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4270U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74270U CN203174270U CN201220429335.1U CN201220429335U CN203174270U CN 203174270 U CN203174270 U CN 203174270U CN 201220429335 U CN201220429335 U CN 201220429335U CN 203174270 U CN203174270 U CN 2031742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ft yarn
- lower floor
- upper strata
- sunken
- u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该织物包括有上层织物组织(1)、下层织物组织(2)和支撑织物组织(3),上层织物组织(1)与下层织物组织(2)通过支撑织物组织(3)连接成一体;上层织物组织(1)为矩形框织物,下层织物组织(2)为平纹织物,支撑织物组织(3)中的4条连接纱沿幅宽方向上为三角形形状,4条连接纱沿幅长方向上为Ω形状。本实用新型的织物采用平织-绞织-纱罗组合工艺机织得到,织物在结构上,除了仅作上下沉浮的经纱与纬纱交叉穿插之外,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还存在不但有上下沉浮而且在织物的幅宽方向还作跨多经位往复横移的跨位经纱;该跨位经纱与纬纱交叉穿插同时,每两根跨位经纱将处于其跨位之间的经纱在织物横向进行捆绑左右限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织三维织物,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采用平织-绞织-纱罗组合工艺机织得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背景技术
机织网格织物是不但在织物的幅宽方向经纱相对成束而且在织物的长度方向纬纱也相对成束的呈网孔外观的机织物。
理想的机织网格织物应该是不但能在织物结构上能够形成经纬纱线不易相互滑移的稳定的网孔,而且其网孔的大小能够根据用途需要来设计和生产。
目前,公知的机织物的孔眼状的网格织物是指:经纱按照组织结构分为地经和绞经,并将绞经和地经按一定比例排列,采用绞综装置,在织造过程中绞经围绕一根地经发生左右绞转,如此与纬丝交织成网孔结构。这些纬纱借助绞经纱利用低于地经纱的张力扎绞,其中该纬纱和地经纱基本上无间隙地安置。由上述可见,无论哪种都难以形成较大孔眼。
机织物难以形成较大的孔眼的网格织物原因是,机织物在结构上是经纬纱线以沉浮方式交叉穿插而成的,这种沉浮方式使得经纬纱线之间的联系呈松散状态,经纬纱线相互之间极易滑移,以致织物形态很不稳定,特别是在经纬纱线排列得稀疏的较大网格织物时。到目前为止,对此在织物结构上未曾见有效的针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该织物中的经纱、纬纱和跨位经纱相对于纬纱不滑移,保证了所述织物的网孔结构稳定,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孔阵列排布,便于填充物的灌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在经纱和纬纱以沉浮的方式交叉穿插而成织物的机织布机上,除了仅作上下沉浮的经纱与纬纱交叉穿插之外,还存在不但有上下沉浮而且在织物的幅宽方向还有跨多经位往复横移的跨位经纱,该跨位经纱与纬纱交叉穿插同时,每两根跨位经纱将处于其跨位之间的普通经纱在织物横向进行左右限位,如此对整幅织物而言,形成将普通经纱相对收束靠拢成一束经纱状态的织物结构。跨位经纱在织物的幅宽方向每次收拢绞汇可以是相对于经纱进行左右横移的跨位。当跨位经纱在织物的幅宽方向每次收拢绞汇是相对于两根经纱或两根以上经纱时,该跨位内的经纱与经纱之间可以是平纹、斜纹、缎纹等任意组织结构的沉浮规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该织物包括有上层织物组织、下层织物组织和支撑织物组织;
所述上层织物组织的结构:将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上层第七纬纱、上层第八纬纱、上层第九纬纱、上层第十纬纱、上层第十一纬纱、上层第十二纬纱和上层第十三纬纱在幅长方向上按上层等间距D上阵列排布;
上层第一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一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二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三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三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四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四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五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五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六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六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七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七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上层第八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八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第一跨位经纱的一端置于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第一跨位经纱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第一跨位经纱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第二跨位经纱的一端置于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第二跨位经纱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第二跨位经纱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第三跨位经纱的一端置于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第三跨位经纱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第三跨位经纱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第四跨位经纱的一端置于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第四跨位经纱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第四跨位经纱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
所述下层织物组织的结构:将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下层第七纬纱、下层第八纬纱、下层第九纬纱、下层第十纬纱、下层第十一纬纱、下层第十二纬纱、下层第十三纬纱、下层第十四纬纱、下层第十五纬纱、下层第十六纬纱、下层第十七纬纱、下层第十八纬纱、下层第十九纬纱、下层第二十纬纱、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下层第二十四纬纱和下层第二十五纬纱在幅长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D下阵列排布;
下层第一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二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三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三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四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四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五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五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六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六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七经纱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七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下层第八经纱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八经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所述支撑织物组织的结构:第一连接纱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第一连接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下沉于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下沉于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且第一连接纱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时,第一连接纱置于上层第二经纱与上层第三经纱之间;
第二连接纱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第二连接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下沉于第五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下沉于第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且第一连接纱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时,第二连接纱置于上层第二经纱与上层第三经纱之间;
第三连接纱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第三连接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且第三连接纱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时,第三连接纱置于上层第六经纱与上层第七经纱之间;
第四连接纱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第四连接纱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且第四连接纱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时,第四连接纱置于上层第六经纱与上层第七经纱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优点在于:
①本实用新型织物的上层为网格织物,中间的Δ(三角形)与Ω(欧米伽)构形稳定支撑,下层为网格织物和/或平布织物,该织物形成了三维间隔织物。所述三维间隔织物在幅长方向(经纱方向)上中间支撑为Ω构形,在幅宽方向(纬纱方向)上中间支撑为Δ构形。
②本实用新型织物的上层为网格织物,其经纱、纬纱和绞经纱相对于纬纱不滑移,保证了所述织物的网孔结构稳定,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孔阵列排布,便于填充物料的灌注。两条跨位经纱横移且与纬纱上浮与下沉,达到经纱绞跨形成稳定的网格纵条。
③所述上层织物组织中的网格孔(或称矩形框),在单位面积下的孔眼数为1500~3000(个/平方米),采用跨位经纱进行捆绑能够形成较大尺寸的孔眼,同时也使得经纱、连接纱在纬纱上不造成左右滑移。
④本实用新型的织物能够用作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以及发泡材料的骨架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结构图。
图1A是未示出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正视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左视面结构图。
1.上层织物组织 | 11.第一跨位经纱 | 12.第二跨位经纱 | 13.第三跨位经纱 |
14.第四跨位经纱 | 101.上层第一纬纱 | 102.上层第二纬纱 | 103.上层第三纬纱 |
104.上层第四纬纱 | 105.上层第五纬纱 | 106.上层第六纬纱 | 107.上层第七纬纱 |
108.上层第八纬纱 | 109.上层第九纬纱 | 110.上层第十纬纱 | 111.上层第十一纬纱 |
112.上层第十二纬纱 | 113.上层第十三纬纱 | 151.上层第一经纱 | 152.上层第二经纱 |
153.上层第三经纱 | 154.上层第四经纱 | 155.上层第五经纱 | 156.上层第六经纱 |
157.上层第七经纱 | 158.上层第八经纱 | 2.下层织物组织 | 201.下层第一纬纱 |
202.下层第二纬纱 | 203.下层第三纬纱 | 204.下层第四纬纱 | 205.下层第五纬纱 |
206.下层第六纬纱 | 207.下层第七纬纱 | 208.下层第八纬纱 | 209.下层第九纬纱 |
210.下层第十纬纱 | 211.下层第十一纬纱 | 212.下层第十二纬纱 | 213.下层第十三纬纱 |
214.下层第十四纬纱 | 215.下层第十五纬纱 | 216.下层第十六纬纱 | 217.下层第十七纬纱 |
218.下层第十八纬纱 | 219.下层第十九纬纱 | 220.下层第二十纬纱 | 221.下层第二十一纬纱 |
222.下层第二十二纬纱 | 223.下层第二十三纬纱 | 224.下层第二十四纬纱 | 225.下层第二十五纬纱 |
251.下层第一经纱 | 252.下层第二经纱 | 253.下层第三经纱 | 254.下层第四经纱 |
255.下层第五经纱 | 256.下层第六经纱 | 257.下层第七经纱 | 258.下层第八经纱 |
3.支撑织物组织 | 31.第一连接纱 | 32.第二连接纱 | 33.第三连接纱 |
34.第四连接纱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该织物包括有上层织物组织1、下层织物组织2和支撑织物组织3。机织织物是循环的织物组织,为了清楚显示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织物结构,本实用新型以一个循环单元进行介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幅长方向为经纱排列方向,幅宽方向为纬纱排列方向,在本技术领域中,幅长长度和幅宽宽度是不作限制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厚度即为纵向方向的高度H高。
(一)上层织物组织1
参见图1、图1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包括有第一跨位经纱11、第二跨位经纱12、第三跨位经纱13、第四跨位经纱14、上层第一经纱151、上层第二经纱152、上层第三经纱153、上层第四经纱154、上层第五经纱155、上层第六经纱156、上层第七经纱157、上层第八经纱158、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纬纱102、上层第三纬纱103、上层第四纬纱104、上层第五纬纱105、上层第六纬纱106、上层第七纬纱107、上层第八纬纱108、上层第九纬纱109、上层第十纬纱110、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纬纱102、上层第三纬纱103、上层第四纬纱104、上层第五纬纱105、上层第六纬纱106、上层第七纬纱107、上层第八纬纱108、上层第九纬纱109、上层第十纬纱110、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层第十二纬纱112和上层第十三纬纱113在幅长方向上按上层等间距D上排列;D上=2mm~200mm;
上层第一经纱151、上层第二经纱152、上层第三经纱153和上层第四经纱154在幅长方向上被第一跨位经纱11和第二跨位经纱12收拢绞汇捆绑;上层第五经纱155、上层第六经纱156、上层第七经纱157和上层第八经纱158在幅长方向上被第三跨位经纱13和第四跨位经纱14收拢绞汇捆绑。
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的结构:将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纬纱102、上层第三纬纱103、上层第四纬纱104、上层第五纬纱105、上层第六纬纱106、上层第七纬纱107、上层第八纬纱108、上层第九纬纱109、上层第十纬纱110、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层第十二纬纱112和上层第十三纬纱113在幅长方向上按上层等间距D上阵列排布;
上层第一经纱151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二经纱152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经纱152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三经纱153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三经纱153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四经纱154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五经纱155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六经纱156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六经纱156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七经纱157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七经纱157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八经纱158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一跨位经纱11的一端置于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一跨位经纱11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一跨位经纱11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二跨位经纱12的一端置于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二跨位经纱12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二跨位经纱12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三维制图软件无法进行相绞制图,故通过“捆绑”二字进行说明,在机织学的绞纱工艺技术领域中,为公知常识。第一跨位经纱11与第二跨位经纱12在跨位接合处对上层第一经纱151、上层第二经纱152、第一连接纱31、第二连接纱32、上层第三经纱153和上层第四经纱154进行收拢绞汇捆绑。
第三跨位经纱13的一端置于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三跨位经纱13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三跨位经纱13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四跨位经纱14的一端置于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四跨位经纱14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四跨位经纱14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三维制图软件无法进行相绞制图,故通过“捆绑”二字进行说明,在机织学的绞纱工艺技术领域中,为公知常识。第三跨位经纱13与第四跨位经纱14在跨位接合处对上层第五经纱155、上层第六经纱156、第三连接纱33、第四连接纱34、上层第七经纱157和上层第八经纱158进行收拢绞汇捆绑。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层织物组织1中,利用第一跨位经纱11与第二跨位经纱12在跨位接合处对上层第一经纱151、上层第二经纱152、上层第三经纱153和上层第四经纱154收拢绞汇,实现了对第一经纱151、上层第二经纱152、上层第三经纱153和上层第四经纱154的捆绑,从而使得多根经纱在幅长方向上被收拢形成大的网格;在本层中利用跨位经纱的捆绑方式使得经纱相对于纬纱不会滑移,保证了上层织物组织的网孔结构稳定;在同一平面(即上层织物组织)上具有孔阵列排布,便于填充物的灌注。第一跨位经纱11与第二跨位经纱12横移(幅宽方向)且下沉于纬纱,达到跨位经纱绞跨形成稳定的网格纵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层织物组织中,利用第三跨位经纱13与第四跨位经纱14在跨位接合处对上层第五经纱155、上层第六经纱156、上层第七经纱157和上层第八经纱158收拢绞汇,实现了对第一经纱151、上层第二经纱152、上层第三经纱153和上层第四经纱154的捆绑,从而使得多根经纱在幅长方向上被收拢形成大的网格;在本层中利用跨位经纱的捆绑方式使得经纱相对于纬纱不会滑移,保证了上层织物组织的网孔结构稳定;在同一平面(即上层织物组织)上具有孔阵列排布,便于填充物的灌注。第三跨位经纱13与第四跨位经纱14横移(幅宽方向)且下沉于纬纱,达到跨位经纱绞跨形成稳定的网格纵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横纵网格构形使得上层织物组织1为矩形框织物。矩形框织物的长记为a,矩形框织物的宽记为b。一般地,a=2mm~200mm,b=2mm~200mm。所述上层织物组织中的网格孔(或称矩形框),在单位面积下的孔眼数(矩形框个数)为1500~3000(个/平方米),采用跨位经纱进行捆绑能够形成较大尺寸的孔眼,同时也使得经纱、连接纱在纬纱上不造成左右滑移。
(二)下层织物组织2
参见图1、图1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包括有下层第一经纱251、下层第二经纱252、下层第三经纱253、下层第四经纱254、下层第五经纱255、下层第六经纱256、下层第七经纱257、下层第八经纱258、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纬纱202、下层第三纬纱203、下层第四纬纱204、下层第五纬纱205、下层第六纬纱206、下层第七纬纱207、下层第八纬纱208、下层第九纬纱209、下层第十纬纱210、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第一经纱251、下层第二经纱252、下层第三经纱253、下层第四经纱254、下层第五经纱255、下层第六经纱256、下层第七经纱257和下层第八经纱258在幅宽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H下排列;H下=1D下~5D下。
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纬纱202、下层第三纬纱203、下层第四纬纱204、下层第五纬纱205、下层第六纬纱206、下层第七纬纱207、下层第八纬纱208、下层第九纬纱209、下层第十纬纱210、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和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在幅长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D下排列;D下=0.5mm~200mm。
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的结构:将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纬纱202、下层第三纬纱203、下层第四纬纱204、下层第五纬纱205、下层第六纬纱206、下层第七纬纱207、下层第八纬纱208、下层第九纬纱209、下层第十纬纱210、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和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在幅长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D下阵列排布;
下层第一经纱251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一经纱251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二经纱252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经纱252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三经纱253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三经纱253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四经纱254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四经纱254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五经纱255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五经纱255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六经纱256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六经纱256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七经纱257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七经纱257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八经纱258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八经纱258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层织物组织1中选用的上层纬纱数量与下层织物组织2中选用的下层纬纱数量可以1∶1,或者是1∶2,或者是1∶3,或者是1∶4,或者更大比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经纱与纬纱的上浮与下沉形成了平纹织物。
(三)支撑织物组织3
参见图1、图1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织物组织3包括有第一连接纱31、第二连接纱32、第三连接纱33和第四连接纱34;第一连接纱31置于下层第一经纱251的外侧,第二连接纱32置于下层第四经纱254的外侧,第三连接纱33置于下层第五经纱255的外侧,第四连接纱34置于下层第八经纱258的外侧;第二连接纱32与第三连接纱33为相邻设置;
所述支撑织物组织3的结构:第一连接纱31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第一连接纱31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且第一连接纱31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一连接纱31置于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
第二连接纱32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第二连接纱32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且第一连接纱31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二连接纱32置于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
第三连接纱33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三连接纱33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且第三连接纱33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三连接纱33置于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
第四连接纱34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四连接纱34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且第四连接纱34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四连接纱34置于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置于上层织物组织1中的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故在第一跨位经纱11与第二跨位经纱12进行收拢绞汇时,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也被收拢绞汇,从而达到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相对于纬纱不会滑移,保证了上层织物组织的网孔结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置于上层织物组织1中的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故在第三跨位经纱13与第四跨位经纱14进行收拢绞汇时,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也被收拢绞汇,从而达到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相对于纬纱不会滑移,保证了上层织物组织的网孔结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形式相同。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形式相同。
参见图2所示,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重叠、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重叠;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Ω形状(简称为正面第一Ω形状),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Ω形状(简称为正面第二Ω形状)。正面第一Ω形状与正面第二Ω形状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错位3条纬纱;正面第一Ω形状与正面第二Ω形状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错位1条纬纱。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高度记为H高,该高度H高是指上层织物组织1中的纬纱与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纬纱之间的间距。该高度H高也是连接纱的引导高度。H高=20mm~300mm。
参见图3所示,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置于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第一连接纱31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一经纱251外侧,第二连接纱32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四经纱254外侧;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三角形形状;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置于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第三连接纱33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五经纱255外侧,第四连接纱34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八经纱258外侧;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三角形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中,4条连接纱沿幅宽方向上为三角形形状,4条连接纱沿幅长方向上为Ω形状。两个方向上的三角形形状与Ω形状的结合,支撑起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这样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中,上层织物组织1(矩形框织物)也称为上面层,下层织物组织2(平纹织物)也称为下面层,中间的三角形形状与Ω形状也称为中间层。为了广义的推理至上、下面层的结构,下面层(下层织物组织2)可以转换成上面层(上层织物组织1)的结构;也可以上、下面层都为上面层(上层织物组织1)的结构。
参见图1、图1A、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第一类结构:上层织物组织1为矩形框织物,下层织物组织2为平纹织物,支撑织物组织3沿幅宽方向上为三角形形状,4条连接纱沿幅长方向上为Ω形状。
参见图1、图1A、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第二类结构:上层织物组织1为矩形框织物,下层织物组织2为矩形框织物,支撑织物组织3沿幅宽方向上为三角形形状,4条连接纱沿幅长方向上为Ω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上层织物组织1、下层织物组织2和支撑织物组织3中采用的纤维材料为金属纤维、无机纤维、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纤维形式的组合。
具体地纤维材料可以是聚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PBO纤维、M5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尼龙纤维、维纶纤维、氯纶纤维、汉麻、剑麻纤维、亚麻纤维、竹纤维、黄麻纤维等类似金属纤维、无机纤维、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形式的组合。
更具体地纤维材料可以是线密度为68tex-2400tex(单位:特克斯)的E玻璃纤维无捻粗纱、1K-12K碳纤维。K是指一束纤维纱中所包含的碳纤维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上层织物组织1、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经纱和纬纱选用600tex高强聚乙烯,上层织物组织1中的跨位经纱选用200D(单位:旦尼尔)弹力锦纶或168tex玻纤,支撑织物组织3中的连接纱选用900tex E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包括有上层织物组织(1)、下层织物组织(2)和支撑织物组织(3);
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的结构:将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纬纱(102)、上层第三纬纱(103)、上层第四纬纱(104)、上层第五纬纱(105)、上层第六纬纱(106)、上层第七纬纱(107)、上层第八纬纱(108)、上层第九纬纱(109)、上层第十纬纱(110)、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层第十二纬纱(112)和上层第十三纬纱(113)在幅长方向上按上层等间距D上阵列排布;
上层第一经纱(151)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二经纱(152)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经纱(152)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三经纱(153)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三经纱(153)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四经纱(154)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五经纱(155)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六经纱(156)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六经纱(156)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七经纱(157)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七经纱(157)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 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上层第八经纱(158)的一端上浮于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上浮于上层第三纬纱(103)、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上浮于上层第五纬纱(105)、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上浮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上浮于上层第九纬纱(109)、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上浮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上浮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一跨位经纱(11)的一端置于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一跨位经纱(11)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一跨位经纱(11)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二跨位经纱(12)的一端置于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二跨位经纱(12)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二跨位经纱(12)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一经纱(151)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四经纱(154)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三跨位经纱(13)的一端置于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三跨位经纱(13)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三跨位经纱(13)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第四跨位经纱(14)的一端置于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四跨位经纱(14)的另一端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二纬纱(102);第四跨位经纱(14)在沿幅长方向上如此循环跨位,既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三纬纱(103);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四纬纱(104);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五纬纱(105);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六纬纱(106);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八纬纱(108);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九纬纱(109);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纬纱(110);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一纬纱(111);跨位至上层第五经纱(155)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跨位至上层第八经纱(158)的外侧、且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
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的结构:将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纬纱(202)、下层第三纬纱(203)、下层第四纬纱(204)、下层第五纬纱(205)、下层第六纬纱(206)、下层第七纬纱(207)、下层第八纬纱(208)、下层第九纬纱(209)、下层第十纬纱(210)、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和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在幅长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D下阵列排布;
下层第一经纱(251)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一经纱(251)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二经纱(252)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经纱(252)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三经纱(253)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三经纱(253)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 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四经纱(254)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四经纱(254)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五经纱(255)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五经纱(255)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六经纱(256)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六经纱(256)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七经纱(257)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七经纱(257)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上浮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上浮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下层第八经纱(258)的一端上浮于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八经纱(258)的另一端沿幅长 方向进行下沉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上浮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下沉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上浮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下沉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上浮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下沉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上浮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下沉于下层第十纬纱(210)、上浮于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沉于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上浮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沉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上浮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沉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上浮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沉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上浮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沉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沉于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上浮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
所述支撑织物组织(3)的结构:第一连接纱(31)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第一连接纱(31)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且第一连接纱(31)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一连接纱(31)置于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
第二连接纱(32)的一端下沉于下层第一纬纱(201),第二连接纱(32)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下层第二纬纱(202)、下沉于下层第三纬纱(203)、上浮于下层第四纬纱(204)、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上层第四纬纱(104)、下沉于第五纬纱(105)、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上浮于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沉于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上浮于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上层第十纬纱(110)、下沉于第十一纬纱(11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且第一连接纱(31)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二连接纱(32)置于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
第三连接纱(33)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三连接纱(33)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且第三连接纱(33)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三连接纱(33)置于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
第四连接纱(34)的一端下沉于上层第一纬纱(101)、第四连接纱(34)的另一端沿幅长方向进行上浮于上层第二纬纱(102)、下沉于下层第五纬纱(205)、上浮于下层第六纬纱(206)、下沉于下层第七纬纱(207)、上浮于下层第八纬纱(208)、下沉于下层第九纬纱(209)、上浮于上层第六纬纱(106)、下沉于上层第七纬纱(107)、上浮于上层第八纬纱(108)、下沉于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上浮于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沉于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上浮于下层第二十纬纱(210)、下沉于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上浮于上层第十二纬纱(112)、下沉于上层第十三纬纱(113);且第四连接纱(34)从所述下层织物组织(2)引导至所述上层织物组织(1)时,第四连接纱(34)置于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形式相同;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 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形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上层织物组织(1)中的上层第一纬纱(101)、上层第二纬纱(102)、上层第三纬纱(103)、上层第四纬纱(104)、上层第五纬纱(105)、上层第六纬纱(106)、上层第七纬纱(107)、上层第八纬纱(108)、上层第九纬纱(109)、上层第十纬纱(110)、上层第十一纬纱(111)、上层第十二纬纱(112)和上层第十三纬纱(113)在幅长方向上按上层等间距D上排列;D上=2mm~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上层织物组织(1)为网格纵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上层织物组织(1)为矩形框织物,矩形框织物的长记为a,矩形框织物的宽记为b,a=2mm~200mm,b=2mm~200mm;上层织物组织(1)在单位面积下的矩形框数为1500~3000个/平方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第一经纱(251)、下层第二经纱(252)、下层第三经纱(253)、下层第四经纱(254)、下层第五经纱(255)、下层第六经纱(256)、下层第七经纱(257)和下层第八经纱(258)在幅宽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H下排列;H下=1D下~5D下;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下层第一纬纱(201)、下层第二纬纱(202)、下层第三纬纱(203)、下层第四纬纱(204)、下层第五纬纱(205)、下层第六纬纱(206)、下层第七纬纱(207)、下层第八纬纱(208)、下层第九纬纱(209)、下层第十纬纱(210)、下层第十一纬纱(211)、下层第十二纬纱(212)、下层第十三纬纱(213)、下层第十四纬纱(214)、下层第十五纬纱(215)、下层第十六纬纱(216)、下层第十七纬纱(217)、下层第十八纬纱(218)、下层第十九纬纱(219)、下层第二十纬纱(220)、下层第二十一纬纱(221)、下层第二十二纬纱(222)、下层第二十三纬纱(223)、下层第二十四纬纱(224)和下层第二十五纬纱(225)在幅长方向上按下层等间距D下排列;D下=0.5mm~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上层织物组织(1)中选用的上层纬纱数量与下层织物组织(2)中选用的下层纬纱数量1∶1,或者是1∶2,或者是1∶3,或者是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的高度记为H高,H高=20mm~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织物组织(3)中的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置于上层第二经纱(152)与上层第三经纱(153)之间,第一连接纱(31)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一经纱(251)外侧,第二连接纱(32)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四经纱(254)外侧;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三角形形状;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中置于上层第六经纱(156)与上层第七经纱(157)之间,第三连接纱(33)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五经纱(255)外侧,第四连接纱(34)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置于下层第八经纱(258)外侧;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三角形形状;
所述支撑织物组织(3)中的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重叠、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重叠;第一连接纱(31)与第二连接纱(32)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正面第一Ω形状,第三连接纱(33)与第四连接纱(34)在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中的连接构成了连续的正面第二Ω形状;正面第一Ω形状与正面第二Ω形状在下层织物组织(2)中错位3条纬纱;正面第一Ω形状与正面第二Ω形状在上层织物组织(1) 中错位1条纬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中,4条连接纱沿幅宽方向上为三角形形状,4条连接纱沿幅长方向上为Ω形状;两个方向上的三角形形状与Ω形状的结合,支撑起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所述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中,下层织物组织(2)转换成上层织物组织(1)的结构;所述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中,上层织物组织(1)和下层织物组织(2)为矩形框织物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其特征在于:上层织物组织(1)、下层织物组织(2)和支撑织物组织(3)中采用的纤维材料为金属纤维、无机纤维、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纤维形式的组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29335.1U CN203174270U (zh) | 2012-08-28 | 2012-08-28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29335.1U CN203174270U (zh) | 2012-08-28 | 2012-08-28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74270U true CN203174270U (zh) | 2013-09-04 |
Family
ID=4907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2933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4270U (zh) | 2012-08-28 | 2012-08-28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742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7417A (zh) * | 2012-08-28 | 2012-11-21 | 吴伯明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CN108138395A (zh) * | 2015-10-13 | 2018-06-08 | 阿尔巴尼复合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通道的3d织造预制件 |
CN109706584A (zh) * | 2019-03-07 | 2019-05-03 | 常州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2012
- 2012-08-28 CN CN201220429335.1U patent/CN2031742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7417A (zh) * | 2012-08-28 | 2012-11-21 | 吴伯明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CN102787417B (zh) * | 2012-08-28 | 2014-02-19 | 吴伯明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CN108138395A (zh) * | 2015-10-13 | 2018-06-08 | 阿尔巴尼复合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通道的3d织造预制件 |
CN108138395B (zh) * | 2015-10-13 | 2020-04-07 | 阿尔巴尼复合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通道的3d织造预制件 |
CN109706584A (zh) * | 2019-03-07 | 2019-05-03 | 常州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87813U (zh) | 三维增强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板 | |
CN102787417B (zh)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
CN2928894Y (zh) | 具有经纬纱非机织物复合的增强无纺布 | |
CN203174270U (zh) | 具有绞经结构的机织三维间隔网格织物 | |
CN102851844B (zh) | 一种角联锁结构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3696097B (zh) | 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 | |
CN201354395Y (zh) | 一种平面上带有平行管腔的立体织物 | |
CN102797334B (zh) | 三维增强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板 | |
CN103993403B (zh) | 一种双层夹筋织物及织造方法 | |
CN210481653U (zh) | 一种新型抗菌除臭网布 | |
CN204738094U (zh) | 一种瓦楞布 | |
CN113802245A (zh) | 一种三维针绞织织造工艺 | |
CN201058908Y (zh) | 针织毛巾 | |
CN205775083U (zh) | 一种立体网布 | |
CN203700703U (zh) | 一种方形编织绳 | |
CN218315634U (zh) | 一种抗变形提花面料 | |
CN215051012U (zh) | 一种高强度纺织面料 | |
CN216237555U (zh) | 一种波浪状轻量型空间拉丝网布 | |
CN216127874U (zh) | 一种高弹性保暖纺织面料 | |
CN221028902U (zh) | 一种特斯林面料 | |
CN218812409U (zh) | 机织变化凸条组织 | |
CN220335422U (zh) | 抗拉针织布 | |
CN202607507U (zh) | 一种玻璃纤维非织造砂轮增强网片 | |
CN216373593U (zh) | 一种高弹性耐磨复合梭织布 | |
CN211546838U (zh) | 一种弹性3d网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2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219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