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8628U -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28628U CN214728628U CN202121076036.XU CN202121076036U CN214728628U CN 214728628 U CN214728628 U CN 214728628U CN 202121076036 U CN202121076036 U CN 202121076036U CN 214728628 U CN214728628 U CN 2147286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ption
- mounting frame
- shell
- air bag
- damp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FKJFAAPBSQJPD-UHFFFAOYSA-N tetrafluoroethene Chemical group FC(F)=C(F)F BFKJFAAPBSQJP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内设一个液压减震装置,液压减震装置上环绕一组感应线圈、下侧连接车轮,车轮与安装架内的导轨滚动配合,安装架后端连接设有缓冲弹簧的后置挡块,当液压减震装置碰撞后移时其尾部与缓冲弹簧形成压缩配合;液压减震装置的伸缩杆前端穿出安装架与装有气囊的气囊容纳体连接,气囊容纳体前端与碰撞体连接;安装架上环绕一组电磁线圈,每个电磁线圈电学连接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启停开关分别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和汽车电气系统;声光报警器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将危险提示和碰撞减震结合起来,具有自动防护功能,提高行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轻则损坏汽车车身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驾驶员生命安全。在现有的汽车防撞装置中,一般都是固定式防撞装置,不具备自动化和预警功能,或者是具有自动检测和预警功能,但是没有防撞保护模块。这都使得汽车和驾驶员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状况,目前市场上多是一些占据空间大和笨重的防撞装置,抑或是一些不具备防撞功能的自动化系统,这都无法满足当代人对汽车行驶安全问题的急迫需求。
申请号为CN20202032971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底座、安装管、安装座、控制盒、灯珠、弹簧和外壳,通过设置的蜂鸣器和灯珠,并通过控制盒的控制,在汽车碰到该防撞装置后,可以立即发出警报,避免了汽车与墙壁进一步的接触,从而保护了汽车。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实现汽车防撞,但是只能在受力小的场景使用,而且其预警功能不具备自动化,缓冲性能十分有限,无法给汽车和人员提供有力的保护。申请号为CN20192148519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激光测距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Android设备端;其激光测距模块和超声波测距模块用来测量汽车与障碍物距离,通过单片机控制模块向Android设备端发送信号和指令提示驾驶员相关信息。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实现自动化测距和报警,但是没有减震及保护装置,若发生碰撞,驾驶员和汽车仍然会受到伤害。
当前,汽车普及率已经很高了,但是目前在汽车安全保护领域没有出现很好的安全系统及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着重解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自动防撞保护的问题,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同时给人员带来最大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将危险提示和碰撞减震结合起来,具有自动防护功能,大大提高行驶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a、安装架内设置一个具有缓冲和吸收外部冲击能量的液压减震装置,液压减震装置沿其轴线方向环绕一组感应线圈,在液压减震装置上设置一组车轮,车轮与连接在安装架内的导轨滚动配合,在安装架后端连接后置挡块,后置挡块上连接缓冲弹簧,当液压减震装置碰撞后移时,液压减震装置尾部与缓冲弹簧形成压缩配合;
b、液压减震装置的伸缩杆前端穿出安装架与设有开口的气囊容纳体连接,气囊容纳体的空腔内安装气囊,气囊容纳体前端与碰撞体连接;
c、安装架上环绕一组沿液压减震装置轴线方向设置的电磁线圈,每个电磁线圈电学连接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分别电学连接启停开关和声光报警器,启停开关电学连接汽车电气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减震装置包括: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减震外壳,减震外壳后端内侧连接前端开口的内管套,内管套上设有一组溢流小孔,内管套与减震外壳通过内外壁的间隙经溢流小孔相互连通,内管套内壁与活塞头间隙配合,活塞头上连接伸缩杆,伸缩杆杆身与连接在减震外壳上的油封、直线轴承依次对应形成密封配合和滑动配合,在活塞头和减震外壳后端之间设置一个伸缩弹簧,在减震外壳前端和内管套之间设有储压海绵,在减震外壳后端上设有注油孔,注油孔通过逆止阀连通内部油路,注油孔螺接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外壳侧面还连接定位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定位轮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尾端连接限位弹簧,安装架上设有与导向槽连通的润滑油杯。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前端铰接用于限制车轮移动的阻拦板,阻拦板后侧连接缓冲垫、前侧通过阻尼器与安装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容纳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开口处设有一组壳盖,每个壳盖由前端向后依次设置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第一铰接孔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推杆,推杆穿出气囊容纳体前端带孔的堵板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铰接孔与壳体外侧连接,当外部撞击作用在推杆时通过其后移带动壳盖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体包括:一个上侧开口的容纳座,容纳座内安装缓冲防护板,容纳座底部内连接一组压缩弹簧,每个压缩弹簧通过弹簧端盖连接第一斜块,第一斜块与固定在推杆上的第二斜块通过斜面接触相互配合,容纳座前端连接有接触体,接触体内设置一组与容纳座前端相平行弹力板,弹力板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碰撞体内的空隙填充有减震缓冲物;推杆穿过容纳座伸入到接触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防护板为固体天然橡胶和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为液压阻尼器。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板为橡胶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将汽车自动测距预警和防撞功能采用模块化结合起来,实现了装置自动化,能够在危险来临前发出警报给驾驶员提供反应和操作时间,同时能够主动弹射碰撞缓冲体接触碰撞危险源,提前碰撞和缓冲,防止或减少碰撞时给汽车和人员带来伤害,提高安全保障。
2、通过若干组相互作用的线圈设置,利用电磁炮原理,能够充分的利用汽车有限空间,在短距离内实现较大的加速度和运行速度,为缓冲和吸收外部冲击能量提供必要前提。
3、液压减震装置内部的油液通过溢流小孔遇到阻力,使活塞运行变缓,同时吸收冲击能量,组合前端的碰撞前端和后端的缓冲弹簧,形成了多级缓冲、多手段缓冲机制,大大提高了缓冲吸能效果,防止碰撞时给汽车和人员带来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隐藏液压减震装置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气囊容纳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第一、二斜块配合示意图;
图7是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示意图;
图8是电磁驱动装置电路图;
图9是电磁线圈和感应线圈磁力作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水平设置在汽车的防撞保护部位,如汽车前、后、侧面等。包括:一个刚性的安装架1,安装架1为半封闭结构,其底面、左侧面以及前端面均采用平板组合而成。在安装架1内设置一个具有缓冲和吸收外部冲击能量的液压减震装置2,液压减震装置2整体外形可以为长方体也可以为圆柱体,在液压减震装置2的外壳上固定一组感应线圈21,每个感应线圈21闭合环绕在液压减震装置2的外壳上,且沿液压减震装置2的轴线上分布若干个。在液压减震装置2的下部连接一组车轮3,每个车轮3可以自由转动。在安装架1的底面上通过螺钉连接两个相平行的导轨4,同时导轨4也与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平行,车轮3与导轨4形成滚动配合,车轮3转动时使动液压减震装置2前后移动。在安装架1后端并位于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延长线上,设置一个后置挡块11,后置挡块11通过一组加长螺栓且杆身穿过后置挡块11本体螺接在安装架1底面上。后置挡块11前端面上设有与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共线导杆(未标示),通过导杆穿入缓冲弹簧12内形成配合连接。当液压减震装置2碰撞后移时,液压减震装置2尾部与缓冲弹簧12前端接触形成压缩配合,与缓冲弹簧12压缩极限时,液压减震装置2尾部与导杆不发生干涉现象。液压减震装置2的伸缩杆24b前部穿出安装架1,具体的说是穿出安装架1带孔的前端面。伸缩杆24b端头与气囊容纳体5采用螺纹进行连接,气囊容纳体5为柱状,外部上下侧设有对称的开口,内部为空腔结构,其空腔内安装气囊5A,气囊5A为现有技术。气囊容纳体5前端面与与碰撞体6连接。安装架1上环绕一组沿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方向设置的电磁线圈13,每个电磁线圈13闭合且环绕口径大于液压减震装置2截面尺寸,即液压减震装置2前后运动时与电磁线圈13不发生干涉现象。每个电磁线圈13电学连接电磁驱动装置7,电磁驱动装置7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分别电学连接声光报警器10和启停开关9,启停开关9电学连接汽车电气系统。
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减震装置2包括: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减震外壳22,减震外壳22为圆柱形不易磁化的铝合金外壳。减震外壳22后端内侧面上连接一个内管套23,内管套23与减震外壳22同轴,且内管套23外壁与减震外壳2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其间隙与内管套23周圈外壁上设有的一组溢流小孔23a相互连通。内管套23截面为圆形的内壁与活塞头24a滑动配合,活塞头24a上连接一个圆柱形的伸缩杆24b。减震外壳22前部内壁上,由前至后依次连接油封22a和直线轴承22b,油封22a为三道组合的O型密封圈,直线轴承22b为不导电的复合材料:四氟乙烯套。伸缩杆24b的杆身与油封22a密封配合、与直线轴承22b密封配合。在活塞头24a和减震外壳22后端之间设置一个伸缩弹簧25,伸缩弹簧25后端套在导向柱25a上,导向柱25a固定在减震外壳22后端面上。在减震外壳22前端和内管套23之间设有储压海绵26,在减震外壳22后端上设有注油孔22c,注油孔22c通过逆止阀22d连通内部油路,注油孔22c螺接堵头27。在减震外壳22偏后部外侧面上还连接定位轮28,定位轮28可以自由转动。
为了更清楚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特点,图3是隐藏液压减震装置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架1的左侧板上设置一个与所述定位轮28相配合的导向槽14,导向槽14与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平行,其截面为矩形。导向槽14总长比液压减震装置2运动极限略大。在导向槽14尾端连接限位弹簧15,安装架1上安装一个润滑油杯16,润滑油杯16通过小孔与导向槽14连通用于轮、槽运动润滑。
如图3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导轨4前端铰接用于限制车轮3移动的阻拦板17,阻拦板17后侧连接缓冲垫17a,用于限位车轮3并减缓对安装架1的冲击能量。阻拦板17前侧通过阻尼器17b与安装架1的前端面板连接。缓冲垫17a为橡胶垫。阻尼器17b采用液压阻尼器,在车轮3的冲击下,阻拦板17绕铰接点可以轻微摆动,将冲击能量经阻尼器17b缓冲及吸收后,最终将残余的能量传递到安装架1上。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气囊容纳体5包括筒状的壳体51,壳体51上下两个开口处分别设有壳盖52,每个壳盖52由前端向后依次设置第一铰接孔53和第二铰接孔54,第一铰接孔53与连杆55通过销孔铰接,连杆55的另一端铰接推杆56,推杆56穿出气囊容纳体5前端带孔的堵板57并与之滑动配合,堵板57的孔也具备推杆56的导向功能。第二铰接孔54与壳体51外侧设有的铰接支板51a通过销孔铰接,当外部撞击作用在推杆56时通过其后移带动壳盖52打开。推杆56前部放置在缓冲体6内。所述碰撞体6包括:一个上侧开口的容纳座61,容纳座61上设有供推杆56穿过的孔,其内部安装缓冲防护板62,缓冲防护板62为固体天然橡胶和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混合物制成的板,其中下部设有避让的凹槽。容纳座61底部内连接两个压缩弹簧63,每个压缩弹簧63安装弹簧端盖67,弹簧端盖67与缓冲防护板62下底部接触,两个弹簧端盖67之间通过连接板68相连,连接板68中间且位于推杆56正下方连接第一斜块64,第一斜块64为楔形,第一斜块64与固定在推杆56上的第二斜块65通过斜面接触相互配合,容纳座61前端连接有接触体66,接触体66内设置两个与容纳座61前端相平行弹力板66a,弹力板66a为橡胶板,两个弹力板66a之间通过减震弹簧66b连接,碰撞体6内的空隙填充有减震缓冲物66c,推杆56穿入接触体66内。当外部撞击作用在接触体66上,接触体66内的减震缓冲物66c、弹力板66a和减震弹簧66b受力变形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在推杆56上使其向后位移,推杆56上的第二斜块65也向后位移。
如图6所示,第二斜块65由第一水平段a、斜尖角段b以及第二水平段c组成,在后移过程中其相配合的第一斜块64出现a、b、c段中:a段为限位段,通过弹簧端盖67作用,压缩弹簧63处于微压缩或者不受力状态;随着第二斜块65后移进入b段,第一斜块64通过与第二斜块65一侧斜面相互作用,使第一斜块64下移,即压缩弹簧63处于压缩状态,随后,第一斜块64通过与第二斜块65的另一斜面相互作用,使第一斜块64上移,即压缩弹簧63由压缩状态转为恢复形变状态,即为弹簧上侧弹起;随着第二斜块65后移进入c段:第一斜块64限位于第二水平段c上,压缩弹簧63恢复形变并防止整体弹射出去;视图中a段位置比c段位置低,使压缩弹簧63上弹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行程和空间。为了防止压缩弹簧63在压缩、伸长过程中偏移较大,在容纳座61底部设置一个圆柱形的导向体69,导向体69杆身与压缩弹簧63内圈配合。以上过程均产生在碰撞瞬间,速度快、时间短,压缩弹簧63向上弹起作用在缓冲防护板62上,并使之弹出容纳座61外进行有效防护。
如图7所示,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包括超声波发射电路模块、超声波接收电路模块和单片机控制系统,超声波发射电路模块和超声波接收电路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电学连接。电磁驱动装置7和声光报警器10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电学连接。以上电气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有分体式和集成式。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上述模块的集成产品,HTW公司生产的一种超声波控制传感器,型号为EFR-40RS15B1。
如图8所示,所述电磁驱动装置7中,电学器件包括电源模块71、逆变升压整流模块72、储能电容73、控制开关74、电磁继电器75和二极管76,电源模块71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炮”原理的供能装置,可利用汽车本身的电池等直流电源供电。逆变升压整流模块72主要给直流电源升压,使储能电容73获得电能。其具体工作步骤如下:闭合控制开关74使电源模块71对储能电容73充电,充电完毕后将控制开关74断开,当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内单片机控制系统产生的电信号传递到电磁驱动装置7内,电信号驱动电磁继电器75工作,使放电回路闭合,储能电容73快速向安装架1上的闭合环绕的电磁线圈13内通电,由电磁理论瞬间产生的强大变化电流会在闭合环绕的电磁线圈13所在空间内产生磁场,由安培定则产生的磁场方向如图9所示,电磁线圈13内的磁场由左指向右,也就相当于电磁线圈13内的有一磁铁,该磁铁左边是S级右边是N级,而突然产生的磁场会在液压减震装置2的感应线圈12内产生一个感应磁场,由楞次定律该感应磁场方向由右指向左,也就相当于感应线圈12内有一磁铁,该磁铁右边是S极左边是N级,很明显,由于磁铁具有同性相斥性质,在磁场力作用下液压减震装置2将加速向右运动。如果在安装架1上布置多个闭合环绕电磁线圈13,且依次控制每个电磁线圈13通电顺序,感应线圈12多次受到同向作用力F加速,就能在导轨4上实现液压减震装置2的高速弹出。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
(1)信号启动:上车后打开车内所述启停开关9,整个装置通电开始运行,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开始工作。
(2)距离检测: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内的超声波发射电路模块对外发射超声波,与此同时单片机控制系统产生矩形脉冲信号开始计数,当超声波遇到前方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超声波接收电路模块接收,当单片机控制系统接收到回波信号开始停止计数并产生外部中断,通过汽车与障碍物距离公式:D=1/2∙v∙∆t=1/2∙V∙N∙T_0,(式中:D-测量距离;v-声波传播速度;∆t-声波往返时间;N-微控制器计数的脉冲数量;T_0-单片机的机器周期。)当单片机控制系统计算出汽车接近障碍物时,但未小于设定的危险距离时,声光报警器10开始工作立即外发出警报,提醒驾驶人员进行制动或者其他安全措施;当单片机控制系统计算出汽车障碍物距离小于设定的危险距离时,单片机控制系统立即给电磁驱动装置2发送电信号。
(3)动力传递: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产生的电信号传递到电磁驱动装置2内,电磁驱动装置2将安装架1上的闭合环绕的电磁线圈13内导线通电,从而在空间产生交变电场,由电磁理论,所述液压减震装置2上的固定感应线圈12将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的电磁力将推动液压减震装置2通过车轮3在导轨4上运动,并快速弹出。设有的阻拦板17作为液压减震装置2防撞安装架1的保护手段,设有的定位轮28及配合的导向槽14,作为液压减震装置2移动中防止偏移、倾覆的保护手段。
(4)减震缓冲:所述气囊容纳体5和碰撞体6在受到障碍物冲击时,接触碰撞部位首先是接触体66,接触体66首先缓冲、吸收部分能量,缓冲防护板62弹出拦截碰撞飞溅物,随后触发气囊容纳体5的壳盖52打开、气囊5A充气工作,再次缓冲、吸收剩余的能量,并且能够大面积的保护汽车,扩大保护区域,防止碰撞时弹射的飞溅物伤人、损车,碰撞能量经气囊容纳体5传递给液压减震装置2中进行三次缓冲、吸能,即活塞头24a挤压内部的液压油,液压油流经溢流小孔23a阻尼吸能,同时其内部的伸缩弹簧25也可以吸收部分能量,于此同时液压减震装置2后移与缓冲弹簧12接触形成压缩配合,再次缓冲、吸能,最后可能余下的能量传递到后置挡块11上。整个减震缓冲过程结束。
本装置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将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实时检测并提醒驾驶人员进行避让,对确定的危险源能够有及时反馈并进行主动防护,利用“电磁炮”原理,能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内,段时间、短距离内实现液压减震装置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和运行速度,快速进行主动防护,避免了因反应缓慢而造成的更大损失。另外,本装置占用空间小,方便集成在车体上,不影响汽车外观。
2、本装置采用多级、多结构的缓冲吸能手段,接触碰撞时通过弹力板和减震弹簧缓冲还有减震缓冲物缓冲吸能,随后通过气囊工作进行大面积的有效保护,在经液压油阻尼吸收以及弹簧减震吸能,实现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的时间段内缓冲吸能,充分保护人身安全和降低汽车损失。
3、本装置对液压减震装置2还设有了防倾覆以及冲出轨道4和安装架1的限位保护功能,对气囊5A设有开合壳盖52作为保护体,防止外部物件刺破气囊5A出现失效情况,使整个装置运行更加可靠、稳定和安全。
Claims (9)
1.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
a、安装架(1)内设置一个具有缓冲和吸收外部冲击能量的液压减震装置(2),液压减震装置(2)沿其轴线方向环绕一组感应线圈(21),在液压减震装置(2)上设置一组车轮(3),车轮(3)与连接在安装架(1)内的导轨(4)滚动配合,在安装架(1)后端连接后置挡块(11),后置挡块(11)上连接缓冲弹簧(12),当液压减震装置(2)碰撞后移时,液压减震装置(2)尾部与缓冲弹簧(12)形成压缩配合;
b、液压减震装置(2)的伸缩杆(24b)前端穿出安装架(1)与设有开口的气囊容纳体(5)连接,气囊容纳体(5)的空腔内安装气囊(5A),气囊容纳体(5)前端与碰撞体(6)连接;
c、安装架(1)上环绕一组沿液压减震装置(2)轴线方向设置的电磁线圈(13),每个电磁线圈(13)电学连接电磁驱动装置(7),电磁驱动装置(7)电学连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信号采集处理模块(8)分别电学连接启停开关(9)和声光报警器(10),启停开关(9)电学连接汽车电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减震装置(2)包括: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减震外壳(22),减震外壳(22)后端内侧连接前端开口的内管套(23),内管套(23)上设有一组溢流小孔(23a),内管套(23)与减震外壳(22)通过内外壁的间隙经溢流小孔(23a)相互连通,内管套(23)内壁与活塞头(24a)间隙配合,活塞头(24a)上连接伸缩杆(24b),伸缩杆(24b)杆身与连接在减震外壳(22)上的油封(22a)、直线轴承(22b)依次对应形成密封配合和滑动配合,在活塞头(24a)和减震外壳(22)后端之间设置一个伸缩弹簧(25),在减震外壳(22)前端和内管套(23)之间设有储压海绵(26),在减震外壳(22)后端上设有注油孔(22c),注油孔(22c)通过逆止阀(22d)连通内部油路,注油孔(22c)螺接堵头(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外壳(22)侧面还连接定位轮(28),所述安装架(1)上设有与定位轮(28)配合的导向槽(14),导向槽(14)尾端连接限位弹簧(15),安装架(1)上设有与导向槽(14)连通的润滑油杯(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前端铰接用于限制车轮(3)移动的阻拦板(17),阻拦板(17)后侧连接缓冲垫(17a)、前侧通过阻尼器(17b)与安装架(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容纳体(5)包括壳体(51),壳体(51)的开口处设有一组壳盖(52),每个壳盖(52)由前端向后依次设置第一铰接孔(53)和第二铰接孔(54),第一铰接孔(53)与连杆(55)铰接,连杆(55)的另一端铰接推杆(56),推杆(56)穿出气囊容纳体(5)前端带孔的堵板(57)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铰接孔(54)与壳体(51)外侧连接,当外部撞击作用在推杆(56)时通过其后移带动壳盖(52)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体(6)包括:一个上侧开口的容纳座(61),容纳座(61)内安装缓冲防护板(62),容纳座(61)底部内连接一组压缩弹簧(63),每个压缩弹簧(63)通过弹簧端盖(67)连接第一斜块(64),第一斜块(64)与固定在推杆(56)上的第二斜块(65)通过斜面接触相互配合,容纳座(61)前端连接有接触体(66),接触体(66)内设置一组与容纳座(61)前端相平行弹力板(66a),弹力板(66a)之间通过减震弹簧(66b)连接,碰撞体(6)内的空隙填充有减震缓冲物(66c);
推杆(56)穿过容纳座(61)伸入到接触体(6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防护板(62)为固体天然橡胶和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7b)为液压阻尼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板(66a)为橡胶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76036.XU CN214728628U (zh) | 2021-05-19 | 2021-05-19 |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76036.XU CN214728628U (zh) | 2021-05-19 | 2021-05-19 |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28628U true CN214728628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2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7603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28628U (zh) | 2021-05-19 | 2021-05-19 |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286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3080A (zh) * | 2024-06-21 | 2024-07-23 | 合肥合大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车载平衡装置 |
-
2021
- 2021-05-19 CN CN202121076036.XU patent/CN2147286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3080A (zh) * | 2024-06-21 | 2024-07-23 | 合肥合大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车载平衡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99420B1 (en) | Telescopic energy-absorb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 collisions | |
CN113246889B (zh) | 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及防撞方法 | |
CN109591754B (zh) | 一种保护车人碰撞事故中人地碰撞损伤的方法 | |
CN214728628U (zh) | 一种汽车自动碰撞保护装置 | |
EP4349660A1 (en) | Vehicle collision shock attenuation device | |
CN102529874A (zh) | 一种汽车外置安全气囊装置 | |
EP4389557A1 (en) | Rail train smart anti-climb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rail train | |
CN201056189Y (zh) | 触发式汽车相撞缓冲装置 | |
CN204222792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架的吸能结构 | |
CN103802700B (zh) | 一种汽车座椅碰撞缓冲装置 | |
CN113799841B (zh) | 轨道列车防爬器及轨道列车 | |
CN202847626U (zh) | 汽车主动防撞缓冲装置和主动防撞系统 | |
CN203093972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用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 |
CN105253084A (zh) | 渣土车前下部行人保护系统 | |
CN210554641U (zh) | 一种汽车一体化防撞系统 | |
CN104670185A (zh) | 反冲式防碰撞缓冲装置及车辆 | |
CN204368068U (zh) | 能前后自动伸缩的新型汽车保险杠 | |
CN108791149B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装置及汽车 | |
CN104401275A (zh) | 能前后自动伸缩的汽车保险杠 | |
CN111347992A (zh) | 一种汽车智能防撞吸能系统及防撞吸能方法 | |
CN208915120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装置及汽车 | |
CN1706693A (zh) | 汽车安全防撞系统 | |
CN208101905U (zh) | 一种基于电磁抗力与气压储能原理的汽车防撞系统设计 | |
CN207374305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装置 | |
CN221737613U (zh) | 一种减速器与电驱桥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