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6114U - 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56114U CN215356114U CN202121788654.7U CN202121788654U CN215356114U CN 215356114 U CN215356114 U CN 215356114U CN 202121788654 U CN202121788654 U CN 202121788654U CN 215356114 U CN215356114 U CN 2153561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transition pipe
- limiting block
- casting device
- aluminum allo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涉及机械基础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下模具、上模具、压铸气缸和U形支撑板,U形支撑板竖直端两底端与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压铸气缸安装于U形支撑板中心位置下底面,压铸气缸伸缩端连接有安装板,上模具安装于安装板下底面,下模具上表面设置有模具槽,所述下模具下底面与工作台上表面之间通过活动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对下模具的循环制冷方式对其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节约水资源,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单元,对压铸装置进行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基础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冷却装置是一种用于铸件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浇注熔融金属后的模具进行冷却得到成型的铸件的辅助装置,其在模具冷却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设备单单通过喷头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不均匀全面,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造成浪费,而且现有装置对模具的上料通过人工从熔炼炉取料,再给压铸装置上料,效率低下,同时人员每次上料出现的误差大,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亟待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不仅通过对下模具的循环制冷方式对其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节约水资源,而且本使用新型通过上料单元,对压铸装置进行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包括工作台、下模具、上模具、压铸气缸和U形支撑板,U形支撑板竖直端两底端与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压铸气缸安装于U形支撑板中心位置下底面,压铸气缸伸缩端连接有安装板,上模具安装于安装板下底面,下模具上表面设置有模具槽,所述下模具下底面与工作台上表面之间通过活动部件连接,且下模具与U形支撑板竖直端之间安装有上料单元;工作台上且位于上料单元另一侧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泵、水箱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水箱和水泵安装于工作台上表面,且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贯通的导口,导口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水箱的回水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于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活动部件包括三条滑槽和三条滑块,三条所述滑块安装于下模具下底面,三条滑槽水平开设于工作台上表面且分别与三条滑块位置对应,滑块可在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长方体形的过渡管、正方体形的限位块、进料管和卡块,所述限位块安装于下模具上端边缘一侧,且内部水平开设有与过渡管外边长相匹配的方形孔,过渡管一端贯穿于限位块的方形孔,另一端通过卡块与U形支撑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下底面且位于限位块一侧开设有方向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边长小于限位块的边长,过渡管上表面且位于卡块一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且与过渡管同一侧安装有拉动气缸,拉动气缸伸缩端与下模具侧壁连接,所述U形支撑板竖直端外壁安装有时间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卡块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过渡管卡接于卡块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内底面安装有楔形板,且楔形板较低的一侧指向下料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方向孔边缘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扭簧,限位块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保温板。
优选的,所述导口开设的形状为螺旋形。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下底面安装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水泵、水箱、半导体制冷片以及下模具内开设的螺旋的导口,对下模具的循环制冷,不仅比现有设备直接喷洒冷却效果好,而且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气缸拉动下模具使过渡管下料口与限位块错开,从而使原料从下料口进入到下模具的模具槽内,对压铸装置进行自动上料,只需控制拉动气缸的运动周期的时间,即可控制进料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
3. 本实用新型中空腔内的楔形板较低的一端指向下料口,故更有助于原料下料;保温板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盖住限位块的方形孔,对过渡管内部进行保温,防止原料固化;导口的形状为螺旋开设,增大冷水与下模具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入冷却和提升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示意图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去保温板的限位块与过渡管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中:1、U形支撑板;2、拉动气缸;3、滑槽;4、滑块;5、导口;6、下模具;7、模具槽;8、工作台;9、支撑腿;10、第一软管;11、水泵;12、上模具;13、安装板;14、压铸气缸;15、限位块;16、进料管;17、过渡管;18、卡槽;19、卡块;20、时间继电器;21、半导体制冷片;22、第二软管;23、水箱;24、楔形板;25、空腔;26、下料口;27、保温板;28、扭簧;2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包括工作台8、下模具6、上模具12、压铸气缸14和U形支撑板1,U形支撑板1竖直端两底端与工作台8上表面固定连接,压铸气缸14安装于U形支撑板1中心位置下底面,压铸气缸14伸缩端连接有安装板13,上模具12安装于安装板13下底面,下模具6上表面设置有模具槽7,所述下模具6下底面与工作台8上表面之间通过活动部件连接,且下模具6与U形支撑板1竖直端之间安装有上料单元;工作台8上且位于上料单元另一侧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泵11、水箱23和半导体制冷片21,所述水箱23和水泵11安装于工作台8上表面,且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下模具6内设置有贯通的导口5,导口5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10与水泵11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22与水箱23的回水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1安装于水箱23内;所述活动部件包括三条滑槽3和三条滑块4,三条所述滑块4安装于下模具6下底面,三条滑槽3水平开设于工作台8上表面且分别与三条滑块4位置对应,滑块4可在滑槽3内滑动;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长方体形的过渡管17、正方体形的限位块15、进料管16和卡块19,所述限位块15安装于下模具6上端边缘一侧,且内部水平开设有与过渡管17外边长相匹配的方形孔,过渡管17一端贯穿于限位块15的方形孔,另一端通过卡块19与U形支撑板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17下底面且位于限位块15一侧开设有方向下料口26,所述下料口26的边长小于限位块15的边长,过渡管17上表面且位于卡块19一侧连接有进料管16;所述工作台8上表面且与过渡管17同一侧安装有拉动气缸2,拉动气缸2伸缩端与下模具6侧壁连接,所述U形支撑板1竖直端外壁安装有时间继电器20;所述卡块19侧壁设置有卡槽18,所述过渡管17卡接于卡块19的卡槽18内;所述过渡管17内部为空腔25,所述空腔25内底面安装有楔形板24,且楔形板24较低的一侧指向下料口26;所述限位块15方向孔边缘安装有转轴29,转轴29上设置有扭簧28,限位块15上通过转轴29转动安装有保温板27;所述导口5开设的的形状为螺旋形;所述工作台8下底面安装有支撑腿9。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压铸气缸14、拉动气缸2、时间继电器20、水泵11和半导体制冷片21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控系统连接;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通过上料单元向下模具6的模具槽7内进行上料,由于时间继电器20连接拉动气缸2并受外部电控系统控制,故可通过拉动气缸2工作周期的长短,来控制上料单元的上料速度,从而达到定量且精准上料,无需人员手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再通过压铸气缸14推动安装板13和上模具12竖直向下施压,使配合的上模具12和下模具6对原料进行挤压;与此同时,冷却单元对下模具6进行循环冷却,比起之间喷洒冷却,冷却效果和效率都会提高;
上料单元具体工作如下:时间继电器20以及外部控制系统控制拉动气缸2,拉动下模具6在工作台8上滑动,由于下模具6与工作台8之间通过三组滑块4与滑槽3滑动连接,不仅使滑动更加稳定,而且使压铸气缸14挤压时,下模具6在工作台8上刻承受住压力;由于U形支撑板1侧壁通过卡块19上卡槽18连接的过渡管17,而下模具6上沿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5的方向孔堵住过渡管17下底面的下料口26,拉动气缸2拉动下模具6滑动时,如图1为例,下模具6与限位块15向左移动,过渡管17下底面的下料口26逐渐漏出,并正对模具槽7,又由于进料管16时刻向过渡管17内注料,故原料通过过渡管17的空腔25从下料口26注入到模具槽7内;限位块15移动时,过渡管17右端抵接保温板27,由于保温板27上沿与限位块15之间通过转轴29和扭簧28转动连接,故保温板27本顶开;进料时,空腔25内的楔形板24较低的一端指向下料口26,故更有助于原料下料;一定时间后拉动气缸2伸长,推动下模具6向左移动,至滑槽3边缘,此刻上模具12于下模具6竖直方向刚好完全对正,过渡管17回收到限位块15的限位孔中,下料口26被堵死,停止下料;保温板27在扭簧28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盖住限位块15的方形孔,对过渡管17内部进行保温,防止原料固化;
冷却单元具体工作如下:水箱23内的水被半导体制冷片21制冷,通过水泵11和第一软管10将冷水注入到到口中,由于导口5的形状为螺旋开设,增大冷水与下模具6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入冷却和提升冷却效果,冷水再由第二软管22回到水箱23,循环制冷,节约水资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包括工作台(8)、下模具(6)、上模具(12)、压铸气缸(14)和U形支撑板(1),U形支撑板(1)竖直端两底端与工作台(8)上表面固定连接,压铸气缸(14)安装于U形支撑板(1)中心位置下底面,压铸气缸(14)伸缩端连接有安装板(13),上模具(12)安装于安装板(13)下底面,下模具(6)上表面设置有模具槽(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6)下底面与工作台(8)上表面之间通过活动部件连接,且下模具(6)与U形支撑板(1)竖直端之间安装有上料单元;工作台(8)上且位于上料单元另一侧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泵(11)、水箱(23)和半导体制冷片(21),所述水箱(23)和水泵(11)安装于工作台(8)上表面,且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下模具(6)内设置有贯通的导口(5),导口(5)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10)与水泵(11)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22)与水箱(23)的回水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1)安装于水箱(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包括三条滑槽(3)和三条滑块(4),三条所述滑块(4)安装于下模具(6)下底面,三条滑槽(3)水平开设于工作台(8)上表面且分别与三条滑块(4)位置对应,滑块(4)可在滑槽(3)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长方体形的过渡管(17)、正方体形的限位块(15)、进料管(16)和卡块(19),所述限位块(15)安装于下模具(6)上端边缘一侧,且内部水平开设有与过渡管(17)外边长相匹配的方形孔,过渡管(17)一端贯穿于限位块(15)的方形孔,另一端通过卡块(19)与U形支撑板(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17)下底面且位于限位块(15)一侧开设有方向下料口(26),所述下料口(26)的边长小于限位块(15)的边长,过渡管(17)上表面且位于卡块(19)一侧连接有进料管(16);所述工作台(8)上表面且与过渡管(17)同一侧安装有拉动气缸(2),拉动气缸(2)伸缩端与下模具(6)侧壁连接,所述U形支撑板(1)竖直端外壁安装有时间继电器(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9)侧壁设置有卡槽(18),所述过渡管(17)卡接于卡块(19)的卡槽(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17)内部为空腔(25),所述空腔(25)内底面安装有楔形板(24),且楔形板(24)较低的一侧指向下料口(2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方向孔边缘安装有转轴(29),转轴(29)上设置有扭簧(28),限位块(15)上通过转轴(29)转动安装有保温板(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口(5)开设的形状为螺旋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8)下底面安装有支撑腿(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88654.7U CN215356114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88654.7U CN215356114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56114U true CN215356114U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961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88654.7U Active CN215356114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56114U (zh) |
-
2021
- 2021-08-03 CN CN202121788654.7U patent/CN2153561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000906A1 (zh) | 一种注塑模具水冷装置 | |
CN210059751U (zh)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的上摆臂压铸装置 | |
CN111745144B (zh) | 一种铸造成型设备用模具冷却装置 | |
CN215356114U (zh) | 一种铝合金零件压铸装置 | |
CN112605363B (zh) | 一种具有辅助推料机构的铝压铸成型模具 | |
CN213645804U (zh) |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铝锭浇铸装置 | |
CN213410298U (zh) | 自动浇铸设备及其浇铸装置 | |
CN115533068A (zh) | 一种用于机械铸造的模具 | |
CN216226874U (zh) | 一种大型铸件保证晶相均匀铸造装置 | |
CN207840067U (zh) | 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 | |
CN215242288U (zh) | 一种复杂模具模胚预成型降温装置 | |
CN108501422A (zh) | 一种新型橡胶鞋底机 | |
CN109332665A (zh) | 一种压缩机壳体铸件冷却装置 | |
CN219902562U (zh) | 一种电熔锆刚玉砖浇铸设备 | |
CN112024858A (zh) | 自动浇铸设备 | |
CN219966385U (zh) | 一种罩板加工的压铸装置 | |
CN221140129U (zh) | 一种铜冶炼生产用留槽盖输送装置 | |
CN219169550U (zh) | 一种锡条浇注定型装置 | |
CN220075398U (zh) | 一种面板模具 | |
CN214082958U (zh) | 一种具有顶出功能的热熔机 | |
CN220561801U (zh) | 一种高效匀质板压制机 | |
CN213410295U (zh) | 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夹持装置 | |
CN220574696U (zh) | 一种压缩机铝壳体制备用半固态成型设备 | |
CN212962777U (zh) | 一种便于快速夹紧铸件的纺织铸件铸造炉 | |
CN218111127U (zh) | 精密石蜡石膏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