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6895U - 电梯井隔障 - Google Patents
电梯井隔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06895U CN203806895U CN201420167227.0U CN201420167227U CN203806895U CN 203806895 U CN203806895 U CN 203806895U CN 201420167227 U CN201420167227 U CN 201420167227U CN 203806895 U CN203806895 U CN 2038068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aining piece
- barrier
- elevator
- car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224 prote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隔障,设于轿厢外壁与井道壁和/或对重之间,所述隔障包括若干梁和若干隔挡件,所述梁呈水平状态且相间隔地分布于电梯井道内,所述隔挡件间隔排列分布在梁上,所述隔挡件与梁组成栅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隔障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有效地防止轿顶的电梯维保人员从轿厢与井道壁的间隙中坠落,而且不会妨碍工作人员检修对重的相关部件,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属于一种电梯井内防人员坠落的隔障。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日常维修和保养中,工作人员通常位于电梯轿顶上进行操作,此时就存在工作人员从轿顶跌落电梯井中的危险。为了避免前述意外发生,电梯轿顶通常配置防护栏,这是一种有效防止人员坠落的设施,并且我国电梯标准GB7588-2003对于轿顶防护栏的高度也有明确规定,其中8.13.3规定离轿顶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超过0.3米的自由距离时,轿顶应装设护栏。而对于轿顶护栏的高度,电梯标准GB7588-2003同样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8.13.3.2中,考虑护栏扶手外缘到井壁的水平自由距离,护栏扶手的高度至少为:
1)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米时,0.7米;
2)当自由距离大于0.85米时,1.1米。
与国内标准相比,制定中的欧洲标准prEN81-20对护栏的防坠落保护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将水平自由距离从0.85米减小到了0.5米,并且将测量位置从护栏扶手外缘改为扶手内缘。这种新的技术要求使得不少标准规格的电梯原本只需要配置0.7米高的防护栏,而现在必须改为配置1.1米高的防护栏。
将轿顶防护栏的高度从0.7米提高至1.1米后,建筑物的最小顶层高度可能需要增加,因而限制了电梯的使用场合。
当井道尺寸较大,同时由于建筑物的顶层高度限制又无法配置1.1米高的轿顶防护栏时,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轿厢外壁与井道壁之间配置井道隔障,减小防护栏到井道隔障的水平自由距离,使其达到配置0.7米高轿顶防护栏的要求或者不配置轿顶防护栏的要求。普通的井道隔障一般采用无孔的围壁或者由横梁支撑的井道隔离网,其安装施工复杂并且成本高昂。
此外,鉴于对重的厚度因素,对重侧的轿顶护栏内缘到井道壁的水平自由距离相比轿厢其它侧更容易超过0.5米,考虑到维保人员站在轿顶上检修对重相关部件的方便性,无孔的围壁型隔障或者隔离网不能设置在对重与轿厢外壁之间,此时前述防护隔障的使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井隔障,可以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并且有效可靠地防止人员从轿顶跌落电梯井道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井隔障,包括若干梁和若干隔挡件,所述梁呈水平状态且相间隔地分布于电梯井道内,所述隔挡件间隔排列分布在梁上,所述隔挡件与梁组成栅状结构。
其中,所述隔障设于轿厢外壁与井道壁和/或对重之间。
并且,所述隔挡件与相邻的轿厢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所述隔挡件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对重导轨、轿厢导轨、曳引绳或曳引带之间的间隔均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其中前述各间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对于隔挡件和与其相邻的轿顶防护栏、对重导轨、轿厢导轨、曳引绳或曳引带之间的间隔定义的含义是:对重导轨、轿厢导轨、曳引绳或曳引带均是上下贯穿整个电梯轿厢运行空间的,只要其与轿厢外壁、轿顶防护栏端部或者隔挡件的间隔满足上述距离条件,便可以作为防止坠落的隔障的一部分。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梁的两端直接固定在井道壁,或者梁是对重导轨或轿厢导轨的导轨支架,或者梁固定安装在对重导轨或轿厢导轨的导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隔挡件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端固定在最上层的梁上或者井道顶部,下端固定在最下层的梁上或者井道底部,其余梁上具有供隔挡件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隔挡件为分段式结构,每段隔挡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梁上。
其中,所述隔挡件为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当隔挡件为柔性材料时,隔挡件的上端和/或下端设有调整隔挡件张紧力的调节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隔挡件2,避免其松弛无法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隔挡件与梁之间设置有隔振件,可以防止因对重或轿厢等外界作用传递的振动导致隔挡件2与梁1碰撞产生噪音。
与现有的无孔围壁或隔离网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隔挡件间隔设置,不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便于隔障设置在轿厢与对重之间,同时工作人员可穿过隔挡件之间的间隔检修对重相关部件,操作性强。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现有导轨支架安装梁或者井道横梁,便于安装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隔障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网格区域表示需要防护坠落风险的区域;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隔障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去除网格标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隔障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一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隔障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三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梁;2为隔挡件;3为井道壁;4为轿厢;5为对重;6为轿顶防护栏;7为对重导轨;8为轿厢导轨;9为曳引绳或曳引带;10为固定件;11为隔振件;12为对重导轨支架;13为楔形块绳头;14为弹簧;15为绳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隔障设置在需要防护的两个区域,如图1中的网格区域,其中井道壁3与轿顶防护栏6内缘之间的水平自由距离都大于等于0.5m且无法设置1.1m高的轿顶防护栏,位于对重5另一侧的井道壁3与轿顶防护栏6内缘之间的水平自由距离小于0.5m,故设置高度为0.7m的防护栏即可。第一实施例的隔障分为两种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一种设置在轿厢4的外壁与对重5之间,另一种设置在轿厢4的外壁与井道壁3之间。
设置在轿厢4的外壁与对重5之间的隔障包括若干梁1、若干隔挡件2、若干隔振件11以及若干固定件10,在本实施例中梁为六根。
如图2、图3所示,梁1安装在对重导轨支架12上,位于轿厢4外壁与对重5之间,同时梁1也是轿厢导轨8的导轨支架安装梁。梁1具有两排孔,隔挡件2为分段式的长条形材料,且隔挡件2的两端打有孔,隔挡件12的两端通过固定件10与梁1固定,所述固定件10为螺栓螺母组件,如图3的局部放大图。
梁1呈水平布置,间隔地分布于井道内。
隔挡件2沿着梁1间隔排列构成栅状结构,隔挡件2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固定件10穿过隔挡件2与梁1上的孔将两者固定。隔挡件2到相邻轿厢4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所述隔挡件2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2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6、对重导轨7、轿厢导轨8、曳引绳或曳引带9之间的间隔均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该栅状结构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在有效地防护人员从轿厢与对重侧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坠落风险的同时,也不会妨碍站在轿顶的工作人员通过间隔检修对重的相关部件。
如图3的局部放大图所示,隔振件11垫于隔挡件2与梁1之间,避免对重5产生的振动使得梁1与隔挡件2碰撞而产生噪音。
第二种隔障设置在轿厢4外壁与井道壁3之间,包括若干梁1、若干隔挡件2、以及若干固定件10,本实施例以六根梁为例。
梁1是横跨井道宽度的槽钢梁,其两端固定在井道壁3上,位于轿厢4外壁与井道壁3之间。梁1具有两排孔,隔挡件2为分段式的长条形材料,且隔挡件2的两端打有孔,隔挡件12的两端通过固定件10与梁1固定,所述固定件10为螺栓螺母组件。
梁1呈水平布置,间隔地分布于井道内。
隔挡件2沿着梁1间隔排列构成栅状结构,隔挡件2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固定件10穿过隔挡件2与梁1上的孔将两者固定。隔挡件2到相邻轿厢4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所述隔挡件2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2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6、对重导轨7、轿厢导轨8、曳引绳或曳引带9之间的间隔均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该栅状结构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能防护人员从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坠落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梁1的材料并不限于槽钢、可以是有一定强度与刚度的梁。
所述隔挡件2不限于金属材料,可以是尼龙、塑料等非金属材料。
固定件10不限于螺栓螺母组件,可以是有一定强度的紧固件或直接将隔挡件2与梁1焊接。
所述隔振件11以非金属材质制作,可以是聚氨酯、橡胶或者类似的带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材料。隔振件11也可不配置,例如隔挡件2与梁1采用焊接时可以不考虑噪音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包含两个防护区域的隔障,分别设置在轿厢4外壁与对重5之间、轿厢4外壁与井道壁3之间。
设置在轿厢4外壁与对重5之间的隔障包括若干梁1、若干隔挡件2、若干隔振件11以及若干固定件10,在本实施例中梁为六根。
梁1安装在对重导轨7的支架12上,位于轿厢4外壁以及对重5之间,梁1同时也是轿厢导轨8的导轨支架安装梁。梁1具有上下贯通的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与隔挡件2的数量相同。隔挡件2为整体式的柔性缆,其分别穿过梁1上上下相对应的通孔,两端由固定件10固定在梁1上或者井道两端。
梁1呈水平布置,间隔地分布于井道内。
隔挡件2沿着梁1间隔排列构成栅状结构,隔挡件2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固定件10穿过隔挡件2与梁1上的孔将两者固定。隔挡件2到相邻轿厢4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所述隔挡件2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2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6、对重导轨7、轿厢导轨8、曳引绳或曳引带9之间的间隔均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该栅状结构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在有效地防护人员从轿厢与对重侧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坠落风险的同时,也不会妨碍站在轿顶的工作人员通过间隔检修对重的相关部件。
如图4中间的局部放大图,隔振件11为圆管形,放置在梁1上的通孔中,隔挡件2穿过隔振件11上的孔。隔振件11避免对重5产生的振动使得梁1与隔挡件2碰撞而产生噪音。
第二种隔障设置在轿厢4外壁与井道壁3之间,包括若干梁1、若干隔挡件2、以及若干固定件10,本实施例以六根梁为例。
梁1是横跨井道宽度的槽钢梁,其两端固定在井道壁3上,位于轿厢4外壁与井道壁3之间。梁1具有上下贯通的若干通孔,隔挡件2为整体式的柔性缆。隔挡件2穿过梁1上的通孔,两端由固定件10固定在梁1上或者井道两端。
梁1呈水平布置,间隔地分布于井道内。
隔挡件2沿着梁1间隔排列构成栅状结构,隔挡件2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固定件10穿过隔挡件2与梁1上的孔将两者固定。隔挡件2到相邻轿厢4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所述隔挡件2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2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6、对重导轨7、轿厢导轨8、曳引绳或曳引带9之间的间隔均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该栅状结构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能防护人员从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坠落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的固定件10由楔形块绳头13、弹簧14以及绳夹15组成,隔挡件2上端穿过楔形块绳头13后以绳夹15固定,如图4上方的局部放大图。上端固定件10可以通过弹簧14调节隔挡件2的张紧力,防止隔挡件2松弛而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如图4下方的局部放大图,下端的固定件10由楔形块绳头13与绳夹15组成,隔挡件2下端穿过楔形块绳头13后以绳夹15固定。
当然,隔挡件2在井道垂直方向上可以是整段的,也可以是分段的。
所述梁1的材料并不限于槽钢、可以是有一定强度与刚度的梁。
所述隔挡件2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尼龙、塑料等非金属材料。
所述固定件10不限于楔块、弹簧与绳夹结构,但必须包含隔挡件2的紧固部件并且其中至少一端包含用于张紧的弹性元件。
所述隔振件11以非金属材质制作,可以是聚氨酯、橡胶或者类似的带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材料。当然,在不考虑噪音问题时,隔振件11也可不配置。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隔挡件的形状/材料/结构、梁的形状/结构/材料以及隔挡件与梁之间的固定方式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梁(1)和若干隔挡件(2),所述梁(1)呈水平状态且相间隔地分布于电梯井道内,所述隔挡件(2)间隔排列分布在梁(1)上,所述隔挡件(2)与梁(1)组成栅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障设于轿厢(4)外壁与井道壁(3)和/或对重(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与相邻的轿厢(4)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所述隔挡件(2)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2)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6)、对重导轨(7)、轿厢导轨(8)、曳引绳或曳引带(9)之间的间隔均大于等于0.1m且小于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梁(1)的两端直接固定在井道壁(3),或者梁(1)是对重导轨(7)或轿厢导轨(8)的导轨支架,或者梁(1)固定安装在对重导轨(7)或轿厢导轨(8)的导轨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和与其相邻的隔挡件(2)或者相邻的轿顶防护栏(6)、对重导轨(7)、轿厢导轨(8)、曳引绳或曳引带(9)之间的间隔为等间距或非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端固定在最上层的梁上或者井道顶部,下端固定在最下层的梁上或者井道底部,其余梁上具有供隔挡件(2)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为分段式结构,每段隔挡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为刚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为柔性材料,其上端和/或下端设有调整隔挡件张紧力的调节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梯井隔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2)与梁(1)之间设置有隔振件(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67227.0U CN203806895U (zh) | 2014-04-08 | 2014-04-08 | 电梯井隔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67227.0U CN203806895U (zh) | 2014-04-08 | 2014-04-08 | 电梯井隔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06895U true CN203806895U (zh) | 2014-09-03 |
Family
ID=5144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67227.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6895U (zh) | 2014-04-08 | 2014-04-08 | 电梯井隔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0689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31744A (zh) * | 2017-12-22 | 2018-06-08 | 吴柳平 | 用于电机的安置架 |
CN108367887A (zh) * | 2015-12-16 | 2018-08-0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电梯轿厢 |
CN115072527A (zh) * | 2022-04-14 | 2022-09-20 | 上海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平台货梯 |
-
2014
- 2014-04-08 CN CN201420167227.0U patent/CN2038068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67887A (zh) * | 2015-12-16 | 2018-08-0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电梯轿厢 |
CN108367887B (zh) * | 2015-12-16 | 2020-11-10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电梯轿厢 |
CN108131744A (zh) * | 2017-12-22 | 2018-06-08 | 吴柳平 | 用于电机的安置架 |
CN115072527A (zh) * | 2022-04-14 | 2022-09-20 | 上海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平台货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23988B2 (en) | Elevator systems | |
CN103857615B (zh) | 电梯 | |
CN203806895U (zh) | 电梯井隔障 | |
CN109415186B (zh) | 电梯设备 | |
KR20130001947A (ko) | 갱폼 인양용 가이드레일 시스템 | |
EP2826742B1 (en) | Elevator system | |
US20100032236A1 (en) | Fall arrest system | |
CN204549696U (zh) | 一种新型电梯井道底坑检修平台结构 | |
AU2016333499B2 (en) | Lift system | |
US9573606B2 (en) | Integrated walkway system | |
KR102326391B1 (ko) |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용의 카 | |
KR101176855B1 (ko) | 승강기가 설치된 타워크레인 | |
US6595331B2 (en) | Bracket for securing elevator components | |
CN102583132A (zh) | 一种电梯轿顶轮装置 | |
EP3456675B1 (en) | Elevator systems | |
WO2014108134A1 (en) | Ladder structure | |
CN212558963U (zh) | 一种轿顶护栏组件及其包括该护栏组件的电梯轿顶护栏 | |
KR102213646B1 (ko) | 가이드 레일 고정 장치 | |
CN108463424A (zh) | 电梯及电梯的跌落防护屏装置 | |
WO2013170439A1 (en) | Elevator system | |
CN202272594U (zh) | 一种电梯轿顶防护栏的安装结构 | |
CN219708818U (zh) | 电梯轿顶防护装置、电梯轿厢和电梯系统 | |
CN201738635U (zh) | 围栏安装附件以及围栏系统 | |
CN203834907U (zh) | 一种无脚手架电梯安装用安装架 | |
CN205634520U (zh) | 电梯双侧底坑防护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