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6086348U -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86348U
CN206086348U CN201620980133.4U CN201620980133U CN206086348U CN 206086348 U CN206086348 U CN 206086348U CN 201620980133 U CN201620980133 U CN 201620980133U CN 206086348 U CN206086348 U CN 206086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dler gear
clutch
synchroniz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801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姚进
李华
李超
王焌雄
邹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9801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86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86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863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发动机、双质量飞轮、三个离合器、三根输入轴、输出轴、六个固定齿轮、十个空套齿轮、五个同步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可控制发动机动力输入,第三离合器可控制电动机‑发电机组动力输入,并可将发动机与电动机‑发电机组输出动力耦合,实现混合动力传动。本实用新型具有混合动力传动、动力换挡、换挡快捷、电动机‑发电机组充电便捷、较高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属于混合动力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条件下,混合动力汽车是电动汽车中最具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车型。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它既有燃料发动机动力性好、反应快和工作时间长的优点,又有电动机无污染和低噪声的好处,达到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最佳匹配。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4921867U公开了一种车用三离合器变速器,采用三个摩擦式离合器分别控制不同的档位数,档位数分别为3n+1、3n+2、3n+3(n=0、1、2、3……),但不能实现混合动力功能,从而不具备混合动力传动的优点。专利CN105196857A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并联式混合动力多档变速箱,仅采用一个摩擦式离合器来控制换挡,故不能实现快速换挡。专利CN103557285A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联齿轮的短惰轮轴双离合器变速箱,短惰轮轴的采用影响了变速箱整体的平衡性,使其内部布置不均匀、整体不平顺,占用变速箱内部空间较大,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发动机(1),双质量飞轮(2)、电动机-发电机组(13)、双离合器(32)、第三离合器(14)、第一输入轴(5)、第二输入轴(6)、第三输入轴(15)、输出轴(28)、第一固定齿轮(7)、第二固定齿轮(8)、第三固定齿轮(9)、第四固定齿轮(10)、第五固定齿轮(11)、第六固定齿轮(12)、第一空套齿轮(19)、第二空套齿轮(21)、第三空套齿轮(22)、第四空套齿轮(24)、第五空套齿轮(25)、第六空套齿轮(27)、第七空套齿轮(16)、第八空套齿轮(17)、第九空套齿轮(18)、第十空套齿轮(31)、第一同步器(20)、第二同步器(23)、第三同步器(26)、第四同步器(29)、第五同步器(30)。
所述电动机-发电机组(13)既可用作电动机使用,又可用作发电机使用。
所述双离合器(32)包括第一离合器(3)与第二离合器(4)。
其连接关系为:所述发动机(1)与所述双质量飞轮(2)相连接,所述双质量飞轮(2)与所述双离合器(32)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5)与所述双离合器(32)中的第一离合器(3)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6)与所述双离合器(32)中的第二离合器(4)相连接。其中,第二输入轴(6)为空心轴,套在第一输入轴(5)上。
在所述第一输入轴(5)上,依次连接有第四固定齿轮(10),第五固定齿轮(11),第六固定齿轮(12)。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固定齿轮(7),第二固定齿轮(8),第三固定齿轮(9)。
所述电动机-发电机组(13)与所述第三离合器(14)连接,第三离合器(14)与所述第三输入轴(15)相连接。在所述第三输入轴(15)上依次连接有第七空套齿轮(16)、第八空套齿轮(17)、第九空套齿轮(18)、第十空套齿轮(31)、第四同步器(29)、第五同步器(30)。
在所述输出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空套齿轮(19)、第一同步器(20)、第二空套齿轮(21)、第三空套齿轮(22)、第二同步器(23)、第四空套齿轮(24)、第五空套齿轮(25)、第三同步器(26)、第六空套齿轮(27)。
所述第一空套齿轮(19)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齿轮(7)、第七空套齿轮(16)常啮合;所述第二空套齿轮(21)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齿轮(8)、第八空套齿轮(17)常啮合;所述第三空套齿轮(22)与所述第三固定齿轮(9)常啮合;所述第四空套齿轮(24)分别与所述第四固定齿轮(10)、第九空套齿轮(18)常啮合;所述第五空套齿轮(25)与所述第五固定齿轮(11)与第十空套齿轮(31)常啮合;所述第六空套齿轮(27)与所述第六固定齿轮(12)常啮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离合器控制发动机动力输入,使得档位切换时没有动力中断,且换挡快捷;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独离合器控制电动机-发电机组动力输入与双离合器控制发动机动力输入相结合,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实现并联式混合动力传动,在低速工况可实现纯电机驱动,在爬坡、高速等工况可实现混合驱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动机与电动机-发电机组互相提供转矩支持的换挡方式,实现了动力换挡,提高动力性能和换挡舒适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机的正反转,可以免去倒挡短惰轮轴的使用,节省变速器空间,提高了变速器箱体的整体牢固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动机-发电机组既可作电动机使用,又可作发电机使用,故不需外部充电系统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动机1挡时变速器的动力传动图。
图3为电动机-发动机组1挡时变速器的动力传动图。
图4为发动机2挡、电动机-发动机组1挡时变速器的混合动力传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车用混合动力变速器,由发动机(1),双质量飞轮(2),三个离合器(3、4、14),三根输入轴(5、6、15),输出轴(28),六个固定齿轮(7、8、9、10、11、12),十个空套齿轮(19、21、22、24、25、27、16、17、18、31),五个同步器(20、23、26、29、30),电动机-发电机组(13)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有空套齿轮与支承它们的轴可以相对转动,但不能相对移动;所有同步器与支承它们的轴可以相对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所有固定齿轮与它们所在的轴固定为一个整体,不能与轴产生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有同步器都有三个位置,分别是左位、中位和右位。同步器处于左位时,与它左边的空套齿轮结合,使它左边的空套齿轮与轴同步旋转;同步器处于右位时,与它右边的空套齿轮结合,使它右边的空套齿轮与轴同步旋转;同步器处于中位时,对它左边和右边的齿轮均不产生约束。
第二输入轴(6)为空心轴,套在第一输入轴(5)上。第一输入轴(5)、第三输入轴(15)及输出轴(28)互相空间平行布置。
第一输入轴(5)上安装有第四固定齿轮(10)、第五固定齿轮(11)、第六固定齿轮(12)。
第二输入轴(6)上安装有第一固定齿轮(7)、第二固定齿轮(8)、第三固定齿轮(9)。
输出轴(28)上安装有第一空套齿轮(19)、第二空套齿轮(21)、第三空套齿轮(22)、第四空套齿轮(24)、第五空套齿轮(25)、第六空套齿轮(27)、第一同步器(20)、第二同步器(23)、第三同步器(26)。第一同步器(20)安装在第一空套齿轮(19)与第二空套齿轮(21)之间,当第一同步器(20)处于左位时,它与第一空套齿轮(19)结合,使第一空套齿轮(19)与输出轴(28)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一同步器(20)处于右位时,它与第二空套齿轮(21)结合,使第一空套齿轮(19)与输出轴(28)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一同步器(20)处于中位时,它对第一空套齿轮(19)和第二空套齿轮(21)均没有约束。第二同步器(23)安装在第三空套齿轮(22)与第四空套齿轮(24)之间,当第二同步器(23)处于左位时,它与第三空套齿轮(22)结合,使第三空套齿轮(22)与输出轴(28)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二同步器(23)处于右位时,它与第四空套齿轮(24)结合,使第四空套齿轮(24)与输出轴(28)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二同步器(23)处于中位时,它对第三空套齿轮(22)和第四空套齿轮(24)均没有约束。第三同步器(26)安装在第五空套齿轮(25)与第六空套齿轮(27)之间,当第三同步器(26)处于左位时,它与第五空套齿轮(25)结合,使第五空套齿轮(25)与输出轴(28)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三同步器(26)处于右位时,它与第六空套齿轮(27)结合,使第六空套齿轮(27)与输出轴(28)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三同步器(26)处于中位时,它对第五空套齿轮(25)和第六空套齿轮(27)均没有约束。
第三输入轴(15)上安装有第七空套齿轮(16)、第八空套齿轮(17)、第九空套齿轮(18)、第十空套齿轮(31)、第四同步器(29)、第五同步器(30)。第四同步器(29)安装在第七空套齿轮(16)与第八空套齿轮(17)之间,当第四同步器(29)处于左位时,它与第七空套齿轮(16)结合,使第七空套齿轮(16)与第三输入轴(15)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四同步器(16)处于右位时,它与第八空套齿轮(17)结合,使第八空套齿轮(17)与第三输入轴(15)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四同步器(29)处于中位时,它对第七空套齿轮(16)和第八空套齿轮(17)均没有约束。第五同步器(30)安装在第九空套齿轮(18)与第十空套齿轮(31)之间,当第五同步器(30)处于左位时,它与第九空套齿轮(18)结合,使第九空套齿轮(18)与第三输入轴(15)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五同步器(30)处于右位时,它与第十空套齿轮(31)结合,使第十空套齿轮(31)与第三输入轴(15)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第五同步器(30)处于中位时,它对第九空套齿轮(18)和第十空套齿轮(31)均没有约束。
当第一离合器(3)接合时,发动机(1)动力由第一输入轴(5)输入;当第二离合器(4)接合时,发动机(1)动力由第二输入轴(6)输入;当第三离合器(14)接合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
可将动力输入分为以下三个模式:纯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纯电动机-发电机组动力输入模式、混合动力输入模式。
在纯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中,发动机(1)匹配1至6个前进档位:
发动机(1)在1档工况时,第二离合器(4)接合,第一同步器(20)处于左位与第一空套齿轮(19)结合。此时,发动机(1)动力通过双质量飞轮(2)以及第二离合器(4),由第二输入轴(6)输入,经过第一固定齿轮(7)、第一空套齿轮(19),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发动机(1)在2档工况时,第一离合器(3)接合,第二同步器(23)处于右位与第四空套齿轮(24)结合。此时,发动机(1)动力通过双质量飞轮(2)以及第一离合器(3),由第一输入轴(5)输入,经过第四固定齿轮(10)、第四空套齿轮(24),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发动机(1)在3档工况时,第二离合器(4)接合,第一同步器(20)处于右位与第二空套齿轮(21)结合。此时,发动机(1)动力通过双质量飞轮(2)以及第二离合器(4),由第二输入轴(6)输入,经过第二固定齿轮(8)、第二空套齿轮(21),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发动机(1)在4档工况时,第一离合器(3)接合,第三同步器(26)处于左位与第五空套齿轮(25)结合。此时,发动机(1)动力通过双质量飞轮(2)以及第一离合器(3),由第一输入轴(5)输入,经过第五固定齿轮(11)、第五空套齿轮(25),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发动机(1)在5档工况时,第二离合器(4)接合,第二同步器(23)处于左位与第三空套齿轮(22)结合。此时,发动机(1)动力通过双质量飞轮(2)以及第二离合器(4),由第二输入轴(6)输入,经过第三固定齿轮(9)、第三空套齿轮(22),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发动机(1)在6档工况时,第一离合器(3)接合,第三同步器(26)处于右位与第六空套齿轮(27)结合。此时,发动机(1)动力通过双质量飞轮(2)以及第一离合器(3),由第一输入轴(5)输入,经过第六固定齿轮(12)、第六空套齿轮(27),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在纯电动机-发电机组动力输入模式中,电动机-发电机组(13)匹配1至4个前进挡位、1至4个倒挡挡位: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1挡工况时,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四同步器(29)处于左位与第七空套齿轮(16)结合,第一同步器(20)处于左位与第一空套齿轮(19)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七空套齿轮(16)、第一空套齿轮(19),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2挡工况时,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五同步器(30)处于左位与第九空套齿轮(18)结合,第二同步器(23)处于右位与第四空套齿轮(24)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九空套齿轮(18)、第四空套齿轮(24),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3挡工况时,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四同步器(29)处于右位与第八空套齿轮(17)结合,第一同步器(20)处于右位与第二空套齿轮(21)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八空套齿轮(17)、第二空套齿轮(21),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4挡工况时,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五同步器(30)处于右位与第十空套齿轮(31)结合,第三同步器(26)处于左位与第五空套齿轮(25)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十空套齿轮(31)、第五空套齿轮(25),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倒挡1挡工况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反向工作,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均断开,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四同步器(29)处于左位与第七空套齿轮(16)结合,第一同步器(20)处于左位与第一空套齿轮(19)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七空套齿轮(16)、第一空套齿轮(19),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倒挡2挡工况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反向工作,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均断开,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五同步器(30)处于左位与第九空套齿轮(18)结合,第二同步器(23)处于右位与第四空套齿轮(24)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九空套齿轮(18)、第四空套齿轮(24),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倒挡3挡工况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反向工作,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均断开,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四同步器(29)处于右位与第八空套齿轮(17)结合,第一同步器(20)处于右位与第二空套齿轮(21)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八空套齿轮(17)、第二空套齿轮(21),再由输出轴(28)输出。
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倒挡4挡工况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反向工作,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均断开,第三离合器(14)接合,第五同步器(30)处于右位与第十空套齿轮结合,第三同步器(26)处于左位与第五空套齿轮(25)结合。此时,电动机-发电机组(13)动力通过第三离合器(14),由第三输入轴(15)输入,经过第十空套齿轮(31)、第五空套齿轮(25),再由输出轴(28)输出。
在混合动力输入模式中,发动机(1)1挡时,可以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2挡、4挡相匹配;发动机(1)2挡时,可以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2挡、3挡、4挡相匹配;发动机(1)3挡时,可以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2挡、3挡、4挡相匹配;发动机(1)4挡时,可以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2挡、3挡、4挡相匹配;发动机(1)5挡时,可以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2挡、3挡、4挡相匹配;发动机(1)6挡时,可以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2挡、3挡、4挡相匹配。在混合动力输入模式中,在爬坡行驶时,混合动力输入可以获得更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行驶时,电动机和发动机能够同时向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混合动力输入可以获得更高的行驶速度。
动力换挡功能:在发动机(1)1挡升2挡的工况中,换挡前发动机(1)与电动机-发电机组(13)均在在1挡工作;换挡过程中,第二离合器(4)分离,第一离合器(1)接合,第二同步器(23)滑至右位与第四空套齿轮(24)结合;换挡过程中电动机-发电机组(13)工作在1挡,为发动机(1)换挡过程提供转矩支持,实现动力换挡;换挡结束后,发电机(1)工作在2挡,电动机-发电机组(13)依然工作在1挡。
在电动机-发电机组(13)1挡升2挡工况中,换挡前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1挡工作,发动机(1)在2挡工作;换挡过程中,第四同步器(29)滑至中位,第五同步器(30)滑至左位与第九空套齿轮(18)结合;换挡工程中发动机(1)工作在2挡,为电动机-发电机组(13)换挡过程提供转矩支持,实现动力换挡;换挡结束后,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2挡工作,发动机(1)依然在2挡工作。在动力换挡过程中,其余档位动力换挡过程与发动机(1)或电动机-发电机组(13)在1挡升2挡换挡进程实施类同。
充电功能:当电动机-发电机组(13)电量不足时,由发动机(1)输出动力,电动机-发电机组(13)没有动力输出,根据正在使用的档位,调节第四同步器(29)或第五同步器(30),使其处于左位或右位,并接合第三离合器(14),使动力经过第一输入轴(5)或第二输入轴(6)以及输出轴(28)、第三输入轴(15),输入至电动机-发电机组(13)处,使其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起来。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双质量飞轮(2)、电动机-发电机组(13)、双离合器(32)、第三离合器(14)、第一输入轴(5)、第二输入轴(6)、第三输入轴(15)、输出轴(28)、第一固定齿轮(7)、第二固定齿轮(8)、第三固定齿轮(9)、第四固定齿轮(10)、第五固定齿轮(11)、第六固定齿轮(12)、第一空套齿轮(19)、第二空套齿轮(21)、第三空套齿轮(22)、第四空套齿轮(24)、第五空套齿轮(25)、第六空套齿轮(27)、第七空套齿轮(16)、第八空套齿轮(17)、第九空套齿轮(18)、第十空套齿轮(31)、第一同步器(20)、第二同步器(23)、第三同步器(26)、第四同步器(29)、第五同步器(30);
所述电动机-发电机组(13)既可用作电动机使用,又可用作发电机使用;
所述双离合器(32)包括第一离合器(3)与第二离合器(4);
其连接关系为:所述发动机(1)与所述双质量飞轮(2)相连接,所述双质量飞轮(2)与所述双离合器(32)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5)与所述双离合器(32)中的第一离合器(3)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6)与所述双离合器(32)中的第二离合器(4)相连接其中,第二输入轴(6)为空心轴,套在第一输入轴(5)上;
在所述第一输入轴(5)上,依次连接有第四固定齿轮(10),第五固定齿轮(11),第六固定齿轮(12);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固定齿轮(7),第二固定齿轮(8),第三固定齿轮(9);
所述电动机-发电机组(13)与所述第三离合器(14)连接,第三离合器(14)与所述第三输入轴(15)相连接;在所述第三输入轴(15)上依次连接有第七空套齿轮(16)、第八空套齿轮(17)、第九空套齿轮(18)、第十空套齿轮(31)、第四同步器(29)、第五同步器(30);
在所述输出轴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空套齿轮(19)、第一同步器(20)、第二空套齿轮(21)、第三空套齿轮(22)、第二同步器(23)、第四空套齿轮(24)、第五空套齿轮(25)、第三同步器(26)、第六空套齿轮(27);
所述第一空套齿轮(19)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齿轮(7)、第七空套齿轮(16)常啮合;所述第二空套齿轮(21)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齿轮(8)、第八空套齿轮(17)常啮合;所述第三空套齿轮(22)与所述第三固定齿轮(9)常啮合;所述第四空套齿轮(24)分别与所述第四固定齿轮(10)、第九空套齿轮(18)常啮合;所述第五空套齿轮(25)与所述第五固定齿轮(11)与第十空套齿轮(31)常啮合;所述第六空套齿轮(27)与所述第六固定齿轮(12)常啮合。
CN201620980133.4U 2016-08-30 2016-08-30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86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0133.4U CN206086348U (zh) 2016-08-30 2016-08-30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0133.4U CN206086348U (zh) 2016-08-30 2016-08-30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86348U true CN206086348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801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86348U (zh) 2016-08-30 2016-08-30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86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4442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四川大学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4442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四川大学 车用混合动力三离合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1261B2 (ja) 自動車両用ハイブリッド伝動装置
CN202180738U (zh) 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104477023B (zh) 多自由度动力换挡并联形式混合动力多挡变速箱
CN105398323B (zh) 商用车辆动力换挡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3511615A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输装置
CN111976463A (zh) 能实现单电机两档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EP3476637A1 (en) Power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CN112193049A (zh) 一种多档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11497589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及其动力传递方法
CN111231646A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0901366B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汽车
CN105196857B (zh) 商用车并联式混合动力多挡变速箱
CN109664746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和混合动力装置
CN105485265A (zh) 一种多挡位动力换挡并联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8895128A (zh) 具有双联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WO2024051371A1 (zh) 一种多挡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传动系统
CN206914128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
CN105172569A (zh) 商用车动力换挡并联式混合动力多挡变速箱
CN106585360A (zh) 混合动力两挡变速器传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6359902U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864243A (zh) 七速双离合器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12193048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多模式驱动系统
CN206568870U (zh)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装置
CN105485264B (zh) 一种并联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5240462B (zh) 动力换挡并联形式混合动力多挡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