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4065U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4065U CN206274065U CN201621409874.3U CN201621409874U CN206274065U CN 206274065 U CN206274065 U CN 206274065U CN 201621409874 U CN201621409874 U CN 201621409874U CN 206274065 U CN206274065 U CN 2062740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lutch
- sun gear
- ring gear
- output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壳体;驱动电机,其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并具有输出动力的输出轴;行星齿轮系,其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和内齿圈;内齿圈制动器,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内齿圈的制动毂与所述内齿圈固定,并通过选择性的对内齿圈制动毂的制动实现内齿圈的制动;太阳轮制动器,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太阳轮制动器的制动毂与所述太阳轮的输入轴固定,并通过选择性的对太阳轮制动器的制动毂制动来实现太阳轮的制动;第一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内齿圈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内齿圈结合和分离;第二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太阳轮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太阳轮结合和分离,驱动系统通过单个行星排和双离合器配合,实现三档变速,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传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新型、节能、环保车辆,尤其是在当今空气污染严重的大环境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取代了传统汽车的发动机,电动机可带载启动,并且通过合理的配置满足汽车使用要求,这是与发动机的很大区别。在电动车上使用多挡变速器已经不合适,但若取消变速传动装置,则难于兼顾汽车爬坡和高速行驶等要求,特别是中小型汽车,有必要针对电动机的工作特性重新设计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目前的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电动车用两挡变速器既有采用平行轴式的布置形式,又有采用行星排式的布置形式。对于采用平行轴式布置形式的两挡变速器,多通过同步器或离合器来实现挡位的切换;对于采用行星排式布置形式的两挡变速器,多是通过离合器或者制动器组合来实现挡位的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通过单个行星排和双离合器配合,实现三档变速,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包括:
变速器壳体;
驱动电机,其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并具有输出动力的输出轴;
行星齿轮系,其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和内齿圈;
内齿圈制动器,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内齿圈的制动毂与所述内齿圈固定,并通过选择性的对内齿圈制动毂的制动实现内齿圈的制动;
太阳轮制动器,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太阳轮制动器的制动毂与所述太阳轮的输入轴固定,并通过选择性的对太阳轮制动器的制动毂制动来实现太阳轮的制动;
第一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内齿圈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内齿圈结合和分离;
第二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太阳轮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太阳轮结合和分离;
其中,当选择一挡时,所述内齿圈制动,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
当选择二挡时,所述内齿圈旋转,所述太阳轮制动,所述第一离合器结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
当选择三挡时,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
转子,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
定子,其与所述变速器壳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内壁。
优选的是,还包括差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包括:
差速器壳体,其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差速器齿轮轴,其可旋转连接所述差速器壳体;
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其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齿轮轴上;
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其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齿轮轴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
左输出半轴,其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与左半轴齿轮固定,所述左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啮合;
右输出半轴,其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与右半轴齿轮固定,所述右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啮合。
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轮制动器固定在所述内壁上,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套设在所述右输出半轴。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太阳轮输出轴为空心轴,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内齿圈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太阳轮输出轴上;所述离合器盖和压盘可旋转的支撑所述太阳轮输出轴上;所述右输出半轴穿过所述太阳轮输出轴和驱动电机输出轴伸出。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啮合;
第二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啮合;
第三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同轴;
第四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套设在所述右输出半轴上,并与所述第三减速齿轮和所述第一离合器壳体啮合。
优选的是,当选择倒挡时,所述内齿圈制动,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所述驱动电机的反转动力通过所述行星架传递至输出轴。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在车制动时切换成发电机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通过单个行星排和双离合器配合,实现三档变速,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传动效率,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同时,在传动过程中,啮合的齿轮数较少,有效提高传动效率。
2、驱动电机和变速器集成为一体,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电驱动系统的成本,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反转,所以通过电机反转来实现倒挡,取消了倒挡的换挡执行机构,结构更加紧凑,且倒挡控制简单,易实现。
3、驱动电机存在两种工作模式,当整车处于驱动工况时,驱动电机处于电动机工作模式,为整车行驶提供动力,当整车处于制动工况时,驱动电机转换为发电机模式,起到制动能量回收,提高整车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挡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挡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挡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挡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部分,二级减速装置、变速器部分、差速器部分和输出半轴部分组成,其中变速器部分由行星排、制动器和离合器组成。
电机部分由驱动电机输出轴22,驱动电机定子23和驱动电机转子24组成,其中驱动电机定子23通过过盈配合与变速器壳体12连接,驱动时,驱动电机处于电动机模式,制动时,驱动电机处于发电机模式。
行星排由太阳轮8、行星齿轮9、行星架10和内齿圈11组成,内齿圈制动器13的制动盘与变速器壳体12连接,内齿圈制动器13的制动毂与内齿圈11固连,并且通过内齿圈制动器13的分离、结合来实现内齿圈11的转动和制动,太阳轮制动器20的制动盘与变速器壳体12连接,太阳轮制动器20的制动毂与太阳轮输入轴14固连,并且通过太阳轮制动器20的分离、结合来实现太阳轮8的转动和制动。
第一离合器15的摩擦片与内齿圈11相连,第一离合器15的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与第四减速齿轮18相连,通过第一离合器15的分离、结合实现动力从内齿圈的传递与切断,第二离合器16的摩擦片与太阳轮输入轴14相连,第二离合器16的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与第四减速齿轮15相连,通过第二离合器16的分离、结合实现动力从太阳轮的传递与切断。
变速器壳体12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内壁。
差速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由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齿轮轴5,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组成,其中差速器壳体1与行星架10连接,半轴部分由左输出半轴3和右输出半轴25组成。左输出半轴3,其穿过第一容纳腔,与左半轴齿轮4固定,左半轴齿轮4与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啮合;右输出半轴25,其穿过第二容纳腔,与右半轴齿轮6固定,右半轴齿轮6与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啮合,太阳轮制动器20固定在内壁上,第一离合器16和第二离合器16套设在右输出半轴15上,第一减速齿轮21,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并与驱动电机输出轴22啮合;第二减速齿轮19,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并与第一减速齿轮21啮合;第三减速齿轮17,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并与第二减速齿轮19同轴;第四减速齿轮18,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套设在右输出半轴25上,并与第三减速齿轮17和第一离合器15的壳体啮合。
驱动电机输出轴22为空心轴,其可旋转的支撑在变速器壳体12上,,太阳轮输出轴为空心轴,其可旋转的支撑在变速器壳体12上;内齿圈11可旋转的支撑在太阳轮输出轴上;离合器盖和压盘可旋转的支撑太阳轮输出轴上;右输出半轴25穿过太阳轮输出轴和驱动电机输出轴22伸出。
电驱动桥系统的挡位切换由第一离合器15、第二离合器16、内齿圈制动器13、太阳轮制动器20协作来实现,实施以电驱动系统的三挡变速过程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选择一挡时,驱动电机正转,实现整车前进的电机转动方向为正转方向,内齿圈制动器13(常闭)不工作,即保持闭合状态,内齿圈11与变速器壳体12结合,即内齿圈11被制动,太阳轮制动器20(常开)不工作,不起制动作用,即太阳轮8保持自由转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5不工作,第二离合器16工作,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22末端传递到第一减速齿轮21,接着传递到与其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19,再传递到同轴的第三减速齿轮17,然后传递到第四减速齿轮18,第四减速齿轮18带动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转动,由于第一离合器15不工作,第二离合器16工作,动力经第二离合器16传递到太阳轮输入轴14,然后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10,经行星架9传递到差速器壳体1,转动的差速器壳体1带动与其连接的差速器齿轮轴5转动,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差速器齿轮轴5上的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随差速器齿轮轴5公转,并且随左右半轴转速不同发生自转,起到差速效果,并且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与其啮合的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上,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带动左输出半轴3转动,左输出半轴3将动力传递到左侧车轮,同理,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带动右输出半轴25转动,右输出半轴25将动力传递到右侧车轮,实现动力的传递。
如图3所示,选择二挡时,驱动电机正转,内齿圈制动器13(常闭)工作,即保持开启状态,即内齿圈11与变速器壳体12分离,即内齿圈11保持自由转动状态,太阳轮制动器20(常开)工作,起制动作用,即太阳轮8与变速器壳体12相连,被制动,第一离合器15工作,第二离合器16不工作,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22末端传递到第一减速齿轮21,传递到与其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19,再传递到同轴的第三减速齿轮17,然后传递到第四减速齿轮18,第四减速齿轮18带动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转动,由于第一离合器15工作,第二离合器16不工作,动力经第一离合器15传递到内齿圈11,然后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10,经行星架9传递到差速器壳体1,转动的差速器壳体1带动与其连接的差速器齿轮轴5转动,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差速器齿轮轴5上的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随差速器齿轮轴5公转,并且随左右半轴转速不同发生自转,起到差速效果,并且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与其啮合的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上,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带动左输出半轴3转动,左输出半轴3将动力传递到左侧车轮,同理,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带动右输出半轴25转动,右输出半轴25将动力传递到右侧车轮,实现动力的传递。
如图4所示,当选择三挡时,驱动电机正转,内齿圈制动器13工作,即保持开启状态,即内齿圈11与变速器壳体12分离,即内齿圈11保持自由转动状态。太阳轮制动器20不工作,即太阳轮8保持自由转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5工作,第二离合器16也工作,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22末端传递到第一减速齿轮21,传递到与其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19,再传递到同轴的第三减速齿轮17,然后传递到第四减速齿轮18,第四减速齿轮18带动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转动,由于第一离合器15工作,第二离合器16也工作,动力经第一离合器15传递到内齿圈11,经第二离合器16传递到太阳轮输入轴14,然后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10,经行星架9传递到差速器壳体1,转动的差速器壳体1带动与其连接的差速器齿轮轴5转动,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差速器齿轮轴5上的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随差速器齿轮轴5公转,并且随左右半轴转速不同发生自转,起到差速效果,并且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与其啮合的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上,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带动左输出半轴3转动,左输出半轴3将动力传递到左侧车轮,同理,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带动右输出半轴25转动,右输出半轴25将动力传递到右侧车轮,实现动力的传递。
倒挡时,驱动电机反转(与正转方向相反),内齿圈制动器13不工作,即保持闭合状态,内齿圈11与变速器壳体12结合,即内齿圈11被制动。太阳轮制动器20不工作,不起制动作用,即太阳轮8保持自由转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5不工作,第二离合器16工作,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22末端传递到第一减速齿轮21,传递到与其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19,再传递到同轴的第三减速齿轮17,然后传递到第四减速齿轮18,第四减速齿轮18带动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转动,由于第一离合器15不工作,第二离合器16工作,动力经第二离合器16传递到太阳轮输入轴14,然后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10,经行星架9传递到差速器壳体1,转动的差速器壳体1带动与其连接的差速器齿轮轴5转动,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差速器齿轮轴5上的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随差速器齿轮轴5公转,并且随左右半轴转速不同发生自转,起到差速效果,并且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与其啮合的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和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上,差速器左半轴齿轮4带动左输出半轴3转动,左输出半轴3将动力传递到左侧车轮,同理,差速器右半轴齿轮6带动右输出半轴25转动,右输出半轴25将动力传递到右侧车轮,实现动力的传递,使整车倒向行驶。
当选择空挡时,第一离合器15和第二离合器16均不工作,使得驱动电机输出轴22与左输出半轴3和右输出半轴25处于分离状态,切断了动力的传递。
一挡升二挡过程,通过换挡控制单元实现内齿圈制动器13(常闭)由不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太阳轮制动器20(常开)由不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第一离合器15由不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第二离合器16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不工作状态。
二挡升一挡过程,通过换挡控制单元实现内齿圈制动器13(常闭)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不工作状态,太阳轮制动器20(常开)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不工作状态,第一离合器15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不工作状态,第二离合器16由不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
二挡升三挡过程,通过换挡控制单元实现太阳轮制动器20(常开)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不工作状态,第二离合器16由不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
三挡降二挡过程,通过换挡控制单元实现太阳轮制动器20(常开)由不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第二离合器16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不工作状态。
整车以一挡行驶需制动时,驱动电机由电动机模式切换到发电机模式,对传动系统起到拖动作用,将整车的行驶动能转换为电能。
当整车以二挡行驶需制动时,驱动电机由电动机模式切换到发电机模式,对传动系统起到拖动作用,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
该电驱动系统的换挡执行元件按照表1进行工作
表1
表1中“○”表示分离,“●”表示结合,B1表示内齿圈制动器13,B2表示太阳轮制动器20,Cl表示第一离合器15,C2表示第二离合器16。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器壳体;
驱动电机,其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并具有输出动力的输出轴;
行星齿轮系,其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和内齿圈;
内齿圈制动器,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内齿圈的制动毂与所述内齿圈固定,并通过选择性的对内齿圈制动毂的制动实现内齿圈的制动;
太阳轮制动器,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太阳轮制动器的制动毂与所述太阳轮的输入轴固定,并通过选择性的对太阳轮制动器的制动毂制动来实现太阳轮的制动;
第一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内齿圈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内齿圈结合和分离;
第二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太阳轮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太阳轮结合和分离;
其中,当选择一挡时,所述内齿圈制动,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
当选择二挡时,所述内齿圈旋转,所述太阳轮制动,所述第一离合器结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
当选择三挡时,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
转子,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
定子,其与所述变速器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包括:
差速器壳体,其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差速器齿轮轴,其可旋转连接所述差速器壳体;
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其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齿轮轴上;
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其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齿轮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输出半轴,其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与左半轴齿轮固定,所述左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齿轮啮合;
右输出半轴,其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与右半轴齿轮固定,所述右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制动器固定在所述内壁上,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套设在所述右输出半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太阳轮输出轴为空心轴,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内齿圈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太阳轮输出轴上;所述离合器盖和压盘可旋转的支撑所述太阳轮输出轴上;所述右输出半轴穿过所述太阳轮输出轴和驱动电机输出轴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啮合;
第二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啮合;
第三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同轴;
第四减速齿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套设在所述右输出半轴上,并与所述第三减速齿轮和所述第一离合器壳体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和6-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选择倒挡时,所述内齿圈制动,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所述驱动电机的反转动力通过所述行星架传递至输出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在车制动时切换成发电机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9874.3U CN206274065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9874.3U CN206274065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4065U true CN206274065U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906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0987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065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40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3617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CN110296194A (zh) * | 2019-07-01 | 2019-10-01 | 重庆大学 | 一种行星式三挡换挡装置 |
-
2016
- 2016-12-21 CN CN201621409874.3U patent/CN2062740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3617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CN110296194A (zh) * | 2019-07-01 | 2019-10-01 | 重庆大学 | 一种行星式三挡换挡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63617A (zh)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105443707B (zh) | 一种基于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装置 | |
CN105508526B (zh) | 一种基于双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6000959U (zh) | 一种基于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 | |
CN105346410B (zh) | 双电机动力驱动总成 | |
CN105508525A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5479218U (zh) | 一种基于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装置 | |
CN106195194B (zh) | 一种基于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539130A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的电驱动桥 | |
CN105546073A (zh) | 一种基于双级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7049266U (zh) | 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 | |
CN205534190U (zh) | 一种纯电动车集成式动力系统 | |
CN205523681U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的电驱动桥 | |
CN205997708U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 | |
CN105570419A (zh) | 一种基于双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装置 | |
CN109058402A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双行星轮变速器及控制方法 | |
CN201322084Y (zh) | 一种集成基于行星齿轮两档变速机构的电力无级变速器 | |
CN105501057B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1420838Y (zh) | 一种手动双输出轴变速器 | |
CN106314136B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371520U (zh) | 一种基于双级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5365238U (zh) |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6274065U (zh) | 一种基于三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 | |
CN206884717U (zh) | 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 |
CN107020935A (zh) | 一种基于滑套换挡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