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9814U - 光学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49814U CN216449814U CN202122542135.9U CN202122542135U CN216449814U CN 216449814 U CN216449814 U CN 216449814U CN 202122542135 U CN202122542135 U CN 202122542135U CN 216449814 U CN216449814 U CN 2164498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axis
- lens element
- imaging system
- eq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光学成像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具备更大的收光以及更佳的光路调节能力,以提升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组,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系统的需求日渐提高。一般光学系统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系统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搭载于便携设备上的光学系统,多采用五片或六片式透镜结构为主,然而由于便携设备不断朝提升像素并且终端消费者对大光圈的需求例如微光与夜拍功能,习知的光学成像系统已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要求。
因此,如何有效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进光量,并进一步提高成像的质量,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态样系针对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及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能够利用七个透镜的屈光力、凸面与凹面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凸面或凹面原则上系指各透镜之物侧面或像侧面距离光轴不同高度的几何形状变化之描述),进而有效提高光学成像系统之进光量,同时提高成像质量,以应用于小型的电子产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之透镜参数的用语与其代号详列如下,作为后续描述的参考:
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成像高度以HOI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之高度以HOS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之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七透镜像侧面间的距离以InTL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之固定光栏 (光圈)至成像面间的距离以InS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之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的距离以IN12表示(例示);光学成像系统之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以TP1表示(例示)。
与材料有关之透镜参数
光学成像系统之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以NA1表示(例示);第一透镜的折射律以Nd1表示(例示)。
与视角有关之透镜参数
视角以AF表示;视角的一半以HAF表示;主光线角度以MRA表示。
与出入瞳有关之透镜参数
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以HEP表示;单一透镜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系指系统最大视角入射光通过入射瞳最边缘的光线于所述透镜表面交会点(EffectiveHalf Diameter;EHD),所述交会点与光轴之间的垂直高度。例如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12表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21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22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透镜之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表示方式以此类推。
与透镜面形深度有关之参数
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之终点为止,前述两点间水平于光轴的距离以InRS71表示 (最大有效半径深度);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之终点为止,前述两点间水平于光轴的距离以InRS72表示 (最大有效半径深度)。其他透镜物侧面或像侧面之最大有效半径的深度(沉陷量) 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与透镜面型有关之参数
临界点C系指特定透镜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一与光轴相垂直之切面相切的点。承上,例如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C5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1(例示),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C52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2(例示),第六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C6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61(例示),第六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C62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62(例示)。其他透镜例如第七透镜之物侧面或像侧面上的临界点及其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第七透镜物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11,所述点沉陷量SGI711(例示),SGI711亦即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11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711(例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21,所述点沉陷量SGI721(例示),SGI711亦即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21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721(例示)。
第七透镜物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12,所述点沉陷量SGI712(例示),SGI712亦即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12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 HIF712(例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22,所述点沉陷量SGI722(例示),SGI722亦即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22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722(例示)。
第七透镜物侧面上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13,所述点沉陷量SGI713(例示),SGI713亦即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13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 HIF713(例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上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23,所述点沉陷量SGI723(例示),SGI723亦即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23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723(例示)。
第七透镜物侧面上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14,所述点沉陷量SGI714(例示),SGI714亦即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14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 HIF714(例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上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724,所述点沉陷量SGI724(例示),SGI724亦即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724所述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724(例示)。
其他透镜物侧面或像侧面上的反曲点及其与光轴的垂直距离或其沉陷量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与像差有关之变数
光学成像系统之光学畸变 (Optical Distortion) 以ODT表示;其TV畸变 (TVDistortion)以TDT表示,并且可以进一步限定描述在成像50%至100%视野间像差偏移的程度;球面像差偏移量以DFS表示;慧星像差偏移量以DFC表示。
光学成像系统之调制转换函数特性图(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用来测试与评估系统成像之反差对比度及锐利度。调制转换函数特性图之垂直坐标轴表示对比转移率(数值从 0 到 1),水平坐标轴则表示空间频率(cycles/mm;lp/mm;line pairsper mm)。完美的成像系统理论上能 100% 呈现被摄物体的线条对比,然而实际的成像系统,其垂直轴的对比转移率数值小于1。此外,一般而言成像之边缘区域会比中心区域较难得到精细的还原度。可见光频谱在成像面上,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55cycles/mm之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110 cycles/mm之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220 cycles/mm之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H0、MTFH3以及MTFH7表示,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440cycles/mm之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0、MTF3以及MTF7表示,前述此三个视场对于镜头的中心、内视场以及外视场具有代表性,因此可用以评价特定光学成像系统之性能是否优异。若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系对应像素大小(Pixel Size)为含1.12微米以下之感光元件,因此调制转换函数特性图之四分之一空间频率、半数空间频率(半频)以及完全空间频率(全频)分别至少为110 cycles/mm、220 cycles/mm以及440 cycles/mm。
光学成像系统若同时须满足针对红外线频谱的成像,例如用于低光源的夜视需求,所使用的工作波长可为850 nm或800 nm,由于主要功能在辨识黑白明暗所形成之物体轮廓,无须高分辨率,因此可仅需选用小于110 cycles/mm之空间频率评价特定光学成像系统在红外线频谱频谱的性能是否优异。前述工作波长850 nm当聚焦在成像面上,影像于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55 cycles/mm之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然而,也因为红外线工作波长850 nm或800 nm与一般可见光波长差距很远,若光学成像系统需同时能对可见光与红外线(双模)对焦并分别达到一定性能,在设计上有相当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可同时对可见光与红外线(双模)对焦并分别达到一定性能,并且其第七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设置有反曲点,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七透镜的角度,并针对光学畸变与TV畸变进行补正。另外,第七透镜的表面可具备更佳的光路调节能力,以提升成像质量。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一成像面。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具有一距离HOS,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于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1/2 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ETP5、ETP6以及ETP7,前述ETP1至ETP7的总和为SETP,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TP5、TP6以及TP7,前述TP1至TP7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4≤f/HEP≤1.8;以及0.5≤SETP/STP <1。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一成像面。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具有一距离HOS,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TL,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IN,其满足下列条件:1.4≤f/HEP≤1.8;3≤HOS/HOI≤8以及0.2≤EIN/ETL< 1。
依据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一成像面。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枚。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构成一胶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具有一距离HOS,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1/2 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ETP5、ETP6以及ETP7,前述ETP1至ETP7的总和为SETP,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TP5、TP6以及TP7,前述TP1至TP7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4≤f/HEP≤1.8;3≤HOS/HOI≤8以及0.5≤SETP/STP<1。
单一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厚度,特别影响所述1/2入射瞳直径(HEP)范围内各光线视场共享区域之修正像差以及各视场光线间光程差的能力,厚度越大则修正像差的能力提升,然而同时亦会增加生产制造上的困难度,因此必须控制单一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厚度,特别是控制所述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ETP)与所述表面所属之所述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TP)间的比例关系(ETP/ TP)。例如第一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1表示。第二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2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其表示方式以此类推。前述ETP1至ETP7的总和为SETP,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可满足下列公式:0.3≤SETP/EIN< 1。
为同时权衡提升修正像差的能力以及降低生产制造上的困难度,特别需控制所述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 (ETP)与所述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TP)间的比例关系(ETP / TP)。例如第一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厚度以ETP1表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1,两者间的比值为ETP1 / TP1。第二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厚度以ETP2表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2,两者间的比值为ETP2 / TP2。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厚度与所述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TP)间的比例关系,其表示方式以此类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可满足下列公式:0.2≤ETP/TP≤3。
相邻两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水平距离以ED表示,前述水平距离(ED)系平行于光学成像系统之光轴,并且特别影响所述1/2入射瞳直径(HEP)位置各光线视场共享区域之修正像差以及各视场光线间光程差的能力,水平距离越大则修正像差之能力的可能性将提升,然而同时亦会增加生产制造上的困难度以及限制光学成像系统之长度”微缩”的程度,因此必须控制特定相邻两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水平距离 (ED)。
为同时权衡提升修正像差的能力以及降低光学成像系统之长度”微缩”的困难度,特别需控制所述相邻两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水平距离(ED)与所述相邻两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 (IN)间的比例关系(ED/ IN)。例如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水平距离以ED12表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12,两者间的比值为ED12 / IN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水平距离以ED23表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23,两者间的比值为ED23 / IN23。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相邻两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水平距离与所述相邻两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两者间的比例关系,其表示方式以此类推。
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BL,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与光轴之交点至所述成像面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BL,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为同时权衡提升修正像差的能力以及预留其他光学元件之容纳空间,可满足下列公式:0.2≤EBL/BL< 1.1。光学成像系统可更包括一滤光元件,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七透镜以及所述成像面之间,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滤光元件间平行于光轴之距离为EIR,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与光轴之交点至所述滤光元件间平行于光轴之距离为PIR,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可满足下列公式:0.1≤EIR/PIR≤1.1。
当│f1│>∣f7∣时,光学成像系统的系统总高度(HOS; Height of Optic System)可以适当缩短以达到微型化之目的。
当│f2│+│f3│+│f4│+│f5│+∣f6│以及∣f1│+∣f7│满足上述条件时,借由第二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弱的正屈折力或弱的负屈折力。所称弱屈折力,系指特定透镜之焦距的绝对值大于10。当本实用新型第二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弱的正屈折力,其可有效分担第一透镜之正屈折力而避免不必要的像差过早出现,反之若第二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弱的负屈折力,则可以微调补正系统的像差。
此外,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面可为凹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第七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可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他特征将借由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图1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1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之曲线图;
图1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
图2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2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之曲线图;
图2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
图3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3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之曲线图;
图3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
图4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4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之曲线图;
图4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
图5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5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之曲线图;
图5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
图6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6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之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之曲线图;
图6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0、30、40、50、60:光学成像系统
100、200、300、400、500、6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第一透镜
112、212、312、412、512、612:物侧面
114、214、314、414、514、614:像侧面
120、220、320、420、520、620:第二透镜
122、222、322、422、522、622:物侧面
124、224、324、424、524、624:像侧面
130、230、330、430、530、630:第三透镜
132、232、332、432、532、632:物侧面
134、234、334、434、534、634:像侧面
140、240、340、440、540、640:第四透镜
142、242、342、442、542、642:物侧面
144、244、344、444、544、644:像侧面
150、250、350、450、550、650:第五透镜
152、252、352、452、552、652:物侧面
154、254、354、454、554、654:像侧面
160、260、360、460、560、660:第六透镜
162、262、362、462、562、662:物侧面
164、264、364、464、564、664:像侧面
170、270、370、470、570、670:第七透镜
172、272、372、472、572、672:物侧面
174、274、374、474、574、674:像侧面
180、280、380、480、580、680:红外线滤光片
190、290、390、490、590、690:成像面
192、292、392、492、592、692:影像感测元件
f:光学成像系统之焦距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7:第七透镜的焦距
f/HEP;Fno; F#:光学成像系统之光圈值
HAF: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视角的一半
NA1: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NA2、NA3、NA4、NA5、NA6、NA7:第二透镜至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
R1、R2:第一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3、R4:第二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5、R6:第三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7、R8:第四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9、R10:第五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1、R12:第六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3、R14:第七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TP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TP2、TP3、TP4、TP5、TP6、TP7:第二至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ΣTP:所有具屈折力之透镜的厚度总和
IN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IN2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IN3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IN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IN5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IN67: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InRS71: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
IF711:第七透镜物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
SGI711:所述点沉陷量
HIF711:第七透镜物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
IF721:第七透镜像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
SGI721:所述点沉陷量
HIF721:第七透镜像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
IF712:第七透镜物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
SGI712:所述点沉陷量
HIF712:第七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
IF722:第七透镜像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
SGI722:所述点沉陷量
HIF722:第七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
C71:第七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
C72:第七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
SGC71:第七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
SGC72:第七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
HVT71:第七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HVT72:第七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HOS:系统总高度(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Dg:影像感测元件的对角线长度
InS:光圈至成像面的距离
InTL: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的距离
InB:第七透镜像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距离
HOI: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 (最大像高)
TDT:光学成像系统于结像时之TV畸变(TV Distortion)
ODT:光学成像系统于结像时之光学畸变(Optical Distortion)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一成像面。光学成像系统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成像面,成像高度于以下个实施例均趋近为3.91mm。
光学成像系统可使用三个工作波长进行设计,分别为486.1 nm、587.5 nm、656.2nm,其中587.5 nm为主要参考波长为主要提取技术特征之参考波长。光学成像系统亦可使用五个工作波长进行设计,分别为470 nm、510 nm、555 nm、610 nm、650 nm,其中555 nm为主要参考波长为主要提取技术特征之参考波长。
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镜的焦距fp之比值PPR,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负屈折力之透镜的焦距fn之比值NPR,所有正屈折力之透镜的PPR总和为ΣPPR,所有负屈折力之透镜的NPR总和为ΣNPR,当满足下列条件时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的总屈折力以及总长度:0.5≤ΣPPR/│ΣNPR│≤15,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1≤ΣPPR/│ΣNPR│≤3.0。
光学成像系统可更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成像面。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即为光学成像系统之成像高度或称最大像高) 为HOI,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HOS,其满足下列条件:HOS/HOI≤10;以及0.5≤HOS/f≤10。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1≤HOS/HOI≤5;以及1≤HOS/f≤7。借此,可维持光学成像系统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个光圈,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光学成像系统的出瞳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而容置更多光学元件,并可增加影像感测元件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系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使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前述光圈至第六透镜像侧面间的距离为InS,其满足下列条件:0.2≤InS/HOS≤1.1。借此,可同时兼顾维持光学成像系统的小型化以及具备广角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七透镜像侧面间的距离为InTL,于光轴上所有具屈折力之透镜的厚度总和为ΣTP,其满足下列条件:0.1≤ΣTP/InTL≤0.9。借此,当可同时兼顾系统成像的对比度以及透镜制造的良率并提供适当的后焦距以容置其他元件。
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0.001≤│R1/R2│≤20。借此,第一透镜的具备适当正屈折力强度,避免球差增加过速。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01≤│R1/R2│<10。
第七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4,其满足下列条件:-7 <(R11-R12)/(R11+R12)<50。借此,有利于修正光学成像系统所产生的像散。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12,其满足下列条件:IN12 / f ≤3.0。借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67,其满足下列条件:IN67 / f ≤0.8。借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以及TP2,其满足下列条件:0.1≤(TP1+IN12) / TP2≤10。借此,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制造的敏感度并提升其性能。
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6以及TP7,前述两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67,其满足下列条件:0.1≤(TP7+IN67) / TP6≤10。借此,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制造的敏感度并降低系统总高度。
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3、TP4以及TP5,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45,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七透镜像侧面间的距离为InTL,其满足下列条件:0.1≤TP4 /(IN34+TP4+IN45) <1。借此,有助层层微幅修正入射光行进过程所产生的像差并降低系统总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七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C7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 HVT71,第七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C72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72,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临界点C71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SGC71,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临界点C72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SGC72,可满足下列条件:0 mm≤HVT71≤3mm;0 mm < HVT72≤6 mm;0≤HVT71/HVT72;0 mm≤∣SGC71∣≤0.5 mm;0 mm<∣SGC72∣≤2mm;以及0 <∣SGC72∣/(∣SGC72∣+TP7)≤0.9。借此,可有效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其满足下列条件:0.2≤HVT72/ HOI≤0.9。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3≤HVT72/ HOI≤0.8。借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之周边视场的像差修正。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其满足下列条件:0≤HVT72/ HOS≤0.5。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2≤HVT72/ HOS≤0.45。借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之周边视场的像差修正。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711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7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0 < SGI711 /( SGI711+TP7)≤0.9;0 < SGI721 /( SGI721+TP7)≤0.9。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1≤SGI711 /( SGI711+TP7)≤0.6;0.1≤SGI721/( SGI721+TP7)≤0.6。
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712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7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0 < SGI712/( SGI712+TP7)≤0.9;0 < SGI722 /( SGI722+TP7)≤0.9。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1≤SGI712 /( SGI712+TP7)≤0.6;0.1≤SGI722 /( SGI722+TP7)≤0.6。
第七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11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0.001 mm≤│HIF711∣≤5 mm;0.001 mm≤│HIF721∣≤5 mm。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 0.1 mm≤│HIF711∣≤3.5 mm;1.5 mm≤│HIF721∣≤3.5 mm。
第七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12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0.001 mm≤│HIF712∣≤5 mm;0.001 mm≤│HIF722∣≤5mm。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1 mm≤│HIF722∣≤3.5 mm;0.1 mm≤│HIF712∣≤3.5 mm。
第七透镜物侧面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13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23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0.001 mm≤│HIF713∣≤5 mm;0.001 mm≤│HIF723∣≤5mm。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1 mm≤│HIF723∣≤3.5 mm;0.1 mm≤│HIF713∣≤3.5 mm。
第七透镜物侧面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14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24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0.001 mm≤│HIF714∣≤5 mm;0.001 mm≤│HIF724∣≤5mm。优选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1 mm≤│HIF724∣≤3.5 mm;0.1 mm≤│HIF714∣≤3.5 mm。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之一种实施方式,可借由具有高色散系数与低色散系数之透镜交错排列,而助于光学成像系统色差的修正。
上述非球面之方程式系为:
z=ch2/[1+[1(k+1)c2h2]0.5]+A4h4+A6h6+A8h8+A10h10+A12h12+A14h14+A16h16+A18h18+A20h20+… (1)
其中,z为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以表面顶点作参考的位置值,k为锥面系数,c为曲率半径的倒数,且A4、A6、A8、A10、A12、A14、A16、A18以及A20为高阶非球面系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中,透镜的材质可为塑料或玻璃。当透镜材质为塑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与重量。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控制热效应并且增加光学成像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设计空间。此外,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可为非球面,其可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除用以消减像差外,相较于传统玻璃透镜的使用甚至可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能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光学成像系统的总高度。
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中,若透镜表面系为凸面,原则上表示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原则上表示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光学系统中,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质量的特色,从而扩大应用层面。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更可视需求包括一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可与所述透镜相耦合并使所述透镜产生位移。前述驱动模块可以是音圈马达(VCM)用于带动镜头进行对焦,或者为光学防手振元件(OIS)用于降低拍摄过程因镜头振动所导致失焦的发生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更可视需求令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为波长小于500nm之光线滤除元件,其可借由所述特定具滤除功能之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镀膜或所述透镜本身即由具可滤除短波长之材质所制作而达成。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之成像面更可视需求选择为一平面或一曲面。当成像面为一曲面 (例如具有一曲率半径的球面),有助于降低聚焦光线于成像面所需之入射角,除有助于达成微缩光学成像系统之长度(TTL)外,对于提升相对照度同时有所帮助。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及图1B,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1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1C系绘示本实施例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由图1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光圈10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以及第七透镜170、红外线滤光片180、成像面19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192。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12为凹面,其像侧面11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112具有一反曲点以及像侧面114具有二反曲点。第一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1,第一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1表示。
第一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111= -0.1110 mm;SGI121=2.7120 mm;TP1=2.2761 mm;∣SGI111∣/(∣SGI111∣+TP1)=0.0465;∣SGI121∣/(∣SGI121∣+TP1)= 0.5437。
第一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12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112=0 mm;SGI122=4.2315 mm;∣SGI112∣/(∣SGI112∣+TP1)= 0;∣SGI122∣/(∣SGI122∣+TP1)= 0.6502。
第一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111=12.8432 mm;HIF111/ HOI=1.7127;HIF121=7.1744mm;HIF121/ HOI=0.9567。
第一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12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像侧面最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112=0 mm;HIF112/ HOI=0;HIF122=9.8592 mm;HIF122/ HOI=1.3147。
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22为凸面,其像侧面12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2,第二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2表示。
第二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211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二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221表示。
第二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211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二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221表示。
第三透镜13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32为凸面,其像侧面13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3,第三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3表示。
第三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311表示,第三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321表示。
第三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312表示,第三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322表示。
第三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311表示,第三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321表示。
第三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312表示,第三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322表示。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42为凸面,其像侧面14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142具有一反曲点。第四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4,第四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4表示。
第四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11表示,第四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411=0.0018 mm;∣SGI411∣/(∣SGI411∣+TP4)= 0.0009。
第四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12表示,第四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22表示。
第四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11表示,第四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411= 0.7191 mm;HIF411/ HOI=0.0959。
第四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12表示,第四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22表示。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52为凹面,其像侧面15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152以及像侧面15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五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5,第五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5表示。
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11表示,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511= -0.1246 mm;SGI521= -2.1477 mm;∣SGI511∣/(∣SGI511∣+TP5)= 0.0284;∣SGI521∣/(∣SGI521∣+TP5)= 0.3346。
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12表示,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22表示。
第五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11表示,第五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511=3.8179 mm;HIF521=4.5480 mm;HIF511/ HOI= 0.5091;HIF521/ HOI=0.6065。
第五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12表示,第五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22表示。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62为凸面,其像侧面164为凹面,且其物侧面162以及像侧面164均具有一反曲点。借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的角度而改善像差。第六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6,第六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6表示。
第六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611表示,第六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6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611= 0.3208 mm;SGI621=0.5937 mm;∣SGI611∣/(∣SGI611∣+TP6)= 0.5167;∣SGI621∣/(∣SGI621∣+TP6)= 0.6643。
第六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11表示,第六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611=1.9655 mm;HIF621=2.0041 mm;HIF611/ HOI= 0.2621;HIF621/ HOI=0.2672。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172为凸面,其像侧面174为凹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其物侧面172以及像侧面17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七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为TP7,第七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以ETP7表示。
第七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711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7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711= 0.5212 mm;SGI721=0.5668 mm;∣SGI711∣/(∣SGI711∣+TP7)= 0.3179;∣SGI721∣/(∣SGI721∣+TP7)= 0.3364。
第七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11表示,第七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7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711=1.6707 mm;HIF721= 1.8616 mm;HIF711/ HOI=0.2228;HIF721/ HOI=0.2482。
本实施例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之距离为ETL,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IN,其满足下列条件:ETL= 26.980 mm;EIN=24.999 mm;EIN/ETL= 0.927。
本实施例满足下列条件,ETP1=2.470 mm;ETP2=5.144 mm;ETP3=0.898 mm;ETP4=1.706 mm;ETP5=3.901 mm;ETP6=0.528 mm;ETP7=1.077 mm。前述ETP1至ETP7的总和SETP=15.723 mm。TP1= 2.276 mm;TP2= 5.240 mm;TP3= 0.837 mm;TP4= 2.002 mm;TP5= 4.271mm;TP6= 0.300 mm;TP7= 1.118 mm;前述TP1至TP7的总和STP= 16.044 mm。SETP/STP=0.980。SETP/EIN=0.629。
本实施例为特别控制各所述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厚度(ETP)与所述表面所属之所述透镜于光轴上之厚度(TP)间的比例关系(ETP/ TP),以在制造性以及修正像差能力间取得平衡,其满足下列条件,ETP1 / TP1=1.085;ETP2 / TP2=0.982;ETP3 /TP3=1.073;ETP4 / TP4=0.852;ETP5 / TP5=0.914;ETP6 / TP6=1.759;ETP7 / TP7=0.963。
本实施例为控制各相邻两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水平距离,以在光学成像系统之长度HOS”微缩”程度、制造性以及修正像差能力三者间取得平衡,特别是控制所述相邻两透镜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的水平距离(ED)与所述相邻两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 (IN)间的比例关系(ED/IN),其满足下列条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D12=4.474 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间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D23=0.349 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D34=1.660 mm;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间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D45=1.794 m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间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D56=0.714 mm。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间在1/2入射瞳直径(HEP)高度之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D67=0.284 mm。前述ED12至ED67的总和以SED表示并且SED=9.276 mm。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12=4.552 mm,ED12 / IN12=0.98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23=0.162 mm,ED23 / IN23=2.15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34=1.927 mm,ED34 / IN34=0.862。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45=1.515 mm,ED45 / IN45=1.184。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56=0.050 mm,ED56 / IN56=14.285。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之水平距离为IN67=0.211 mm,ED67 / IN67=1.345。前述IN12至IN67的总和以SIN表示并且SIN= 8.418 mm。SED/SIN= 1.102。
本实施另满足以下条件: ED12 / ED23=12.816;ED23 / ED34=0.210;ED34 /ED45=0.925;ED45/ ED56=2.512;ED56/ ED67=2.512;IN12 / IN23=28.080;IN23 / IN34=0.084;IN34 / IN45=1.272;IN45/ IN56=30.305;IN56/ IN67=0.236。
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BL=1.982 mm,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与光轴之交点至所述成像面之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BL=2.517 mm,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可满足下列公式:EBL/BL=0.7874。本实施例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红外线滤光片之间平行于光轴的距离为EIR=0.865 mm,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与光轴之交点至红外线滤光片之间平行于光轴的距离为PIR=1.400 mm,并满足下列公式:EIR/PIR=0.618。
本实施例以下所述以及反曲点相关特征依主要参考波长 555 nm所得。
红外线滤光片18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七透镜170及成像面19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成像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光学成像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AF,其数值如下:f=4.3019 mm;f/HEP=1.2;以及HAF=59.9968度与tan(HAF)=1.7318。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七透镜170的焦距为f7,其满足下列条件:f1= -14.5286 mm;∣f/f1│= 0.2961;f7= 8.2933;│f1│>f7;以及∣f1/f7│=1.7519。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二透镜120至第六透镜160的焦距分别为f2、f3、f4、f5、f6,其满足下列条件:│f2│+│f3│+│f4│+│f5│+∣f6│= 144.7494;∣f1│+∣f7│= 22.8219以及│f2│+│f3│+│f4│+│f5│+∣f6│>∣f1│+∣f7│。
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镜的焦距fp之比值PPR,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负屈折力之透镜的焦距fn之比值NPR,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所有正屈折力之透镜的PPR总和为ΣPPR=f/f2+f/f4+f/f5+f/f7= 1.7384,所有负屈折力之透镜的NPR总和为ΣNPR= f/f1+f/f3+f/f6= - 0.9999,ΣPPR/│ΣNPR│= 1.7386。同时亦满足下列条件:∣f/f2│= 0.1774;∣f/f3│=0.0443;∣f/f4│=0.4411;∣f/f5│=0.6012;∣f/f6│=0.6595;∣f/f7│=0.5187。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至第七透镜像侧面174间的距离为InTL,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至成像面190间的距离为HOS,光圈100至成像面180间的距离为InS,影像感测元件192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HOI,第七透镜像侧面174至成像面190间的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InTL+BFL=HOS;HOS= 26.9789 mm;HOI= 7.5 mm;HOS/HOI= 3.5977;HOS/f= 6.2715;InS=12.4615 mm;以及InS/HOS= 0.4619。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于光轴上所有具屈折力之透镜的厚度总和为ΣTP,其满足下列条件:ΣTP= 16.0446 mm;以及ΣTP/InTL= 0.6559。借此,当可同时兼顾系统成像的对比度以及透镜制造的良率并提供适当的后焦距以容置其他元件。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像侧面114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R1/R2│= 129.9952 。借此,第一透镜的具备适当正屈折力强度,避免球差增加过速。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七透镜物侧面172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像侧面174的曲率半径为R14,其满足下列条件:(R13-R14)/(R13+R14)= -0.0806。借此,有利于修正光学成像系统所产生的像散。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所有具正屈折力的透镜之焦距总和为ΣPP,其满足下列条件:ΣPP= f2+f4+f5+f7= 49.4535 mm;以及f4/ (f2+f4+f5+f7)= 0.1972。借此,有助于适当分配第四透镜140之正屈折力至其他正透镜,以抑制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显著像差的产生。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所有具负屈折力的透镜之焦距总和为ΣNP,其满足下列条件:ΣNP=f1+f3+f6= -118.1178 mm;以及f1/ (f1+f3+f6)= 0.1677。借此,有助于适当分配第一透镜之负屈折力至其他负透镜,以抑制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显著像差的产生。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12,其满足下列条件:IN12= 4.5524 mm;IN12 / f = 1.0582。借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以及TP2,其满足下列条件:TP1= 2.2761mm;TP2= 0.2398 mm ;以及(TP1+IN12) / TP2=1.3032。借此,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制造的敏感度并提升其性能。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六透镜160与第七透镜170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6以及TP7,前述两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67,其满足下列条件:TP6= 0.3000 mm;TP7= 1.1182 mm ;以及(TP7+IN67) / TP6= 4.4322。借此,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制造的敏感度并降低系统总高度。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3、TP4以及TP5,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34,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45,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至第七透镜像侧面174间的距离为InTL,其满足下列条件:TP3=0.8369 mm;TP4=2.0022 mm;TP5=4.2706mm;IN34= 1.9268 mm;IN45= 1.5153 mm;以及TP4 / (IN34+TP4+IN45)= 0.3678。借此,有助于层层微幅修正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所产生的像差并降低系统总高度。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六透镜物侧面16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物侧面162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61,第六透镜像侧面164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像侧面164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62,第六透镜16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P6,其满足下列条件:InRS61= -0.7823 mm;InRS62= -0.2166 mm;以及│InRS62∣/ TP6 = 0.722。借此,有利于镜片的制作与成型,并有效维持其小型化。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六透镜物侧面162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61,第六透镜像侧面164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62,其满足下列条件:HVT61=3.3498 mm;HVT62=3.9860 mm;以及HVT61/HVT62=0.8404。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七透镜物侧面17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物侧面172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71,第七透镜像侧面174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七透镜像侧面174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72,第七透镜17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P7,其满足下列条件:InRS71= -0.2756 mm;InRS72= -0.0938 mm;以及│InRS72∣/ TP7= 0.0839。借此,有利于镜片的制作与成型,并有效维持其小型化。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七透镜物侧面172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71,第七透镜像侧面174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72,其满足下列条件:HVT71=3.6822 mm;HVT72= 4.0606 mm;以及HVT71/HVT72=0.9068。借此,可有效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其满足下列条件:HVT72/ HOI= 0.5414。借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之周边视场的像差修正。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其满足下列条件:HVT72/ HOS= 0.1505。借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之周边视场的像差修正。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NA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NA3,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为NA7,其满足下列条件:1≤NA7/NA2。借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色差的修正。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光学成像系统于结像时之TV畸变为TDT,结像时之光学畸变为ODT,其满足下列条件:│TDT│= 2.5678 %;│ODT│=2.1302 %。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可见光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E0约为0.35;MTFE3约为0.14;以及MTFE7约为0.28。可见光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110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Q0约为0.126;MTFQ3约为0.075;以及MTFQ7约为0.177。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220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H0、MTFH3以及MTFH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H0约为0.01;MTFH3约为0.01;以及MTFH7约为0.01。
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红外线工作波长850 nm当聚焦在成像面上,影像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I0约为0.01;MTFI3约为0.01;以及MTFI7约为0.01。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二、第一实施例之非球面系数
表一为第1图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1-A20则表示各表面第1-20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A及图2B,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2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2C系绘示本实施例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由图2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光圈20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以及第七透镜270、红外线滤光片280、成像面29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292。
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12为凸面,其像侧面21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22为凸面,其像侧面22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32为凹面,其像侧面23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其物侧面232具有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42为凸面,其像侧面24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52为凸面,其像侧面25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六透镜2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62为凸面,其像侧面26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260的角度而改善像差。
第七透镜2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272为凸面,其像侧面27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28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七透镜270及成像面29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表四、第二实施例之非球面系数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A及图3B,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3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3C系绘示本实施例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由图3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光圈30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以及第七透镜370、红外线滤光片380、成像面39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392。
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12为凸面,其像侧面31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22为凸面,其像侧面32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32为凹面,其像侧面33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42为凸面,其像侧面34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52为凸面,其像侧面35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六透镜3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62为凸面,其像侧面36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360的角度而改善像差。
第七透镜3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372为凸面,其像侧面37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
红外线滤光片38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七透镜370及成像面39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表六、第三实施例之非球面系数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A及图4B,其中图4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4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4C系绘示本实施例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由图4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光圈40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以及第七透镜470、红外线滤光片480、成像面49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492。
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12为凸面,其像侧面41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22为凸面,其像侧面42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32为凹面,其像侧面43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4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42为凸面,其像侧面44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52为凸面,其像侧面45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六透镜4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62为凸面,其像侧面46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460的角度而改善像差。
第七透镜4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472为凸面,其像侧面47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48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七透镜470及成像面49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表八、第四实施例之非球面系数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A及图5B,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5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5C系绘示本实施例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由图5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光圈50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以及第七透镜570、红外线滤光片580、成像面59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592。
第一透镜5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12为凸面,其像侧面51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5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22为凸面,其像侧面52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32为凹面,其像侧面53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42为凸面,其像侧面54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五透镜5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52为凸面,其像侧面55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六透镜5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62为凸面,其像侧面56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560的角度而改善像差。
第七透镜5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572为凸面,其像侧面57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并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58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七透镜570及成像面59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表十、第五实施例之非球面系数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依据表九及表十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依据表九及表十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6A及图6B,其中图6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6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6C系绘示本实施例之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由图6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光圈60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第七透镜670、红外线滤光片680、成像面69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692。
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12为凸面,其像侧面61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二透镜6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22为凸面,其像侧面62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32为凹面,其像侧面63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四透镜6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42为凸面,其像侧面644为凸面,并皆为球面。
第五透镜6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52为凸面,其像侧面65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
第六透镜6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62为凸面,其像侧面66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660的角度而改善像差。
第七透镜6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面672为凸面,其像侧面674为凹面,并皆为球面。借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亦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68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七透镜670及成像面69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表十二、第六实施例之非球面系数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依据表十一及表十二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依据表十一及表十二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例示性实施例而特别地显示及描述,将为所属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所理解的是,于不脱离以下申请专利范围及其等效物所定义之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畴下可对其进行形式与细节上之各种变更。
Claims (25)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成像面,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枚且所有透镜之材质为玻璃,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于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1/2 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ETP5、ETP6以及ETP7,前述ETP1至ETP7的总和为SETP,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TP5、TP6以及TP7,前述TP1至TP7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4≤f/HEP≤1.8;45 deg<HAF≤60 deg;3≤HOS/HOI≤8以及0.5≤SETP/STP <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构成一胶合透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透镜之物侧面于光轴上为为凸面以及像侧面于光轴上凸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TP5、TP6以及TP7,其满足下列条件:TP3 > TP6 >TP2 > TP4 > TP7> TP5> TP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以及TP3,其满足下列条件:4≤TP3 / TP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5以及TP6,其满足下列条件: 0.3≤TP5 / TP6≤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下列条件:0.9≤f3/ f4≤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可见光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E0≥0.2;MTFE3≥0.01;以及MTFE7≥0.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更包括一光圈,并且于所述光圈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S,其满足下列公式:0.73≤InS/HOS≤0.81。
10.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于光轴上为凸面;
一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成像面,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枚且所有透镜之材质为玻璃,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于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TL,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上于1/2 HEP高度的坐标点间平行于光轴之水平距离为EIN,其满足下列条件:1.4≤f/HEP≤1.8;45 deg<HAF≤60 deg;3≤HOS/HOI≤8以及0.2≤EIN/ETL< 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构成一胶合透镜。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ETL与所述EIN,满足下列条件:0.2≤EIN/ETL <1。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12,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23,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34,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45,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67,其满足下列条件:IN12> IN45> IN23> IN34> IN67。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12,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23,其满足下列条件:0.9≤ IN12 / IN23≤1.2。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四透镜之折射率分别为N1、N2以及N4,其满足下列条件:N2 > N4 >N1。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更包括一光圈,所述光圈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三透镜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更包括一光圈,并且于所述光圈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S,其满足下列公式:0.73≤InS/HOS≤0.81。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可见光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110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Q0≥0.2;MTFQ3≥0.01;以及MTFQ7≥0.01。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透镜之物侧面于光轴上为凸面并且像侧面于光轴上为凸面。
20.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于光轴上为凸面;
一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成像面,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枚且所有透镜之材质为玻璃,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构成一胶合透镜,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于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系统之入射瞳直径为HEP,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之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1/2 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ETP5、ETP6以及ETP7,前述ETP1至ETP7的总和为SETP,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于光轴之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TP5、TP6以及TP7,前述TP1至TP7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4≤f/HEP≤1.8;45 deg<HAF≤60 deg;3≤HOS/HOI≤8以及0.5≤SETP/STP <1。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以及TP3,其满足下列条件:4≤TP3 / TP1≤6。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下列条件:0.9≤f3/ f4≤1.2。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12,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IN23,其满足下列条件:0.9≤ IN12 / IN23≤1.2。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可见光在所述成像面上之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 cycles/mm之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E0≥0.2;MTFE3≥0.01;以及MTFE7≥0.01。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更包括一光圈、一影像感测元件,所述影像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成像面后并且至少设置10万个像素,并且于所述光圈至所述第一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S其满足下列公式:0.2≤InS/HOS≤1.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24928 | 2021-07-07 | ||
TW110124928A TWI807361B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光學成像系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49814U true CN216449814U (zh) | 2022-05-06 |
Family
ID=8134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42135.9U Active CN216449814U (zh) | 2021-07-07 | 2021-10-21 | 光学成像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20522A1 (zh) |
CN (1) | CN216449814U (zh) |
TW (1) | TWI80736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8039A (zh) * | 2022-09-28 | 2022-11-01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59167B1 (ko) * | 2014-10-16 | 2016-09-2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TWI600921B (zh) * | 2016-02-26 | 2017-10-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TWI588528B (zh) * | 2016-02-26 | 2017-06-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四) |
TWI729978B (zh) * | 2016-03-02 | 2021-06-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CN107783252B (zh) * | 2016-08-29 | 2020-08-11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TWI683129B (zh) * | 2016-08-29 | 2020-01-2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十四) |
CN110850557B (zh) * | 2019-12-10 | 2022-02-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TWM597875U (zh) * | 2020-01-14 | 2020-07-01 | 今國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七片式鏡頭 |
CN111198438B (zh) * | 2020-03-05 | 2024-07-26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
2021
- 2021-07-07 TW TW110124928A patent/TWI807361B/zh active
- 2021-10-12 US US17/499,540 patent/US2023002052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21 CN CN202122542135.9U patent/CN2164498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8039A (zh) * | 2022-09-28 | 2022-11-01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20522A1 (en) | 2023-01-19 |
TWI807361B (zh) | 2023-07-01 |
TW202303211A (zh) | 202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79473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957688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402432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589523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279475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272143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267835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132642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6353877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797226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153256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279476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153252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153255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367820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1928288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340589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020905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305278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4151192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10161651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643581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305277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10441893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10275275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