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9845727U - 打草头及打草机 - Google Patents

打草头及打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5727U
CN209845727U CN201920295734.5U CN201920295734U CN209845727U CN 209845727 U CN209845727 U CN 209845727U CN 201920295734 U CN201920295734 U CN 201920295734U CN 209845727 U CN209845727 U CN 209845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ss
head
wire
head bod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57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 Shi De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 Shi De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 Shi De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 Shi De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57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5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5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572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8184 priority patent/WO202018207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416Flexible line cut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草头及打草机。该打草头包括:壳体;敲击头,包括敲击头本体;敲击头本体设置于收容腔,且可随壳体同步旋转;敲击头本体被构造为可操作地沿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且在所述敲击头本体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敲击头本体可与所述壳体连接或分离;及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以及操作部;绕线盘本体设置于收容腔,且可随敲击头本体同步旋转;操作部穿出于壳体外,当旋拧操作部,可带动绕线盘本体及敲击头相对壳体旋转。如此,敲击放线过程中,在沿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仅敲击头的位置发生变化,而绕线盘本体相对于出线孔的位置保持不变,进而提升了放线稳定性,不容易出现卡线现象。

Description

打草头及打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打草头及打草机。
背景技术
打草机作为一种打理草皮的园林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足球场、庄园、院落等草皮的修剪。通常,打草机包括打草头及用于驱动打草头旋转的马达。打草头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的收容腔内的绕线盘,打草线缠绕在绕线盘上,并穿出壳体外。工作时,马达驱动打草头旋转,从而带动打草线同步旋转,进而实现打草。
由于打草线旋转而打草,因此打草线末端容易磨损,磨损后的打草线达不到所需的打草半径,打草效率大大降低。为此,打草机上需设置放线机构,以在合适的时机调整打草线穿出壳体外的长度。
对于敲击式放线打草机,在放线时,通过敲击头在地面上敲击,使绕线盘与壳体脱离配合而产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放线。但是,传统的敲击式打草机在放线过程中,放线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卡线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打草机放线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卡线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打草头及打草机。
打草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以及供打草线由所述收容腔穿过的出线孔;
敲击头,包括敲击头本体,所述敲击头本体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且可随所述壳体同步旋转;所述敲击头本体被构造为可操作地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且在所述敲击头本体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敲击头本体可与所述壳体连接或分离,以使所述敲击头本体可相对所述壳体旋转;及
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且可与所述敲击头本体同步旋转;所述绕线盘本体包括插线开口,所述插线开口能够与所述出线孔对齐,以允许所述打草线由所述出线孔插入所述插线开口;
所述绕线盘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盘本体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穿出于所述壳体外,当旋拧所述操作部,可使所述绕线盘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将所述打草线缠绕至所述绕线盘本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本体包括绕线轴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轴的隔缘,所述隔缘沿所述绕线轴的周向延伸,以在所述绕线轴上形成位于所述隔缘相对两侧的第一绕线区和第二绕线区;
所述出线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出线孔相对设置;所述插线开口成对地设置于所述隔缘上,且包括至少一对适于与所述出线孔对齐的所述插线开口;
每一对所述插线开口的其中一个所述插线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一绕线区,其中另一个所述插线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二绕线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线开口用于夹持所述打草线的末端,并适于将所述打草线的末端紧逼于所述插线开口内;或者,
一对所述插线开口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路径形成一个穿线通道,所述打草线能够由其中一个所述出线孔插入,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并自其中另一个所述出线孔穿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敲击头还包括敲击帽,所述敲击帽绕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且至少部分穿出于所述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敲击头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与所述敲击帽之间,以使所述敲击帽相对所述敲击头本体可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草头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敲击头本体之间,以提供使所述敲击头本体具有朝向所述敲击帽方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草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传动结构;
所述打草头包括打草状态及放线状态;
当打草头处于所述打草状态,所述传动结构可连接所述敲击头本体和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敲击头随所述壳体可同步旋转;
当所述打草头处于所述放线状态,所述传动结构可分离所述敲击头本体和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敲击头相对所述壳体可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两组传动部,每组所述传动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传动部,其中一组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且沿所述敲击头本体的周向间隔布设,其中另一组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且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布设;
两组所述传动部可相互啮合,以使所述敲击头本体与所述壳体可同步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组所述传动部具有相对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使得旋拧所述操作部,可带动所述绕线盘本体及所述敲击头本体向朝向所述斜面的方向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本体设置于所述敲击头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设有沿所述绕线盘本体的周向布设的多个第一传动齿,所述敲击头本体设有沿所述敲击头本体的周向布设的多个第二传动齿;
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相啮合,以使所述绕线盘本体与所述敲击头本体可同步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及所述第二传动齿均沿与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方向延伸,以使在所述敲击头本体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保持啮合。
打草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打草头。
上述打草头及打草机,需要绕线时,打草机的驱动件不工作(打草头不旋转),将打草线连接于绕线盘本体,然后旋拧操作部,从而带动绕线盘本体及敲击头本体相对壳体旋转,进而实现将打草线缠绕于绕线盘本体上。由于绕线盘本体不沿壳体的旋转轴线运动,从而更加便于手持操作部进行旋拧操作。
在需要放线时,可通过外力敲击敲击帽使敲击头本体沿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而与壳体脱离,由于绕线盘本体随敲击头本体同步转动,因此绕线盘本体及敲击头本体在穿出于壳体的打草线的拉动下相对壳体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缠绕于绕线盘本体的打草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继续穿出壳体外,实现放线。
如此,在上述放线过程中,仅仅敲击头沿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而绕线盘可不沿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使得在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绕线盘相对于壳体的出线孔的位置保持不变,进而提升了放线的稳定性,不易出现卡线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打草头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般地,打草头的绕线盘沿旋转轴线可移动地安装于打草头的壳体内,敲击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另一端穿出壳体,以供外力敲击。当敲击敲击头时,绕线盘沿旋转轴线移动而与壳体脱离配合,从而与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实现放线。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传统的打草头在放线过程中,绕线盘需要沿旋转轴线移动,从而使得绕线盘相对设置于壳体的穿线孔的位置在沿旋转轴线方向上串动,严重影响放线的稳定性,容易出现卡线的现象。
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放线稳定性好,不容易出现卡线现象的打草头及打草机。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打草头的剖视结构。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分解结构。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打草头,包括壳体10、敲击头20(见图2)及绕线盘30。
壳体10可与打草机的驱动件(图未示)的输出轴连接,以驱动壳体10绕其旋转轴线旋转。壳体10具有收容腔以及供打草线100由该收容腔穿出的出线孔146。
敲击头20包括敲击头本体21。敲击头本体21设置于壳体10的收容腔内,且可随壳体10同步旋转。该敲击头本体21被构造为可操作地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且在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敲击头本体21可与壳体10连接或分离,以使敲击头本体21可相对壳体10旋转。如此,打草头在打草机的驱动件驱动旋转时,可利用外力敲击敲击帽22,使得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从而敲击头本体21与壳体10连接或分离,由于下述绕线盘本体32与敲击头本体21同步旋转(如下所述),因此,在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并穿出壳体10外的打草线100的拉动下,绕线盘本体32和敲击头本体21可相对壳体10产生相对旋转,从而实现放线。
绕线盘30包括用于缠绕打草线100的绕线盘本体32,以及固定连接于该绕线盘本体32的操作部34。该绕线盘本体32设置于壳体10的收容腔,且可与敲击头本体21同步旋转。绕线盘本体32包括插线开口3222,该插线开口3222能够与出线孔146对齐,以允许打草线100由出线孔146插入插线开口3222。
操作部34穿出于壳体10外,当旋拧该操作部34,可带动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相对壳体10旋转,从而实现将打草线100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上。
上述打草头,需要绕线时,打草机的驱动件不工作(打草头不旋转),将打草线连接于绕线盘本体32的插线开口3222,然后旋拧操作部34,从而带动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相对壳体10旋转,进而实现将打草线100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上。由于可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的是敲击头本体21,而绕线盘本体32不能够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运动,从而更加便于手持操作部34进行旋拧操作。
在需要放线时,可通过外力敲击敲击头20,使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而与壳体10分离。由于绕线盘本体32随敲击头本体21同步转动,因此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在穿出于壳体10的打草线100的拉动下相对壳体10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的打草线10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继续穿出壳体10外,进而实现放线。
如此,在上述放线过程中,仅仅敲击头20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而绕线盘30可不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使得在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绕线盘30相对于壳体10出线孔146的位置保持不变,进而有利于提升放线的稳定性,不易出现卡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敲击头20还包括敲击帽22,敲击帽22绕壳体10的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敲击头本体21,并至少部分穿出于壳体10,以便于利用外力敲击敲击帽22时,使得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
如此,由于敲击帽22与草皮接触时可相对草皮静止,从而避免了随壳体10旋转的敲击头20与草皮接触,破坏草皮、磨损敲击头以及增加打草机驱动件的负载。进一步地,由于敲击帽22可相对敲击头本体21旋转,因此不便于操作者手持旋转敲击头20而将打草线100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上。鉴于此,上述打草头设置有穿出壳体10的操作部34,可手持操作部34旋转绕线盘30,从而实现绕线,更加方便了操作人员手持操作实现绕线。
一些实施例中,敲击头20还包括轴承24,该轴承24安装于敲击头本体21与敲击帽22之间,以使敲击帽22相对敲击头本体21可转动地设置。如此,通过轴承24实现敲击帽22与敲击头本体21的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具体到实施例中,轴承24可包括可相对旋转的内圈242和外圈244。内圈242和外圈244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于敲击头本体21,其中另一个固定连接于敲击帽22。如此,通过将敲击头本体21与敲击帽22分别固定连接于轴承24的内圈242和外圈244,从而实现了敲击帽22相对敲击头本体21可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轴承24的轴线与敲击头本体21及敲击帽22的轴线共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敲击头本体21朝向敲击帽22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上述轴承24的安装槽(图未标),敲击帽22朝向敲击头本体21的一侧凸设有与内圈242的内孔相配合的凸柱(图未标)。为了实现轴承24的外圈244与敲击头本体21的固定连接,以及轴承24的内圈242与敲击帽22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敲击头20还包括第一压紧件25及第二压紧件26。第一压紧件25一端螺纹连接于敲击头本体21,相对的另一端抵压于外圈244远离敲击头本体21的一端,以将外圈244压紧固定于敲击头本体21。第二压紧件26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凸柱的端部,另一端抵压于内圈242远离敲击帽22的一端,以将内圈242压紧固定于敲击帽22。如此,采用压紧固定的方式分别固定安装内圈242与外圈244,安装和拆卸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24的装配并不仅限于通过压紧固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24的外圈244与安装槽过盈配合,轴承24的内圈242与凸柱过盈配合,从而实现轴承24的紧配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将轴承24的内圈242固定连接于敲击头本体21,轴承24的外圈244固定连接于敲击帽22。也就是说,安装槽开设于敲击帽22,凸柱形成于敲击头本体21。至于内圈242与外圈244采用何种方式固定安装,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打草头还包括传动结构(图未标),该传动结构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与壳体10之间。该传动结构被构造为在敲击头20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连接或分离敲击头本体21和壳体10,从而可使敲击头本体21相对壳体10可旋转,进而实现敲击放线。
具体到实施例中,打草头包括打草状态及放线状态。当打草头处于打草状态时,传动结构可连接敲击头本体21和壳体10,以使敲击头本体21随壳体10可同步旋转。此时,打草机的驱动件驱动壳体10旋转,壳体10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敲击头本体21同步旋转,敲击头本体21带动绕线盘本体32同步旋转,从而使得绕线盘本体32随壳体10同步旋转,进而带动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且由出线孔146穿出于壳体10的打草线100旋转而打草。
当打草头处于放线状态,传动结构可分离敲击头本体21和壳体10,以使敲击头本体21相对壳体10可旋转,即绕线盘本体32相对壳体10可旋转,从而释放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的打草线100,打草线10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出线孔146继续穿出壳体10,实现放线。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底座的结构。
请一并参见图3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传动结构包括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其中一组第一传动部(图未示)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且沿敲击头本体21的周向间隔布设。其中另一组第一传动部1220设置于壳体10,且沿壳体10的周向间隔布设。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可相互啮合,以使敲击头本体21与壳体10可同步旋转。如此,当打草头处于打草状态时,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相互啮合,实现敲击头本体1220与壳体10的同步转动。当打草头处于放线状态时,敲击头本体21相对壳体10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使得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脱离,从而在高速旋转的打草线100的拉动下实现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与壳体10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放线。可选地,第一传动部1220可为凸起。
更加具体地,至少一组第一传动部1220具有相对壳体10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b,使得旋拧该操作部34可带动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向朝向斜面b的方向相对壳体10转动。如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旋拧操作部34使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向朝向斜面b的方向(即图3中上往下看的顺时针方向)相对壳体10转动,由于斜面b的设置,即两组第一凸起1220的接触面为斜面,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继续旋拧操作部34可使绕线盘本体32及敲击头本体21继续相对壳体10转动,从而实现将打草线100缠绕于绕线盘本体32。
具体到实施例中,传动结构还包括一组第二传动部1222,该组第二传动部122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传动部1222。该组第二传动部1222设置于壳体10,且沿壳体10的周向间隔布设。其中,在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该组第二传动部1222与设置于壳体10的一组第一传动部1220错位位排布,以使在敲击敲击帽22时,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使得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分离,直到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的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1222啮合。然后,敲击的外力消失,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反向运动而复位,使得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的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1222脱离,进而与设置于壳体10的第一传动部1220啮合。第二传动部1222的设置,便于控制每一次敲击放线过程中的放线的长度。可选地,第二传动部1222可为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绕线盘本体32沿周向随敲击头本体21同步旋转,且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可相对敲击头本体21运动。如此,当打草头处于放线状态时,敲击敲击帽22而使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传动结构分离敲击头本体21和壳体10,使得敲击头本体21相对壳体10旋转,即绕线盘本体32相对壳体10旋转,从而实现放线。由于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可相对敲击头本体21运动,可实现在放线过程中绕线盘本体32不跟随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绕线盘本体32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绕线盘本体32设有沿绕线盘本体32的周向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一传动齿(图未示)。敲击头本体21设有多个第二传动齿212。该多个第二传动齿212沿敲击头本体21的周向间隔布设。上述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212相互啮合,从而实现绕线盘本体32与敲击头本体21的同步转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及第二传动齿212均沿与壳体10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方向延伸,以使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212的啮合不会妨碍敲击头本体21的运动,并且二者始终保持啮合。也就是说,在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212始终保持啮合,使得敲击头本体21与绕线盘本体32始终保持可同步旋转。
请一并参见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打草头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0内的轴套122,轴套122的轴线与壳体10的旋转轴线共线。敲击头本体21设置于轴套122,传动结构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与轴套122之间。如此,通过轴套122实现了敲击头本体21与壳体10的连接。
具体到实施例中,传动结构的上述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其中的一组设置于轴套122,其中另一组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第二传动部1222也设置于轴套122。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打草头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打草头处于打草状态时,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相抵(即相啮合),从而敲击头本体21与壳体10连接,使得敲击头本体21随壳体10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绕线盘本体32随壳体10同步转动,即打草头整体同步转动,实现打草。
当需要放线时(即打草头处于放线状态),敲击敲击帽22,使得敲击头本体21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首先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的第一传动部由与设置于轴套122的第一传动部1220相抵的位置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移动至相邻两个第二凸起1222之间,此时敲击头本体21与轴套122之间具有转速差(由于驱动件始终驱动壳体10保持旋转,而绕线盘本体32在打草线100的拉动下与轴套122产生转速差,即敲击头本体21与轴套122之间具有转速差),使得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的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1222相抵。当敲击完成,作用于敲击帽22的外力消失,敲击头本体21可在下述弹性件40的作用下复位,使得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的第一传动部再由与第二传动部1222相抵的位置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至,设置于轴套122的相邻的两个第一传动部1220之间,此时敲击头本体21与轴套122之间具有转速差,使得两组第一传动部相抵。由于设置于轴套122的第一传动部1220与第二传动部1222错位排布,因此敲击敲击帽22一次,敲击头本体21就相对于轴套122(即壳体10)旋转一定的角度(一般为设置于轴套122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台1220之间的角度差),从而实现放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敲击头本体21套设于轴套122的外侧,传动结构设置于敲击套本体21与轴套122之间。更加具体地,两组第一传动部1220分别设置于敲击头本体21的内壁和轴套122的外壁。第二传动部1222设置于轴套122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打草头还包括弹性件40,弹性件40设置于壳体10与敲击头本体21之间,以提供使敲击头本体21具有朝向敲击帽22方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如此,使得敲击放线过程中,作用于敲击帽22的外力消失时,敲击头本体21能够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回复至敲击之前的位置(即复位)。
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40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轴套122及敲击头本体21,以提供使敲击头本体21具有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向穿出壳体10的方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可选地,弹性件40可为弹簧。
进一步地,敲击头本体21套设于轴套122的外侧。轴套122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环形挡圈d(见图1及图3)。敲击头本体21的内侧壁设置有可与第一环形挡圈d相配合的第二环形挡圈f(见图1),以通过第一环形挡圈d与第二环形挡圈f的配合防止敲击头本体21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由轴套122的端部脱离该轴套1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环形挡圈d绕轴套122的周向延伸,第二环形挡圈f绕敲击头本体21的周向延伸。
请一并参见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底座12及壳盖14,该底座12与壳盖14相互扣合形成上述收容腔。如此,将壳体10设计为由底座12和壳盖14组成,便于对壳体10进行拆装,有利于对打草头进行维护、检修等。具体地,轴套122收容于收容腔,且固定连接于底座12。供敲击帽22及操作部34穿出壳体14的开口142开设于该壳盖14。
可选地,底座12与壳盖14可卡接连接。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2具有轴套122的一侧凸设有至少两个卡柱124,壳盖14对应于卡柱124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44。装配底座12和壳盖14时,将卡柱124对准卡槽144并插入卡槽144,从而实现底座12与壳盖14的卡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卡柱124也可设置于壳盖14,而卡槽144则设置在底座12。对于卡柱124及卡槽144的设置位置,能实现底座12与壳盖14卡接连接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部148(见图1),该至少两个限位部148分别位于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并与对应的绕线盘本体32的端部接触,以限制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具体到实施例中,限位部148分别设置于壳盖14及底座12。其中,设置于壳盖14的限位部148用于限制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朝向开口142的方向运动,设置于底座12的限位部148用于限制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背离开口142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剖视结构中仅示出了设置在壳盖14上的限位部148。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148不是必须地,也可使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底座12及壳盖14接触,以限制绕线盘本体32沿壳体10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打草头的绕线盘的结构。
请一并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绕线盘本体32包括绕线轴(图未示)及固定连接于绕线轴的隔缘322。隔缘322沿绕线轴的周向延伸,以在绕线轴上形成位于隔缘322相对两侧的第一绕线区324和第二绕线区326。
出线孔14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出线孔146相对设置。插线开口3222成对地设置于隔缘322上,且包括至少一对适于与出线孔146对齐的插线开口3222。每一对插线开口3222的其中一个插线开口3222连通于第一绕线区324,其中另一个插线开口3222连通于第二绕线区326。
如此,由与第一绕线区324连通的插线开口3222穿出的打草线10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绕线区324,并由对应的出线孔146穿出壳体10。由与第二绕线区326连通的插线开口3222穿出的打草线100的一端缠绕于第二绕线区326,并由另一个出线孔146穿出壳体10。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出线孔相对设置,并不是仅包括完全相对的情况,还应包括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插线开口用于夹持打草线的末端,并适于将打草线的末端紧逼于插线开口3222内。如此,需要设置两条打草线100,其中一条打草线100的一端插入并紧逼于与第一绕线区324连通的插线开口3222内,且缠绕于该第一绕线区324,另一端由对应的出线孔146穿出壳体10外;其中另一条打草线100的一端插入并紧逼于与第二绕线区326连通的插线开口3222内,且缠绕于该第二绕线区326,另一端由对应的出线孔146穿出壳体10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插线开口3222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路径形成一个穿线通道。打草线100能够由其中一个出线孔146插入,穿过该穿线通道,并自其中另一个出线孔146穿出。如此,由于一对插线开口3222通过穿线通道连通,因此可只需要一条打草线100,安装该条打草线100时,可将打草线100的一端由壳体10上的一穿线孔146穿入,并由对应的一插线开口3222穿入穿线通道。然后由另一插线开口3222穿出,进而从另一穿线孔146穿出壳体10外。再然后,手动转动操作部34,使得绕线盘本体32相对壳体10绕旋转轴线转动,实现将打草绳100的两端分别缠绕于第一绕线区324和第二绕线区326。如此,可在不拆卸打草头的壳体10的情况下实现装线,有利于简化打草机的操作,提高使用的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穿线通过弯曲延伸,以绕过绕线轴的用于套设敲击头本体21的中心孔(图未标)。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出线孔打草相对设置指的是:两个出线孔146关于壳体10的旋转轴线(即轴套122的轴线)大致对称设置,使得打草头旋转过程中受力均匀,旋转稳定性好。
具体到实施例中,绕线轴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套设于敲击头本体21的外侧。
具体到实施例中,绕线盘本体32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绕线轴相对两端的两个凸缘328,且凸缘328沿绕线轴的周向延伸,以防止缠绕于第一绕线区324和第二绕线区326的打草线100从绕线轴的相对两端脱离绕线轴。可以理解的是,隔缘322位于两个凸缘328之间。
基于上述打草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打草机,该打草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打草头。
具体到实施例中,打草机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轴装配于轴套122内,以驱动壳体10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与轴套122的装配方式有多种,例如螺栓连接、紧配、键连接,只要能够实现可驱动壳体10旋转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驱动件可为马达。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打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腔以及供打草线由所述收容腔穿过的出线孔;
敲击头,包括敲击头本体,所述敲击头本体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且可随所述壳体同步旋转;所述敲击头本体被构造为可操作地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且在所述敲击头本体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敲击头本体可与所述壳体连接或分离,以使所述敲击头本体可相对所述壳体旋转;及
绕线盘,包括绕线盘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且可与所述敲击头本体同步旋转;所述绕线盘本体包括插线开口,所述插线开口能够与所述出线孔对齐,以允许所述打草线由所述出线孔插入所述插线开口;
所述绕线盘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盘本体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穿出于所述壳体外,当旋拧所述操作部,可使所述绕线盘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将所述打草线缠绕至所述绕线盘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本体包括绕线轴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轴的隔缘,所述隔缘沿所述绕线轴的周向延伸,以在所述绕线轴上形成位于所述隔缘相对两侧的第一绕线区和第二绕线区;
所述出线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出线孔相对设置;所述插线开口成对地设置于所述隔缘上,且包括至少一对适于与所述出线孔对齐的所述插线开口;
每一对所述插线开口的其中一个所述插线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一绕线区,其中另一个所述插线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二绕线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开口用于夹持所述打草线的末端,并适于将所述打草线的末端紧逼于所述插线开口内;或者,
一对所述插线开口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路径形成一个穿线通道,所述打草线能够由其中一个所述出线孔插入,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并自其中另一个所述出线孔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头还包括敲击帽,所述敲击帽绕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且至少部分穿出于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头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与所述敲击帽之间,以使所述敲击帽相对所述敲击头本体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草头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敲击头本体之间,以提供使所述敲击头本体具有朝向所述敲击帽方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草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敲击头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传动结构;
所述打草头包括打草状态及放线状态;
当打草头处于所述打草状态,所述传动结构可连接所述敲击头本体和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敲击头随所述壳体可同步旋转;
当所述打草头处于所述放线状态,所述传动结构可分离所述敲击头本体和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敲击头相对所述壳体可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本体连接于所述敲击头本体,所述绕线盘本体设有沿所述绕线盘本体的周向布设的多个第一传动齿,所述敲击头本体设有沿所述敲击头本体的周向布设的多个第二传动齿;
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相啮合,以使所述绕线盘本体与所述敲击头本体可同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及所述第二传动齿均沿与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相平行的方向延伸,以使在所述敲击头本体沿所述壳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保持啮合。
10.打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草头。
CN201920295734.5U 2019-03-08 2019-03-08 打草头及打草机 Active CN209845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5734.5U CN209845727U (zh) 2019-03-08 2019-03-08 打草头及打草机
PCT/CN2020/078184 WO2020182073A1 (zh) 2019-03-08 2020-03-06 打草头及采用该打草头的打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5734.5U CN209845727U (zh) 2019-03-08 2019-03-08 打草头及打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5727U true CN209845727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5734.5U Active CN209845727U (zh) 2019-03-08 2019-03-08 打草头及打草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5727U (zh)
WO (1) WO20201820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444A (zh) * 2020-05-27 2020-08-04 浙江中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插的双法兰面的外插线打草头
WO2020182073A1 (zh) * 2019-03-08 2020-09-17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打草头及采用该打草头的打草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FI20060275A1 (it) * 2006-11-03 2008-05-04 Arnetoli Motor Testina tosaerba a filo
WO2015077393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Alliss George E Straight through line feed vegetation trimmer apparatus
US20160128276A1 (en) * 2014-11-11 2016-05-12 Arnetoli Motor S.R.L. Line-winding spool for grass-cutting heads
CN207720709U (zh) * 2017-08-07 2018-08-1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打草机
CN209845727U (zh) * 2019-03-08 2019-12-27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打草头及打草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2073A1 (zh) * 2019-03-08 2020-09-17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打草头及采用该打草头的打草机
CN111480444A (zh) * 2020-05-27 2020-08-04 浙江中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插的双法兰面的外插线打草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2073A1 (zh)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4778B2 (en) Quick loading trimmer head
US20190185289A1 (en) String trimmer head with curved trimmer line guide
US10517209B2 (en) Quick loading trimmer head
EP2319288B1 (en) String head for a trimmer
US8689451B2 (en) Rotating head for hedge trimmers
US10874046B2 (en) Quick loading trimmer head and trimmer thereto
US8745879B2 (en) String trimmer head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US8001694B2 (en) Fixed line rotary head trimmer with quick friction rotational lock for string trimmer machine
RU2466525C2 (ru) Головка для кошения травы леской
EP1795062B1 (en) Quick loading cutting head for a rotary trimmer
CN209845727U (zh) 打草头及打草机
US4916886A (en) Cutting line head assembly for rotary cutter
CA2919032A1 (en) String trimmer head
IL102887A (en) Release mechanism for rotating head for pruning machines
CN111096141A (zh) 打草头和打草机
EP2923549B1 (en) Quick loading trimmer head
US20070084061A1 (en) Mechanism for attaching trimmer line strips to a head of a trimming apparatus
JPH07213135A (ja) 可撓性刈り紐を有する刈払機のスプール
US11412656B2 (en) Trimmer head with improved line release feature
CN112088643B (zh) 打草头
KR102425527B1 (ko) 예초기용 절단와이어 연결구조
CN111149505B (zh) 一种打草机
CN221553943U (zh) 打草头及其打草机
CN218125533U (zh) 打草头、作业头以及打草机
CN218125532U (zh) 打草头、作业头以及打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