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0772U - 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60772U CN208960772U CN201821610261.5U CN201821610261U CN208960772U CN 208960772 U CN208960772 U CN 208960772U CN 201821610261 U CN201821610261 U CN 201821610261U CN 208960772 U CN208960772 U CN 208960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 lower die
- pressure plate
- die
- pu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在上模和下模中设有冲定位孔部分、切边部分、折弯成型部分和冲孔部分;切边部分包括有下模刀口、切边冲头和压料板,下模刀口与切边冲头上下相对,切边冲头通过夹板安装于上模中,切边冲头穿过压料板伸向下模;下模刀口安装于下模中,整个切边部分共分为三步冲裁工序,其下模刀口共包括有六处下模刀口镶件。本实用新型可集中实现开料、折弯成型、冲孔和安全位置检测等多种功能,并提升模具的安全水平;同时折弯成型部分分为四个折弯机构,以实现对产品不同部位的边缘成型,从而达到一模多用,提高安全性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汽车配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配件的质量上,也体现在对于配件制造过程的控制上。目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类产品的制造通常都是采用单冲模具,也就是说一道工序一种模具,比如,冲孔要用专门的冲孔模具,切边则要用专门的切边模具,折弯要用专门的折弯模具。这样导致占用的冲床和工人的数量多,安全事故多,产品不良率高且生产效率低下,模具开发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开料、折弯成型、冲孔和安全位置检测等功能于一体、冲压生产安全、高效而且质量稳定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合而成,下模中具有浮料板,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和下模中按产品加工顺序依次设有冲定位孔部分、切边部分、折弯成型部分和冲孔部分;切边部分包括有下模刀口、切边冲头和压料板,下模刀口与切边冲头上下相对,切边冲头通过夹板安装于上模中,压料板亦安装于上模中,切边冲头穿过压料板伸向下模;下模刀口安装于下模中,整个切边部分共分为三步冲裁工序,其下模刀口共包括有六处下模刀口镶件,确保上模的切边冲头和下模刀口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冲定位孔部分包括有冲针、凹模镶件、定位针和浮升套,冲针与凹模镶件对齐构成一组,定位针与浮升套对齐构成一组,冲针和定位针安装于上模中,凹模镶件和浮升套安装于下模中,且浮升套通过弹簧安装于下模中;冲针中心与定位针中心的距离为140mm,冲针的直径为13.2mm,定位针的直径为13mm,用以确保料带以140mm步距步进而且精准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成型部分包括有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第三折弯机构和第四折弯机构,四处折弯机构按折弯工序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一折弯冲头、第一压料板和第一凹模镶件,第一折弯冲头和第一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且第一折弯冲头穿过第一压料板伸向下模;第一凹模镶件设置于下模中,其中间具有一处与第一折弯冲头相配的冲压凹位。压料板先压住产品再折弯,这样可防止尺寸不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二折弯冲头、第三折弯冲头、第二压料板和第二凹模镶件,第二折弯冲头、第三折弯冲头和第二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且第二折弯冲头穿过第二压料板伸向下模,第三折弯冲头沿第二压料板的边缘伸向下模;第二凹模镶件设置于下模中,其中间具有一处与第二折弯冲头相配的冲压凹位,边缘具有一处与第三折弯冲头相配的冲压斜凹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折弯机构包括有第四折弯冲头、第三压料板、压料座子和折弯滑块,第四折弯冲头和第三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且第四折弯冲头沿第三压料板的边缘伸向下模;压料座子设置于下模中,其上具有一处与第三压料板相配的容置凹位;压料座子的边缘设置为倾斜面,沿该倾斜面设置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折弯滑块,折弯滑块的边缘具有一处与第四折弯冲头相配的折弯冲压位。由于产品折弯后有负角,所以在下模设置折弯滑块,产品折弯后折弯滑块按特定角度浮起而完成脱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折弯机构包括有第四压料板、第五压料板和折弯凹模镶块,第四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折弯凹模镶块和第五压料板设置于下模中,第五压料板上具有一处与第四压料板相配的容置凹位;折弯凹模镶块沿第五压料板的边缘设置,其边缘位置将初步折弯的工件边缘再次折弯成型的折弯冲压凹位,即侧成型。通过在上下模均设置压料板先压住产品,下模的折弯凹模镶块再完成折弯,可实现产品边缘的高精度稳定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冲孔部分包括有冲孔冲头、冲头固定座、压料板、冲孔座子和冲孔凹模镶件,冲孔冲头通过冲头固定座安装在上模中,压料板亦安装于上模中,冲孔冲头穿过压料板伸向下模;冲孔座子安装于下模中,冲孔凹模镶件安装于冲孔座子中,且冲孔凹模镶件与冲孔冲头上下相对。
进一步地,在下模的前端切边位置安装有前安全位置检测部分,包括有感应器,感应器安装于感应器支架上,感应器支架通过感应器支架座子安装于下模上;与感应器对应的位置设有感应器组件,感应器组件横向穿过一导料块安装于一浮料板上形成用于检测料带进入机构,浮料板安装于下模上。
进一步地,在下模的末端安装有后安全位置检测部分,包括有感应器,感应器安装于感应器支架上,感应器支架安装于下模上,感应器对准料带的末端位置,形成对料带到位的检测机构。当料带没送到位时,检测部分无感应,冲床会立即停止工作,从而防止发生意外。
所有冲孔、切边和成型的冲头及镶块都采用国产的模具钢Cr12MoV,热处理硬度为HRC55-60。此材料有较好的高温强度、韧性与抗疲劳性,性能稳定。成型冲头抛光之后TD处理以增加其表面硬度,使产品表面无划伤,且尺寸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中设置冲定位孔部分、折弯成型部分、切边部分和安全位置检测部分等多个部分,可集中实现开料、折弯成型、冲孔和安全位置检测等多种功能,并提升模具的安全水平;同时折弯成型部分分为四个折弯机构,以实现对产品不同部位的边缘成型;另外,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结构布局,从而达到一模多用,提高安全性能、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样示意图;
图2为上模立体结构图;
图3为下模立体结构图;
图4为下模板上的切边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5为定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切边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折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冲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前安全位置检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后安全位置检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为上模座,B为下模座,B1为浮料板,B2为导料块,1为料带,11为定位孔,2为成品,3为冲定位孔部分,31为冲针,32为凹模镶件,33为定位针,34为浮升套,35为弹簧,4为切边部分,40为下模刀口,41-46为下模刀口镶件,47为切边冲头,48为夹板,49为压料板,5为折弯成型部分,51为第一折弯机构,511为第一折弯冲头,512为第一压料板,513为第一凹模镶件,52为第二折弯机构,521为第二折弯冲头,522为第三折弯冲头,523为第二压料板,524为第二凹模镶件,53为第三折弯机构,531为第四折弯冲头,532为第三压料板,533为压料座子,534为折弯滑块,54为第四折弯机构,541为第四压料板,542为第五压料板,543为折弯凹模镶块,6为冲孔部分,61为冲孔冲头,62为冲头固定座,63为压料板,64为冲孔座子,65为冲孔凹模镶件,7为前安全位置检测部分,71为感应器,72为感应器支架,73为感应器支架座子,74为感应器组件,8为后安全位置检测部分,81为感应器,82为感应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8,所述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由上模A和下模B组合而成,下模B中具有浮料板B1,在上模A和下模B中按产品加工顺序依次设有冲定位孔部分3、切边部分4、折弯成型部分5和冲孔部分6;切边部分4包括有下模刀口40、切边冲头47和压料板49,下模刀口40与切边冲头47上下相对,切边冲头47通过夹板48安装于上模A中,压料板49亦安装于上模A中,切边冲头47穿过压料板49伸向下模B;下模刀口40安装于下模B中,整个切边部分4共分为三步冲裁工序,其下模刀口40共包括有六处下模刀口镶件41-46,确保上模A的切边冲头47和下模刀口40的强度。
所述冲定位孔部分3包括有冲针31、凹模镶件32、定位针33和浮升套34,冲针31与凹模镶件32对齐构成一组,定位针33与浮升套34对齐构成一组,冲针31和定位针33安装于上模A中,凹模镶件32和浮升套34安装于下模B中,且浮升套34通过弹簧35安装于下模B中;冲针31中心与定位针33中心的距离为140mm,冲针的直径为13.2mm,定位针的直径为13mm,用以确保料带1以140mm步距步进而且精准定位。
所述折弯成型部分5包括有第一折弯机构51、第二折弯机构52、第三折弯机构53和第四折弯机构54,四处折弯机构按折弯工序排列。
所述第一折弯机构51包括有第一折弯冲头511、第一压料板512和第一凹模镶件513,第一折弯冲头511和第一压料板512设置于上模A中,且第一折弯冲头511穿过第一压料板512伸向下模B;第一凹模镶件513设置于下模B中,其中间具有一处与第一折弯冲头511相配的冲压凹位。压料板先压住产品再折弯,这样可防止尺寸不稳定。
所述第二折弯机构52包括有第二折弯冲头521、第三折弯冲头522、第二压料板523和第二凹模镶件524,第二折弯冲头521、第三折弯冲头522和第二压料板523设置于上模A中,且第二折弯冲头521穿过第二压料板523伸向下模B,第三折弯冲头522沿第二压料板523的边缘伸向下模B;第二凹模镶件524设置于下模B中,其中间具有一处与第二折弯冲头521相配的冲压凹位,边缘具有一处与第三折弯冲头522相配的冲压斜凹位。
所述第三折弯机构53包括有第四折弯冲头531、第三压料板532、压料座子533和折弯滑块534,第四折弯冲头531和第三压料板532设置于上模A中,且第四折弯冲头531沿第三压料板532的边缘伸向下模B;压料座子533设置于下模B中,其上具有一处与第三压料板532相配的容置凹位;压料座子533的边缘设置为倾斜面,沿该倾斜面设置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折弯滑块534,折弯滑块534的边缘具有一处与第四折弯冲头531相配的折弯冲压位。由于产品折弯后有负角,所以在下模B设置折弯滑块534,产品折弯后折弯滑块534按特定角度浮起而完成脱料。
所述第四折弯机构54包括有第四压料板541、第五压料板542和折弯凹模镶块543,第四压料板541设置于上模A中,折弯凹模镶块543和第五压料板542设置于下模B中,第五压料板542上具有一处与第四压料板541相配的容置凹位;折弯凹模镶块543沿第五压料板542的边缘设置,其边缘位置将初步折弯的工件边缘再次折弯成型的折弯冲压凹位,即侧成型。通过在上下模均设置压料板先压住产品,下模B的折弯凹模镶块543再完成折弯,可实现产品边缘的高精度稳定成型。
所述冲孔部分6包括有冲孔冲头61、冲头固定座62、压料板63、冲孔座子64和冲孔凹模镶件65,冲孔冲头61通过冲头固定座62安装在上模A中,压料板63亦安装于上模A中,冲孔冲头61穿过压料板63伸向下模B;冲孔座子64安装于下模B中,冲孔凹模镶件65安装于冲孔座子64中,且冲孔凹模镶件65与冲孔冲头61上下相对。
参照图3和图9,在下模B的前端切边位置安装有前安全位置检测部分7,包括有感应器71,感应器71安装于感应器支架72上,感应器支架72通过感应器支架座子73安装于下模B上;与感应器71对应的位置设有感应器组件74,感应器组件74横向穿过一导料块B2安装于一浮料板B1上形成用于检测料带1进入的机构,浮料板B1安装于下模B上。
参照图3和图10,在下模B的末端安装有后安全位置检测部分8,包括有感应器81,感应器81安装于感应器支架82上,感应器支架82安装于下模B上,感应器81对准料带1的末端位置,形成对料带1到位的检测机构。当料带1没送到位时,检测部分无感应,冲床会立即停止工作,从而防止发生意外。
所有冲孔、切边和成型的冲头及镶块都采用国产的模具钢Cr12MoV,热处理硬度为HRC55-60。此材料有较好的高温强度、韧性与抗疲劳性,性能稳定。成型冲头抛光之后TD处理以增加其表面硬度,使产品表面无划伤,且尺寸更稳定。
钢卷料带经由送料机整平之后送入模具,先在料带1的两侧分别冲一个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直径为13.20MM,此模具的步距为140MM,在每间隔140MM的位置安装带弧形引导端的直径为13.00MM的定位针33用以确保料带1以140MM步距步进而且精准定位。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合而成,下模中具有浮料板,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和下模中按产品加工顺序依次设有冲定位孔部分、切边部分、折弯成型部分和冲孔部分;切边部分包括有下模刀口、切边冲头和压料板,下模刀口与切边冲头上下相对,切边冲头通过夹板安装于上模中,压料板亦安装于上模中,切边冲头穿过压料板伸向下模;下模刀口安装于下模中,整个切边部分共分为三步冲裁工序,其下模刀口共包括有六处下模刀口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定位孔部分包括有冲针、凹模镶件、定位针和浮升套,冲针与凹模镶件对齐构成一组,定位针与浮升套对齐构成一组,冲针和定位针安装于上模中,凹模镶件和浮升套安装于下模中,且浮升套通过弹簧安装于下模中;冲针中心与定位针中心的距离为140mm,冲针的直径为13.2mm,定位针的直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成型部分包括有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第三折弯机构和第四折弯机构,四处折弯机构按折弯工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一折弯冲头、第一压料板和第一凹模镶件,第一折弯冲头和第一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且第一折弯冲头穿过第一压料板伸向下模;第一凹模镶件设置于下模中,其中间具有一处与第一折弯冲头相配的冲压凹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二折弯冲头、第三折弯冲头、第二压料板和第二凹模镶件,第二折弯冲头、第三折弯冲头和第二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且第二折弯冲头穿过第二压料板伸向下模,第三折弯冲头沿第二压料板的边缘伸向下模;第二凹模镶件设置于下模中,其中间具有一处与第二折弯冲头相配的冲压凹位,边缘具有一处与第三折弯冲头相配的冲压斜凹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机构包括有第四折弯冲头、第三压料板、压料座子和折弯滑块,第四折弯冲头和第三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且第四折弯冲头沿第三压料板的边缘伸向下模;压料座子设置于下模中,其上具有一处与第三压料板相配的容置凹位;压料座子的边缘设置为倾斜面,沿该倾斜面设置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折弯滑块,折弯滑块的边缘具有一处与第四折弯冲头相配的折弯冲压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折弯机构包括有第四压料板、第五压料板和折弯凹模镶块,第四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中,折弯凹模镶块和第五压料板设置于下模中,第五压料板上具有一处与第四压料板相配的容置凹位;折弯凹模镶块沿第五压料板的边缘设置,其边缘位置将初步折弯的工件边缘再次折弯成型的折弯冲压凹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部分包括有冲孔冲头、冲头固定座、压料板、冲孔座子和冲孔凹模镶件,冲孔冲头通过冲头固定座安装在上模中,压料板亦安装于上模中,冲孔冲头穿过压料板伸向下模;冲孔座子安装于下模中,冲孔凹模镶件安装于冲孔座子中,且冲孔凹模镶件与冲孔冲头上下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的前端切边位置安装有前安全位置检测部分,包括有感应器,感应器安装于感应器支架上,感应器支架通过感应器支架座子安装于下模上;与感应器对应的位置设有感应器组件,感应器组件横向穿过一导料块安装于一浮料板上形成用于检测料带进入机构,浮料板安装于下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的末端安装有后安全位置检测部分,包括有感应器,感应器安装于感应器支架上,感应器支架安装于下模上,感应器对准料带的末端位置,形成对料带到位的检测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10261.5U CN208960772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10261.5U CN208960772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60772U true CN208960772U (zh) | 2019-06-11 |
Family
ID=6675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10261.5U Active CN208960772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607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6971A (zh) * | 2020-04-10 | 2020-06-30 |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一出多件的全自动级进模组件 |
CN114393106A (zh) * | 2021-11-30 | 2022-04-26 | 无锡曙光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绞索保持器的冲压制造工艺方法及其工艺系统 |
-
2018
- 2018-09-29 CN CN201821610261.5U patent/CN2089607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6971A (zh) * | 2020-04-10 | 2020-06-30 |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一出多件的全自动级进模组件 |
CN114393106A (zh) * | 2021-11-30 | 2022-04-26 | 无锡曙光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绞索保持器的冲压制造工艺方法及其工艺系统 |
CN114393106B (zh) * | 2021-11-30 | 2023-06-16 | 无锡曙光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绞索保持器的冲压制造工艺方法及其工艺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13918U (zh) | 一种汽车后门铰链组件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3962452B (zh) | 悬置支撑座多工位级进模 | |
CN205613915U (zh) | 一种汽车电子元件安装板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5613916U (zh) | 一种汽车中间铰链支架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6670306B (zh) | 一种螺母板零件的级进模一体化自动工装 | |
CN206169061U (zh) | 一种汽车左右下控制臂下板组合模具 | |
CN213002148U (zh) | 折弯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8960772U (zh) | 一种汽车车身横梁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8393397B (zh) | 汽车角板料片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3551455B (zh)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滑道壁板的连续模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1676963U (zh) | 一种汽车线束冲模模具 | |
CN208960777U (zh) |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9773246U (zh) | 一种切边翻边模具 | |
CN202894047U (zh) | 一种汽车abs系统下支架的折弯成型及打凸模具 | |
CN205613917U (zh) | 一种汽车卷圆支架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5613944U (zh) | 一种汽车内侧下部填充板连续冲压模具 | |
CN219541465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前下部左右支撑件加工用连续模 | |
CN219357618U (zh) | 一种汽车前护盖左右支架加工用连续模 | |
CN106734589B (zh) | 汽车中控系统龙骨架的级进冲压模 | |
CN210333999U (zh) | 一种汽车包裹架上板翻边冲孔模具 | |
CN205043875U (zh) | 汽车挡风条冲模 | |
CN205613914U (zh) | 一种汽车驱动加强板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8929000U (zh) | 一种汽车外角后挡板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2893966U (zh) | 一种汽车后主摇臂的冲孔模具 | |
CN210936728U (zh) | 一种隔热罩双向侧切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