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4589678U - 蒸汽熨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熨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9678U
CN204589678U CN201520088867.7U CN201520088867U CN204589678U CN 204589678 U CN204589678 U CN 204589678U CN 201520088867 U CN201520088867 U CN 201520088867U CN 204589678 U CN204589678 U CN 204589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unit
heat conduction
heat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88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 T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 T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 T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 T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888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9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9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96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蒸汽熨斗装置,包含一第一加热单元、一第二加热单元及一分隔元件。第一加热单元包括一底板及一设置在底板上并用以加热底板的第一加热器。底板形成有至少一蒸汽喷孔。第二加热单元包括一设置在底板的导热壳体及一设置在导热壳体内并用以加热导热壳体的第二加热器。且导热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水流入的腔室及至少一与腔室相连通的排气通孔。分隔组件设置在底板与导热壳体间,且分隔组件形成有至少一穿孔。穿孔连通于蒸汽喷孔与排气通孔间。通过两个不同的加热单元,底板与导热壳体两者的温度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让导热壳体能稳定地维持在能将水完全气化成水蒸气的温度,且底板也能切换至较低的温度熨烫不同材质的衣物。

Description

蒸汽熨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熨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熨斗装置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熨斗装置中,是通过同一加热元件产生的热能同时对液态的水及对蒸汽熨斗装置的底板加热,使液态的水转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并让底板维持在一能熨烫衣物的温度。由于对不同材质所制成的衣物需使用不同的温度来熨烫,因此,现有蒸汽熨斗的操作温度范围会介在摄氏100度至200度间,以方便用户调整温度来熨烫不同的衣物。当底板温度约在摄氏100度时,蒸汽熨斗内的水会处在液态和气态间,而所产生的水蒸气因并未饱和而被称为「湿蒸汽」,此湿蒸汽仍然含有相当的液态比例,且只要有小幅度的温度下降,部分气态的蒸汽便会很快地转变为液态,使得用户在此温度范围内熨烫衣物时容易沾湿衣服。另一方面,当温度上升超过摄氏120度时,所得的水蒸气通常被称为「干蒸汽」,在干蒸汽中液态蒸汽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因此使用者在熨烫衣物时不会沾湿衣服。然而对需要在摄氏100度以下熨烫的衣物而言(例如由尼龙、毛或丝质所制成的衣物),若使用超过摄氏120度的高温来熨烫,可能使得衣物因高温熨烫而损坏,平白造成使用者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产生水蒸气的蒸汽熨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熨斗装置,包含一第一加热单元,该第一加热单元包括一底板,及一设置在该底板上并用以加热该底板的第一加热器,该底板形成有至少一蒸汽喷孔。
一第二加热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该底板的导热壳体,及一设置在该导热壳体内并用以加热该导热壳体的第二加热器,且该导热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水流入的腔室,及至少一与该腔室相连通的排气通孔;及
一分隔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加热单元的底板与该第二加热单元的导热壳体间,且该分隔组件形成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连通于该蒸汽喷孔与该排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该腔室具有一用以供水流入的容置槽,及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蒸汽通道,且该排气通孔借由该蒸汽通道与该容置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该导热壳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底板的壳本体,及一与该壳本体相连接的上盖,该第二加热单元还包括一设置在该上盖的止水阀,该腔室与该排气通孔形成在该壳本体,且该上盖形成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注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该第一加热单元还包括一用以控制该第一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该第二加热单元还包括一用以控制该第二加热器启闭的切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该底板形成有多个蒸汽喷孔,该导热壳体形成有多个排气通孔,该分隔元件包括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于该底板与该导热壳体间的分隔垫,各该分隔垫形成有该穿孔,各该分隔垫的穿孔连通于对应的该蒸汽喷孔与对应的该排气通孔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位于底板与导热壳体间的分隔垫,底板与导热壳体两者的温度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让导热壳体能稳定地维持在能将水完全气化成水蒸气的温度,且底板也能切换至较低的温度熨烫不同材质的衣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蒸汽熨斗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第二加热单元组装于第一加热单元上;
图3是一仰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底板形成有蒸汽喷孔;
图4是一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容置槽、蒸汽通道与排气通孔间的连通关系;
图5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分隔垫的穿孔连通于排气通孔与蒸汽喷孔间;
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分隔垫连接于底板与导热壳体间;及
图7是一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二第一通道部、二第二通道部及一第三通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2、3与5,说明本实用新型蒸汽熨斗装置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蒸汽熨斗装置包含一第一加热单元1、一第二加热单元2、一分隔组件3及一壳体单元4。
第一加热单元1包括一底板11、一设置在底板11上并用以加热底板11的第一加热器12,及一用以控制第一加热器12加热底板11温度的温度控制器13,且底板11的两相反侧分别形成有多个蒸汽喷孔111(见图3)。此外,值的一提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也可只在底板11形成一个蒸汽喷孔111,也就是说制造商能依其使用上的需求变更蒸汽喷孔111的数目,而不以此处公开的数目为限。
参阅图1、2与4,第二加热单元2包括一设置在底板11的导热壳体21、一止水阀22、一设置在导热壳体21内并用以加热导热壳体21的第二加热器23,及一用以控制第二加热器23启闭的切换开关24。导热壳体21是由热传导性佳的金属材质所制成,并具有一设置在底板11上的壳本体219及一与壳本体219相连接的上盖220。止水阀22设置在上盖220,且上盖220形成有一供水注入的注水口211。壳本体219形成有一腔室212,及二个与腔室212相连通的排气通孔213,且上盖220与壳本体219相配合封闭腔室212。此外,腔室212具有一与注水口211相连通并用以供水流入的容置槽214,及二位于容置槽214两相反侧并与容置槽214相连通的蒸汽通道215,且各排气通孔213借由对应的蒸汽通道215与容置槽214相连通。
参阅图1、4、5、6与7,分隔组件3包括三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于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间的分隔垫31。各分隔垫31是由阻隔热传导的性能佳的材质所制成。每一分隔垫31形成有一穿孔311,设置于导热壳体21相反侧的两个分隔垫31的穿孔311(见图5)连通于对应的排气通孔213。另外,值的一提的是,分隔垫31的数目可以为四个以上,分隔组件3也可只包括一环绕形成于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间的分隔垫31,也就是说制造商能依其使用上的需求变更分隔垫31的数目与形状,而不以此处公开的数目为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单元1还包括一设置在底板11与分隔垫31间的底板上盖14,且底板上盖14形成三个分别与穿孔311相连通的开口141。底板上盖14与底板11共同界定出一传输通道6。且传输通道6更具有二第一通道部6a与二第二通道部6b(见图5与7)。第一通道部6a与蒸汽喷孔111相连通。而第二通道部6b则连通于开口141与第一通道部6a间。
参阅图1,壳体单元4包括一下壳体41、一设置在下壳体41上的上壳体42、一与上壳体42相连接并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43、一可转动地设置在上壳体42上并用以控制第一加热单元1的温度控制器13的旋钮44,及一设置在上壳体42上并用以控制第二加热单元2的切换开关24的切换钮(图未示)。下壳体41与上壳体42围绕界定出一储水空间45。此外,握柄43与上壳体42分别形成一个第一开口431与一个第二开口421。而下壳体41则形成一个第三开口及一水道(图皆未示),且第二开口421连通于第一开口431与储水空间45间,水道则连通于第三开口与注水口211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单元4还包括一配线座46,此配线座46用以配置电连接于切换开关24与旋钮44等开关的传输线(图未示)。
参阅图1、4与5,当使用者通过第一开口431与第二开口421将水注入储水空间45时,所注入的水会先储存在储水空间45内。接着使用者可借由操作切换钮使得切换开关24处于一通电状态或一断电状态,并让切换开关24于通电状态时让第二加热器23加热导热壳体21至一默认的温度,且此默认的温度必须能使水气化成水蒸气。而在本实施例中,此默认的温度范围介于摄氏170度至185度间。
当导热壳体21到达此默认的温度时,第二加热单元2的止水阀22将会开启水道,使得储水空间45内的水通过第三开口及水道并经由注水口211进入腔室212的容置槽214内。进入容置槽214内的水会被气化成水蒸气并依序通过蒸汽通道215、排气通孔213、穿孔311、开口141、第二通道部6b及第一通道部6a,最后由底板11上的蒸汽喷孔111喷出。若导热壳体21低于此默认的温度过多时,止水阀22会封闭水道,阻止储水空间45内的水进入导热壳体21的容置槽214内,以避免容置槽214内的水无法完全气化成水蒸气而沾湿熨烫的衣物。
此外,使用者可借由操作旋钮44使得温度控制器13控制第一加热器12加热底板11,以让底板11能以不同的温度来熨烫不同材质的衣物。由于分隔垫31连接于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间,使得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彼此相间隔而让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两者的温度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的温度范围介于摄氏100度至摄氏200度间,使得底板11得以熨烫不同材质的衣物,而导热壳体21的温度则会一直保持在摄氏170度至185度间,以确保进入容置槽214的水能完全气化成水蒸气。当使用者将底板11的温度设定在摄氏100度时,由于分隔垫31位于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间,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彼此相间隔,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两者的温度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让导热壳体21能稳定地维持在摄氏170度至185度间,进而确保进入容置槽214的水能完全气化成水蒸气。若底板11的温度继续下降到比100度更低的温度时,例如90度,使用者也不须担心在容置槽214内的水会无法完全气化成水蒸气而沾湿衣物,因为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彼此相间隔使得导热壳体21的温度稳定地维持在摄氏170度至185度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熨烫衣物时,使用者会需要熨斗能在瞬间产生蒸汽,使得衣服能瞬间被熨烫平整或是利用蒸汽对衣物产生杀菌的效果。因此,参阅图3、4、5与7,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单元4还包括一瞬间蒸汽控制钮(图未示)。腔室212还具有一加热槽216及一与加热槽216相连通的瞬间蒸汽通道217。导热壳体21还形成一个与瞬间蒸汽通道217相连通的瞬间排气通孔218。底板11还形成多个瞬间蒸汽喷孔112(见图3)。传输通道6更具有一第三通道部6c(见图7)。第三通道部6c连通邻近于瞬间蒸汽通道217的开口141与瞬间蒸汽喷孔112间,且邻近于瞬间蒸汽通道217的分隔垫31的穿孔311相连通于瞬间排气通孔218与邻近于瞬间蒸汽通道217的开口141间,且第三通道部6c与第一通道部6a及第二通道部6b不相通(见图7)。因此,当使用者按下瞬间蒸汽控制钮时,进入加热槽216的水被气化成水蒸气,并依序通过瞬间蒸汽通道217、瞬间排气通孔218、穿孔311、开口141及第三通道部6c,最后由形成于底板11的瞬间蒸汽喷孔112喷出,以供使用者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位于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间的分隔垫31,使得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彼此相间隔,进而使底板11与导热壳体21两者的温度不会彼此影响,并让导热壳体21能稳定地维持在摄氏170度到185度间,以将水完全气化成水蒸气,且底板11也能切换至较低的温度熨烫不同材质的衣物,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蒸汽熨斗装置,包含一第一加热单元,该第一加热单元包括一底板,及一设置在该底板上并用以加热该底板的第一加热器,该底板形成有至少一蒸汽喷孔;其特征在于:该蒸汽熨斗装置还包含:
一第二加热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该底板的导热壳体,及一设置在该导热壳体内并用以加热该导热壳体的第二加热器,且该导热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水流入的腔室,及至少一与该腔室相连通的排气通孔;及
一分隔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加热单元的底板与该第二加热单元的导热壳体间,且该分隔组件形成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连通于该蒸汽喷孔与该排气通孔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室具有一用以供水流入的容置槽,及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蒸汽通道,且该排气通孔借由该蒸汽通道与该容置槽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壳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底板的壳本体,及一与该壳本体相连接的上盖,该第二加热单元还包括一设置在该上盖的止水阀,该腔室与该排气通孔形成在该壳本体,且该上盖形成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注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单元还包括一用以控制该第一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单元还包括一用以控制该第二加热器启闭的切换开关。
6.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形成有多个蒸汽喷孔,该导热壳体形成有多个排气通孔,该分隔元件包括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于该底板与该导热壳体间的分隔垫,各该分隔垫形成有该穿孔,各该分隔垫的穿孔连通于对应的该蒸汽喷孔与对应的该排气通孔间。
CN201520088867.7U 2015-02-09 2015-02-09 蒸汽熨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9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8867.7U CN204589678U (zh) 2015-02-09 2015-02-09 蒸汽熨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8867.7U CN204589678U (zh) 2015-02-09 2015-02-09 蒸汽熨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9678U true CN204589678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5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886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9678U (zh) 2015-02-09 2015-02-09 蒸汽熨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967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693A (zh) * 2016-11-21 2017-03-08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蒸汽量的蒸汽发生器及多功能蒸汽刷
CN108221331A (zh) * 2016-12-21 2018-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蒸汽喷出器和蒸汽熨斗
CN108779601A (zh) * 2016-05-02 2018-11-0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热桥装置的蒸汽熨斗
CN110528250A (zh) * 2018-05-25 2019-12-03 Seb公司 熨斗以及包括其的熨烫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601A (zh) * 2016-05-02 2018-11-0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热桥装置的蒸汽熨斗
CN106480693A (zh) * 2016-11-21 2017-03-08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蒸汽量的蒸汽发生器及多功能蒸汽刷
CN106480693B (zh) * 2016-11-21 2018-10-02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蒸汽量的蒸汽发生器及多功能蒸汽刷
CN108221331A (zh) * 2016-12-21 2018-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蒸汽喷出器和蒸汽熨斗
CN108221331B (zh) * 2016-12-21 2021-06-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蒸汽喷出器和蒸汽熨斗
CN110528250A (zh) * 2018-05-25 2019-12-03 Seb公司 熨斗以及包括其的熨烫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9678U (zh) 蒸汽熨斗装置
US7121024B1 (en) Creaser steam iron
US6802141B2 (en) Iron with surge steam function
CN208151736U (zh) 蒸汽熨烫设备
JP6617294B2 (ja)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US9200403B2 (en) Gravity-fed combined iron and steamer
US10385503B2 (en) Iron comprising a vaporisation chamber provided with two separate evaporation areas
CN106801324A (zh) 一种衣物蒸熨器
CN107385846A (zh) 包括配备有蒸发室的加热体以及与加热体热连接的熨烫表面的蒸汽式熨斗
US20240368824A1 (en) Handheld Steam Iron
CN104213386A (zh) 包括熨斗的蒸汽式熨烫设备
EP2694719A1 (en) A steam iron
CN104213383A (zh) 蒸汽式熨烫设备
KR102058815B1 (ko) 스팀 다리미
WO2020211774A1 (zh) 一种手持式蒸汽刷
CN105484002B (zh) 蒸汽式熨烫设备
US20230313443A1 (en) Hybrid steamer iron assembly
CN108611834A (zh) 包括通过导管彼此连接的蒸汽发生基部和熨斗的蒸汽熨烫设备
JP2012524573A (ja) 外部水溜めを備えたアイロン
JP2020137620A (ja) スチーム噴出器および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ES2308952A1 (es) Plancha de vapor.
CN221897770U (zh) 一种带有双发热体的蒸汽发生器
WO2021166500A1 (ja) 機器
EP2138628A1 (en) Steam iron with water preheating device
JP3145220U (ja)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のベース組立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