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1497U - 发动机及气缸盖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及气缸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31497U CN207131497U CN201720727930.6U CN201720727930U CN207131497U CN 207131497 U CN207131497 U CN 207131497U CN 201720727930 U CN201720727930 U CN 201720727930U CN 207131497 U CN207131497 U CN 2071314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head
- engine
- spark plug
- cylinder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气缸盖,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火花塞且该气缸盖与一个缸体配合,所述气缸盖上安装有两个所述火花塞。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缸盖时,一个气缸盖与一个缸体配合,气缸盖上的两个火花塞均能够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如此两个火花塞将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点燃,以保证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燃烧更充分,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了发动机性能,且避免了爆燃的现象,还能降低尾气排放。另外,增加火花塞的个数不会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及气缸盖。
背景技术
一般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为火花塞点燃式,如图1所示,发动机气缸的缸盖01上设置有火花塞02,气缸盖的下部与气缸内壁以及活塞顶面之间形成燃烧室,火花塞02能够将进入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点燃。但是,以火花塞02为中心的火焰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因此汽油机的缸径不能太大,超过100mm就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排放差且易有爆燃的现象。如此,一般采用增加气缸数量的方式以保持排量不变通过减小缸径来优化燃烧,但气缸数量增加会导致发动机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发动机尺寸也会增加。
综上所述,如何既可以改善大缸径发动机混合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又不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气缸盖,该气缸盖的结构设计可以既改善大缸径发动机混合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又不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缸盖的发动机。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火花塞且该气缸盖与一个缸体配合,所述气缸盖上安装有两个所述火花塞,且两个所述火花塞分别为主火花塞和副火花塞。
优选地,上述发动机的气缸盖中,所述主火花塞和副火花塞之间具有夹角。
优选地,上述发动机的气缸盖中,所述主火花塞布置在所述气缸盖对应的燃烧室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上述发动机的缸盖中,所述发动机由链条或皮带驱动,所述副火花塞位于所述缸盖的中心线的远离所述链条或皮带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发动机的气缸盖中,所述副火花塞位于所述气缸盖的中心线靠近所述排气门的一侧。
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设置有火花塞,并且气缸盖上安装有两个火花塞,两个火花塞分别为主火花塞和副火花塞。即气缸盖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主火花塞和副火花塞分别安装固定在气缸盖的两个安装孔上。且该气缸盖与一个缸体配合,即该气缸盖上的两个火花塞能够点燃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缸盖时,一个气缸盖与一个缸体配合,气缸盖上的两个火花塞均能够点燃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如此两个火花塞将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点燃,以保证缸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燃烧更充分,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了发动机性能,且避免了爆燃的现象,还能降低了尾气排放。另外,增加火花塞的个数不会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多个上述任一种气缸盖。由于上述的气缸盖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气缸盖的发动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
01-气缸盖、02-火花塞;
在图2中:
1-气缸盖、2-主火花塞、3-副火花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气缸盖,该气缸盖的结构设计可以既改善大缸径发动机混合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又不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缸盖的发动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设置有火花塞,并且气缸盖1上安装有两个火花塞,两个火花塞分别为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即气缸盖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分别安装固定在气缸盖1的多个安装孔上。且该气缸盖1与一个缸体配合,即该气缸盖1上的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能够点燃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缸盖1时,一个气缸盖1与一个缸体配合,气缸盖1上的两个火花塞均能够点燃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如此两个火花塞将同一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点燃,以保证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燃烧更充分,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了发动机性能,且避免了爆燃的现象,还能降低了尾气排放。另外,增加火花塞的个数不会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该发动机的气缸盖为摩托车。
进一步地,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之间具有夹角。即主火花塞2的轴线与副火花塞3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主火花塞2的轴线与副火花塞3的轴线不平行设置。如此,主火花塞2的点火方向和副火花塞3的点火方向可以朝向同一位置。当然,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也可以相互平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主火花塞2可以布置在气缸盖对应的燃烧室的中心位置。具体的主火花塞2垂直于气缸盖1设置,当然主火花塞2也可以相对于气缸盖1倾斜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主火花塞2可以位于气缸盖1的中心线与气缸盖1的排气门之间。即主火花塞2位于气缸盖1中心线的靠近排气门的一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主火花塞2还可以位于其它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发动机可以由链条或皮带驱动。副火花塞3可以位于气缸盖1的中心线的远离链条或皮带的一侧。
同时,副火花塞3也位于气缸盖1的中心线靠近排气门的一侧。并且副火花塞3相对于气缸盖1倾斜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缸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多个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气缸盖。由于该发动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气缸盖,所以该发动机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1)上设置有火花塞且该气缸盖(1)与一个缸体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上安装有两个所述火花塞,且两个所述火花塞分别为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花塞(2)和副火花塞(3)之间具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花塞(2)布置在所述气缸盖对应的燃烧室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由链条或皮带驱动,所述副火花塞(3)位于所述气缸盖(1)的中心线的远离所述链条或皮带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火花塞(3)位于所述气缸盖(1)的中心线靠近所述气缸盖的排气门的一侧。
6.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27930.6U CN207131497U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发动机及气缸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27930.6U CN207131497U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发动机及气缸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31497U true CN207131497U (zh) | 2018-03-23 |
Family
ID=6163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27930.6U Active CN207131497U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发动机及气缸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31497U (zh) |
-
2017
- 2017-06-21 CN CN201720727930.6U patent/CN2071314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3153842A1 (ja) | 2サイクルガスエンジン | |
JP4100401B2 (ja) | 内燃機関 | |
US763723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S5949407B2 (ja) | 内燃機関の燃焼室 | |
JP5765819B2 (ja) | 2サイクルガスエンジン | |
EP3362658A1 (en) | Prechamber arrangement | |
US4004563A (en) | Spark ignition engine using lean air-fuel mixture | |
JP2007247420A (ja) | 副室式内燃機関 | |
JP2006177248A (ja) | 副室式内燃機関 | |
JP6013295B2 (ja) | ガスエンジン及びガス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プラグカバーの設計方法 | |
CN207131497U (zh) | 发动机及气缸盖 | |
CN209586504U (zh) | 燃气发动机预燃室结构 | |
JP2015045252A5 (zh) | ||
CN106523227B (zh) | 带双喷射装置的多点点火燃烧系统 | |
CN204827700U (zh) | 一种发动机活塞 | |
CN203856595U (zh) | 用于发动机的气缸盖及具有该气缸盖的发动机 | |
JP2016006325A (ja) | 2サイクルガスエンジン及び2サイクルガスエンジン用の燃料ガス噴射システム | |
CN104727924A (zh) | 一种分区燃烧的汽油机燃烧室 | |
CN201874719U (zh) | 一缸多个火花塞的内燃机 | |
JP2005139988A (ja) | 筒内直接噴射式内燃機関の燃焼室構造 | |
WO2022054344A1 (ja) | 点火装置を備えた2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 | |
CN206801697U (zh) | 一种连体缸发动机 | |
CN105020020A (zh) | 发动机 | |
CN207245884U (zh) | 一种汽油稀燃缸盖 | |
JP2004251194A (ja) | ガスエンジ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