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粉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秸秆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大量植物在收获之后秸秆都被闲置,秸秆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合理利用,可以作为沼气产生的原料,也可以用于喂食牲畜,这样完全利用秸秆也可以避免很多地区直接燃烧秸秆造成大气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在种植和畜牧都较为发达的地区,秸秆的回收使用显得更加的重要。
现有的秸秆处理都需要首先将秸秆进行粉碎,现有的秸秆粉碎装置都是采用搅拌装置,将秸秆投入后经刀片搅拌后,将粉碎的物料取出,这样的装置在进料的时候可以持续进料,但是无法持续出料;现有的装置使用电机通过搅拌轴带动转动刀片切割,切割效率相对较低,需要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够达到粉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包括壳体、粉碎桶、固定刀片、电机、转动刀片、粉碎叶片和甩料板,所述壳体内左侧设置有粉碎桶,所述粉碎桶右壁下端开有开口,所述壳体上端左侧位于所述粉碎桶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粉碎桶内上部设置有固定刀片,所述壳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延伸至所述壳体上端,所述转动轴上端外围位于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转动轴外围位于所述固定刀片所在平面上方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外围焊接设置有转动刀片,所述电机输出端外围位于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左侧连接设置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通过轮齿配合和所述主齿轮相连接,所述副齿轮中部对应所述壳体底部位置镶嵌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粉碎桶内壁下部设置有环形固定板,所述副齿轮中部贯穿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环形固定板之间连接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末端通过轴承和所述环形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搅拌轴外围位于所述环形固定板内圈设置有粉碎叶片,所述搅拌轴左侧位于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甩料板,所述壳体下端右侧镶嵌设置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下端左侧和所述壳体下端连接设置有合页,所述出料挡板下端右侧和所述壳体下端活动连接设置有固定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刀片为平行设置的多排金属刀片,相邻金属刀片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固定刀片在所述粉碎桶中设置有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输出端向上贯穿所述壳体底部伸入所述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珠轴承内圈和所述转动轴焊接固定,所述滚珠轴承外圈和所述壳体上端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和所述转动轴焊接固定,所述转盘左侧穿过所述粉碎桶右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甩料板尺寸和所述粉碎桶内壁相契合,所述甩料板高度和所述粉碎桶右壁开口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片为右端通过转轴和所述壳体底部连接的金属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秸秆通过进料口投入粉碎桶内,启动电机,此时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边缘的转动刀片在转动时能够穿过粉碎桶的侧壁并和固定刀片配合对秸秆进行切割,秸秆在被切割后通过固定刀片中的缝隙落下,这样能够不断进行切割,既保证了对秸秆粉碎的效果,又达到了连续工作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当转动轴转动时,主齿轮随之转动并带动副齿轮同时转动,此时副齿轮能够通过搅拌轴带动粉碎叶片转动,粉碎后的秸秆在通过环形固定板时,被环形固定板中部转动的粉碎叶片进一步粉碎并落下,粉碎叶片在粉碎的同时还能够产生气流,能够促进秸秆的下落,这样的设置既提高了粉碎的效率和效果,又促进了秸秆的下落,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产能;秸秆经过粉碎后,被甩料板在转动中逐渐从粉碎桶右壁的开口甩出,转动固定片打开出料挡板,即可收集秸秆碎末,这样的设置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又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取用秸秆粉末,同时粉碎机构和储存空间分离,还能够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秸秆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秸秆粉碎装置中固定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粉碎桶,3-进料口,4-固定刀片,5-电机,6-转动轴,7-滚珠轴承,8-转盘,9-转动刀片,10-主齿轮,11-副齿轮,12-密封圈,13-环形固定板,14-搅拌轴,15-粉碎叶片,16-甩料板,17-出料挡板,18-合页,19-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包括壳体1、粉碎桶2、固定刀片4、电机5、转动刀片9、粉碎叶片15和甩料板16,所述壳体1为空心圆柱体金属框架,所述壳体1内左侧设置有粉碎桶2,所述粉碎桶2中用来对秸秆进行切割粉碎,所述粉碎桶2右壁下端开有开口,用于切割后排出秸秆碎料,所述壳体1上端左侧位于所述粉碎桶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通过所述进料口3可以将秸秆投入所述粉碎桶2中,所述粉碎桶2内上部设置有固定刀片4,所述固定刀片4为平行设置的多排金属刀片,相邻金属刀片之间留有缝隙,这样切割后的秸秆可以从缝隙中漏下,所述固定刀片4在所述粉碎桶2中设置有多个,所述壳体1下端中部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端向上贯穿所述壳体1底部伸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电机5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贯穿延伸至所述壳体1上端,所述电机5转动带动所述转动轴6转动,所述转动轴6上端外围位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滚珠轴承7,所述滚珠轴承7内圈和所述转动轴6焊接固定,所述滚珠轴承7外圈和所述壳体1上端焊接固定,这样所述转动轴6可以在所述壳体1中部依靠所述滚珠轴承7转动,所述转动轴6外围位于所述固定刀片4所在平面上方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和所述转动轴6焊接固定,所述转盘8左侧穿过所述粉碎桶2右壁,所述转盘8外围焊接设置有转动刀片9,所述转动刀片9能够在所述转盘8带动下转动,当秸秆进入所述粉碎桶2时,所述转动刀片9能够和所述固定刀片4配合对秸秆进行切割,所述电机5输出端外围位于所述壳体1下方设置有主齿轮10,所述主齿轮10能够在所述电机5带动下转动,所述主齿轮10左侧连接设置有副齿轮11,所述副齿轮11通过轮齿配合和所述主齿轮10相连接,所述主齿轮10转动带动所述副齿轮11转动,所述副齿轮11中部对应所述壳体1底部位置镶嵌设置有密封圈12,所述粉碎桶2内壁下部设置有环形固定板13,当秸秆经过所述固定刀片4和所述转动刀片9配合切割后通过所述环形固定板13漏下,所述副齿轮11中部贯穿所述密封圈12和所述环形固定板13之间连接设置有搅拌轴14,所述副齿轮11转动带动所述搅拌轴14转动,所述搅拌轴14末端通过轴承和所述环形固定板13相连接,这样能够保持所述搅拌轴14的稳定,所述搅拌轴14外围位于所述环形固定板13内圈设置有粉碎叶片15,所述搅拌轴14转动带动所述粉碎叶片15转动,所述粉碎叶片15转动时能够进一步粉碎从上部落下的秸秆,同时也能够产生气流,促进秸秆的下落,所述搅拌轴14左侧位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置有甩料板16,所述搅拌轴14转动时所述甩料板16随之转动,所述甩料板16尺寸和所述粉碎桶2内壁相契合,所述甩料板16高度和所述粉碎桶2右壁开口相同,所述甩料板16转动时能够将粉碎的秸秆逐渐从所述粉碎桶2右壁的开口推出,在出料的同时也便于收集使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使装置具有持续工作的能力,所述壳体1下端右侧镶嵌设置有出料挡板17,所述出料挡板17下端左侧和所述壳体1下端连接设置有合页18,所述出料挡板17能够通过所述合页18和所述壳体1相对转动,所述出料挡板17向下转动能够使操作人员能够从所述壳体1中将粉碎后的秸秆取出使用,所述出料挡板17下端右侧和所述壳体1下端活动连接设置有固定片19,所述固定片19为右端通过转轴和所述壳体1底部连接的金属片,所述固定片19通过转动能够将所述出料挡板17固定在所述壳体1底部,当所述固定片19左端转动离开所述出料挡板17下端时,所述出料挡板17可以打开进行取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秸秆通过进料口3投入粉碎桶2内,启动电机5,此时电机5通过转动轴6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边缘的转动刀片9在转动时能够穿过粉碎桶2的侧壁并和固定刀片4配合对秸秆进行切割,秸秆在被切割后通过固定刀片4中的缝隙落下,这样能够不断进行切割,既保证了对秸秆粉碎的效果,又达到了连续工作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当转动轴6转动时,主齿轮10随之转动并带动副齿轮11同时转动,此时副齿轮11能够通过搅拌轴14带动粉碎叶片15转动,粉碎后的秸秆在通过环形固定板13时,被环形固定板13中部转动的粉碎叶片15进一步粉碎并落下,粉碎叶片15在粉碎的同时还能够产生气流,能够促进秸秆的下落,这样的设置既提高了粉碎的效率和效果,又促进了秸秆的下落,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产能;秸秆经过粉碎后,被甩料板16在转动中逐渐从粉碎桶2右壁的开口甩出,转动固定片19打开出料挡板17,即可收集秸秆碎末,这样的设置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又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取用秸秆粉末,同时粉碎机构和储存空间分离,还能够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