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8808644U -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8644U
CN208808644U CN201820317187.1U CN201820317187U CN208808644U CN 208808644 U CN208808644 U CN 208808644U CN 201820317187 U CN201820317187 U CN 201820317187U CN 208808644 U CN208808644 U CN 208808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high frequency
fluid injection
binary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71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
范茗侨
解欢
李常青
冷德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171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8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8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8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电极部包括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活性电极具有空心管状部,活性电极接通电源可以切割目标病变组织;主体部包括保护管、绝缘外管、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件、密封件等。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包括可导电的螺旋件和覆在螺旋件表面的绝缘涂层;操作部包括定位结构、滑块、芯杆、连接鞘管、输液管和连接线缆,定位结构和输液管上均接有6%鲁尔接头,液体可以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中流出,对进行粘膜下层注射以便隆起粘膜组织,也可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液体还可以从活性电极和绝缘件的缝隙中通过,对活性电极与绝缘体上粘附的组织和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医用双极高频电刀,特别是一种集切割标记、注射、冲洗功能于一体,用于内窥镜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技术背景
内镜技术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于治疗一些消化疾病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甚至成为治疗的首选疗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组织活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得到广泛应用,其对消化道出血、息肉切除和早癌症的治疗,正逐渐成为首选的治疗手段。其中,尤其是ESD对早癌的发现、诊断和切除起到了关键作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指利用高频器械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较好地保留消化道生理功能,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了包括食管在内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ESD手术过程繁杂,一般耗时很长,且需在内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内镜先进入人体发现病变组织,器械在内镜钳道进入人体内,进行病变标记,标记后退出器械,换用注射针进行粘膜下层注射,注射后再用适合的电刀进行手术,大约1~2个小时左右才能成功切除一个3cm左右的早癌病变,并去除标本做病理分析。手术中需要更换器械,这使手术变的更加繁琐,并且延长了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集标记、切割、注射、冲洗功能于一体的双极高频电刀。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
以下,将电极部的一端定义为远端,将操作部的一端定义为近端。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电极部,设于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远端,包括活性电极用于组织切割和注射液体,其相对于主体部的远端可以推出或收回。活性电极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和设在其远端的凸起,或活性电极仅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绝缘件覆于活性电极的外表面,用来隔绝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体和至少设在一侧的突出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尺寸大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外径,允许液体在活性电极和绝缘件之间流动,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状结构和设在其远端的倒钩结构,所述倒钩结构可与所述绝缘件的突出结构卡合;主体部,设于所述电极部的近端方向,包括绝缘外管,其包括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第一腔道容纳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近端通过连接件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相连通,从而提供第一液体通道;密封件覆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的外表面上,所形成的管腔尺寸小于第一腔道的尺寸,从而在第一腔道内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腔道可容纳导线,导线可穿过构成所述第二腔道的绝缘外管与覆于所述绝缘外管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连接;操作部,设于主体部的近端方向,具有通过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所述活性电极以及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惰性电极的连接线缆,以及可以分别使液体流通到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的液体入口。
电极部包括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活性电极设置在惰性电极的远端,活性电极包括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和在电刀远端末端的凸起。活性电极远端从空心管状部的轴线垂直方向向外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横截面的半径,向外延伸部分在活性电极的远端末端形成凸起。优选地,凸起的横截剖面为发散分布,例如圆周分布,三角形分布,Y字形分布。凸起可以为半球体,球体,圆柱体,三棱柱,Y字体等立体状。可以根据具体手术情况,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凸起刀头进行切割。活性电极也可以仅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活性电极由金属材料构成,金属材料不限于不锈钢、钛、钨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活性电极可以推出或收回,推出时切割目标病变组织。
绝缘件从惰性电极的空心管状结构中通过,绝缘件位于活性电极与惰性电极之间,用于防止活性电极与惰性电极之间导通。在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之间安装有绝缘件,活性电极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中穿过,同时可沿绝缘件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惰性电极远端设有倒钩结构,绝缘件至少一侧上设有突出结构,使得绝缘件与惰性电极卡合互扣,轴向固定。绝缘件材料为金属氧化物,材料不限于氧化锆等具有耐热性和绝缘性的材料,其外表面也可覆有聚四氟乙烯等耐热性和绝缘性的材料。绝缘件的空心管体可以为空心圆柱体,空心三棱柱体或具有若干个沿圆心向外且彼此成一定角度的放射端的空心圆柱体等。惰性电极与活性电极之间安装有绝缘件,防止惰性电极与活性电极之间导通,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之间覆有防粘连涂层,防粘连涂层不限于氮化钛(TiN)、氮化铬(CrN)、氮碳铝钛(TiAlCN)、氮铝化钛(TiAlN)、类金刚石(DLC)、聚四氟乙烯(PTFE)。
当活性电极向远端伸出,密封件的远端端面碰到绝缘件的近端端面时,由于密封件所形成的管腔的尺寸大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的尺寸,活性电极不能继续向远端伸出,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当活性电极向近端方向回收,活性电极的凸起碰到绝缘件时,由于凸起的尺寸大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的尺寸,活性电极不能继续向近端拉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主体部位于所述电极部分的近端,包括保护管、绝缘外管、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件、密封件等。主体部采用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包括可导电的螺旋件和覆在螺旋件表面的绝缘涂层,可导电的螺旋件具有弹性和扭力,使得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不仅为产品提供水路通道,同时能够在内窥镜中自由弯曲。其中,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的电阻值较小,通过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的电流较大,切割效果好。
优选地,活性电极通过连接件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连接件外表面具有凹凸结构,采用单面凹凸结构,连接件的近端末端连接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密封件以热缩、焊接、粘贴等方式覆在连接件的凹凸结构一侧和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上。凹凸结构使得密封件能够更好的覆在表面,从而更好的密封,该结构使得电刀产品能够承受30atm的压力。无凹凸结构一面连接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
绝缘外管采用双腔管结构,具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绝缘外管具有外层绝缘外管和内层绝缘外管,至少一层外层绝缘外管和内层绝缘外管的远端连接形成远端密封的第二腔道。第一腔道供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通过推送活性电极,使活性电极能够自由进出绝缘外管,同时提供第一输液腔道。第二腔道供导线通过,远端导线穿过外层绝缘外管的孔洞与覆于绝缘外管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连接,近端导线和连接线缆连接。惰性电极固定在绝缘外管上。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分别通过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和导线连接至操作部,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和导线分布于绝缘外管的两个腔道中。绝缘外管和密封件之间有空隙通道,液体经过空隙通道流到绝缘件近端,然后流入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与绝缘件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液体通道。若刀头上粘有烧灼后的组织,通电时可能有电火花产生或者不能有效切割,接通第二液体通道,可以清洗活性电极和绝缘件上的粘膜组织,也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冲洗。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的相互位置关系可以为并列,同轴或缠绕。
操作部位于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近端,包括定位结构、滑块、芯杆、连接鞘管、输液管以及连接线缆等,其中滑块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驱动活性电极;在滑块的内部有连接鞘管,连接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和所述输液管。定位结构和输液管上均具有液体入口,例如6%鲁尔接头,输液管通过连接鞘管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形成内部输液通道,定位结构与绝缘外管连接形成外部输液通道,在临床中可以通过输液泵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等。
操作部设有连接鞘管,所述连接鞘管远端与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连接鞘管近端具有输液管,输液管的近端具有液体入口,从而使液体通过液体入口进入第一液体通道。操作部设有芯杆以及沿芯杆前后移动的滑块,滑块滑动可以伸出或缩回活性电极。操作部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上具有液体入口,从而使液体通过液体入口进入第二液体通道。
优选地,定位结构为定位帽,以凹凸结构的方式与芯杆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活性电极由具有空心管状部的金属材料构成,从而形成第一液体通道,液体可从活性电极空心管状部中通过,进行粘膜下层注射以便隆起粘膜组织,也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绝缘外管和密封件之间有空隙通道,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液体经过空隙通道流到绝缘件近端,然后流入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与绝缘件之间的间隙,从而冲洗活性电极与绝缘体上粘附的组织,并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主体部采用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结构,不仅为产品提供水路通道,同时能够在内窥镜中自由弯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表面覆有防粘连涂层,能够防止组织粘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活性电极与惰性电极间距小,高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面积小,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示意图
图2是局部放大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示意图
图3A-3B是电极部以不同角度进入病变组织的切割示意图
图4A-4G是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使用过程的说明示意图
图5A-5F是活性电极的远端末端示意图
图6A-6C是绝缘件结构示意图
图7A-7C是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的相互位置关系示意图
10、电极部,11、活性电极,111、空心管状部,112、凸起,12、绝缘件,121、突出部件,13、惰性电极,131、倒钩结构,20、主体部,21、连接件,22、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3、密封件,24、保护管,25、绝缘外管,26、导线,251、外层绝缘外管,252、内层绝缘外管,27、第一腔道,28、第二腔道,29a、第一液体通道,29b、第二液体通道,30、操作部,31、芯杆,32、连接鞘管,33、滑块,34、连接线缆,35、输液管,36、定位结构,351、6%鲁尔接头,361、6%鲁尔接头,40、病变组织,50、出血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申请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定,乃以申请专利的范围为准。而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熟悉该项技艺者能理解本申请的申请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不一定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而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的比例会被凸显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或不重要的细节部分亦未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电极部10、主体部20和操作部30。电极部10包括活性电极11,绝缘件12和惰性电极13;主体部20包括绝缘外管25,连接件21,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密封件23,保护管24;操作部30包括芯杆31,连接鞘管32,滑块33,连接线缆34,输液管35以及定位结构36。
以下,将电极部10的一端定义为远端,将操作部30的一端定义为近端。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极部10设在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远端,其可以沿着主体部20轴向移动,并且电极部远端相对主体部20可以伸出和收回。电极部10包括活性电极11、绝缘件12和惰性电极13。
活性电极11用于切割组织和注射液体,相对于主体部20可以推出或收回,活性电极11包括空心管状部111和凸起112,空心管状部111远端设有凸起112。空心管状部111由远端向双极高频电刀近端延伸,在近端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连接。活性电极的凸起112的横截剖面为发散分布。如图5A所示,凸起112横截剖面为圆周分布,凸起112为半球体。如图5B所示,凸起112的横截剖面为圆周分布,凸起为球体。如图5C所示,凸起112的横截剖面为圆周分布,凸起112为圆柱体。如图5D所示,凸起112的横截剖面为三角形分布,凸起112为三棱柱。如图5E所示,凸起112的横截剖面为Y形分布,凸起112为Y字体。如图5F所示,活性电极也可以仅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111。活性电极11可以为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钨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
如图2所示,绝缘件12用于隔绝惰性电极13与活性电极11,保证惰性电极13和活性电极11在与组织同时接触时,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之间可形成电流通路。另外,绝缘件12可与主体部20配合限制活性电极11的伸出。绝缘件12具有空心管体,其可覆于活性电极11的外表面上,绝缘件的空心管体尺寸大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111的外径,可允许液体在二者之间流通。如图6A所示,绝缘件的空心管体为空心三棱柱体。如图6B所示,绝缘件的空心管体为具有若干个沿圆心向外且彼此成一定角度的放射端的空心圆柱体。如图6C所示,绝缘件的空心管体为空心圆柱体。
如图2所示,绝缘件12位于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之间,绝缘件一侧设有突出部件121,该突出部件121可以与惰性电极13卡合。惰性电极13具有空心管状结构,其在惰性电极的远端设有倒钩结构131,该倒钩结构131可以与突出部件121卡合,使得惰性电极13和绝缘件12之间形成台阶状结构。惰性电极13的近端覆于主体部20的绝缘外管25远端的外表面,并且通过导线26与连接线缆34连接,从而实现惰性电极13的导电功能。
活性电极11,绝缘件12和惰性电极13表面覆有防粘连涂层,能够防止组织粘连,该涂层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氮化钛(TiN)、氮化铬(CrN)、氮碳铝钛(TiAlCN)、氮铝化钛(TiAlN)、类金刚石(DLC)、聚四氟乙烯(PTFE)等。
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部20设在电极部10的近端方向,包括绝缘外管25,连接件21,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密封件23,保护管24。绝缘外管25采用双腔结构,绝缘外管25包括外层绝缘外管251和内层绝缘外管252,形成第一腔道27和第二腔道28。第一腔道27可容纳活性电极11的空心管状部111,空心管状部111的近端通过连接件21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相连通,从而提供第一液体通道29a。绝缘外管25和密封件23之间有空隙通道,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液体经过空隙通道流到绝缘件12近端,然后流入活性电极11的空心管状部111与绝缘件12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清洗活性电极11和绝缘件12,也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冲洗;第二腔道28为导线通道,导线可穿过第二腔道28的外层绝缘外管251与覆于所述绝缘外管25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13连接。图2和图7A所示中,第一液体通道29a和第二液体通道29b以平行管道的方式设在绝缘外管25中。第一液体通道29a和第二液体通道29b还可以同轴的形式存在,如图7B所示。还可以缠绕的形式存在,如图7C所示。根据横截面位置的不同,第二液体通道29b在横截面中出现的位置也会不同。
在第一腔道27中,活性电极11的空心管状部111的近端外表面设有具有导电功能的连接件21,连接件21采用空心管状结构且其外表面可设置为凹凸结构。连接件21的近端末端连接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包括可导电的螺旋件和覆在螺旋件表面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的材质是高分子材料。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近端与连接线缆34连接,在远端和具有导电功能的连接件21相连,从而实现活性电极11的导电功能。连接件21与活性电极11相连接,从而活性电极11的空心管状部111通过连接件21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相连通,从而提供第一液体通道29a。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具有弹性,能够提供扭力,可以使得双极高频电刀更好地通过内窥镜弯道。
密封件23以热缩、焊接、粘贴等方式覆在连接件21和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的外表面上。由于连接件21的外表面具有凹凸结构,使得密封件23能够更好的覆在表面,从而更好的密封,该结构使得双极高频电刀产品能够承受30atm的压力。密封件23所形成的管腔的尺寸小于第一腔道27的尺寸,保证液体可以顺利通过第二液体通道29b,并且密封件23所形成的管腔的尺寸大于绝缘件12空心管体的尺寸。另外,在绝缘外管25的远端外表面还可以覆盖保护管24,覆于绝缘外管25远端的外表面的惰性电极13的近端可与保护管24的远端相连,共同位于最外层,用于电气的安全性保护。第二腔道28尺寸可以小于、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腔道尺寸。优选地,第二腔道27尺寸小于第一腔道28尺寸。外层绝缘外管251和内层绝缘外管252的远端连接形成第二腔道28,导线26容纳在第二腔道28,并且可穿过外层绝缘外管251的孔洞与覆于绝缘外管25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13连接,导线26与连接线缆34连接,从而实现惰性电极13的导电功能。
如图1所示,操作部30设在主体部20的近端,可以使电极部10相对于主体部20的前端推出或收回,并且可以提供注射液体的管腔。该操作部30包括芯杆31,连接鞘管32,滑块33,连接线缆34,输液管35,6%鲁尔接头351,定位结构36,6%鲁尔接头361。定位结构36用于连接绝缘外管25和芯杆31,导线26与连接线缆34连接。定位结构36设有6%鲁尔接头361,可用于注射液体。滑块33上设有连接鞘管32,连接鞘管32远端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22连接,连接鞘管32的近端与输液管35连接用于液体注射。其中输液管35上可设有6%鲁尔接头351。滑块33可沿芯杆31前后移动,用以伸出或缩回活性电极11。在使用过程中,将活性电极11置于目标粘膜组织内部,将注液泵连接至6%鲁尔接头351,注射生理盐水或靛胭脂,以便隆起粘膜组织,并在黏膜下形成液体缓冲层即“水垫”,“水垫”在肌层和病变间形成有效隔离,同时也有效阻止了热传导,使手术视野更清晰,血管受到水垫的挤压封闭,出血的风险显著降低,此液体通道也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此外,手术操作中无需频繁更换配件,大大缩减手术用时,提高手术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若刀头上粘有烧灼后的组织,通电时可能有电火花产生或者不能有效切割,刀头的及时清洗可以有效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在活性电极11上粘有粘膜组织时,可将注液泵或注射器连接至6%鲁尔接头361,进行注液,例如注射生理盐水等。液体通过6%鲁尔接头进入第二液体通道29b,流过活性电极11的空心管状部111和绝缘件12之间形成的间隙,最后到达活性电极11进行清洗,可同时清洗活性电极11和绝缘件12上的粘膜组织。若在电极切割过程中,存在组织出血情况,亦可通过6%鲁尔接头361注射生理盐水清洗出血部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当推动滑块33沿芯杆31向远端移动时,滑块33通过连接鞘管32推动活性电极11向远端伸出,当密封件23的远端端面碰到绝缘件12的近端端面时,由于密封件23所形成的管腔的尺寸大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的尺寸,活性电极11不能继续向远端伸出,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当拉动滑块33沿芯杆31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活性电极11向近端方向回收,当活性电极11的凸起112碰到绝缘件12时,由于活性电极的凸起112的尺寸大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的尺寸,尺寸差形成的台阶限定活性电极11不能继续向近端拉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如图3A所示,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同时和病变组织40接触。此时,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的外表面和病变组织40紧密接触。由于活性电极11的凸起112的面积小于惰性电极的面积,因此活性电极11与病变组织40接触的面积小于惰性电极13与病变组织40接触的面积,活性电极11与病变组织40接触处的电阻小于惰性电极13与病变组织40接触处的电阻,在与组织接触时,活性电极11处的电流密度大于惰性电极13处的电流密度,电能转化为热能,在活性电极处产生较高的表面温度,从而活性电极11将组织切开。
如图3B所示,病变组织40在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通入高频电流下,可沿活性电极11移动的轨迹被切开。此时,电极部10以基本垂直于病变组织40的方向进入组织内部切割。
采用图4A-4G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如图4A所示,手术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通过内窥镜腔道插入病变组织40附近,在此过程中要保持活性电极11处于收回状态,活性电极的凸起112紧靠绝缘件12,此时保护活性电极11以及内窥镜在此过程中不被破坏。
如图4B所示,双极高频电刀达到病变组织40后,仍保持活性电极11处于收回状态,使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同时跟组织接触,将本实用新型双极高频电刀的连接线缆34与外接的高频发生器连接,其中高频发生器包括不限于康美(CONMED)的60-8200-230、爱尔博(ERBE)VIO300S、300D等。从而给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通入高频电流,并在病变组织40周围进行标记,标记完成后,停止通入高频电流。
如图4C-4D所示,推动滑块33伸出活性电极11,将活性电极11置于标记点并插入病变组织40的粘膜下层,通过6%鲁尔接头351向病变组织40中注射生理盐水或靛胭脂使组织隆起。病变组织隆起后,保持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同时跟组织40接触,再次给活性电极11和惰性电极13通入高频电流,同时使活性电极11沿着图4D所示方向进行切割。
如图1和4E所示,在切割过程中,如果活性电极11或绝缘件12上粘有组织时,可以通过6%鲁尔接头361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如图1和图4F所示,如果在切割过程中,存在组织出血情况,也可通过6%鲁尔接头361注射生理盐水清洗出血部位50。
如图1和图4G所示,若在切割过程中,存在组织出血情况,也可通过6%鲁尔接头351注射生理盐水清洗出血部位50。
传统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先通过针状刀在病变组织周围进行标记,接着再用注射针在病变组织中注射生理盐水使之隆起,最后进行病变组织的切割。此种方式需要频繁更换器械,而本实用新型的双极高频电刀不用频繁更换器械即可实现标记、注液、切割、清洗的一体化功能,可实现注液、清洗出血部位、清洗刀头,大大缩减手术用时,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利用上述构造的仪器能至少能实现以下五种功能。其一,活性电极采用具有空心管状部和凸起的金属材料构成,从而形成第一液体通道,液体可从活性电极空心管状部中通过,进行粘膜下层注射以便隆起粘膜组织,也可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其二,外层绝缘外管和密封件的间隙可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液体可以从第二液体通道通过,从而冲洗活性电极与绝缘体上粘附的组织,并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其三,采用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结构,使得主体部具有弹性和扭力,能够自由弯曲,可以更好的通过内窥镜弯道。其四,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表面覆有防粘连涂层,能够防止组织粘连。其五,活性电极与惰性电极间距小,高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面积小,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感。
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对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及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在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
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
所述电极部,设于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远端,包括活性电极用于组织切割和注射液体,所述活性电极相对于主体部的远端可以推出或收回,所述活性电极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和设在其远端的凸起;绝缘件覆于活性电极的外表面,用来隔绝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体和至少设在一侧的突出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尺寸大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外径,允许液体在活性电极和绝缘件之间流动,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状结构和设在其远端的倒钩结构,所述倒钩结构可与所述绝缘件的突出结构卡合;
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电极部的近端方向,包括绝缘外管,所述绝缘外管包括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容纳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近端通过连接件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相连通,从而提供第一液体通道;密封件覆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的外表面上,其所形成的管腔尺寸小于第一腔道的尺寸,从而在第一腔道内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腔道可容纳导线,导线可穿过构成所述第二腔道的绝缘外管与覆于所述绝缘外管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连接;
所述操作部,设于主体部的近端方向,具有通过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所述活性电极以及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惰性电极的连接线缆,以及可以分别使液体流通到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的液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电极设置在惰性电极的远端,活性电极远端从空心管状部的轴线垂直方向向外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横截面的半径,向外延伸部分在活性电极的远端末端形成所述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剖面为发散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表面覆有防粘连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并列,同轴或缠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包括可导电的螺旋件和覆在螺旋件表面的绝缘涂层,可导电的螺旋件具有弹性和扭力。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材料为金属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绝缘外管具有外层绝缘外管和内层绝缘外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外层绝缘外管和内层绝缘外管的远端连接形成远端密封的第二腔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外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覆着方式为热缩、焊接和粘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当活性电极向远端伸出,密封件的远端端面碰到绝缘件的近端端面时,由于密封件形成的管腔的尺寸大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的尺寸,活性电极不能继续向远端伸出,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当活性电极向近端方向回收,活性电极的凸起碰到绝缘件时,所述凸起的尺寸大于绝缘件的空心管体的尺寸,活性电极不能继续向近端拉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有连接鞘管,所述连接鞘管远端与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连接鞘管近端连接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近端具有液体入口,从而使液体通过液体入口进入第一液体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有芯杆以及沿芯杆前后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可以伸出或缩回活性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上具有液体入口,从而使液体通过液体入口进入第二液体通道。
17.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
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
所述电极部,设于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远端,包括活性电极用于组织切割和注射液体,所述活性电极相对于主体部的远端可以推出或收回,所述活性电极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绝缘件覆于活性电极的外表面,用来隔绝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体和至少设在一侧的突出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尺寸大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外径,允许液体在活性电极和绝缘件之间流动,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状结构和设在其远端的倒钩结构,所述倒钩结构可与所述绝缘件的突出结构卡合;
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电极部的近端方向,包括绝缘外管,所述绝缘外管包括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容纳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近端通过连接件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相连通,从而提供第一液体通道;密封件覆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的外表面上,其所形成的管腔尺寸小于第一腔道的尺寸,从而在第一腔道内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腔道可容纳导线,导线可穿过构成所述第二腔道的绝缘外管与覆于所述绝缘外管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连接;
所述操作部,设于主体部的近端方向,具有通过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所述活性电极以及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惰性电极的连接线缆,以及可以分别使液体流通到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的液体入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表面覆有防粘连涂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包括可导电的螺旋件和覆在螺旋件表面的绝缘涂层,可导电的螺旋件具有弹性和扭力。
CN201820317187.1U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Active CN208808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7187.1U CN208808644U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7187.1U CN208808644U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8644U true CN208808644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7187.1U Active CN208808644U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864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2503A (zh) * 2018-03-07 2018-07-13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CN110507412A (zh) * 2019-09-30 2019-11-29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刀
CN115569287A (zh) * 2022-11-17 2023-01-0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导管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2503A (zh) * 2018-03-07 2018-07-13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CN108272503B (zh) * 2018-03-07 2024-04-19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US12035960B2 (en) 2018-03-07 2024-07-16 Micro-Tech (Nanjing) Co., Ltd. Dual-channel injection bipolar high frequency electrosurgical knife
CN110507412A (zh) * 2019-09-30 2019-11-29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刀
CN115569287A (zh) * 2022-11-17 2023-01-0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2503A (zh)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AU2019260152B2 (en) Multifunctional high-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US20230078251A1 (en) Multifunction medical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KR101830085B1 (ko) 복수개의 처치구 병용이 가능한 내시경 점막하 절개박리를 위한 고주파 나이프
JP3235996U (ja) 医療用接続装置
CN208808644U (zh) 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
KR100596554B1 (ko) 내시경점막절제시술기구
KR20190020601A (ko) 복수개의 처치구 병용이 가능한 내시경 점막하 절개박리를 위한 고주파 나이프
CN209107567U (zh) 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
CN117442327A (zh) 一种双极高频电刀
US20240335227A1 (en) Medical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energy and/or fluid
CN110464446A (zh) 一种用于切开刀的密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32 10 hi tech three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2 10 hi tech three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Micro-Tech (Nanj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