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7777U - 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57777U CN205457777U CN201620117165.1U CN201620117165U CN205457777U CN 205457777 U CN205457777 U CN 205457777U CN 201620117165 U CN201620117165 U CN 201620117165U CN 205457777 U CN205457777 U CN 205457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lid
- kettle
- bottle body
- opening
- lower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该手冲壶包含可相互组装或拆卸的壶身、第一壶盖以及第二壶盖,第一壶盖可安装在壶身第一端形成封闭状态,或是由壶身第一端拆卸形成一开启状态;第二壶盖则安装在壶身第二端,具有一内部形成连通道的座体部,并由一壶嘴部安装在座体部的连通道位置,使壶嘴部与壶身内部的储液空间相互连通,藉以形成一手冲壶结构。除此之外,第二壶盖亦可由壶身第二端拆卸,再由第三壶盖替换安装于壶身第二端形成一封闭状态,通过更换壶盖组合成一保温壶结构。如此即可让使用者依据不同需求来更换不同壶嘴尺进行饮品冲泡,或者是将壶盖更换为密封盖体来达到保温壶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用于将热水冲入饮品容器的手冲壶,特别是指一种方便携带并可更换壶嘴尺寸或是变换壶盖形成保温壶的组合式手冲壶。
背景技术
一般冲泡咖啡主要是将烘培过的咖啡豆研磨成粉状,再配合冲泡装置对咖啡粉进行冲泡形成咖啡,而采用的冲泡装置与方式不同,将会冲泡出不同口感与风味的咖啡。
而咖啡的冲泡方式大致上区分为三种,包含有直接加水的速溶式咖啡、利用咖啡机蒸煮的烹煮式咖啡以及采用滤纸加入热水的滤滴式咖啡。其特征在于,滤滴式咖啡于制作时,为了方便控制出水量,一般都会采用一细口的手冲壶来控制热水的流出速度。
此外,冲泡咖啡的热水温度亦是影响咖啡风味的重要条件,因此,滤滴式咖啡于冲泡过程中亦会搭配温度计使用,藉以冲泡出美味且浓郁的咖啡。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手冲壶1皆是由金属制的一壶身10、一壶嘴11以及一握把12一体成型,另于壶身10顶部开口盖合一壶盖13所构成,且为让壶身10内部的储水能够顺畅由壶嘴11冲出的考虑,壶盖13上一般都会设置一通气孔14。
然而,现有一体成型的手冲壶往往占用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且冲泡咖啡时若必须采用不同水流冲泡速度的手冲壶时,使用者必须使用其他不同的手冲壶始能进行冲泡,此将造成使用者必须自行准备多组不同的手冲壶;除此之外,壶盖上的通气孔造成壶身内部蒸气与热量泄出,往往造成热水快速的冷却,因此,必须经常补充所要求温度的热水。
此外,现有手冲壶/手握手冲壶大多使用铜或是不锈钢材料直接形成壶体的外壁,热源往往会直接传递至整个壶体,进而造成使用者在使用时容易触碰到会将手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让用户自更换壶盖结构的组合式手冲壶,除可让手冲壶方便携带之外,亦可依据不同使用需求来更换不同壶嘴尺寸的壶盖进行咖啡冲泡,或者是将壶盖更换为密封盖体来达到保温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壶盖设计有可选择性密闭或开启的气孔以及可直接让温度计穿入的贯穿孔,藉此让组合式手冲壶于冲泡使用上能够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手冲壶的壶身采用真空技术制成,除具有保温效果之外,亦同时达成隔热防烫效果。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包含有一壶身、一第一壶盖以及一第二壶盖,所述壶身设有一形成内、外壁面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一形成第一开口的第一端以及一形成第二开口的第二端,而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内壁面将共同形成一储液空间。
所述第一壶盖则安装所述筒体的第一开口,使所述壶身的第一端形成一封闭状态,且所述第一壶盖可选择性地由所述第一开口拆卸,使所述壶身的第一端形成一开启状态。
又所述第二壶盖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具有一将所述壶身第二端封闭的座体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座体部的壶嘴部,所述座体部具有一连通道,使所述壶嘴部与储液空间相互连通,并通过所述壶身、第一壶盖与第二壶盖三者共同形成一手冲壶结构。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第二壶盖亦由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拆卸后,再由一第三壶盖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使所述壶身底端形成一封闭状态,如此即可让所述壶身、第一壶盖与第三壶盖三者共同形成一保温壶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壶盖包含有一下盖部与一上盖部,所述下盖部具有至少一将所述储液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气孔,而所述上盖部可活动地组装于所述下盖部,用以覆盖所述下盖部来封闭所述气孔,并可选择性地与所述下盖部产生相对位移来导通所述气孔。此外,所述筒体具有一内壁面与一外壁面,且所述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形成有一处于真空状态的夹层空间。
于第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部具有一由顶端延伸至底端的贯穿孔,并通过所述上盖部与下盖部之间的相对位移,而使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气孔相互连通;此外,所述座体部具有一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外侧的底盖,且所述底盖设有一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内部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周缘设有一与所述壶身内壁面固定的锁合部;又所述壶嘴部具有一邻近所述座体部的入口管径以及一远离所述座体部的出口管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出口管径。
于第二可行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部设有一螺杆,而所述下盖部设有一对应所述螺杆组接的螺孔,当所述上盖部的螺杆进行一旋转运动,所述下盖部的螺孔将使所述上盖部产生一直线运动,藉此让所述上盖部与下盖部之间能够相对远离或相对接近;又所述壶嘴部的入口管径同样大于或等于所述出口管径。
于第三可行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部设有一卡合件,而所述下盖部设有一对应所述卡合件安装的卡合槽,当所述卡合件进行直线运动对所述卡合槽产生一压迫作用,所述卡合件将形变组合于所述卡合槽的内部,另当所述卡合件对所述卡合槽产生一抽拔作用,所述卡合件将形变分离于所述卡合槽的外部。
再者,所述第一壶盖、与第二壶盖两者皆设有一与所述壶身内壁面接触的弹性止水垫,避免壶盖与壶身之间组装的接合公差,而使所述储液空间中的液体产生溢漏。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可进一步包含一方便使用者自行选择是否安装的组合式握把,所述握把包含一配合所述壶身安装的组接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组接部的握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手冲壶的壶盖,方便使用者能够自行选择所需壶盖样态,组装至组合式的壶身中进行咖啡的冲煮滴滤作业。
为达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的壶盖主要是配合安装在一壶身的开口,包含一座体部以及一壶嘴部,所述座体部具有一覆盖于所述开口外侧的底盖,且所述底盖设有一朝向所述开口内部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周缘设有一与所述壶身内壁面固定的锁合部,又所述座体部另设有一将所述凸块顶端与所述底盖一侧导通的连通道;另外,所述壶嘴部则是连接于所述座体部的连通道,并具有一邻近所述座体部的入口管径以及一远离所述座体部的出口管径。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底部进一步设有一弹性止水垫;且所述壶嘴部的入口管径尺寸大于所述出口管径尺寸。但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管径尺寸亦可设计为等于所述出口管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壶身、第一壶盖、第二壶盖以及第三壶盖之间能够相互组装拆卸,藉以让手冲壶方便携带,亦可依据不同使用需求来更换不同壶嘴尺寸的壶盖进行饮品冲泡,或者是将壶盖更换为密封盖体来达到保温壶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一壶盖是由两可相对位移的上盖部与下盖部构成,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分别设有贯穿孔与气孔,如此即可方便使用者在不开启第一壶盖的状态下,将温度计插入测量内部储水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手冲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第一实施样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断面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分解图;
图5为图4第一壶盖开启导通气孔的示意图;
图6为图4第二壶盖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加水冲泡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安装第一壶盖与第三壶盖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插入温度计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插入温度计的另一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壶盖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第一壶盖开启气孔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壶盖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第二实施样态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冲壶;10-壶身;11-壶嘴;12-握把;13-壶盖;14-通气孔;20-组合式手冲壶;21-壶身;210-筒体;210a-第一内螺纹;210b-第二内螺纹;210c-颈部;210d-上侧外螺纹;210e-下侧外螺纹;211-内壁面;212-外壁面;213-第一端;214-第一开口;215-第二端;216-第二开口;217-夹层空间;218-储液空间;22-第一壶盖;221-下盖部;221a-气孔;221b-螺孔;221c-第一外螺纹;221d-卡合槽;221e-下侧内螺纹;222-上盖部;222a-螺杆;222b-贯穿孔;222c-卡合件;223-弹性止水垫;23-第二壶盖;231-座体部;231a-底盖;231b-凸块;231c-锁合部;231d-第二外螺纹;231e-连通道;231f-内螺纹;231g-上侧内螺纹;231h-凹穴;232-壶嘴部;232a-入口端;232b-出口端;232c-外螺纹;233-弹性止水垫;24-第三壶盖;25-热水;26-温度计;27-握把;271-组接部;272-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故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20包含有一壶身21、一第一壶盖22、一第二壶盖23以及一可进行更换组装的第三壶盖2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21、第一壶盖22、第二壶盖23将共同组合形成一手冲壶结构,而所述壶身21、第一壶盖22、第三壶盖24将可另行组合构成一保温壶结构。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第一实施样态,本实用新型壶身21设有一形成内壁面211与外壁面212的筒体210,所述筒体210具有一形成第一开口214的第一端213以及一形成第二开口216的第二端215,且所述内壁面211与外壁面212之间形成有一处于真空状态的夹层空间217,于手握使用时达到防烫的效果,而所述第一开口214、第二开口216以及内壁面211之间将共同形成一储液空间218。
除此之外,所述筒体210内壁面211于第一端213设有一第一内螺纹210a,所述筒体210内壁面211于第二端215另设有一第二内螺纹210b,而所述内壁面211由所述第一端213与第二端215分别朝向中央渐缩形成一弧曲样态。然而,此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加以限制,亦即所述内壁面211由第一端213至第215亦可呈现一直线样态,使所述储液空间218呈现一圆柱状(图未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壶盖22安装所述筒体210的第一开口214,可使所述壶身21的第一端213形成一封闭状态,此外,所述第一壶盖22亦可选择性地由所述第一开口214拆卸,使所述壶身21的第一端213形成一开启状态。
所述第一壶盖22包含有一下盖部221与一上盖部222,所述下盖部221具有至少一将所述储液空间218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气孔221a,而所述上盖部222可活动地组装于所述下盖部221,用以覆盖所述下盖部221来封闭所述气孔221a,且所述上盖部22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下盖部221产生相对位移,使得所述上盖部222与下盖部221之间产生一间隔空间来导通所述气孔221a。
请参阅图5所示,于图式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部222设有一螺杆222a,而所述下盖部221设有一对应所述螺杆222a组接的螺孔221b,且所述下盖部221底部设有一配合所述第一内螺纹210a锁和的第一外螺纹221c。当所述上盖部222受到使用者旋转时,所述上盖部222的螺杆222a将进行一旋转运动,并配合所述下盖部221的螺孔221b产生一垂直上下的直线运动,藉此让所述上盖部222与下盖部221之间能够相对远离或相对接近。此外,所述上盖部222具有一由顶端延伸至底端的贯穿孔222b,并通过所述上盖部222与下盖部221之间的相对旋转,而使所述贯穿孔222b与所述气孔221a的位置相互重迭连通。
请参阅图3、图4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壶盖23安装于所述筒体210的第二开口216,具有一将所述壶身21第二端215封闭的座体部231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座体部231的壶嘴部232,所述座体部231具有一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216外侧的底盖231a,且所述底盖231a设有一朝向所述第二开口216内部延伸的凸块231b,所述凸块231b周缘设有一与所述壶身21内壁面211固定的锁合部231c,所述锁合部231c设为一配合所述第二内螺纹210b的第二外螺纹231d;而所述凸块231b与底盖231a之间另设有一连通道231e,可使所述壶嘴部232与储液空间218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连通道231e于邻近所述壶嘴部232端侧设有一内螺纹231f。
又所述壶嘴部232具有一邻近所述座体部231的入口端232a以及一远离所述座体部231的出口端232b,所述入口端232a设有一外螺纹232c可与所述连通道231e内部的内螺纹231f相互组接,且所述入口端232a的入口管径尺寸大于所述出口端232b的出口管径。
再者,所述第一壶盖22、与第二壶盖23两者亦可设有一与所述壶身21内壁面211接触的弹性止水垫223、233,避免第一壶盖22、第二壶盖23与壶身21之间组装的接合公差,而使所述储液空间218中的液体产生溢漏。于图式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壶盖22的弹性止水垫223设置于所述下盖部221、而所述第二壶盖23的弹性止水垫233设置于所述凸块231b、并位于所述锁合部231c与底盖231a之间。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手冲壶20于使用时,须先将所述第一壶盖22的下盖部221旋转由封闭状态转变为一开启状态,随后将热水25加入所述壶身21的储液空间218中,再把所述第一壶盖22的下盖部221由开启状态同时旋转至封闭状态。
请参阅图7所示,当使用者欲进行咖啡冲泡时,可直接将所述第一壶盖22的上盖部222进行局部旋转,使得所述下盖部221的气孔221a得以开启,此时所述储液空间218内部的热水25始因外部空气能够由所述气孔221a流入,方可在组合式手冲壶20于倾斜状态下,使热水25经由所述第二壶盖23的连通道231e以及壶嘴部232流出。
请参阅图8所示,若使用者没有冲泡咖啡的需求,亦可将所述第二壶盖23亦由所述筒体210的第二开口216拆卸后,再由一第三壶盖24安装于所述筒体210的第二开口216,使所述壶身21底端形成一封闭状态,如此即可让所述壶身21、第一壶盖22与第三壶盖24三者共同形成一保温壶结构,方便用户携带作为饮用水容器使用。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保温手冲壶20亦可在所述壶身21外部安装一组合式的握把27,所述握把27包含一组接部271以及一握持部272,如图所示,所述组接部271设为一配合所述壶身21外径的环圈结构,而所述壶身21外周面将设计为一由上而下略为渐缩的锥柱样态,如此即可让所述组接部271由下往上套接于所述壶身21固定,而所述握持部272设为一由所述组接部271延伸的反向C形样态,如此即可让使用者依据需求的自行决定是否配合所述握把27来使用手冲壶或保温壶。
然而,前述说明仅为方便举例说明之用,亦即所述壶身27亦可设计有一连接构件配合所述握把27的组接部271安装,其他所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此一组合式握把27的概念中。
请参阅图9所示,另外,当使用者欲确认所述储液空间218中的热水25温度,仅需将所述上盖部222与下盖部221之间的相对旋转,使所述贯穿孔222b与气孔221a的位置相互重迭连通,随后将一温度计26经由所述贯穿孔222b及气孔221a穿入所述储液空间218中与热水25相互接触,此时,所述温度计26将可显示出热水25温度是否为冲泡的最佳温度。
请参阅图10所示,若温度过低,可将所述第一壶盖22由所述壶身21分离后增加热水25,并将温度计26插入检测温度,直至热水25温度达到不同咖啡豆所需求的最佳温度。反之,若温度过高,同样可将所述第一壶盖22开启分离后,将所述壶身21静置并插入温度计26,直至温度下降至最佳温度即可开始进行咖啡冲泡。
请参阅图11至图13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第一壶盖22的上盖部222设有一能够弹性形变体积的卡合件222c,而所述下盖部221设有一对应所述卡合件222c安装的卡合槽221d。当用户将所述上盖部222进行直线的下压运动,所述卡合件222c将对所述卡合槽221d产生一压迫作用,所述卡合件222c将形变并卡接于所述卡合槽221d的内部;另当使用者将所述上盖部222进行直线的上拉运动,所述卡合件222c对所述卡合槽221d产生一抽拔作用,所述卡合件222c将形变并与所述卡合槽221d分离。本实用新型第二壶盖23另可将所述壶嘴部232入口端232a的入口管径尺寸设计为等于所述出口端232b的出口管径尺寸。
最后,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样态的组合式手冲壶20,所述组合式手冲壶20与第一实施样态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壶身21筒体210的第一端213与第二端215分别向外延伸出一颈部210c,并由两颈部210c外侧分别设有一上侧外螺纹210d以及一下侧外螺纹210e。而所述第一壶盖22的下盖部221与所述上侧外螺纹210d之间的连接位置将设为一对应的下侧内螺纹221e,另所述第二壶盖23座体部231的底盖231a向内凹陷形成一凹穴231h,且所述凹穴231h与所述下侧外螺纹210e之间的连接位置将设为一对应的上侧内螺纹231g,而所述凹穴231h与壶嘴部232连接。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壶身,设有一形成内、外壁面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一形成第一开口的第一端以及一形成第二开口的第二端,而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内壁面将共同形成一储液空间;
一第一壶盖,安装所述筒体的第一开口,使所述壶身的第一端形成一封闭状态,且所述第一壶盖能选择性地由所述第一开口拆卸,使所述壶身的第一端形成一开启状态;以及
一第二壶盖,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具有一将所述壶身第二端封闭的座体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座体部的壶嘴部,所述座体部具有一连通道,使所述壶嘴部与储液空间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壶身、第一壶盖与第二壶盖共同形成一手冲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壶盖能选择性地由所述第二开口拆卸,再由一第三壶盖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使所述壶身底端形成一封闭状态,藉以让所述壶身、第一壶盖与第三壶盖共同形成一保温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壶盖包含有一下盖部与一上盖部,所述下盖部具有至少一将所述储液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气孔,而所述上盖部能活动地组装于所述下盖部,用以覆盖所述下盖部来封闭所述气孔,并能选择性地与所述下盖部产生相对位移来导通所述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具有一由顶端延伸至底端的贯穿孔,并通过所述上盖部与下盖部之间的相对位移,而使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气孔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设有一螺杆,而所述下盖部设有一对应所述螺杆组接的螺孔,当所述上盖部的螺杆进行一旋转运动,所述下盖部的螺孔将使所述上盖部产生一直线运动,藉此让所述上盖部与下盖部之间能够相对远离或相对接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设有一卡合件,而所述下盖部设有一对应所述卡合件安装的卡合槽,当所述卡合件进行直线运动对所述卡合槽产生一压迫作用,所述卡合件将形变组合于所述卡合槽的内部,另当所述卡合件对所述卡合槽产生一抽拔作用,所述卡合件将形变分离于所述卡合槽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手冲壶进一步包含一组合式握把,所述握把包含一配合所述壶身安装的组接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组接部的握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具有一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外侧的底盖,且所述底盖设有一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内部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周缘设有一与所述壶身内壁面固定的锁合部;又所述壶嘴部具有一邻近所述座体部的入口管径以及一远离所述座体部的出口管径,所述入口管径为大于或等于所述出口管径的其中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手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具有一内壁面与一外壁面,且所述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形成有一处于真空状态的夹层空间,于手握使用时达到防烫的效果。
10.一种组合式手冲壶的壶盖,配合安装在一壶身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座体部,具有一覆盖于所述开口外侧的底盖,且所述底盖设有一朝向所述开口内部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周缘设有一与所述壶身内壁面固定的锁合部,又所述座体部另设有一将所述凸块顶端与所述底盖一侧导通的连通道;以及
一壶嘴部,连接于所述座体部的连通道,并具有一邻近所述座体部的入口管径以及一远离所述座体部的出口管径,所述入口管径为大于或等于所述出口管径的其中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17165.1U CN205457777U (zh) | 2016-02-05 | 2016-02-05 | 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17165.1U CN205457777U (zh) | 2016-02-05 | 2016-02-05 | 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57777U true CN205457777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7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171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7777U (zh) | 2016-02-05 | 2016-02-05 | 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577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8643A (zh) * | 2016-08-30 | 2016-11-16 | 江门市凯立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拆洗内胆杯的电热水壶 |
-
2016
- 2016-02-05 CN CN201620117165.1U patent/CN2054577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8643A (zh) * | 2016-08-30 | 2016-11-16 | 江门市凯立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拆洗内胆杯的电热水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6666B (zh) | 一种保温杯 | |
US5463935A (en) | Infusion maker | |
CN205457777U (zh) | 组合式手冲壶及其壶盖 | |
CN202143588U (zh) | 一种进出水阀装置 | |
CN205963687U (zh) | 一种保温杯 | |
CN203505876U (zh) | 水壶盖 | |
CN206923974U (zh) | 一种水温可调节的水杯 | |
CN203860941U (zh) | 杯盖组 | |
CN208851238U (zh) | 一种自适应密封水壶和咖啡机 | |
CN208259563U (zh) | 一种茶叶萃取壶 | |
TWM523375U (zh) | 組合式手沖壺及其壺蓋 | |
CN205795449U (zh) |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 |
CN204838958U (zh) | 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新型保温杯子 | |
CN205696974U (zh) | 旋转式通水透气泡茶器的改良结构 | |
CN204889477U (zh) | 一种可保温的新型杯子 | |
CN216754223U (zh) | 具有虹吸结构的热水壶 | |
CN107822440A (zh) | 一种密封型半自动搅拌咖啡杯 | |
CN209915618U (zh) | 一种可旋转冷热两用多功能水杯 | |
CN103300671B (zh) | 一种饮料杯杯盖 | |
CN209436807U (zh) | 一种新型双层内胆凉的快保温杯 | |
CN203609134U (zh) | 旋转式泡茶器的改良结构 | |
CN207912505U (zh) | 一种新型防烫茶壶 | |
CN208030839U (zh) | 一种旋开式半自动茶具 | |
CN213721249U (zh) | 具有防渗漏结构的儿童水杯 | |
CN201026115Y (zh) | 一种多功能饮品冲泡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