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7923U - 筋膜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筋膜缝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97923U CN204797923U CN201520399376.4U CN201520399376U CN204797923U CN 204797923 U CN204797923 U CN 204797923U CN 201520399376 U CN201520399376 U CN 201520399376U CN 204797923 U CN204797923 U CN 2047979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ale
- needle
- stiching instrument
- wall tissue
- abdominal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及引线针,所述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引线针用于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器身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初始刻度与所述进针口齐平,所述出针口对应所述读数区域的当前读数定义为所述缝合器的缝合深度。本实用新型的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以引线针于腹壁组织上形成的进针口为初始刻度,医护人员再获取出针口对应的刻度即可知道缝合器的缝合深度,有助于缝合过程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缝合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痛苦小的优点,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该手术的治疗。
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需要先设置3~5个大小直径为5~10mm贯穿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使得手术器械能够从这些穿刺通道进入腹腔或者胸腔实施手术。手术结束在去除手术器械后,需要将这些穿刺通道进行缝合,以便伤口顺利愈合。
目前,一般使用筋膜缝合器对上述穿刺通道进行缝合,但在缝合过程中,医务人员较难确认缝合器于腹壁组织上的缝合深度,且每个病患的腹壁组织的厚度也不同,因此,容易导致缝合深度不恰当,进而影响缝合效果以及后期的愈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筋膜缝合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及引线针,所述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引线针用于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器身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初始刻度与所述进针口齐平,所述出针口对应所述读数区域的当前读数定义为所述缝合器的缝合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壁组织包括所述穿刺通道和下表面,所述进针口位于所述穿刺通道上,所述出针口位于所述下表面,所述进针口及所述出针口的连线贯穿所述腹壁组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当前刻度与所述下表面齐平,或所述当前刻度位于所述下表面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区域沿着所述器身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缝合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器身上具有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通道而到达所述进针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器身上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而分别形成第一进针口及第二进针口,所述第一进针口、所述第二进针口及所述初始刻度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缝合器的远端设置有可开闭的展翼,所述刻度区域还包括终止刻度,所述终止刻度及所述初始刻度围设形成所述刻度区域,当所述展翼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展翼的上表面与所述终止刻度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壁组织邻近所述穿刺通道处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置放有内窥设备,所述内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当前读数。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及引线针,所述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且所述器身上形成有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通道而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通道包括出口,所述引线针由所述出口进入所述腹壁组织,所述出口对应所述初始刻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线针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所述进针口、所述出口及所述初始刻度位于同一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以引线针于腹壁组织上形成的进针口为初始刻度,医护人员再获取出针口对应的刻度即可知道缝合器的缝合深度,有助于缝合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器的展翼呈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针尖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与腹壁组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缝合过程的各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
如图1、图2所示,筋膜缝合器用于对腹腔镜手术留下的穿刺通道进行缝合。所述筋膜缝合器包括定位器10以及和定位器10配合使用的引线针20。
所述定位器10包括细长且为空心管状结构的器身12、位于器身12远端的一对展翼13以及用于调节展翼13形态的拉环结构11、连接拉杆15。
器身12设有用于穿设引线针12的通道,具体的,器身12上对称分布有第一通道122及第二通道123,所述第一通道122及第二通道123环绕设置,其中,第一通道122具有沿器身12外表面的第一入口1221及第一出口1222,第二通道123具有沿器身12外表面的第二入口(未标示)及第二出口1232,引线针20从对应的入口进入,途径器身12中部空心区域而从对应的出口出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道122及第二通道123于器身12的外表面形成贯穿器身12的沟槽,如此,当引线针12带着缝合线穿过第一通道122或第二通道123后,缝合线可通过贯穿的沟槽脱离器身12。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器身12可由两个相互分离的壳体拼接而成,在拼接过程中可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22及第二通道123。
器身12的上表面121为圆盘结构,所述第一入口1221及第二入口位于所述上表面121处。
器身12的远端具有一对夹片125,一对展翼13夹持于一对夹片125之间。
展翼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31及第二端132,第一端131用于与器身12连接,第二端132上设有通孔1321,通孔1321内较佳填充有硅胶垫14,硅胶垫14用于将穿过通孔1321的缝合线夹紧。
器身12的空心中部容置有连接拉杆15,连接拉杆15的远端与展翼13的第一端131活动连接,连接拉杆15的近端与拉环结构11连接。拉环结构11显露于器身12外,拉环结构11包括指圈拉环111及位于指圈拉环111远端的卡和部112,所述指圈拉环111供医务人员控制所述拉环结构11的上下移动,所述卡和部112用于与连接拉杆15的近端连接。所述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相互配合可控制一对展翼13的打开和闭合。
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缝合器处于初始状态时,一对展翼13处于闭合状态,一对展翼13相互靠拢且基本平行于器身12的轴线。结合图3,当一对展翼13需要打开时,朝向缝合器的近端拉动指圈拉环111,从而带动连接拉杆15也朝向缝合器的近端移动,连接拉杆15带动一对展翼13朝向器身12的两侧展开,在一实施方式中,展翼13的第一端131设有滑槽1311,连接拉杆15的远端于滑槽1311内滑动而实现展翼13的打开和闭合。
如图3所示,当一对展翼13处于打开状态时,一对展翼13基本垂直于器身12的轴线并分别位于器身12的两侧,且展翼13上的通孔1321位于第一通道122或第二通道123的延长线上,以便于引线针20从第一通道122或第二通道123导入通孔1321,如此,缝合线可以在穿刺过程中顺利被通孔1321内的硅胶垫14夹紧,从而确保胸腹膜深部的筋膜层的缝合。
拉环结构11、连接拉杆15及器身1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未标示),限位结构可以实现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的锁定和解锁。当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处于锁定状态时,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被限位结构限制而不能朝向缝合器的近端或远端移动,一对展翼13也无法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当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处于解锁状态时,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朝向缝合器的近端或远端的移动不受限制,拉环结构11及连接拉杆15可以带动展翼13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拉环结构11上设有用于指示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的指示标志113,器身12上可对应设置指示线126。
引线针20包括手柄21、由手柄21处延伸的刺针22,刺针22未与手柄21连接的一端具有针尖23,如图4所示,针尖23处设有用于导引缝合线的开口槽24,开口槽24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器身12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30的穿刺通道301,所述器身12的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124,所述引线针20用于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30中,所述引线针20穿过所述器身12并于所述腹壁组织30上依次形成进针口31和出针口32;其中,所述刻度区域124包括初始刻度1241及由所述初始刻度1241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1242,所述初始刻度1241与所述进针口31齐平,所述出针口32对应所述读数区域1242的当前读数定义为所述缝合器的缝合深度。
本实施方式的器身12外表面上布置有刻度区域124,使得缝合器的缝合深度的确认更加直观,有助于缝合过程的顺利进行。这里,引线针20通过第一通道122进入进针口31,进针口31即为腹壁组织30缝合深度的初始位置,出针口32即为腹壁组织30缝合深度的终止位置,出针口32与进针口31之间沿器身12轴向的距离即为腹壁组织的缝合深度,而此时由于进针口31对应初始刻度1241(即零点位置),出针口32对应当前读数,则此时当前读数即为腹壁组织的缝合深度。
所述刻度区域124沿着所述器身12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缝合深度,避免操操作过程中读数区域1242完全淹没于腹壁组织30中。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刻度区域还包括终止刻度1243,所述终止刻度1243及所述初始刻度1241围设形成所述刻度区域124,这里,所述刻度区域124包含多根刻度线,相邻两根刻度线之间的间距设定为0.5mm,即此时缝合深度的测量精度为0.5mm,此时图5中的终止刻度1243对应的深度值为3mm,即此时的刻度区域124的显示范围为0~3mm,该显示范围及测量精度大致可适用于所有病患,当然,该显示范围及测量精度不以此为限,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这里,当所述展翼1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展翼13的上表面与所述终止刻度1243齐平,如此,当展翼13接触腹壁组织30时,即表明此时缝合器也到达了极限测量位置。
所述腹壁组织30包括用于穿过所述器身12的穿刺通道301和下表面302,所述进针口31位于所述穿刺通道301上,所述出针口32位于所述下表面302,所述进针口31及所述出针口32的连线贯穿所述腹壁组织3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下表面302连接所述穿刺通道301,下表面302定义为靠近腹腔或者胸腔的表面。
所述当前刻度一般定义为下表面302形成的平面与刻度区域124的相交区域所对应的刻度线读数,亦即,应当保证当前刻度与所述下表面302齐平,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测量精度等因素,下表面302形成的平面与刻度区域124的相交区域不一定对准刻度区域124的刻度线,此时,可以将最接近该下表面302的刻度线读数作为当前刻度,亦即,此时所述当前刻度位于所述下表面302的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需要在器身12的两侧均插入引线针20,所述引线针20穿过所述第一通道122及所述第二通道123而分别与腹壁组织30上形成第一进针口及第二进针口,为了保证最终的缝合效果,使得腹壁组织30两侧的缝合深度大致相同,将所述第一进针口、所述第二进针口及所述初始刻度1241设计成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这里,由于器身12插入腹壁组织30时器身12接触腹壁组织30,当引线针20穿过所述第一通道122的第一出口1222后直接进入第一进针口,第一出口1222及第一进针口基本位于同一位置,此时,在第一进针口与初始刻度1241齐平的情况下,第一出口1222与初始刻度1241也齐平,如此,在设计刻度区域124时,仅需将初始刻度1241对应第一出口1222设置即可,降低了设计难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器身12外表面为圆弧状,第一出口1222并不一定是第一通道122于器身12外表面所形成的贯穿的沟槽的末尾处,第一出口1222定义为引线针20穿出器身12的位置。第二通道123及第二出口1232的描述类似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腹壁组织30邻近所述穿刺通道301处形成有贯穿孔,可于所述贯穿孔内放置内窥设备,例如内窥镜,通过内窥镜来获取当前读数。
下面,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筋膜缝合器的工作原理,参见图6至图9,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前确保拉环结构11上的指示标志113处于锁定状态,即展翼13处于闭合状态,如图6所示,将定位器10插入腹壁组织30的穿刺通道301内,定位器10依次穿过腹壁组织30的脂肪层31及肌肉层32;
步骤二、如图7所示,将拉环结构11切换至解锁状态,朝向缝合器近端上拉拉环结构11,以带动连接拉杆15上移,连接拉杆15驱动展翼13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随后将拉环结构11切换至锁定状态;
步骤三、将缝合线40的一端缠绕至引线针20的开口槽24内,缝合线40优选采用0号缝合线40,并使得缝合线40超出开口槽24一段距离;
步骤四、如图8所示,将带有缝合线40的引线针20顺着器身12上表面121上的第一入口1221插入,引线针20顺着第一通道122行走,而后引线针20穿出第一出口1222而进入腹壁组织30,引线针20穿过腹壁组织30并进入展翼13上的硅胶垫14中,直至引线针20的手柄21接触定位器10的上表面121,这里,在插入所述引线针20的过程中,需同时进行缝合器缝合深度的确定,即通过内窥镜读取当前刻度,当当前刻度不符合要求时,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步骤五、将引线针20从定位器10中拔出,由于引线针20的开口槽24的开口方向朝向缝合器的远端,且展翼13上的硅胶垫14夹紧缝合线40,引线针20拔出时,缝合线40不会跟随引线针20一起退出,使得缝合线40的一端限制在一个展翼13上;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将缝合线40的另一端置入另一个展翼13中,此时,如图9所示,缝合线40的两端分别限制在一对展翼13上;
步骤七、继续参图9,将缝合线40从第一通道122及第二通道123中松解,使得缝合线40脱离器身12;
步骤八、如图10所示,将拉环结构11切换至解锁状态,朝向缝合器远端下压拉环结构11,以带动连接拉杆15下移,连接拉杆15驱动展翼13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随后重新将拉环结构11切换至锁定状态,将定位器10从穿刺通道301内取出,此时,由于缝合线40的两端限制在一对展翼13上,当定位器10取出时,缝合线40的两端也随着定位器10一起从穿刺通道中抽出;
步骤九、将缝合线40的两端拉紧固定,完成缝合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以引线针于腹壁组织上形成的进针口为初始刻度,医护人员再获取出针口对应的刻度即可知道缝合器的缝合深度,有助于缝合过程的顺利进行。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
引线针,用于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器身并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
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初始刻度与所述进针口齐平,所述出针口对应所述读数区域的当前读数定义为所述缝合器的缝合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壁组织包括所述穿刺通道和下表面,所述进针口位于所述穿刺通道上,所述出针口位于所述下表面,所述进针口及所述出针口的连线贯穿所述腹壁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刻度与所述下表面齐平,或所述当前刻度位于所述下表面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区域沿着所述器身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缝合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上具有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通道而到达所述进针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上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而分别形成第一进针口及第二进针口,所述第一进针口、所述第二进针口及所述初始刻度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的远端设置有可开闭的展翼,所述刻度区域还包括终止刻度,所述终止刻度及所述初始刻度围设形成所述刻度区域,当所述展翼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展翼的上表面与所述终止刻度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壁组织邻近所述穿刺通道处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置放有内窥设备,所述内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当前读数。
9.一种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且所述器身上形成有通道;
引线针,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通道而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
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通道包括出口,所述引线针由所述出口进入所述腹壁组织,所述出口对应所述初始刻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筋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针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所述进针口、所述出口及所述初始刻度位于同一平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99376.4U CN204797923U (zh) | 2015-06-10 | 2015-06-10 | 筋膜缝合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99376.4U CN204797923U (zh) | 2015-06-10 | 2015-06-10 | 筋膜缝合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97923U true CN204797923U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582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99376.4U Active CN204797923U (zh) | 2015-06-10 | 2015-06-10 | 筋膜缝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9792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7283A (zh) * | 2015-06-10 | 2015-09-09 | 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筋膜缝合器 |
CN108652711A (zh) * | 2017-04-01 | 2018-10-16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
CN109199546A (zh) * | 2017-07-03 | 2019-01-15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
CN109199481A (zh) * | 2017-07-03 | 2019-01-15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缝合穿刺孔的缝合组件 |
-
2015
- 2015-06-10 CN CN201520399376.4U patent/CN2047979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7283A (zh) * | 2015-06-10 | 2015-09-09 | 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筋膜缝合器 |
CN108652711A (zh) * | 2017-04-01 | 2018-10-16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
CN109199546A (zh) * | 2017-07-03 | 2019-01-15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
CN109199481A (zh) * | 2017-07-03 | 2019-01-15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缝合穿刺孔的缝合组件 |
CN109199546B (zh) * | 2017-07-03 | 2020-11-10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
CN109199481B (zh) * | 2017-07-03 | 2021-01-05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缝合穿刺孔的缝合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87283A (zh) | 筋膜缝合器 | |
CN204797920U (zh) | 筋膜缝合器 | |
CN204797923U (zh) | 筋膜缝合器 | |
CN208048754U (zh) | 一种缝合器 | |
CN108261227A (zh) | 一种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 | |
EP2852332A1 (en) |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 |
CN105266859A (zh) | 微创筋膜闭合器 | |
CN106725656B (zh) | 经皮牵引穿刺装置 | |
CN108670332A (zh) | 辅助腔镜手术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 | |
CN208573778U (zh) | 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 | |
CN215874882U (zh) | 一种带穿刺器戳卡通路功能的筋膜闭合器 | |
CN203789968U (zh) | 一种筋膜缝合器及其定位装置 | |
CN109620322A (zh) | 一种具有切口缝合功能的固定戳卡 | |
CN107789020A (zh) | 一种缝合器 | |
CN204797924U (zh) | 深筋膜缝合器 | |
CN204909533U (zh) | 具有偏心开口槽结构的深筋膜缝合器 | |
CN205268211U (zh) | 微创筋膜闭合器 | |
CN106388889A (zh) | 腹腔镜戳孔关闭器 | |
CN108261228A (zh) | 一种穿刺器 | |
CN215424979U (zh) | 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用腹腔穿刺装置 | |
CN204931753U (zh) | 腹壁全层缝合器 | |
CN204797921U (zh) | 筋膜缝合器 | |
WO2014205279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scial closure device for laparoscopic trocar port site and surgery | |
CN205144633U (zh) | 关胸辅助穿孔引线器 | |
CN211609986U (zh) | 直视下一体式腹腔镜穿刺缝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3000 block B, 26 Huashan Middl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anruib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tang Town,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213001 New Road No. 256 Jiangsu Wujin Science Park building 7A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EALTHYPOWER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