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8246U - 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78246U CN203078246U CN 201320109135 CN201320109135U CN203078246U CN 203078246 U CN203078246 U CN 203078246U CN 201320109135 CN201320109135 CN 201320109135 CN 201320109135 U CN201320109135 U CN 201320109135U CN 203078246 U CN203078246 U CN 2030782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inclined plane
- baffle
- chute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24 chemic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包括:固定在被牵引物上的第一挂钩,通过支撑件能转动及移动地设置在牵引小车上的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上部具有能容置所述第二挂钩钩头的斜槽,所述斜槽前端的第一挂钩的钩头顶面形成一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挂钩的钩头底部形成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斜槽底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斜槽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简单可靠,无需专门的动力装置,也不用人工动作,就可完成脱钩、挂钩动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特别适用于高温、低温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且制造成本低,基本无需维护,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能自动挂脱钩的装置,尤其一种利用重心的变化实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工程作业或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牵引装置将物体从一处牵引到另一处,例如,在冶金、化工生产设备中,一方面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人工操作不方便,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经常使用脱挂装置,如移动机械、取样小车等均设有机械式脱挂装置。但是,该类机械式脱挂装置只有进行自动挂靠,当完成作业后,无法实现自动脱钩。例如,取样拖车,在牵引车的碰头位置上分别安装挂钩和钩连部件,通过牵引车的滑行与拖车相对撞击,即可实现挂钩与钩连部件自动连接的效果。可是在需要脱钩时,必须由人工将挂钩打开,才实现脱钩的效果。
为此,人们研制了电控的自动脱挂装置,从而实现自动脱钩作业。但是,电控设备的可靠性低,故障点较多,特别是在高温、低温等恶劣工作环境中易发生故障,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作业,降低了生产效率。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动挂脱钩装置,尤其一种利用重心的变化实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包括:固定在被牵引物上的第一挂钩,通过支撑件能转动及移动地设置在牵引小车上的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上部具有能容置所述第二挂钩钩头的斜槽,所述斜槽前端的第一挂钩的钩头顶面形成一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挂钩的钩头底部形成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斜槽底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斜槽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斜槽顶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挂钩位于所述斜槽顶部时,所述第二挂钩的钩头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挂钩的钩头的顶部。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牵引小车的前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挂钩的底部能抵接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呈水平状态。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牵引小车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倾斜工作面能抵卡所述第二挂钩的尾部顶面,保持第二挂钩的钩头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挂钩的钩头顶部。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挂脱钩装置还包括复位挡板,所述复位挡板与基础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挡板能抵顶所述第二挂钩的尾部,使所述第二挂钩脱离所述第二挡板的抵卡复位至水平位置。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第二挂钩或牵引小车上的支撑轴,所述第二挂钩通过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牵引小车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牵引小车或第二挂钩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轴相配合的长槽,所述支撑轴的轴端能嵌合于所述长槽内,并能相对于所述长槽水平移动。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为转动滑座,所述转动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牵引小车能转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二挂钩能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滑座内。
如上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挂钩或转动滑座其中之一上设有长槽,另一上设有嵌卡于所述长槽内的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挂脱钩装置由固定安装在需要双向移动的被牵引物上的具有一个两斜面的第一挂钩,安装在牵引小车上可转动的滑座,在转动滑座中可移动并可随其摆动的前端具有一个斜面的第二挂钩,固定安装在牵引小车上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固定安装在基础上的复位挡板等组成。第一挂钩具有两个斜面,固定安装在需要被推拉移动的被牵引物上;转动滑座安装在牵引小车上,可绕支撑轴摆动;前端具有一个斜面的第二挂钩在转动滑座中可移动并可随其摆动;第一挡板可保持第二挂钩在水平位置,第二挡板使第二挂钩保持在翘起状态,复位挡板固定在基础上,其作用是在牵引小车退回到停歇位置时,将第二挂钩从第二挡板下挡回,使第二挂钩脱离第二挡板而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翘起状态落回到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简单可靠,无需专门的动力装置,也不用人工动作,就可完成脱钩、挂钩动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特别适用于高温、低温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且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低,基本无需维护,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牵引小车接近被牵引物;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第二挂钩与第一挂钩相钩挂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第二挂钩与第一挂钩准备脱钩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第二挂钩与第一挂钩脱钩翘起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牵引小车推动被牵引物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第二挂钩复位状态。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挂钩 11、钩头 12、斜槽 121、斜槽底面
13、第一斜面 2、第二挂钩 21、钩头 22、尾部
23、第二斜面 3、转动滑座 4、第一挡板 5、第二挡板
51、工作面 6、复位挡板 7、被牵引物 8、牵引小车
9、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包括:固定在被牵引物7上的第一挂钩1,通过支撑件能转动及移动地设置在牵引小车8上的第二挂钩2。第一挂钩1的上部具有能容置第二挂钩2的钩头21的斜槽12,该斜槽12前端的钩头11顶面形成一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13,即,第一斜面13靠近第一挂钩1前端一侧低于靠近斜槽12一侧,形成向第一挂钩1的前端倾斜的斜面。第二挂钩2的钩头21底部形成与第一斜面13和斜槽底面12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23,且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23和斜槽底面121的倾斜方向相同。
其中,斜槽12的顶端高于第一斜面13的顶端,且第二挂钩2位于斜槽12的顶部时,钩头21的底部高于钩头11的顶部。
进一步地,牵引小车8的前端设有第一挡板4,第二挂钩2呈水平状态时,第二挂钩2的底部能抵接于第一挡板4的顶面,从而使第二挂钩2能保持在该水平位置。
此外,牵引小车8内还设有第二挡板5,第二挡板5的工作面51形成一倾斜工作面,第二挡板5的工作面51能抵卡所述第二挂钩2的尾部22顶面,保持钩头21底部高于第一挂钩1的钩头11顶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还包括复位挡板6,所述复位挡板6与基础(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第二挂钩2的尾部22能抵顶于所述复位挡板6,通过该复位挡板6推顶第二挂钩2的尾部22,将第二挂钩2挡回,使所述第二挂钩2脱离第二挡板5的抵卡,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翘起状态复位落回到水平位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第二挂钩2或牵引小车8其中之一上的支撑轴9,第二挂钩2通过支撑轴9与牵引小车8能转动地相连接。
其中,牵引小车8或第二挂钩2的两侧设有与支撑轴9相配合的长槽,支撑轴9伸出牵引小车的一端能嵌合于所述长槽内,该第二挂钩2能通过所述长槽沿水平方向移动,并能以该支撑轴9为轴摆动。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另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中,支撑件为转动滑座3,所述转动滑座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轴9,所述支撑轴9与牵引小车8相连接,通过支撑轴9转动滑座3与牵引小车8能转动地相连接,第二挂钩2能移动地套设于该转动滑座3内。
其中,第二挂钩2或转动滑座3其中之一上设有长槽,另一部件上设有嵌卡于所述长槽内的凸棱。该长槽和凸棱的结构在此不加以限定,可以是常规的楔形槽,如燕尾槽,或矩形槽,当然,也可以是圆形槽孔与圆轴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第二挂钩2与牵引小车8的连接结构不加以特别的限定,转动滑座3可以是整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剖分式,只要保证该第二挂钩2能相对于牵引小车8转动和水平移动就可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中斜槽底面121的顶端必须比第一斜面13的顶端高,而且必须有足够的高度差,以保证第二挂钩2在第一挂钩1的第一斜面13上翘起移动时,第二挡板5一直都能够挡住第二挂钩2,不让第二挂钩2尾部22进到第二挡板5下部工作面51内。而第二挂钩2在沿第一挂钩1的斜槽底面121移动至最高位翘起后,第二挂钩2尾部22能够进入到第二挡板5下面的工作面51内,由该工作面51抵卡尾部22,使第二挂钩2保持在该翘起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以第二挂钩2通过转动滑座3与牵引小车8相连接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牵引小车8从第二挂钩2处于水平状态的停歇位置向接近需要被牵引物7的行进过程中,第二挂钩2前端的第二斜面23能沿第一挂钩1前端的第一斜面13移动,这时第二挂钩2和转动滑座3都会相应摆动。
如图2所示,牵引小车8在继续向被牵引物7靠近的过程中,第二挂钩2前端底部的第二斜面23滑动越过第一挂钩1的第一斜面13最顶端后,在重力作用下,第二挂钩2落下,则钩头21与第一挂钩1的钩头11相互扣挂。这样,牵引小车8拉动被牵引物7一起回退运动,就可以完成拉动的任务。即,在牵引小车8的牵引下,带动被牵引物7向图中右侧移动。
如图3所示,待将被牵引物7拉动到位后,牵引小车8反向移动一段距离,即,牵引小车8再次向被牵引物7移动,此过程中,第二挂钩2的第二斜面23将会沿第一挂钩1的斜槽底面121运动,带动第二挂钩2及转动滑座3相应转动,第二挂钩2的钩头21前端顶抵被牵引物7的第一挂钩后部后,则被牵引物7的第一挂钩后部向第二挂钩2施加一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推动第二挂钩2在转动滑座3中后退移动,第二挂钩2的尾部22将进入到第二挡板5的下部,并由第二挡板5的倾斜工作面51抵卡将该第二挂钩2保持在该翘起状态。并且,在此状态下,第二挂钩2的钩头21最底端位于第一挂钩1的钩头11的上部,即第二挂钩2能够与第一挂钩1脱开。
如图4所示,第二挂钩2尾部22进入到第二挡板5下面以后,牵引小车8后退,即朝向远离被牵引物7的方向移动,此时,因第二挡板5的作用,第二挂钩2不能落下,保持在翘起状态,牵引小车8后退时,第二挂钩2与第一挂钩1安全分离,完成自动脱钩过程。
如图5所示,如需推动被牵引物7移动,不管此时牵引小车8上的第二挂钩2处于水平位置还是翘起状态,牵引小车8只需一直向被牵引物7移动至第一挡板4顶抵于第一挂钩1前端面,牵引小车8继续前行,即可推动该被牵引物7。此时,牵引小车8上的第二挂钩2一定处于翘起状态,而且第二挂钩2的尾部22进到第二挡板5下面,由倾斜工作面51抵卡定位。
请配合参见图6,牵引小车8将被牵引物7推动到位后,牵引小车8后退,此过程中,由于第二挡板5的作用,第二挂钩2不能落下,一直保持在翘起状态,牵引小车8后退时,与第一挂钩1互不干涉。直到牵引小车8退回到停歇位置时,固定在基础上的复位挡板6将顶抵第二挂钩2的尾部22,将第二挂钩2挡回,即,推动第二挂钩2沿转动滑座3向牵引小车8外部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挂钩2的尾部22脱离第二挡板5的倾斜工作面51的抵卡,在重力作用下由翘起状态落回到水平位置,第二挂钩2的底部落在第一挡板4上。牵引小车8继续向被牵引物7移动,则可以开始如图1所示的下一个自动挂钩(牵引)过程。
为保证第二挂钩2的第二斜面23沿第一挂钩1的第一斜面13移动时,第二挂钩2只能与转动滑座3一起转动,而不能在转动滑座3中移动,第二挂钩2与转动滑座3之间应具有合适的滑动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简单可靠,无需专门的动力装置,也不用人工动作,就可完成脱钩、挂钩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包括:固定在被牵引物上的第一挂钩,通过支撑件能转动及移动地设置在牵引小车上的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上部具有能容置所述第二挂钩钩头的斜槽,所述斜槽前端的第一挂钩的钩头顶面形成一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挂钩的钩头底部形成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斜槽底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斜槽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顶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挂钩位于所述斜槽顶部时,所述第二挂钩的钩头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挂钩的钩头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小车的前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挂钩的底部能抵接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呈水平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小车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倾斜工作面能抵卡所述第二挂钩的尾部顶面,保持第二挂钩的钩头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挂钩的钩头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脱钩装置还包括复位挡板,所述复位挡板与基础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挡板能抵顶所述第二挂钩的尾部,使所述第二挂钩脱离所述第二挡板的抵卡复位至水平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第二挂钩或牵引小车上的支撑轴,所述第二挂钩通过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牵引小车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小车或第二挂钩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轴相配合的长槽,所述支撑轴的轴端能嵌合于所述长槽内,并能相对于所述长槽水平移动。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转动滑座,所述转动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牵引小车能转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二挂钩能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滑座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或转动滑座其中之一上设有长槽,另一上设有嵌卡于所述长槽内的凸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09135 CN203078246U (zh) | 2013-03-11 | 2013-03-11 | 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09135 CN203078246U (zh) | 2013-03-11 | 2013-03-11 | 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78246U true CN203078246U (zh) | 2013-07-24 |
Family
ID=48824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0913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78246U (zh) | 2013-03-11 | 2013-03-11 | 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78246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0627A (zh) * | 2013-11-19 | 2014-02-26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脱挂钩装置及混凝土管桩车、混凝土管桩泵送布料系统 |
CN109109584A (zh) * | 2018-09-18 | 2019-01-01 | 东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混凝土钩车脱挂钩装置 |
CN110606303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Juki株式会社 | 连结构造及输送单元 |
CN113775631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成都聚合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挂钩及具有升降功能的装置 |
CN114056214A (zh) * | 2021-10-22 | 2022-02-18 |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粘料功能的卡车 |
-
2013
- 2013-03-11 CN CN 201320109135 patent/CN2030782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0627A (zh) * | 2013-11-19 | 2014-02-26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脱挂钩装置及混凝土管桩车、混凝土管桩泵送布料系统 |
CN103600627B (zh) * | 2013-11-19 | 2016-02-10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脱挂钩装置及混凝土管桩车、混凝土管桩泵送布料系统 |
CN110606303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Juki株式会社 | 连结构造及输送单元 |
CN110606303B (zh) * | 2018-06-15 | 2023-07-21 | Juki株式会社 | 连结构造及输送单元 |
CN109109584A (zh) * | 2018-09-18 | 2019-01-01 | 东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混凝土钩车脱挂钩装置 |
CN113775631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成都聚合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挂钩及具有升降功能的装置 |
CN114056214A (zh) * | 2021-10-22 | 2022-02-18 |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粘料功能的卡车 |
CN114056214B (zh) * | 2021-10-22 | 2023-08-11 |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粘料功能的卡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78245U (zh) | 单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 |
CN203078246U (zh) | 双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 |
CN103770615A (zh) | 汽车电池锁止装置 | |
CN205976812U (zh) | 手套箱锁 | |
CN101531164B (zh) | 容纳式挂钩装置 | |
CN203637545U (zh) | 汽车电池锁止装置 | |
CN202923366U (zh) | 前移式叉车蓄电池托架锁定释放装置 | |
CN209159312U (zh) | 挂钩自重式自动挂脱钩装置 | |
CN109532979B (zh) | 一种仓储用货物移动装置 | |
CN203543552U (zh) | 导槽式自重挂脱钩装置 | |
CN210162264U (zh) | 导弹挂架及导弹挂载结构 | |
WO2020177387A1 (zh) | 侧部推动底座卡钩释锁结构 | |
CN209777357U (zh) | 一种垂直升降货柜双向推出挂耳机构 | |
CN109591671B (zh) | 一种用于物流仓储避障搬运车 | |
CN209754440U (zh) | 一种生产线托盘旋转装置 | |
CN103332132A (zh) | 坑道自卸车 | |
CN104060811B (zh) | 附着式多功能导向座 | |
US20170021755A1 (en) | Arrangement of a loading area inside a motor vehicle | |
CN106203541B (zh) | 发卡器卡箱 | |
CN205855476U (zh) | 载重型坡架 | |
CN212450346U (zh) | 一种用于航管雷达机柜整体吊运的设备 | |
CN214728423U (zh) | 重载无人机指挥运输装置 | |
CN205229447U (zh) | 一种电能表的磁吸附挂表装置及走字车 | |
CN103025115A (zh) | 一种调角、翻转机构 | |
CN205294748U (zh) | 一种电机式货叉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