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6815U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76815U CN216276815U CN202122203758.3U CN202122203758U CN216276815U CN 216276815 U CN216276815 U CN 216276815U CN 202122203758 U CN202122203758 U CN 202122203758U CN 216276815 U CN216276815 U CN 2162768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iley
- connecting plate
- building machine
- truss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包括贝雷架单元、挂架和第一滑动吊头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吊头组件,环抱在贝雷架桁架下玄杆上并左右移动,可快速调节立杆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宽度和数量的防护板,便于安装;连接板与立杆之间、以及立杆与立杆之间可通过螺栓插接第一通孔,快速安装和拆卸,并调节挂架高度;设置转角柱头,可快速连接贝雷架,进一步设置固定吊头组件,与第一滑动吊头组件相互配合,防止挂架整体水平移动;设置第二滑动吊头组件,在贝雷架桁架下玄杆的中间通道内左右移动,可快速调节立杆之间的间距,整体受力强度也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层建筑施工平台,一般称之为爬架或者脚手架,通过顶升机构,驱动挂架上升,施工人员在挂架上进行施工作业。
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的快速攀升,建筑行业也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于是,造楼机的概念被顺势提出,其在传统爬架或者脚手架的顶部设置了大型作业平台,通过顶升机构,驱动大型作业平台和挂架上升,通过大型作业平台和挂架上搭载的自动化设备,从而快速施工,降低人力资源需求。
新型造楼机的大型作业平台可采用贝雷架搭建,为了保证大型作业平台与挂架能快速、高强度的连接,就需要重新设计大型作业平台与挂架的连接组件。
挂架一般包括水平设置的走道板、竖直设置的立杆和竖直设置、连接相邻立杆的防护板,并通过立杆连接大型作业平台。由于防护板的尺寸和数量需要依靠建筑宽度来选择,因此,需要将立杆之间的间距设计成可调节式,从而适应不同宽度和数量的防护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能实现立杆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宽度和数量的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包括贝雷架单元和挂架,贝雷架单元包括两个贝雷架桁架和螺杆,贝雷架桁架上、下玄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接头,同一贝雷架单元的两个贝雷架桁架并排设置且中间由螺杆紧固连接;所述挂架包括走道板、立杆和防护板,其中,走道板水平设置并与竖直设置的立杆固定,相邻的立杆之间固定连接防护板,还包括第一滑动吊头组件,第一滑动吊头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底座和第一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顶部与第一滑动底座固定且底部连接立杆,第一滑动底座嵌套在贝雷架桁架下玄杆外侧并与之滑动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可供立杆伸入的通道,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立杆伸入两第一连接板之间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立杆进行紧固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滑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两组卡爪,两组卡爪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在底座本体表面,卡爪从外侧环抱贝雷架桁架下玄杆。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转角柱头,所述转角柱头为立方框架结构,立方框架结构八个顶角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转角接头,并通过所述转角接头与贝雷架单元的接头连接,所述转角柱头设置有至少4个,相邻的转角柱头之间连接若干个贝雷架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吊头组件,所述固定吊头组件与转角柱头底部固定并连接立杆。
更进一步优选的,固定吊头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连接板和U形螺栓,其中,第二底座设置于贝雷架桁架下玄杆下表面并通过U形螺栓紧固连接贝雷架桁架与第二底座,第二连接板顶部与第二底座固定且底部连接立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立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紧固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滑动吊头组件,所述第三滑动吊头组件包括第三底座和第三连接板,其中,第三连接板顶部与第三底座且底部连接立杆,第三底座设置于贝雷架桁架下玄杆上表面,第三连接板穿过贝雷架桁架下玄杆中间通道。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可供立杆伸入的通道,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立杆伸入两第三连接板之间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三通孔和立杆进行紧固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第三滑动吊头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两第三连接板之间并分别与两第三连接板和第三底座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吊头组件,环抱在贝雷架桁架下玄杆上并左右移动,可快速调节立杆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宽度和数量的防护板,便于安装;
(2)连接板与立杆之间、以及立杆与立杆之间可通过螺栓插接通孔,快速安装和拆卸,并调节挂架高度;
(3)设置转角柱头,可快速连接贝雷架,进一步设置固定吊头组件,与第一滑动吊头组件相互配合,防止挂架整体水平移动;
(4)设置第二滑动吊头组件,在贝雷架桁架下玄杆的中间通道内左右移动,可快速调节立杆之间的间距,整体受力强度也更高;
(5)本实用新型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具有零部件易得、成本低、强度高,且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的优点,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的承重结构部分立体图;
图4为图2中左侧椭圆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第一滑动吊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右侧椭圆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固定吊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2中圆圈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第三滑动吊头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图9,本实用新型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包括若干贝雷架单元1、挂架2、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转角柱头4、固定吊头组件5和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
贝雷架单元1,设置有若干个,首尾相互连接,形成直线排列的承重结构,这部分可采用现有技术。具体的,所述承重结构由顶升机构驱动,进行升降。具体的,贝雷架单元1包括两个贝雷架桁架11和螺杆12,贝雷架桁架11上、下玄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接头13,同一贝雷架单元1的两个贝雷架桁架11并排设置且中间由螺杆12紧固连接。
所述挂架2包括走道板21、立杆22和防护板23,其中,走道板21水平设置并与竖直设置的立杆22固定,相邻的立杆22之间固定连接防护板23。具体的,所述走道板21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立杆22,多个立杆22分别与顶部的承重结构连接,而相邻的立杆22之间各设置防护板23。
转角柱头4,设置于转角部位,连接1~4个贝雷架单元1。所述转角柱头4为立方框架结构,立方框架结构八个顶角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转角接头40,并通过所述转角接头40与贝雷架单元1的接头13连接。具体的,转角柱头4包括八根型材、8根斜杆、16个转角接头40,所述八根型材首尾连接形成立方框架,具体的,所述八根型材可采用方管钢材焊接而成。8根斜杆两两交叉设置于立方框架的前、后、左和右四个面内。具体的,所述斜杆起斜向支撑作用,可采用方管钢材,处于避位考虑,每根斜杆可以通过两根方管钢材焊接而成。如此,通过在转角柱头4上连接两个、三个或四个贝雷架单元1,形成“L”形、“丁”字形或“十”字形的承重结构。具体的,所述转角柱头4设置有至少4个,相邻的转角柱头4之间连接若干个贝雷架单元1。
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用于连接承重结构和挂架2,并可左右滑动。具体的,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包括第一滑动底座31和第一连接板32,其中,第一连接板32顶部与第一滑动底座31竖直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一连接板32底部连接立杆22,第一滑动底座31嵌套在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外侧并与之滑动连接。如此,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可沿着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左右滑动,便于大幅度调节立杆22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宽度和数量的防护板23,便于安装。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2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可供立杆22伸入的通道,第一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3,所述立杆22伸入两第一连接板32之间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33和立杆22进行紧固连接。通过螺栓插接固定立杆22和第一连接板32,可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具体的,第一滑动底座31包括底座本体311和两组卡爪312,两组卡爪312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在底座本体311表面,卡爪312从外侧环抱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如此,第一滑动底座31可沿着若干个贝雷架单元1组成的直线承重结构滑动,大范围的调节立杆22的间距。
为了便于与第一连接板32快速连接并调节挂架2的高度,所述立杆22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20,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220进行紧固连接。
固定吊头组件5,用于连接承重结构和挂架2。所述固定吊头组件5与转角柱头4底部固定并连接立杆22。如此,通过固定吊头组件5对挂架2进行限位,防止其随着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整体左右移动。具体的,固定吊头组件5包括第二底座51、第二连接板52和U形螺栓53,其中,第二底座51设置于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下表面并通过U形螺栓53紧固连接贝雷架桁架11与第二底座51,第二连接板52顶部与第二底座51固定且底部连接立杆22。
通过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在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外侧滑动,可大范围调节立杆22的间距,但是,由于承重结构由若干个贝雷架桁架11采用螺栓连接而成,螺栓连接处受力强度不如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因此,为了提高承重结构整体受力强度,并适应调节立杆22的间距的情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所述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包括第三底座61和第三连接板62,其中,第三连接板62顶部与第三底座61竖直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三连接板62底部连接立杆22,第三底座61设置于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上表面,第三连接板62穿过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中间通道。如此,部分立杆22可连接到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部分立杆22可连接到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均匀分担各个贝雷架桁架11承受的压力。具体的,所述第三连接板62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可供立杆22伸入的通道,第三连接板6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63,所述立杆22伸入两第三连接板62之间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三通孔63和立杆22进行紧固连接。如此,可通过螺栓快速连接和拆卸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和立杆22。具体的,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还包括加强板64,所述加强板64设置于两第三连接板62之间并分别与两第三连接板62和第三底座61焊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包括贝雷架单元(1)和挂架(2),贝雷架单元(1)包括两个贝雷架桁架(11)和螺杆(12),贝雷架桁架(11)上、下玄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接头(13),同一贝雷架单元(1)的两个贝雷架桁架(11)并排设置且中间由螺杆(12)紧固连接;所述挂架(2)包括走道板(21)、立杆(22)和防护板(23),其中,走道板(21)水平设置并与竖直设置的立杆(22)固定,相邻的立杆(22)之间固定连接防护板(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第一滑动吊头组件(3)包括第一滑动底座(31)和第一连接板(32),其中,第一连接板(32)顶部与第一滑动底座(31)固定且底部连接立杆(22),第一滑动底座(31)嵌套在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外侧并与之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2)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可供立杆(22)伸入的通道,第一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3),所述立杆(22)伸入两第一连接板(32)之间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33)和立杆(22)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动底座(31)包括底座本体(311)和两组卡爪(312),两组卡爪(312)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在底座本体(311)表面,卡爪(312)从外侧环抱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角柱头(4),所述转角柱头(4)为立方框架结构,立方框架结构八个顶角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转角接头(40),并通过所述转角接头(40)与贝雷架单元(1)的接头(13)连接,所述转角柱头(4)设置有至少4个,相邻的转角柱头(4)之间连接若干个贝雷架单元(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吊头组件(5),所述固定吊头组件(5)与转角柱头(4)底部固定并连接立杆(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吊头组件(5)包括第二底座(51)、第二连接板(52)和U形螺栓(53),其中,第二底座(51)设置于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下表面并通过U形螺栓(53)紧固连接贝雷架桁架(11)与第二底座(51),第二连接板(52)顶部与第二底座(51)固定且底部连接立杆(2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2)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20),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220)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所述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包括第三底座(61)和第三连接板(62),其中,第三连接板(62)顶部与第三底座(61)固定且底部连接立杆(22),第三底座(61)设置于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上表面,第三连接板(62)穿过贝雷架桁架(11)下玄杆中间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62)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可供立杆(22)伸入的通道,第三连接板(6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63),所述立杆(22)伸入两第三连接板(62)之间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三通孔(63)和立杆(22)进行紧固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三滑动吊头组件(6)还包括加强板(64),所述加强板(64)设置于两第三连接板(62)之间并分别与两第三连接板(62)和第三底座(61)焊接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03758.3U CN21627681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03758.3U CN21627681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76815U true CN216276815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6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03758.3U Active CN21627681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76815U (zh)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22203758.3U patent/CN2162768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90151A (zh) | 一种四面可伸缩电梯吊篮 | |
CN216276816U (zh)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
CN213626572U (zh) | 一种工具式外悬挑操作平台 | |
CN216276815U (zh)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
CN206844431U (zh) | 一种幕墙施工支架 | |
CN212773366U (zh) | 一种门式脚手架 | |
CN208668903U (zh) | 一种装配式脚手架 | |
CN217269083U (zh) | 一种悬挂式安全梯笼 | |
CN220319071U (zh) | 一种吊篮的间距可调悬挂机构 | |
CN218265757U (zh) | 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 | |
CN107059641B (zh) | 货架式墩身外脚手架 | |
CN206428986U (zh) | 一种可拆卸周转式支撑胎架 | |
CN216276810U (zh)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
CN215052024U (zh) | 斜拉桥钢塔少支架支撑结构 | |
CN216664932U (zh) |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 |
CN216276814U (zh) | 造楼机走道板连接组件 | |
CN216276813U (zh) | 造楼机走道板连接组件 | |
CN220599110U (zh) | 一种移动式桥型作业平台 | |
CN210086058U (zh) | 一种匹配式操作平台 | |
CN21556425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 | |
CN206126696U (zh) | 一种用于屈曲约束支撑的可拆卸式室内起重机 | |
CN208844896U (zh) | 一种四面可伸缩电梯吊篮 | |
CN113137047A (zh) | 一种用于无机房电梯井道的安全施工平台 | |
CN219952637U (zh) | 超长吊篮支座加固结构 | |
CN219840356U (zh) | 一种吊篮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