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3394Y - 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43394Y CN201243394Y CNU2008201123051U CN200820112305U CN201243394Y CN 201243394 Y CN201243394 Y CN 201243394Y CN U2008201123051 U CNU2008201123051 U CN U2008201123051U CN 200820112305 U CN200820112305 U CN 200820112305U CN 201243394 Y CN201243394 Y CN 20124339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mitting diode
- control unit
- resistance
- afore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其主要包括一控制单元、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至少两个顺向电路、一稳压电路与至少两个检测电路,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内的发光二极管是两两反向并联后再串联,该控制单元以交替方式送出工作脉冲,以控制顺向电路逐一单向地点亮发光二极管模块,因此该检测电路将交替地被导通而发出讯号给控制单元,若其中一发光二极管损坏时,检测电路将无法对应控制单元所发出的工作脉冲发出讯号,此时控制单元即可判断有一发光二极管损坏,而停止发出工作脉冲,所有发光二极管随即熄灭,因此达到实时提示使用者有发光二极管损坏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控制电路,尤指一种用以控制发光二极管开闭,并检测发光二极管是否损坏的发光二极管装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在使用时,由于单颗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有限,因此经常同时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来增加整体亮度,例如应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时,一般的作法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进行并联以避免任一发光二极管损坏而导致照明装置无法使用。
当其中一发光二极管损坏时,因并联回路的电流仍可正常分流于其余未损坏的发光二极管,因此未损坏的发光二极管仍可正常发光,然而,当发光二极管用于作为汽车侧向的主要方向灯时,应具有其中一发光二极管损坏无法点亮时,其它发光二极管必须全部关闭的需求,而单纯的并联电路除无法满足一发光二极管损坏、全部都不亮的要求外,也无法从由电路上判断是否有发光二极管损坏,从而发出警告。
但如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将发光二极管采用串联连接,虽然可以在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损坏时就可以使所有发光二极管不发亮,但相同数量的发光二极管以串联方式连接时,需要较大的电能才能点亮,因此并非任何一装置都适用,例如汽车内部仅提供12伏特的电力,因此无法驱动数量多且作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因此,还需要寻求一对应的改善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其可以控制发光二极管开闭,并检测发光二极管是否损坏。
为达成前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使前述控制电路包括:
一控制单元;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是以数个发光二极管先两两反向并联后再串联;
至少两个顺向电路,均连接前述控制单元,并顺向连接发光二极管模块中对应的发光二极管;
一稳压电路,其输入端连接到直流电源,而其电压输出端则连接前述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检测电路,是连接在前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控制单元之间,另外从前述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取得工作电压。
前揭控制电路利用控制单元以交替方式送出工作脉冲控制顺向电路,该顺向电路则交替地驱动发光二极管以互相交替的方式发光,再令检测电路交替地导通而发出讯号给控制单元,此时若有任一发光二极管损坏,可通过检测电路无法对应工作脉冲发出讯号给控制单元,使控制单元不再发送工作脉冲,以控制顺向电路不再点亮发光二极管,所有发光二极管随即熄灭,因此可实时通知使用者已有发光二极管损坏;并且由于是利用控制单元以交替方式发出工作脉冲给顺向电路,使顺向电路交替地点亮发光二极管,使发光二极管不致持续长时间的发亮,故前揭电路可有效减少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
前述顺向电路主要包括:
一PNP晶体管,其集电极连接其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入端,发射极通过一电阻连接基极;
一NPN晶体管Q2,其集电极通过一电阻连接前述PNP晶体管的基极,其发射极通过一电阻与基极连接后,再通过一电阻连接至前述控制单元;
另一NPN晶体管Q3,其集电极连接其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出端,发射极接地且基极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前述控制单元以及通过一电阻接地。
前述稳压电路主要由一稳压集成电路(IC)构成,其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之间串联有一二极管,而其输出端通过另一二极管连接输入端,输出端同时利用一电阻作为负载而成为一电压输出端。
前述检测电路主要包括:
一NPN晶体管Q10,其基极连接其所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出端,集电极连接基极;
另一NPN晶体管Q1,其基极通过一电阻连接前述NPN晶体管Q10的发射极,而集电极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该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通过一电阻接地以及连接前述控制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装置控制电路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由一控制单元10、一发光二极管模块20、两顺向电路31、32、一稳压电路与两检测电路51、52所组成。
前述控制单元10是用来提供工作脉冲,在本实施例中是用一处理器集成电路(IC)实现,其上具有复数个引脚。
前述发光二极管模块20由数个发光二极管D3~D8所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D3与D4、D5与D6以及D7与D8系两两反向并联后,再加以串联。
前述两顺向电路31、32连接前述控制单元10的引脚,其中一顺向电路31是顺向连接前述发光二极管D3、D5与D7,主要工作是接收控制单元10上对应引脚CTA所发出的工作脉冲,以点亮发光二极管D3、D5与D7,该顺向电路31包括:
一PNP晶体管Q4,其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电流输入端,其射极透过电阻R10连接基极;
一NPN晶体管Q2,其集极透过电阻R8连接前述PNP晶体管Q4的基极,其射极透过电阻R4与基极连接后,再透过电阻R3连接至控制单元10的第1接脚;
另一NPN晶体管Q3,其集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电流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而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6连接前述控制单元10的第1接脚以及通过电阻R5接地。
另一顺向电路32的结构与前述顺向电路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连接控制单元10的第3接脚,并顺向连接前述发光二极管D4、D6与D8,用以接收控制单元10对应接脚CTB所发出的工作脉冲来点亮发光二极管D4、D6与D8。
前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直流电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电路主要由一稳压集成电路(IC)40所构成,其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之间串联有一二极管D1,而其输出端通过一二极管D2连接输入端。
前述检测电路51、52连接于前述发光二极管模块20的电流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0之间,其中一检测电路51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7的电流输出端,用以检测发光二极管D3、D5与D7是否有损坏,该检测电路51包括:
一NPN晶体管Q10,其基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电流输出端,其集电极连接至基极;
另一NPN晶体管Q1,其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至前述NPN晶体管Q10的发射极,且其集电极连接前述控制单元10的第4接脚。
另一检测电路52的结构与前述检测电路5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连接在前述控制单元10的第6接脚与发光二极管D4的电流输出端之间,用以检测发光二极管D4、D6与D8是否有损坏。
关于上述电路的工作方式如下所述:
前揭电路主要系利用该控制单元10以交替方式发出工作脉冲给顺向电路31、32,使顺向电路31、32以交替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D3、D5与D7以及D4、D6与D8,当发光二极管D3、D5与D7一熄灭,随即点亮发光二极管D4、D6与D8,由于发光二极管D3、D5与D7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4、D6与D8反向并联,故该检测电路51、52可因发光二极管交替地被点亮而使其上的晶体管Q10与Q9交替地被导通,进而交替地送出讯号给控制单元10的第4与第6接脚,此时若有任一发光二极管损坏,例如若发光二极管D5损坏,虽然顺向电路31仍收到控制单元10所发出的工作脉冲来点亮发光二极管D3、D5与D7,但由于发光二极管D5已损坏而无法构成一回路,因此,发光二极管D3、D5与D7均不发亮,且同一时间检测电路51上的晶体管Q10将无法被导通,当控制单元10检测到第4与第6接脚同时无法接收到讯号时,即判断有发光二极管损坏,而停止发出工作脉冲给顺向电路31、32,使所有的发光二极管均不发亮,来通知使用者至少有一发光二极管已损坏。
另外,由于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因此发光二极管D3、D5与D7以及D4、D6与D8虽然使交替地被点亮,但人眼则是感觉到发光二极管未曾熄灭。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以交替方式发出工作脉冲控制顺向电路点亮发光二极管,并交替地导通检测电路,使检测电路交替地发出一讯号给控制单元,此时若有任一发光二极管损坏,检测电路将无法对应工作脉冲发出一讯号给控制单元,使控制单元停止送出工作脉冲,故所有发光二极管将不会被点亮,使用者可以轻易查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已损坏;另外,由于发光二极管交替地被点亮,因此不致长期且同时点亮多个发光二极管,故不致产生过高的热能,因此,将可以有效减缓组件的老化与损坏。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但并不仅限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任何变化与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相比较,具备显著的效果改进。
Claims (4)
1.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控制单元;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以数个发光二极管先两两反向并联后再串联;
至少两个顺向电路,均连接前述控制单元,并顺向连接发光二极管模块中对应的发光二极管;
一稳压电路,其输入端连接至直流电源,而其电压输出端则连接前述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检测电路,连接于前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控制单元之间,另外从前述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取得工作电压;
当控制单元无法接收到检测电路对应所发出的工作脉冲时,即判断有一发光二极管损坏而停止发出工作脉冲来熄灭所有发光二极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向电路主要系包括:
一PNP晶体管,其集电极连接其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入端,发射级通过一电阻连接基极;
一NPN晶体管Q2,其集电极通过一电阻连接前述PNP晶体管的基极,其发射极通过一电阻与基极连接后,再通过一电阻连接至前述控制单元;
另一NPN晶体管Q3,其集电极连接其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出端,发射极接地且基极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前述控制单元以及通过一电阻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主要是由一稳压集成电路(IC)构成,其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之间串联有一二极管,而其输出端通过另一二极管连接输入端,输出端同时利用一电阻作为负载而成为一电压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电路主要系包括:
一NPN晶体管Q10,其基极连接其所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输出端,集电极连接基极;
另一NPN晶体管Q1,其基极通过一电阻连接前述NPN晶体管Q10的射极,而集电极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该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通过一电阻接地以及连接前述控制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123051U CN201243394Y (zh) | 2008-08-21 | 2008-08-21 | 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123051U CN201243394Y (zh) | 2008-08-21 | 2008-08-21 | 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43394Y true CN201243394Y (zh) | 2009-05-20 |
Family
ID=4071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1230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3394Y (zh) | 2008-08-21 | 2008-08-21 | 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4339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8408A (zh) * | 2010-09-02 | 2011-07-20 | 西安理想华夏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仿生节能型led灯 |
CN113808547A (zh) * | 2021-09-26 | 2021-12-1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
2008
- 2008-08-21 CN CNU2008201123051U patent/CN20124339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8408A (zh) * | 2010-09-02 | 2011-07-20 | 西安理想华夏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仿生节能型led灯 |
CN113808547A (zh) * | 2021-09-26 | 2021-12-1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48685B2 (en) | Emergency lighting with charging indicator circuitry | |
CN204506783U (zh) | 车载状态指示电路和车载智能终端 | |
CN102711310A (zh) |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 |
CN201243394Y (zh) | 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控制电路 | |
US7728532B2 (en) | Circuit device for light-emitting diode driving and stabilizing system | |
CN201035128Y (zh) | 假负载电路系统 | |
CN201863768U (zh) | 一种机动车灯光故障监视报警系统 | |
US20110018446A1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protecting circuit | |
CN101592702B (zh) | 发光二极管的警示系统 | |
CN201623904U (zh) | 电容式发光二极管均流控制电路 | |
CN108279361B (zh) | 一种智能终端的充电端口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电路 | |
CN214228516U (zh) | 一种led电源过功率保护电路 | |
CN110831288A (zh) | Led照明装置 | |
EP3261414B1 (en) | Protection circuit for short circuit of led power supply | |
CN215894889U (zh) | 一种可检测led短断路的控制电路、充电座和电动车辆 | |
CN104981048B (zh) | 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 |
CN205622931U (zh) | 电压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 | |
JP2008098495A (ja) | Led故障検出装置 | |
CN209930548U (zh) | 车灯切换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3220857B (zh) | 一种led恒流控制电路 | |
CN201951385U (zh) | 具有诊断功能的安全气囊指示灯电路 | |
CN220207828U (zh) | 一种信号灯的故障检测电路 | |
CN207744207U (zh) | 汽车后组合尾灯故障检测电路 | |
CN111741556A (zh) | 保护电路及车灯 | |
CN109139528B (zh) | 一种风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