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6534U - 气泡水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泡水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96534U CN207596534U CN201721711310.XU CN201721711310U CN207596534U CN 207596534 U CN207596534 U CN 207596534U CN 201721711310 U CN201721711310 U CN 201721711310U CN 207596534 U CN207596534 U CN 207596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ccommodating cavity
- air
- water butt
- but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泡水制作装置,属于水气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储水桶;制冷设备,其蒸发器管环绕在第一储水桶的外部;第二储水桶,其位于第一储水桶中;封盖,其封住第一储水桶和第二储水桶的顶部的开口;第一水管,其一端与供水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二水管,其一端与第一容置腔连通;增压泵,其设置在第二水管上;射流器,其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射流器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进气管,其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源连通;第三水管,其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龙头连接,第三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多种水流的输出,且购买和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气混合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泡水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气泡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新陈代谢、消暑解渴、消除疲劳,使人产生饱足感进而控制食欲等优点。
现有的水龙头的控制阀种类繁多,用于混合式水龙头的多采用混水阀,通过机械手柄调控供水温度,但是当需要供应多种水流时,仅仅使用某种阀难以实现多种水流的输出。如需要冰水,需安装冰水制冷机。如需要过滤水,需安装过滤水及相应龙头。如需要冰气泡水,需安装气泡水机。如需要自来水,需安装混水阀,造成厨房内摆放多种产品,占用厨房空间。
现有的微气泡水产生装置一般包括增压水泵,与压缩泵进口相连的进水管,和与该压缩泵的出口相连接的储水桶,以及与储水桶相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水管。工作时,压缩泵起抽水加压作用,高压气体与水同时进入储水桶,储水桶内发生气体溶解于水的过程,当打开出水口出水时,溶于水中的气体减压释放,气体将会以微小气泡的形式在水中释放出来。由于溶气过程只发生在进水过程。增压泵将水加压,进水时间非常短即可将水储满,为了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浓度的气泡水,需将二氧化碳的压力调至高压,增加溶气时二氧化碳的浓度。此种结构要求容器的承受的压力非常高,一般装置需承受1MPa以上的压力,一方面导致装置的加工精度和密封性要求很高,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装置一直承受高压,使用时会带来一些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泡水制作装置,使其能实现多种水流的输出,并使其占用空间小,购买和使用成本低。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气泡水制作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桶,其为半包围结构;
制冷设备,其蒸发器管环绕在第一储水桶的外部;
第二储水桶,其为半包围结构,且位于第一储水桶中,第二储水桶的外壁与第一储水桶的内壁不接触;
封盖,其封住所述第一储水桶和所述第二储水桶的顶部的开口,由所述第一储水桶、所述第二储水桶和所述封盖围成第一容置腔,由所述第二储水桶和所述封盖围成第二容置腔;
第一水管,其一端与供水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第二水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增压泵,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上;
射流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或其出水口和进气口均位于第二容置腔中,射流器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通;
进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一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源连通;
第三水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龙头连接,第三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二氧化碳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二容置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单向阀,其设置在第二水管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和增压泵之间,第二水管的一端的水能流经第二单向阀;
第四水管,其一端与第二水管上位于第二单向阀和增压泵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储水桶连通,第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第五水管,其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龙头连通,第五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第三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五水管上,并位于所述第五水管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五水管的一端的水先流经第三单向阀,再流经第四电磁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所述增压泵与所述第五水管上位于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的部分连通;
所述气泡水制作装置还包括:
第四单向阀,其设置在第二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射流器之间,增压泵泵出的水能流经第四单向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上水位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
下水位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下水位计的底部位于上水位计的下方,进气管的一端位于下水位计的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保温外壳,其为半包围结构,第一储水桶位于保温外壳内,所述封盖封住所述保温外壳的顶部的开口,保温外壳的内壁与第一储水桶的外壁不接触,由保温外壳、封盖和第一储水桶围成第三容置腔,所述蒸发器管位于第三容置腔中;
支撑柱,其内部中空,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保温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支撑柱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容置腔连通;
第一片体,其内部中空,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第一片体与支撑柱连接,且第一片体的内部与支撑柱的内部连通;
电磁线圈,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上;
脉冲发生器,其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容置腔、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片体内设置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磁流体的比重较非磁流体小。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
所述气泡水制作装置还包括:
第二片体,其内部中空,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第二片体与支撑柱连接,且第二片体的内部与支撑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片体内设置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磁流体的比重较非磁流体小;
第五电磁阀,其设置在支撑柱上,并位于第一储水桶和第二储水桶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屏蔽外壳,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储水桶和所述第二储水桶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储水桶上设置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制作冰水,且在低压二氧化碳下能制作高浓度的冰气泡水,使其能实现多种水流的输出,并使其占用空间小,购买和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在第三容置腔、支撑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中均导入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能在制冷设备工作时,将低温传导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在制冷设备不工作,但第三容置腔内的温度仍较低时,将第三容置腔内的低温传递到第一储水桶和第二储水桶内。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制冷设备的工作时间,能大大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泡水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气泡水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还一个实施例的气泡水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泡水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泡水制作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桶100,其为半包围结构,且开口朝上;
制冷设备110,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蒸发器的蒸发器管111环绕在第一储水桶100的外部;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对第一储水桶100进行制冷。制冷设备110,即制冷系统或制冷机,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第二储水桶120,其为半包围结构,且开口朝上,第二储水桶120位于第一储水桶100中,第二储水桶120的外壁与第一储水桶100的内壁不接触或相隔一定距离,也可使第二储水桶120的底部与第一储水桶100的底部不接触或相隔一定距离,使第二储水桶120的外壁与第一储水桶100的内壁不接触,又使两者间相对稳定的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在第二储水桶120的外壁和第一储水桶100的内壁间间隔设置多根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储水桶120的外壁和第一储水桶100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一储水桶100的内壁和第二储水桶120的外壁相隔一定距离,且使第一容置腔中的水能流通;
封盖130,其封住所述第一储水桶100和所述第二储水桶120的顶部的开口,封盖13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分成多个部分,由多个部分组合起来封住所述第一储水桶100和所述第二储水桶120的顶部,由所述第一储水桶100、所述第二储水桶120和所述封盖130围成第一容置腔,由所述第二储水桶120和所述封盖130围成第二容置腔;为了在制作冰气泡水时,减少第一储水桶100和第二储水桶120与外界的热交换,可将封盖130设置成具有保温作用的盖子,也可在第一储水桶100的外部设置保温外壳270,并使蒸发器的蒸发器管111位于保温外壳270和第一储水桶100之间。为了使封盖130密封严实,可在封盖130和其所需要封住的对象之间设置密封圈。封盖130可与其所需要封住的对象一体成型,为了方便检修,也可使封盖130与其所需要封住的对象可拆卸地连接。
第一水管140,其一端与供水设备150连接,另一端穿过封盖130后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一水管14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41;供水设备150是RO逆渗透水处理设备,或其他足以处理生水至饮用要求的设备。
第二水管160,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增压泵17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160上;
射流器18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或其出水口和进气口均位于第二容置腔中,射流器180固定在封盖130上,射流器180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管160的另一端连通;
进气管190,其一端穿过封盖130后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一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源连通;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源可由二氧化碳气瓶200经减压阀210减压后得到,或为现有技术中其他得到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式。
第三水管220,其一端穿过封盖130后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龙头连接,第三水管22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21。
本方案提供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在使用时,二氧化碳气瓶为常开状态,二氧化碳气体经减压阀减压后,再经进气管190通入第二容置腔内,在制作冰气泡水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41,并启动增压泵170(因为在初次安装或第二容置腔内的水达到预设的下水位时,二氧化碳气瓶是常开状态,第二容置腔里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压力在0.2MPa左右,一般家里水压较低,如果比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小就会造成第二容置腔内不能进水,因此在进水的时候同时启动增压泵加压。),供水设备150的水源经第一水管140导入第一容置腔中,当第一容置腔中的水达到预设的最高水位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41,水通过制冷设备110进行制冷一定时间后,由增压泵170增压,接着通过射流器180喷入第二容置腔中,射流器180采用文丘里原理,水经射流器180的喷嘴产生高压水柱,喷射过程产生负压吸入第二容置腔中的二氧化碳,在射流器180喉管处形成水气混合射流,射流过程中二氧化碳迅速与水混合并溶解,形成冰气泡水,经射流器180出水口进入第二容置空腔中,待第一容置腔中的水泵入第二容置腔中后,关闭增压泵170。
当需使用冰气泡水时,龙头和第二电磁阀221打开,冰气泡水通过龙头出来,在出冰气泡水过程中,第二储水桶120的水位下降,第二储水桶120上腔的压力减小,此时进气管190处压力比第二储水桶120中压力小,第二储水桶120开始进气,待压力平衡后停止进气,能使第二储水桶120内的压力一直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191,其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90上,二氧化碳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191进入第二容置腔内。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191,能防止在制作气泡水时,气泡水逆流至气瓶中。
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单向阀161,其设置在第二水管160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水管160的一端和增压泵170之间,第二水管160的一端的水能流经第二单向阀161;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161,能防止在制作气泡水时,气泡水逆流至第一容置腔中。
第四水管230,其一端与第二水管160上位于第二单向阀161和增压泵170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穿过封盖130后与第二储水桶120连通,第四水管230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31。
在上述方案中,气泡水制作装置在使用时,二氧化碳气瓶为常开状态,二氧化碳气体经减压阀减压后,再经进气管190通入第二容置腔内,在制作冰气泡水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41,并启动增压泵170,供水设备150的水源经第一水管140导入第一容置腔中,当第一容置腔中的水达到预设的最高水位时,第一电磁阀141关闭,水通过制冷设备110进行制冷后,由增压泵170增压,接着通过射流器180喷入第二容置腔中,射流器180采用文丘里原理,水经射流器180的喷嘴产生高压水柱,喷射过程产生负压吸入第二容置腔中的二氧化碳,在射流器180喉管处形成水气混合射流,射流过程中二氧化碳迅速与水混合并溶解,经射流器180出水口进入第二容置空腔中,待第一容置腔中的水泵入第二容置腔中后,第三电磁阀231打开,第二储水桶120内的气泡水经增压泵170抽吸后,从射流器180喷射回第二容置腔中,喷射过程与进水时溶气原理一样,利用循环水射流溶气,在低气压下增加溶气时间以获得高浓度气泡水。到达设定时间后,关闭第三电磁阀231和增压泵170。
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第五水管240,其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具体地,可使第五水管240的一端与第二水管160上位于所述第二水管160的一端和第二单向阀161之间的部分连通,以实现其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龙头连通,第五水管240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241;
第三单向阀242,其设置在所述第五水管240上,并位于所述第五水管240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磁阀241之间,所述第五水管240的一端的水先流经第三单向阀242,再流经第四电磁阀241。通过设置第三单向阀242,能防止在出气泡水时,气泡水逆流至第一容置腔中。
在上述方案中,气泡水制作装置在使用时,二氧化碳气瓶为常开状态,二氧化碳气体经减压阀减压后,经进气管190通入第二容置腔内,在制作冰水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41,并启动增压泵170,供水设备150的水源经第一水管140导入第一容置腔中,当第一容置腔中的水达到预设的最高水位时,第一电磁阀141关闭,水通过制冷设备110进行制冷后,打开第四电磁阀241,冰水从龙头出来。
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所述增压泵170与所述第五水管240上位于所述第四电磁阀241和所述第三单向阀242之间的部分连通;
所述气泡水制作装置还包括:
第四单向阀162,其设置在第二水管160上,并位于所述增压泵170和所述射流器180之间,增压泵170泵出的水能流经第四单向阀162。通过设置第四单向阀162能防止龙头在出冰水时,第四电磁阀241打开,气泡水由于第二容置腔内的压力逆流与冰水窜流出水。
在上述方案中,触碰龙头打开相应开关,产生电信号,第二电磁阀221打开,气泡水经第三水管220从龙头出水。当停止用水后,触碰龙头关闭相应开关,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关闭第二电磁阀221。此时由于出水后第三水管220中存有气泡水,而气泡水会有气体释放,释放的气体上升到龙头出水口排出,气体在排放的同时推动出水管内的存水一起排出,造成龙头滴水,为解决因问题,当第二电磁阀221关闭的同时,第一电磁阀141、增压泵170和第四电磁阀241打开1-2秒,出水管中通入冰水,使出水管中的气泡水排出,1-2秒后关闭第一电磁阀141、增压泵170和第四电磁阀241。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上水位计25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并固设在封盖130上;
下水位计26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并固设在封盖130上,下水位计260的底部位于上水位计250的下方,进气管190的一端位于下水位计260的下方。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上水位计250和下水位计260检测第二容置腔中的水位。现有技术中的进气管190的出气端设置在上水位计250的上方,在进气时,二氧化碳很少与水接触,溶气效率低。本方案使进气管190的出气端延伸至下水位计260的下方,在进气时二氧化碳直接喷入水里,有助于气体更容易地溶于水里,进而提高气泡水的浓度。
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保温外壳270,其为半包围结构,第一储水桶100位于保温外壳270内,所述封盖130封住所述保温外壳270的顶部的开口,保温外壳270的内壁与第一储水桶100的外壁不接触,保温外壳270的底部与第一储水桶100的底部不接触,使第一储水桶100的外壁和保温外壳270的内壁不接触,又使两者间的距离不变的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在两者间间隔设置多根连接杆。由保温外壳270、封盖130和第一储水桶100围成第三容置腔,所述蒸发器管111位于第三容置腔中;
支撑柱280,其内部中空,支撑柱280的一端与所述保温外壳270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桶100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储水桶100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支撑柱28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281,所述通孔281与所述第三容置腔连通;
第一片体290,其内部中空,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第一片体290与支撑柱280连接,且第一片体290的内部与支撑柱280的内部连通;第一片体290不干涉第一容置腔中的水的流通。第一片体290贴紧第二储水桶120的壁更好。
电磁线圈300,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270上;
脉冲发生器,其与所述电磁线圈30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容置腔、所述支撑柱280和所述第一片体290内设置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磁流体的比重较非磁流体小。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三容置腔、支撑柱280和第一片体290中均导入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控制器控制脉冲电源发生器将脉冲电源输送给电磁线圈300,使电磁线圈300产生交变的磁场,当磁场由零变大到峰值时,磁场将磁流体磁化,使磁流体的比重不断增大,当磁流体的比重大于非磁流体的比重时,磁流体下降,非磁流体上升,磁流体与非磁流体交换位置,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300产生的磁场由峰值变小到零,电磁线圈300的磁场消失,磁流体的比重恢复到原来比非磁流体比重小的状态,放热后非磁流体重新下降到原来的位置,吸收了热量的磁流体上升到原来位置与蒸发器管111接触后降温;如此不断循环,在此过程中,磁流体和非磁流体能将蒸发器管111产生的低温传递到第一储水桶100的底部,还能进一步通过第一片体290传递到第一容置腔内。这样能使蒸发器的利用率更高,尤其在增压泵170和射流器180产生高浓度冰气泡水时,需维持冰气泡水的温度,但第二储水桶120与蒸发器未直接接触,第一片体290可将低温传递至第一容置腔中,再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储水桶120的壁传递至第二容置腔中。在制作高浓度冰气泡水时制冷设备110可关闭,通过磁流体和非磁流体将容置腔内残留的低温进一步地传递到第二储水桶120内。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所述支撑柱28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储水桶100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储水桶120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水桶120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储水桶120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
所述气泡水制作装置还包括:
第二片体310,其内部中空,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第二片体310与支撑柱280连接,且第二片体310的内部与支撑柱280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片体310内设置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磁流体的比重较非磁流体小;第二片体310与进气管190、各根水管、射流器180、上下水位计等均不干涉。
第五电磁阀282,其设置在支撑柱280上,并位于第一储水桶100和第二储水桶120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只需要制作冰水时,第五电磁阀282关闭,磁流体和非磁流体在电磁线圈300的作用下,在第三容置腔和第一片体290内流动。在需要制作冰气泡水时,第五电磁阀282打开,磁流体和非磁流体在电磁线圈300的作用下,在第三容置腔,以及第一片体290和第二片体310内流动。设置磁流体、非磁流体、第一片体290和第二片体310,能在制冷设备110工作时,将低温传导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在制冷设备110不工作,但第三容置腔内的温度仍较低时,能将第三容置腔内的低温传递到第一储水桶100和第二储水桶120内。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还包括:
屏蔽外壳320,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270的外部。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屏蔽外壳320能避免电磁产生辐射。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储水桶100和所述第二储水桶120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储水桶120上设置有泄压阀330,能避免设备故障时第二储水桶120内压力过高。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储水桶100和所述第二储水桶120内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的温度,通过控制器控制制冷设备110的运行。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水桶,其为半包围结构;
制冷设备,其蒸发器管环绕在第一储水桶的外部;
第二储水桶,其为半包围结构,且位于第一储水桶中,第二储水桶的外壁与第一储水桶的内壁不接触;
封盖,其封住所述第一储水桶和所述第二储水桶的顶部的开口,由所述第一储水桶、所述第二储水桶和所述封盖围成第一容置腔,由所述第二储水桶和所述封盖围成第二容置腔;
第一水管,其一端与供水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第二水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增压泵,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上;
射流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或其出水口和进气口均位于第二容置腔中,射流器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通;
进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一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源连通;
第三水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龙头连接,第三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二氧化碳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二容置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单向阀,其设置在第二水管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和增压泵之间,第二水管的一端的水能流经第二单向阀;
第四水管,其一端与第二水管上位于第二单向阀和增压泵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储水桶连通,第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水管,其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龙头连通,第五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第三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五水管上,并位于所述第五水管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五水管的一端的水先流经第三单向阀,再流经第四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与所述第五水管上位于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的部分连通;
所述气泡水制作装置还包括:
第四单向阀,其设置在第二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射流器之间,增压泵泵出的水能流经第四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水位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
下水位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下水位计的底部位于上水位计的下方,进气管的一端位于下水位计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外壳,其为半包围结构,第一储水桶位于保温外壳内,所述封盖封住所述保温外壳的顶部的开口,保温外壳的内壁与第一储水桶的外壁不接触,由保温外壳、封盖和第一储水桶围成第三容置腔,所述蒸发器管位于第三容置腔中;
支撑柱,其内部中空,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保温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支撑柱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容置腔连通;
第一片体,其内部中空,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第一片体与支撑柱连接,且第一片体的内部与支撑柱的内部连通;
电磁线圈,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上;
脉冲发生器,其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容置腔、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片体内设置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磁流体的比重较非磁流体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
所述气泡水制作装置还包括:
第二片体,其内部中空,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第二片体与支撑柱连接,且第二片体的内部与支撑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片体内设置有磁流体和非磁流体,磁流体的比重较非磁流体小;
第五电磁阀,其设置在支撑柱上,并位于第一储水桶和第二储水桶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屏蔽外壳,其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外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桶和所述第二储水桶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储水桶上设置有泄压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11310.XU CN207596534U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气泡水制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11310.XU CN207596534U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气泡水制作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96534U true CN207596534U (zh) | 2018-07-10 |
Family
ID=6276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11310.XU Active CN207596534U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气泡水制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965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4378A (zh) * | 2020-08-06 | 2020-10-09 | 唯赛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气泡水结构 |
-
2017
- 2017-12-11 CN CN201721711310.XU patent/CN2075965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4378A (zh) * | 2020-08-06 | 2020-10-09 | 唯赛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气泡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722547A (zh) | 氣體溶液的製備裝置及提高氣體在液體中溶存度的方法 | |
CN104528859B (zh) | 无动力微气泡水装置 | |
BRPI0612864A2 (pt) | sistema de geração de nitrogênio e sistema de fluìdo de serviço de poço combinados em um aparelho de unidade de potência | |
KR200211673Y1 (ko) | 오존수 제조장치 | |
CN207596534U (zh) | 气泡水制作装置 | |
CN102614681B (zh) | 流体动力式强声源强化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 |
CN107827220A (zh) | 气泡水制作装置 | |
JP5692258B2 (ja) |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および風呂給湯装置 | |
JP6192881B1 (ja) | 循環配管システム及び二酸化炭素含有水供給システム | |
JP2007014482A (ja) | 人工炭酸泉製造装置 | |
CN211497126U (zh) | 一种高溶氧水发生器 | |
JP2007289492A (ja) | 炭酸泉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7661014A (zh) | 一种控温咖啡机 | |
CN109999682B (zh) | 一种高浓度微纳米气泡淋浴系统 | |
JP3217792U (ja) | 水素発生装置の微細気泡発生器及びそれを含む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 |
CN207605717U (zh) | 一种二氧化氯合成反应装置 | |
CN206247681U (zh) | 一种钻井泥浆制冷装置 | |
CN206705769U (zh) | 微气泡水产生装置 | |
CN106440447A (zh) | 一种钻井泥浆制冷装置及其钻井泥浆制冷方法 | |
KR101075685B1 (ko) | 포화액 생성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화액 제조장치 | |
EA008132B1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епла для отопления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и кавитационный теплогенератор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 |
CN111018145A (zh) | 一种高溶氧水发生器 | |
RU145825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и | |
RU32257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 от накипи | |
CN114288882B (zh) | 一种双罐循环式微气泡发生装置及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1400 No. 363 Shanxi Road, Sha to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eagull residential industr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No. 363 Shanxi Road, Sha to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eagull Kitchen and Bath Products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