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5211U - 光学防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防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95211U CN207895211U CN201721393304.4U CN201721393304U CN207895211U CN 207895211 U CN207895211 U CN 207895211U CN 201721393304 U CN201721393304 U CN 201721393304U CN 207895211 U CN207895211 U CN 2078952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s
- coils
- holders
- integrated chip
- out1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包括:外壳,磁石,AF上弹性部件,OIS线圈,弹性支撑部件,OIS支架,AF下弹性部件,AF线圈,AF支架和底座,其中: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AF上弹性部件外侧和所述AF下弹性部件外侧分别与外壳和底座固定;所述AF上弹性部件内侧与所述AF支架固定,所述AF下弹性部件内侧与所述AF支架固定;所述OIS支架通过所述弹性支撑部件支撑固定在所述AF支架上方;所述AF线圈绕在所述AF支架上,所述AF线圈的轴线与光轴平行;所述OIS线圈竖直放置,并绕置在所述OIS支架四周,所述OIS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磁石的水平投影面垂直;所述OIS线圈内置有两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防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终端电子领域,摄像模组通常采用VCM(Voice Coil Motor,音圈直线电机)马达实现对焦及影像防抖功能,为了进一步提升摄像功能及品质,业内广泛采用了双摄甚至多摄模组技术,并同步引入了防抖功能。
当前业内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防抖)防抖普遍采用动磁式VCM结构。线圈固定磁石移动,在引入双摄双防抖时普遍存在磁干扰问题,在双摄相互靠近时两颗镜头由于磁力作用相斥或相吸,导致防抖方向无法作动,如果把两颗镜头远离,一方面模组尺寸会大幅加大,另一方面两颗镜头的视角叠加区域变小,影响成像算法。为此,业内提出一种动圈式开环结构VCM技术,动圈式OIS磁石固定磁场恒定,具有无磁干扰的优势。
但是动圈式开环结构VCM技术只能采用开环驱动方式,由于开环驱动无法感测实际位置,在环境及结构特性改变时可能存在控制效果变差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动圈式闭环驱动是动圈式OIS技术落地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动圈式OIS防抖,减少在环境及结构特性改变时可能存在控制效果变差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防抖装置。所述光学防抖装置描述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提供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包括:外壳,磁石,AF上弹性部件,OIS线圈,弹性支撑部件,OIS支架,AF下弹性部件,AF线圈,AF支架和底座,其中:
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AF上弹性部件外侧和所述AF下弹性部件外侧分别与外壳和底座固定;所述AF上弹性部件内侧与所述AF支架固定,所述AF下弹性部件内侧与所述AF支架固定,使所述AF支架形成AF竖直方向可动部;
所述OIS支架通过所述弹性支撑部件支撑固定在所述AF支架上方,形成OIS水平方向可动部;
所述AF线圈绕在所述AF支架上,所述AF线圈的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所述AF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AF支架沿AF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竖直放置,并绕置在所述OIS支架四周,所述OIS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磁石的水平投影面垂直,通电时所述OIS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OIS支架沿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内置有两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两片所述集 成芯片位于OIS的不同方向;每个所述集成芯片上设置有六个引脚,分别为VDD、VSS、SCL、SDA、OUT1和OUT2引脚;其中,所述OUT1和OUT2引脚和所述OIS线圈相连,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VDD、VSS、SCL和SDA引脚通过所述OIS支架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对应的VDD、VSS、SCL和SDA引脚并联连接。
其中,竖直方向或者AF竖直方向也就是光轴所指向的方向;
水平方向,OIS水平方向也就是和光轴所垂直的方向。
可选地,两片所述集成芯片位于OIS的不同方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也可以说,也就是说,这个两个方向形成的平面和光轴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两片集成芯片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可选地,两片集成芯片的引脚镜像或者错位布局,采用LDS走线将对应引脚互联。
可选地,所述AF线圈内置有一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其中,内置在所述OIS线圈内的两片集成芯片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引至所述AF支架,与内置在所述AF线圈内的集成芯片并联,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可选地,所述磁石为4个,均匀的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OIS线圈为4个,间隔均匀的绕置在所述OIS支架的四周;所述磁石的位置和所述OIS线圈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部件为悬丝,所述悬丝的数量为4。
可选地,所述AF上弹性部件和AF下弹性部件中的弹性部件为弹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包括:外壳,磁石,AF线圈,AF支架,OIS线圈,OIS弹性部件,OIS支架,AF弹性部件和底座,其中:
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AF支架通过所述AF弹性部件支撑固定在所述OIS支架上方,形成AF竖直方向可动部;
所述OIS弹性部件外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OIS弹性部件内侧与所述OIS支架固定,使OIS支架形成OIS水平方向可动部;
所述AF线圈绕在所述AF支架上,所述AF线圈的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所述AF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AF支架沿AF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水平放置,并绕置在所述OIS支架四周,所述OIS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磁石的水平投影面平行,通电时所述OIS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OIS支架沿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内置有两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两片所述集 成芯片位于OIS的不同方向;每个所述集成芯片上设置有六个引脚,分别为VDD、VSS、SCL、SDA、OUT1和OUT2引脚;其中,所述OUT1和OUT2引脚和所述OIS线圈相连,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VDD、VSS、SCL和SDA引脚通过所述OIS支架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对应的VDD、VSS、SCL和SDA引脚并联连接。
可选地,两片所述集成芯片位于OIS的不同方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也可以说,也就是说,这个两个方向形成的平面和光轴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两片集成芯片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可选地,两片所述集成芯片的引脚镜像布局或者错位布局,采用LDS走线将对应引脚互联。
可选地,所述AF线圈内置有一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其中,内置在所述OIS线圈内的两片集成芯片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引至所述AF支架,与内置在所述AF线圈内的集成芯片并联,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可选地,所述磁石为4个,均匀的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OIS线圈为4个,间隔均匀的绕置在所述OIS支架的四周;所述磁石的位置和所述OIS线圈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所述OIS弹性部件为弹片;所述AF弹性部件为弹片。
其中,竖直方向或者AF竖直方向也就是光轴所指向的方向;
水平方向,OIS水平方向也就是和光轴所垂直的方向。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RF电路、Wi-Fi模块、显示单元、输入单元、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处理器、电源、GPS模块,摄像模块等硬件模块,该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车载电脑等。
其中,RF电路用来收发通信信号,能够与锚点间通过无线报文交互进行测距。
Wi-Fi模块用来连接网络和扫描网络信号。RF电路和/或者Wi-Fi模块1可以和无线基站联系获取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位置坐标。
显示单元用来显示用户交互界面,该显示单元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该智能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该显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在具体实现中,上述触控面板覆盖该显示面板,形成触摸显示屏,处理器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接收用户切换应用程序界面操作,并产生切换信号,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1204可以包括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操作),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存储器存储该终端的操作系统和预设数量的APP以及界面信息;可以理解的,第二存储器可以为该终端的外存,第一存储器可以为该智能终端的内存,如DRAM。第一存储器可以为NVRAM非易失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Flash闪存等其中之一;该智能终端上运行的操作系统通常安装在第一存储器上。第二存储器可以为硬盘、光盘、USB盘、软盘或磁带机、云服务器等。可选地,现在有一些第三方的APP也可以安装在第二存储器上。
处理器是智能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该第一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该第二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该智能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该处理器120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电源可以为整个终端供电,包括各种型号的锂电池。
GPS模块用于获取该智能终端的位置坐标。
摄像模块用于拍摄物体的照片或者视频。其中摄像模块里面内置有包含上述OIS防抖装置的V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了一种OIS防抖装置,采用动圈式结构,磁石固定磁场恒定,外面有磁屏蔽外壳,在VCM运动时不会受到外界磁场影响,解决了双摄双OIS磁干扰影响;通过采用内置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把12个引脚缩减为4个引脚,大大简化VCM内部走线,提高了动圈闭环实现的可能性。进一步,OIS线圈可以水平放置,不占用高度尺寸,高度更小,更利于VCM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防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防抖装置的爆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芯片的逻辑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芯片引脚逻辑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芯片引脚布线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芯片引脚布线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F开环时VCM及外部驱动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写指令时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F闭环时VCM及外部驱动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防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防抖装置的爆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可能涉及到的术语进行统一说明。音圈马达:又名音圈直线电机(Voice Coil Motor),因其结构类似于喇叭的音圈而得名。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的特点。
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感光元件的结构和运动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像不稳定。
自动对焦:(Auto Focus),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相机(模组)上的传感器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
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是一种专业镭射加工、射出与电镀制程的3D-MID(Three-dimensional 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生产技术,其原理是将普通的塑胶元件/电路板赋予电气互连功能、支撑元器件功能和塑料壳体的支撑、防护等功能,以及由机械实体与导电图形结合而产生的屏蔽、天线等功能结合于一体,适用于局部细线路制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防抖OIS装置,动圈平移式OIS装置可以安装在VCM中,落地产品形态可以为终端摄像模组,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监控等智能终端等产品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剥掉外壳后的动圈平移式OIS装置的整体结构图,为更形象的展示该平移式OIS装置的具体结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动圈平移式OIS装置的部件爆裂图,根据图1和图2,对动圈平移式OIS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如下:
根据图1和图2,该动圈平移式OIS装置包括,外壳(1),磁石(2),AF上弹性部件(3),OIS线圈(4),弹性支撑部件(5),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OIS支架(7),AF下弹性部件(8),AF线圈(9),AF支架(10)和底座(11)。其中,磁石(2)是固定在外壳(1)上的,更为具体的,磁石(2)可以是4个,并间隔均匀的固定在外壳(1)的内表面。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AF上弹性部件(3)和AF下弹性部件(8)可以为弹片。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部件的实现并不局限于弹片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AF上弹性部件(3)和AF下弹性部件(8)还可以为弹性扁线圈。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支撑部件(5)可以为悬丝。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部件的实现并不局限于悬丝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支撑部件(5)还可以为弹簧或者弹片或者其他弹性支承部件(如弹力棒)。
下面以AF上弹性部件(3)和AF下弹性部件(8)为为弹片的形式,以及弹性支撑部件(5)为悬丝的形式,来描述OIS防抖装置的具体的结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动圈平移式OIS装置中,AF支架(10)位于OIS支架 (7)下部。AF上弹片(3)外侧和AF下弹片(8)外侧分别与外壳(1)和底座(11)固定。AF上弹片(3)内侧和AF下弹片(8)内侧分别与AF支架(10)固定,使AF支架(10)形成AF竖直方向(也就是光轴的方向)可动部。
AF支架(10)上方放置有OIS支架(7),OIS支架(7)通过悬丝(5)支撑固定在AF支架(10)上,形成OIS水平方向(即和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部。在一个实施例中,OIS支架(7)可以通过4根悬丝(5)支撑固定在AF支架(10)上。
AF线圈(9)绕在AF支架(10)上,且AF线圈(9)的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与四周固定磁石(2)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AF支架(10)沿高度方向运动,即沿AF竖直方向(也就是光轴的方向)运动。
OIS线圈(4)绕在OIS支架(7)四周,OIS线圈(4)的轴线与磁石垂直,通电时与四周固定磁石(2)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OIS支架(7)沿水平方向(即和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OIS线圈(4)内置有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该芯片(6)的数量为2片,其中,2芯片分别位于OIS的两个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OIS的两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也就是说,这个两个方向形成的平面和光轴方向垂直。
图3是芯片(6)的逻辑电路图,图4是芯片(6)的引脚逻辑俯视图,表1是对芯片(6)的引脚的定义说明,根据图3,图4和表1,芯片(6)包括VDD、VSS、SCL、SDA、OUT1、OUT2共计6个引脚。其中,VDD引脚用于输入电源,VSS引脚用于接地,SCL引脚用于输入时的时钟控制,SDA引脚用于数据输入输出,OUT1和OUT2引脚用于驱动输出。
其中,OUT1、OUT2与OIS线圈(4)直接相连,VDD、VSS(即,Gnd)、SCL、SDA通过OIS支架(7)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走线并联连接,共用一组I2C通讯,再通过4根悬丝(5)及下弹片(8)将引线引至马达(VCM)Pin脚。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无论是对向的两个OIS线圈是并联还是串联,当连接后,这一组OIS(并联或者串联后的两个对向的OIS)还有两个线头,一个芯片的OUT1和OUT2引脚分别和这两个线头相连接。同理,对于另一个芯片来说,其OUT1和OUT2引脚和剩余的那组OIS线圈相连。
可选地,AF线圈(9)也可以内置有一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其中,内置在所述OIS线圈内的两片集成芯片通过4跟弹丝引至AF支架(10),与内置在所述AF线圈(9)内的集成芯片并联,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再通过4根悬丝(5)及下弹片(8)将引线引至马达Pin脚,实现对AF线圈(9)的闭环控制。
根据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OIS线圈(4)有两组线圈,每组线圈有2个引脚,每组线圈中的两个线圈是串联设计的,这样对于整个OIS线圈(4)来说具有2个引脚。而由于芯片(6)的OUT1、OUT2与OIS线圈(4)直接相连,以及Vcc、Gnd、SCL、SDA通过OIS支架(7)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走线并联连接,这样就把2个霍尔元件加2组线圈共计12个引脚缩减为4个引脚,通过4根悬丝或弹片引至VCM引脚。通过4根悬丝或弹片引至VCM引脚。同时,通过芯片引脚镜像排布实现VCM内部走线的简化,实现动圈式霍尔闭环控制。
Pin No. | 名字 | 类型 | I/O | 描述 | 备注 |
A1 | VDD | PWR | — | Input power supply | PWR(Power-pin) |
B1 | SDA | D | I/O | Data | D(Digital-pin) |
C1 | OUT1 | A | O | Driver output 1 | O(Output-pin) |
C2 | OUT2 | A | O | Driver output 2 | |
B2 | SCL | D | I | Clock | I(Input-pin) |
A2 | VSS | GND | — | Ground |
表1
由于并联连接采用LDS走线实现,为保证LDS走线方便,不会出现交叉走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的引脚需采用镜像处理,走线方式如图5所示。
由于并联连接采用LDS走线实现。为保证LDS走线方便,不会出现交叉走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的引脚也可采用间隙错位处理,并使两个芯片反向布置,走线方式如图6所示。
图7为本实施例所示为AF开环时VCM及外部驱动框图。VCM马达内的OIS线圈内设置两颗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ALL IN ONE,即前述的芯片(6)),主机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通过陀螺仪(GYRO)检测抖动角度,计算防抖所需的X、Y两轴的位移,通过总线(I2C、I3C等)传给对应ALL IN ONE芯片驱动OUT1和OUT2引脚连接的OIS线圈,芯片内集成霍尔传感器(HALL)元件或其他位置传感元件,将OIS线圈,镜头和一体式的集成芯片的位置信息通过总线(I2C、I3C等)传到主机SENSOR HUB作控制反馈。
两颗ALL IN ONE芯片作为I2C从机接受主机的读写命令,在I2C总线的起始位后,便是7位器件地址,两颗ALL IN ONE芯片通过出厂配置默认的从机地址设置不同来区分,例如:OISX:[000110]和OISY:[000111],与总线地址一致的器件响应主机的命令,第8位为读写控制位,0为写,1为读,从机收到命令后会发出应答位,0为应答,1为非应答,成功应答后,主机会发送寄存器地址,以及数据,每个字节间都会有应答位,完成X方向的ALL IN ONE芯片的指令后,以结束位结束,将总线拉高,紧接着开始Y方向的ALL IN ONE芯片的指令过程,与X方向相同。每一次的写指令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写指令时序图8所示。
图9所示为AF闭环时VCM及外部驱动框图。VCM内建三个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ALL IN ONE),主机数字图像处理模块(ISP)通过总线(I2C,I3C等)给AF用ALL IN ONE芯片发送不同码值,通过图像信息计算出最佳位置码值,发送给AF用ALL INONE芯片,完成自动对焦动作,随后主机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通过陀螺仪(GYRO)检测抖动角度,计算防抖所需的X、Y两轴的位移,通过内部数据通道透传给ISP,ISP 通过总线(I2C、I3C等)传给对应ALL IN ONE芯片驱动对应线圈(即,ALL IN ONE芯片驱动OUT1和OUT2引脚连接的OIS线圈),芯片内集成霍尔传感器(HALL)元件或其他位置传感元件,将位置信息通过总线(I2C、I3C等)传到主机SENSOR HUB作控制反馈,完成OIS控制。自动对焦(AF)和光学防抖(OIS)分时占用OIS总线,总线读写操作如开环操作类似。三个从机ALL IN ONE的器件地址通过出厂设置为不同来区分,例如:OISX:[000110],OISY:[000111],AF:[000011]。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闭环控制的动圈平移式VCM方案,采用动圈式结构,磁石固定磁场恒定,外面有磁屏蔽外壳,VCM运动时不会受到外界磁场影响,解决了双摄双OIS磁干扰影响;通过采用内置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把12个引脚缩减为4个引脚,大大简化VCM内部走线,使动圈闭环成为可能;芯片引脚镜像排布,避免了LDS走线交叉,解决了走线工艺难题。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剥掉外壳后的动圈平移式OIS装置的整体结构图,为更形象的展示该平移式OIS装置的具体结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动圈平移式OIS装置的部件爆裂图,根据图10和图11,对动圈平移式OIS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如下:
根据图10和图11,该动圈平移式OIS装置包括,外壳(1),磁石(2),AF线圈(3),AF支架(4),OIS线圈(5),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OIS弹性部件(7),OIS支架(8),AF弹性部件(9),底座(10)。其中,磁石(2)是固定在外壳(1)上的,更为具体的,磁石(2)可以是4个,并间隔均匀的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面。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AF弹性部件(9)可以为弹片。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部件的实现并不局限于弹片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AF弹性部件(9)还可以为弹性扁线圈。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OIS弹性部件(7)中的弹性部件可以为弹片。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OIS弹性部件(7)中的弹性部件的实现并不局限于弹片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弹簧或者弹丝或者悬丝或者其他弹性支承部件(如弹力棒)。
下面以AF弹性部件(9)为为AF弹片的形式,以及OIS弹性部件(7)为中的弹性部件为弹片的形式,来描述OIS防抖装置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10和图11所示,OIS支架(8)位于AF支架(4)下部,OIS弹片(7)外侧与底座(10)固定,内侧与OIS支架(8)固定,使OIS支架(8)形成OIS水平方向可动部。
OIS支架(8)上方放置有AF支架(4),AF支架(4)通过AF弹片(9)支撑固定在OIS支架(8)上,形成AF竖直方向可动部。
AF线圈(3)绕在AF支架(4)上,且AF线圈(9)的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与四周固定磁石(2)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AF支架(3)沿高度方向(即AF竖直方向,也就是光轴的方向)运动。
OIS线圈(5)绕在OIS支架(8)四角,OIS线圈(5)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与四周固定磁石(2)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OIS支架(8)沿水平方向(即和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可见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用OIS弹片(7)代替了4根悬丝(5)。并将AF上弹片和AF下弹片,一体化为AF弹片(9)。
OIS线圈(5)内置有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该芯片(6)的数量为2片,其中,2芯片分别位于OIS的两个方向。本实施例中芯片(6)的结构与前一实施例(图1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芯片(6)的结构一样。其中,上一实施例的图3,图4和表1对于本实施例的芯片(6)仍然适用。图3是芯片(6)的逻辑电路图,图4是芯片(6)的引脚逻辑俯视图,表1是对芯片(6)的引脚的定义说明,根据图3,图4和表1,芯片(6)包括VDD、VSS、SCL、SDA、OUT1、OUT2共计6个引脚。其中,VDD引脚用于输入电源,VSS引脚用于接地,SCL引脚用于输入时的时钟控制,SDA引脚用于数据输入输出,OUT1和OUT2引脚用于驱动输出。
由于并联连接采用LDS走线实现,为保证LDS走线方便,不会出现交叉走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的引脚需采用镜像处理,走线方式如图5所示。
由于并联连接采用LDS走线实现。为保证LDS走线方便,不会出现交叉走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的引脚也可采用间隙错位处理,并使两个芯片反向布置,走线方式如图6所示。
图7为本实施例所示为AF开环时VCM及外部驱动框图。VCM马达内的OIS线圈内设置两颗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ALL IN ONE,即前述的芯片(6)),主机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通过陀螺仪(GYRO)检测抖动角度,计算防抖所需的X、Y两轴的位移,通过总线(I2C、I3C等)传给对应ALL IN ONE芯片驱动OUT1和OUT2引脚连接的OIS线圈,芯片内集成霍尔传感器(HALL)元件或其他位置传感元件,将OIS线圈,镜头和一体式的集成芯片的位置信息通过总线(I2C、I3C等)传到主机SENSOR HUB作控制反馈。
两颗ALL IN ONE芯片作为I2C从机接受主机的读写命令,在I2C总线的起始位后,便是7位器件地址,两颗ALL IN ONE芯片通过出厂配置默认的从机地址设置不同来区分,例如:OISX:[000110]和OISY:[000111],与总线地址一致的器件响应主机的命令,第8位为读写控制位,0为写,1为读,从机收到命令后会发出应答位,0为应答,1为非应答,成功应答后,主机会发送寄存器地址,以及数据,每个字节间都会有应答位,完成X方向的ALL IN ONE芯片的指令后,以结束位结束,将总线拉高,紧接着开始Y方向的ALL IN ONE芯片的指令过程,与X方向相同。每一次的写指令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写指令时序图8所示。
图9所示为AF闭环时VCM及外部驱动框图。VCM内建三个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ALL IN ONE),主机数字图像处理模块(ISP)通过总线(I2C,I3C等)给AF用ALL IN ONE芯片发送不同码值,通过图像信息计算出最佳位置码值,发送给AF用ALL INONE芯片,完成自动对焦动作,随后主机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通过陀螺仪(GYRO)检测抖动角度,计算防抖所需的X、Y两轴的位移,通过内部数据通道透传给ISP,ISP通过总线(I2C、I3C等)传给对应ALL IN ONE芯片驱动对应线圈(即,ALL IN ONE芯片驱动OUT1和OUT2引脚连接的OIS线圈),芯片内集成霍尔传感器(HALL)元件或其他位置传感元件,将位置信息通过总线(I2C、I3C等)传到主机SENSOR HUB作控制反馈,完成OIS控制。自动对焦(AF)和光学防抖(OIS)分时占用OIS总线,总线读写操作如开环操作类似。三个从机ALL IN ONE的器件地址通过出厂设置为不同来区分,例如:OISX:[000110],OISY:[000111],AF:[000011]。
根据图11,由于OIS线圈(5)有两组线圈,每组线圈有2个引脚,每组线圈中的两个线圈是串联设计的,这样对于整个OIS线圈(5)来说具有2个引脚。而由于芯片(6)的OUT1、OUT2与OIS线圈(5)直接相连,以及Vcc、Gnd、SCL、SDA通过OIS支架(8)LDS(Laser 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走线并联连接,这样就把2个霍尔元件加2组线圈共计12个引脚缩减为4个引脚,通过OIS弹片(7)的4个弹片引至VCM引脚。同时,通过芯片引脚镜像排布实现VCM内部走线的简化,实现动圈式霍尔闭环控制。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可选地,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无论是对向的两个OIS线圈是并联还是串联,当连接后,这一组OIS(并联或者串联后的两个对向的OIS)还有两个线头,一个芯片的OUT1和OUT2引脚分别和这两个线头相连接。同理,对于另一个芯片来说,其OUT1和OUT2引脚和剩余的那组OIS线圈相连。
进一步,可选地,AF线圈(3)也可以内置有一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6),其中,内置在所述OIS线圈内的两片集成芯片通过4跟弹丝引至AF支架(10),与内置在所述AF线圈(3)内的集成芯片并联,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再通过OIS弹片(7)的4个弹片引至VCM引脚Pin脚,实现对AF线圈(3)的闭环控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闭环控制的动圈平移式VCM方案,采用动圈式结构,磁石固定磁场恒定,外面有磁屏蔽外壳,VCM运动时不会受到外界磁场影响,解决了双摄双OIS磁干扰影响;通过采用内置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把12个引脚缩减为4个引脚,大大简化VCM内部走线,使动圈闭环成为可能;芯片引脚镜像排布,避免了LDS走线交叉,解决了走线工艺难题。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OIS线圈水平放置,不占用高度尺寸,高度更小,更利于VCM小型化。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个VCM马达装置。该VCM马达装置包括OIS防抖装置和Pin脚。所述OIS防抖装置的结构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Pin脚和OIS防抖装置中的芯片的Pin脚通过引线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智能终端包括RF电路1201、Wi-Fi模块1202、显示单元1203、输入单元1204、第一存储器1205、第二存储器1206、处理器1207、电源1208、GPS模块1209,摄像模块1210等硬件模块,该终端1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车载电脑等。
其中,RF电路1201用来收发通信信号,能够与锚点间通过无线报文交互进行测距。
Wi-Fi模块1202用来连接网络和扫描网络信号。RF电路1201和/或者Wi-Fi模块1202可以和无线基站联系获取该智能终端的当前位置坐标。
显示单元1203用来显示用户交互界面,该显示单元1203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 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该智能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该显示单元1203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在具体实现中,上述触控面板覆盖该显示面板,形成触摸显示屏,处理器1207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输入单元12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接收用户切换应用程序界面操作,并产生切换信号,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1204可以包括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操作),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1204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存储器1205存储该终端的操作系统和预设数量的APP以及界面信息;可以理解的,第二存储器1206可以为该终端1200的外存,第一存储器1205可以为该智能终端的内存,如DRAM。第一存储器1205可以为NVRAM非易失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Flash闪存等其中之一;该智能终端上运行的操作系统通常安装在第一存储器1205上。第二存储器1206可以为硬盘、光盘、USB盘、软盘或磁带机、云服务器等。可选地,现在有一些第三方的APP也可以安装在第二存储器1206上。
处理器1207是智能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该第一存储器1205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该第二存储器1206内的数据,执行该智能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该处理器120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电源1208可以为整个终端供电,包括各种型号的锂电池。
GPS模块1209用于获取该智能终端的位置坐标。
摄像模块1210用于拍摄物体的照片或者视频。其中摄像模块1210里面内置有包含OIS防抖装置的VCM。由于具体的OIS防抖装置的结构以及VCM的结构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磁石,自动对焦AF弹片的AF上弹片,光学防抖OIS线圈,悬丝,OIS支架,AF弹片的AF下弹片,AF线圈,AF支架和底座,其中:
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AF上弹片外侧和所述AF下弹片外侧分别与外壳和底座固定;所述AF上弹片内侧与所述AF支架固定,所述AF下弹片内侧与所述AF支架固定,使所述AF支架形成AF竖直方向可动部;
所述OIS支架通过所述悬丝支撑固定在所述AF支架上方,形成OIS水平方向可动部;
所述AF线圈绕在所述AF支架上,所述AF线圈的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所述AF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AF支架沿AF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竖直放置,并绕置在所述OIS支架四周,所述OIS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磁石的水平投影面垂直,通电时所述OIS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OIS支架沿OIS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内置有两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两片所述集成芯片位于OIS的不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集成芯片上设置有六个引脚,分别为VDD、VSS、SCL、SDA、OUT1和OUT2引脚;其中,所述OUT1和OUT2引脚和所述OIS线圈相连,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VDD、VSS、SCL和SDA引脚通过所述OIS支架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对应的VDD、VSS、SCL和SDA引脚并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集成芯片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片集成芯片的引脚镜像布局,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DS走线将对应引脚互联。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片集成芯片的引脚错位布局,采用LDS走线将对应引脚互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F线圈内置有一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其中,内置在所述OIS线圈内的两片集成芯片通过所述弹片引至所述AF支架,与内置在所述AF线圈内的集成芯片并联,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丝为4根,所述磁石为4个,均匀的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OIS线圈为4个,间隔均匀的绕置在所述OIS支架的四周;所述磁石的位置和所述OIS线圈的位置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11.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磁石,AF线圈,AF支架,OIS线圈,OIS弹片,OIS支架,AF弹片和底座,其中:
所述磁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AF支架通过所述AF弹片支撑固定在所述OIS支架上方,形成AF竖直方向可动部;
所述OIS弹片外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OIS弹片内侧与所述OIS支架固定,使OIS支架形成OIS水平方向可动部;
所述AF线圈绕在所述AF支架上,所述AF线圈的轴线与光轴平行,通电时所述AF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AF支架沿AF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水平放置,并绕置在所述OIS支架四周,所述OIS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磁石的水平投影面平行,通电时所述OIS线圈与所述磁石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所述OIS支架沿OIS水平方向运动;
所述OIS线圈内置有两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两片所述集成芯片位于OIS的不同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集成芯片上设置有六个引脚,分别为VDD、VSS、SCL、SDA、OUT1和OUT2引脚;其中,所述OUT1和OUT2引脚和所述OIS线圈相连,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VDD、VSS、SCL和SDA引脚通过所述OIS支架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对应的VDD、VSS、SCL和SDA引脚并联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集成芯片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集成芯片的引脚镜像布局,采用LDS走线将对应引脚互联。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集成芯片的引脚错位布局,采用LDS走线将对应引脚互联。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F线圈内置有一片集成位置感测及驱动电路一体式的集成芯片,其中,内置在所述OIS线圈内的两片集成芯片通过所述弹片引至所述AF支架,与内置在所述AF线圈内的集成芯片并联,共用一组通讯及电源接口。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为4个,均匀的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OIS线圈为4个,间隔均匀的绕置在所述OIS支架的四周;所述磁石的位置和所述OIS线圈的位置对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向的OIS线圈并联成一组OIS线圈和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剩余两个对向的OIS线圈串联成一组OIS线圈和另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所述OUT1和OUT2引脚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93304.4U CN207895211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光学防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93304.4U CN207895211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光学防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95211U true CN207895211U (zh) | 2018-09-21 |
Family
ID=6354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393304.4U Active CN207895211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光学防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95211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09741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防抖装置 |
CN109951638A (zh) * | 2019-03-26 | 2019-06-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防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49236A (zh) * | 2019-03-26 | 2019-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防抖电路、移动终端、组装方法 |
CN110275366A (zh) * | 2019-04-25 | 2019-09-24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镜头驱动装置 |
WO2023051043A1 (zh) * | 2021-09-29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防抖马达、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US12078818B2 (en) | 2019-02-28 | 2024-09-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Voice coil motor for driving liquid lens and lens assembly having voice coil motor |
-
2017
- 2017-10-26 CN CN201721393304.4U patent/CN2078952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09741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防抖装置 |
CN109709741B (zh) * | 2017-10-26 | 2024-06-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防抖装置 |
US12078818B2 (en) | 2019-02-28 | 2024-09-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Voice coil motor for driving liquid lens and lens assembly having voice coil motor |
CN109951638A (zh) * | 2019-03-26 | 2019-06-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防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49236A (zh) * | 2019-03-26 | 2019-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防抖电路、移动终端、组装方法 |
CN110275366A (zh) * | 2019-04-25 | 2019-09-24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镜头驱动装置 |
CN110275366B (zh) * | 2019-04-25 | 2021-06-18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镜头驱动装置 |
WO2023051043A1 (zh) * | 2021-09-29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防抖马达、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95211U (zh) | 光学防抖装置 | |
US11994693B2 (en) | Lens moving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2536762B1 (ko) | 카메라 초점 및 안정화 시스템 | |
CN104995541B (zh) | 音圈马达光学图像稳定 | |
US10389858B2 (en) | Camera module having lens barrel | |
US20150212336A1 (en) | Passive damping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 |
US9964778B2 (en) | Camera lens module | |
CN108303778A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CN103473804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KR102662691B1 (ko) | 적응적 인트라 리프레시 메커니즘에 기반한 디코딩 및 인코딩 | |
CN109709741A (zh) | 光学防抖装置 | |
KR20200145351A (ko) | 서브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5004682A (zh) | 相机模块和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
US20230336856A1 (en) |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 |
KR102563828B1 (ko) | 픽셀의 열화를 방지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4270801A (zh) | 防抖电路、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076079A (zh) | 相机模块和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 |
EP4404579A1 (en) |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US11539864B1 (en) | Folded optics camera and actuator assembly | |
KR20130010591A (ko) | 멀티 모드 진동 발생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 | |
KR20230058954A (ko) | 회전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 |
KR20230055899A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KR20220045635A (ko) |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 |
KR20230041317A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KR20240141107A (ko) |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