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14661286U -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1286U
CN214661286U CN202120079919.XU CN202120079919U CN214661286U CN 214661286 U CN214661286 U CN 214661286U CN 202120079919 U CN202120079919 U CN 202120079919U CN 214661286 U CN214661286 U CN 214661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hinge
belt
connect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799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799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1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1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1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涉及家具技术领域,解决易坏和不美观的问题,合页式家具包括折叠式蜂窝纸和连接结构件,连接结构件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压板贴合连接第一侧板的内侧面,第一侧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形成有于第一侧板前侧边缘形成开口的空腔,第一连接带的第一端设置于空腔内并固定连接第一侧板,第一连接带的第二端自空腔开口伸出;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板的内侧面。折叠式蜂窝纸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与第二压板之间形成有张口,第二连接带位于张口内,第一连接带从折叠式蜂窝纸前侧绕过并伸入张口内与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采用该连接结构件的合页式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合页式家具的结构件通常为纸质结构件,因此,在连接件的选择上比较局限,比如绳子、夹子、磁铁等,有的合页式家具的连接件会对其整体结构形状造成破坏,影响其美观,有的合页式家具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在展开时进行连接定形,而在合拢时无法通过连接件连接实现定形,在存放时无法压缩到最小体积,同时在拿取搬运时容易散开。在纸质结构件上连接连接件的位置也存在容易破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压板、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板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前侧边缘形成开口,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第二端自所述空腔的开口伸出;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的前侧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连接带的第一端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第一压板将第一连接带遮挡住不暴露于外界,使第一连接带与第一侧板的连接部位被遮挡,不仅能够获得更为美观的外观结构也能够保护第一连接带与第一侧板的连接部位不被触碰、破坏,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第一压板于所述空腔处平滑过渡。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压板处平滑过渡能够避免凸起的空腔处的较快磨损。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板压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内侧面。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压板将第一连接带压合于第一侧板处,增加了空腔处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侧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的所述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多根所述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外侧面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侧面设置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采用第一连接带的外侧面以及第二连接带的内侧面的连接方式,能够让第一连接带的第二端需要朝向内弯曲后才能与第二连接带连接,可以在提高连接面的同时确保第一连接带具有最少的外凸部分,能够使家具更牢固和更美观。同时,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部的设置也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连接操作。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带的第二端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前侧边缘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连接带能够在不超出第二侧板,确保美观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连接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为相互连接的魔术贴。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翻毛,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抓钩。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将第一连接部设置为翻毛,第二连接部设置为抓钩时,主要通过对更为柔软的翻毛实现弯曲更为轻松容易,能够降低抓钩对翻毛的误钩率,方便地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操作,也能够避免抓钩刮伤家具和对手指的擦挂。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压板设置有开缝,所述第二连接带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带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带的第二端自所述开缝处伸出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内侧面。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压板将第二连接带的第一端遮挡避免其暴露于外界,不仅能够获得更为美观的外观结构也能够保护第二连接带与第二侧板的连接部位不被触碰、破坏,提供更为稳定的结构,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压板压合于所述第二连接带。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压板将第二连接带的第一端压合于第二侧板处,增加了第二连接带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一条所述开缝伸出一根所述第二连接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合页式家具,包括折叠式蜂窝纸和上述的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所述折叠式蜂窝纸能在左右方向上拉伸折叠,所述第一压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的最左侧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的最右侧连接;所述折叠式蜂窝纸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形成有张口,所述第二连接带位于所述张口内,所述第一连接带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的前侧绕过并伸入所述张口内侧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伸出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完全折叠时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压板的厚度之和。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适当长度的第一连接带既能够方便与第二连接带连接,也能够提供简洁美观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无法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带所处张口的根部结合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两个所述空腔上下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合页式家具转角处均设置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带的第一端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第一压板将第一连接带遮挡住不暴露于外界,使第一连接带与第一侧板的连接部位被遮挡,不仅能够获得更为美观的外观结构也能够保护第一连接带与第一侧板的连接部位不被触碰、破坏,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连接带的外侧面以及第二连接带的内侧面的连接方式,能够让第一连接带的第二端需要朝向内弯曲后才能与第二连接带连接,可以在提高连接面的同时确保第一连接带具有最少的外凸部分,能够使家具更牢固和更美观。同时,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部的设置也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连接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板将第二连接带的第一端遮挡避免其暴露于外界,不仅能够获得更为美观的外观结构也能够保护第二连接带与第二侧板的连接部位不被触碰、破坏,提供更为稳定的结构,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第一侧板与第一压板和第一连接带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侧板与第二压板和第二连接带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合页式家具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合页式家具折叠时连接结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合页式家具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合页式家具展开时连接结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第一侧板;2、第一压板;3、第一连接带;
4、第二侧板;5、第二压板;51、开缝;6、第二连接带;
7、折叠式蜂窝纸;
8、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如图1-图6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该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4、第一压板2、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6。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相同,为矩形厚纸板,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的各角均倒圆角处理,第一压板2为厚纸片或薄纸板,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5与第一侧板1尺寸相同,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6为柔软的带状连接件。
第一侧板1在左,第二侧板4在右,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4于同一水平面上竖放并相对平行设置,它们的相对侧为内侧面。第一压板2通过胶水贴合连接于第一侧板1的内侧面,在位于第一侧板1前侧的位置处第一侧板1与第一压板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空腔,空腔于第一侧板1的前侧边缘形成开口,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端设置于空腔内并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1的内侧面处,第一连接带3的第二端自空腔的开口伸出,第一压板2于空腔处平滑过渡形成弧形的小拱顶。第二连接带6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的前侧位置,第一连接带3与第二连接带6位于相同高度的位置。第一连接带3朝第二连接带6弯曲并与之可拆卸连接。
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端位于第一侧板1与第一压板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第一压板2将第一连接带3遮挡住不暴露于外界,使第一连接带3与第一侧板1的连接部位被遮挡,不仅能够获得更为美观的外观结构也能够保护第一连接带3与第一侧板1的连接部位不被触碰、破坏,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第一压板2处平滑过渡能够避免凸起的空腔处的较快磨损。
优选的,第一压板2与第一侧板1紧密结合,空腔刚好能容纳一根第一连接带3,第一压板2压合于第一连接带3的内侧面处将其摁在第一侧板1上。第一压板2将第一连接带3压合于第一侧板1处,增加了空腔处的结构稳定性,可让连接件的连接处不易损坏。
优选的,为了能提供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在第一侧板1与第一压板2之间设置多个沿第一侧板1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的空腔,比如两个空腔,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一根第一连接带3,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设置有两根第二连接带6,第一连接带3与第二连接带6一一对应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第一连接带3的外侧面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带6的内侧面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带3与第二连接带6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此种连接结构下的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6优选为相互连接的魔术贴,同时,第一连接部为翻毛,第二连接部为抓钩。采用第一连接带3的外侧面以及第二连接带6的内侧面的连接方式,能够让第一连接带3的第二端需要朝向内弯曲后才能与第二连接带6连接,可以在提高连接面的同时确保第一连接带3具有最少的外凸部分,能够使家具更牢固和更美观。同时,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6的连接部的设置也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连接操作。将第一连接部设置为翻毛,第二连接部设置为抓钩时,主要通过对更为柔软的翻毛实现弯曲更为轻松容易,能够降低抓钩对翻毛的误钩率,方便地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操作,也能够避免抓钩刮伤家具和对手指的擦挂。
优选的,第二连接带6的第二端端部与第二侧板4的前侧边缘平齐,第二连接带6能够在不超出第二侧板4,确保美观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连接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该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还包括第二压板5,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5相同,为厚纸片或薄纸板,第二压板5通过胶水贴合连接于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在第二压板5处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开缝51,开缝51有两条并与第一连接带3一一对应,一条开缝51对应设置一根第二连接带6。第二连接带6的第一端伸入开缝51并位于第二压板5与第二侧板4之间,第二连接带6的第一端通过胶水与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连接,第二连接带6的第二端自开缝51处伸出并通过胶水与第二压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压板5与第二侧板4紧紧贴合,第二压板5压合于第二连接带6将其摁在第二侧板4上。第二压板5将第二连接带6的第一端遮挡避免其暴露于外界,不仅能够获得更为美观的外观结构也能够保护第二连接带6与第二侧板4的连接部位不被触碰、破坏,提供更为稳定的结构,具有结构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第二压板5将第二连接带6的第一端压合于第二侧板4处,增加了第二连接带6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合页式家具,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该种合页式家具包括折叠式蜂窝纸7和实施例3的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折叠式蜂窝纸7于连接结构件放置于同一水平面处,折叠式蜂窝纸7能在左右方向上拉伸折叠,同时也能围合成圆柱形,折叠式蜂窝纸7的转角处均与第一侧板1一致设置倒圆角。第一压板2的内侧面利用胶水与折叠式蜂窝纸7的最左侧的一张纸板连接,第二压板5的内侧面利用胶水与折叠式蜂窝纸7的最右侧连接,折叠式蜂窝纸7与第一压板2之间形成有张口8,折叠式蜂窝纸7与第二压板5之间形成有张口8,第二连接带6位于相应张口8内,第一连接带3从折叠式蜂窝纸7的前侧绕过并伸入张口8内侧与第二连接带6可拆卸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开缝51的位置可能出现偏差,比如将开缝51加工的太靠内侧而同时在折叠时蜂窝纸7的相应部位同时生成一条开缝,此时位于第二压板5和折叠式蜂窝纸7的开缝因看成开缝51的附属产物,这时第二连接带6的第二端自第二压板5的开缝51处伸出后再次穿过折叠式蜂窝纸7的相应开缝后通过胶水与第二压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带3伸出开口的长度大于折叠式蜂窝纸7完全折叠时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二侧板4的厚度、第二压板5的厚度之和,但第一连接带3无法伸至第二连接带6所处张口8的根部结合处,这样适当长度的第一连接带3既能够方便与第二连接带6连接,也能够提供简洁美观的连接效果。
该种合页式家具具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空腔,折叠状态下,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端位于第二连接带6一侧的张口8内,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端向内弯曲后与第二连接带6连接,此时的第一连接带3与折叠式蜂窝纸7的前侧面接触。展开时,手拿住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向两侧用力使第一连接带3与第二连接带6脱离,之后拿住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围合成环,将第一连接带3绕过第二侧板4后与第二连接带6连接使折叠式蜂窝纸7定形,要折叠时,拿住第一连接带3使之与第二连接带6脱离,之后顺势拿住将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将折叠式蜂窝纸7折叠,之后拿住第一连接带3拉至第二连接带6一侧的张口8处,略微用手指撑开该张口8并用手指将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端按入该张口8内并顺势内压一下第二侧板4,则可实现第一连接带3与第二连接带6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4)、第一压板(2)、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6);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4)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板(2)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侧面,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一压板(2)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前侧边缘形成开口,所述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连接带(3)的第二端自所述空腔的开口伸出;所述第二连接带(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的前侧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带(3)与所述第二连接带(6)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一压板(2)之间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侧板(1)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的所述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一连接带(3);所述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设置有多根所述第二连接带(6);所述第一连接带(3)与所述第二连接带(6)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3)的外侧面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带(6)的内侧面设置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带(3)与所述第二连接带(6)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6)的第二端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4)的前侧边缘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3)和所述第二连接带(6)为相互连接的魔术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翻毛,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抓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板(5),所述第二压板(5)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压板(5)设置有开缝(51),所述第二连接带(6)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压板(5)与所述第二侧板(4)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带(6)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4),所述第二连接带(6)的第二端自所述开缝(51)处伸出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5)的内侧面。
8.一种合页式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式蜂窝纸(7)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所述折叠式蜂窝纸能在左右方向上拉伸折叠,所述第一压板(2)的内侧面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7)的最左侧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的内侧面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7)的最右侧连接;所述折叠式蜂窝纸(7)与所述第二压板(5)之间形成有张口(8),所述第二连接带(6)位于所述张口(8)内,所述第一连接带(3)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7)的前侧绕过并伸入所述张口(8)内侧与所述第二连接带(6)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3)伸出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折叠式蜂窝纸(7)完全折叠时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板(4)的厚度、所述第二压板(5)的厚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合页式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式家具转角处均设置倒圆角。
CN202120079919.X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Active CN214661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9919.XU CN214661286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9919.XU CN214661286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1286U true CN21466128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1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79919.XU Active CN214661286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1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4161033A5 (ja) 表示装置
WO2019140712A1 (zh) 柔性显示设备
CN217338168U (zh) 拼接式树裙
CN214661286U (zh) 一种合页式家具的连接结构件以及合页式家具
JP2005348998A (ja) マスク
USD1044293S1 (en) Hat hanger
JP3751354B2 (ja) 補強部のフック基部固定構造
CN200995855Y (zh) 真空式收纳盒
CN106882445A (zh) 一种相架式展示盒
CN208827109U (zh) 一种带有夹片结构的浴缸模具
CN108209325B (zh) 可固定收折方向的座布结构及婴儿床
USD538837S1 (en) Bandanna temple for sunglasses
CN216612420U (zh) 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包装盒
CN216995672U (zh) 一种可快速展开的塑料袋
CN215323823U (zh) 一种手提纸盒
KR200471121Y1 (ko)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218578256U (zh) 一种用于装载食品的可分离式包装盒
CN218704797U (zh) 一种商品包装展示盒
US12262830B1 (en) Supporting and locking structure for cloth frame
CN214595320U (zh) 一种新型床笠
CN221273994U (zh) 一种卡牌收纳包
CN218705271U (zh) 一种可拆卸的组合式电子产品收纳包
CN211155073U (zh) 一种集包边与连接功能于一体的魔术贴包边条制成的帘
USD1075708S1 (en) Display device
CN217743864U (zh) 新型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