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0429U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70429U CN209970429U CN201920769909.1U CN201920769909U CN209970429U CN 209970429 U CN209970429 U CN 209970429U CN 201920769909 U CN201920769909 U CN 201920769909U CN 209970429 U CN209970429 U CN 2099704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xiliary
- roller
- rod
- feeding device
- org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17 pol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模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传送带以及抛光装置,传送带以及抛光装置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体内部,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延伸,传送带的一端为机体的入料端,在机体的入料端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上料辊,支撑杆水平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支撑杆向远离机体的方向延伸,上料辊的轴线方向水平并且与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上料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并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上料辊的最高点与传送带的上表面相平齐,达到了方便上料,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模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铝模板已经逐渐的替代了原始的使用木模板来进行浇筑,铝模板相比较于木模板、竹模板、塑胶模板或钢模板不但具有一定强度,不易变形,而且重量轻,可重复利用。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943466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打磨装置和涂油装置,打磨装置和涂油装置下部设有输送装置将型材从打磨装置处输送到涂油装置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抛光轮和抛光刷,所述涂油装置包括涂油辊和供油装置,所述抛光轮抛连接有使抛光轮上下运动的上下运动装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现有的打磨抛光装置对铝模板进行抛光时,因为铝模板的的长度不一定,如果铝模板的长度较大,就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人力托起铝模板然后将铝模板送入到打磨抛光装置内部,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而且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达到了方便上料,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传送带以及抛光装置,传送带以及抛光装置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体内部,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延伸,传送带的一端为机体的入料端,在机体的入料端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上料辊,支撑杆水平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支撑杆向远离机体的方向延伸,上料辊的轴线方向水平并且与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上料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并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上料辊的最高点与传送带的上表面相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抛光机对铝模板进行抛光时,可以先将铝模板放置在上料组件内部,这时,铝模板的下表面会与上料辊的周面相抵接,然后向靠近机体的方向推动铝模板,因为上料辊的最高点与传送带的上表面相平齐,所以在推动铝模板的过程中,铝模板会直接滑动到传送带的上方,这样就完成了对铝模板的上料;然后传送带带动铝模板向机体远离上料组件的方向移动,随着铝模板移动的过程中,抛光装置可以对铝模板的上表面进行抛光。这样就达到了方便上料,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支撑杆远离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辅助上料的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辅助杆以及辅助辊,辅助杆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相同,辅助辊的轴线方向与上料辊的轴线方向相同,辅助辊在两个辅助杆之间相对转动,并且辅助辊的最高点与上料辊的最高点相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铝模板的长度大小不一定,当铝模板的长度较长时时,使铝模板的下表面与辅助辊的周面相抵接,这样向靠近机体的方向移动铝模板移动一段距离之后,铝模板便会在上料组件以及辅助组件的共同支撑作用下得到固定;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机体的方向移动,当铝模板进入到机床内部之后,开始对铝模板进行抛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辅助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延伸到支撑杆内部并且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对辅助杆的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辅助杆插入到支撑杆内部并且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以可以根据铝模板的长度来改变辅助杆伸出支撑杆的长度,并且使用定位件来对辅助杆的位置进行固定,这样就达到了方便对辅助组件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辅助辊的两端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与辅助杆转动连接,在辅助杆上设置有对支撑板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辅助辊与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支撑杆靠近辅助辊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容纳杆,在容纳杆远离机体的一侧开设有与用于收纳辅助辊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使用辅助组件对铝模板进行上料时,限位件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固定,这时铝模板的下表面与辅助辊的周面相抵接;对铝模板上料结束之后,解除限位件对支撑板的限位作用,然后对支撑板进行旋转,支撑板会带动辅助辊一起转动,然后解除定位件对辅助杆的定位作用,并且向靠近支撑杆的方向移动辅助组件,当移动一段距离之后,辅助辊以及支撑板会进入到容纳槽内部,然后在使用定位件继续对辅助杆进行定位,这样可以减少辅助组件的占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件包括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嵌入到辅助杆内部,限位螺栓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当辅助辊的最高点与上料辊的最高点相平齐时,限位螺栓贯穿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限位件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位时,限位螺栓贯穿辅助杆以及支撑板,这时支撑板不能在辅助杆上转动;在辅助组件使用结束之后,松开限位螺栓便可以解除对支撑板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机体的上方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罩以及吸风组件,除尘罩的下端面与机体的上表面相抵接,吸风组件设置在机体的一侧并且与除尘罩的下方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抛光装置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这时开启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内部的吸风组件可以将除尘罩下方的灰尘经过除尘罩吸入到吸风组件内部,这样就完成了对灰尘的收集与处理,避免大量的灰尘附着在铝模板的表面上,影响到后期对铝模板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除尘罩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传送带的延伸方向相同,除尘罩通过转动轴与机体转动连接,在除尘罩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对除尘罩位置进行固定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随着除尘装置使用的时间,大量的灰尘会附着在除尘罩的内表面,这样会影响到除尘装置的工作效率,这时可以解除锁紧件对除尘罩位置的固定,然后围绕着转动轴的轴线向远离机体的方向转动除尘罩,然后再对除尘罩内表面进行清理,这样就达到了方便对除尘罩内部进行清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锁紧件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卡扣以及设置在除尘罩上的卡环,卡扣与卡环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不需要对除尘罩进行清理时,卡扣与卡环相互配合,这样可以将除尘罩固定在机床上;需要对除尘罩内表面进行清理时,将卡扣与卡环分离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上料组件,在使用抛光机对铝模板进行抛光时,可以使用上料组件对抛光机进行上料,达到了方便上料,节省时间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容纳杆,在辅助组件使用结束之后,可以将辅助组件收纳到容纳杆的容纳槽内部,这样可以减少辅助组件的占用面积;
3.通过设置了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可以对抛光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与处理,达到了对抛光过程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方便后期对铝模板进行加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整体结构图;
图4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局部视图。
图中,1、机体;2、传送带;21、入料端;3、抛光装置;4、上料组件;41、支撑杆;42、上料辊;43、辅助组件;431、辅助杆;432、辅助辊;433、定位螺栓;44、限位螺栓;45、容纳杆;451、容纳槽;46、支撑板;5、除尘装置;51、除尘罩;52、吸风组件;521、收集箱;522、除尘管;523、引风机;53、转动轴;54、锁紧件;541、卡扣;542、卡环;55、阻尘布;6、夹紧组件;61、夹紧板;62、固定块;63、连接件;631、弹簧;64、引导杆;65、第一导向板;66、第二导向板;67、连接杆;68、调节环;7、弹性垫;8、铝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传送带2、抛光装置3以及上料组件4,传送带2以及抛光装置3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体1内部,传送带2水平设置,传送带2的两端延伸到机体1的外侧,传送带2的一端为机体1的入料端21,上料组件4设置在机体1靠近入料端21的一侧。在使用抛光机对铝模板8进行抛光时,上料组件4可以对机体1进行上料,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与人力,当铝模板8进入到机体1内部之后,抛光装置3可以对铝模板8的上表面进行抛光;铝模板8经过抛光之后,传送带2会带动铝模板8向远离上料组件4的一侧移动并且脱离机体1。
参照图1,上料组件4包括支撑杆41以及上料辊42,支撑杆41水平设置在传送带2的两侧,支撑杆41向远离机体1的方向延伸,上料辊42的轴线方向水平并且与支撑杆41的延伸方向垂直,上料辊42设置在两个支撑杆41之间并且与支撑杆41转动连接,上料辊42的最高点与传送带2的上表面相平齐。当使用上料组件4对铝模板8进行上料时,先将铝模板8水平放置在上料辊42上,然后向靠近机体1的方向移动铝模板8,因为上料辊42的最高点与传送带2的上表面相平齐,所以铝模板8会移动到传送带2上并完成抛光机的上料过程;因为上料辊42与支撑杆41转动连接,这样可以减少铝模板8下表面的磨损。
参照图1,为了使上料组件4能够适用与更多不同长度的铝模板8,在支撑杆41远离集体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43。
参照图1,辅助组件43包括辅助杆431、辅助辊432以及定位件,辅助杆43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41的延伸方向相同,辅助辊432的轴线方向与上料辊42的轴线方向相同,辅助辊432设置在两个辅助杆431之间,并且辅助辊432与辅助杆431转动连接,辅助杆431靠近支撑杆41的一端延伸到支撑杆41内部并且与支撑杆41滑动连接,定位件设置在支撑杆41上并且可以对辅助杆431进行定位。需要对长度较长的铝模板8进行抛光时,松开定位件,然后向远离支撑杆41的方向移动辅助杆431,辅助杆431会带动辅助辊432一起移动,然后再次使用定位件对辅助杆431进行定位,这样辅助辊432与上料辊42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大,这样铝模板8就可以稳定的放置在上料辊42与辅助辊432的上方,然后向靠近机体1的方向推动铝模板8就可以完成对长度较长的铝模板8的上料。
参照图2,定位件包括定位螺栓433,定位螺栓433设置在支撑杆41相互远离的一侧,定位螺栓433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到支撑杆41内部并且抵紧辅助杆431的侧面。
参照图1和图2,当需要抛光的铝模板8长度较小时,不需要使用辅助组件43,所以在辅助辊432的两端设置支撑板46,支撑板46竖直设置,支撑板46与辅助杆431转动连接,在辅助杆431上设置有对支撑板46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辅助辊432与支撑板46转动连接,在支撑杆41靠近辅助辊432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容纳杆45,在容纳杆45远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用于收纳辅助辊432的容纳槽451。辅助组件43使用结束之后,先松开限位件以及定位螺栓433,然后向靠近机体1的方向移动辅助组件43,这样就可以将辅助辊432收纳到容纳槽451内部。
参照图2,限位件包括限位螺栓44,限位螺栓44嵌入到辅助杆431内部,限位螺栓4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当辅助辊432的最高点与上料辊42的最高点相平齐时,限位螺栓44贯穿支撑板46。当使用辅助辊432对铝模板8进行上料时,限位螺栓44插入到辅助杆431以及支撑杆41内部;辅助辊432使用结束之后,使限位螺栓44与支撑板46相脱离,便可以对支撑板46进行转动。
抛光装置3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968583U的中国专利。
参照图1,当抛光装置3对铝模板8进行抛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为了对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与处理,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机体1的上方设置有除尘装置5。
参照图1,除尘装置5包括除尘罩51以及吸风组件52,除尘罩51的截面形状为喇叭口状,并且除尘罩51广口的一侧向下,除尘罩51的下表面与机体1的上表面相抵接,吸风组件52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并且与除尘罩51的下方连通。在抛光装置3工作过程中,吸风组件52会将产生的灰尘经过除尘罩51吸入到吸风组件52内部,这样就完成了对灰尘的收集与处理,避免大量的灰尘附着在铝模板8的上表面,影响到后期对铝模板8的加工与使用。
参照图1,吸风组件52包括收集箱521、除尘管522以及引风机523,收集箱521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除尘管522靠近收集箱521的一端与收集箱521内部连通,收集箱521远离收集箱521的一端延伸到除尘罩51的上表面并且与除尘罩51的下方连通,引风机523设置在除尘管522上。在吸风组件52对灰尘进行收集与处理时,引风机523向收集箱521内部吹风,这样除尘管522靠近收集箱521的端头内部的压强便会减小,然后外界的大气压便会将灰尘压入到除尘管522内部,最后除尘管522内部的灰尘在进入到收集箱521内部完成对灰尘的收集与处理。
参照图3和图4,随着除尘装置5的使用时间变长,不会灰尘会附着在除尘罩51的内壁上,这样就会对除尘装置5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为了方便对除尘罩51内壁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在除尘罩51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转动轴53,转动轴53的轴线方向与传送带2的延伸方向相同,转动轴53设置在除尘罩51靠近收集箱521的一侧,除尘罩51通过转动轴53与机体1转动连接,在除尘罩51远离转动轴53的一侧设置有可以对除尘罩51的位置进行固定的锁紧件54。这样需要对除尘罩51的内壁进行清理时,可以松开锁紧件54,然后将除尘罩51翻开,在对除尘罩51的内壁进行清理。
参照图3,锁紧件54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扣541与卡环542,卡扣541设置在机体1上,卡环542设置在除尘罩51上。将卡扣541与卡环542相配合,可以将除尘罩51固定在机体1上;使卡扣541与卡环542分离,就可以解除对除尘罩51位置的固定,然后再对除尘罩51的内壁进行清理。
参照图3,在抛光装置3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灰尘从传送带2两端的上方漂浮到机体1的外侧,在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阻尘布55,阻尘布55设置在靠近传送带2两端的位置,阻尘布55固定在除尘罩51的上表面。
参照图3和图4,在抛光装置3对传送带2上的铝模板8进行抛光时,为了使抛光装置3对铝模板8抛光的更加均匀,所以需要增大抛光装置3对铝模板8压力,为了避免铝模板8因为受到的抛光装置3的压力过大,导致铝模板8在传送带2上发生相对滑动,导致铝模板8的下表面受损,在传送带2上设置有多组对铝模板8进行夹紧的夹紧组件6。
参照图4,夹紧组件6包括夹紧板61、固定块62以及连接件63,夹紧板61对称设置在传送带2的两侧,并且两个夹紧板61之间的距离小于铝模板8的宽度,固定块62设置在夹紧板61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块62与传送带2固定连接,连接件63包括弹簧631,弹簧631水平设置在固定块62与夹紧板61之间,弹簧631靠近固定块62的一端延伸到固定块62内部并且与固定块62固定连接,弹簧631靠近夹紧板61的一端与夹紧板61固定连接。
在对铝模板8进行抛光之前,先使两个夹紧板6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这样可以弹簧631会被压缩,然后再将铝模板8放置在两个夹紧板61之间,然后再放开夹紧板61,夹紧板61会在弹簧631的作用下夹紧铝模板8;因为固定块62与传送带2固定连接,所以固定块62会随传送带2一起传送,而固定块62也会通过弹簧631带动夹紧板61以及铝模板8随传送带2一起传动,这样铝模板8就不会在传送带2上发生位移;而且因为弹簧631延伸到固定块62内部,这样可以避免在带动夹紧板6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弹簧631发生弯曲或者折断的情况。
参照图4,在带动夹紧板6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夹紧板61移动的更加稳定,在弹簧631的两侧设置有水平的引导杆64,引导杆64的延伸方向与传送带2的延伸方向垂直,引导杆64靠近夹紧板61的一端与夹紧板61固定连接,引导杆64靠近固定块62的一端贯穿固定块62并且与固定块62滑动连接。而且引导杆64可以在沿着传送带2的延伸方向上对夹紧板61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照图4,为了方便将铝模板8安装在两个夹紧板61之间,在夹紧板6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板65,并且第一导向板65设置在夹紧板61与传送带2传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在夹紧板61远离传送带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板66,并且第一导向板65以及第二导向板66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板61逐渐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因为第一导向板65设置在夹紧板61与传送带2传动方向相反的一侧,所以在对铝模板8进行抛光之前,可以直接向靠近机体1的方向移动铝模板8,铝模板8就可以在第一导向板65的作用下进入到两个夹紧板61之间;当其他的夹紧板61需要对铝模板8远离两端的位置进行夹紧时,夹紧板61会在第二导向板66的作用下对铝模板8进行夹紧;达到了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效果。
参照图5,在传送带2通过夹紧组件6带动铝模板8一起移动的时候,夹紧板61夹紧铝模板8的侧面,为了减少铝模板8侧面的磨损,在夹紧板6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粘结有橡胶材质的弹性垫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对长度较长的铝模板8进行抛光时,松开定位螺栓433,然后向远离机体1的方向拉动辅助组件43,当辅助杆431与支撑杆41的长度之和能够使放置在上方的铝模板8水平固定时,再拧紧定位螺栓433;然后在对支撑板46进行旋转,使辅助辊432的最高点与上料辊42的最高点相平齐,并且使用限位螺栓44对支撑板46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将铝模板8水平放置在上料辊42以及辅助辊432上,然后向靠近机体1的方向移动铝模板8;铝模板8会首先与两侧的第一导向板65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抵接,然后随着铝模板8移动,铝模板8会带动夹紧板61以及第一导向板6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铝模板8的首端穿过两个夹紧板61之后,夹紧板61会在弹簧631的作用下夹紧铝模板8;然后传送带2便开始带动铝模板8一起移动;当铝模板8移动一段距离之后,远离铝模板8首端的夹紧板61会在第二导向板66的作用下夹紧铝模板8;随着铝模板8的移动,抛光装置3对铝模板8的上表面进行抛光,这时引风机523会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经过除尘管522吸入到收集箱521内部。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中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固定块62与夹紧板61之间的连接件63包括连接杆67以及调节环68,连接杆67的轴线方向与夹紧板61所在平面垂直,连接杆67靠近固定块62的一端延伸到固定块62内部并且与固定块62滑动连接,调节环68套设在连接杆67的周面上并且与连接杆67螺纹连接,连接杆67靠近夹紧板61的一端与夹紧板61固定连接。
这时需要使用夹紧板61夹紧铝模板8时,先对调节环68进行旋转,因为调节环68与连接杆67螺纹连接,连接杆67与夹紧板61固定连接,所以调节环68会带动连接杆67以及夹紧板61向靠近固定块62的方向移动,然后在将铝模板8放置在两个夹紧板61之间,然后再次使用调节环68带夹紧板61以及连接杆67向远离固定块62的方向移动,这样夹紧板61便可以夹紧铝模板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传送带(2)以及抛光装置(3),传送带(2)以及抛光装置(3)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体(1)内部,传送带(2)沿水平方向延伸,传送带(2)的一端为机体(1)的入料端(21),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的入料端(21)设置有上料组件(4),上料组件(4)包括支撑杆(41)以及上料辊(42),支撑杆(41)水平设置在传送带(2)的两侧,支撑杆(41)向远离机体(1)的方向延伸,上料辊(42)的轴线方向水平并且与支撑杆(41)的延伸方向垂直,上料辊(42)设置在两个支撑杆(41)之间并且与支撑杆(41)转动连接,上料辊(42)的最高点与传送带(2)的上表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41)远离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上料的辅助组件(43),辅助组件(43)包括辅助杆(431)以及辅助辊(432),辅助杆(43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41)的延伸方向相同,辅助辊(432)的轴线方向与上料辊(42)的轴线方向相同,辅助辊(432)在两个辅助杆(431)之间相对转动,并且辅助辊(432)的最高点与上料辊(42)的最高点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杆(431)靠近支撑杆(41)的一端延伸到支撑杆(41)内部并且与支撑杆(41)滑动连接,在支撑杆(41)上设置有对辅助杆(431)的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辅助辊(432)的两端设置支撑板(46),支撑板(46)与辅助杆(431)转动连接,在辅助杆(431)上设置有对支撑板(46)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辅助辊(432)与支撑板(46)转动连接,在支撑杆(41)靠近辅助辊(432)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容纳杆(45),在容纳杆(45)远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用于收纳辅助辊(432)的容纳槽(4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限位螺栓(44),限位螺栓(44)嵌入到辅助杆(431)内部,限位螺栓(4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当辅助辊(432)的最高点与上料辊(42)的最高点相平齐时,限位螺栓(44)贯穿支撑板(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的上方设置有除尘装置(5),除尘装置(5)包括除尘罩(51)以及吸风组件(52),除尘罩(51)的下端面与机体(1)的上表面相抵接,吸风组件(52)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并且与除尘罩(51)的下方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尘罩(5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53),转动轴(53)的轴线方向与传送带(2)的延伸方向相同,除尘罩(51)通过转动轴(53)与机体(1)转动连接,在除尘罩(51)远离转动轴(53)的一侧设置有对除尘罩(51)位置进行固定的锁紧件(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件(54)包括设置在机体(1)上的卡扣(541)以及设置在除尘罩(51)上的卡环(542),卡扣(541)与卡环(542)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9909.1U CN209970429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9909.1U CN209970429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70429U true CN209970429U (zh) | 2020-01-21 |
Family
ID=6926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69909.1U Active CN209970429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70429U (zh)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20769909.1U patent/CN2099704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32923A (zh) | 一种金属波纹管外壁除锈打磨机械 | |
CN209970420U (zh)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除尘装置 | |
CN212918909U (zh) | 一种人造合成石材自动抛光装置 | |
CN211134712U (zh) | 一种石材打磨机的清理装置 | |
CN109590866B (zh) | 一种可除尘的抛光机 | |
CN209970429U (zh)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上料装置 | |
CN209970419U (zh) | 一种铝模板抛光机上的夹紧装置 | |
KR102387864B1 (ko) | 전자기기용 평판 글라스 테두리면 폴리싱장치의 브러쉬 품질유지장치 | |
CN219684870U (zh) | 一种打磨设备 | |
CN115837612B (zh) | 一种装备制造用金属表面磨平处理装置 | |
CN218081998U (zh) | 适用于砂带表面加工的除尘装置 | |
CN213731026U (zh) | 一种金属零件的高效型打磨装置 | |
CN110962018A (zh) | 一种环保型板材打磨除锈装置 | |
CN210524744U (zh) | 一种钢结构件加工用高效打磨机构 | |
CN115067630A (zh) | 一种多功能鞋材加工设备 | |
CN220806597U (zh) | 一种具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模具加工用平面磨床 | |
CN207616273U (zh) | 一种轮胎磨面机 | |
CN213054184U (zh) | 一种清洁型砂纸磨口机 | |
CN214572795U (zh) | 一种用于工艺加工的画布抛光机构 | |
CN214393570U (zh) | 一种机械设备制造用去毛装置 | |
CN218461822U (zh) | 一种焊丝表面处理装置 | |
CN222843787U (zh) | 一种钢梁除锈机持续上料机构 | |
CN214642274U (zh) | 一种销套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 |
CN214135320U (zh) | 高分子材料表面打磨装置 | |
CN215147779U (zh) | 一种便携磨床粉尘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