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7607U -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37607U CN205937607U CN201620929820.3U CN201620929820U CN205937607U CN 205937607 U CN205937607 U CN 205937607U CN 201620929820 U CN201620929820 U CN 201620929820U CN 205937607 U CN205937607 U CN 2059376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 pedestal
- annular
- damping
- middle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包括中间座体和围设于所述中间座体四周的环形座体;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设置一柔性的环形状本体;初始状态下,所述柔性的环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受压状态下,所述柔性的环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柔性的环形状本体,能够保证在震动过程中的冲击力最大限度的被柔性的环形状本体所吸收,延长其使用寿命,吸收变形量同时还能减小产品的安装应力,同时一体化结构能有效的减少装配误差、吸收变形量以及提高产品一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需要柔性支撑和减震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市场火热,电动汽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减震垫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其能够有效地对外部压力进行缓冲,以避免汽车部件受到损伤。
目前传统的减震垫采用的是橡胶材料制成,在长时间高低温冲击以及震动下容易发生老化和材料屈服,从而使控制器在震动过程中产生刚性冲击,久而久之对内部较为脆弱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特别是电子元件,长时间震动会导致螺丝松动,增大了过电流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引发火灾,对人的生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高需要保护的产品的抗震能力、保证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通过设计的柔性的环形状本体,能够使需要保护的产品在震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被柔性结构所吸收,可以提高需要保护的产品的抗震能力,还可以保证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包括:
减震座,所述减震座包括中间座体和围设于所述中间座体四周的环形座体;
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设置一柔性的环形状本体;
初始状态下,所述柔性的环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受压状态下,所述柔性的环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柔性的环形状本体的设计,使整个减震体结构在震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被柔性的环形状本体所吸收,更优的减少安装应力,当安装应力过大引起结构变形时,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会在外圈产生一定变形,能够吸收应力以及变形量,不会将应力传递到内部结构,从而有效的防止内部结构的变形,不会使产品损坏或者超过安装误差。有效地提高了需要保护的产品的抗震能力、安全性得到提高,更优的延长了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形座体上设有一对环形凹槽,所述一对环形凹槽包括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环形座体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背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一侧表面上。
本技术方案中,在环形座体上设置一对环形凹槽,且一对环形凹槽分设在环形座体相对的两表面上,能够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增加结构柔性,当连接的震动件震动时,减震槽可以有效防止震频传导致内部结构,并且在安装应力过大时能够使柔性结构变形而不会传递至内部结构,减小了纵向震动,保护了需要保护的产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的一侧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中间座体进行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环形座体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交叉排列在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的四周,使其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产生间隙。
本技术方案中,将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一侧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与中间座体进行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与环形座体进行连接,且第一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柔性连接件交叉排列,并使得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与中间座体和环形座体之间产生间隙。这样当连接的震动件震动时,通过柔性的环形状本体形变,以及在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保证其连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止震频传到内部结构中,进而保护了需要保护的产品。更优的具有吸收变形量,同时减小产品的安装应力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座体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下座体从所述上座体的底端边缘向外渐扩延伸得到。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座体和下座体的连接,且下座体是由从上座体的底端边缘向外渐扩延伸得到的。这样可以将上座体上受到的力通过下座体向外分散,减小压强,避免整个中间座受压过大而造成损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座体上设有第一减震槽和第二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从所述下座体底部朝向顶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减震槽从所述第一减震槽的底部朝向所述上座体方向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二减震槽沿所述第一减震槽的中心轴线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下座体上设置的第一减震槽和第二减震槽,能够使得整个减震体结构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受力均匀,进一步使得整个减震体结构以免其受力不均而导致局部变形或屈服,从而保护其内部结构。更优的是在中间座体受到过大压力时减震槽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震槽的槽口大于所述第二减震槽的槽口。
本技术方案中,将两个槽口的大小设置成不同,目的可以增加缓冲力,满足对不同大小的压力进行缓冲,进而扩大整个结构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座体为圆柱形,且在所述圆柱形的中间座体的顶端上开设若干个用于与震动件连接的连接孔。
本技术方案中,中间座体为圆柱形,且在圆柱形的上座体上开设的连接孔,实现与震动件的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形座体的四周向外延伸若干个用于固定的固定扣。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环形座体的四周向外延伸的固定扣,实现将整个减震结构的连接,进一步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长时间使用发生位置偏移,降低使用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座体、所述环形座体以及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为一体化设计。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一体化结构,能有效的减少装配误差、吸收变形量以及提高产品一致性,同时也能提升抗震能力、产品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柔性的环形状本体设计,能够使需要保护的产品在震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被柔性结构所吸收,可以提高需要保护的产品的抗震能力,还可以保证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更优的减少安装应力,当安装应力过大引起结构变形时,周向的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会在外圈产生一定变形,能够吸收应力以及变形量,不会将应力传递到内部结构,从而有效的防止内部结构的变形,不会使产品损坏或者超过安装误差。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环形座体上设置的一对环形凹槽,在整个减震体结构受到冲击时,减小了纵向震动,保护了需要保护的产品。
3、本实用新型中,当外部结构震动时,柔性的环形状本体发生形变时,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能够实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与中间座体和环形座体的连接,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座体和下座体构成的中间座体,其中,下座体是由从上座体的底端边缘向外渐扩延伸得到的。这样可以将上座体上受到的力通过下座体向外分散,减小压强,避免整个中间座受压过大而造成损坏。
5、本实用新通过在下座体上设置的槽口大小不同的减震槽,能够在中间座体受到过大压力时减震槽起到缓冲作用,还能够满足对不同大小的压力进行缓冲,进而扩大整个结构的适用范围。
6、本实用新中,通过中间座体上设置的连接孔实现与震动件的连接稳定性,同时通过环形座体的四周向外延伸的固定扣,进一步的保证整个减震结构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长时间使用发生位置的移动,降低使用效率。
7、本实用新型结构为一体化设计,能有效的减少装配误差、吸收变形量以及提高产品一致性,同时也能提升抗震能力、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支撑减震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支撑减震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受到压力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减震座100;
中间座体200;上座体201;下座体202;第一减震槽2021;第二减震槽2022;连接孔203;
环形座体300;第一环形凹槽301;第二环形凹槽302;固定扣303;
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第一柔性连接件401;第二柔性连接件402;间隙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使用方式。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且图中的上、下位置为实际使用时的安装位置,后续附图中延续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如图1-5所示,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减震座100,且减震座100具体包括中间座体200和围设于中间座体200四周的环形座。其中,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设置一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
具体运用时,将整个柔性支撑减震结构与震动件(图中未标示,即指发动机、控制器等)连接,对震动件起到支撑减震的作用。由于整个减震结构在初始状态下,柔性的环状本体与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的距离不变,见图3所示;而当在受压状态下,柔性的环状本体与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见图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参看图3、4所示,进一步的在环形座体300上设有一对环形凹槽,而一对环形凹槽具体的包括了第一环形凹槽301和第二环形凹槽302。其中,第一环形凹槽301位于环形座体300的一表面上(即从上表面向下表面方向凹陷),而第二环形凹槽302位于背向第一环形凹槽301的一侧表面上(即从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凹陷)。实际运用时,开设的环形凹槽能够在保证环形座体300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其柔性度,当连接的震动件震动时,中间座体200受到的压力向四周的环形座体300分散,此时,设置的环形凹槽,可以有效防止震频传导入内部结构(如安装在控制器中的电子元器件),并且在安装应力过大时能够使柔性结构变形而不会传递至内部结构,实现对内部结构的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参看图5所示,当安装应力过大引起结构变形时,周向设置的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结构,能够吸收应力以及变形量,不会使产品损坏或者超过安装误差。其中,应说明的是,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能够发生变形,一方面由于本身是由可变的柔性材料制成,另一方便由于设置时将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与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403,而此间隙403能够为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发生形变提供了空间。
再次参看图3所示,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与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本申请中,优选地将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的一侧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401与中间座体200进行连接,而另一侧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402与环形座体300进行连接。且第一柔性连接件401与第二柔性连接件402交叉排列在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的四周,这样使得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与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产生间隙403的同时,交叉排列的柔性连接件能够在不影响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发生形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其两侧与中间座体200和环形座体3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应说明的是,设置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01和第二柔性连接件402,以及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为一体成型,且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这样能有效的减少装配误差、吸收变形量以及提高产品一致性,同时也能提升抗震能力、保证产品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再次参看图4所示,设置的中间座体200具体包括了上座体201和下座体202,而下座体202是从上座体201的底端边缘向外渐扩延伸得到的。这样可以通过向外渐扩的下座体202将上座体201上受到的压力下外扩散,减小压力。
进一步优选地,在下座体202上设置第一减震槽2021和第二减震槽2022,具体的第一减震槽2021是从下座体202底部朝向顶部凹陷形成的,而第二减震槽2022是从第一减震槽2021的底部朝向上座体201方向凹陷形成的,且第二减震槽2022沿第一减震槽2021的中心轴线设置。同时将第一减震槽2021的槽口设置的大于第二减震槽2022的槽口,使其两个减震槽的槽壁成阶梯状,这样当中间座体200受到压力时,通过减震槽起到缓冲作用,而槽口不同的减震槽可以缓冲不同的大小的压力,提高整个减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具体的将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中间座体200设置成圆柱形,同时在圆柱形的中间座体200的顶端上开设若干个用于与外部震动件连接的连接孔203。实际安装时,可以通过螺栓、螺母等固定件将外部震动件与连接孔203进行连接,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
应说明的是,具体的连接孔203设置三个,且分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与震动件连接后整个减震结构的受力均匀,且避免发生偏移,导致受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四个或多个均可,本申请中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做设置均可。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减震结构与外部震动件实现连接的同时,还需保证整个减震结构处于固定状态,这样才能发挥整个减震结构的作用。因此,本申请中具体的在环形座体300的四周向外延伸若干个用于固定的固定扣303,具体的固定扣303的数量为三个,这样通过三个固定扣303实现与固定面的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延伸的固定扣303,仅需将环形座体300的下表面与固定面连接即可,具体的固定方式本申请中不做一一赘述。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申请中优选地将中间座体200、环形座体300以及柔性的环形状本体400设置为一体化,即该减震结构为一整体,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装配误差、吸收变形量以及提高产品一致性,同时也能提升抗震能力、保证产品安全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震座,所述减震座包括中间座体和围设于所述中间座体四周的环形座体;
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设置一柔性的环形状本体;
初始状态下,所述柔性的环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受压状态下,所述柔性的环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座体上设有一对环形凹槽,所述一对环形凹槽包括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环形座体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背向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一侧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的一侧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中间座体进行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环形座体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交叉排列在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的四周,使其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与所述中间座体和所述环形座体之间产生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座体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下座体从所述上座体的底端边缘向外渐扩延伸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座体上设有第一减震槽和第二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从所述下座体底部朝向顶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减震槽从所述第一减震槽的底部朝向所述上座体方向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二减震槽沿所述第一减震槽的中心轴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槽的槽口大于所述第二减震槽的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座体为圆柱形,且在所述圆柱形的中间座体的顶端上开设若干个用于与震动件连接的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座体的四周向外延伸若干个用于固定的固定扣。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支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座体、所述环形座体以及所述柔性的环形状本体为一体化设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29820.3U CN205937607U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29820.3U CN205937607U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37607U true CN205937607U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795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29820.3U Active CN205937607U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376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09331A (zh) * | 2017-08-11 | 2017-12-2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低相噪弹载抗振频率源以及减振垫 |
WO2020258770A1 (zh) * | 2019-06-28 | 2020-12-30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 led 显示模组及 led 显示屏 |
-
2016
- 2016-08-24 CN CN201620929820.3U patent/CN2059376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09331A (zh) * | 2017-08-11 | 2017-12-2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低相噪弹载抗振频率源以及减振垫 |
CN107509331B (zh) * | 2017-08-11 | 2023-07-0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低相噪弹载抗振频率源以及减振垫 |
WO2020258770A1 (zh) * | 2019-06-28 | 2020-12-30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 led 显示模组及 led 显示屏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46868U (zh) | 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及包括该发动机悬置软垫的汽车 | |
CN207500387U (zh) |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 |
CN205937607U (zh) | 一种柔性支撑减震结构 | |
CN101850747B (zh) | 悬空式车载硬盘的抗震机构 | |
CN103307554A (zh) | 减振装置及包括该减振装置的灯具 | |
CN206864950U (zh) | 一种减震开关柜 | |
CN200940296Y (zh) | 一种具有抗拉作用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 |
CN207018424U (zh) |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 |
CN207297738U (zh) | 一种高性能惯导减振装置 | |
CN201593580U (zh) | 限定型减振器 | |
CN105952978A (zh) | 建筑机电设备及管道的减振器 | |
CN206939060U (zh) | 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 | |
CN206173791U (zh) | 圆环阻尼器减隔震支座 | |
CN107650625A (zh) | 复合式减振装置和车载空调 | |
CN103277443A (zh) | 一种抗倾斜隔振器 | |
CN211078112U (zh) | 一种电梯及其主机防倾覆减震装置 | |
CN202643119U (zh) | 一种起重机吊钩及吊钩防晃动装置 | |
CN206054624U (zh) | 一种硅胶减震结构 | |
CN210979156U (zh) | 一种高压避雷器用抗震底架装置 | |
CN212251746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减震底座 | |
CN103335048A (zh) | 一种复合弹簧阻尼可调式隔振器 | |
CN209760679U (zh) | 一种拐臂支撑的隔震地板 | |
CN201681620U (zh) | 悬空式车载硬盘的抗震机构 | |
CN209909067U (zh) | 一种减震垫 | |
CN205954907U (zh) | 一种免地基高效阻尼避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