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1393U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81393U CN209581393U CN201920341049.1U CN201920341049U CN209581393U CN 209581393 U CN209581393 U CN 209581393U CN 201920341049 U CN201920341049 U CN 201920341049U CN 209581393 U CN209581393 U CN 2095813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support beam
- leaf spring
- support
- buf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10,10-dioxo-2-[4-(N-phenylanilino)phenyl]thioxanthen-9-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2ccccc2S(=O)(=O)c2ccc(cc12)-c1ccc(cc1)N(c1ccccc1)c1ccccc1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两个气液缓冲器、胶泥缓冲器和钢板弹簧,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钢板弹簧之间两端,其中,所述支撑横梁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通过气液缓冲器和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在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通过三重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大幅度地提高车辆自身的碰撞能力,缓和碰撞冲击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碰撞的安全系数,能够降低碰撞对客车本身以及人员的伤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且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能缓冲装置,具体为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属于客车碰撞缓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关客车碰撞吸能装置多为薄壁件,仅能一次性防护而且其吸能防碰撞效果有限,且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缓冲效果很差,且目前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不可分级维修或维护,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性能汽车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关客车碰撞吸能装置多为薄壁件,仅能一次性防护而且其吸能防碰撞效果有限,且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缓冲效果很差,且目前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不可分级维修或维护,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性能汽车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需求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本装置设计有三重吸能,能够分层次缓冲不同程度的碰撞能量,第一重为钢板弹簧,第二重为胶泥缓冲器,第三重为气液缓冲器,三重缓冲装置相辅相成,缓冲效果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客车碰撞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吸收客车碰撞能量,保证了乘客的安全性。并且本装置可分级维修或维护,维护成本低,满足可维护性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两个气液缓冲器、胶泥缓冲器和钢板弹簧,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钢板弹簧之间两端,所述胶泥缓冲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钢板弹簧之间中部;
其中,所述支撑横梁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组成,两个所述U形支撑架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两端,且四个所述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用于固定胶泥缓冲器;
所述气液缓冲器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且所述气液缓冲器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所述气液缓冲器通过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与支撑横梁连接,且所述气液缓冲器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与所述钢板弹簧连接;
所述胶泥缓冲器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且所述胶泥缓冲器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和钢板弹簧固定连接;
所述钢板弹簧两端均设置有四个螺栓孔,且所述钢板弹簧中部设置有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中,且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为轴承孔,且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通过螺栓轴与支撑横梁上的U形支撑架进行连接,可以绕螺栓轴中心轴转动,U形支撑架两端均设置有与螺栓轴相匹配的销轴孔,可以左右摆动,保证在大变形的情况保持其法向阻尼系数最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通过四个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到钢板弹簧端部的四个螺栓孔中,钢板弹簧两端各四个螺栓孔分别用来固定气液缓冲器和钢板弹簧,中间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用来固定胶泥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钢板弹簧呈曲状结构,且钢板弹簧两端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胶泥缓冲器与支撑横梁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通过气液缓冲器和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在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通过三重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大幅度地提高车辆自身的碰撞能力,缓和碰撞冲击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碰撞的安全系数,能够降低碰撞对客车本身以及人员的伤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且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等轴侧视图。
图中:1、支撑横梁;2、U形支撑架;3、销轴孔;4、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5、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6、气液缓冲器;7、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8、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9、胶泥缓冲器;10、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1、钢板弹簧;12、螺栓孔;13、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横梁1、两个气液缓冲器6、胶泥缓冲器9和钢板弹簧11,两个气液缓冲器6分别设置在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两端,胶泥缓冲器9设置在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中部;
其中,支撑横梁1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支撑横梁1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2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组成,两个U形支撑架2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1两端,且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1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用于固定胶泥缓冲器9;
气液缓冲器6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且气液缓冲器6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与支撑横梁1连接,且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与钢板弹簧11连接;
胶泥缓冲器9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且胶泥缓冲器9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1和钢板弹簧11固定连接;
钢板弹簧11两端均设置有四个螺栓孔12,且钢板弹簧11中部设置有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中,且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为轴承孔,且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通过螺栓轴与支撑横梁1上的U形支撑架2进行连接,可以绕螺栓轴中心轴转动,U形支撑架2两端均设置有与螺栓轴相匹配的销轴孔3,气液缓冲器可绕螺栓轴中心线进行转动,可以左右摆动,保证在大变形的情况保持其法向阻尼系数最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通过四个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到钢板弹簧11端部的四个螺栓孔12中,钢板弹簧11两端各四个螺栓孔12分别用来固定气液缓冲器6和钢板弹簧11,中间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用来固定胶泥缓冲器9。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钢板弹簧11呈曲状结构,且钢板弹簧11两端呈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胶泥缓冲器9与支撑横梁1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工作时的安全性,然后,在碰撞过程中首先是钢板弹簧11自身发生弹性形变吸收撞击能量,同时在变形的过程中气液缓冲器6会顺势地调整方向保证冲击力法向刚度不变,最大程度发挥钢板弹簧11的缓冲作用,同时钢板弹簧11中间安装胶泥缓冲器9对钢板弹簧11也起到了缓冲加持的作用;当钢板弹簧11发生塑性变形时,此时大部分缓冲能量由胶泥缓冲器9的弹性形变进行吸收,同时在钢板弹簧11的刚性连接的作用下气液缓冲器6也能吸收部分能量,当胶泥缓冲器9发生塑性形变时,此时由气液缓冲器6吸收全能能量,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车辆自身的碰撞能力,缓和碰撞冲击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碰撞的安全系数,能够降低碰撞对客车自身以及人员的伤害。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横梁(1)、两个气液缓冲器(6)、胶泥缓冲器(9)和钢板弹簧(11),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6)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两端,所述胶泥缓冲器(9)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中部;
其中,所述支撑横梁(1)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1)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2)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组成,两个所述U形支撑架(2)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1)两端,且四个所述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1)的中心位置;
所述气液缓冲器(6)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且所述气液缓冲器(6)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所述气液缓冲器(6)通过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与支撑横梁(1)连接,且所述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与所述钢板弹簧(11)连接;
所述胶泥缓冲器(9)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且所述胶泥缓冲器(9)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1)和钢板弹簧(11)固定连接;
所述钢板弹簧(11)两端均设置有四个螺栓孔(12),且所述钢板弹簧(11)中部设置有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中,且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为轴承孔,且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通过螺栓轴与支撑横梁(1)上的U形支撑架(2)进行连接,U形支撑架(2)两端均设置有与螺栓轴相匹配的销轴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通过四个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到钢板弹簧(11)端部的四个螺栓孔(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11)呈曲状结构,且钢板弹簧(11)两端呈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泥缓冲器(9)与支撑横梁(1)之间的夹角为9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41049.1U CN209581393U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41049.1U CN209581393U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81393U true CN209581393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837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410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81393U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813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4633A (zh) * | 2019-03-18 | 2019-05-21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
2019
- 2019-03-18 CN CN201920341049.1U patent/CN2095813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4633A (zh) * | 2019-03-18 | 2019-05-21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41484U (zh) |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 |
CN209581393U (zh)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
CN206306980U (zh) | 一种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防撞装置 | |
CN109774633A (zh) |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 |
CN103692938B (zh) | 安全座椅及其吸能装置 | |
CN112455373A (zh) |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碰撞缓冲装置 | |
CN103057497A (zh) | 一种客车前防撞梁 | |
CN106347264A (zh) | 一种四轮车正面防撞结构 | |
CN207225469U (zh) | 一种汽车底盘吸能装置 | |
CN207029091U (zh) | 一种大型车辆用撞击缓冲装置 | |
CN215106215U (zh) |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球形减震支座 | |
CN206306982U (zh) | 一种汽车用保险杠 | |
CN105365729A (zh) |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 |
CN203637629U (zh) | 一种安全座椅及其吸能装置 | |
CN214355894U (zh) |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碰撞缓冲装置 | |
CN109969112A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CN103692939B (zh) | 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安全座椅 | |
CN208393292U (zh) |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 |
CN108146373A (zh) |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底盘 | |
CN210640301U (zh) |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包防撞保护装置 | |
CN209683623U (zh) | 汽车前部防撞吸能装置 | |
CN210364097U (zh) | 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 |
CN203047122U (zh) |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 |
CN216139957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撑结构 | |
CN219769810U (zh) | 一种高强度耐冲击汽车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