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6844922U -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4922U
CN216844922U CN202220402034.3U CN202220402034U CN216844922U CN 216844922 U CN216844922 U CN 216844922U CN 202220402034 U CN202220402034 U CN 202220402034U CN 216844922 U CN216844922 U CN 216844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air duct
wind whee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20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20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4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4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4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通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前进风口和前出风口,前出风口位于前进风口的上方,前进风口与前出风口之间形成前循环风道;壳体的后侧设置有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后出风口位于后进风口的下方,后进风口与后出风口之间形成后循环风道;双轴电机,双轴电机设置于壳体内;前风轮,前风轮设置于双轴电机的一输出轴上,且前风轮位于前循环风道内;冷凝器,冷凝器设置于前循环风道内;后风轮,后风轮设置于双轴电机的另一输出轴上,且后风轮位于后循环风道内;蒸发器,蒸发器设置于后循环风道内。移动空调,包括通风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移动空调单电机通风装置一般采用上下结构,上部是冷风,下部是热风,容易造成冷热串风,影响性能效果。
移动空调单电机上下通风装置,冷风端采用离心风叶容易造成蒸发器换热不充分,影响节能效果,而热风端采用离心风叶吸风处理离换热器远,造成风速衰减,影响热交换。
授权公告号为CN2147915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机壳、第一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换热器、第二风机和杀菌装置。机壳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设有与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导通的第一换热风道,机壳内还设有与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通的第二换热风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分别设在第一换热风道内。该技术方案提供的一体式空调器结构复杂,但仍然未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前进风口和前出风口,所述前出风口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前出风口之间形成前循环风道;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所述后出风口位于所述后进风口的下方,所述后进风口与所述后出风口之间形成后循环风道;
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前风轮,所述前风轮设置于所述双轴电机的一输出轴上,且所述前风轮位于所述前循环风道内;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前循环风道内;
后风轮,所述后风轮设置于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输出轴上,且所述后风轮位于所述后循环风道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后循环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通过将前进风口和前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且前出风口位于前进风口的上方,将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后侧,且后出风口位于后进风口的下方,利用双轴电机带动前风轮和后风轮转动,进而实现冷凝器对前进风口进入的风进行降温形成冷风,蒸发器对后进风口进入的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冷风从前出风口向上吹,热风从后出风口向下吹,不会造成串风,从而避免影响通风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风轮朝向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侧沿轴向向所述前风轮内形成前凸包;
所述后风轮朝向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侧沿轴向向所述后风轮内形成后凸包;
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前凸包及所述后凸包内。
通过设置前凸包和后凸包,使双轴电机的两端分别嵌设于二者之内,从而使前风轮和后风轮将双轴电机包围,能够更好地节约空间,减少整体体积。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前进风口的里侧,所述前风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里侧;
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后进风口的里侧,所述后风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里侧。
如此设置,冷凝器与前风轮紧密配合,使得前风轮在吸入风时,可直接穿过冷凝器进行降温形成冷风,冷却效率高,达到节能的效果;蒸发器与后风轮紧密配合,后风轮在吸入风时,可直接穿过蒸发器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热交换效率高,达到节能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风轮的吸入口距所述冷凝器的距离≦30mm;
所述后风轮距所述蒸发器的距离≦30mm。
如此设置,使得前风轮与冷凝器、后风轮与蒸发器的结构紧凑,前风轮的吸入口直接吸入从冷凝器处理好的空气并排出,后风轮的吸入口直接吸入从蒸发器处理好的空气并排出,提高热交换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前进风格栅、导风条、后进风格栅和后出风格栅;
所述前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前进风口;
所述导风条可调节设置于所述前出风口;
所述后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后进风口;
所述后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后出风口。
通过在前进风口、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分别设置前进风格栅、后进风格栅和后出风格栅,前进风格栅能够在将空气吸入时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处理过的空气更好地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进风格栅能够在将空气吸入时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处理过的空气更好地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后出风格栅则能对热风进行分流,而导风条则可以通过调节角度以调节冷风的出风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风道前壳和风道后壳;
所述风道前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前壳与所述冷凝器连接,且所述风道前壳位于所述前循环风道内;
所述风道后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后壳与所述蒸发器连接,且所述风道后壳位于所述后循环风道内。
利用风道前壳和风道后壳形成两个可放置前风轮及后风轮的前循环风道和后循环风道,且风道前壳和风道后壳可分别与冷凝器及蒸发器连接,从而方便整体的组装。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前壳与所述冷凝器卡扣连接;
所述风道后壳与所述蒸发器卡扣连接。
利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分别将风道前壳和冷凝器、风道后壳和蒸发器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装配。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风道中壳,所述风道中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道中壳连接于所述风道前壳和所述风道后壳之间;
所述风道中壳与所述风道前壳之间设置所述前风轮,所述风道中壳与所述风道后壳之间设置所述后风轮;
所述双轴电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中壳内。
利用风道中壳将风道前壳及风道后壳连接,并且利用风道中壳安装双轴电机,从而使整体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中壳前侧及后侧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前卡槽和后卡槽;
所述风道前壳的周缘环设有前卡扣,所述前卡扣与所述前卡槽卡合固定;
所述风道后壳的周缘环设有后卡扣,所述后卡扣于所述后卡槽卡合固定。
利用前卡扣于前卡槽的配合将风道前壳与风道中壳进行卡扣连接,利用后卡扣与后卡槽的配合将风道后壳与风道中壳进行卡扣连接,连接方便,便于拆装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连接;
所述前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上部,所述前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
所述后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的上部,所述后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的下部。
将壳体设置为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分体形式,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
第二方面,一种移动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通过将前进风口和前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且前出风口位于前进风口的上方,将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后侧,且后出风口位于后进风口的下方,利用双轴电机带动前风轮和后风轮转动,进而实现冷凝器对前进风口进入的风进行降温形成冷风,蒸发器对后进风口进入的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冷风从前出风口向上吹,热风从后出风口向下吹,不会造成串风,从而避免影响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另一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循环风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另一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另一立体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循环风示意图。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包括壳体1、双轴电机2、前风轮3、冷凝器4、后风轮5和蒸发器6。
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进风口101和前出风口102,前出风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上方,前进风口101与前出风口102之间形成前循环风道100;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进风口103和后出风口104,后出风口104位于后进风口103的下方,后进风口103与后出风口104之间形成后循环风道1000。
双轴电机2设置于壳体1内。
前风轮3设置于双轴电机2的一输出轴上,且前风轮3位于前循环风道100内。
冷凝器4设置于前循环风道100内。
后风轮5设置于双轴电机2的另一输出轴上,且后风轮5位于后循环风道1000内。
蒸发器6设置于后循环风道1000内。
通过将前进风口101和前出风口10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前侧,且前出风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上方,将后进风口103和后出风口104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后侧,且后出风口104位于后进风口103的下方,利用双轴电机2带动前风轮3和后风轮5转动,进而实现冷凝器4对前进风口101进入的风进行降温形成冷风,蒸发器6对后进风口103进入的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冷风从前出风口102向上吹,热风从后出风口104向下吹,不会造成串风,从而避免影响通风效果。
具体地,壳体1包括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20,前面板110与后面板120连接。
前进风口101设置于前面板110的上部,前出风口102设置于前面板110的顶部。
后进风口103设置于后面板120的上部,后出风口104设置于后面板120的下部。
将壳体1设置为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20的分体形式,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
本实施例的壳体1还优选地设置了顶盖130,顶盖130设置于前面板110及后面板120的顶部。前出风口102设置于顶盖130的前侧。
请进一步参阅图5-图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另一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优选地,前风轮3朝向双轴电机2的一侧沿轴向向前风轮3内形成前凸包31。
后风轮5朝向双轴电机2的一侧沿轴向向后风轮5内形成后凸包51。
双轴电机2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前凸包31及后凸包51内。
通过设置前凸包31和后凸包51,使双轴电机2的两端分别嵌设于二者之内,从而使前风轮3和后风轮5将双轴电机2包围,能够更好地节约空间,减少整体体积。
进一步,冷凝器4设置于前进风口101的里侧,前风轮3设置于冷凝器4的里侧。
蒸发器6设置于后进风口103的里侧,后风轮5设置于蒸发器6的里侧。
如此设置,冷凝器4与前风轮3紧密配合,使得前风轮3在吸入风时,可直接穿过冷凝器4进行降温形成冷风,冷却效率高,达到节能的效果;蒸发器6与后风轮5紧密配合,后风轮5在吸入风时,可直接穿过蒸发器6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热交换效率高,达到节能的效果。
冷凝器4是将流经过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变成低温空气。蒸发器6是将流经过的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变成高温空气。
应当理解,冷凝器4需要设置配套的水箱7及压缩机8,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盛接冷凝器4冷却时形成的水滴,本实施例还优选地在壳体1内设置接水盘9,将接水盘9设置在冷凝器4及蒸发器6的下方,并增设抽水泵和抽水管等抽水组件91以将接水盘9中的水抽出至水箱7中。
在具体实施时,前风轮3及后风轮5通过轴孔与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配合,并可用螺母将前风轮3及后风轮5与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通过双轴电机2带动前风轮3及后风轮5转动从而分别在前循环风道100和后循环风道1000形成吸风及送风处理。另外,前风轮3及后风轮5均可优选地设置为离心风轮。
优选地,前风轮3的吸入口距冷凝器4的距离≦30mm。
后风轮5距蒸发器6的距离≦30mm。
如此设置,使得前风轮3与冷凝器4、后风轮5与蒸发器6的结构紧凑,前风轮3的吸入口直接吸入从冷凝器4处理好的空气并排出,后风轮5的吸入口直接吸入从蒸发器6处理好的空气并排出,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通风装置还包括前进风格栅10、导风条11、后进风格栅12和后出风格栅13。
前进风格栅10设置于前进风口101。优选地,前进风格珊通过卡扣方式安装前面板110上。
导风条11可调节设置于前出风口102。
后进风格栅12设置于后进风口103。优选地,后进风格栅12通过卡扣方式安装后面板120上。
后出风格栅13设置于后出风口104。
通过在前进风口101、后进风口103和后出风口104分别设置前进风格栅10、后进风格栅12和后出风格栅13,前进风格栅10能够在将空气吸入时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处理过的空气更好地与冷凝器4进行热交换,后进风格栅12能够在将空气吸入时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处理过的空气更好地与蒸发器6进行热交换,后出风格栅13则能对热风进行分流,而导风条11则可以通过调节角度以调节冷风的出风方向,使之吹到合适的空间位置。
优选地,通风装置还包括风道前壳14和风道后壳15。
风道前壳14设置于壳体1内,风道前壳14与冷凝器4连接,且风道前壳14位于前循环风道100内。
风道后壳15设置于壳体1内,风道后壳15与蒸发器6连接,且风道后壳15位于后循环风道1000内。
利用风道前壳14和风道后壳15形成两个可放置前风轮3及后风轮5的前循环风道100和后循环风道1000,且风道前壳14和风道后壳15可分别与冷凝器4及蒸发器6连接,从而方便整体的组装。
进一步,风道前壳14与冷凝器4卡扣连接。
风道后壳15与蒸发器6卡扣连接。
利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分别将风道前壳14和冷凝器4、风道后壳15和蒸发器6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装配。
优选地,通风装置还包括风道中壳16,风道中壳16设置于壳体1内,且风道中壳16连接于风道前壳14和风道后壳15之间。
风道中壳16与风道前壳14之间设置前风轮3,风道中壳16与风道后壳15之间设置后风轮5。
双轴电机2设置于风道中壳16内。
利用风道中壳16将风道前壳14及风道后壳15连接,并且利用风道中壳16安装双轴电机2,从而使整体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
另外,可以在风道中壳16设置出线孔,以让双轴电机2走线。
进一步,风道中壳16前侧及后侧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前卡槽161和后卡槽162。
风道前壳14的周缘环设有前卡扣141,前卡扣141与前卡槽161卡合固定。
风道后壳15的周缘环设有后卡扣151,后卡扣151于后卡槽162卡合固定。
利用前卡扣141于前卡槽161的配合将风道前壳14与风道中壳16进行卡扣连接,利用后卡扣151与后卡槽162的配合将风道后壳15与风道中壳16进行卡扣连接,连接方便,便于拆装维护。
第二方面,一种移动空调,包括的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通过将前进风口101和前出风口10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前侧,且前出风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上方,将后进风口103和后出风口104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后侧,且后出风口104位于后进风口103的下方,利用双轴电机2带动前风轮3和后风轮5转动,进而实现冷凝器4对前进风口101进入的风进行降温形成冷风,蒸发器6对后进风口103进入的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冷风从前出风口102向上吹,热风从后出风口104向下吹,不会造成串风,从而避免影响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前进风口和前出风口,所述前出风口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前出风口之间形成前循环风道;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所述后出风口位于所述后进风口的下方,所述后进风口与所述后出风口之间形成后循环风道;
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前风轮,所述前风轮设置于所述双轴电机的一输出轴上,且所述前风轮位于所述前循环风道内;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前循环风道内;
后风轮,所述后风轮设置于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输出轴上,且所述后风轮位于所述后循环风道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后循环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轮朝向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侧沿轴向向所述前风轮内形成前凸包;
所述后风轮朝向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侧沿轴向向所述后风轮内形成后凸包;
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前凸包及所述后凸包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前进风口的里侧,所述前风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里侧;
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后进风口的里侧,所述后风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轮的吸入口距所述冷凝器的距离≦30mm;
所述后风轮距所述蒸发器的距离≦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前进风格栅、导风条、后进风格栅和后出风格栅;
所述前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前进风口;
所述导风条可调节设置于所述前出风口;
所述后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后进风口;
所述后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后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风道前壳和风道后壳;
所述风道前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前壳与所述冷凝器连接,且所述风道前壳位于所述前循环风道内;
所述风道后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后壳与所述蒸发器连接,且所述风道后壳位于所述后循环风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前壳与所述冷凝器卡扣连接;
所述风道后壳与所述蒸发器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风道中壳,所述风道中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道中壳连接于所述风道前壳和所述风道后壳之间;
所述风道中壳与所述风道前壳之间设置所述前风轮,所述风道中壳与所述风道后壳之间设置所述后风轮;
所述双轴电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中壳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中壳前侧及后侧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前卡槽和后卡槽;
所述风道前壳的周缘环设有前卡扣,所述前卡扣与所述前卡槽卡合固定;
所述风道后壳的周缘环设有后卡扣,所述后卡扣于所述后卡槽卡合固定。
10.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
CN202220402034.3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Active CN216844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2034.3U CN216844922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2034.3U CN216844922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4922U true CN216844922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2034.3U Active CN216844922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492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8308S1 (en) 2021-04-05 2023-02-14 Ontel Products Corporation Personal air cooler
US11852373B2 (en) 2019-01-03 2023-12-26 Ontel Products Corporation Evaporative air cooler having an ice pack
USD1018810S1 (en) 2022-03-09 2024-03-19 Ontel Products Corporation Personal air cool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2373B2 (en) 2019-01-03 2023-12-26 Ontel Products Corporation Evaporative air cooler having an ice pack
USD978308S1 (en) 2021-04-05 2023-02-14 Ontel Products Corporation Personal air cooler
USD1018810S1 (en) 2022-03-09 2024-03-19 Ontel Products Corporation Personal air cool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44922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8224566A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4757162U (zh) 空调器
CN111878906A (zh) 引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2618816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01191685B (zh) 空调冷凝器出口连接管的结构
CN112781103A (zh)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068061B (zh) 移动空调
CN108489088B (zh) 一种智能暖风机
CN214837284U (zh) 一种自循环风冷鼓风机
CN212390490U (zh) 空调器
CN213453907U (zh)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345677U (zh) 移动空调
CN209639137U (zh) 风管机
CN211270282U (zh) 一种散热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21035911U (zh) 一种双通道大风量取暖器
CN21620381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009433U (zh) 料理机底座以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CN219995439U (zh) 一种便携空调器
CN219318536U (zh) 吹风装置及包含其的浴霸
CN214536511U (zh)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691618U (zh) 一种低压风机冷却装置
CN2170046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