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0209A - 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0209A CN1980209A CN 200510129502 CN200510129502A CN1980209A CN 1980209 A CN1980209 A CN 1980209A CN 200510129502 CN200510129502 CN 200510129502 CN 200510129502 A CN200510129502 A CN 200510129502A CN 1980209 A CN1980209 A CN 1980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ndom
- antenna
- ofdm
- cycle time
- transmiss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循环时延分集OFDM系统各载波频率分集的传输方法。通过不同天线支路发射互为随机时延的OFDM符号,人为地获得慢衰落信道的时间和频率选择性,使OFDM各个载波信道增益产生快变,从而降低出现连续符号错误的概率,达到提高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目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调制,以生成数据符号,并对生成的数据符号进行IFFT调制,形成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随机产生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时延样本数;根据时延样本数,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进行循环移位;对每个支路移位后信号插入循环前缀形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以及把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送入对应的天线端并发射到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信息传输领域,特别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无线局域网、固定无线接入、移动通信、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等信息传输系统和相应的通信标准。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随机循环时延分集OFDM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逐渐融合,人们对无线通信业务的类型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无线多媒体和高速率数据传输的要求,需要开发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新型无线系统将广泛采用一些新技术,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天线(MIMO)等。
OFDM是在频域把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整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被分成相对平坦的子信道,同时,在每个OFDM符号间插入循环前缀(CP)作为保护间隔(GI),大大减小了符号间干扰(ISI)。由于OFDM具有抗多径能力强等优点,它在xDSL、DVB、DAB和WLAN、IEEE802.16等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的长期演进计划(LTE)中,也把它作为下(上)行的关键传输技术。
OFDM的一个优点是它具有频率分集能力。这是因为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OFDM各个载波的信道增益不同,故它具有频率分集能力。信道的时延扩展越长,则OFDM每个载波端的信道增益差异越大,其上承载的数据符号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正确译码。但当信道时延扩展较短或平坦衰落时,整个OFDM符号的各个载波衰落相同,故载波端的数据符号之间相关性较强,这会带来长的突发错误,即使采用编码技术也难以纠错。
为提高OFDM系统的抗突发错误能力,文献[1]提出一种循环时延分集(Cycle Delay Diversity:CDD)OFDM系统,它把每幅天线支路信号进行固定时延循环移位后发射,如图1所示。接收端为多个不同时延信号的叠加,类似发射信号经过了多径传播。通过CDD,人为地增加了信道的频率选择性,降低了信道相关带宽和OFDM载波间相关性,使慢衰落信道中的OFDM获得频率分集能力。
实际上,CDD是一类发射分集技术,以前提出的空时编码(STC)OFDM也能提高系统误比特率性能,但它需要在IFFT之前对每个天线支路的发射符号进行空时编码。若它用于已有的OFDM通信技术标准,如IEEE802.11a等,需要对原标准中的系统作改动,即存在与现有技术标准不兼容的缺点。而将CDD应用于现有OFDM技术标准时,无需对原标准作较大变动,即可兼容现有OFDM技术标准。注意到已提出的CDD OFDM系统中,对每个OFDM符号时间间隔内,各天线支路采用了固定样本长度的循环移位方式,当在该时间间隔内信道变化较慢时,固定CDD方式不能完全利用信道提高的频率分集增益,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本发明提出一种随机循环时延分集OFDM通信方法,它能在时变信道环境中提高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参考文献列表:
[1]A.Dammann和S.Kaiser发表在IEEE Globecom,2001年11月,3100-3105页上的文章Standard conformable antenna diversitytechniques for OFDM systems andits application to the DVB-T syste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慢衰落信道环境下CDD OFDM系统的频率分集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调制,以生成数据符号,并对生成的数据符号进行IFFT调制,形成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随机产生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时延样本数;根据时延样本数,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进行循环移位;对每个支路移位后信号插入循环前缀形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以及把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送入对应的天线端并发射到信道。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循环移位步骤之前,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进行逆离散傅立叶变换。
优选地,将即将进行循环移位的数据符号分为若干组,每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并将每个数据符号组作为循环移位的基本单位。
优选地,每个数据符号组包括相同数量的数据符号。
优选地,每个数据符号组包括不同数量的数据符号。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复用-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混合传输方法,将多幅天线分为复用天线和随机循环时延分集天线两组,在传送不同服务质量的业务时,将具有高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映射到随机循环时延分集天线支路上,并按照如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方法进行传送;以及将具有低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映射到复用天线支路上,并按照现有的复用传输方法进行传送。
当一个OFDM符号经历低时延扩展的慢衰落信道时,它的各载波所经历的信道衰落差异不大,载波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符号容易出现连续错误,如图2中的(a)所示,译码器难以进行比特纠错。采用CDD增加了信道的频率选择性,降低了信道相关带宽及OFDM载波间相关性,使OFDM获得频率分集能力。这样,符号错误变得随机化,更有利于译码器纠正出错比特,如图2中的(b)所示。
一般的CDD OFDM系统中,每个天线支路采用固定的循环时延,如从第一幅天线发射序列向量为x1=s(k),从第二幅天线发射序列向量为x2=s(k-T),从第三幅天线发射序列向量为x3=s(k-2T),以此类推,如图3中的(a)所示。当两个连续OFDM符号间信道为慢变时,从整体上看,这两个CDD OFDM符号仍具有一定相关性。
为减小不同OFDM符号载波间相关性,本发明提出每天线支路采用随机循环时延分集(Random CCD:RCDD),即从第一幅天线发射的序列的向量为x1=s(k),从第二幅天线发射的序列的向量为x2=s(k-T2),从第三幅天线发射的序列的向量为x3=s(k-T3),等等,这里T2,T3,…为随机时延样本数,如图3中的(b)所示。从接收端看,类似于人为地使慢衰落信道产生快变,使OFDM符号各个载波的信道增益差异较大,减小了载波间的相关性,降低出现连续符号错误的概率,如图2中的(c)所示。
在本发明中,术语“随机”应当理解为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的随机或伪随机情形。
设IFFT调制后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1)
式中S(k)为频域发射信号,N为载波数,s(l)为IFFT调制后的时域信号。则循环移位后的CDD信号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2)
可见,CDD信号等效于相位分集(PD)信号。固定CDD OFDM系统中,时延δcrc为一恒定值。而在RCDD OFDM系统中,时延δcrc∈[0,N]的随机整数值,RCDD OFDM信号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3)
与式(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CDD中的δcrc变成RCDD中的δcrc(t),即各天线支路信号的时延随OFDM符号不同而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CDD OFDM示例;
图2是用于解释RCDD OFDM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比较不同循环移位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RCDD OFDM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可应用本发明的RCDD OFDM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6是用于解释循环移位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多径信道功率分布的图表;
图10是示出了CDD OFDM发射符号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RCDD OFDM发射符号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比较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载波增益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示出了在16QAM调制和Q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BER性能的仿真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应该指出,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所描述的各种数值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这些数值可以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需要进行任何适当的修改。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RCDD OFDM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401,对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调制,以生成数据符号,并对生成的数据符号进行IFFT调制。然后,在步骤402,在[0,N]区间内,随机产生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时延样本数。在步骤403,根据时延样本数,对各支路发射信号进行循环移位。之后,在步骤404,对每个支路移位后信号插入CP形成OFDM符号。最后,在步骤405,把OFDM符号送入对应的天线端并发射到信道。
通过不同发射天线发射随机时延OFDM符号,进一步人为地使慢衰落信道产生快变,使OFDM符号各个载波的信道增益差异较大,减小了载波间的相关性,降低了出现连续符号错误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图5是示出了可应用本发明的RCDD OFDM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可应用本明的RCDD OFDM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包括NT幅发射天线和NR幅接收天线。在发送端,输入比特流经编码调制模块501调制为符号流(步骤401)。插入导频模块502把导频符号插入到数据符号流,IDFT模块503对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逆离散傅氏变换。发送端循环移位模块506~506”根据不同的时延,进行循环移位(步骤403),并将所得到的发射信号送入到每幅天线端。插入CP模块504~504”对每幅天线端的OFDM符号插入保护间隔后(步骤404),通过天线505~505”发射到信道(步骤405)。
经循环移位形成的待发射OFDM符号示例如图6所示,发射端基带产生并存储经IFFT调制的信号,然后利用给定的各天线支路端移位样本数,把IFFT输出符号移位,并插入CP后送入各天线支路端。具体地,参照图6,循环移位是根据时延,将IFFT输出符号中、与所述时延相对应的在先符号组(A’)移位到符号序列的前端(A)。CP是循环移位后的符号序列中、与之长度相等的在先符号组(CP’)的副本。
在接收端,移出CP模块508~508”把每个天线支路507~507”接收的OFDM符号的CP删除,合并模块509把所有天线接收信号合并后,利用DFT模块510把接收OFDM符号进行傅氏变换解调后,均衡模块511对接收信号进行均衡消除符号间干扰,经解调译码512后输出比特流。
第一实施例
返回图3,参考图3中的(b),把IFFT调制的数据符号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产生的随机时延,对该数据符号进行循环移位。天线1发射符号为1,2,3,4,5,6,7,8,9,10;相对天线1,天线2的发射符号循环移位4个样本,即为7,8,9,10,1,2,3,4,5,6;相对天线1,天线3的发射符号循环移位1个样本,为10,1,2,3,4,5,6,7,8,9。由此可见,天线2,3相对天线1的循环移位样本数是随机的。
第二实施例
从发射端看,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实际上是把各天线支路发射数据进行交织,且每个天线各符号的交织长度不同(即,循环移位的长度不同)。把它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下,例如,将IFFT调制的数据符号分成若干组,每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将每组符号作为循环移位的基本单位。
图7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把每2个OFDM载波数据分为一组,然后,进行随机循环移位(交织),并进行发射。若天线1的发射符号为(1,2),(3,4),(5,6),(7,8),(9,10);天线2的发射符号为循环移位2组符号后所得到的符号(7,8),(9,10),(1,2),(3,4),(5,6);天线3的发射符号为循环移位0组符号后所得到的符号(1,2),(3,4),(5,6),(7,8),(9,10)。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每组包括相同数量的数据符号的示例,但应当清楚,每组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数据符号。例如,可以将天线1的发射符号分组为(1,2,3),(4),(5,6,7,8),(9,1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参照上述情形,天线2的发射符号为循环移位2组符号后所得到的符号(5,6,7,8),(9,10),(1,2,3),(4);天线3的发射符号为循环移位0组符号后所得到的符号(1,2,3),(4),(5,6,7,8),(9,10)。
第三实施例
充分利用CDD OFDM易于实现的特点,在不改变MIMO系统结构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混合循环时延分集和复用的MIMO OFDM系统,如图8中的(b)所示。该系统包括复用和CDD两部分,复用天线支路1和CDD天线支路2,3,4分别传送不同数据流,提高系统速率。而CDD的各天线支路2,3,4(可以分别对应于图7中的天线支路1,2,3)传送相同的数据符号,但各支路数据在时间上是随机交织的,以提高系统误比特率性能。
这样,在传送不同服务质量QoS的业务时,可以把具有高QoS要求的多媒体业务映射到CDD天线支路传送,而把低QoS要求的业务映射到复用天线支路传送。同时,实现该系统无需对原多天线系统的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动,如图8中的(a)所示。
仿真实验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本发明的性能,设系统参数为:
·4根发射天线,1根接收天线
·每个OFDM符号总载波数N=64
·1/2速率卷积编码
·多径信道功率呈指数分布,如图9所示,将每径功率对第一径进行归一化,由此得到每径的功率依次为:[exp(0)exp(-1)exp(-2)exp(-3)exp(-4)exp(-5)exp(-6)exp(-7)]。
图10是示出了CDD OFDM发射符号的示意图,表示CDD OFDM系统中,每幅天线发送的信号实部(QPSK调制)。在图10中,(a)为从第一幅天线发送信号,(b)为从第二幅天线发送的移位信号,(c)为从第三幅天线发送的移位信号,(d)为从第四幅天线发送的移位信号。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RCDD OFDM发射符号的示意图,表示RCDD OFDM系统中,每幅天线发送的信号实部。在图11中,(a)为从第一幅天线发送信号,(b)为从第二幅天线发送的移位信号,(c)为从第三幅天线发送的移位信号,(d)为从第四幅天线发送的移位信号。比较图10与图11,可以发现,CDD OFDM的各支路信号以规则时延发射,RCDD OFDM各支路信号以随机时延发射。
图12是用于比较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载波增益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在某时隙内一般OFDM系统各载波信道增益,在由虚线椭圆框表示的区域中,载波的增益变化不大,载波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以及(b)表示RCDD OFDM系统各载波信道增益,在由虚线椭圆框表示的相同区域中,RCDD OFDM的各载波增益变化较大,载波间独立性增强,从而可获得频率分集能力。
图13是示出了在16QAM调制和QPSK调制的情况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BER性能的仿真结果的曲线图,其中(a)表示16QAM调制,信道时延为200ns条件下的系统误比特率(BER)性能;以及(b)表示QPSK调制,信道时延为100ns条件下的BER性能。可以看到,在不同调制方式下,本发明的RCDD OFDM传输方法的BER性能均优于一般的CDD OFDM传输方法。
尽管已经针对典型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他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理解为被局限于上述特定实例,而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6)
1、一种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调制,以生成数据符号,并对生成的数据符号进行IFFT调制,形成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
随机产生针对各个天线支路的时延样本数;
根据时延样本数,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进行循环移位;
对每个支路移位后信号插入循环前缀形成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以及
把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送入对应的天线端并发射到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循环移位步骤之前,对各个天线支路的发射信号进行逆离散傅立叶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即将进行循环移位的数据符号分为若干组,每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并将每个数据符号组作为循环移位的基本单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符号组包括相同数量的数据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符号组包括不同数量的数据符号。
6、一种复用-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混合传输方法,将多幅天线分为复用天线和随机循环时延分集天线两组,在传送不同服务质量的业务时,将具有高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映射到随机循环时延分集天线支路上,并按照如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方法进行传送;以及将具有低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映射到复用天线支路上,并按照现有的复用传输方法进行传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129502 CN1980209A (zh) | 2005-12-05 | 2005-12-05 | 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129502 CN1980209A (zh) | 2005-12-05 | 2005-12-05 | 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0209A true CN1980209A (zh) | 2007-06-13 |
Family
ID=3813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129502 Pending CN1980209A (zh) | 2005-12-05 | 2005-12-05 | 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80209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7498A (zh) * | 2010-10-14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WO2012075952A1 (zh) * | 2010-12-08 | 2012-06-1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谱域通信信号的解调方法及解调系统 |
CN101809885B (zh) * | 2007-09-28 | 2013-01-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涡轮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系统的改进的循环缓冲器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42353B (zh) * | 2007-11-22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发射分集的方法 |
CN101505181B (zh) * | 2008-02-05 | 2013-03-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动态地确定循环延迟样本数的方法 |
CN110912849A (zh) * | 2019-11-21 | 2020-03-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多载波方法及系统 |
-
2005
- 2005-12-05 CN CN 200510129502 patent/CN198020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9885B (zh) * | 2007-09-28 | 2013-01-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涡轮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系统的改进的循环缓冲器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42353B (zh) * | 2007-11-22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发射分集的方法 |
CN101505181B (zh) * | 2008-02-05 | 2013-03-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动态地确定循环延迟样本数的方法 |
CN102447498A (zh) * | 2010-10-14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2447498B (zh) * | 2010-10-14 | 2014-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WO2012075952A1 (zh) * | 2010-12-08 | 2012-06-1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谱域通信信号的解调方法及解调系统 |
CN110912849A (zh) * | 2019-11-21 | 2020-03-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多载波方法及系统 |
CN110912849B (zh) * | 2019-11-21 | 2020-12-1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多载波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3119B (zh) |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
US7403570B2 (en) | Preamble design for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 | |
CN101977174B (zh) | 生成无线参数组的装置、发送机和接收机 | |
US926427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de bandwidth mixed-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CN101416410B (zh) |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 |
US8355376B2 (en) | Broadcast scheme for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
RU2518509C2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отока данных и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 |
US855361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SC-FDMA system | |
US2005028124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channel utilizing cyclic delay diversity | |
EP1865643A1 (en) |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method | |
CN101208878B (zh) | 发射分集方案 | |
CN101374036A (zh) |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发射分集方法与系统 | |
CN1980209A (zh) | 随机循环时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 | |
EP0922350B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diversity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environ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 |
CN100471191C (zh) | 用于多载波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374132B (zh) |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开环空间复用发射方法及系统 | |
CN101340609A (zh) | 广播多播业务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 |
WO2008111810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 |
Park et al. |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schemes of DVB-RCT systems with multiple-antennas | |
McNair et al. | OFDM for high data rate, highmobility, wide-are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Hossain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VB-T2 using MIMO-OFD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