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7320U - 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57320U CN205957320U CN201620972185.7U CN201620972185U CN205957320U CN 205957320 U CN205957320 U CN 205957320U CN 201620972185 U CN201620972185 U CN 201620972185U CN 205957320 U CN205957320 U CN 205957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compressor
- row
- vapor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第一冷凝器和室外风机,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蒸发器,辅助热变换系统;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一蒸发器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的一端相连,第一冷凝器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蒸发器连接至第一压缩机的吸气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间空调,特别之处在于该列间空调具有自带再热除湿功能以及双制冷功能。
背景技术
传统机房空调,在湿度较大时进行除湿,往往导致控制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因此需要电加热以维持温度,而电加热功率较大,耗能高。
而另一方面,数据中心机房通常采用列间空调对机房设备进行降温,列间空调采用冷通道封闭,冷通道外部温度较高,使得人员在冷通道外部时,热舒适性差,这部分热能又排掉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不足,提供一种双系统列间空调系统,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
所述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第一冷凝器13、第一压缩机1、第一蒸发器3,辅助热变换系统A;所述第一压缩机1和第一蒸发器3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5内部;
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13的一端相连,第一冷凝器13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蒸发器3连接至第一压缩机1的吸气端;
所述辅助热变换系统A包括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10、四通换向阀16、第二压缩机12,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四通换向阀16的B端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16的D端与第一热交换器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0连接至四通换向阀16的C端, 所述四通换向阀16的A端通过管道接至第二压缩机12的吸气端。
进一步的,在第一热交换器4与第二热交换器10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9,用于调节辅助热变换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在第一冷凝器13与第一蒸发器3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2,用于调节列间空调正常制冷运行的制冷剂流量。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辅助热变换系统A的第二热交换器10、第二压缩机12、四通换向阀16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5外部。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为一体成型迂回设置的铜管片式。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有一定间距,在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处设置有第一风机6。
进一步的,上述在第二热交换器10处设置有第二风机11,用于吹冷风或吹热风。
进一步的,上述辅助热变换系统中的第一热交换器4进、出端设有一对截止阀7。
进一步的,上述用于安装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箱体8安装在列间空调箱体5上,其中第一压缩机1、第一节流装置2、第一蒸发器3、辅助热变换系统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设置在列间空调柜体5内,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第二压缩机12、第二热交换器10、第二节流装置9、四通换向阀16设置在辅助热变换系统箱体8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列间空调增设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的第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采用分离式双系统,利用热泵技术,吸收废热通道的热量,实现替代常规的电加热进行再热,不仅节能,也能降低冷通道外的温度,提高舒适性;当列间空调系统制冷压力较大时或需要快速制冷或列间空调故障时,辅助热变换系统可以实现制冷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截止阀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带截止阀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的单制冷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带截止阀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的再热冷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带截止阀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的双制冷模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带截止阀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的列间空调故障下的辅助制冷模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截止阀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
所述室外机包括第一冷凝器13和室外风机14,
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一蒸发器3,辅助热变换系统;所述第一压缩机1和第一蒸发器3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5内部;第一压缩机1也可以设在室外机内。
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13的一端相连,第一冷凝器13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蒸发器3连接至第一压缩机1的吸气端;进一步的,在第一冷凝器13与第一蒸发器3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2,用于调节列间空调正常制冷运行的制冷剂流量;
所述辅助热变换系统A包括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10、四通换向阀16、第二压缩机12,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四通换向阀16的B端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16的D端与第一热交换器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0连接至四通换向阀16的C端, 所述四通换向阀16的A端通过管道接至第二压缩机12的吸气端;进一步的,在第一热交换器4与第二热交换器10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9,用于调节辅助热变换系统的制冷剂流量。
其中所述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第二热交换器10、第二压缩机12、四通换向阀16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5外部。
进一步的,在第一热交换器4与第二热交换器10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4,用于调节列间空调需要再热时的再热回路的制冷剂流量(即12-16(B-D)-4-9-10-16(C-A)-12回路);或者,用于调节列间空调需要双制冷模式或辅助制冷的制冷剂流量(即12-16(B-C)-10-9-4-16(D-A)-12回路);
进一步地,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可以为一体成型迂回设置的铜管片式,或两者有一定间距,其间距为铜管直径的三倍,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可以将平面改为弧面,该设计使导热性显著提高两倍,也可以在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处设置有第一风机6。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可以将平面改为弧面。
也可以在第二热交换器10处设置有第二风机11,用于吹冷风或吹热风,第一风机6的送风量为第二风机11送风量的2.5倍,该设计可实现最佳的吸收废热通道的热量,也能最好的降低冷通道外的温度,提高舒适性。
进一步的,辅助热变换系统中的第一热交换器4进、出端可以设有一对截止阀7,可以方便与第一热交换器4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列间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辅助热变换系统也采用分体式,辅助热变换系统箱体8可以安装在列间空调箱体5上,其中第一压缩机1、第一节流装置2、第一蒸发器4、辅助热变换系统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设置在列间空调柜体5内,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第二压缩机12、第二热交换器10、第二节流装置9设置在辅助热变换系统箱体8内。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制冷剂的热气旁通再热,同时可以降低列间空调冷通道外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将第二热交换器10设置在列间空调冷通道外,使其与第一蒸发器3的气流完全隔离,优选地,本实施例将 第二热交换器10设置在列间空调箱顶部的辅助热变换系统箱体8,并设置第二风机11,将冷气或热气排出。
一种双系统列间空调系统包含多种工作模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单制冷模式
如附图3所示,当冷通道内部温度大于设置列间空调系统设置温度,列间空调系统正常工作时,即单制冷模式,第一压缩机1启动,第一压缩机1将第一蒸发器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进入第一冷凝器13进行冷凝放热形成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室外风机14的强制对流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空气环境中,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一冷凝器13冷凝后的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一节流装置2进行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一蒸发器3中进行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气体后进入压缩机的吸气端,通过第一风机6进行送冷风。
2)再热模式
如附图4所示,当列间空调系统需要再热时(当列间空调的制冷温度较低,但湿度较大,需要进一步降低湿度),为了达到恒温恒湿的目的,进入再加热模式,第一压缩机1启动,压缩机1将第一蒸发器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进入第一冷凝器13进行冷凝放热形成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室外风机14 的强制对流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空气环境中,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一冷凝器13冷凝后的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一节流装置2进行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一蒸发器3中进行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气体后进入压缩机的吸气端,通过第一风机6进行送冷风;
同时,将第二压缩机12启动,第二压缩机12排气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换向阀13(此时四通换向阀1不上电)的端口B、端口D进入第一热交换器4(此时第一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进行冷凝放热形成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9进行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0(此时第二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中进行蒸发吸热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返回至压缩机的吸气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通过第二风机11进行吹冷风吸收列间空调外部的热空气热量,降低了列间空调外部环境温度,对列间空调系统进行再热。当系统不需要再热时,第二压缩机12关闭。
3)双制冷模式
如附图5所示,当列间空调系统需要加大制冷量,可以控制系统进入双制冷模式,
第一压缩机1启动,压缩机1将第一蒸发器3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进入第一冷凝器13进行冷凝放热形成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室外风机14 的强制对流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空气环境中,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一冷凝器13冷凝后的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一节流装置2进行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一蒸发器3中进行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气体后进入压缩机的吸气端,通过第一风机6进行送冷风;
同时,将第二压缩机12启动,第二压缩机12排气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换向阀13(此时四通换向阀1上电)的端口B、端口C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0(此时第二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进行冷凝放热形成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9进行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第一热交换器4(此时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中进行蒸发吸热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返回至压缩机的吸气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通过第一风机6进行吹冷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通过第二风机11进行吹热风。
4)列间空调故障模式(辅助制冷)
当列间空调故障,如附图6所示,如第一压缩机异常不工作的情况下,将第二压缩机12启动,第二压缩机12排气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换向阀13(此时四通换向阀1上电)的端口B、端口C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0(此时第二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进行冷凝放热形成常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9进行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第一热交换器4(此时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中进行蒸发吸热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返回至压缩机的吸气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通过第一风机6进行吹冷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通过第二风机11进行吹热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缩机也可以设置于室外侧,与第一冷凝器设置于同一箱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
所述室外机和室内机包括第一冷凝器(13)、第一压缩机(1)、第一蒸发器(3),辅助热变换系统(A);所述第一压缩机(1)和第一蒸发器(3)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5)内部;
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13)的一端相连,第一冷凝器(13)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蒸发器(3)连接至第一压缩机(1)的吸气端;
所述辅助热变换系统(A)包括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10)、四通换向阀(16)、第二压缩机(12),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四通换向阀(16)的B端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16)的D端与第一热交换器(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二热交换器(10)连接至四通换向阀(16)的C端, 所述四通换向阀(16)的A端通过管道接至第二压缩机(12)的吸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热交换器(4)与第二热交换器(10)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9),用于调节辅助热变换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在第一冷凝器(13)与第一蒸发器(3)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2),用于调节列间空调正常制冷运行的制冷剂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热变换系统(A)的第二热交换器(10)、第二压缩机(12)、四通换向阀(16)设置在列间空调箱体(5)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为一体成型迂回设置的铜管片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有一定间距,在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一蒸发器(3)处设置有第一风机(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热交换器(10)处设置有第二风机(11),用于吹冷风或吹热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热变换系统中的第一热交换器(4)进、出端设有一对截止阀(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箱体(8)安装在列间空调箱体(5)上,其中第一压缩机(1)、第一节流装置(2)、第一蒸发器(3)、辅助热变换系统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设置在列间空调柜体(5)内,辅助热变换系统的第二压缩机(12)、第二热交换器(10)、第二节流装置(9)、四通换向阀(16)设置在辅助热变换系统箱体(8)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72185.7U CN205957320U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72185.7U CN205957320U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57320U true CN205957320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8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72185.7U Active CN205957320U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5732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6651A (zh) * | 2018-09-30 | 2020-04-07 |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 |
CN112303767A (zh) * | 2020-11-09 | 2021-02-02 | 广东立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负载下的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组件 |
-
2016
- 2016-08-30 CN CN201620972185.7U patent/CN2059573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6651A (zh) * | 2018-09-30 | 2020-04-07 |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 |
CN112303767A (zh) * | 2020-11-09 | 2021-02-02 | 广东立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负载下的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30310U (zh) |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108679870A (zh) | 一种带新风处理功能的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 |
CN100538208C (zh) | 一种双温冷水/冷风机组 | |
CN207035387U (zh) |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新风空调机 | |
CN103322656A (zh) | 热回收空调机组 | |
WO2014206012A1 (zh) | 三管制全热处理多联机空调系统及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 | |
CN111765567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595631U (zh) | 一种新风除湿空调系统 | |
CN2932185Y (zh) | 一种空调机 | |
CN108679747A (zh) | 一种新风除湿空调系统 | |
CN11281556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JPH0731096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6281897U (zh) | 新风设备 | |
CN107036194B (zh) | 高温水冷双冷源除湿新风换气机组 | |
CN205957320U (zh) | 多功能双系统列间空调装置 | |
CN209588313U (zh) | 一种多工况新风处理装置 | |
CN108826541A (zh) | 一种带回热器的除湿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WO2020244207A1 (zh) | 空调系统 | |
CN107933594A (zh) | 一种基于co2冷媒的跨临界循环轨道车辆空调系统 | |
CN116007219A (zh) |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967955U (zh) | 空调机组 | |
CN106895520A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恒温、恒湿、恒氧空调机组 | |
JP2002323247A (ja) | 天井内熱回収機 | |
CN112229003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413735U (zh) | 三管制全热处理多联机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