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压力锅,特别是一种能保证电压力锅在合盖过程中,实现限压阀自动复位功能的安全电压力锅,属于电压力锅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电压力锅产品,在需要主动排气时,大多是依靠人手拔动限压阀到一定位置,限压阀被顶起,使限压阀的顶针与限压阀芯分离、密封失效,从而达到排气的状态。中国专利CN2629595Y公开了一种压力锅限压阀的改进结构,其限压阀的提手套下端设有呈级差排列的高缺口和低缺口,限压阀座内设有与所述高缺口和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当需要排气时,将限压阀旋转拨动,使限压阀从高缺口与凸起配合的状态转动到低缺口与凸起配合的状态,从而使顶针离开阀芯排气。还有一种是限压阀底面与限压阀座之间设置螺旋斜面,通过转动限压阀使得限压阀上升排气。另外也有一种是在阀芯的下端设置外螺纹,其上套设一个带柄的螺母,限压阀再设置在螺母上方,手动拨动螺母时,限压阀即被提升排气。
上述的产品都具有手动的限压阀旋转提升装置,手工排气后,限压阀不能自动复位,其顶针与限压阀芯还处于分离、密封失效的状态,如果在下次烹饪前,人手不把限压阀盖拔回到密封状态,产品会一直排气,锅内压力几乎为零,使产品失去了“压力锅”的功能。特别是在烹饪流体性食物(煲汤、煮粥)时,产品一边工作一边排气,会把粥水、汤水一起排出,造成产品污迹四射,噪声刺耳,严重的还会造成限压阀芯堵塞,给产品带来泄压、挤压锅盖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及用户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且确保电压力锅合盖后限压阀自动复位的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力锅,包括把手座、与外锅旋转扣合的锅盖、设置在把手座内、锅盖侧面由外锅的锅牙驱动径向往复运动的自锁销和套设在自锁销上的复位弹簧;所述把手座上设有限压阀、限位阀座和限压阀旋转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内还设有驱动限压阀旋转下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自锁销联动的滑块、与滑块另一端相连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作用在限压阀上,且其作用力偏离限压阀的径向。上述驱动装置为内拉式驱动装置或者外推式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采用以下的三种技术方案:
第一种技术方案:上述驱动装置包括套设在限压阀座外侧的复位拉杆;复位拉杆呈弯弧形,且复位拉杆的一端与滑块相接,另一端设有顶销,所述顶销穿过限压阀座壁上的孔并指向限压阀,所述顶销在自锁销的带动下与限压阀处于接触状态或是间隙配合状态。
上述复位拉杆的顶销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置在复位拉杆上,另一端顶置在限压阀座的外壁。
上述把手座内设有导向槽,复位拉杆设置在导向槽内并在自锁销的带动下沿导向槽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电压力锅锅盖扣合过程中,自锁销带动滑块在外锅锅牙作用下向锅盖外侧平移,带动复位拉杆平移,推动限压阀,限压阀或限压阀盖受力后围绕把限压阀座孔转动并下降,使限压阀顶针与限压阀芯自动重合、密封,从而实现电压力锅限压阀自动回到密封状态,解决了电压力锅合盖时因限压阀处于排气状态下烹饪的安全隐患。在限压阀回到密封状态后,复位拉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
第二种技术方案:上述驱动装置包括杠杆,限压阀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触柄,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把手座上,杠杆的一端与滑块活动连接,杠杆的另一端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朝向限压阀的触柄,所述凸出部在自锁销的带动下与限压阀的触柄处于接触状态或是间隙配合状态。
第三种技术方案:上述驱动装置包括杠杆、复位推杆,限压阀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触柄;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把手座上,杠杆的一端与滑块活动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复位推杆接触,所述复位推杆的另一端在自锁销的带动下与限压阀的触柄处于接触状态或是间隙配合状态。
上述把手座内设有导向槽,复位推杆上套装有弹簧并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顶置在复位推杆上,另一端顶置在导向槽的端面。
上述复位推杆与杠杆接触的端面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锅盖上设有浮子阀,滑块上正对浮子阀的位置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在电压力锅锅盖扣合过程中,自锁销带动滑块在外锅锅牙作用下向锅盖外侧平移,杠杆的一端跟随滑块转动,另一端随之转动并直接推动限压阀的触柄或推动复位推杆,复位推杆再推动限压阀盖或限压阀,限压阀盖受力后围绕限压阀座转动,使限压阀顶针与限压阀芯自动重合、密封,从而实现电压力锅限压阀自动回到密封状态,解决了产品因限压阀处于排气状态下烹饪的安全隐患。在限压阀回到密封状态后,复位推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或者杠杆在自锁销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保证电压力锅合盖后限压阀盖自动复位密封的电压力锅,其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当下一次烹饪时,不需要人手把限压阀拔回到不被顶起的位置,使限压阀盖顶针与限压阀芯重合、密封,从而确保合盖时限压阀处于密封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复位拉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锅锅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5所示,包括把手座1、滑块2、锅盖3、弹簧4、自锁销5、外锅9、限压阀盖11、限压阀体12、限压阀顶针13、限压阀芯14,其中自锁销5、滑块2、把手座1、限压阀芯14固装在锅盖3上,限压阀体12、限压阀顶针13固装在限压阀盖11上,锅盖3装设在外锅9的上端。锅盖3与外锅9旋转扣合,自锁销5设置在把手座1内、锅盖3侧面,由外锅9的锅牙驱动径向往复运动,复位弹簧4套设在自锁销5上;限压阀盖11、限压阀体12、限压阀顶针13构成限压阀,把手座上设有限位阀座22和限压阀旋转提升装置,所述把手座内还设有驱动限压阀旋转下降的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与自锁销联动的滑块、与滑块另一端相连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作用在限压阀上,且其作用力偏离限压阀的径向。该驱动装置为内拉式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套设在限压阀座外侧的复位拉杆16;复位拉杆16为未闭合的不规则形,如本实施例中呈弯弧形,且复位拉杆16的一端与滑块相接,另一端设有顶销16a,顶销穿过限压阀座壁上的孔并指向限压阀,把手座1上设置有导向槽21结构,复位拉杆16设置在导向槽21内,通过锅盖3与导向槽21配合限位。复位拉杆16可在导向槽21内做往复运动。复位拉杆其一端与滑块2固定连接,另一端的顶销16a上安装有弹簧17并在自锁销5的带动下与限压阀盖11处于接触状态或是间隙配合状态。安装在复位拉杆16上的弹簧一端顶压在复位拉杆16上,另一端顶压在把手座的限压阀座壁上。
本实施例中,在电压力锅锅盖3扣合过程中,自锁销5连同滑块2在外锅9锅牙作用下向锅盖3外侧平移,带动复位拉杆16平移,顶销推动限压阀盖11,限压阀盖11受力后围绕把手座1的限压阀座转动,使限压阀顶针13与限压阀芯14自动重合、密封。从而实现电压力锅限压阀盖11自动回到密封状态,限压阀盖11回到密封状态后,复位拉杆16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
另外,在锅盖3上还设有浮子阀30,滑块2上与浮子阀30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2a,这样锅内有压力时,浮子阀30上升穿过通孔2a,此时由于滑块2与自锁销5连接,自锁销5与外锅9的锅压卡定,因此锅内有压力时,锅盖3不能打开,确保使用安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子不同在于复位机构的驱动装置结构不同,其为外推式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由杠杆19、复位推杆18和弹簧17构成。杠杆19的支点20设置在把手座1上,杠杆19可以以支点20为圆心转动。杠杆19的一端与滑块2活动连接,杠杆19的另一端与复位推杆18接触,二者的接触面可以设置为易于传递运动的斜面。上述复位推杆18设置在把手座1上的导向槽21内并可沿导向槽21往复运动。复位推杆18通过导向槽21与锅盖3配合限位。复位推杆18一端与杠杆19相接触,另一端上安装有弹簧17并与限压阀盖11外壁向外侧延伸的触柄11a处于接触状态或是间隙配合状态。弹簧17的一端顶压在复位推杆18上,另一端顶压在导向槽21上。
本实施例中,在电压力锅锅盖3扣合过程中,自锁销5连同滑块2在外锅9锅牙作用下向锅盖3外侧平移,杠杆19以支点20为圆心转动,杠杆19的一端跟随滑块2转动,另一端随之转动并推动复位推杆18,复位推杆18推动限压阀盖11,限压阀盖11受力后围绕把手座1的限压阀座转动,使限压阀顶针13与限压阀芯14自动重合、密封。从而实现电压力锅限压阀盖自动回到密封状态。限压阀盖回到密封状态后,复位推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驱动机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采用了杠杆19a代替了原来的复位推杆18、杠杆19、弹簧17,同时还可以取下导向槽21,直接利用杠杠19a末端的凸出部推动限压阀盖11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