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2830U - 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62830U CN214762830U CN202120993768.9U CN202120993768U CN214762830U CN 214762830 U CN214762830 U CN 214762830U CN 202120993768 U CN202120993768 U CN 202120993768U CN 214762830 U CN214762830 U CN 214762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tube
- pipe
- air bag
- gastrostom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该导管结构包括柔性管、防脱组件以及盖体,其中,柔性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设有容置腔和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过口和第二过口,内管活动穿设于第二过口,并部分位于容置腔内;内管设有朝向第一过口延伸的过液通道;防脱组件包括气囊、气管以及挡片,气囊套设于内管,并位于外管的一侧;气管穿设于外管,并连接气囊;挡片设于外管,并环绕第一过口设置;盖体可拆卸地盖合于第一过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管结构能预防和缓解胃造瘘口的感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在内窥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目的的一种有创操作。胃造瘘术后大多伴随胃造瘘口感染的问题,胃造瘘口感染是因为营养液外渗残留在造瘘口周围,导致胃造瘘口周围细菌繁殖引起。
在相关技术中,造瘘管的结构和功能单一,难以应对胃造瘘口感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旨在预防和缓解胃造瘘口的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所述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包括:
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过口和第二过口,所述内管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过口,并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管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过口延伸的过液通道;
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气囊、气管以及挡片,所述气囊套设于所述内管,并位于所述外管的一侧;所述气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并连接所述气囊;所述挡片设于所述外管,并环绕所述第一过口设置;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第一过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具有连通过液通道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
所述第二过口位于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之间,所述第二通口位于所述外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口为阔口;
所述气囊环绕所述第二通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靠近所述第一过口的一端呈锥形设置,所述内管的外周壁部分抵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连接;
所述调节环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管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调节环,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调节环螺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气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设有过管腔和与所述过管腔连通的进管口和出管口;
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分别位于所述挡片的两侧,所述进管口邻近所述第一过口设置,所述出管口邻近所述第二过口设置;
所述气管穿过所述进管口、所述过管腔以及所述出管口与所述气囊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设有连接所述盖体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外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挡片和所述第一过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面向所述外管的一侧设有密封槽;
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外管时,所述外管靠近所述第一过口的一端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密封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片面向所述第一过口的一侧呈锥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胃造瘘的导管结构还包括穿刺内芯;
所述穿刺内芯的一端设有尖头,所述穿刺内芯的另一端设有止挡部;
所述内管具有疏导状态,在所述疏导状态时,所述穿刺内芯穿过所述第一过口伸入所述过液通道内,并与所述过液通道的内周壁抵接;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过口的周缘抵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包括柔性管、防脱组件以及盖体,其中柔性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设有容置腔和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过口和第二过口,内管活动穿设于第二过口内,内管部分位于容置腔内;内管设有朝向第一过口延伸的过液通道;防脱组件包括气囊、气管以及挡片,气囊套设于内管,并位于外管的一侧;气管穿设于外管,并连接气囊;挡片设于外管,并环绕第一过口设置;盖体可拆卸地盖合于第一过口。以此,打开盖体时,可通过第一过液口和过液通道向患者的胃内注入营养物和药物,满足患者的营养供给和治疗需要;盖上盖体时,可避免患者的胃容液通过过液通道和第一过液口向外溢出,从而避免胃容液流至造瘘口周缘造成造瘘口感染。其次,柔性管本身可随患者的胃蠕动而适应性形变,给胃正常活动提供条件,避免病患的胃局部坏死。再者,通过气管可向气囊内鼓气使气囊膨胀,膨胀后的气囊与胃内壁抵接,防止柔性管随胃活动时向造瘘口外滑脱,而挡片可与造瘘口的周缘抵接限位,挡片配合气囊避免柔性管滑入胃内,同时挡片也将造瘘口的周缘与注入性营养物或药物相隔离,避免营养物或药物与造瘘口的周缘接触引发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结构中穿刺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如图1所示,该导管结构包括柔性管、防脱组件2以及盖体3,其中,柔性管包括外管11和内管12,外管11设有容置腔111和与容置腔111连通的第一过口112和第二过口113,内管12活动穿设于第二过口113,并部分位于容置腔111内;内管12设有朝向第一过口112延伸的过液通道122;防脱组件2包括气囊21、气管22以及挡片23,气囊21套设于内管12,并位于外管11的一侧;气管22穿设于外管11,并连接气囊21;挡片23设于外管11,并环绕第一过口112设置;盖体3可拆卸地盖合于第一过口112。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12嵌套设置于外管11内,内管12和外管11可同轴设置,内管12可在第二过口113内沿外管11的轴向向容置槽内侧或外侧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整个柔性管的长度,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内管12的外周壁和第二过口113的内周壁之间可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抵接限位,以使内管12可相对于外管11在第二过口113内移动,同时内管12外周壁和第二过口113内周壁之间的间隙足够小,以避免将柔性管插置于胃造瘘口内时胃容液通过内管12和第二过口113之间的间隙流入到外管11的容置腔111内滞留,引发细菌感染。内管12的过液通道122导通胃部和第一过口112,外管11的第一过口112用于向内管12的过液通道122内注入营养物或药物,以便于被注入的营养物或药物通过过液通道122向患者的胃内输送,为患者提供营养供给和药物治疗。内管12和外管11均为弹性材质,内管12和外管11可随着患者肠胃蠕动而产生适应性形变,以给患者肠胃的正常活动提供条件,避免患者的肠胃出现局部坏死现象。
气囊21可为环形气囊21,气囊21可通过粘接等方式与内管12的一端连接固定,气囊21可采用可形变、耐腐蚀的材质制成,气囊21通过气管22输入空气或惰性气体,气囊21位于胃内部,气囊21被供气而膨胀时,气囊21与胃壁抵接,从而能够防止患者移动身体时,柔性管从胃造瘘口向外滑脱。挡片23位于外管11远离气囊21的一端,挡片23与胃造瘘口的周缘抵接限位,挡片23与气囊21配合夹持限位人体的皮肤P和胃壁W,使柔性管不至滑入胃内或从胃部造瘘口向外滑出,使得柔性管可靠限位于患者胃造瘘口内。此外,在通过第一过口112向过液通道122内注入营养物或药物时,挡片23也将胃造瘘口的周缘与注入性营养物或药物相隔离,避免营养物或药物与造瘘口的周缘接触引发感染。值得指出的是,在胃造瘘手术后,在造瘘口的周缘一般涂覆有凡士林油砂,以防止造瘘口感染,挡片23可连接至该凡士林油砂上实现固定。
盖体3可拆卸地盖合于第一过口112,从而在打开盖体3时,可通过第一过液口和过液通道122向患者的胃内注入营养物和药物,满足患者的营养供给和治疗需要;盖上盖体3时,可避免患者的胃容液通过过液通道122和第一过液口向外溢出,从而避免胃容液流至造瘘口周缘造成造瘘口感染。
为改善内管12内注入性营养物和药物的拥堵问题,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内管12上设置连通过液通道122的第一通口121和第二通口123,第二过口113位于第一通口121和第二通口123之间,第二通口123位于外管11的一侧,且第二通口123为阔口;使气囊21环绕第二通口123设置。其中,第二通口123的侧壁向胃内外翻扩张形成阔口结构,如此通过第一通口121进入过液通道122内的营养物和药物将更容易通过第二通口123进入到胃内,能够缓解过液通道122内的营养物和药物的流通压力,使营养物和药物不易阻塞过液通道122。
为降低向内管12内注入营养物和药物的阻力和难度,可选地,结图1和图3所示,使内管12靠近第一过口112的一端呈锥形设置,并使内管12的外周壁部分抵接于容置腔111的内周壁。以此,过液通道122靠近第一过口112的内周壁呈锥面设置,第一通口121为阔口结构,通过第一过口112注入到第一通口121内的营养物和药物将更容易通过第一通口121进入到过液通道122内,同时因为内管12的外周壁与容置腔111的内周壁部分抵接,能够避免从第一过口112注入的营养物或药物从内管12的外壁和容置腔111的侧壁之间流入到内管12和外管11之间的容置腔111空间内,也就降低部分营养物或药物在容置腔111内滞留而引发细菌感染的风险。
为使柔性管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的使用需要,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容置腔111内设置调节环4,使调节环4的外周壁与容置腔111的内周壁连接;在调节环4的内周壁设置内螺纹41,在内管12的外周壁设置外螺纹124,并使内管12穿设于调节环4,内管12通过外螺纹124和内螺纹41与调节环4螺接。以此,通过调节环4和内管12的螺接配合,可拧动外管11使外管11相对于内管12旋转,同时沿内管12的轴向相对于内管12移动,使柔性管伸长或收缩,进而调节挡片23与气囊2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柔性管能够适用于皮肤P和胃壁W的厚度不同的患者,比如体型较胖的患者的皮肤P和胃壁W的综合厚度可能较厚,此时宜调节柔性管使柔性管伸长来适应患者;而体型较瘦的患者的皮肤P和胃壁W的综合厚度可能较薄,此时宜调节柔性管使柔性管收缩来适应患者。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体型逐渐消瘦的情况,此时在不更换柔性管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柔性管长度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这就大大降低了患者身体的不适和换管时所面临的痛苦。其中,调节环4可为塑胶螺母、硅胶环等环形结构,其内周壁设置有与内管12上外螺纹124相啮合的内螺纹41。
为改善导管结构使用时的可靠性,可选地,气囊21包括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第一气囊211位于第二气囊212和外管11之间,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与气管22连接。其中,第二气囊212邻近并环绕第二通口123设置,第一气囊211邻近第二气囊212设置,但不与第二气囊212连通。导管结构在使用时,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均位于患者的胃部内侧,且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处于充气膨胀状态,第一气囊211与患者的胃壁抵接。当第一气囊211破损泄气时,借助调节环4与内管12的螺接配合,可拧动外管11,使外管11相对于内管12移动,缩短柔性管的整体长度,使第二气囊212与患者的胃壁抵接,从而能够维持本导管结构的正常功能状态,如此可改善本导管结构使用时的可靠性,提升本导管结构的使用寿命。值得指出的是,气管22可包括与第一气囊211连接的第一支路和与第二气囊212连接的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用于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的独立供气,以维持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在使用时的膨胀状态。此外,气管22远离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的一端可通过盖子、塞子等密封结构进行密封,防止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内的气体通过气管22泄漏。
为提升气管22安装固定的可靠性,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外管11上设有过管腔114和与过管腔114连通的进管口115和出管口116;将进管口115和出管口116分别设置于挡片23的相对两侧,使进管口115邻近第一过口112设置,使出管口116邻近第二过口113设置;并使气管22穿过进管口115、过管腔114以及出管口116与气囊21连接。以此,气管22部部分容纳并限位于过管腔114内,气管22的两端分别穿出于进管口115和出管口116,气管22从进管口115穿出的一端用于进气,气管22从出管口116穿出的一端可沿内管12的外壁延伸,并与气囊21连接。气管22的外壁与进管口115的侧壁之间,以及气管22的外壁与出管口116的侧壁之间可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抵接,以使胃容液无法通过气管22的外壁与进管口115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过管腔114内,使过管腔114对气管22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保护;同时,在拧动外管11使外管11相对于内管12移动实现柔性管伸缩时,气管22也可相对于进管口115和出管口116适应性移动,满足柔性管的伸缩调节需要。此外,气管22本身也可采用耐胃容液腐蚀的材料制成,比如聚氨酯和硅胶等,以提升气管22的使用寿命。
为避免盖体3丢失,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外管11上设置连接盖体3的连接带117,使连接带117与外管11的连接处位于挡片23和第一过口112之间。如此,在打开盖体3时,盖体3可被连接带117拴系而不至于丢失,同时也避免盖体3被随意放置而脏污,影响盖体3的卫生。其中,连接带117可为条带、绳线等,其材质可为硅胶、编织料等,此处不不做限定。
为提升盖体3与外管11连接配合的可靠性,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盖体3面向外管11的一侧设置密封槽31;使盖体3盖合于外管11时,外管11靠近第一过口112的一端容纳并限位于密封槽31内。以此,盖体3盖合于外管11的第一过口112时,外管11的外周壁与密封槽31的侧壁抵接限位,从而使盖体3密封盖合于第一过口112,实现盖体3与外管11的紧密配合,保证盖体3对容置腔111和过液通道122内倒流的胃容液进行止挡,避免胃容液通过第一过口112向外流出至胃造瘘口周缘,造成胃造瘘口感染。
为避免营养物或药物注入时,营养物或药物在挡片23上过多滞留或流至胃造瘘口周缘,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挡片23面向第一过口112的一侧呈锥面设置,如此,患者平躺并被注入营养物或药物时,注入的营养物或药物将在重力影响下沿挡片23的锥面流入到第一过口112内,而有效地减少了营养物或药物在挡片23上的滞留,减少了营养物和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尽可能地避免了营养物或药物沿挡片23表面流至胃造瘘口周缘,造成胃造瘘口感染。
为便于疏导过液通道122,可选地,结合图1、图2以及图4所示,上述导管结构还包括穿刺内芯5;该穿刺内芯5的一端设有尖头51,另一端设有止挡部52;上述内管12具有疏导状态,在疏导状态时,该穿刺内芯5穿过第一过口112伸入过液通道122内,并与过液通道122的内周壁抵接;上述止挡部52与第一过口112的周缘抵接。以此,在过液通道122内出现营养物拥堵时,可利用穿刺内芯5伸入过液通道122内将拥堵的营养物推入患者的胃部内,避免过液通道122阻塞。此外,在进行胃造瘘手术时,也可利用穿刺内芯5的尖头51造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包括:
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过口和第二过口,所述内管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过口,并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管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过口延伸的过液通道;
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气囊、气管以及挡片,所述气囊套设于所述内管,并位于所述外管的一侧;所述气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并连接所述气囊;所述挡片设于所述外管,并环绕所述第一过口设置;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第一过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具有连通过液通道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
所述第二过口位于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之间,所述第二通口位于所述外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口为阔口;
所述气囊环绕所述第二通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靠近所述第一过口的一端呈锥形设置,所述内管的外周壁部分抵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连接;
所述调节环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管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调节环,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调节环螺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气管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设有过管腔和与所述过管腔连通的进管口和出管口;
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分别位于所述挡片的两侧,所述进管口邻近所述第一过口设置,所述出管口邻近所述第二过口设置;
所述气管穿过所述进管口、所述过管腔以及所述出管口与所述气囊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设有连接所述盖体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外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挡片和所述第一过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面向所述外管的一侧设有密封槽;
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外管时,所述外管靠近所述第一过口的一端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密封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面向所述第一过口的一侧呈锥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胃造瘘的导管结构还包括穿刺内芯;
所述穿刺内芯的一端设有尖头,所述穿刺内芯的另一端设有止挡部;
所述内管具有疏导状态,在所述疏导状态时,所述穿刺内芯穿过所述第一过口伸入所述过液通道内,并与所述过液通道的内周壁抵接;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过口的周缘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93768.9U CN214762830U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93768.9U CN214762830U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62830U true CN214762830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693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93768.9U Active CN214762830U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62830U (zh) |
-
2021
- 2021-05-10 CN CN202120993768.9U patent/CN2147628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97531A (en) | Adhesive surgical retaining device | |
CA2358564C (en) | Gastric balloon catheter with improved balloon orientation | |
US5520662A (en) | Gastrointestinal aspirating and feeding device with removable sleeve | |
EP1904137B1 (en) | An access port | |
US6979322B2 (en) | Low profile adaptor for use with a medical catheter | |
EP1433494B1 (en) | Esophagus stoma button | |
AU2016326490B2 (en) | A dual port tube for suction and feed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5772639A (en) | Total alimentary nutrition catheter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subcutaneous delivery of anesthetic agent or other fluid medicament | |
GB2558930A (en) | Urinary catheter | |
CN214762830U (zh) | 用于胃造瘘的导管结构 | |
US4369789A (en) | Inflatable gastric feeding tube | |
US5074850A (en) | Extracorporeal gastrointestinal device | |
CN216571142U (zh) | 一种半自动体外胃肠转流装置 | |
US20220401310A1 (en) | Enteral Nutrition Gastronomy Access Device | |
US20220151876A1 (en) | Feeding tube | |
JP3687800B2 (ja) | 瘻孔カテーテルセット | |
CN210521469U (zh) | 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 | |
CN214074297U (zh) | 一种提高患者舒适度的胃管固定装置 | |
CN219208604U (zh) | 一种引流管 | |
CN213219319U (zh) | 胃造瘘空肠营养管 | |
CN217611636U (zh) | 一种将积液与渗液分离的造口袋组件 | |
CN214910735U (zh) | 一种喂养管 | |
CN213076875U (zh) | 肠道造口护理装置 | |
CN216439813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导管装置 | |
CN213723908U (zh) | 空肠引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