制冷。
隔板4倾斜设置在蒸发单元2与冷凝单元3间,隔板4靠近蒸发进风口11的一端上斜,隔板4靠近蒸发出风口12的一端下斜,即隔板4靠近蒸发进风口11的一端高于隔板4靠近蒸发出风口12的一端,从而使得靠近蒸发出风口12的蒸发出风空间24的空间更大,同时使得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可设置在壳体1的同侧,即在本实施例中,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设置在蒸发进风口的下方,倾斜设置的隔板4增加了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的出风面积,进而提高了风口的利用率。
冷凝单元3内设置有电装盒6,电装盒6设置在壳体1同侧的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之间,同时,电装盒6固定连接于第二风机安装板32和左侧板15之间,本实施例中,电装盒6的上侧边与冷凝器31相连接,以防止部分空气从冷凝进风口13经电装盒6的上侧直接流至冷凝出风口14,有利于保证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将压缩机37设置在冷凝出风侧332内,可以更合理地排设压缩机37的安装位置,使得冷凝单元3内的空间设置更加合理,减少压缩机37对风流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构成所述空调器的外壳;
蒸发单元,其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蒸发单元的空气制冷;
冷凝单元,其设于所述蒸发单元的下方,所述冷凝单元内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单元上设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所述冷凝进风口和所述冷凝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侧;
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蒸发单元与所述冷凝单元间,所述隔板用于将由所述冷凝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导流至所述冷凝器后由所述冷凝出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单元上设置有蒸发进风口和蒸发出风口,所述蒸发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出风口在所述蒸发单元外部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蒸发单元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形成第一气流循环;
所述冷凝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出风口在所述冷凝单元外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冷凝单元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形成第二气流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单元内设置有第一风机安装板,所述第一风机安装板将所述蒸发单元分隔为蒸发进风空间和蒸发出风空间,所述蒸发进风空间内设置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出风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风机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将所述蒸发进风空间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蒸发进风侧,另一部分为蒸发出风侧,所述蒸发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所述蒸发进风侧穿过所述蒸发器流至所述蒸发出风侧,再在所述第一风机的驱动下经所述蒸发出风空间流至所述壳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风机在所述蒸发出风口处呈横向或纵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底端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穿设所述隔板对应所述冷凝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蒸发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一风机的径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单元内设置有第二风机安装板,所述第二风机安装板将所述冷凝单元分隔为冷凝进风空间和冷凝出风空间,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冷凝进风空间内,所述冷凝出风空间内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机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将所述冷凝进风空间分隔为冷凝进风侧和冷凝出风侧,所述冷凝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所述冷凝进风侧穿过所述冷凝器流至所述冷凝出风侧,再在所述第二风机的驱动下经所述冷凝出风空间流至所述壳体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进风侧内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分别连通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57912 | 2021-07-05 | ||
CN2021107579123 | 2021-07-0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97531U true CN216897531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7996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04647.9U Active CN215682974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机柜 |
CN202122404686.9U Active CN216281814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22403831.1U Active CN215765518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22403715.XU Active CN216522048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11160440.XA Pending CN115589697A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机柜 |
CN202122404687.3U Active CN215765412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22404649.8U Active CN215773894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机柜 |
CN202111186754.7A Pending CN115585506A (zh) | 2021-07-05 | 2021-10-12 | 空调器 |
CN202122451283.XU Active CN215909240U (zh) | 2021-07-05 | 2021-10-12 | 空调器 |
CN202122456678.9U Active CN216522044U (zh) | 2021-07-05 | 2021-10-12 | 空调器 |
CN202220327701.6U Active CN216868675U (zh) | 2021-07-05 | 2022-02-17 | 空调器 |
CN202220341871.XU Active CN216897531U (zh) | 2021-07-05 | 2022-02-18 | 空调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04647.9U Active CN215682974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机柜 |
CN202122404686.9U Active CN216281814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22403831.1U Active CN215765518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22403715.XU Active CN216522048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11160440.XA Pending CN115589697A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机柜 |
CN202122404687.3U Active CN215765412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户外柜空调 |
CN202122404649.8U Active CN215773894U (zh) | 2021-07-05 | 2021-09-30 | 机柜 |
CN202111186754.7A Pending CN115585506A (zh) | 2021-07-05 | 2021-10-12 | 空调器 |
CN202122451283.XU Active CN215909240U (zh) | 2021-07-05 | 2021-10-12 | 空调器 |
CN202122456678.9U Active CN216522044U (zh) | 2021-07-05 | 2021-10-12 | 空调器 |
CN202220327701.6U Active CN216868675U (zh) | 2021-07-05 | 2022-02-17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2) | CN215682974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67043A (zh) * | 2022-03-31 | 2022-06-24 |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
CN114745888A (zh) * | 2022-04-08 | 2022-07-12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组合式便携户外通信机箱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22404647.9U patent/CN215682974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30 CN CN202122404686.9U patent/CN216281814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30 CN CN202122403831.1U patent/CN215765518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30 CN CN202122403715.XU patent/CN216522048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30 CN CN202111160440.XA patent/CN115589697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9-30 CN CN202122404687.3U patent/CN215765412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30 CN CN202122404649.8U patent/CN215773894U/zh active Active
- 2021-10-12 CN CN202111186754.7A patent/CN115585506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0-12 CN CN202122451283.XU patent/CN215909240U/zh active Active
- 2021-10-12 CN CN202122456678.9U patent/CN216522044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17 CN CN202220327701.6U patent/CN216868675U/zh active Active
- 2022-02-18 CN CN202220341871.XU patent/CN216897531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82974U (zh) | 2022-01-28 |
CN115585506A (zh) | 2023-01-10 |
CN215765518U (zh) | 2022-02-08 |
CN216281814U (zh) | 2022-04-12 |
CN216868675U (zh) | 2022-07-01 |
CN215773894U (zh) | 2022-02-08 |
CN216522048U (zh) | 2022-05-13 |
CN115589697A (zh) | 2023-01-10 |
CN216522044U (zh) | 2022-05-13 |
CN215765412U (zh) | 2022-02-08 |
CN215909240U (zh) | 2022-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47501A (zh) | 数据中心用封闭热通道‑全回风干空气能中央空调系统 | |
CN213395597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6897531U (zh) | 空调器 | |
CN21648127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14814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00191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506243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5570832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3542655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1146701U (zh) | 空调器系统、空调 | |
CN216431945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11221240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9279272U (zh) | 一种电梯空调 | |
CN21710977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5332430U (zh) | 集空气源制冷机和新风机组于一体且可强化散热的装置 | |
CN215175495U (zh) | 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21494940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6844940U (zh) | 基于多联机的数据中心换热系统 | |
CN215765514U (zh) | 一种自然冷空调 | |
CN213901266U (zh) |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81436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9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9910355U (zh) | 整体式余热利用型热泵烘干设备 | |
CN21708272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740603U (zh) | 一种深冷冷凝器型高温风冷空调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