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2019U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22019U CN208622019U CN201821529833.7U CN201821529833U CN208622019U CN 208622019 U CN208622019 U CN 208622019U CN 201821529833 U CN201821529833 U CN 201821529833U CN 208622019 U CN208622019 U CN 208622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ontrol module
- electronic device
- layer
- protect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壳体、支撑结构、触控模块、保护层以及发光单元。壳体具有开口。支撑结构连接并位于壳体中。触控模块连接支撑结构。保护层叠置于触控模块上被暴露于开口,且与壳体分离。发光单元设置于触控模块与保护层之间。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保护层下方的空间可被有效地利用,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的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且还可以降低电子装置的装配所需的时间以及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由于短小轻薄的独特外型设计,使得笔记本电脑易于被携带。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主要设有显示屏与主机壳体,并搭配有滑鼠及/或触控板。主机壳体于相邻显示屏的表面为操控面板。操控面板上设置有键盘以及触控板。借由操作键盘及/或触控板可输入信息至笔记本电脑内,并由显示屏显现出与其相对应的信息画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保护层下方的空间可被有效地利用,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的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壳体、支撑结构、触控模块、保护层以及发光单元。壳体具有开口。支撑结构连接并设置于壳体中。触控模块连接支撑结构。保护层叠置于触控模块上并被暴露于开口,且与壳体分离。发光单元设置于触控模块与保护层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导光层,其位于触控模块与保护层之间,并传递由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反射层,其位于触控模块与导光层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光单元沿着开口的内缘排列。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位于开口的内缘之内。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位于触控模块的顶面上方。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图案化堆叠结构,其包含相堆叠的图案层以及色差调整层,图案层位于触控模块与色差调整层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层还包含装饰层,其位于色差调整层与保护层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弹性开关,其设置于触控模块背向开口的表面,其中支撑结构配置成部分地远离开口移动,以使弹性开关压迫于支撑结构与壳体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开关与发光单元位于触控模块相对的两侧。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遮光结构,其位于触控模块与保护层之间,并围绕发光单元。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散热层,其设置于支撑结构与触控模块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发光单元位于保护层与触控模块之间,因此,保护层下方的空间可被有效地利用,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的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发光单元位于保护层与触控模块之间,而非并排地设置在触控模块的外围,因此,发光单元可先装设于触控模块上,接着再装设于第二机体的壳体中,进而降低电子装置的装配所需的时间以及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散热层可将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平均分散于其上,以降低第二机体中邻近发光单元的位置的温度。因此,在前述结构情况下,在触控模块上可配置较多的发光单元,使得自保护层所透出的光可更饱和及/或更多变化。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A为图2所示的结构沿着线段3A-3A的剖视图。
图3B为图2所示的结构沿着线段3B-3B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保护层以及图案化堆叠结构的剖视图。
图5A以及图5B分别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在垂直于保护层的视角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6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沿着如图3A所示的线段3A-3A的剖视图。
图7A以及图7B分别为图3A以及图3B中保护层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将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元件或排列的具体范例将在以下讨论以简化本实用新型。当然,这些描述仅为部分范例且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将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上或上方,此一叙述不但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其他特征形成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且在此情形下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不会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可能会在不同的范例中重复标号或文字。重复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及明确叙述,而非界定所讨论的不同实施方式及配置间的关系。
此外,空间相对用语如下面、下方、低于、上面、上方及其他类似的用语,在此是为了方便描述图中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用语除了涵盖图中所描绘的方位外,上述用语更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其他方位。也就是说,当上述装置的方位与附图不同(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时,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用语同样可相应地进行解释。
请参照图1、图2、图3A以及图3B,其中电子装置1中的触控模块18(见图3A以及图3B)尚未受压。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包含相互枢接的第一机体10以及第二机体12。在图1中,第一机体10包含显示屏,而第二机体12包含输入单元,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任何适合的装置皆能应用于第一机体10及/或第二机体1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为笔记本电脑,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第二机体12包含壳体14以及键盘组件15与触控模块18(见图3A以及图3B)等输入单元。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第二机体12包含位于壳体14中并依序设置的支撑结构16、触控模块18、反射层23、导光层21、图案化堆叠结构17、保护层13,且还包含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弹性开关19、遮光结构25以及主机板(图未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16、触控模块18、反射层23、导光层21、图案化堆叠结构17、保护层13中相邻的两者之间是利用光学粘着胶带(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或任何其他适合的材料粘着彼此。
如图3A以及图3B中,第二机体12的壳体14包含顶板142、底座146以及压迫件148,且具有开设于顶板142的开口140。顶板142与底座146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47。键盘组件15(见图1)设置于第二机体12的顶板142上。压迫件148设置于壳体14的容置空间147,且连接于底座146,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迫件148也可连接于壳体14的顶板142。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D1是定义为沿着垂直于壳体14的顶板142的方向。
在图3A以及图3B中,支撑结构16设置于壳体14中,并包含底板160、连接部166以及至少一个固定件(在图2中所示为为三个,即,固定件167a、167b、167c)。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在底座146上的垂直投影部分与壳体14的开口140在底座146上的垂直投影重叠。支撑结构16的连接部166连接于底板160与壳体14的顶板142之间,并借由固定件167a、167b、167c而固定至壳体14。换句话说,支撑结构16借由连接部166而衔接于壳体14,且支撑设置于其上的触控模块18、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反射层23、导光层21、遮光结构25、图案化堆叠结构17、保护层13、弹性开关19。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67a、167b、167c可包含螺丝,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D2是定义为平行于底板160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16与壳体14的顶板142为一体成形的结构,而不需设置固定件167a、167b、167c。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16是基于壳体14而借由冲压工艺所形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16配置成部分地远离壳体14的开口140移动。具体而言,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是悬臂。也即,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的一端借由连接部166而固接于壳体14,而底板160相对于连接部166的一端则可接近或远离开口140移动。当保护层13受到压力P(见图3A以及图3B)时,位于保护层13下方的支撑结构16会同时承受压力P,进而使得连接部166产生挠曲。
在图3A以及图3B中,触控模块18连接支撑结构16,且与壳体14分离。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模块18部分设置于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上。触控模块18包含抵顶部182(见图3A)。触控模块18的抵顶部182朝远离连接部166的方向突出于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且位于底板160与壳体14的顶板14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18用以感应使用者的触控动作,且当使用者接近或接触保护层13时,触控模块18会产生触控感应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18中包含电容传感元件。电容传感元件用以判断保护层13上方是否存在导体以于触控模块18产生触控感应信号。
电容传感元件包含电极及/或导线(图未示)。当导体接近保护层13时,在导体与触控模块18中的电极/导线之间会形成电容。每个电极/导线中的电容由电容传感电路或触控模块18中的微控制器(图未示)来测量。也即,借由触控模块18中的微控制器检测每个电极/电线处的电容的变化,进而判断保护层13上方是否存在导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18包含力感应电阻元件、力感应电容元件、测压元件、压力板或压电转换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18可包含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18也可包含(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
在图3A以及图3B中,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设置于触控模块18与保护层13之间。在图2中,发光单元11所示为为九个,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11位于保护层13与触控模块18之间,有效地利用保护层13下方的空间,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1的厚度以利使用者携带。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11位于保护层13与触控模块18之间,而非并排地设置在触控模块18的外围,因此,发光单元11可先装设于触控模块18上,接着再装设于第二机体12的壳体14中,进而降低电子装置1的装配所需的时间以及成本。
在图3A以及图3B中,发光单元11位于壳体14的开口140的内缘141之内,并设置于触控模块18的顶面180上,且与图案化堆叠结构17相分离。在方向D2上,发光单元11与弹性开关19分别位于触控模块18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11相较弹性开关19靠近支撑结构16的固定件167a、167b、167c。换句话说,在方向D2上,发光单元11与弹性开关19分别位于开口140的相对两侧,且分别邻近开口140的内缘141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发光单元11设置于触控模块18上并沿着壳体14的开口140的内缘141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模块18中设置发光单元11的区域为触控无效区域。一般而言,触控模块18邻近开口140的内缘141的上侧的区域为使用者较不会触碰到的区域,因此将这个区域设定为触控无效区域并用来设置发光单元11的话较不会影响到触控模块18其他区域的功能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11包含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图3A以及图3B中,导光层21位于触控模块18与保护层13之间,并传递由发光单元11所发出的光。反射层23位于触控模块18与导光层21之间,用以将自导光层21接收到的光线朝导光层21反射。
在图2、图3A以及图3B中,遮光结构25连接于触控模块18与保护层13之间,并围绕反射层23、导光层21以及发光单元11。遮光结构25是用以吸收发光单元11所发出的光线。因此,遮光结构25可防止发光单元11所发出的光经由顶板142的开口140露至第二机体12外,进而可避免发光单元11发生漏光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结构25与反射层23、导光层21以及发光单元11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4中,发光单元11、反射层23、导光层21是沿着方向D2以错位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4中。在前述结构配置下,电子装置1在方向D1上的厚度可被降低,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1的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结构25包含基材以及光吸收粒子。遮光结构25的光吸收粒子是均匀地分布于基材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结构25的基材的材质为感光型介层材料,且感光型介层材料不限于正型或负型感光机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结构25的基材的材质包含高分子材料。举例而言,遮光结构25的基材的材质包含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举例而言,遮光结构25的基材的材质可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或其他任何适合的材料。遮光结构25的基材的材质也可为丙烯酸(acrylate),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光结构25中的光吸收粒子包含碳、黑色染料或其他任何适合的材料。
请参照图3A、图3B以及图4。图4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中保护层13以及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剖视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保护层13叠置于触控模块18上方,且与壳体14分离。保护层13是被暴露于壳体14的开口140,以供使用者触摸或压抵。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3、图案化堆叠结构17、导光层21、反射层23由上而下依序堆叠于触控模块18上。在本实施例中,借由触控模块18与支撑结构16连接,用以让支撑结构16支撑触控模块18以及堆叠于触控模块18上的反射层23、导光层21、图案化堆叠结构17以及保护层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保护层13具有按钮区域13L、13R以及游标区域13S,以接受使用者的按压而输入信号,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在游标区域13S中操作游标的移动,碰触按钮区域13L以执行相似于按压滑鼠左键的功能,而碰触按钮区域13R以执行相似于按压滑鼠右键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3的材质包含聚酯胶膜(mylar)。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3的材质包含钠钙玻璃(soda-lime glass)、铝硅酸盐玻璃(aluminosilicateglass)或任何其他适合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3在可见光、红外线下呈透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3的材质包含活性硅烷基团、氟改性有机基团、任何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如图4所示,图案化堆叠结构17位于导光层21(见图3A及图3B)与保护层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结构17从邻近导光层21的一侧至邻近保护层13的一侧依序包含相堆叠的第一图案层170、色差调整层172、装饰层174以及第二图案层17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层170位于色差调整层172及触控模块18之间,装饰层174位于色差调整层172与保护层1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图案层170具有图案区域170a与非图案区域170b。第一图案层170的图案区域170a是用以在发光单元11发光时吸收光线,以达到遮蔽光线的效果。第一图案层170的非图案区域170b是用以在发光单元11发光时让光线穿过。因此,在发光单元11发光时,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第一图案层170通过保护层13而显示出图案区域170a所设计的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图案层170上所设计的图案是相似于键盘上的数字输入区域,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5A以及图5B。如图5A所示,当发光单元11处于不发光的状态下,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保护层13不显示设计在第一图案层170(见图4)上的图案。相对地,如图5B所示,当发光单元11在发出光线的状态下,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保护层13可显示出设计在第一图案层170(见图4)上的图案。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第一图案层170包含不透明油墨。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不透明油墨为遮色黑的形式。
如图4所示,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色差调整层172设置于第一图案层170与装饰层174之间。色差调整层172是用以在发光单元11处于不发光的状态下,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使得第一图案层170上的图案区域170a与非图案区域170b通过装饰层174所产生的颜色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色调。换句话说,当发光单元11处于不发光的状态下,色差调整层172可隐藏第一图案层170上的图案区域170a。相对地,当发光单元11在发出光线的状态下,第一图案层170可通过色差调整层172而显示图案。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色差调整层172包含不透明油墨。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不透明油墨为遮色灰的形式,进而可避免位于上方的装饰层174发生相偏移或明暗偏移。
如图4所示,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装饰层174是用以使得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第一图案层170以及色差调整层172通过装饰层174所产生的颜色与壳体14的顶板142(见图3A及图3B)的颜色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色调,使得第二机体12的外观的色调一致,进而可美化第二机体12的外观。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装饰层174包含半透明油墨。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半透明油墨中包含银粉颗粒,且银粉颗粒的粒径是小于约5微米(μm),以避免当发光单元11发光时使用者会通过保护层13看到前述银粉颗粒的颗粒聚集,进而美化第二机体12在使用时的外观。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第二图案层176是用以在发光单元11处于发光以及不发光的状态下,皆可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通过保护层13显示出设计在第二图案层176上的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图案层176上所设计的图案为相似并代表启动键盘功能的键盘图案176a,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图案层176上的键盘图案176a配置于靠近连接部166,且位于第二图案层176的角落位置,以避免影响触控模块18的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碰触或靠近保护层13上对应第二图案层176的键盘图案176a的位置时,发光单元11以及触控模块18会接受信号而启动相关功能。此时,发光单元11会发出光线,进而在垂直于保护层13的视角下将第一图案层170通过保护层13而显示出设计在第一图案层170上的图案。举例来说,第一图案层170通过保护层13而显示出类似于键盘数字键的图案(见图5B)。再者,触控模块18可转换为类似键盘数字键的功能。也即,当使用者碰触或靠近保护层13上对应第一图案层170的数字图案的位置时,触控模块18可将相应的信号传递至电子装置1中的处理器,以进行后续对应的信号处理。
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堆叠结构17的第二图案层176包含不透明油墨。在一些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不透明油墨为遮色黑的形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图案层170、色差调整层172、装饰层174以及第二图案层176中相邻的两者之间是利用光学交粘着彼此。
在图3A以及图3B中,弹性开关19设置于触控模块18背向开口140的表面。详细而言,弹性开关19设置于触控模块18的抵顶部182。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开关19可为金属簧片(metal dome),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弹性开关19尚未受压迫时,触控模块18上的电路为不导通的状态。相对地,当弹性开关19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受到压迫时,弹性开关19会导通触控模块18上的电路,使得触控模块18将信号传递至主机板,以进行后续对应的信号处理。
请参照图6。图6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3沿着如图3A所示的线段3A-3A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3包含如图1所示相互枢接的第一机体10以及第二机体12。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至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3还包含散热层37。如图6所示,散热层37包含相连的第一散热区域370以及第二散热区域372。散热层37的第一散热区域370设置于支撑结构16与触控模块18之间。散热层37的第二散热区域372朝远离连接部166的方向突出于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且设置于弹性开关19与触控模块18之间。
借此,散热层37可将发光单元11所产生的热平均分分散于其上,以降低第二机体12中邻近发光单元11的位置的温度。因此,在前述结构情况下,在触控模块18上可配置较多的发光单元11,使得自保护层13所透出的光可更饱和及/或更多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层37的材质包含石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7A以及图7B。图7A以及图7B分别为图3A以及图3B中保护层13在承受压力P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自壳体14的开口140压抵保护层13。当保护层13受到压力P时,位于保护层13下方的图案化堆叠结构17、导光层21、反射层23、遮光结构25、触控模块18以及支撑结构16会同时承受压力P,进而使得支撑结构16的连接部166(见图7A)产生挠曲。
接着,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中相对连接部166的部位可远离开口140而朝向壳体14的底座146移动,使得设置于底板160上的弹性开关19被压迫于支撑结构16的底板160与壳体14的压迫件148之间。当弹性开关19受到压迫时,弹性开关19会导通触控模块18上的电路,使得触控模块18将信号传递至主机板,以进行后续对应的信号处理。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开关19设置于保护层13下方,因此当使用者压抵保护层13时,保护层13可借由支撑结构16而靠近底座146移动,以对应使用者的压抵而给予物理上的回馈。因此,使用者在保护层13上移动光标的同时,也可在保护层13上的任意位置执行按键功能,进而使得使用者可更精准的操作电子装置1。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开关19设置于保护层13下方,而非并排地设置在位于保护层13外围的顶板142上,进而可降低电子装置1的装配所需的时间以及成本。此外,保护层13下方的空间可被有效地利用,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1的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
由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位于保护层与触控模块之间,因此,保护层下方的空间可被有效地利用,进而可缩小电子装置的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位于保护层与触控模块之间,而非并排地设置在板触控模块的外围,因此,发光单元可先装设于板触控模块上,接着再装设于第二机体的壳体中,进而降低电子装置的装配所需的时间以及成本。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层可将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平均分分散于其上,以降低第二机体中邻近发光单元的位置的温度。因此,在前述结构情况下,在触控模块上可配置较多的发光单元,使得自保护层所透出的光可更饱和及/或更多变化。
前述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使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更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及/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相同优点,其可利用本实用新型为基础,进一步设计或修饰其他工艺及结构。在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应了解,这样的均等结构并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而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在此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及修正。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其具有开口;
支撑结构,其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中;
触控模块,其连接所述支撑结构;
保护层,其叠置于所述触控模块上并被暴露于所述开口,且与所述壳体分离;以及
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导光层,其位于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保护层之间,并传递由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反射层,其位于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导光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发光单元沿着所述开口的内缘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开口的内缘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触控模块的顶面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图案化堆叠结构,其包含相堆叠的图案层以及色差调整层,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色差调整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堆叠层还包含装饰层,其位于所述色差调整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弹性开关,其设置于所述触控模块背向所述开口的表面,其中所述支撑结构配置成部分地远离所述开口移动,以使所述弹性开关压迫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开关与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触控模块相对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遮光结构,其位于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保护层之间,并围绕所述发光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散热层,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29833.7U CN208622019U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29833.7U CN208622019U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22019U true CN208622019U (zh) | 2019-03-19 |
Family
ID=6571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29833.7U Active CN208622019U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220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61629A (zh) * | 2020-01-02 | 2020-05-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09-19 CN CN201821529833.7U patent/CN2086220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61629A (zh) * | 2020-01-02 | 2020-05-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161629B (zh) * | 2020-01-02 | 2023-0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041840A1 (en) | Input device and pointing unit | |
JP4545424B2 (ja) | 座標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と電子機器 | |
US20120098751A1 (en) | Illuminated computer input device | |
US20100137033A1 (en) | Illuminated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Module | |
CN208424471U (zh) |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10289224B2 (en) | Pressure sensing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2489123B1 (ko) | 폴더블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2002366304A (ja) | 座標入力装置 | |
CN107168591B (zh) | 光触控面板、显示设备 | |
JP2012230677A (ja) | 外付け型タッチ式キーボード | |
JP2011238579A (ja) | 発光キーボード | |
US9704671B2 (en) | Luminous keyboard | |
US20140125602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TWI511019B (zh) | 全平面之電阻式觸控面板 | |
US20140125601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US1068465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470524B (zh) | 觸控面板及電子裝置 | |
TW201445403A (zh) | 多功能輸入裝置 | |
CN208622019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3207700B (zh)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数码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 | |
TWI446215B (zh) | Touch keyboard | |
CN201903839U (zh) | 发光键盘结构 | |
TW201504906A (zh) | 觸控式保護裝置 | |
CN103309542A (zh) | 多功能输入设备 | |
JP3169217U (ja) | タッチ式透明キーボー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