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9744700U -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4700U
CN209744700U CN201920509831.XU CN201920509831U CN209744700U CN 209744700 U CN209744700 U CN 209744700U CN 201920509831 U CN201920509831 U CN 201920509831U CN 209744700 U CN209744700 U CN 209744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ipe
heat dissipation
radiator
assembly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098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国生
支开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098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4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4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4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和具有该散热组件的电控设备,其中,散热组件包括:基板、散热器和冷媒管;散热器设置在基板上;至少部分冷媒管安装在散热器上;减振组件设置在基板上,减振组件与冷媒管的进口端和/或冷媒管的出口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减振组件,进而通过减振组件固定冷媒管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减小了冷媒管的振动幅度,有利于提升冷媒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安装和运输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的冷媒管的损坏。

Description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和一种电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变频空调正在被广泛使用。目前利用冷媒散热器为发热元件散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冷媒散热器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冷媒管中的冷媒来冷却电路板,然而,在运输、安装和拆卸冷媒散热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振动,这些振动可能会导致冷媒管的损坏,从而导致冷媒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的下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散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控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基板、散热器和冷媒管;散热器设置在基板上;至少部分冷媒管安装在散热器上;减振组件设置在基板上,减振组件与冷媒管的进口端和/或冷媒管的出口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包括冷媒管和减振组件,冷媒管安装在散热器上,设有伸出散热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由于进口端和出口端伸出的长度较长,在散热组件的整体发生振动时,悬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抖动,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会降低冷媒管连接的稳定性,不便于安装操作。因此在基板上设置减振组件,用于固定冷媒管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减小了冷媒管的振动幅度,有利于提升冷媒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安装和运输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的冷媒管的损坏。此外,基板可以为钣金件,便于加工,同时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基板有利于散热,散热器可以通过螺钉螺母固定安装于基板上,方便拆卸和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散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垫和固定件;减振垫套设在进口端和/或出口端;固定件卡设在减振垫上并与基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垫,减振垫包括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第一减振垫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减振垫设有第二凹槽,当第一减振垫与第二减振垫扣合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防止冷媒管移动的容纳槽,容纳槽与冷媒管相适配。减振垫可以为橡胶垫,或用其它弹性材料制成的部件,用于缓冲冷媒管的振动,防止冷媒管因振动导致的损坏,保证了散热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固定件可以为钣金件,卡设在减振垫上,并与基板相连接,用于将减振垫固定于基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减振垫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减振垫套设在冷媒管的进口端,另一个减振垫套设在冷媒管的出口端,固定件的数量为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减振垫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冷媒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用于固定冷媒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减小其振动幅度,提升冷媒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冷媒管的损坏。使用两个减振垫分别固定进口端和出口端,防止安装冷媒管时产生干涉,减小了减振垫和冷媒管的安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此外,通过一个固定件同时将两个减振垫固定在基板上,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座和安装槽;安装槽设置在散热基座上,部分冷媒管设置在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器包括散热基座和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并固定冷媒管,与减振垫共同配合,以实现降低冷媒管在发生振动时的振动幅度,提升冷媒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冷媒管的损坏的作用,提升了散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冷媒管的外管径;冷媒管的外管径小于等于安装槽的最大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媒管为铜管制成,冷媒管通过冲压工艺可将铜管固定在散热器上,在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冷媒管的外管径的情况下,冷媒管被固定在安装槽内不会脱出,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盖板与底板配合封装冷媒管,但是装配拆卸困难,且制备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中仅通过设计槽口宽度小于冷媒管的外管径的安装槽,实现了无需其他结构即可固定冷媒管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其他固定结构来实现冷媒管与散热器的可靠连接的问题。此外,冷媒管的外管径要小于等于安装槽的最大宽度,防止安装槽无法容纳冷媒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基座上安装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基准面,冷媒管的进口端与基准面的距离小于冷媒管的出口端与基准面的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安装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当冷媒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并排设置时,由于视线存在遮挡,工装人员在焊接冷媒管的进口端或出口端时,存在漏焊和错焊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漏焊和错焊的发生,冷媒管的进口端的设置位置和冷媒管的出口端的设置位置有差别,便于区分。具体地,设置散热基座上安装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基准面,以基准面为准恒量冷媒管的进口端与冷媒管的出口端的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媒管的进口端与基准面的距离为L1,冷媒管的外管径为D,冷媒管的出口端与基准面的距离为L2,满足L1+D<L2。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安装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当冷媒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并排设置时,由于视线存在遮挡,工装人员在焊接冷媒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时,存在漏焊和错焊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漏焊和错焊的发生,冷媒管的进口端的设置位置和出口端的设置位置有差别,便于区分。具体的,冷媒管的进口端与基准面的距离L1,与冷媒管的出口端与基准面的距离L2,满足L1+D<L2的关系,这样,冷媒管14的出口端与进口端的位置差别更明显,不会出现遮挡视线的情况,便于区分冷媒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控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散热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用于电控设备中,可以减小冷媒管的振动幅度,提升冷媒管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冷媒管的损坏,从而提升电控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控设备包括:隔板;基板与隔板相连接,散热器、冷媒管和减振组件位于隔板和基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用于安装基板、散热器、冷媒管和减振组件,为各部件在电控设备内部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控设备包括:发热元器件;发热元器件与基板上背离散热器的一侧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控设备中包括发热元器件,发热元器件包括电路板、电控元件等,发热元器件在工作时会发出热量,发热元器件在长时间处于高热的状态下,会使得电控设备内部的电器部件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发热元器件与基板上背离散热器的一侧相连接,利用散热器将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使电控设备内部保持一个较安全的温度。当散热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发热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会经基板、散热器快速传递至冷媒管,发热元器件的温度将得到有效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控设备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控设备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控设备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控设备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控设备,10基板,12散热器,122散热基座,124安装槽,126基准面,14冷媒管,142进口端,144出口端,16减振组件,162减振垫,164固定件,20隔板,30发热元器件,40冷凝器,50气液分离器,60阀安装板,7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
有鉴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基板10、散热器12和冷媒管14;散热器12设置在基板10上;至少部分冷媒管14安装在散热器12上;减振组件16设置在基板10上,减振组件16与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或冷媒管14的出口端14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包括冷媒管14和减振组件16,冷媒管14安装在散热器12上,设有伸出散热器12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由于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伸出的长度较长,在散热组件的整体发生振动时,悬置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振动,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会降低冷媒管14连接的稳定性,不便于安装操作。因此在基板10上设置减振组件16,用于固定冷媒管14的出口端144和进口端142,减小了冷媒管14的振动幅度,有利于提升冷媒管14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安装和运输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的冷媒管14的损坏。此外,基板10可以为钣金件,便于加工,同时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基板10有利于散热,散热器12可以通过螺钉螺母固定安装于基板10上,方便拆卸和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减振组件16包括:减振垫162和固定件164;减振垫162套设在进口端142和/或出口端144;固定件164卡设在减振垫162上并与基板1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减振组件16包括减振垫162,减振垫162包括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第一减垫垫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减垫垫设有第二凹槽,当第一减垫垫与第二减振垫扣合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防止冷媒管14移动的容纳槽,容纳槽与冷媒管14相适配。减振垫162可以为橡胶垫,或用其它弹性材料制成的部件,用于缓冲冷媒管14的振动,防止冷媒管14因振动导致的损坏,保证了散热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固定件164可以为钣金件,卡设在减振垫162上,并与基板10相连接,用于将减振垫162固定于基板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减振垫16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减振垫162套设在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另一个减振垫162套设在冷媒管14的出口端144,固定件164的数量为一个。
在该实施例中,减振垫16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用于固定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减小其振动幅度,提升冷媒管14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冷媒管14的损坏。使用两个减振垫162分别固定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防止安装冷媒管14时产生干涉,减小了减振垫162和冷媒管14的安装难度,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此外,通过一个固定件同时将两个减振垫固定在基板上,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散热器12包括:散热基座122和安装槽124;安装槽124设置在散热基座122上,部分冷媒管14设置在安装槽124内。
在该实施例中,散热器12包括散热基座122和安装槽124,安装槽124用于安装并固定冷媒管14,与减振垫162共同配合,以实现降低冷媒管14在发生振动时的振动幅度,提升冷媒管14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冷媒管14的损坏的作用,提升了散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安装槽124的槽口宽度小于冷媒管14的外管径;冷媒管14的外管径小于等于安装槽124的最大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冷媒管14为铜管制成,冷媒管14通过冲压工艺可将铜管固定在散热器12上,在安装槽124的槽口宽度小于冷媒管14的外管径的情况下,冷媒管14被固定在安装槽124内不会脱出,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盖板与底板配合封装冷媒管14,但是装配拆卸困难,且制备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中仅通过设计槽口宽度小于冷媒管14的外管径的安装槽124,实现了无需其他结构即可固定冷媒管14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其他固定结构来实现冷媒管与散热器的可靠连接的问题。此外,冷媒管14的外管径要小于等于安装槽124的最大宽度,防止安装槽124无法容纳冷媒管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至图6所示,散热基座122上安装槽124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基准面126,冷媒管的进口端142与基准面126的距离小于冷媒管的出口端144与基准面126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在安装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当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并排设置时,由于视线存在遮挡,工装人员在焊接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或出口端144时,存在漏焊和错焊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漏焊和错焊的发生,冷媒管的进口端142的设置位置和冷媒管的出口端144的设置位置有差别,便于区分。具体地,设置散热基座122上安装槽124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基准面126,以基准面126为准恒量冷媒管的进口端142与冷媒管的出口端144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冷媒管的进口端142与基准面126的距离为L1,冷媒管14的外管径为D,冷媒管的出口端144与基准面126的距离为L2,满足L1+D<L2。
在该实施例中,在安装散热组件的过程中,当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并排设置时,由于视线存在遮挡,工装人员在焊接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时,存在漏焊和错焊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漏焊和错焊的发生,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的设置位置和出口端144的设置位置有差别,便于区分。具体的,冷媒管的进口端142与基准面126的距离L1,与冷媒管的出口端144与基准面126的距离L2,满足L1+D<L2的关系,这样,冷媒管14的出口端144与进口端142的位置差别更明显,不会出现遮挡视线的情况,便于区分冷媒管14的进口端142和出口端144。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控设备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控设备1,包括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用于电控设备1中,可以减小冷媒管14的振动幅度,提升冷媒管14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冷媒管14的损坏,从而提升电控设备1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电控设备1包括:隔板20;基板10与隔板20相连接,散热器12、冷媒管14和减振组件16位于隔板20和基板1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隔板20用于安装基板10、散热器12、冷媒管14和减振组件16,为各部件在电控设备1内部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电控设备1包括:发热元器件30;发热元器件30与基板10上背离散热器12的一侧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电控设备1中包括发热元器件30,发热元器件30包括电路板、电控元件等,发热元器件30在工作时会发出热量,发热元器件30在长时间处于高热的状态下,会使得电控设备1内部的电器部件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发热元器件30与基板10上背离散热器12的一侧相连接,利用散热器12将发热元器件3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使电控设备1内部保持一个较安全的温度。当散热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发热元器件30所产生的热量会经基板10、散热器12快速传递至冷媒管14,发热元器件30的温度将得到有效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电控设备1包括:隔板20、冷凝器40、气液分离器50、阀安装板60和压缩机70。
在该实施例中,电控设备1为空调器,包括隔板20、冷凝器40、气液分离器50、阀安装板60和压缩机70,隔板20上设置有散热组件,空调器中包括大功率电器元器件(设置在隔板20上),大功率电器元器件包括电路板、电控元件等,大功率电器元器件在工作时会发出热量,电器元器件在长时间处于高热的状态下,会使得空调器内部的电器部件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大功率电器元器件的位置设有散热组件,利用散热组件将大功率电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使空调器内部保持一个较合理的温度(发热元器件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冷媒管,至少部分所述冷媒管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
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减振组件与所述冷媒管的进口端和/或所述冷媒管的出口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
减振垫,所述减振垫套设在所述进口端和/或所述出口端;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卡设在所述减振垫上并与所述基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垫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减振垫套设在所述冷媒管的进口端,另一个所述减振垫套设在所述冷媒管的出口端,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散热基座;
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散热基座上,部分所述冷媒管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冷媒管的外管径;
所述冷媒管的外管径小于等于所述安装槽的最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基座上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基准面,所述冷媒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基准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冷媒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基准面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基准面的距离为L1,所述冷媒管的外管径为D,所述冷媒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基准面的距离为L2,满足L1+D<L2。
8.一种电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设备包括:
隔板,所述基板与所述隔板相连接,所述散热器、所述冷媒管和所述减振组件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基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设备包括:
发热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与所述基板上背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相连接。
CN201920509831.XU 2019-04-16 2019-04-16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Active CN209744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9831.XU CN209744700U (zh) 2019-04-16 2019-04-16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9831.XU CN209744700U (zh) 2019-04-16 2019-04-16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4700U true CN209744700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09831.XU Active CN209744700U (zh) 2019-04-16 2019-04-16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4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40731A1 (en) Shielding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20080055860A1 (en) Heat-absorbing member, cool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207755B2 (ja) 電子機器装置
CN209744700U (zh) 散热组件和电控设备
CN213818695U (zh) 一种pcba散热组件
CN213403943U (zh) 一种机箱
CN210638191U (zh) 功率器件的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0986568U (zh) Pcb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服务器
CN210491470U (zh) 应用于电动控制器的电路板定位装置
US20020186540A1 (en) Heat sink mounting assembly
CN212647406U (zh) 一种垫片式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218345U (zh) 一种防尘耐腐蚀散热板
CN213754191U (zh) 电机散热组件及散热电机
CN220545363U (zh) 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
CN215601704U (zh) 芯片散热组件及含其的电子设备
CN209861399U (zh) 定位结构、电控箱和空调器
CN221842866U (zh) 新型散热器及逆变器
CN217848741U (zh) 远程电气设备监测装置
CN219352182U (zh)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
CN213990529U (zh) 一种修正方波逆变电源的散热防护结构
CN110703889A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散热装置
CN212324611U (zh) 一种无钥匙进入系统标定设备的稳定性测试装置
CN214592565U (zh) 具散热结构的车载芯片系统
CN211557840U (zh) 一种控制器
CN218100127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