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5626U -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 Google Patents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95626U CN209795626U CN201920644994.9U CN201920644994U CN209795626U CN 209795626 U CN209795626 U CN 209795626U CN 201920644994 U CN201920644994 U CN 201920644994U CN 209795626 U CN209795626 U CN 2097956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panel
- movable
- top side
- shell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皮卡车后栏板内板,针对现有的后栏板内板遭受较大冲击时,活动壳移动幅度大,且活动壳中间位置容易凹瘪的缺点,而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板和活动壳,所述活动壳活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侧上,安装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内板,内板的顶侧延伸至活动壳内,内板的顶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活动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皮卡车的后栏板内板受到冲击时,通过缓震环和弹簧抵消部分作用力,同时顶板通过减震垫反向推动活动壳的顶侧内壁,大幅抵消缓冲力的同时,使得活动壳的移动幅度不会过大,顶板支撑起活动壳的顶侧内壁,有效的防止活动壳凹瘪,提高了该皮卡车后栏板内板的抗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背景技术
皮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下栏板内板总成是汽车配件的一种,现有的汽车下栏板内板总成基本都只是一块金属板,因此减震效果较差,皮卡车使用时容易对下栏板内板造成冲击,从而造成下栏板内板总成的损坏,缩短了现有下栏板内板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为CN20761782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下栏板内板总成,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套设有活动壳,解决了现有的下栏板内板总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该下栏板内板总成,具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该后栏板内板仅通过一个伸缩弹簧和减震垫实现减震功能,后栏板内板遭受较大冲击时,活动壳的移动幅度大,且由于活动壳和后栏板内板均较大,活动壳的中间位置特别容易因冲击而凹瘪,从而导致活动壳损坏,进而损坏了后栏板内板,因此需要一种抗冲击性能更好的后栏板内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后栏板内板遭受较大冲击时,活动壳移动幅度大,且活动壳中间位置容易凹瘪的缺点,而提出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包括安装板和活动壳,所述活动壳活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侧上,安装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内板,内板的顶侧延伸至活动壳内,内板的顶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活动板,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安装在活动壳顶侧内壁上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推拉杆,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两个推拉杆的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活动杆的顶侧上,通过缓震环和弹簧抵消部分作用力,同时顶板通过减震垫反向推动活动壳的顶侧内壁,大幅抵消缓冲力的同时,使得活动壳的移动幅度不会过大,顶板支撑起活动壳的顶侧内壁,有效的防止活动壳凹瘪,提高了该皮卡车后栏板内板的抗冲击能力。
优选的,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转动安装在内板顶侧上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调节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支撑杆靠近调节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延伸至调节孔内,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时带动顶板向上移动,实现顶板与活动壳的反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垫,减震垫的顶侧与活动壳的底侧内壁相接触,顶板与活动壳的顶侧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缓震环,缓震环的顶侧与活动壳的底侧相接触,活动壳遭受冲击直接抵消部分作用力。
优选的,两个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壳的两侧内壁上,弹簧横向设置,节约竖向空间。
优选的,所述内板的顶侧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活动板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杆,两个滑动杆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槽内,对活动板限位。
优选的,所述活动壳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内板的顶侧贯穿通孔,通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限位槽内,对活动壳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皮卡车后栏板内板,通过安装板、活动壳、内板、缓震环、活动板、固定板、固定杆、活动杆、滑动杆、滑动槽、通孔、限位块、限位槽的配合使用,皮卡车的后栏板内板受到冲击时,活动壳向下移动,缓震环抵消部分作用力,活动壳带动两个固定板向下移动,两个固定杆分别通过两个推拉杆推动活动杆相互靠近,活动板在固定板的顶侧上滑动,两个弹簧被拉伸,再次抵消部分作用力;
通过推拉杆、调节杆、支撑杆、转动杆、顶板、减震垫、调节孔、调节轴的配合使用,两个活动杆分别带动两个调节杆相互靠近,调节杆上调节孔的内壁推挤调节轴,进而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转动杆边上移边转动,实现了顶板与活动壳的反向移动,顶板通过减震垫反向推动活动壳的顶侧内壁,大幅抵消缓冲力的同时,使得活动壳的移动幅度不会过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皮卡车的后栏板内板受到冲击时,通过缓震环和弹簧抵消部分作用力,同时顶板通过减震垫反向推动活动壳的顶侧内壁,大幅抵消缓冲力的同时,使得活动壳的移动幅度不会过大,顶板支撑起活动壳的顶侧内壁,有效的防止活动壳凹瘪,提高了该皮卡车后栏板内板的抗冲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活动壳、3内板、4缓震环、5活动板、6固定板、7固定杆、8活动杆、9推拉杆、10调节杆、11支撑杆、12转动杆、13顶板、14减震垫、15调节孔、16调节轴、17滑动杆、18滑动槽、19通孔、20限位块、2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包括安装板1和活动壳2,活动壳2活动安装在安装板1的顶侧上,安装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内板3,内板3的顶侧延伸至活动壳2内,内板3的顶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活动板5,两个活动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安装在活动壳2顶侧内壁上的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两个固定杆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推拉杆9,两个活动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8,两个活动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0,两个推拉杆9的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活动杆8的顶侧上,通过缓震环4和弹簧抵消部分作用力,同时顶板13通过减震垫14反向推动活动壳2的顶侧内壁,大幅抵消缓冲力的同时,使得活动壳2的移动幅度不会过大,顶板13支撑起活动壳2的顶侧内壁,有效的防止活动壳2凹瘪,提高了该皮卡车后栏板内板的抗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固定杆7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转动安装在内板3顶侧上的支撑杆11,两个支撑杆11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两个转动杆12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13,调节杆10靠近支撑杆1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15,支撑杆11靠近调节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轴16,调节轴16的一端延伸至调节孔15内,两个固定杆7相互靠近时带动顶板13向上移动,实现顶板13与活动壳2的反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顶板1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4,减震垫14的顶侧与活动壳2的底侧内壁相接触,顶板13与活动壳2的顶侧内壁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缓震环4,缓震环4的顶侧与活动壳2的底侧相接触,活动壳2遭受冲击直接抵消部分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活动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壳2的两侧内壁上,弹簧横向设置,节约竖向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内板3的顶侧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8,两个活动板5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杆17,两个滑动杆17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槽18内,对活动板5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壳2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9,内板3的顶侧贯穿通孔19,通孔19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内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1,两个限位块20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限位槽21内,对活动壳2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皮卡车的后栏板内板受到冲击时,活动壳2向下移动,缓震环4抵消部分作用力,活动壳2带动两个固定板6向下移动,两个固定板6分别带动两个固定杆7向下移动,两个固定杆7分别通过两个推拉杆9推动活动杆8相互靠近,活动板5在固定板3的顶侧上滑动,两个弹簧被拉伸,再次抵消部分作用力,两个活动杆8分别带动两个调节杆10相互靠近,调节杆10上调节孔15的内壁推挤调节轴16,进而带动支撑杆11转动,支撑杆11带动转动杆12边上移边转动,顶板13两侧的转动杆12和支撑杆11为对称设置,使得顶板13只能竖直移动,从而使得顶板13向上移动,实现了顶板13与活动壳2的反向移动,顶板13通过减震垫14反向推动活动壳2的顶侧内壁,大幅抵消缓冲力的同时,使得活动壳2的移动幅度不会过大,且活动壳2的顶侧遭受冲击力时,顶板13支撑起活动壳2的顶侧内壁,有效的防止活动壳2凹瘪,提高了该皮卡车后栏板内板的抗冲击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包括安装板(1)和活动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壳(2)活动安装在安装板(1)的顶侧上,安装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内板(3),内板(3)的顶侧延伸至活动壳(2)内,内板(3)的顶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活动板(5),两个活动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安装在活动壳(2)顶侧内壁上的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两个固定杆(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推拉杆(9),两个活动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8),两个活动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0),两个推拉杆(9)的底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活动杆(8)的顶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杆(7)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转动安装在内板(3)顶侧上的支撑杆(11),两个支撑杆(11)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两个转动杆(12)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13),调节杆(10)靠近支撑杆(1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15),支撑杆(11)靠近调节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轴(16),调节轴(16)的一端延伸至调节孔(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4),减震垫(14)的顶侧与活动壳(2)的底侧内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缓震环(4),缓震环(4)的顶侧与活动壳(2)的底侧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活动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壳(2)的两侧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的顶侧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8),两个活动板(5)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杆(17),两个滑动杆(17)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槽(1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栏板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壳(2)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9),内板(3)的顶侧贯穿通孔(19),通孔(19)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内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1),两个限位块(20)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限位槽(2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44994.9U CN209795626U (zh) | 2019-05-07 | 2019-05-07 |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44994.9U CN209795626U (zh) | 2019-05-07 | 2019-05-07 |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95626U true CN209795626U (zh) | 2019-12-17 |
Family
ID=6883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44994.9U Active CN209795626U (zh) | 2019-05-07 | 2019-05-07 |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9562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89740A (zh) * | 2021-02-01 | 2021-06-04 | 哈尔滨铭川运输有限公司 | 海洋平台搭载运输装置和运输方法 |
CN118405083A (zh) * | 2024-07-02 | 2024-07-30 |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的车用栏板结构 |
-
2019
- 2019-05-07 CN CN201920644994.9U patent/CN2097956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89740A (zh) * | 2021-02-01 | 2021-06-04 | 哈尔滨铭川运输有限公司 | 海洋平台搭载运输装置和运输方法 |
CN118405083A (zh) * | 2024-07-02 | 2024-07-30 |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的车用栏板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95626U (zh) |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 |
CN103303391B (zh) | 一种基于气垫和麦卡纳姆轮的移动平台 | |
CN110341563B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座椅 | |
CN112283291A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减震基座 | |
CN211923952U (zh) | 一种bcf纺丝车间橡皮防撞门 | |
CN208596775U (zh) | 一种导航天线 | |
CN220185164U (zh) | 一种地铁疏散平台用安装支架 | |
CN215106215U (zh) |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球形减震支座 | |
CN112144687A (zh) | 一种具有减震稳定效果的装配式建筑用支撑座 | |
CN215009593U (zh) | 一种浪涌保护器 | |
CN210725655U (zh) | 稳定且抗强冲击的车载工控机机箱 | |
CN204624927U (zh) | 一种新型电梯对重装置 | |
CN210133123U (zh) | 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端连接装置 | |
CN211281240U (zh) | 高强度耐候型商务车用扰流板 | |
CN209650377U (zh) | 一种高强度汽车底盘骨架 | |
CN20937703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生活用品分类整理架 | |
CN20815362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 |
CN219365586U (zh) | 一种地下车库用防撞挡板装置 | |
CN215160077U (zh) | 一种电梯安全缓冲装置 | |
CN215439193U (zh) | 一种具有耐疲劳效果的高稳定性电梯轿厢减震器 | |
CN217951811U (zh) | 一种设备底座 | |
CN218368033U (zh) | 一种抗压效果好的皮卡车用车斗 | |
CN221978478U (zh) |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保护的开关柜 | |
CN221298754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踏板 | |
CN220168076U (zh) | 一种抗冲击性能好的风力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