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8863U - 车身框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框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08863U CN209208863U CN201821979969.8U CN201821979969U CN209208863U CN 209208863 U CN209208863 U CN 209208863U CN 201821979969 U CN201821979969 U CN 201821979969U CN 209208863 U CN209208863 U CN 2092088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rear end
- column
- strutbeam
- c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身框架及汽车。该车身框架包括地板框架,所述地板框架包括地板前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门槛梁、右门槛梁、中通左纵梁、中通右纵梁、后座椅前横梁、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所述地板前横梁固定连接在左门槛梁与右门槛梁之间,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及中通左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及中通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后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后座椅前横梁上,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椅前横梁固定连接在左后纵梁及右后纵梁之间。该车身框架可更好的对碰撞力进行分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框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身框架是车身弯扭性能好坏的关键,一套好的车身框架可以提高车身弯扭性能,降低车身重量,实现轻量化,然而,如何有效的将骨架梁布置在力的传递路径上,使之最大的发挥支撑作用是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大难点。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车辆底部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池组件框架,电池组件框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吸能框架,该吸能框架包括吸能支撑框架和吸能盒,吸能支撑框架靠近电池组件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吸能盒。该吸能框架为起支撑固定吸能盒的吸能支撑框架和吸能盒缓冲外界撞击力,保护电池组件框架,同时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进一步保护电池和电池组件框架上侧的使用人员身体安全。
但是,该技术方案只着重于对车身的下部结构进行改进,而没有涵盖整个车身,使得车身的刚性较低且起到的效果有限,此外,现有的车身框架无法在车身纵向及垂直方向上增大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车身框架无法在车身纵向增大刚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身框架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框架,包括地板框架,所述地板框架包括地板前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门槛梁、右门槛梁、中通左纵梁、中通右纵梁、后座椅前横梁、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所述地板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之间,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及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后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上,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椅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及右后纵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当车身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身前侧受到的碰撞力将由左前纵梁及右前纵梁向后传递。传递至左前纵梁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力传递至左门槛梁,并通过左门槛梁传递给左后纵梁;传递至左前纵梁的碰撞力的另一部分力传递至中通左纵梁,并通过中通左纵梁传递给后座椅前横梁。传递至右前纵梁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力传递至右门槛梁,并通过右门槛梁传递给右后纵梁;传递至右前纵梁的碰撞力的另一部分力传递至中通右纵梁,并通过中通右纵梁传递给后座椅前横梁。从而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更好的对碰撞力进行分散。此外,各纵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门槛梁、右门槛梁、中通左纵梁、中通右纵梁、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与各横梁(地板前横梁以及后座椅前横梁)之间的配合连接,可使正碰和侧碰时的载荷传递路径更丰富,乘员舱刚性好。
可选地,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左树杈式斜梁,所述左树杈式斜梁包括第一左斜梁、第二左斜梁、第三左斜梁以及第四左斜梁,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后端与左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上的第一连接点处,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上,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后端位于第二左斜梁的后端的左侧;
所述第三左斜梁的前端及第四左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上,所述第三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右树杈式斜梁,所述右树杈式斜梁包括第一右斜梁、第二右斜梁、第三右斜梁以及第四右斜梁,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后端与右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上的第二连接点处,所述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上,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后端位于第二右斜梁的后端的右侧;
所述第三右斜梁的前端及第四右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上,所述第三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左树杈式斜梁还包括第五左斜梁,所述第五左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于第三连接点固定连接;
所述右树杈式斜梁还包括第五右斜梁,所述第五右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于第四连接点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点以及第四连接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第四连接点的左侧。
可选地,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左侧围框架以及右侧围框架,所述左侧围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左侧,所述右侧围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右侧;
所述左侧围框架包括左侧A柱、左竖梁、左侧C柱以及左侧D柱,所述左侧A柱包括左侧第一下支梁、左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左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左侧C柱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的下端与所述左后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位于所述左侧A柱与左侧C柱之间;
所述右侧围框架包括右侧A柱、右竖梁、右侧C柱以及右侧D柱,所述右侧A柱包括右侧第一下支梁、右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右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右侧C柱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的下端与所述右后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位于所述右侧A柱与右侧C柱之间。
可选地,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地板后横梁,所述地板后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及右后纵梁之间;
所述左侧C柱包括左侧第二下支梁、左侧第三下支梁以及左侧第三上支梁,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的上端及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地板后横梁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C柱包括右侧第二下支梁、右侧第三下支梁以及右侧第三上支梁,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的上端及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地板后横梁的右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左侧围框架还包括第一左加强梁、第二左加强梁以及第三左加强梁,所述第一左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左侧D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左侧D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左加强梁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左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左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左后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围框架还包括第一右加强梁、第二右加强梁以及第三右加强梁,所述第一右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右侧D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右侧D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右加强梁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右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右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右后纵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顶盖框架,所述顶盖框架固定连接在左侧围框架的上侧及右侧围框架的上侧之间;
所述顶盖框架包括顶盖前横梁、顶盖中横梁、顶盖后横梁、顶盖左纵梁、顶盖右纵梁、后围板横梁、第一角支梁、第二角支梁、第三角支梁以及第四角支梁,所述顶盖前横梁与顶盖中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与所述顶盖右纵梁之间,所述顶盖前横梁位于顶盖中横梁的前方,所述顶盖后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的后端之间;
所述左侧A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的上端与顶盖左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左侧C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中横梁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后横梁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A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的上端与顶盖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C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中横梁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后横梁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后围板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D柱与右侧D柱之间;
所述第一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前横梁与顶盖左纵梁之间,所述第二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前横梁与顶盖右纵梁之间,所述第三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左纵梁之间,所述第四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右纵梁之间;
所述第三角支梁及第四角支梁位于所述顶盖中横梁与顶盖后横梁之间。
可选地,车身框架还包括前机舱框架,所述前机舱框架固定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前端;
所述前机舱框架包括左上边梁、右上边梁、塔座横梁、M形梁、风挡下横梁、塔座左竖梁以及塔座右竖梁,所述左上边梁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上边梁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塔座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上边梁与右上边梁之间,所述风挡下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与所述顶盖右纵梁之间,所述风挡下横梁位于所述顶盖前横梁的前下方,所述M形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与风挡下横梁之间;
所述塔座左竖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与左前纵梁之间,所述塔座右竖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与右前纵梁之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车身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的地板框架(俯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的左侧围框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的顶盖框架(俯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的前机舱框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的后侧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地板框架;11、地板前横梁;12、左前纵梁;13、右前纵梁;14、左门槛梁;15、右门槛梁;16、中通左纵梁;17、中通右纵梁;18、后座椅前横梁;19、左后纵梁;110、右后纵梁;111、左树杈式斜梁;11101、第一左斜梁;11102、第二左斜梁;11103、第三左斜梁;11104、第四左斜梁;11105、第五左斜梁;112、右树杈式斜梁;11201、第一右斜梁;11202、第二右斜梁;11203、第三右斜梁;11204、第四右斜梁;11205、第五右斜梁;113、地板后横梁;
2、左侧围框架;21、左侧A柱;2101、左侧第一下支梁;2102、左侧第一上支梁;2103、左侧第二上支梁;22、左侧C柱;2201、左侧第二下支梁;2202、左侧第三下支梁;2203、左侧第三上支梁;23、左侧D柱;24、第一左加强梁;25、第二左加强梁;26、第三左加强梁;27、左竖梁;
3、右侧围框架;31、右侧A柱;32、右侧C柱;3201、右侧第二下支梁;3202、右侧第三下支梁;3203、右侧第三上支梁;33、右侧D柱;34、第一右加强梁;35、第二右加强梁;36、第三右加强梁;37、右竖梁;
4、顶盖框架;41、顶盖前横梁;42、顶盖中横梁;43、顶盖后横梁;44、顶盖左纵梁;45、顶盖右纵梁;46、后围板横梁;47、第一角支梁;48、第二角支梁;49、第三角支梁;410、第四角支梁;
5、前机舱框架;51、左上边梁;52、右上边梁;53、塔座横梁;54、M形梁;5401、顶角;5402、底角;5403、左自由端;5404、右自由端;55、风挡下横梁;56、塔座左竖梁;57、塔座右竖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包括地板框架1,所述地板框架1包括地板前横梁11、左前纵梁12、右前纵梁13、左门槛梁14、右门槛梁15、中通左纵梁16、中通右纵梁17、后座椅前横梁18、左后纵梁19以及右后纵梁110,所述地板前横梁11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14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的前端之间,所述左前纵梁12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14的前端及中通左纵梁16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纵梁13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的前端及中通右纵梁17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通左纵梁16的后端及中通右纵梁1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座椅前横梁18上,所述左后纵梁19的前端与所述左门槛梁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110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椅前横梁18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19及右后纵梁11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当车身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身前侧受到的碰撞力将由左前纵梁12及右前纵梁13向后传递。传递至左前纵梁12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力传递至左门槛梁14,并通过左门槛梁14传递给左后纵梁19;传递至左前纵梁12的碰撞力的另一部分力传递至中通左纵梁16,并通过中通左纵梁16传递给后座椅前横梁18。传递至右前纵梁13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力传递至右门槛梁15,并通过右门槛梁15传递给右后纵梁110;传递至右前纵梁13的碰撞力的另一部分力传递至中通右纵梁17,并通过中通右纵梁17传递给后座椅前横梁18。从而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更好的对碰撞力进行分散。此外,各纵梁(左前纵梁12、右前纵梁13、左门槛梁14、右门槛梁15、中通左纵梁16、中通右纵梁17、左后纵梁19以及右后纵梁110)与各横梁(地板前横梁11以及后座椅前横梁18)之间的配合连接,可使正碰和侧碰时的载荷传递路径更丰富,乘员舱刚性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地板框架1还包括左树杈式斜梁111以及右树杈式斜梁112,所述左树杈式斜梁111包括第一左斜梁11101以及第二左斜梁11102,所述第一左斜梁11101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11102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12的后端,所述第一左斜梁11101的后端与左门槛梁1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斜梁1110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11上的第一连接点a处,所述中通左纵梁16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a上,所述第一左斜梁11101的后端位于第二左斜梁11102的后端的左侧。
通过在所述左前纵梁12与地板前横梁1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左斜梁11101及第二左斜梁11102,使所述第一左斜梁11101、第二左斜梁11102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左侧第一交叉路径,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
如图2所示,所述右树杈式斜梁112包括第一右斜梁11201以及第二右斜梁11202,所述第一右斜梁11201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11202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前纵梁13的后端,所述第一右斜梁11201的后端与右门槛梁1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斜梁1120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11上的第二连接点b处,所述中通右纵梁17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b上,所述第一右斜梁11201的后端位于第二右斜梁11202的后端的右侧。
通过在所述右前纵梁13与地板前横梁1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右斜梁11201及第二右斜梁11202,使所述第一右斜梁11201、第二右斜梁11202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右侧第一交叉路径,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左树杈式斜梁111还包括第三左斜梁11103以及第四左斜梁11104,所述第三左斜梁11103的前端及第四左斜梁11104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a上,所述第三左斜梁11103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1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左斜梁11104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左纵梁16的前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左前纵梁12与中通左纵梁16之间的固定连接。
通过在所述左门槛梁14与地板前横梁11之间设置所述第三左斜梁11103,使所述第三左斜梁11103、左门槛梁14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左侧第二交叉路径,进一步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
如图2所示,所述右树杈式斜梁112还包括第三右斜梁11203以及第四右斜梁11204,所述第三右斜梁11203的前端及第四右斜梁11204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b上,所述第三右斜梁11203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右斜梁11204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右纵梁17的前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右前纵梁13与中通右纵梁17之间的固定连接。
通过在所述右门槛梁15与地板前横梁11之间设置所述第三右斜梁11203,使所述第三右斜梁11203、右门槛梁15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右侧第二交叉路径,进一步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左树杈式斜梁111还包括第五左斜梁11105,所述第五左斜梁11105的前端与所述左前纵梁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左斜梁11105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18于第三连接点c固定连接。
所述右树杈式斜梁112还包括第五右斜梁11205,所述第五右斜梁11205的前端与所述右前纵梁1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右斜梁11205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18于第四连接点d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点c以及第四连接点d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a与第二连接点b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点c位于第四连接点d的左侧。
通过在所述左前纵梁12与地板前横梁11之间设置所述第五左斜梁11105,使所述第五左斜梁11105、第二左斜梁11102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左侧第三交叉路径,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与此同时,所述第五左斜梁11105、第一左斜梁11101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也将形成三角形的左侧第四交叉路径,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
通过在所述右前纵梁13与地板前横梁11之间设置所述第五右斜梁11205,使所述第五右斜梁11205、第二右斜梁11202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右侧第三交叉路径,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与此同时,所述第五右斜梁11205、第一右斜梁11201以及地板前横梁11之间也将形成三角形的右侧第四交叉路径,增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分散和传递。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左侧围框架2以及右侧围框架3,所述左侧围框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1的左侧,所述右侧围框架3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1的右侧。
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围框架2包括左侧A柱21、左侧C柱22以及左侧D柱23,所述左侧A柱21包括左侧第一下支梁2101、左侧第一上支梁2102以及左侧第二上支梁2103,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2101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1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2101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2102的下端及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21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2102的上端位于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2103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左侧C柱22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23的下端与所述左后纵梁19的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2102以及左侧第二上支梁2103可与所述车身框架的顶盖框架4形成三角形的左侧第一网状稳固结构,具有高刚性。
如图1及图6所示,所述右侧围框架3包括右侧A柱31、右侧C柱32以及右侧D柱33,所述右侧A柱31包括右侧第一下支梁、右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右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右侧C柱32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33的下端与所述右后纵梁110的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右侧第二上支梁可与所述车身框架的顶盖框架4形成三角形的右侧第一网状稳固结构,具有高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地板框架1还包括地板后横梁113,所述地板后横梁113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19及右后纵梁110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C柱22包括左侧第二下支梁2201、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以及左侧第三上支梁2203,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2201的上端及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2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2201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的下端与所述地板后横梁113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2201、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及左后纵梁19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左侧第二网状稳固结构,具有高刚性。
如图6所示,所述右侧C柱32包括右侧第二下支梁3201、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以及右侧第三上支梁3203,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3201的上端及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3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3201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1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的下端与所述地板后横梁113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3201、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及右后纵梁110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右侧第二网状稳固结构,具有高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围框架2还包括第一左加强梁24、第二左加强梁25以及第三左加强梁26,所述第一左加强梁24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2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加强梁24的后端与所述左侧D柱2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25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25的后端与所述左侧D柱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25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左加强梁24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左加强梁26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左加强梁26的后端与所述左后纵梁19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左加强梁24、第二左加强梁25以及第三左加强梁26,使所述左侧围框架2的后侧形成3个左侧闭环框口结构,具有高刚性,且有利于后端高速碰。
3个左侧闭环框口结构分别为:由所述第一左加强梁24、第二左加强梁25以及左侧D柱23围成的左侧第一封闭框口结构;由所述第二左加强梁25、左侧D柱23、第三左加强梁26以及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围成的左侧第二封闭框口结构;以及,由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第三左加强梁26以及左后纵梁19围成的左侧第三封闭框口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右侧围框架3还包括第一右加强梁34、第二右加强梁35以及第三右加强梁36,所述第一右加强梁34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3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加强梁34的后端与所述右侧D柱3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35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35的后端与所述右侧D柱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35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右加强梁34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右加强梁36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右加强梁36的后端与所述右后纵梁110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右加强梁34、第二右加强梁35以及第三右加强梁36,使所述右侧围框架3的后侧形成3个右侧闭环框口结构,具有高刚性,且有利于后端高速碰。
3个左侧闭环框口结构分别为:由所述第一右加强梁34、第二右加强梁35以及右侧D柱33围成的右侧第一封闭框口结构;由所述第二右加强梁35、右侧D柱33、第三右加强梁36以及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围成的右侧第二封闭框口结构;以及,由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第三右加强梁36以及右后纵梁110围成的右侧第三封闭框口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顶盖框架4,所述顶盖框架4固定连接在左侧围框架2的上侧及右侧围框架3的上侧之间。
所述顶盖框架4包括顶盖前横梁41、顶盖中横梁42、顶盖后横梁43、顶盖左纵梁44、顶盖右纵梁45以及后围板横梁46,所述顶盖前横梁41与顶盖中横梁42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44与所述顶盖右纵梁45之间,所述顶盖前横梁41位于顶盖中横梁42的前方,所述顶盖后横梁43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44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45的后端之间。
所述左侧A柱21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左纵梁4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C柱22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中横梁4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23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后横梁43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A柱31的上侧与所述顶盖右纵梁45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右侧C柱32的上侧与所述顶盖中横梁4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33的上侧与所述顶盖后横梁43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后围板横梁46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D柱23与右侧D柱33之间。
所述顶盖中横梁42、左侧C柱22、右侧C柱32及地板后横梁113构成闭环结构,以增强车身框架的中部的刚度。所述顶盖后横梁43、左侧D柱23、右侧D柱33及后围板横梁46构成闭环结构,以增强车身框架的后部的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地板后横梁113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位于前侧的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2203的下端与前侧的地板后横梁113的左端之间,位于后侧的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2203的下端与后侧的地板后横梁113的左端之间。
位于前侧的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3203的下端与前侧的地板后横梁113的右端之间,位于后侧的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3203的下端与后侧的地板后横梁113的右端之间。
从而实现所述左侧C柱22与两个地板后横梁113之间的连接,所述右侧C柱32与两个地板后横梁113之间的连接,增强车身框架的后部的刚度。
在其他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地板后横梁也可仅设置1个,对应地,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2202设置有1个,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3202设置有1个。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顶盖框架4还包括第一角支梁47、第二角支梁48、第三角支梁49以及第四角支梁410,所述第一角支梁47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前横梁41与顶盖左纵梁44之间,所述第二角支梁48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前横梁41与顶盖右纵梁45之间,所述第三角支梁49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43与顶盖左纵梁44之间,所述第四角支梁410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43与顶盖右纵梁45之间。
所述第三角支梁49及第四角支梁410位于所述顶盖中横梁42与顶盖后横梁43之间。
通过设置四个角支梁(第一角支梁47、第二角支梁48、第三角支梁49以及第四角支梁410),进一步加强所述顶盖框架4的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围框架2还包括左竖梁27,所述左竖梁27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14与顶盖左纵梁44之间且位于所述左侧A柱21与左侧C柱22之间。
所述左竖梁27在所述左侧围框架2的中部提供支撑。所述左竖梁27与左侧A柱21之间的间距供前车门的安装,所述左竖梁27与左侧C柱22之间的间距供后车门的安装。
如图4所示,所述右侧围框架3还包括右竖梁37,所述右竖梁37固定连接在所述右门槛梁15与顶盖右纵梁45之间且位于所述右侧A柱31与右侧C柱32之间。
所述右竖梁37在所述右侧围框架3的中部提供支撑。所述右竖梁37与右侧A柱31之间的间距供前车门的安装,所述右竖梁37与右侧C柱32之间的间距供后车门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车身框架还包括前机舱框架5,所述前机舱框架5固定在所述地板框架1的前端。
所述前机舱框架5包括左上边梁51、右上边梁52、塔座横梁53、M形梁54以及风挡下横梁55,所述左上边梁51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左纵梁4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上边梁52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4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塔座横梁53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上边梁51与右上边梁52之间,所述风挡下横梁55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44与所述顶盖右纵梁45之间,所述风挡下横梁55位于所述顶盖前横梁41的前下方,所述M形梁54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53与风挡下横梁55之间。
所述M形梁54与风挡下横梁55及塔座横梁53固定连接,构成多个三角形网状稳固结构,以增强所述前机舱框架5的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M形梁54的上侧设置有两个顶角5401,所述M形梁54的下侧设置有底角5402、位于所述底角5402的左侧的左自由端5403以及位于所述底角5402的右侧的右自由端5404,两个所述顶角5401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挡下横梁55上,所述底角5402、左自由端5403以及右自由端5404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53上,以构成多个三角形网状稳固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前机舱框架5还包括塔座左竖梁56以及塔座右竖梁57,所述塔座左竖梁56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53与左前纵梁12之间,所述塔座右竖梁57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53与右前纵梁13之间。
通过设置塔座左竖梁56及塔座右竖梁57,提高所述前机舱框架5的动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框架,根据汽车车身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分散传递情况,以及乘用车溃缩吸能区及高刚性乘员保护区等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将骨架梁布置在力的传递路径上以实现有限材料的性能利用率最大化,提出了高性能两厢车身框架拓扑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框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框架,所述地板框架包括地板前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门槛梁、右门槛梁、中通左纵梁、中通右纵梁、后座椅前横梁、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所述地板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之间,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及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后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上,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椅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及右后纵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左树杈式斜梁,所述左树杈式斜梁包括第一左斜梁、第二左斜梁、第三左斜梁以及第四左斜梁,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后端与左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上的第一连接点处,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上,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后端位于第二左斜梁的后端的左侧;
所述第三左斜梁的前端及第四左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上,所述第三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右树杈式斜梁,所述右树杈式斜梁包括第一右斜梁、第二右斜梁、第三右斜梁以及第四右斜梁,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后端与右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上的第二连接点处,所述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上,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后端位于第二右斜梁的后端的右侧;
所述第三右斜梁的前端及第四右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上,所述第三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树杈式斜梁还包括第五左斜梁,所述第五左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于第三连接点固定连接;
所述右树杈式斜梁还包括第五右斜梁,所述第五右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于第四连接点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点以及第四连接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第四连接点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左侧围框架以及右侧围框架,所述左侧围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左侧,所述右侧围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右侧;
所述左侧围框架包括左侧A柱、左竖梁、左侧C柱以及左侧D柱,所述左侧A柱包括左侧第一下支梁、左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左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左侧C柱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的下端与所述左后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位于所述左侧A柱与左侧C柱之间;
所述右侧围框架包括右侧A柱、右竖梁、右侧C柱以及右侧D柱,所述右侧A柱包括右侧第一下支梁、右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右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右侧C柱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的下端与所述右后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位于所述右侧A柱与右侧C柱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地板后横梁,所述地板后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及右后纵梁之间;
所述左侧C柱包括左侧第二下支梁、左侧第三下支梁以及左侧第三上支梁,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的上端及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二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地板后横梁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C柱包括右侧第二下支梁、右侧第三下支梁以及右侧第三上支梁,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的上端及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二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地板后横梁的右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框架还包括第一左加强梁、第二左加强梁以及第三左加强梁,所述第一左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左侧D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左侧D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加强梁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左加强梁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左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三下支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左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左后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围框架还包括第一右加强梁、第二右加强梁以及第三右加强梁,所述第一右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右侧D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右侧D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加强梁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右加强梁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右加强梁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三下支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右加强梁的后端与所述右后纵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顶盖框架,所述顶盖框架固定连接在左侧围框架的上侧及右侧围框架的上侧之间;
所述顶盖框架包括顶盖前横梁、顶盖中横梁、顶盖后横梁、顶盖左纵梁、顶盖右纵梁、后围板横梁、第一角支梁、第二角支梁、第三角支梁以及第四角支梁,所述顶盖前横梁与顶盖中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与所述顶盖右纵梁之间,所述顶盖前横梁位于顶盖中横梁的前方,所述顶盖后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的后端之间;
所述左侧A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的上端与顶盖左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左侧C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中横梁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后横梁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A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的上端与顶盖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C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中横梁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后横梁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后围板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D柱与右侧D柱之间;
所述第一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前横梁与顶盖左纵梁之间,所述第二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前横梁与顶盖右纵梁之间,所述第三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左纵梁之间,所述第四角支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右纵梁之间;
所述第三角支梁及第四角支梁位于所述顶盖中横梁与顶盖后横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车身框架还包括前机舱框架,所述前机舱框架固定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前端;
所述前机舱框架包括左上边梁、右上边梁、塔座横梁、M形梁、风挡下横梁、塔座左竖梁以及塔座右竖梁,所述左上边梁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上边梁的后端与所述顶盖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塔座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上边梁与右上边梁之间,所述风挡下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左纵梁与所述顶盖右纵梁之间,所述风挡下横梁位于所述顶盖前横梁的前下方,所述M形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与风挡下横梁之间,所述塔座左竖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与左前纵梁之间,所述塔座右竖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塔座横梁与右前纵梁之间。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79969.8U CN209208863U (zh) | 2018-11-27 | 2018-11-27 | 车身框架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79969.8U CN209208863U (zh) | 2018-11-27 | 2018-11-27 | 车身框架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08863U true CN209208863U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6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79969.8U Active CN209208863U (zh) | 2018-11-27 | 2018-11-27 | 车身框架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0886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652A (zh) * | 2020-09-29 | 2020-12-22 | 华侨大学 | 汽车吸能盒 |
CN113830181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后部车身结构 |
CN114715284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框架 |
CN114715288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
-
2018
- 2018-11-27 CN CN201821979969.8U patent/CN2092088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0181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后部车身结构 |
CN112109652A (zh) * | 2020-09-29 | 2020-12-22 | 华侨大学 | 汽车吸能盒 |
CN112109652B (zh) * | 2020-09-29 | 2024-06-07 | 华侨大学 | 汽车吸能盒 |
CN114715284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框架 |
CN114715288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08863U (zh) | 车身框架及汽车 | |
CN105292262B (zh) | 前副车架 | |
CN201626483U (zh) | 汽车前地板总成 | |
CN108001537A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201165250Y (zh) |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 |
CN202728365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 | |
CN205273623U (zh) | 前机舱框架总成 | |
CN206623891U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105313976B (zh) |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593093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地板结构 | |
WO2017202229A1 (zh) | 高刚性车身框架 | |
CN109204460A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6623884U (zh) | 前纵梁组件以及车身 | |
CN201745641U (zh) | 一种车身前纵梁前端结构 | |
CN202987282U (zh) | 汽车侧围与顶盖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102785701A (zh) | 一种轿车前车体结构 | |
CN102975770B (zh) | 汽车地板 | |
CN109204561A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7328624U (zh) | 地板以及车辆 | |
CN209667230U (zh) | 一种汽车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109204485A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8842474U (zh) | 一种减少前围板侵入量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06623898U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206623885U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214492793U (zh) | 一种提高车体结构兼容性的前端车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