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9355407U -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5407U
CN209355407U CN201822225220.0U CN201822225220U CN209355407U CN 209355407 U CN209355407 U CN 209355407U CN 201822225220 U CN201822225220 U CN 201822225220U CN 209355407 U CN209355407 U CN 209355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conditioner
machine room
ai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52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二桥
林海佳
吴凡
陆涛
赵鹏
湛碧海
任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22252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5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5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5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风机部件,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一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两个端面的其中之一,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某一个端面上时形成一种出风方式,当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外一个端面上时形成另外一种出风方式。上述模块化机房空调能够在不同的出风方式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增强机组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房空调系统。

Description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中心越来越多,对机房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老旧机房也急需升级改造。但机房的空间有限,传统机房空调体积大,搬运、安装麻烦,不能满足机房改造要求。现今机房空间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要求机房空调尺寸尽量小、占地面积小、满足靠墙安装等要求。传统机房空调回风面积小且下送机组需从机组顶部回风,过滤器紧贴A型换热器安装,机组很容易积灰尘,影响换热效果,进而影响客户使用。现有机房空调都只有单一的出风模式,不能现场切换出风方式,单独开发不同出风方式机组,存在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适应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机房空调存在出风模式单一、不能现场切换出风模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切换出风方式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一种模块化机房空调,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风机部件,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风口;
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两个端面的其中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螺母旋紧将所述第一腔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时,所述第一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前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时,所述第一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前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上,面板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形成相应的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进风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U型换热器,所述U型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第二腔体内,所述U型换热器的凹部朝向所述压缩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位于所述U型换热器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上且位于所述U型换热器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控部件,所述电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所述电控部件与所述风机部件、所述加热部件、所述加湿部件以及所述压缩机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电连接。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横向排布并拼接的机房空调,所述机房空调为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房空调。
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产生以下技术效果。
上述模块化机房空调,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风机部件,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一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两个端面的其中之一,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某一个端面上时形成一种出风方式,当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外一个端面上时形成另外一种出风方式。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二腔体上的安装部位,模块化机房空调能够在不同的出风方式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增强机组的适应性,满足多场合使用的需求,节省机组开发周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分解图一,表示模块化机房空调为下出风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机房空调的分解图二,表示模块化机房空调为上出风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腔体
110-风机部件
120-第一框架
200-第二腔体
210-换热器
220-第二框架
230-压缩机
240-接水盘
250-加热部件
260-加湿部件
270-电控部件
300-面板组件
310-顶板
320-底板
330-前门板
340-后板
350-左侧板
360-右侧板
400-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1至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更为详尽的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机房空调,包括第一腔体100和第二腔体200。所述第一腔体100内设置有风机部件110,所述第一腔体100具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二腔体200内设置有换热器210,所述第二腔体200具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一腔体100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至少两个端面的其中之一,使所述第一腔体100与所述第二腔体200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00与所述第二腔体200可拆卸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某一个端面上时形成一种出风方式,当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另外一个端面上时形成另外一种出风方式。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腔体100在所述第二腔体200上的安装部位,模块化机房空调能够在不同的出风方式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增强机组的适应性,满足多场合使用的需求,节省机组开发周期和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100和所述第二腔体200均为中空长方体形结构。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所述第一腔体100能够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6个端面中的任意一个上,形成不同的出风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口可能是进风口也可能是出风口,这与风机的类型有关。当然地,所述第二风口可能是进风口也可能是出风口,这与风机的类型有关。当第一风口为进风口时,第二风口为出风口。当第一风口为出风口时,第二风口为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机房空调还包括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腔体100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腔体100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腔体200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螺母旋紧将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端面上。当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底部时,所述第一腔体100的底部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将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底部形成下出风模式。当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时,所述第一腔体100的顶部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底部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将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形成上出风模式。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所述第一固定孔或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所述螺钉与所述内螺纹旋接,以将所述第一腔体10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200上。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底部时,所述第一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前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请参阅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时,所述第一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前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100包括第一框架120,所述第二腔体200包括第二框架220。所述第一框架120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220上,面板组件30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20和所述第二框架220上形成相应的所述第一腔体100和所述第二腔体200。所述面板组件300包括顶板、底板、前门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门板与所述后板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框架120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220的底部时,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二框架220的顶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20的底部,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底板上。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所述面板组件300中,所述进风口530开设在所述顶板、所述前门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可选地,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所述顶板、所述前门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开设有进风口,机组可多面回风、回风面积大,不会因为靠墙安装或楼层低影响机组的回风。具体工作时,气流从所述前门板的进风口、所述顶板的进风口、所述左侧板的进风口和所述右侧板的进风口同时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00内,之后与所述换热器210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00经过风机部件110从机组底部出风,此时机组为下出风模式,实现大风量、低能耗地给机房降温的目的。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300包括顶板、底板、前门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门板与所述后板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框架120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220的顶部时,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20的顶部,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框架220的底部。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所述面板组件300中,所述进风口530开设在所述前门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
可选地,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所述前门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开设有进风口,机组可多面回风、回风面积大,不会因为靠墙安装或楼层低影响机组的回风。具体工作时,气流从所述前门板的进风口、所述左侧板的进风口和所述右侧板的进风口同时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00内,之后与所述换热器210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00经过风机部件110从机组顶部出风,此时机组为上出风模式,实现大风量、低能耗地给机房降温的目的。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所述第一框架120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220的底部时形成下出风模式。第一框架120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220的底部,此时,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所述顶板、所述前门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开设有进风口,机组可多面回风、回风面积大,不会因为靠墙安装或楼层低影响机组的回风。具体工作时,如图5中箭头所示,气流从所述前门板的进风口、所述顶板的进风口、所述左侧板的进风口和所述右侧板的进风口同时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00内,之后与所述换热器210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00经过风机部件110从机组底部出风,此时机组为下出风模式,实现大风量、低能耗地给机房降温的目的。当需要将机组由下出风模式切换成上出风模式时,请参阅图6,将面板组件300拆卸开,并将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220拆开。将所述第一框架120内的风机部件110旋转180度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120上,风机部件110的导流圈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00的下方。去掉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板以及顶板上的过滤器400,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底部密封。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所述前门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开设有进风口,机组可多面回风、回风面积大,不会因为靠墙安装或楼层低影响机组的回风。具体工作时,如图6中箭头所示,气流从所述前门板的进风口、所述左侧板的进风口和所述右侧板的进风口同时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00内,之后与所述换热器210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00经过风机部件110从机组顶部出风,此时机组为上出风模式,实现大风量、低能耗地给机房降温的目的。通过第一框架120在第二框架220上安装位置的简单调整,可以非常快速的改变机组出风方式,实现一机两用,能大大节省机组开发周期和成本,适应性非常强,能满足各种使用场合需求。
可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成所述第一腔体100的面板组件与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面板组件相同,即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220可拆卸固定连接后,面板组件300安装在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220上形成如图1所示的机组。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围成所述第一腔体100的面板组件与围成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面板组件不同,即第一框架120通过自己的面板组件围成第一腔体100,第二框架220通过自己的面板组件围成第二腔体200,第一腔体100与第二腔体200是独立的柜体,两个独立的柜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后第一腔体100与第二腔体200连通。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机房空调还包括过滤器400。所述过滤器40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上。过滤器400对进入第二腔体200内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换热器210进行换热,避免空气中颗粒物附着到换热器210上,影响换热器210的换热效果,且保证后续排出的空气的清洁。可选地,过滤器400为过滤网,过滤网贴在进风口上,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更换或取出清洗。过滤器400紧贴机组最外围安装,可以避免灰尘进入机组内部和机房,达到防尘目的。
请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210为U型换热器,所述U型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靠近所述后板的部分。U型换热器换热面积大,占地面积小,同冷量机组尺寸可更小,成本更低,为机房节省宝贵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2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房空调还包括压缩机230。所述压缩机230设置于第二腔体200内,所述U型换热器210的凹部朝向所述压缩机230。可选地,U型换热器210可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空气可从换热器520的多个方向进入其中,较于平板形的换热器换热面积大,换热阻力小,这样使得换热器210的进风更为均匀,换热效率高。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10呈U型,从而空气可从换热器210的三个方向进入其中以进行换热,换热后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00而后经过风机部件110及出风口送至箱体外部。
请参阅图3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机房空调还包括接水盘240。所述接水盘24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且位于所述U型换热器的下方,接水盘240上连接有排水管。
进一步,模块化机房空调还包括加热部件250。所述加热部件250设置于所述接水盘240上且位于所述U型换热器210的内部。加热部件250为电加热结构,其可以对气流进行加热,提升气流温度。可选地,加热部件250字形布局设计,布置在U型换热器里面,固定在接水盘240上,可有效利用U型换热器风道内冷风快速带走电加热产生的热量。
更进一步,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模块化机房空调还包括加湿部件260,所述加湿部件26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靠近所述前门板的部分。加湿部件260设置在第二框架220内用于调节气流的湿度。加湿部件260包括加湿安装座、加湿桶等。根据加湿量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加湿部件260的加湿量,也可以选择加湿部件260的数量。
更进一步,请参阅图2至图6,模块化机房空调还包括电控部件270。所述电控部件27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所述电控部件270分别与所述风机部件110、所述加热部件250、所述加湿部件260以及所述压缩机230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电连接。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200内的电控部件560,风机部件110和压缩机230均与电控部件560电性连接,通过电控部件560控制风机部件110和压缩机230的工作。电控部件560可位于第二腔体200内顶部、底部或中部。
具体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第二腔室500内设置有压缩机230、电控部件270、U型换热器210、加湿部件260、加热部件250、和接水盘240。U型换热器210位于接水盘240的上面。U型换热器210位于压缩机230、电控部件270和加湿部件260的后面。U型换热器210从前、左、右进风,后面采用密封件密封。加热部件250呈A字形布局设计,布置在U型换热器210里面,固定在接水盘240上,可有效利用U型换热器210风道内的冷风快速带走电加热产生的热量。U型换热器210的汽液管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可设计在U型换热器210的右后或左后。同理压缩机230和加湿部件260位置可左右互相对换,方便连接系统管路。电控部件270设置在第二腔体200的前上位置,方便维修和电控布线,不容易产生凝露。机组采用U型换热器210设计,换热面积大,机组空间布局更紧凑合理,同冷量情况下可有效减小机组尺寸和占地面积,为机房节省宝贵安装空间。
一种模块化机房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同一方向排布并拼接的模块化机房空调,所述模块化机房空调为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左右方向通过并联多个单模块模块化机房空调,实现不同冷量需求,模块之间采用可重复拆装连接件可靠连接,安装、运输方便,拓展灵活,开发周期短。
上述模块化机房空调,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风机部件,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一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两个端面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某一个端面上时形成一种出风方式,当所述第一腔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外一个端面上时形成另外一种出风方式。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二腔体上的安装部位,模块化机房空调能够在不同的出风方式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增强机组的适应性,满足多场合使用的需求,节省机组开发周期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机组由第一框架120、第二框架220和面板组件300组合而成,根据需要可以轻松将机组拆成若干单模块,单模块还可轻松拆成若干特定功能部件模块,机组能非常方便适用各种场合的搬运和拆装。
2.机组可多面回风、回风面积大,不会因为靠墙安装或楼层低影响机组的回风。
3.机组过滤器紧贴机组最外围安装,可以避免灰尘进入机组内部和机房,达到防尘目的。
4.U型换热器换热面积大,占地面积小,同冷量机组尺寸可更小,成本更低,为机房节省宝贵安装空间。
5.利用现有零部件,经过简单的调整,可以非常快速的改变机组出风方式,实现一机两用,能大大节省机组开发周期和成本,适应性非常强,能满足各种使用场合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100)和第二腔体(200):
所述第一腔体(100)内设置有风机部件(110),所述第一腔体(100)具有第一风口;
所述第二腔体(200)内设置有换热器(210),所述第二腔体(200)具有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腔体(100)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至少两个端面的其中之一,使所述第一腔体(100)与所述第二腔体(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腔体(100)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腔体(100)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腔体(200)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螺母旋紧将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底部时,所述第一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前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0)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200)的顶部时,所述第一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00)的前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0)包括第一框架(120),所述第二腔体(200)包括第二框架(220),所述第一框架(120)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220)上,面板组件(30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20)和所述第二框架(220)上形成相应的所述第一腔体(100)和所述第二腔体(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400),所述过滤器(400)设置于进风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10)为U型换热器,所述U型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230),所述压缩机(230)设置于第二腔体(200)内,所述U型换热器(210)的凹部朝向所述压缩机(230)。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水盘(240),所述接水盘(24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且位于所述U型换热器(210)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部件(250),所述加热部件(250)设置于所述接水盘(240)上且位于所述U型换热器(210)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部件(260),所述加湿部件(26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部件(270),所述电控部件(27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00)内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所述电控部件(270)与所述风机部件(110)、所述加热部件(250)、所述加湿部件(260)和所述压缩机(230)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电连接。
14.一种机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朝同一方向排布并拼接的机房空调,所述机房空调为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机房空调。
CN201822225220.0U 2018-12-27 2018-12-27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Active CN209355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5220.0U CN209355407U (zh) 2018-12-27 2018-12-27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5220.0U CN209355407U (zh) 2018-12-27 2018-12-27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5407U true CN209355407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80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5220.0U Active CN209355407U (zh) 2018-12-27 2018-12-27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54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689A (zh) * 2018-12-27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CN115978635A (zh) * 2022-12-21 2023-04-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及其模块式安装出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689A (zh) * 2018-12-27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CN115978635A (zh) * 2022-12-21 2023-04-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及其模块式安装出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38880U (zh) 机组模块及其机房空调
CN209355407U (zh)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CN109458689A (zh) 模块化机房空调及其系统
GB2572563A (en) Modular air conditioning unit
CN202792257U (zh) 空调室内机组及精密机房空调器
CN203338674U (zh) 具有温度调节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16845312U (zh) 一种雷达负载用集成式冷却装置
CN103500000A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9267927U (zh) 下送风式机房空调
WO2020237743A1 (zh) 一种新风温湿度控制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16844907U (zh) 风机盘管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290379U (zh) 被动型空调模块机
CN109302829B (zh) 下送风式机房空调
CN108488909A (zh) 空调器
CN209639214U (zh) 远程中央空调集中控制装置
CN203520288U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3464401U (zh) 一种变频穿墙机
CN114034135A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
CN207196670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263292U (zh) 风道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8579421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577187U (zh) 户外微机柜节能控温空调
CN220186958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778575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211926007U (zh) 一种模块化冷冻水机房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