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4225U - 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44225U CN214644225U CN202022347287.9U CN202022347287U CN214644225U CN 214644225 U CN214644225 U CN 214644225U CN 202022347287 U CN202022347287 U CN 202022347287U CN 214644225 U CN214644225 U CN 2146442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cylinder
- front side
- rear side
- top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及弧形接料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左侧经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转动相连;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设有一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所述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上方转动相连;所述支撑架中部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翻转气缸,每组所述翻转气缸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下方转动相连,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面中部转动相连;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左侧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设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接料的便利性,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生产机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海绵在生产加工的时候,将柱型海绵生产完成之后,需要人工在其中部进行后续工作。其中,柱型海绵生产的过程中,会先切断,切断成需要的长度之后,再抓取移动到输送线上面,利用输送线输送到后端,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降温,此时海绵的轴线与输送线垂直,然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将其翻转90度,使得海绵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人工进行翻转,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接料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海绵接料的便利性及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绵接料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及弧形接料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左侧经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转动相连;
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设有一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所述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上方转动相连;
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弧形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部前侧及底部后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接触或分离;
所述支撑架中部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翻转气缸,两组所述翻转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升气缸的前侧及后侧,每组所述翻转气缸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下方转动相连,所述翻转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面中部转动相连;
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左侧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前侧支撑辊及后侧支撑辊,所述前侧支撑辊设置于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前端,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前侧设有两组前侧定位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后侧设有两组后侧定位板,所述前侧定位板的顶部设有一前侧弧形缺口,所述后侧定位板的顶部设有后侧弧形缺口,所述顶升气缸及所述翻转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前侧支撑辊的底部抵于两组所述前侧弧形缺口内,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底部抵于两组所述后侧弧形缺口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转气缸包括前侧翻转气缸及后侧翻转气缸,所述前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前侧支撑辊的前端,所述后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后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前侧翻转气缸及所述后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所述凸块转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正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顶升气缸及翻转气缸电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顶面右侧设有一弹性支撑块,所述顶升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右侧抵于所述弹性支撑块的顶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连通,所述让位槽的中部设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齐平设置,所述加强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让位槽的深度,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加强板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定位气缸推动支撑架及弧形接料板转动,使弧形接料板与水平面之间呈夹角,便于接料,再利用翻转气缸的设置,这样能够将弧形接料板进行翻转,使得产品从弧形接料板内移走,这样既能够将产品进行90度翻转,又能够将产品迅速的从弧形接料板内脱离,便于后续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其中:1、底座;2、支撑架;3、弧形接料板;4、第一转轴;5、顶升气缸;6、翻转气缸;7、挡板;8、前侧支撑辊;9、后侧支撑辊;10、后侧定位板;11、前侧弧形缺口;12、后侧弧形缺口;13、前侧翻转气缸;14、后侧翻转气缸;15、凸块;16、光电传感器;17、弹性支撑块;18、让位槽;19、加强板;20、前侧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海绵接料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及弧形接料板3,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左侧经第一转轴4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转动相连;
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设有一顶升气缸5,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所述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上方转动相连;
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弧形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部前侧及底部后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接触或分离;
所述支撑架中部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翻转气缸6,两组所述翻转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升气缸的前侧及后侧,每组所述翻转气缸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下方转动相连,所述翻转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面中部转动相连;
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左侧设有一挡板7,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时,会在弧形接料板的左侧上方设置输送带,竖向放置的立柱海绵经过输送带向右输送,在接料的时候,顶升气缸的输出轴伸出,使得弧形接料板及支撑架的右端朝上移动,这样弧形接料板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的夹角,当输送带上面的产品移动到输送带右端的时候,产品会向右从输送带上面掉落,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就会直接掉落在弧形接料板的顶面上,而产品的底部则会通过挡板进行阻挡,使得产品无法从弧形接料板上面掉落,此时产品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的倾斜角度,然后顶升气缸的输出轴回缩,使得弧形接料板与水平面平行,这样产品的轴线也与水平面平行,完成产品90度的翻转。需要将产品从弧形接料板移走的时候,会在弧形接料板的前侧或者后侧设置接料设备,然后对应的翻转气缸输出轴伸出,使得接料板朝前或者朝后翻转,这样弧形接料板上面的产品就会从弧形接料板上面滚动脱离,实现产品的下料,效率高,质量好,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前侧支撑辊8及后侧支撑辊9,所述前侧支撑辊设置于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前端,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前侧设有两组前侧定位板20,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后侧设有两组后侧定位板10,所述前侧定位板的顶部设有一前侧弧形缺口11,所述后侧定位板的顶部设有后侧弧形缺口12,所述顶升气缸及所述翻转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前侧支撑辊的底部抵于两组所述前侧弧形缺口内,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底部抵于两组所述后侧弧形缺口内。
所述翻转气缸包括前侧翻转气缸13及后侧翻转气缸14,所述前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前侧支撑辊的前端,所述后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后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正常情况下,两组翻转气缸输出轴都回缩的时候,前侧支撑辊及后侧支撑辊都抵在对应的弧形缺口内,当需要将接料板朝前翻转的时候,后侧翻转气缸输出轴伸出,前侧翻转气缸不工作,然后后侧翻转气缸会推动弧形接料板围绕着前侧支撑辊转动,也就是前侧支撑辊会在前侧弧形缺口内转动,后侧支撑辊从后侧弧形缺口内脱离。同理,前侧翻转气缸输出轴伸出也是一样。这样前侧支撑辊及后侧支撑辊与支撑架不是固定的转动连接,便于转动及移动。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凸块15,所述前侧翻转气缸及所述后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所述凸块转动相连。
参见图2所示,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正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光电传感器16,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顶升气缸及翻转气缸电控连接。
通过光电传感器的设置,这样能够检测到弧形接料板上是否有产品,便于后续的自动工作。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底座的顶面右侧设有一弹性支撑块17,所述顶升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右侧抵于所述弹性支撑块的顶面上。通过弹性支撑块的设置,这样能够使得顶升气缸输出轴回缩之后,支撑架的底面会抵在弹性支撑块上,防止两者的刚性碰撞,减小噪音及两者之间的磨损。
参见图1所示,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一让位槽18,所述让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连通,所述让位槽的中部设有一加强板19,所述加强板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齐平设置,所述加强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让位槽的深度,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加强板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
通过让位槽及加强板的设置,这样能够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又能够保证强度。
Claims (7)
1.一种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及弧形接料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左侧经第一转轴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转动相连;
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一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所述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上方转动相连;
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弧形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部前侧及底部后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接触或分离;
所述支撑架中部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翻转气缸,两组所述翻转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升气缸的前侧及后侧,每组所述翻转气缸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下方转动相连,所述翻转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面中部转动相连;
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左侧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前侧支撑辊及后侧支撑辊,所述前侧支撑辊设置于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前端,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前侧设有两组前侧定位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后侧设有两组后侧定位板,所述前侧定位板的顶部设有一前侧弧形缺口,所述后侧定位板的顶部设有后侧弧形缺口,所述顶升气缸及所述翻转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前侧支撑辊的底部抵于两组所述前侧弧形缺口内,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底部抵于两组所述后侧弧形缺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气缸包括前侧翻转气缸及后侧翻转气缸,所述前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前侧支撑辊的前端,所述后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后侧支撑辊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底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前侧翻转气缸及所述后侧翻转气缸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所述凸块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接料板的顶面正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顶升气缸及翻转气缸电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右侧设有一弹性支撑块,所述顶升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右侧抵于所述弹性支撑块的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连通,所述让位槽的中部设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齐平设置,所述加强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让位槽的深度,所述顶升气缸的底部与所述加强板的顶面中部转动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47287.9U CN214644225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47287.9U CN214644225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44225U true CN214644225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8444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47287.9U Active CN214644225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44225U (zh) |
-
2020
- 2020-10-20 CN CN202022347287.9U patent/CN2146442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691931U (zh) | 自动翻转装置及物料输送线 | |
CN214644225U (zh) | 一种海绵接料装置 | |
CN213379533U (zh) | 一种铝合金加工装置 | |
CN114523602A (zh) | 一种模具钢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11793962A (zh) | 一种带有进料压平功能的裁切设备 | |
CN212404589U (zh) | 一种带有进料压平功能的裁切设备 | |
CN116967692A (zh) |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自动焊接装置及工艺 | |
CN218575163U (zh) | 倒角机 | |
CN214210835U (zh) |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边角料回收装置 | |
CN212434589U (zh) | 晶粒自动裂片机 | |
CN116174761A (zh) | 一种体育器材加工用打孔装置 | |
CN111318916B (zh) | 一种工件的铰链式自动开合取料装置及方法 | |
CN211804723U (zh) |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 |
CN110539021B (zh) | 一种批量生产用键槽加工装置 | |
CN209902182U (zh) | 一种锻造上料用送料装置 | |
CN214400247U (zh) | 一种真空玻璃裁切装置 | |
CN214211752U (zh) | 一种冷轧机用上料输送装置 | |
CN220282719U (zh) | 一种金属合金材料生产用稳定上料装置 | |
CN218781763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 |
CN112520305B (zh)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坯加工装置及工艺 | |
CN212311507U (zh) | 一种切割机上料机构 | |
CN219747575U (zh) | 一种光伏磨边工段的废料收集装置 | |
CN220497172U (zh) | 一种轮毂吹扫台 | |
CN217020697U (zh) | 锡柱机下料机构及锡柱机 | |
CN216680538U (zh) | 一种特种车辆锻件坯料锯床卸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