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67359U - 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67359U CN203567359U CN201320484633.5U CN201320484633U CN203567359U CN 203567359 U CN203567359 U CN 203567359U CN 201320484633 U CN201320484633 U CN 201320484633U CN 203567359 U CN203567359 U CN 2035673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ink
- tank
- container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18 DNA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67 inorganic solven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49 in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38 liquid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23 met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3 sol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能够降低泄漏的液体污染周围的可能性。其具有:墨罐(43)、装置本体以及罐容器(42)、和吸收部件(39)。其中,该墨罐(43)具有墨水室(50)、导出口和注入口(52),该墨水室容纳经由管子向消耗墨水的液体喷射头供给的墨水;该导出口向管子侧导出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该注入口(52)能够向墨水室内注入墨水。装置本体以及罐容器(42)能够从外侧覆盖保护墨罐;吸收部件(39)安装在装置本体和墨罐(43)之间以吸收墨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液体消耗装置、液体容纳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其中,所述液体容纳体容纳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中所消耗的液体,所述液体供给系统在液体消耗装置上安装液体容纳体。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容纳在喷射头(液体消耗部)中消耗的墨水(液体)的墨罐(液体容纳体)的喷墨式打印机(液体消耗装置)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
在墨罐上形成有注入口(液体注入口),从而能够向墨水室内注入墨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1585号公报
然而,对于能够注入墨水的墨罐,在注入墨水时等情况下,存在着墨水从注入口漏出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以及液体消耗装置,其能够降低由于漏出的液体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供给系统具有:液体容纳体,该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室、液体导出口和液体注入口,其中,所述液体容纳室容纳经由管子向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供给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导 出口向所述管子侧导出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室内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内注入所述液体;以及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能够从外侧覆盖保护所述液体容纳体;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安装在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间,以吸收所述液体。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保护部件和液体容纳体之间安装吸收部件,即使在从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泄漏液体进入保护部件和液体容纳体之间的情况下,泄漏液体也能够被吸收部件吸收。因此,能够降低泄漏的液体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在上述液体供给系统中,所述吸收部件优选为设置在处于所述液体注入口和所述保护部件之间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存在液体泄漏可能性的液体注入口和保护部件之间设置吸收部件,能够高效地通过吸收部件吸收从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泄漏液体。
在上述液体供给系统中,所述吸收部件优选在被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夹压而处于压缩变形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吸收部件填充保护部件和液体容纳体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降低异物混入保护部件和液体容纳体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性。
在上述液体供给系统中,优选为从所述液体注入口至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间,所述吸收部件被连续地设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一个吸收部件能够吸收从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泄漏液体以及流至液体容纳体和保护部件之间的泄漏液体。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室,该液体容纳室容纳经由管子向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供给的所述液体;液体导出口,该液体导出口向所述管子侧导出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室内的所述液体;液体注入口,该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内注入所述液体;以及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以吸收从所述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液体的方式被安装。
根据该结构,通过安装吸收部件使其吸收从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液体,从而能够吸收泄漏液体。因此,能够降低泄漏液体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消耗装置,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供给系统,所述液体消耗部,以及所述管子。
根据该结构,能够取得与上述液体供给系统相关的实用新型同样的效果。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消耗装置,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消耗部;容纳该液体消耗部的装置本体;所述管子,其中,所述吸收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体和所述装置本体之间。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装置本体和液体容纳体之间安装吸收部件,即使在从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泄漏液体进入装置本体和液体容纳体之间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吸收部件吸收泄漏的液体。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室,该液体容纳室容纳经由流路向液体消耗部供给的液体;液体导出口,该液体导出口与所述流路连接;液体注入口,该液体注入口与所述液体容纳室内连通,其中,在该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吸收部件,从而能够使吸收部件吸收液体注入时附着在液体注入口周围的、或者附着后从液体注入口周围流出的液体。因此,能够降低液体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所述吸收部件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中的、与设置有所述液体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面相交叉的面上。
液体注入时附着在液体注入口周围的液体沿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流动。通过该结构,由于附着在注入口周围的液体在流至液体容纳体的设置面之前能够被吸收部件吸收,因此能够降低液体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优选为与所述注入口形成面相交叉的面构成从外部能够通过目视确认所述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液面的面,该面在所述液体注入口侧具有所述吸收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抑制了液体注入时附着在液体注入口周围的液体到达通过目视能够确认液体容纳体的液面,因此能够降低影响液面的目视确认性的可能性。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所述吸收部件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中的、设置有所述液体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面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设置有液体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面上设置吸收部件,能够有效地通过吸收部件吸收附着在液体注入口形成面上或者附着后在液体注入口形成面上流动的液体。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所述吸收部件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中的底面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底面设置吸收部件,能够降低液体注入时附着在液体容纳体上的液体污染液体容纳体的设置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多功能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装置本体中安装有罐单元的安装面的截断的立体图。
图3是从罐单元的右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是从罐单元的左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3中的5-5线箭头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3中的6-6线箭头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从墨罐的右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8是从墨罐的右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9是墨罐的右视图。
图10是墨罐的俯视图。
图11是罐容器和盖的左视图。
图12是在安装面上固定安装罐容器后的右视图。
图13是罐容器的底面图。
图14是罐单元中的低谷部的立体图。
图15是从盖的左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6是盖位于遮蔽位置时的罐单元的右视图。
图17是盖位于非遮蔽位置时的罐单元的右视图。
图18是沿图16中的18-18线箭头截取的截面图。
图19是沿图17中的19-19线箭头截取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液面的最大变动幅度和墨水的供给状态的图。
图21是墨罐的左视图。
图22是墨罐的示意图。
图23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罐单元的主视图。
图25是从罐单元的下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6是罐单元的截面图。
图27是变形例的罐单元的截面图。
图28是变形例的罐单元的截面图。
图29是变形例的墨罐的截面图。
图30是变形例的罐单元的截面图。
[标号说明]
12、85:记录装置(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
13、87:装置本体(保护部件的一个例子)
27:罐单元(液体容纳体单元的一个例子)
31:管子(流路的一个例子)
32:液体喷射头(液体消耗部的一个例子)
36:螺钉(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
39、97、98、99:吸收部件
42:罐容器(保护容器、保护部件的一个例子)
42b:容器开口部(开口部的一个例子)
43:墨罐(液体容纳体的一个例子)
43a:目视确认面
43c:底面
44:盖
50:墨水室(液体容纳室的一个例子)
51:液面
52:注入口(液体注入口的一个例子)
52a:端面
53、94:筒部
54、95:注入口形成面(流路的一个例子)
54a:台阶部
55:拦截凸部(拦截部、突起部的一个例子)
58:封闭部件
59:导出口(液体导出口的一个例子)
60:空气导入口
63a、63b:定位凹部(定位部的一个例子)
64a:下限刻度(刻度的一个例子)
64b:上限刻度(刻度的一个例子)
67a、67b:定位凸部(定位部的一个例子)
68a~68e:容器锁定部(锁定部的一个例子)
71:把手部
75:载置部
76a、76b:导轨部(支撑部的一个例子)
96:拦截凹部(拦截部、槽部的一个例子)
A:遮蔽位置
B:非遮蔽位置
H:高度
h1、h2、h3:高度
W:宽度
X: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的一个例子)
Y: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的一个例子)
Z: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记录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多功能设备11包括记录装置12、以及安装在记录装置12的装置本体13上的扫描仪单元14。
记录装置12能够对纸张P进行记录,另外,扫描仪单元14能够对记录在原稿上的图像等进行读取。在本说明书中,与重力相反的方向被称为上方,而重力方向被称为下方。另外,在附图中用Z表示作为垂直方向的一个例子的上下方向,该上下方向是沿这些上方和下方的方向。
扫描仪单元14包括扫描仪本体部15和输送单元16,其中,扫描仪本体部15的一部分相对于记录装置12的装置本体13转动自如地连接,输送单元16配置在扫描仪本体部15的上方。扫描仪本体部15经由设置在其一端侧上的铰链等旋转机构17按照如下所述方式安装:相对于记录装置12,能够在覆盖装置本体13的上方的关闭位置和打开装置本体13的上方的打开位置之间发生位置改变。另外,输送单元16经由设置在其一端侧的铰链等旋转机构18按照如下所述方式安装:相对于扫描仪本体部15,能够在覆盖扫描仪本体部15的上方的覆盖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发生位置改变。
而且,在以下说明中,将多功能设备11中设有旋转机构17、18的一侧称为后侧或背面侧,同时将其相反一侧称为前侧。另外,沿前方和后方的方向被图示为前后方向Y。并且,扫描仪单元14、扫描仪本体部15和输送单元16的前端一侧能够向上方转动。
此外,从前侧观察后方时(主视),沿右方和左方的方向被图示 为左右方向X。而且,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上下方向Z相互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垂直)。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沿水平方向。
多功能设备11的前表面侧设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包括显示菜单画面等的显示部20(例如,液晶显示器)和设置在显示部20周围的各种操作按钮21。
在记录装置12中,位于操作面板19下方的位置开口设有排出口22,排出口22用于将来自装置本体13内的纸张P排出。另外,记录装置12中的排出口22的下方容纳有能够抽出的排纸台23。
在记录装置12的背面侧安装有抽出式的介质支撑体24,其能够装载多数张纸张P,并呈大致为矩形的板状。另外,在扫描仪本体部15的后部安装有能够以基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侧)为中心转动的导入口盖25。
另外,在装置本体13的外部、构成右侧面的安装面13a上固定安装有罐单元27,罐单元27为容纳墨水(液体的一个例子)的液体容纳体单元的一个例子。另外,在装置本体13和罐单元27之间的位置,而且在安装面13a的更靠近后侧的位置上,设有容纳标尺28a的标尺容纳部28。标尺容纳部28以如下的方式在安装面13a上形成凹部:以与标尺28a的厚度对应的在左右方向X上的深度和与标尺28a的宽度对应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在上下方向Z上形成长的矩形状的沟槽。
另一方面,在装置本体13的内部设有在左右方向X(主扫描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的状态下被保持的托架29,和安装在托架29上的中转连接器30。作为具有挠性的流路的一个例子的管子31的一端与罐单元27连接,另一端与中转连接器30连接。而且,管子31包含由软质材料或硬质材料构成、或者由两者构成的结构中的任一种。另外,作为液体消耗部的一个例子的液体喷射头32支撑在托架29的下表面侧上,液体喷射头32能够喷射从罐单元27供给的墨水。
由此,通过利用水位差,经由管子31将容纳在罐单元27内的墨 水供给至液体喷射头32。并且,供给至液体喷射头32的墨水通过向由输送机构(图中省略)输送的纸张P喷射从而进行记录(液体消耗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在安装面13a上安装有罐单元27的安装位置上,从安装面13a突出地形成有第1肋34和第2肋35。第1肋34以沿着罐单元27的外形的方式而形成。另外,第2肋35以沿标尺容纳部28的边缘的方式而形成。
而且,第1肋34具有上肋部34a、前肋部34b和弯曲肋部34c,其中,上肋部34a位于安装面13a的上端侧,并沿前后方向Y延伸;前肋部34b位于比上肋部34a更靠近前侧,并沿上下方向Z延伸;弯曲肋部34c连接上肋部34a的前端和前肋部34b的上端。此外,第1肋34具有后肋部34d和下肋部34e,其中,后肋部34d位于比上肋部34a更靠近后侧的位置,沿上下方向Z延伸;下肋部34e位于安装面13a的下端侧,并沿前后方向Y延伸。
上肋部34a以其前侧部分设置在比后侧部分更靠近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在多处形成为弯曲形状,并且其后端与第2肋35的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前侧部分的上端连接。另一方面,第2肋35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后侧部分的端部以离开标尺容纳部28的方式向后方延伸,且在其与后肋部34d的上端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的间隔。此外,第1肋34的后肋部34d的下端和下肋部34e的后端连接,与此相对,前肋部34b的下端和下肋部34e的前端之间具有在前后方向Y上的间隔。此外,与下肋部34e的中间位置相比,分别在下肋部34e的前侧位置和后侧位置形成有从安装面13a更为突出的增强肋部34f。
另外,在第1肋34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为5个)螺钉凸台37,螺钉凸台37与上肋部34a和下肋部34e相比更从安装面13a突出,能够与作为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螺钉36通过螺合(参照图12)。即,螺钉凸台37形成在上肋部34a的前侧位置、后侧位置、以及前侧位置和后侧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此外,螺钉凸台37形成在下肋部34e中的增强肋部34f上。另外,在前肋部34b的后侧位置, 形成有从安装面13a突出的凸台部38,其与前肋部34b的下端之间具有在前后方向Y上的间隔。
如图2所示,在安装面13a上粘贴有吸收部件39,吸收部件39与上肋部34a的下侧邻接,并且与该上肋部34a相比在左右方向X上具有较大厚度。此外,在安装面13a中比上肋部34a的前端部更靠近上侧的位置,形成有使装置本体13的内外连通的大致呈矩形形状的连通孔40。而且,管子31插入并通过通孔40。
以下,说明图3所示的罐单元27。
而且,罐单元27中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上下方向Z以罐单元27安装在装置本体13上的状态下的各方向为基准。即,罐单元27被构成为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相比,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于是,如图3所示,罐单元27包括作为保护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罐容器42,以及作为被容纳在该罐容器42内的液体容纳体的一个例子的墨罐43。在罐容器42上沿前后方向Y和上下方向Z的外面(此时为右侧面)形成的壁部上,形成有连通罐容器42的内外的大致呈矩形的窗口部42a。因此,在墨罐43被容纳在罐容器42内的状态下,能够经由窗口部42a从罐容器42的外部对墨罐43的一部分进行目视确认。而且,罐容器42中在窗口部42a的周围形成有倒角。此外,罐单元27还包括可相对于罐容器42在前后方向Y上滑动移动的盖44和被容纳在罐容器42内的节流阀45。
在罐容器42的前表面形成有凹部46,该凹部46内设有用于操作节流阀45的阀杆47。而且,伴随着使用者操作阀杆47,节流阀45挤压并压扁管子31,从而阻断从墨罐43向液体喷射头32的墨水的供给。
下面,对墨罐43进行说明。
如图4、图5所示,墨罐43为具有五个面的一体成型物,通过在罐开口部43b粘贴膜49,从而形成作为容纳墨水的液体容纳室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室50。而且,墨水室50构成为与如下所述的形状:即, 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和在左右方向X上的进深相比,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较大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形状。
另外,墨罐43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造而成,从而能够从墨罐43的外侧通过目视确认墨水室50内容纳的墨水和墨水的液面51。因此,当墨罐43被安装在罐容器42内时,能够从外部通过罐容器42的窗口部42a目视确认墨水室50内容纳的墨水。
即,如图3、图5所示,在墨罐43的右侧面上与窗口部42a对应的区域形成为朝向右方(一方),并且具有从右方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墨水室50内容纳的墨水的液面51的目视确认面43a的功能。而且,目视确认面43a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
如图6所示,在墨罐43的上部形成有注入口52,该注入口52为能够向墨水室50内注入墨水的液体注入口的一个例子。注入口52在墨罐43上位于比在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的位置,并形成在比目视确认面43a的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的位置。此外,注入口52朝向墨水室50的外侧突出,而且以在筒部53的顶端处开口的方式而形成,筒部53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而且比水平方向朝上地向右上方突出。从而,注入口52的端面52a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
另外,筒部53倾斜的方向为:当罐单元27安装在装置本体13上时,筒部53的顶端(端面52a)为远离安装面13a,并更靠近目视确认面43a。
如图5、图7所示,在墨罐43的上部,形成有朝向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右上方(一方向)的注入口形成面54,该注入口形成面54形成有注入口52和筒部53。即,注入口形成面54以如下所述方式倾斜:即,其以目视确认面43a侧与形成有筒部53的基端部的位置相比位于较低位置的方式,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注入口形成面54的倾斜度和筒部53的倾斜度相同。此外,在比目视确认面43a更靠 近上方的位置、且在注入口52和目视确认面43a之间,形成有拦截凸部55,该拦截凸部55作为板状的拦截部和突出部的一个例子从注入口形成面54突出。拦截凸部55沿与筒部53(注入口52)相同的方向倾斜,并且与注入口形成面54相垂直。此外,拦截凸部55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从与构成目视确认面43a侧的右端相比更靠近筒部53的位置突出地形成,并且注入口形成面54的右端构成台阶部54a,该台阶部54a位于比目视确认面43a更靠近上方的位置,而且在拦截凸部55和目视确认面43a之间。
而且,如图7、图8所示,注入口形成面54在墨罐43的上部上,从注入口52朝向拦截凸部55地形成朝下的斜面状,并位于如下所述的位置,即,与在前后方向Y上的两侧的邻接部位相比,在上下方向Z上位置较低。即,注入口形成面54的前后两侧被壁夹持。从而,当墨水从注入口52泄漏时,作为泄漏液体的一个例子的泄漏墨水沿注入口形成面54流动。因此,注入口形成面54具有形成泄漏墨水的流路的功能,并且拦截凸部55位于泄漏墨水的流路上。
另外,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肋部56在筒部5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沿左右方向X延伸,并且从左右方向X的两侧以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夹持筒部53。从而,注入口形成面54通过肋部56被前后区分。
此外,如图9、图10所示,拦截凸部55和台阶部54a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注入口52和筒部53的宽度,而且前后方向Y与泄漏墨水的流动方向、即右下方(泄漏方向的一个例子)交叉。
如图5、图6所示,筒部53的顶端可装卸地安装有能够关闭和堵塞注入口52的封闭部件58。而且,一端与罐容器42连接的栓系部58a的另一端侧连接在封闭部件58上。此外,封闭部件58的上侧形成有把手部58b,并且下侧形成有与注入口52嵌合的圆管状的嵌合部58c。
另外,如图9所示,在墨罐43的前表面(图9中的左侧)的下方位置处,形成有作为将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向管子31侧导出 的液体导出口的一个例子的导出口59。导出口59形成在如下所述位置:在墨罐43中比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以及比目视确认面43a的在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此外,墨罐43上形成有空气导入口60,空气导入口60在墨水室50内容纳有墨水的情况下,从位于墨水的液面51上方的位置向墨水室50内导入空气。即,空气导入口60在伴随使用液体喷射头32消耗墨水而使得墨水室50内容纳的墨水减少时,从位于液面51上方的位置向墨水室50内导入外界大气。
墨罐4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为2个)罐锁定部62,罐锁定部62能够在墨罐43固定安装在罐容器42内时锁定安装用的安装螺钉61(参照图4)。另外,墨罐43的右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为2个)作为定位部的一个例子的定位凹部63a、63b。而且,定位凹部63a、63b中的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前侧的那个)定位凹部63a形成为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长孔状。
另外,在目视确认面43a的前侧位置上突出地形成有作为刻度的一个例子的下限刻度64a和作为刻度的一个例子的上线刻度64b。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在目视确认面43a中,形成在比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一侧(本实施方式为前侧)的地方。另外,为了不遮挡上限刻度64b,窗口部42a在前侧的上下方向Z上的宽度大于在后侧的上下方向Z上的宽度(参照图3)。从而,与窗口部42a相同,目视确认面43a在前侧的上下方向Z上的宽度大于在后侧的上下方向Z上的宽度。
下限刻度64a比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导出口59,而且形成在导出口59的上方位置。另外,上限刻度64b比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注入口52,而且,形成在注入口52和空气导入口60的下方位置。而且,导出口59和注入口52在前后方向Y上形成在同侧(前侧)。因而,下限刻度64a比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近注入口52,并形成在注入口52和上限刻度64b的下方位置。从而,在目视确认面43a的在前后方向Y的同一侧,在上下方向Z上形成具有 间隔的多个刻度。
而且,下限刻度64a表示作为向墨水室50注入墨水的基准的下限量。另外,上限刻度64b表示从注入口52注入并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的上限量。
以下,对罐容器42进行说明。
如图4、图11所示,罐容器42为具有容器开口部42b的五个面的一体成型物,容器开口部42b为罐容器42固定在记录装置12上时构成装置本体13侧的左侧上的开口部的一个例子。而且,罐容器42被构造成比墨罐43大,并且容器开口部42b在前后方向Y和上下方向Z上比墨罐43大。
另外,在罐容器42中由窗口部42a形成的右侧壁部的内侧,并且在与墨罐43的罐锁定部6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与安装螺钉61螺合的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为2个)螺合部66。此外,在与墨罐43的定位凹部63a、63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作为定位部的一个例子的定位凸部67a、67b(本实施方式为2个)。
将该罐容器42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时,作为锁定被插入并穿过的螺钉36(参照图12)的锁定部的一个例子,在罐容器4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为5个)容器锁定部68a~68e。即,第1~第5的容器锁定部68a~68e被构造成与形成在安装面13a上的螺钉凸台37相对应。另外,在罐容器42中与装置本体13的凸台部38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与凸台部38配合的配合部69。
另外,如图12、图13所示,在罐容器42中的窗口部42a的下侧位置,而且在第4容器锁定部68d和第5容器锁定部68e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把手部71。此外,在罐容器42的下面形成有第4容器锁定部68d和第5容器锁定部68e的位置处,在容器开口部42b侧形成有与安装面13a侧的增强肋部34f配合的配合凹部72。
另外,如图12、图14所示,在罐容器42的上表面的前侧位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高度比上表面低一级的低谷部42c。而且,第1容器锁定部68a位于该低谷部42c内。并且,第1容器锁定部68a 的周围形成有从后方和上方遮盖第1容器锁定部68a、且右侧开口的遮盖部73。因此,对于俯瞰罐单元27的使用者而言,与第1容器锁定部68a螺合的螺钉36被遮盖部73所遮蔽。
此外,如图14所示,低谷部42c中形成有俯视观察时为U字状的接纳部74,当墨罐43安装在罐容器42内时,接纳部74容纳筒部53从构成容器开口部42b侧的左侧向低谷部42c内进入。此外,在低谷部42c内,于接纳部74的后方形成有载置部75,载置部75的位置比接纳部74所形成的位置高一级,并且能够载置封闭部件58。因此,栓系部58a的长度被设定成能够使封闭部件58在筒部53和载置部75中任选其一。
载置部75由圆环部75a以及十字部75b构成,其中,圆环部75a形成为内周形状比封闭部件58的嵌合部58c的外周形状大一圈的圆环状,十字部75b位于圆环部75a的内侧,而且比嵌合部58c的内周形状小一圈。而且,十字部75b为沿前后方向Y和左右方向X延伸的两个垂直板部呈十字状交叉的形状,并且在各垂直板部的前后方向Y和左右方向X的各侧面上,形成有从该侧面突出的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俯视观察时大致呈三角形状的突起75c。因此,封闭部件58在被放置在载置部75上时,嵌合部58c位于圆环部75a的内侧,并且以其内周面与十字部75b的突起75c相抵接的状态被支撑。
如图12、图14所示,罐容器42上形成有一对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导轨部76a、76b,该导轨部76a、76b作为在前后方向Y上可滑动地支撑盖44的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此外,成对导轨76a、76b之间形成有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为3个)凸条77。而且,成对导轨76a、76b中位于右侧的第1导轨部76a的后端上面和位于左侧的第2导轨部76b的后端上面(图中省略)被倒角。
如图12所示,在第1导轨部76a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隔的一对止挡凹部78a、78b。这一对止挡凹部78a、78b各自的前后两内侧面中、构成对方的凹部侧的内侧面被倒角。即,前侧第1止挡凹部78a的后侧内侧面被倒角,并且后侧第2止挡凹部78b的前侧内侧 面被倒角。
如图15所示,盖44具有上壁44a、分别与该上壁44a连接的右壁44b、左壁44c和后壁44d。而且,右壁44b和后壁44d的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大致相同,而与此相对,左壁44c的高度比右壁44b和后壁44d低。
在右壁44b上位于其左壁44c侧的内面上,在前后方向Y上间隔地形成有一对与第1导轨部76a配合且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80。并且,在左壁44c上位于其右壁44b侧的内面上,沿前后方向Y间隔地形成有一对与第2导轨部76b配合且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80。而且,各滑动接触部80在前后方向Y上位置错开而互异地形成。此外,在右壁44b上形成的一对滑动接触部80中位于前侧的滑动接触部80上,形成有能够与止挡凹部78a、78b配合的止挡凸部80a。
并且,盖44能够沿前后方向Y在图16表示的遮蔽位置A和图17表示的非遮蔽位置B之间滑动移动。在遮蔽位置A,止挡凸部80a与止挡凹部78a配合,在非遮蔽位置B,止挡凸部80a与止挡凹部78b配合。
具体而言,如图16、图18所示,当止挡凸部80a与第1止挡凹部78a配合时,盖44位于遮蔽形成有注入口52的筒部53和载置部75的遮蔽位置A。
另一方面,如图17、图19所示,当止挡凸部80a与第2止挡凹部78b配合时,盖44位于与遮蔽位置A不同的非遮蔽位置B,此时形成有注入口52的筒部53和载置部75会露出。
而且,如图16、图18所示,盖44在前后方向Y上的尺寸比罐容器42的尺寸小,因而,当盖44位于遮蔽位置A时,盖44被收容在罐容器42上。另外,当墨罐43固定在罐容器42内时,筒部53被构造成使得注入口52的端面52a比罐容器42的接纳部74高,并且与筒部53嵌合的封闭部件58的高度比位于遮蔽位置A的盖44低。
另外,如图12、图16、图17所示,与第2容器锁定部68b和第3容器锁定部68c螺合的各螺钉36被安装在罐容器42上的盖44所遮 蔽。此外,对于俯瞰罐单元27的使用者而言,与第4容器锁定部68d和第5容器锁定部68e螺合的螺钉36被罐单元27所遮蔽。
另外,如图3所示,在盖44的上壁44a上形成有止滑部82,该止滑部82的整体大致呈三角形状,且向上方突出。此外,在盖44上的止滑部82的后方粘贴有标签83,该标签83上标记有表示容纳在罐单元27的墨水的种类的文字和图形等标识、警告不同种类墨水的注入等的警告信息、关于墨水的注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而且,同样的标签83也粘贴在罐容器42的右侧面和位于前表面的凹部46上,以及粘贴在安装面13a上的如下所述的地方:当盖44位于遮蔽位置A时被该盖44遮蔽、而当该盖44位于非遮蔽位置B时露出的地方。
下面,将对墨水的液面51的最大变动幅度和墨水从墨罐43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的状态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2利用水位差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因此,如果当液面51在上下方向Z上有大的变动时,那么就不能从墨罐43向液体喷射头32良好地供给墨水。具体而言,当液体喷射头32位于距离液面51相当低的位置时,会存在墨水从液体喷射头32泄漏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当液体喷射头32位于距离液面51相当高的位置时,会存在墨水不能供给到液体喷射头32的可能性。
从而,如图20所示,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2中,当墨水的液面51在上下方向Z上的最大变动幅度为75mm以上时,则不能向液体喷射头32良好地供给墨水。即,例如在与墨水室50内容纳有最大量墨水时相对应地配置液体喷射头32的情况下,当墨水被消耗而液面51下降时,即使墨水室50内残留有墨水,也不能将墨水供给到液体喷射头32。另外,例如在与墨水室50内的墨水被消耗、液面51下降相对应地配置液体喷射头32时,在容纳最大量墨水的情况下,墨水会从液体喷射头32漏出。
另一方面,当墨水的液面51在上下方向Z上的最大变动幅度设为70mm以下时,即使在墨水室50内容纳最大量墨水,或者即使当 墨水室50内的墨水的液面51下降时,也能够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
但是,在液面51的最大变动幅度为70mm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喷射头32和墨罐43有安装误差和制造误差,也会造成不能良好地供给墨水。因此,当最大变动幅度设为55mm以下时,即使存在少许安装误差和制造误差,也能够良好地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此外,当最大变动幅度为40mm以下时,例如即使在记录装置12的设置面存在少许倾斜的情况下,也能从墨罐43良好地向喷射头32供给墨水。
因此,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限刻度64a至上限刻度64b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h1设为40mm以下。即,当墨水的液面51下降至下限刻度64a时,使用者从注入口52注入墨水,从而使墨水的液面51上升至上限刻度64b。从而,由于通常使用液体喷射头32时,墨水的液面51的变动幅度与高度h1相等,当高度h1为40mm以下时,墨水室50内的墨水能够被良好供给到液体喷射头32。
另外,将墨水室50处形成的导出口59的开口的下端至上限刻度64b在上下方向Z的高度h2设为55mm以下。因此,例如即使使用者未注意到墨水的液面51下降至下限刻度64a而继续印刷时,在墨水室50内残留有墨水的情况下,也能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
此外,将墨水室50处形成的导出口59的开口的下端至注入口52的端面52a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h3设为70mm以下。即,使高度h3与容纳在墨罐43内的墨水的最大变动幅度相当。因此,即使在例如伴随使用者向墨水室50内注入墨水而使墨水从注入口52溢出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水从液体喷射头32泄漏。
接着,说明墨水室50的形状。
于是,当限制墨水室50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时,虽然能够良好地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但是能够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量会变少。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墨罐43通过增大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并增大水平截面积,从而确保能够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量。
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将墨水室50的在左右方向X上的大小 设为进深D,将其在前后方向Y上的大小设为宽度W,将其在上下方向Z上的大小设为高度H。并且,当墨水室50从导出口59导出与墨水室50内能够容纳的容纳量的5%相当的墨水时,墨水室50内墨水的液面51的变动幅度具有墨水室50内能够容纳的容纳量的立方根的5%以下的范围(例如,在图21中至少为高度h1的范围)。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墨水室50的形状相关的条件称为形状条件,并且将墨水室50内能够容纳的容纳量称为最大容纳量。
例如,当墨水室50为沿左右方向X的进深D、沿前后方向Y的宽度W、沿上下方向Z的高度H分别相等(D=W=H)的立方体形状时,墨水的液面51在处于任何位置时均满足形状条件。具体而言,当为立方体形状时,在导出最大容纳量的5%的情况下,液面51的变动幅度(0.05×D×W×H/(D×W))与最大容纳量的立方根的5%(0.05×(D×W×H)1/3)相等。
因此,只要是与立方体形状相比,在前后方向Y上或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体形状均满足形状条件。即,当墨水室50的高度H比进深D和宽度W小时,满足形状条件。具体而言,只要是墨水室的底面积(D×W)或液面51的面积(墨水室50的水平截面积)为高度H的2次方以上,均满足形状条件。但是,也存在在高度H比进深D和宽度W中任一个都大的情况下满足形状条件的情况。例如,即使进深D为高度H的一半,只要宽度W为高度H的2倍以上也能满足形状条件。
以下,对导出与最大容纳量的5%相当的墨水时墨水室50内的墨水的液面51的变动幅度进行说明。
当导出与最大容纳量的5%相当的墨水时,墨水室50内的墨水的液面51的最小变动幅度(以下,简称为最小变动幅度)为最大容纳量的立方根的6%以上时,不能充分确保墨水室50内能够容纳的墨水量。
与此相对,当最小变动幅度为最大容纳量的立方根的5%以下时,尽管能够在墨水室50内充足容纳墨水,但优选最小变动幅度为最大 容纳量的3次根的4%以下。
以下,说明将装置本体13固定在墨罐43上时的作用。
如图4所示,首先从罐容器42的容器开口部42b插入墨罐43,使定位凸部67a、67b和定位凹部63a、63b凹凸嵌合并进行位置配合。此外,将安装螺钉61螺合在罐锁定部62和螺合部66上,从而将墨罐43固定在罐容器42内。即,罐容器42通过从外侧覆盖墨罐43而保护该墨罐43。
接着,如图12所示,将固定安装有墨罐43的罐容器42在安装面13a上进行位置配合。即,使罐容器42包围第1肋34,并且使凸台部38和配合部69配合,另外使增强肋部34f和配合凹部72配合。
另外,如图6所示,当使安装有墨罐43的罐容器42与安装面13a进行位置配合时,吸收部件39位于注入口52和装置本体13之间,从而能吸收当墨水注入时附着在注入口52周围或附着后从注入口52周围流出的墨水。而且,吸收部件39具有在左右方向X上比上肋部34a大的厚度。因此,安装在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的吸收部件39被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压在中间,从而压缩变形。
此外,如图12所示,在罐容器42与安装面13a位置相配合的状态下,容器锁定部68a~68e与螺钉凸台37一致。因此,当螺钉36螺合在容器锁定部68a~68e上时,各容器锁定部68a~68e与螺钉凸台37螺合,从而使罐容器42和装置本体13固定安装。
而且,当罐容器42安装在装置本体13上时,罐容器42的容器开口部42b被装置本体13所覆盖。因此,装置本体13和罐容器42作为从外侧覆盖并能够保护墨罐43的保护部件的一个例子而实现其功能,同时通过装置本体13、罐容器42、墨罐43和吸收部件39构成液体供给系统的一个例子。
接着,在罐容器42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的状态下,从罐容器42的后方以使导轨部76a、76b和滑动接触部80配合的方式安装盖44。
从而,如图17、图19所示,首先,盖44位于止挡凸部80a与位于后侧的第2止挡凹部78b配合的非遮蔽位置B。接着,再向前方推 动位于非遮蔽位置B的盖44,使止挡凸部80a登上第2止挡凹部78b的倒角前侧的内侧面上,从而解除止挡凸部80a和第2止挡凹部78b的配合,使盖44向前方移动。
于是,如图16、图18所示,盖44位于止挡凸部80a与第1止挡凹部78a配合的遮蔽位置A处。而且,由于第1止挡凹部78a后侧的内侧面被倒角,因而当位于遮蔽位置A的盖44被向后方推动时,止挡凸部80a登上第1止挡凹部78a的倒角后侧的内侧面上,使得止挡凸部80a和第1止挡凹部78a的配合被解除,盖44向后方移动。
接着,说明向墨罐43内注入墨水时的操作。
当容纳在墨罐43内的墨水的液面51下降至下限刻度64a时,使用者使盖44从遮蔽位置A向后方滑动至非遮蔽位置B(参照图17)。于是,被位于遮蔽位置A的盖44所遮蔽的封闭部件58和载置部75露出。
接着,使用者将与筒部53的顶端相配合的封闭部件58向载置部75移动,并且从注入口52注入墨水。而且,能够从罐容器42的窗口部42a确认被注入的墨水。
即便当伴随墨水的注入而发生墨水溢出时,泄漏的墨水将沿注入口形成面54朝远离装置本体13的方向流动,并会被拦截凸部55拦住。而且,即使泄漏的墨水量较多,万一墨水越过拦截凸部55时,泄漏墨水将沿台阶部54a扩展蔓延,从而改变泄漏的方向。另外,即使在例如墨水向装置本体13侧飞溅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安装在装置本体13和罐单元27之间的吸收部件39吸收泄漏墨水。
并且,当伴随墨水的注入,液面51上升至上限刻度64b时,使用者结束墨水的注入,将放置在载置部75上的封闭部件58返回至筒部53,同时使盖44向前方滑动,使其向遮蔽位置A移动。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下述效果。
(1)能够从墨罐43上形成的注入口52向墨水室50注入墨水。另外,由于罐单元27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从而当使用者搬运记录装置12时,能够降低罐单元27从装置本体13脱离的可能性。因此, 能够提高包括能够注入墨水的罐单元27的记录装置12的可搬运性。
(2)由于盖44可滑动地设置,因此与例如以轴为中心使盖转动从而在遮蔽位置和非遮蔽位置之间进行位置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盖44的位置变化的空间。因此,即使在狭窄的场所设置记录装置12时,也能够开闭盖44。
(3)当经由注入口52向墨水室50内注入墨水时,能够先把封闭部件58放置在载置部75上。因此,即使在墨水附着在封闭部件58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墨水附着在载置部75以外的部分上的可能性。
(4)由于注入口52形成在向墨水室50的外侧突出的筒部53上,因此当向墨水室50注入墨水时,能够降低由于位于筒部53周围的部件与被注入的墨水的容纳物(大型墨水容器等)相抵接从而阻碍墨水注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筒部53朝着与上下方向Z非垂直的右上方突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注入墨水时的情况。
(5)通过在构成泄漏墨水的流路的注入口形成面54上设置拦截凸部55,能够阻挡从注入口52漏出的墨水。
(6)通过抑制液面51相对于从墨水室50被导出的墨水量的变动幅度,能够降低施加至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的墨水的压力的变化。因此,能够向液体喷射头32侧稳定供给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
(7)由于墨水室50的沿着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前后方向Y的宽度比沿上下方向Z的高度大,因此与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比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小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液面51相对于导出的墨水量的变动。
(8)通过将从导出口59至注入口52的高度h3设为70mm以下,能够抑制导出口59至注入口52的高度,从而能够降低墨水室50内容纳的墨水的液面51在上下方向Z上的变动。
(9)通过将从导出口59至上限刻度64b的高度h2设为55mm以下,能够将墨水室50内液面51所处位置的范围设在55mm以下,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室50内容纳的墨水的液面51在上下方向Z 上的变动。
(10)使用者能够将下限刻度64a作为向墨水室50注入墨水的基准。此外,通过将下限刻度64a至上限刻度64b的高度h1设为40mm以下,能够将墨水室50内液面51所处的位置的范围设在40mm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容纳在墨水室50内墨水的液面51在上下方向Z上的变动。
(11)将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形成在目视确认面43a上,而且比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更靠前侧,即位于一侧。因此,与形成在两侧的情况不同,即使在墨罐43倾斜设置的情况下,也可降低在前后方向Y上不同的多个位置上,液面51的位置相对于各个位置每个上下方向Z上的刻度64a、64b不同的可能性。因而,使用者能够容易地通过目视确认容纳在墨罐43内的墨水量。
(12)通过在导出口59侧形成下限刻度64a,能够比较位于导出口59附近的墨水液面51和下限刻度64a。因此,通过使用者将下限刻度64a作为向墨水室50注入墨水的基准,从而降低了由于在上下方向Z上墨水液面51位于导出口59的下方而导致从导出口59供给空气的可能性。
(13)由于下限刻度64a形成在与注入口52相同的一侧,并且形成在注入口52的下方,因此从注入口52注入墨水时,能够容易地确认被注入的墨水。
(14)在具有在前后方向的宽度Y比在上下方向Z的高度大的目视确认面43a的墨罐43中,在墨罐43以倾斜状态设置的情况下,在前后方向Y的不同位置上,液面51的位置在上下方向Z上相对于刻度64a、64b的差异容易增大。对于该点,由于刻度64a、64b形成在比水平方向的中途位置更靠近前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墨罐43倾斜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通过目视确认墨水量。
(15)由于上限刻度64a形成在注入口52侧,因此例如即使在墨罐43倾斜设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被注入的墨水的液面51和上限刻度64b,能够降低墨水从注入口52泄漏的可能性。
(16)由于目视确认面43a以朝向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右方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从一方通过目视确认比较墨水的液面51和刻度64a、64b。
(17)由于多个刻度64a、64b形成在相同侧,因此通过比较墨水的液面51和各刻度64a、64b,能够容易地通过目视确认被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的余量。
(18)由于注入口52的端面52a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因此与注入口52的端面52a和上下方向Z垂直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注入墨水。
(19)当墨罐43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时,筒部53形成为朝离开装置本体13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注入墨水。
(20)由于注入形成面54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因此即使在墨水从注入口52泄漏的情况下,墨水也能够沿注入口形成面54流动,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朝使用者不希望的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21)由于筒部53和注入口形成面54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各倾斜度相同,因此例如在注塑成型墨罐43时,能够用同一模子成型筒部53和注入口形成面54。
(22)从注入口52泄漏的泄漏墨水由位于构成泄漏墨水流路的注入口形成面54上的拦截凸部55挡住,从而能够降低泄漏的墨水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23)由于拦截凸部55位于目视确认面43a的上方,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墨水污染目视确认面43a的可能性。
(24)即使在泄漏墨水越过拦截凸部55的情况下,利用台阶部54a也能够降低泄漏墨水向目视确认面43a流动的可能性。
(25)由于拦截凸部55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比注入口52的宽度大,因此在从注入口52注入的墨水向任一方向泄漏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拦截凸部55挡住墨水。
(26)能够将注入口形成面54作为泄漏墨水的流路。因此,通过用注入口形成面54接收泄漏墨水,能够降低墨水污染注入口形成 面54以外的部分的可能性。
(27)通过从注入口形成面54突出的拦截凸部55,能够挡住泄漏墨水。
(28)由于注入口52和拦截凸部55形成在朝向一个方向的注入口形成面54上,因此能够使泄漏墨水的流动方向为一个方向。
(29)由于注入口52和拦截凸部55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各倾斜度相同,因此例如当注塑成型墨罐43时,能够用同一模子形成注入口52和拦截凸部55。
(30)通过在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安装吸收部件39,即使在从注入口52漏出的泄漏墨水进入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泄漏墨水被吸收部件39吸收。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墨水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31)通过在具有墨水泄漏可能的注入口52和装置本体13之间设置吸收部件39,吸收部件39能够高效地吸收从注入口52漏出的泄漏墨水。
(32)能够用吸收部件39填充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降低异物混入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性。
(33)通过将覆盖墨罐43的罐容器42设计为一体成型物,从而能够提高罐单元27的可组装性。
(34)能够容易地从形成在罐容器42上的容器开口部42b将墨罐43容纳在罐容器42内。
(35)由于墨罐43和罐容器42通过定位凹部63a、63b和定位凸部67a、67b被定位,因此降低了墨罐43和罐容器42的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36)由于墨罐43和罐容器42与长孔状的定位凹部63a凹凸嵌合并定位,因此即使在墨罐43和罐容器42的成型精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墨罐43和罐容器42进行定位。此外,由于定位凹部63a在前后方向Y上较长,因此能够抑制墨罐43和罐容器42在水平方向上 的倾斜并进行定位。
(37)由于罐容器42具有把手部71,因此能够容易搬运罐单元27。
(38)当罐单元27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时,由于在把手部71的两侧位置上形成的第4容器锁定部68d和第5容器锁定部68e锁定螺钉36,因此通过使用者将手放在把手部71上,能够稳定地搬运装置本体13和罐单元27。
(39)由于盖44的尺寸比罐容器42的尺寸小,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盖44收容在罐容器42上。因而,即使在罐单元27包括盖44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搬运时盖44被挂住的可能性。
(40)通过扩大墨水室50的水平截面积,能够降低从导出口59导出的墨水量相对于液面51的变动幅度。即,由于通过较小的液面51变动就能导出较多的墨水,因此能够稳定地向液体喷射头32侧供给被容纳在墨水室50内的墨水。
(41)由于罐单元27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因此与罐单元27相对于装置本体13可装卸地设置的独立的罐单元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此外,能够使罐单元27和装置本体13具有一体感。
(42)由于盖44在支撑于罐容器42上的状态下,在遮蔽位置A和非遮蔽位置B之间移动,从而能够降低在多功能设备11搬运时盖44脱落的可能性。
(43)导轨部76a、76b后端的上面被倒角,并且盖44的滑动接触部80在前后方向上互异地形成。因此,盖44能够相对于罐容器42容易地安装。
(44)由于罐容器42在窗口部42a的周围被倒角,因此从不与窗口部42a正对的横向,也能通过窗口部42a从外部容易地通过目视确认目视确认面43a的全部。
(45)由于阀杆47设在凹部46上,因此当搬运固定有罐单元27的多功能设备11时,能够防止由于阀杆47碰到周围物体而产生的误操作。
(46)由于罐容器42为一体成型物,没有接缝,因此能够降低由于不小心而形成墨水泄漏的流路的可能性。
(47)通过在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安装吸收部件39,能够利用吸收部件39保护膜49。
(48)即使在墨水附着在放置在载置部75上的封闭部件58上的情况下,由于封闭部件58放置在圆环部75a的内侧,因此即使在墨水从封闭部件58滴落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圆环部75a抑制墨水向周围扩散。
(49)通过用罐容器42覆盖空气导入口60,能够降低使用者误向空气导入口60注入墨水的可能性。
(50)对于液体喷射头32形成有喷射墨水的喷嘴的喷嘴面,需要管理墨罐43内的墨水液面51的水位位置。在这方面,墨罐43通过包含有定位凸部67a、67b的一体成型的罐容器42而能够安装在装置本体13上。即,与罐容器42由多个部件组合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高精度地保持墨罐43和液体喷射头32的位置关系,同时能够将墨罐43安装在装置本体13上。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并且,该第2实施方式不具备扫描仪单元14,在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并且,由于在其它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对于同一组成采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3所示,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记录装置85在前表面侧包括操作按钮86。在记录装置85上位于操作按钮86下方的位置,开口地设有用于从装置本体87内排出纸张P的排出口88。另外,记录装置12的排出口88的下方容纳有能够抽出的排纸台89。此外,记录装置85的背面侧安装有能够载置多张纸张P的转动式介质支撑体90。
另外,如图23、图24所示,在装置本体87上安装有罐单元27 的安装面87a的前侧位置上,一体形成有俯视观察时呈楔状的伸出部87b。而且,伸出部87b以填充装置本体87和罐单元27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被构造成从上方向前方弯曲,并且伸出部87b的前表面和罐单元27的前表面构成同一平面。
此外,如图25、图26所示,罐单元27经由截面呈L字状的间隔件91固定在装置本体87上,间隔件91填充罐单元27与装置本体87的下侧部分之间的间隙。而且,间隔件91在前后方向Y上,以从伸出部87b到与第4容器锁定部68d对应的配合凹部72的方式设置。并且,间隔件91与形成有第4容器锁定部68d的配合凹部72配合。
接着,对罐单元27安装在记录装置85上时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首先使固定有墨罐43的罐容器42在夹持有间隔件91的状态下,使其定位配合在安装面87a上。而且,此时未图示的配合部与凸台部38配合,并且间隔件91与形成有第4容器锁定部68d的配合凹部72配合并进行定位配合。
并且,在罐容器42位置配合在安装面87a的状态下,将螺钉36通过螺纹连接在容器锁定部68a~68e上,从而固定罐容器42和装置本体87。
接着,在罐容器42固定在装置本体87上的状态下,从罐容器42的后方使导轨部76a、76b和滑动接触部80配合,从而安装盖44。
根据上述第2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51)能够将罐单元27安装在不同的记录装置12、85上。即,能够在多种记录装置12、85上,实现罐单元27的通用化。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使盖44的尺寸比墨罐43的尺寸小。通过减小盖44,由于能够将盖44收容在墨罐43上,因此即使在罐单元27装配盖44的情况下,也能降低搬运时盖44被挂住的可能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造成不设置拦截凸部5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造成不设置筒部53。即,也可以使注入口52的端面52a和注入口形成面54一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筒部53也可以形成为朝向沿上下方向Z的上方突出。而且,此时,如图27所示,例如优选为将在上下方向Z的中途位置弯曲的筒状的接头93安装在筒部94上。通过安装接头93,能够将接头93上形成的孔作为注入口52,并且能够使注入口52的端面52a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变形例)。另外,接头93也可以为能够变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能够任意设定筒部53突出的方向。例如,当筒部53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时,可以使筒部53朝向装置本体13侧的左上方突出。另外,也可以使筒部53朝前上方突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罐容器42也可以构造成不设置载置部75。另外,不在罐容器42上,而是可以在墨罐43和盖44上设置载置部75。另外,由于罐单元27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因此例如可以在安装面13a上设置载置部75,能够载置封闭部件58。另外,载置部75也可以与盖44的位置无关,而是形成在使用者俯瞰时能够看见的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盖44也可以以轴为中心转动,在遮蔽注入口52的遮蔽位置和与该遮蔽位置不同的非遮蔽位置之间移动。例如,也可以沿左右方向X或前后方向Y设置轴,使位于遮蔽位置的盖44向上方转动,从而使其位于非遮蔽位置。另外,也可以沿上下方向Z设置轴,使盖44沿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转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罐单元27也可以构造成不具备盖4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从下限刻度64a至上限刻度64b的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h1设成大于40mm。高精度制造和组装罐单元27,水平设置记录装置12、85,并将液面51的变动抑制在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之间,即使将高度h1设为70mm,也能够良好地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导出口59至上限刻度64b的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h2设成大于55mm。高精度制造和组装罐单元27,水平设置记录装置12、85,并将液面51的变动抑制在导出口59和上 限刻度64b之间,从而即使将高度h2设为70mm,也能良好地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导出口59至注入口52的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h3设成大于70mm。而且,此时,例如与注入口52的位置相配合地设置液体喷射头32,并且优选为在沿上下方向Z距离注入口52有70mm以下的位置处形成下限刻度64a。即,当与注入口52的位置相配合地设置液体喷射头32时,即使注入墨水直到墨水从注入口52溢出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墨水从液体喷射头32的泄漏。其另一方面,当墨水被消耗、液面51下降时,即使墨水室50内的墨水残留,也有可能不能向液体喷射头32供给墨水。对于该点,通过将下限刻度64a形成在距离注入口52有70mm以下的位置处,能够在不能供给墨水前促使墨水的注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墨水室50的大小,可以使在左右方向X上的宽度比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小。另外,也可以使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比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构成在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中,设置其中的任一个刻度。另外,也可以形成除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外的其它刻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目视确认面43a可以形成为朝向多个方向。例如,也可以使注入口形成面54作为目视确认面实现其功能,在目视确认面43a上形成下限刻度64a,并且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形成上限刻度64b。另外,也可以在罐容器42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形成窗口部,使从该窗口部能够通过目视确认的墨罐4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作为目视确认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上限刻度64b也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形成在与形成有注入口52一侧相反的一侧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目视确认面43a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也可以比在上下方向Z上的高度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下限刻度64a也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形 成在与形成有注入口52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另外,下限刻度64a也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形成在与形成有导出口59一侧相反的一侧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形成在同一侧,也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形成并位置相互错开。此外,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也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形成并与注入口52位置相互错开。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注入口52和导出口59也可以形成在墨罐43上沿前后方向Y的不同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筒部53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倾斜度也可以和注入口形成面54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倾斜度不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可以将注入口形成面95形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Z垂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形成筒部53,而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形成注入口52。而且,由于注入口形成面54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因此注入口52的端面52a也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另外,也可以在与注入口52沿上下方向Z的同一位置或上方位置处设置拦截凸部5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朝上方突出地形成筒部53,并且形成为筒部53的顶端面与上下方向Z非垂直,从而使注入口52的端面52a相对于上下方向Z非垂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注入口52和拦截凸部55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各倾斜度不同。即,也可以使形成有注入口52的筒部53和拦截凸部55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各倾斜度不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注入口形成面54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多个方向。例如,也可以使注入口形成面54形成为从位于前后方向Y的两侧的壁朝向肋部56的山脊形或低谷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也可以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以下凹方式形成作为拦截部和槽部的一个例子的拦截凹部96(变形例)。通过由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以下凹方式形成的拦截凹部96捕 获泄漏液体,从而能够阻挡泄漏墨水。另外,也可以并列地形成拦截凹部96和拦截凸部5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注入口形成面54也可以为朝向目视确认面43a侧的向上倾斜的斜面。并且,也可以将拦截凸部55设在注入口52的上方位置。而且,在装置本体13和罐单元27之间安装吸收部件39。因此,从注入口52泄漏的沿注入口形成面54流动的墨水被吸收部件39吸收。因此,吸收部件39设在泄漏墨水的流路上。通过在泄漏墨水的流路上设置吸收部件39,泄漏墨水能够被吸收部件39吸收。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墨水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拦截凸部55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宽度比注入口52或筒部53的宽度小。另外,拦截凸部55的形状也可以呈U字状、V字状、W字状等。另外,也可以将拦截凸部55形成为包围注入口52周围的圆环状,或一部分分离开的C字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注入口形成面54的端部上形成拦截凸部55,而不设置台阶部54a。另外,台阶部54a也可以具有与上下方向Z垂直的面,或具有朝拦截凸部55侧倾斜的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不设置目视确认面43a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为不设置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也可以在墨罐43和罐容器42之间安装吸收部件97。而且,此时罐容器42作为保护部件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也可以将安装在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的吸收部件98延伸至注入口形成面54。即,吸收部件98从注入口52连续配置至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并且设置在泄漏墨水的流路上。根据该结构,通过一个吸收部件98,能够吸收从注入口52泄漏的泄漏墨水和流至墨罐43和装置本体13之间的泄漏墨水。另外,也可以除吸收部件39外,另外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设置吸收部件,以用于吸收从筒部53泄漏的墨水。通过在构成泄漏墨水的流路的注入口形成面54上安装吸收部件,泄漏墨水能够被 吸收部件吸收。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墨水污染周围的可能性。并且,也可以将该吸收部件和吸收部件39、97、98中的至少一个吸收部件通过粘贴或放置等安装在墨罐43上。即,墨罐43也可以具备吸收部件3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吸收部件39沿左右方向上的厚度设为比装置本体13和墨罐43之间的间隙宽度薄。即,也可以如此构成,即,当罐单元27安装在装置本体13上时,吸收部件39不会压缩变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将吸收部件39粘贴在装置本体13上,而是通过装置本体13和罐单元27对其进行夹持。另外,也可以在罐单元27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的状态下,在装置本体13和罐单元27之间插入吸收部件3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也可以在墨罐43的外表面设置吸收部件39、97、99(变形例)。即,也可以在墨罐43的外表面的至少一处设置吸收部件39、97、99。这样一来,能够使墨水注入时,附着在注入口52周围的或者附着后沿墨罐43的外表面流动的墨水可由设置在墨罐43的外表面的至少一处的吸收部件39、97、99吸收。因此,能够降低这样的墨水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例如,也可以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中,在与设有注入口52的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的面上且在构成成为记录装置12的装置本体13侧的面(图29中为左侧面)的膜49的表面上配置吸收部件39。这样一来,即使在附着在注入口52周围的墨水沿墨罐43的外表面中由膜49形成的面流动的情况下,由于其墨水在流到墨罐43的设置面之前被吸收部件39吸收,因此能够降低这样的墨水污染周围的可能性。
而且,此时,只要是吸收部件39设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中与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的面上即可,不限于墨罐43的左侧面,也可以设置在右侧面、前表面、后表面等。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对于将吸收部件39、97、99设置在墨罐43的外表面的情况,其安装方法包含通过粘接剂等粘接,采用双面胶或粘贴胶带粘接,与爪状的配合部或配合 凹部的配合,采用固定部件的固定,放置在墨罐43上等。
另外,也可以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中设有注入口52的注入口形成面54上设置吸收部件99。此时,通过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安装吸收部件99,在墨水注入时,能够更高效率地通过吸收部件99吸收附着在注入口52周围的墨水。
或者,吸收部件也可以设置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中与注入口形成面54交叉的面上,位于构成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墨罐43内的墨水的液面51的目视确认面43a的面(图29中右侧的面)上、且在垂直方向上构成注入口52侧。而且,作为在上述位置设置的吸收部件,在图29中,注入口形成面54上设置的吸收部件99中,其一端侧的部位(同一图中右端侧部位)相当于从注入口形成面54侧向台阶部54a侧越过拦截凸部55并向目视确认面43a所处的下方垂下的状态的部位。通过该结构,抑制了墨水注入时附着在注入口52周围的墨水到达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墨罐43内的墨水的液面51的目视确认面43a上,因此能够降低影响液面51的目视确认性的可能性。
此外,也可以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中与设置面相对的底面43c上设置吸收部件97。此时,通过在底面43c上设置吸收部件97,能够降低由于流至底面43c的墨水导致墨罐43的设置面被污染的可能性。
而且,尽管在如图5等表示的实施方式中,墨罐43在被容纳在罐容器42内的状态下安装在记录装置12的装置本体13上,但如图29所示,也可以不容纳在罐容器42内,而是墨罐43本身安装在记录装置12的装置本体13上,或设置在装置本体13的附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吸收部件39、97、99中的任一个或任意2个设置在墨罐43上。另外,也可以将吸收部件39、97、99中的至少一种吸收部件设置为2个以上。此外,也可以将吸收部件39、97、99中的至少2个、或3个吸收部件一体形成。即,例如,也可以以沿构成墨罐43的左侧面的膜49的方式延伸吸收部件97的左端。另外,也可以以沿设有目视确认面43a的墨罐43右侧面的方式延伸吸收部件97的右端。同样地,也可以沿墨罐43的前表面和后表 面的方式延伸吸收部件97的前端和后端。
而且,当墨罐43的外表面设置吸收部件39、97、99时,吸收部件39、97、99也可以不安装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上,例如也可以为在罐容器42和墨罐43之间夹装吸收部件39、97、99的设置状态。
例如,如图30所示,也可以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设有吸收部件99的情况下,在从注入口形成面54侧向台阶部54a侧越过拦截凸部55并向目视确认面43a所处的下方垂下的部位,在被罐容器42的内面和拦截凸部55的顶部夹持的设置状态下,该吸收部件99固定在注入口形成面54上。而且,此时,也可以在拦截凸部55和吸收部件99之间用双面胶等的粘接部件进行粘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吸收部件99也可以设置为包围拦截凸部55的方式,此时,吸收部件99的一端无需延长至台阶部54a,例如,也可以将吸收部件99的右端沿拦截凸部55向上方弯曲地设置。此外,也可以设置为吸收部件99的前端和后端也沿位于注入口形成面54的前后两侧的壁向上方弯曲或者包围的方式。而且,此时的吸收部件99也可以不仅安装在墨罐43的外表面上,也可以为夹装在罐容器42和墨罐43之间的设置状态。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吸收部件97、99的大小也可以设置成,在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大于底面43c。另外,吸收部件39的大小也可以设置为,在前后方向Y和上下方向Z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大于罐开口部43b。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与第4容器锁定部68d和第5容器锁定部68e之间的把手部71的设置位置不同的位置上设置把手部71。另外,也可以在罐容器42上不设把手部71。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定位凹部63a、63b和定位凸部67a、67b也可以设置为,相互凹凸嵌合的任一个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构成为一组。另外,也可以将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设为三组以上。此外,即使在将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设成多组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没有长孔。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定位凹部63a、63b和定位凸部67a、67b。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容器开口部42b不需要比墨罐43的右侧面大,只要容器开口部42b比墨罐43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大,即能将墨罐43容纳在罐容器内。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罐容器42也可以为四面一体成型物或三面一体成型物。例如,罐容器42也可以为前表面、后表面、右表面及上表面一体成型的没有底面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墨水室50在上下方向Z上的一部分满足形状条件即可。即,例如也可以为在满足形状条件的长方体形状部分上,沿上下方向Z连续设置不满足形状条件的部分的形状。另外,墨水室50的形状只要满足形状条件,即可任意变更。例如,也可以为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部分具有凹凸部或弯曲部、弯折部、弓形部、圆弧部的形状。另外,墨水室50也可以为沿上下方向Z的各位置上水平截面形状有变化的形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空气导入口60也可以设置在位于上限刻度64b上方的任意位置。例如,也可以设在墨罐43的右侧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判断是否注入墨水的情况下或注入墨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窗口部42a沿着标尺28a,并且以形成在标尺28a上的刻度为基准。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在墨罐43的目视确认面43a上粘接标记有刻度的贴纸,形成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下限刻度64a和上限刻度64b也可以不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也可以仅为三角形状的标记。或者,也可以不形成三角形状的标记,仅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容器锁定部68a~68e的数量和螺钉凸台37的数量也可以不同。只要螺钉36在容器锁定部68a~68e中的至少一个容器锁定部和螺钉凸台37上螺合,即能将罐单元27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而且,罐单元27的固定为不从装置本体13脱离的状态, 包含具有松动的状态。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罐单元27也可以通过螺栓、双面胶、粘接剂、粘接带、铆接、带子、捆扎带等固定部件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墨罐43设置在装置本体13内。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罐容器42。即,例如可在装置本体13上与墨罐43的罐锁定部62对应的位置形成螺钉凸台37,从而将墨罐43直接固定在装置本体13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液体消耗装置也可以为喷射或涂敷并消耗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而且,作为从液体消耗装置中喷出的微量液滴的液体的状态,还包含粒状、泪状,也包括拖尾呈线状的形状。另外,在此所说的液体只要是能在液体消耗装置中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状体、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式的液状体。另外也不限于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括了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态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此外,液体的代表例可列举出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在此,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油墨(hot melt ink)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具体例,例如有喷射下述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含有在制造液晶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滤色器等时使用的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等材料。或者,也可以是:喷射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精密移液管中使用的作为样品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micro dispenser)等。此外,也可以是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精确地定位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讯元件上使用的微小半球状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可以为为了蚀刻基板等而 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并且,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单元、液体供给系统也可以为容纳供给至这些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的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单元、液体供给系统。
Claims (12)
1.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
液体容纳体,该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室、液体导出口和液体注入口,其中,所述液体容纳室容纳经由管子向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供给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导出口向所述管子侧导出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室内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内注入所述液体;
以及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能够从外侧覆盖保护所述液体容纳体;
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安装在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间,以吸收所述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件设置在处于所述液体注入口和所述保护部件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件在被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夹压而处于压缩变形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液体注入口至所述保护部件和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间,所述吸收部件被连续地设置。
5.一种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容纳体具有:
液体容纳室,该液体容纳室容纳经由管子向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供给的所述液体;
液体导出口,该液体导出口向所述管子侧导出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室内的所述液体;
液体注入口,该液体注入口能够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内注入所述液体;以及
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以吸收从所述液体注入口泄漏的液体的方式被安装。
6.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
所述液体消耗部;以及
所述管子。
7.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纳体;
所述液体消耗部;
容纳该液体消耗部的装置本体;
所述管子;其中,
所述吸收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体和所述装置本体之间。
8.一种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容纳体具有:
液体容纳室,该液体容纳室容纳经由流路向液体消耗部供给的液体;
液体导出口,该液体导出口与所述流路连接;
液体注入口,该液体注入口与所述液体容纳室内连通,其中,
在该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吸收液体的吸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中的、与设置有所述液体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面相交叉的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注入口形成面相交叉的面构成从外部能够通过目视确认所述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液面的面,该面在所述液体注入口侧具有所述吸收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中的、设置有所述液体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外表面中的底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78825 | 2012-08-10 | ||
JP2012178825 | 2012-08-10 | ||
JP2012-241218 | 2012-10-31 | ||
JP2012241218A JP6115080B2 (ja) | 2012-08-10 | 2012-10-31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67359U true CN203567359U (zh) | 2014-04-30 |
Family
ID=5053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8463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7359U (zh) | 2012-08-10 | 2013-08-09 | 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67359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64046A (zh) * | 2016-03-30 | 2017-10-2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子和打印机 |
CN107554080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墨水容纳装置和打印机 |
CN107599635A (zh) * | 2016-07-11 | 2018-01-1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107878037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单元 |
US10967662B2 (en) | 2014-12-10 | 2021-04-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accommodation unit and inkjet print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CN113631393A (zh) * | 2019-03-27 | 2021-11-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消耗装置 |
-
2013
- 2013-08-09 CN CN201320484633.5U patent/CN2035673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67662B2 (en) | 2014-12-10 | 2021-04-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accommodation unit and inkjet print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CN107264046A (zh) * | 2016-03-30 | 2017-10-2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子和打印机 |
CN107264046B (zh) * | 2016-03-30 | 2020-12-0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子和打印机 |
CN107554080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墨水容纳装置和打印机 |
CN107599635A (zh) * | 2016-07-11 | 2018-01-1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US11084297B2 (en) | 2016-07-11 | 2021-08-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supply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CN107878037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单元 |
CN113631393A (zh) * | 2019-03-27 | 2021-11-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消耗装置 |
CN113631393B (zh) * | 2019-03-27 | 2022-08-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消耗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27406B2 (ja)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
JP6115080B2 (ja)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
JP6241507B2 (ja) | インク消費装置 | |
CN203567359U (zh) | 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 | |
JP6007683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TWI651212B (zh) | 記憶部保持構件及保持構件 | |
JP6155598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
JP6260196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5987564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TWI655104B (zh) | 液體收容體 | |
JP2014037057A (ja) |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 |
JP6163734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消費装置 | |
JP6307887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
WO2015059926A1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WO2015059927A1 (ja) |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 |
JP6056396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
JP6079156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
JP2015047830A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JP6127582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JP6142573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JP5958601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プリンター、および、複合機 | |
JP6236762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 | |
WO2014132635A1 (ja) |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液体噴射装置 | |
JP6155606B2 (ja) |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液体消費装置 | |
JP6070885B2 (ja) | 液体収容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