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319U -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20319U CN208920319U CN201821366592.9U CN201821366592U CN208920319U CN 208920319 U CN208920319 U CN 208920319U CN 201821366592 U CN201821366592 U CN 201821366592U CN 208920319 U CN208920319 U CN 208920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itioner set
- indoor
- processing system
- no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安装在室内地面上的n个送风装置、回风装置,回风装置与空气调温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针对高大空间建筑中应用传统形式的全空气混合通风空调系统存在的明显不足和缺点,为满足高大空间建筑对空调系统的需求,特别是机场航站楼、车站候车厅、会展中心和体育场馆等建筑的需求,将盘管式辐射地板供冷、供热和置换式下送风等技术有机结合,相对于目前常用的高大空间建筑中的混合通风全空气空调系统而言,具有空调系统负荷、初投资、运行能耗和费用大幅度降低,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大幅度提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大空间建筑(如:机场航站楼、车站候车厅、会展中心和体育场馆等建筑)大都存在一些共性的建筑特点和空调系统特点:
(1)建筑物高、大、通透;透明围护结构比例大;人流量大,密度高;全年运行时间长等;
(2)地板表面太阳辐射强;围护结构壁面温度高;仅近地面一定高度的空间存在空调温度、湿度和风速的需求等。
目前,国内高大空间建筑均采用的空调末端系统形式为喷口射流送风或顶部旋流风口送风的全空气混合通风空调系统,送风口高度很高(距地面3.5~7.0米或更高),送风风速很大(3.0~7.5m/s或更大)。这种系统形式导致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负荷大、初投资高、运行能耗和费用高、室内热舒适性差、室内空气品质不良。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末端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通过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将新风处理到合适的温湿度,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将室内回风处理到相应的温度,混合后的空气通过送风装置送入室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对室外新风进行调湿并将调湿后的新风输送至室内的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对室内回风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回风输送至室内的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安装在室内地面上的n个送风装置、设置在室内的回风装置,所述回风装置与空气调温装置连通,使得室内回风流经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后变成处理后的回风;调湿后的新风与处理后的回风汇集并通过n个送风装置送入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和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均安装在空调机房内,该空调机房位于室内地面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液调湿空调机组的进风口连接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与室外连通,用于收集室外的新风。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新风管道穿过墙壁延伸至室外,以收集室外的新风,也可以设置新风井收集新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出风端的第一支管、设置在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出风端的第二支管、主风管、设置在送风装置与主风管之间的n个送风管;
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主风管连通,使得第一支管内调湿后的新风与第二支管内处理后的回风在主风管内汇集成混合风;
每个送风装置的进风端均设有一个送风管,该送风管用于将主风管内的混合风输送到送风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主风管均位于空调机房的内部,所述送风管贯穿地面后与送风装置的进风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面包括:基层、设置在基层上表面的盘管式辐射地板,所述盘管式辐射地板包括地板本体、位于地板本体与基层之间的辐射盘管,该辐射盘管内流动有流体媒介,所述流体媒介与室内的空气交换能量,以调节室内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管式辐射地板还包括固定在基层上方的保温层,所述辐射盘管位于保温层的上方,所述保温层与地板本体之间设有混凝土填充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板本体为大理石地面或橡胶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对室外新风进行调湿,对新风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去除新风中的细菌、霉菌、粉尘等有害物质;
2、在本实用新型中,调湿后的新风与处理后的回风混合后经送风装置输送到室内的方式,送风装置安装在室内地面上,使得混合风由下至上流动,提高了室内下部分的空气品质;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下送风方式与盘管式辐射地板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降低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冷热负荷;
4、由于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冷热负荷的大幅度降低,使得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初期投资小、运行能耗低;
5、由于溶液调湿空调机组承担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其他设备只承担室内显热负荷,系统中不存在潮湿表面,进一步杜绝了有害物质的滋生,空气品质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盘管式辐射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室外新风;200、室内回风;300、室内;1、盘管式辐射地板;2、送风装置;3、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1、第一支管;4、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1、第二支管;51、第一主风管;52、第二主风管;6、送风管;101、基层;102、保温层;103、混凝土填充层;104、地板本体;105、辐射盘管;106、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处理系统投资大、运行能耗高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该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对室外新风100进行调湿并将调湿后的新风输送至室内的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对室内回风200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回风输送至室内的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安装在室内地面上的n个送风装置2、设置在室内的回风装置,回风装置与空气调温装置连通,使得室内回风200流经空气调温装置后变成处理后的回风;调湿后的新风与处理后的回风汇集并通过n个送风装置2送入室内。
本实施例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内高处设置的回风口进入风管,然后回到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内进行处理。回风口安装在室内的高处,大概距地3米左右。室内回风是靠干式盘管空调机组内风机的运转形成的负压把室内回风吸入回风口的。回风口可采用普通的单层百叶回风口。
具有高大空间的建筑是指空间高度大于5m,体积大于1万m3的建筑被称为高大空间建筑。例如:影剧院、音乐厅、大会堂、体育馆、展览馆、机场、火车站、大型的车间、厂房等。当新型空气处理系统需要调节高大空间内的温度时,受高大空间内的人和设备高度的限制,仅需在高大空间地面之上的1.8m-2.5m范围内形成控制区,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只需保证控制区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可。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2安装在高大空间的地面上,其目的是:在供冷季节,送风装置2将低于室内空气温度的冷空气送入室内,送入的冷空气因密度大于周围空气的密度,故送入的冷空气自然沉降到地面之上,通过控制送风装置2的送风量,使送入的冷空气扩散到控制区,从而保证控制区达到人和设备所需的温度值。在供暖季节,送风装置2将高于室内空气温度的热空气送入室内,送入的热空气先经过人员活动区,通过控制送风装置2的送风量,使送入的热空气扩散到控制区,从而保证控制区达到人和设备所需的温度值。
本实施例通过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对室外新风100进行调湿,对新风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去除新风中的细菌、霉菌、粉尘等有害物质。在本实施例中,调湿后的新风与处理后的回风混合后经送风装置2输送到室内的方式,送风装置2安装在室内地面上,使得混合风在控制区扩散,提高了室内控制区的空气品质。
本实施例将送风装置2设置在室内的底部,具有送风风量、风速及送风方向易于调节和控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调试和检修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2输送混合风,回风装置不断收集室内的空气,通过送风装置2和回风装置的循环即可达到室内调温的效果。
考虑到便于安装和便于调试,本实施例的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和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均安装在空调机房内,该空调机房位于室内地面的下方。
需指出,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的进风口连接有新风管道,新风管道穿过墙壁延伸至室外,以收集室外的新风。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新风井,通过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的进风口也可以与新风井连通,来收集室外的新风。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出风端的第一支管31、设置在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出风端的第二支管41、主风管、设置在送风装置2与主风管之间的n个送风管6;
第一支管31和第二支管41分别与主风管连通,使得第一支管31内调湿后的新风与第二支管41内的处理后的回风在主风管内汇集成混合风;
每个送风装置2的进风端均设有一个送风管6,该送风管6用于将主风管内的混合风输送到送风装置2。第一支管31、第二支管41、主风管均位于空调机房的内部,送风管6贯穿地面后与送风装置2的进风端连接。
如图1所示,优选主风管由第一主风管51和第二主风管52组成,第一主风管51和第二主风管52连通。
如图2所示,地面包括:基层101、设置在基层101上表面的盘管式辐射地板1,盘管式辐射地板1包括地板本体104、位于地板本体104与基层101之间的辐射盘管105,该辐射盘管105内流动有流体媒介,流体媒介与室内的空气交换能量,以调节室内的温度。盘管式辐射地板1还包括固定在基层101上方的保温层102,辐射盘管105位于保温层102的上方,保温层102与地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混凝土填充层103。优选辐射盘管105通过固定卡106固定在保温层102上。
本实施例采用下送风方式与盘管式辐射地板1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实现良好的分层效应和部分空间控制,还实现对控制区(近地面人员活动区)热湿环境的有效调控;本实施例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供冷(热)量在控制区上部的无效损耗,从源头上大幅度减少空调负荷。由于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冷热负荷的大幅度降低,使得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初期投资小、运行能耗低;由于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承担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其他设备只承担室内显热负荷,系统中不存在潮湿表面,进一步杜绝了有害物质的滋生,空气品质极佳。
其中,优选辐射盘管105设置在地板与基层101之间,基层101的上方设有保温层102,辐射盘管105位于保温层102的上方,保温层102与地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混凝土填充层103。基层101、保温层102、辐射盘管105、混凝土填充层103以及地板之间构成盘管式辐射地板1。辐射盘管105直接浇筑在高大空间的混凝土地面(或楼板)里,管材采用带阻氧层的交联聚乙烯管(PE-Xa、PE-Xc)或可热熔连接的聚丁烯(PB)管,使用条件等级采用4级,盘管采用回折型布置,管道外径D为25mm,壁厚e选择为:PE-X e≥2.3mm;PB e≥2.0mm;地板辐射用分、集水器采用机加工配件、仪表及保温一体化整装型,不得现场拼装,在出厂前应对每个产品进行完整的检测。每个回路的地板盘管应采用整根,不得使用有断接的盘管辐射。辐射盘管105采用回折型布置,辐射盘管105包括至少一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通过集水器与主回液管道连接,每个循环回路通过分水器与主供液管道连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室内顶部还设有排风装置,位于室内顶部的排风装置和位于室内地面上的送风装置2构成置换式下送风方式,置换式下送风调节室内温度的原理是:将低于室内空气温度的冷空气送入室内,送入的冷空气因密度大于周围空气的密度,故送入的冷空气自然沉降到地板之上,形成类似于空气湖一样扩散至整个室内的地上。在室内热源(人或设备)周围的空气,因为受热形成自下向上的自然射流对流的气流即所谓的热烟羽现象,上升并且被逐渐加热的气流携带热浊空气一同升至室内顶部,再由设置在顶部的排风或回风口排出室内。在人员停留的工作区高度内,上升的气流为单向流,犹如活塞一样,下部的冷空气将热污染源(散发热量和污浊气体的源头如人体)周围的热浊空气置换至室内顶部。由于冷热空气流密度差形成的浮力作用,在室内某高度上形成明显的上、下两个区域,此现象即为热力分层现象。室内热力分层后形成的上部区域为紊流混合区,该区域空气温度高并且污浊气体浓度大;下部区域为单向自然流的清洁区,该区域空气温度低并且污浊气体浓度(基本近似于送风浓度)。
需指出,空气调湿方式基本包含以下五种:
1.冷却除湿:将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再除去冷凝后的水分。空气温度在露点以上的场合有效。2.压缩除湿:对潮湿空气进行压缩、冷却,分离其水分。在风量小的场合有效,但不适宜于大风量。3.固体吸附式除湿:采用毛细管作用将水分吸附在固体吸湿剂上。可将空气温度降低露点左右,但吸附面积大时设备也随之变大。4.液体吸收式除湿:采用氯化锂等水溶液的喷雾吸收水分。空气温度可降至露点左右,但设备较大,而且必须更换吸收液。5.吸附转轮除湿:将浸渍吸湿剂的薄板加工成蜂窝状转轮,进行通风。其除湿结构简单,经过特殊组配可将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
空气湿度的单独处理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方法。溶液除湿属于湿式,而干式一般采用转轮除湿。溶液除湿和转轮除湿都具有除湿量大、性能稳定、可连续工作的特点。除此之外,溶液除湿一套装置同时具有夏季除湿、冬季加湿的功能,并且通过盐溶液的喷洒还可以净化空气。因此,一般民用空调使用溶液除湿更具优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是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理念,其系统形式为盘管式辐射地板1与置换式下送风方式的有机结合。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将新风处理到合适的温湿度,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将室内回风200处理到相应的温度,混合后的空气采用置换式下送风方式通过置换式送风口送入各负荷集中区域。盘管式辐射地板1承担基础显热负荷,经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处理的新风承担室内全部潜热负荷和部分显热负荷,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承担剩余显热负荷。
盘管式辐射地板1是将特制的塑料管或不锈钢管在楼板浇注前有规律地排布并固定在钢筋网上,浇注混凝土后,就形成“水泥核心”结构,或者采用轻薄型盘管辐射地板,将管路直接铺设在带沟槽的保温板中,或者将管路与保温板制成一体化模块,然后可直接在保温板或模块上铺设装饰地板。
置换式送风口,送风风量、风速及送风方向易于调节和控制,出风气流组织均匀,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调试和检修。
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对新风进行有效的调湿,一套装置可同时满足除湿和加湿的需求,而且可以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去除空气中的细菌、霉菌、粉尘等有害物质。
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是专门为适应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而开发的设备,具有风量大、噪声小、结构简单、安装位置灵活、无潮湿表面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传统的空调末端系统运行能耗高的原因是:首先,空气处理系统设备容量的增加势必会带来运行能耗和费用的增加。第二,采用大范围的空气循环方式进行热湿处理,空气循环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和费用大幅度增加。第三,全空气空气处理系统中,以空气为媒介处理室内的热湿负荷,由于空气的比热容较小,输送能耗约为以水为媒介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4~5倍左右。第四,全空气空气处理系统夏季供冷时,冷冻水泵将制冷机制备的约7℃的冷水输送至空调机组的表冷器内,通过表冷器完成对空气的热湿处理。为了满足除湿的需求,冷水的供水温度通常在7℃左右。但若只是进行排除余热的过程,只需要温度为15~18℃左右的冷源就可以满足需求,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7ºC左右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限制了自然冷源的利用和制冷设备效率的提高。
而本实施例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运行能耗低的机理是:首先,新型空气处理系统设备容量的大幅度缩减,直接会带来运行能耗和费用大幅度降低的结果。第二,只对控制区(近地面人员活动区)进行热湿处理,新型空气处理系统风量大幅度减小,空气循环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和费用大幅度降低。第三,由于采用了大面积的盘管辐射地板,而盘管中以水为媒介进行冷热量的输送,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输送能耗仅为以空气为媒介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的20%~30%左右。第四,采用溶液调湿空调机组对新风进行除湿的方式取代传统的冷凝除湿的方式并承担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其他设备只需要处理室内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50%~70%),从而使得直接利用免费的天然冷源成为可能,即使采用电制冷,制冷机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约30%以上,制冷机效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费用。
(1)大幅度降低高大空间建筑的空调系统冷热负荷
盘管式辐射地板1与置换式下送风方式的有机结合,可实现良好的分层效应和部分空间控制目的,实现对控制区(近地面人员活动区)热湿环境的有效调控,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供冷(热)量在控制区上部的无效损耗,这种分层空调(部分空间空调)方式能从源头上大幅度减少空调负荷。经权威机构对诸多代表性项目的计算、分析和测试,此空调系统的负荷约为120W/m2~140W/m2,比常规顶送风全空气空调冷负荷降低约55%~60%,比常规侧送风全空气空调冷负荷降低约45%~50%。热负荷降低幅度与冷负荷降低幅度相近。
(2)大幅度降低高大空间建筑的空调系统初投资
由于空调系统负荷的大幅度降低,空调系统中制冷设备、输送设备、末端设备、附属设备、管材、附件等容量和型号大幅度减小,空调系统初投资大幅度降低。
(3)大幅度降低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费用
首先,空调系统设备容量的大幅度缩减,直接会带来运行能耗和费用大幅度降低的结果。第二,只对控制区(近地面人员活动区)进行热湿处理,空调系统风量大幅度减小,空气循环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和费用大幅度降低。第三,由于采用了大面积的盘管式辐射地板1,而盘管中以水为媒介进行冷热量的输送,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输送能耗仅为以空气为媒介的空调系统的20%~30%左右。第四,采用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对新风进行除湿的方式取代传统的冷凝除湿方式并承担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其他设备只需要处理室内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50%~70%),从而使得直接利用免费的天然冷源成为可能,即使采用电制冷,制冷机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约30%以上,制冷机效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费用。
(4)大幅度提高高大空间建筑的室内热舒适性
盘管式辐射地板1与置换式下送风方式的有机结合,可实现良好的分层效应和部分空间控制目的,实现对控制区(近地面人员活动区)热湿环境的有效调控,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控制区(近地面人员活动区)内温湿度分布不均,风速偏大,吹风感强烈,夏季体感温度偏高(热辐射导致)和冬季体感温度偏低(冷辐射导致)等诸多不舒适的因素。
(5)大幅度提高高大空间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
置换式下送风是将处理过的新鲜空气由室内底部区域送入,经过人体后升至室内房间上部,因其由下至上先经过人员呼吸区后到达室内上部污浊区域的机理和其气流组织流动的合理性,使室内工作区人员在同等条件下,比全空气混合通风方式能得到更高质量的室内空气品质 。而且,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还可以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去除空气中的细菌、霉菌、粉尘等有害物质。由于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承担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其他设备只承担室内显热负荷,系统中不存在潮湿表面,进一步杜绝了有害物质的滋生,空气品质极佳。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室外新风(100)进行调湿并将调湿后的新风输送至室内的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对室内回风(200)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回风输送至室内的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安装在室内地面上的n个送风装置(2)、设置在室内的回风装置,所述回风装置与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连通,所述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输出的新风与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处理后的回风汇集并通过n个送风装置(2)送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和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均安装在空调机房内,该空调机房位于室内地面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的进风口连接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与室外连通,用于收集室外的新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溶液调湿空调机组(3)出风端的第一支管(31)、设置在干式盘管空调机组(4)出风端的第二支管(41)、主风管、设置在送风装置(2)与主风管之间的n个送风管(6);
所述第一支管(31)和第二支管(41)分别与主风管连通,使得第一支管(31)内调湿后的新风与第二支管(41)内的处理后的回风在主风管内汇集成混合风;
每个送风装置(2)的进风端均设有一个送风管(6),该送风管(6)用于将主风管内的混合风输送到送风装置(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31)、第二支管(41)、主风管均位于空调机房的内部,所述送风管(6)贯穿地面后与送风装置(2)的进风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包括:基层(101)、设置在基层(101)上表面的盘管式辐射地板(1),所述盘管式辐射地板(1)包括地板本体(104)、位于地板本体(104)与基层(101)之间的辐射盘管(105),该辐射盘管(105)内流动有流体媒介,所述流体媒介与室内的空气交换能量,以调节室内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式辐射地板(1)还包括固定在基层(101)上方的保温层(102),所述辐射盘管(105)位于保温层(102)的上方,所述保温层(102)与地板本体(104)之间设有混凝土填充层(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本体(104)为大理石地面或橡胶地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66592.9U CN208920319U (zh) | 2018-08-23 | 2018-08-23 |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66592.9U CN208920319U (zh) | 2018-08-23 | 2018-08-23 |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20319U true CN208920319U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70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66592.9U Active CN208920319U (zh) | 2018-08-23 | 2018-08-23 |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2031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04886A (zh) * | 2022-04-08 | 2022-07-05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法地铁公共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
WO2022166053A1 (zh) * | 2021-02-08 | 2022-08-11 | 苏州大学 | 一种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 |
WO2022166054A1 (zh) * | 2021-02-08 | 2022-08-11 | 苏州大学 | 一种置换通风式被动房 |
-
2018
- 2018-08-23 CN CN201821366592.9U patent/CN2089203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66053A1 (zh) * | 2021-02-08 | 2022-08-11 | 苏州大学 | 一种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 |
WO2022166054A1 (zh) * | 2021-02-08 | 2022-08-11 | 苏州大学 | 一种置换通风式被动房 |
CN114704886A (zh) * | 2022-04-08 | 2022-07-05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法地铁公共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6574B (zh) | 变制冷剂流量的辐射空调系统 | |
CN101603714B (zh) | 利用毛细管辐射末端的高大空间节能空调系统 | |
CN102589072B (zh) | 一种双介质循环冷暖加湿空调 | |
CN208920428U (zh) | 一种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的送风系统 | |
CN208920319U (zh) | 一种基于室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 |
CN201569099U (zh) |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毛细管顶板空调系统 | |
CN103233532B (zh) | 一种多层建筑通风空调墙体 | |
CN104833018B (zh) | 一种遗址博物馆葬坑环境置换通风调控与净化保护系统 | |
EP3842697B1 (en) | New-type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system for high and large spaces | |
JPH0145535B2 (zh) | ||
CN202494188U (zh) | 一种双介质循环冷暖加湿空调 | |
CN201225728Y (zh) | 棚板辐射空调 | |
CN205957377U (zh) | 洁净手术室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 |
CN207422535U (zh) | 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 |
CN201463148U (zh) | 太阳能新风空气净化加湿机 | |
CN208920452U (zh) | 一种用于高大空间建筑的送风系统 | |
CN108954625A (zh) | 热泵驱动的新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 |
CN105864933B (zh) | 具有水平交叉流间接蒸发制冷装置的空调机组 | |
CN204063379U (zh) | 具有温湿调控功能的空气柜 | |
CN106123114A (zh) | 采用纤维布风器的对流辐射式墙体空调器 | |
CN106225115A (zh) | 加湿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920422U (zh) | 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 | |
CN115468244A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系统 | |
CN208920234U (zh) | 一种新型的干式盘管空调机组 | |
CN103953976B (zh) | 一种变频多联机新风除湿机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