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5451U -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15451U CN216115451U CN202122047028.9U CN202122047028U CN216115451U CN 216115451 U CN216115451 U CN 216115451U CN 202122047028 U CN202122047028 U CN 202122047028U CN 216115451 U CN216115451 U CN 2161154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power generation
- heat exchanger
- hot
- hot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回收系统和发电系统;所述回收系统为多组,每组回收系统包括集热罩、热风收集支管、热风收集总管和引风机;所述集热罩为若干个,设置在冷床上方且沿冷床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每个集热罩顶部连通至热风收集总管,所述热风收集总管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工厂的其他用热单元;所述集热罩的内部沿罩体的形状盘旋设置有多圈换热盘管,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和发电组件。本实用新型对高温轧钢成品所散发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回收,并同时通过预热器和换热盘管副产热水、通过发电系统发电,同时为工厂提供了热风、热水、电三种资源,实现了对轧钢成品余热的充分利用,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属于轧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条钢材,例如H型钢、角钢、带肋螺纹钢、圆钢等,大多是通过钢坯轧制而成。钢坯在轧制前要在加热炉中加热到1150℃~1250℃,保证钢坯在奥氏体区域轧制,A3点以上20℃~30℃;轧制完毕的钢材送入步进冷床进行降温。
步进冷床,通常包括进冷床加速辊道、出冷床加速辊道、静梁、动梁、基础座和传动电机。轧钢成品首先输送至进冷床加速辊道,然后被横向输送至静梁,动梁在传动电机的带动下做往复平移,将轧钢成品向出口侧逐步移送,在不断的移送过程中实现轧钢成品的冷却;冷却后的轧钢成品经出冷床加速辊道输出。通常,上冷床的轧钢成品温度为900℃左右,下冷床的轧钢成品温度小于80℃,也就是说,每件轧钢成品都需要在步进冷床上降温800℃左右,将会释放很大的热量。
目前,工厂普遍没有对轧钢成品释放的余热进行回收,而是任其自由散发而降温。这样,不仅大量热量白白浪费,而且热量散发至车间厂房内,使得车间温度较高,不利于工人长时间停留、也不利于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也会由于厂房温度较高而延长轧钢成品的冷却时间。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问题、并对轧钢成品的余热进行回收,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在回收轧钢成品余热的同时,副产热水和电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回收系统和发电系统;所述回收系统为沿冷床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每组回收系统包括集热罩、热风收集支管、热风收集总管和引风机;所述集热罩为若干个,均设置在冷床上方且沿冷床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每个集热罩顶部通过一根热风收集支管连通至热风收集总管,所述热风收集总管上设置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工厂的其他用热单元;
所述集热罩的内部沿罩体的形状盘旋设置有多圈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入口端设置在集热罩的顶部、换热盘管的出口端设置在集热罩的底部,所述换热盘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通至其他用水单元;所述位于引风机前端的热风收集总管上还设置有预热器,所述预热器的管程入口连接冷水管、预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换热盘管的入口端;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和发电组件;所述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相对布置,发电组件设置于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之间;所述冷端换热器的入口端连接冷水管,冷端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预热器的管程入口;所述热端换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换热盘管的出口端,热端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工厂的其他用水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热罩顶部设置有测温探头,所述每个热风收集支管上设置一风量调节阀,所述测温探头和风量调节阀均与PLC控制器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预热器和引风机之间的所述热风收集总管上还设置有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沿进冷床加速辊道到出冷床加速辊道的方向,所述集热罩的布置密度逐渐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热风收集总管的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交替布置;所述相邻的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通过导电片实现首尾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端换热器的换热侧与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冷端绝缘传热层,所述热端换热器的换热侧与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热端绝缘传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均为横截面矩形的腔体,所述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的换热侧均设置有多排导热翅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对高温轧钢成品所散发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回收,并同时通过预热器和换热盘管副产热水、通过发电系统发电,同时为工厂提供了热风、热水、电三种资源,实现了对轧钢成品余热的充分利用,节省能源。由于轧钢的热量被抽走回收,冷床车间厂房内的温度大大降低,显著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设施的运行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中,冷水先经过预热器、再由集热罩顶部进入换热盘管,旋转流动后由集热罩底部的出口排出;在此换热过程中,冷水所接触的热风温度是逐渐升高的,故冷水能够充分接受换热、水温逐渐升高,所输出的热水能够达到较高温度,同时能够避免管内水局部过热而出现气化,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中,集热罩的布置是依照热风的温度而设置的,热风温度较高、集热罩布置较密集,随着热风温度的降低,集热罩的布置密度逐渐降低;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测温探头和风量调节阀,在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根据热风的温度来实时调节风量调节阀的开度。通过上述设至,确保了回收热风、以及副产热水能以较为稳定的温度向外输出。
由于冷水得以充分吸收热风热量,故换热后得到的热水温度较高;冷热水之间的较大温差可以满足温差发电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电系统实现温差发电,最大限度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冷端绝缘传热层/热端绝缘传热层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集热罩,2-热风收集支管,3-热风收集总管,4-引风机,5-换热盘管,6-预热器,7-除尘器,8-水泵,9-支撑立柱,10-支撑横梁,11-管箍,12-进冷床加速辊道,13-出冷床加速辊道,14-静梁,15-动梁,16-基础座,17-传动电机,18-地坑,19-盖板,20-H型钢,21-冷水管,22-风量调节阀,23-冷端换热器,24-热端换热器,25-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6-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7-导电片,28-冷端绝缘传热层,29-热端绝缘传热层,30-导热翅片,31-DC/DC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回收系统和发电系统。
所述回收系统为多组,分别沿冷床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回收系统具体包括集热罩1、热风收集支管2、热风收集总管3和引风机4。所述集热罩1为若干个,均设置在冷床上方、且沿冷床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每个集热罩1顶部通过一根热风收集支管2连通至热风收集总管3,所述热风收集总管3上设置有引风机4,引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至工厂的其他用热单元。轧钢成品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空气中,在引风机4的吸引作用下,热风经集热罩1进入热风收集总管3,送入其他用热单元进行使用,例如,将热风送入原料车间用于烘干潮湿的铁前原料煤粉、或者将热风送入加热炉做助燃空气、或者将热风送去预热单元做预热气、或者冬天将热风输送至轧钢水泵8房等需要采暖的区域做采暖用气,等等。
由于轧钢成品的温度在冷床上是逐渐变冷的,因此,所述集热罩1的布置范围,设置在进冷床加速辊道12一侧、以及距进冷床加速辊道1212m以内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轧钢的温度较高、热风量大。
出于更好地吸收热风的考虑,沿进冷床加速辊道12到出冷床加速辊道13的方向,所述集热罩1的布置密度逐渐降低,即在热风温度高、热风量大的轧钢进口端多设置集热罩1,在热风温度低、热风量小的部分设置较少的集热罩1。
所述集热罩1为由下至上逐渐收缩的锥形,以便于热风的收集。
所述每个集热罩1的顶部均设置一测温探头,所述每个热风收集支管2上均设置一风量调节阀22,所述测温探头和风量调节阀22均与PLC控制系统控制连接,且所述每套测温探头和风量调节阀22均为独立控制。所述测温探头实时监测集热罩1收集的热风温度,并将其自动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热风温度,发出指令调节风量调节阀22的开度,当热风温度高时,增大风量调节阀22的开度、增加热风吸收量;当热风温度低时,减小风量调节阀22的开度、减少热风吸收量,以保持进入热风收集总管3的热风温度的稳定;当热风温度低于一定程度、或者冷床上没有轧钢成品时,该风量调节阀22完全关闭。
为了充分地利用轧钢成品的余热,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换热盘管5和预热器6,通过换热副产热水。
具体来说,所述换热盘管5设置在集热罩1的内部,沿罩体的形状,由上至下盘旋布置,所述换热盘管5顶部的入口端、换热盘管5底部的出口端均贯穿罩体壁后连接管道。所述换热盘管5的管体与集热罩1的罩体内壁之间有一定间隙,一般不小于5cm,以便热风能环绕管体流动,充分接触换热。
所述集热罩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探出的管卡,对换热盘管5的中部进行加固。
所述预热器6设置在引风机4前端的热风收集总管3上,热风经热风收集总管3进入预热器6的壳程、预热器6的壳程出口连接引风机4;所述预热器6的管程入口连接冷水管21,预热器6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换热盘管5的入口端。在冷水管21上设置有水泵8。
在水泵8的驱动下,来自冷水管21的冷水首先进入预热器6,与热风收集总管3中的热风相接触,进行间壁换热;预热后的水接着进入换热盘管5的顶部入口,随换热盘管5在集热罩1内盘旋流动,逐渐与温度更高的热风充分接触,水温逐渐升高,再通过管道送入其他用水单元。
所述预热器6为列管换热器或盘管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使用和维修都比较方便。
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热风收集总管3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立柱9和支撑横梁10。所述支撑立柱9的底部通过预埋在地下的螺栓进行固定,稳固性高;在支撑立柱9的顶部横向伸出一支撑横梁10,支撑横梁10与支撑立柱9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收集总管3通过管箍11固定在支撑横梁10上,热风收集总管3下方分支设置若干热风收集支管2。
所述支撑立柱9和支撑横梁10由Q355材质的H型钢焊接而成,强度高、不易变形。所述集热罩1、热风收集支管2、热风收集总管3采用1.2mm厚的镀锌板制作,自重较轻,减少支撑横梁10的载荷。
位于预热器6和引风机4之间的所述热风收集总管3上还设置有除尘器7,所述除尘器7可选用常见的布袋除尘器7或板框除尘器7。
优选的,所述引风机4设置于地坑18内,与引风机4出口相连接的热风输出管道也埋设于地下,既不占用地上空间,又能提高保温效果。
所述地坑18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盖板19,以便对引风机4进行维护和检修。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冷端换热器23、热端换热器24和发电组件。所述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相对布置,发电组件设置于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之间。
所述冷端换热器23的入口端连接冷水管21,冷端换热器23的出口端连接预热器6的管程入口;所述热端换热器24的入口端连接换热盘管5的出口端,热端换热器24的出口端连接工厂的其他用水单元。来自冷水管21的冷水先进入冷端换热器23、再依次进入预热器6和换热盘管5进行换热升温,换热后的热水进入热端换热器24,排出后再送入工厂的其他用水单元。
如图4所示,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交替布置。每一个所述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的顶部与位于其前端的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的顶部、所述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的底部与位于其后端的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的底部之间连接导电片27,使相邻的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通过导电片27首尾相连。
所述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优选为Bi-Te半导体发热芯片。
所述冷端换热器23的换热侧与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冷端绝缘传热层28,所述热端换热器24的换热侧与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热端绝缘传热层29,来自冷端换热器23的冷量、来自热端换热器24的热量分别传导至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的两端,形成温差。由于热激发作用,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热端的电子浓度高于冷端,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热端的空穴浓度高于冷端,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向冷端扩散,从而形成电动势。发电组件输出的电压,经DC/DC转换器后,输送至用电单元或蓄电单元。
所述冷端绝缘传热层28、热端绝缘传热层29为导热硅脂或绝缘传热薄膜。
所述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均为横截面矩形的腔体,其剖面图如图5所示,为了增强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的热量传导效果,所述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的换热侧均设置有多排导热翅片30,导热翅片30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设置;流经换热器的水热量经由导热翅片30充分传递至冷端绝缘传热层28/热端绝缘传热层2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在引风机的驱动下,轧钢成品带来的热风被集热罩抽出,流动过程中与集热罩内部盘绕的换热盘管相接触、进行一级换热,然后进入预热器,作为热介质与冷水进行二级换热,再经除尘器除尘净化后,送入工厂其他用热单元使用。
在水泵的驱动下,冷水首先流经冷端换热器,再进入预热器进行预热,然后经管道分别流入若干换热盘管中,充分吸收热风的温度后升温,得到温度较高的热水,热水汇集后、流经热端换热器,最后送入工厂其他用水单元使用。
冷水的温度经冷端换热器的换热侧、冷端绝缘传热层传递至靠近冷端的导电片;热水的温度经热端换热器的换热侧、热端绝缘传热层传递至靠近热端的导电片,从而在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的两端形成温差、产生电流,电流经DC/DC转换器转换后稳定输出,输出至用电单元或输出至蓄电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系统和发电系统;所述回收系统为沿冷床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每组回收系统包括集热罩(1)、热风收集支管(2)、热风收集总管(3)和引风机(4);所述集热罩(1)为若干个,均设置在冷床上方且沿冷床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每个集热罩(1)顶部通过一根热风收集支管(2)连通至热风收集总管(3),所述热风收集总管(3)上设置有引风机(4),引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至工厂的其他用热单元;
所述集热罩(1)的内部沿罩体的形状盘旋设置有多圈换热盘管(5),所述换热盘管(5)的入口端设置在集热罩(1)的顶部、换热盘管(5)的出口端设置在集热罩(1)的底部,所述换热盘管(5)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通至其他用水单元;所述位于引风机(4)前端的热风收集总管(3)上还设置有预热器(6),所述预热器(6)的管程入口与冷水管(21)相连通、预热器(6)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换热盘管(5)的入口端;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冷端换热器(23)、热端换热器(24)和发电组件;所述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相对布置,发电组件设置于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之间;所述冷端换热器(23)的入口端连接冷水管(21),冷端换热器(23)的出口端连接预热器(6)的管程入口;所述热端换热器(24)的入口端连接换热盘管(5)的出口端,热端换热器(24)的出口端连接工厂的其他用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1)顶部设置有测温探头,所述每个热风收集支管(2)上设置一风量调节阀(22),所述测温探头和风量调节阀(22)均与PLC控制器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预热器(6)和引风机(4)之间的所述热风收集总管(3)上还设置有除尘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进冷床加速辊道(12)到出冷床加速辊道(13)的方向,所述集热罩(1)的布置密度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热风收集总管(3)的支撑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5)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6),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5)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6)交替布置;所述相邻的N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5)和P型半导体发电芯片(26)通过导电片(27)实现首尾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换热器(23)的换热侧与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冷端绝缘传热层(28),所述热端换热器(24)的换热侧与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热端绝缘传热层(2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均为横截面矩形的腔体,所述冷端换热器(23)和热端换热器(24)的换热侧均设置有多排导热翅片(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47028.9U CN216115451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47028.9U CN216115451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15451U true CN216115451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29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47028.9U Active CN216115451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15451U (zh)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22047028.9U patent/CN2161154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55894B (zh) | 一种多热源温差发电系统 | |
CN206669847U (zh) | 热电厂区域多能互补能源微网系统 | |
JPH10332883A (ja) | 高速炉の一次冷却材循環装置 | |
CN103607166A (zh) | 一种聚光光伏光热复合发电系统 | |
CN112228853B (zh) | 多孔介质传蓄热装置、传蓄热发电系统及储能电站 | |
CN102176648A (zh) | 一种碟式太阳能热电直接转换系统 | |
CN203823962U (zh) | 带热水供应的家用光伏直流变频空调器 | |
CN216115451U (zh) |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发电装置 | |
CN112377974A (zh) | 一种固体蓄热砖型锅炉供暖系统 | |
CN202660776U (zh) | 一种基于环式热管的微型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 | |
CN216095585U (zh) | 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8869213B (zh) | 光子增强热离子发射与二氧化碳循环联合发电装置及方法 | |
CN1877746A (zh) | 核能-风能自然循环联合发电系统 | |
WO2023284079A1 (zh) | 一种蜂窝状颗粒换热器及储热发电系统 | |
CN210801687U (zh) | 一种低温烟气余热用于供暖制冷一体化系统 | |
CN102337916A (zh) | 用于隧道工程的通风系统 | |
CN115773215A (zh) | 耦合orc的太阳能光热补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 |
CN214009999U (zh) | 一种时效炉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5318733A (zh) | 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 |
CN209976703U (zh) | 一种带固体储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 |
CN209857709U (zh) | 一种高温高压固态储热系统 | |
CN203135759U (zh) | 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 | |
CN111207615A (zh) | 用于高温熔盐对流传热的换热器 | |
CN207782459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噪音利用和废热回收的发电系统 | |
CN206094444U (zh) | 一种空调外机废热利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