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4849B -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Google Patents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64849B CN1964849B CN2005800183660A CN200580018366A CN1964849B CN 1964849 B CN1964849 B CN 1964849B CN 2005800183660 A CN2005800183660 A CN 2005800183660A CN 200580018366 A CN200580018366 A CN 200580018366A CN 1964849 B CN1964849 B CN 19648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cylinder
- printing element
- roller
- described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20—Supports for bearings or supports for forme, offset, or impression cylin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24—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4—Electric or hydraulic features of dr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8—Mechanical features of drives, e.g. gears, clutch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24—Cylinder-tripping devices; Cylinder-impression adjustments
- B41F13/26—Arrangement of cylinder bearings
- B41F13/30—Bearings mounted on sliding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24—Cylinder-tripping devices; Cylinder-impression adjustments
- B41F13/34—Cylinder 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 B41F13/40—Cylinder 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44—Arrangements to accommodate interchangeable cylinders of different sizes to enable machine to print on areas of different siz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02—Devices for tripping inking devices as a who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7/00—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 B41F7/02—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for offset printing
- B41F7/12—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for offset printing using two cylinders one of which serves two functions, e.g. as a transfer and impression cylinder in perfecting mach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1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1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41P2217/11—Machines with modular units, i.e. with units exchangeable as a wh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具有两个端面的侧机架和至少一个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印刷装置滚筒,其中预先安装有作为滚筒单元的两个滚筒中的至少一个滚筒以及两端面上的轴承单元并将具有作为单独的滚筒的滚筒单元整体设置在印刷单元的侧机架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背景技术
在WO95/24314A1中披露了这样一种印刷单元,其中四个双面印刷装置垂直重叠设置并在双面印刷位置的范围内水平相对移动。为此同一带面的印刷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共同框架上,其中至少一个框架是可水平移动的。
在EP1264686A1中披露了一种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具有垂直重叠设置的双面印刷装置,其中印刷装置滚筒设置在中间的框架部分上,和两个输墨装置分别设置在外面的框架部分上。所述外面的框架部分可对应于中间的框架部分水平移动,以便在必要时将自动上版装置设置在中间空间内。
在DE2234089C3中披露了一种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其中一具有多个印刷装置的壁段可对应于具有相应的压印滚筒的壁段相对移动。印刷装置滚筒以及配属的输墨装置作为单元整体地在该壁段上可移动地或可拆卸地设置。
在DE4327278C2中披露了一种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具有侧机架结构,具有一定的圆周尺寸的转印滚筒和印版滚筒旋转设置在所述侧机架上和分别根据设置采用各种输墨装置类型中的一种特定的输墨装置类型的模块化的输墨装置。
在US2557381A中披露了一种可灵活的为各种印刷方法和印刷点数量安装设置的印刷单元,其中可成塔形对输墨装置和印刷装置滚筒相互装配和所述输墨装置和印刷装置滚筒可相对或相互移动设置。可选择地将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印刷单元和输墨装置或上墨系统安装在一种标准框架上。
在EP0246081A2中披露了一种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具有多个分别具有印刷装置的印刷装置滚筒的结构单元,以及具有作为输墨装置的单元。为实现离合压,输墨装置单元可水平向贴靠在印刷装置滚筒上和在垂 直向上与不同的印刷装置接触-其中也与具有各种印刷长度的不同的印刷装置接触。必要时也可以用具有其它印刷长度的结构单元对具有印刷装置滚筒的结构单元进行替换。
在DE10202385A1中披露了一种在具有可变的印刷长度的印刷装置的滚筒之间的驱动齿轮组,其中在两个不相互啮合的滚筒圆柱齿轮之间设置有两个中间齿轮。
在EP0699524B1中披露了印刷单元的驱动齿轮组,其中根据一种实施方式通过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实现用单独的电机对印刷装置滚筒的成对的驱动。
在WO03/039872A1中披露了一种印刷装置滚筒,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印刷装置滚筒成对地被驱动电机驱动和对两个滚筒耦合的传动机构被封装在各自的机壳内。
在DE19534651A1中披露了一种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具有位于一个平面上的滚筒,其中四个滚筒中的三个滚筒为实现离合压沿滚筒平面线性移动设置。设置在机架内壁上的导向件上实现支撑设置。滚筒设置在支架上的共同的导向件上和通过压力剂驱动的工作缸实现相互的离合压。
在WO02/081218A2中披露了用于两个分别设置在滑块上的转印滚筒的各个线性支撑,其中滑块的调整驱动机构是用压力油加载的缸体。设置有可校准的止挡,用于对垂直于滚筒平面伸展的调整移动的端位置加以限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费用低廉和制造简单的印刷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具有两个端面的侧机架和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印刷装置滚筒,其中,两个滚筒中的至少一个滚筒连同其端侧的轴承单元作为滚筒单元被预先安装,以及能够整体上作为具有单独的滚筒的滚筒单元设置在印刷单元的侧机架之间,轴承单元至少具有一个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用于调整有待合压的滚筒相互的合压力和/或用于实施离合压,轴承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可从滚筒的轴颈上拆卸下来的结构单元,在轴承单元的机壳内设置有执行元件。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在实现高的印刷质量的同时还实现制造简单和/或便于操作的印刷单元。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侧机架是可分的,因而便于接触、有利于实现模块化和较小的结构高度。
由于采用了印刷装置滚筒的线性导轨,因而针对可能出现的滚筒振动可以实现良好的安装位置。另外由于滚筒支撑在线性导轨上,因而可以实现小的调整路径和因此不需要同步间隙。而且不必安装三节环轴承。
设置在侧机架内部不穿过侧机架的滚筒轴承使采用没有轴承孔的侧机架成为可能。所述机架的设计可以不受尺寸规格的影响。滚筒单元连同预调整的轴承可以在现场直接安装在机架壁上。通过仅包括一个滚筒的模块尺寸(滚筒+轴承单元)可以对不同的尺寸进行安装和必要时对滚筒进行组合。
由于增多了设计以及制作的组件的数量,因而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实现模块化的前提条件将存在很大的节省潜力。
由于采用单独的电机或作为封闭的传动模块实现印刷装置滚筒和/或各个输墨装置的驱动,因而润滑油例如仅存在于预制的功能模块内。
在侧机架内的设置除了可以实现简单的结构外,还缩短了滚筒轴颈,因而减小了振动。
上述具有可移动的止挡的线性轴承的实施方式可实现对滚筒与压力相关的调整,另外还实现对新的配置、新的印刷布等的自动的基本调整。
根据一种模块化的操作自动装置的实施方式可有选择地针对各种规格便于对印版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加以详细地说明。
图中示出:
图1为印刷单元的示意图;
图2示出印刷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工作位置;
图3示出印刷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工作位置;
图4为印刷单元的模块化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有待配置的印刷单元的扩展阶段;
图6示出模块化的输墨装置的各种实施例;
图7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8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9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四实施例;
图10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五、第六和第七实施例;
图11示出模块化的润湿装置的各种实施例;
图12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八实施例;
图13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九实施例;
图14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十实施例;
图15示出印刷单元配置的第十一实施例;
图16示出模块化的操作自动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7为双面印刷装置的俯视图;
图18为轴承单元的纵剖视示意图;
图19为轴承单元的横剖视示意图;
图20示出双面印刷装置的第一轴承设置;
图21示出双面印刷装置的第二轴承设置;
图22为滚筒的支撑和调整原理图;
图23压力剂的管线连接的实施例;
图24示出可分的印刷单元的变型方案;
图25示出具有用于倾斜调整滚筒的机构的轴承单元;
图26示出印刷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7示出印刷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28示出印刷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29示出印刷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30示出印刷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31示出卧式双面印刷装置的放大图;
图32示出输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
图33为图32的输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4为图32中的防扭连接的剖视图;
图35示出输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
图36示出滚筒与侧规驱动机构的耦合;
图37示出用于图23的轴承单元的止挡的保持件的实施方式;
图38示出执行件的实施方式;
图39为具有可分的或必要时不可分的印刷单元的印刷机的四个实施方式a)、b)、c)和d)的示意图;
图40为折页机的示意图;
图41示出印刷机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
图42为图18或图36中的线性轴承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印刷机,例如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特别是彩色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具有印刷单元01,其中材料带02,简称带02双面单色或特别是先后多色地,例如在本例中四色进行印刷,或多个带同时单色或多色印刷。印刷单元01具有多个(在本例中四个)垂直上下设置的双面印刷装置03,所述双面印刷装置用于采用橡皮-橡皮工作方式的双面印刷。如图中所示的桥结构或n个双面印刷装置的双面印刷装置03分别由两个印刷装置04构成,所述印刷装置分别具有一个作为转印滚筒06和一个作为印版滚筒07的滚筒06;07,例如印刷装置滚筒06;07,以及分别具有一个输墨装置08和在采用湿式胶印时还具有润湿装置09。分别在两个转印滚筒06之间在合压位置构成(双面)印刷位置05。仅在图1中的最上面的双面印刷装置03标示出所述的构件,其中上下设置的(双面)印刷装置基本(尤其是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特征的设计)相同。双面印刷装置03(不具有在下文中描述的线性设置的有益的特征)也可以正好与图1相反,是向上开口的U形单元。
根据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分别根据要求、机器类型、所采用的技术和/或扩展级,印刷单元01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特征。印刷单元01或双面印刷装置03在中间,即在双面印刷位置05上根据工作的要求具有可分的结构设计和/或输墨装置08(和必要时的润湿装置09)为具有多个辊的模块结构和作为预安装的模块可安装在印刷单元01内和/或对不同直径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可不必在侧机架上设置轴承孔进行安装和/或对作为线性轴承的滚筒轴承可进行力控制调整和/或在合压位置的印刷装置滚筒 06;07的旋转轴基本在一共同的平面上。附加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必要时作为独立的实施方式)通过专门的通过两个中间齿轮耦合的成对的印刷装置滚筒对的驱动连接或也可以通过滚筒06;07的单独的驱动装置有益地实现模块化。此点同样有益地适用于机械上独立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驱动的对输墨装置08和必要时润湿装置09的驱动。
原则上单独的或多个所述特征也有益地适用于那些不具有作为橡胶对橡胶印刷的印刷装置03的双面印刷单元,而具有仅以单面印刷工作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印刷装置的转印滚筒06与压印滚筒配合。特别是根据这种模块方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设置,其中仅用一个压印滚筒替代第二印刷装置04的两个滚筒06;07和输墨装置08。针对对另外的滚筒06;07的下面的描述也适用于在侧壁内的设置。
在图2和3中示出印刷单元01的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实施方式原则上独立于同样在图中示出的和下面将详细的加以说明的印刷装置04的模块结构和/或仅对上面的双印刷装置03举例示出的轴承单元14(见图18),在双面印刷位置05上根据作业要求,即旨在装配和维护(与分解或拆卸相反)为可分结构设计。对两个相互分离的部分(包括滚筒06;07、输墨装置08和必要时存在的润湿装置09)在下文中被称作分印刷单元01.1和01.2。
为此多个(四个)上下设置的双面印刷装置03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可旋转地设置在右侧和左侧的机架或壁段11;12内或上,使同一印刷装置04的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与同一机架或壁段11;12配合。优选多个,特别是所有的对带02的同一面印刷的印刷装置04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设置在同一机架或壁段11;12上。印刷装置滚筒06;07可以原则上仅单侧地,即快速地设置在端面机架段11上。但对每个分印刷单元01.1;01.2优选设置两个其端面面向滚筒06;07设置的机架段11;12。两个可分的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作分印刷单元01.1和01.2,所述分印刷单元具有相应的机架段11;12和印刷装置04(印刷装置滚筒06;07和输墨装置08)。
分印刷单元01.1;01.2可沿垂直于滚筒06;07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向或相互移动,其中优选两个空间固定的分印刷单元中的一个分印刷单元(在 本例中为凹版印刷单元01.1)例如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印刷车间的地板13上、空间固定的梁13上、安装板13或印刷单元01的安装框架13上,和另一分印刷单元01.2对应于地板13或梁13或安装板13或安装框架13(下面称作支架13)可移动地设置。
为此外侧的机架段12设置在相互对应的图中未示出的机架段12和支架13的例如共同构成线性导向件15的轴承件上。所述轴承件可以是在轨上运行的滚轮或也可以是滑块体支撑或滚动体支撑的相互配合的线性导向件。
优选壁段11;12的设计应使在工作位置A(图2)上的壁段在其相互相对侧成对地基本相互形状互补和通过向分界线或接合线的合并运行构成一基本闭合的端面。
图3示出印刷单元01的维护位置B(没有在图2中示出的轴承单元),其中通过机架段12的移动促使实现分印刷单元01.1;01.2的相互相对调整。原则上采用另一实施方式也可以实现相对调整,其中两个分印刷单元01.1;01.2或其机架段11;12可移动地设置。
印版滚筒07和转印滚筒06在图1至3中示出的报纸格式的至少四个,例如四个或甚至高产量时的六个并列设置的竖排印页,特别是宽幅幅面的壳体宽度形成的第一幅面设计。因此可以对双幅宽的带02并列地印刷四个报纸页或对三幅宽的带并列地印刷六个报纸页,和印版滚筒07上可以相应地并列装设四块或六块印版,并且其端部相互对齐。根据在图1-3中所示的第一有益的幅面设计,滚筒06;07具有一个圆周,所述圆周基本等于两个前后设置报纸格式的印页。
根据具双圆周的印版滚筒07的印刷单元的设计(两个报纸页在圆周上前后设置),所述印版滚筒最好具有两个在圆周向上相互错开180°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对印版进行固定,所述印版优选在整个有效的壳体长度为连续的结构。印版滚筒07上并列设置有四块或六块印版和前后设置有两块印版。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双圆周的(在圆周向上前后有两个报纸页)转印滚筒06例如仅具有一个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固定一块或多块并列设置的橡皮布,所述橡皮布优选在整个有效的壳体长度为连续的结构。转印滚筒 06可以具有一个覆盖整个壳体长度连续的和基本覆盖整个圆周的橡皮布,或将两块或三块基本覆盖整个圆周的橡皮布并列设置。根据双圆周的转印滚筒06的另一实施方式,转印滚筒06具有并列的两块或三块橡皮布,其中分别相邻的橡皮布在圆周向上相互错位180°。这些相互错位设置的橡皮布被保持固定在两个或三个沟槽段内,所述沟槽段同样在滚筒06的纵向上并列设置,分别相邻的沟槽段在圆周向上相互错位180°。
如图2和3所示,根据印刷单元01的有益的实施方式(首先原则上与可分性无关)输墨装置08或由轴承单元14和有关的滚筒06构成的滚筒单元17或优选输墨装置08以及滚筒单元17为模块结构,即作为结构上构成独立的预安装的结构单元。
作为模块的输墨装置08例如具有自己的机架16或框架结构16,其中输墨装置08的多个功能件,在此为三个,特别是所有的辊以及一个墨源(室式刮墨刀、墨斗、涂覆喷嘴等)甚至不必与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12连接,已经具有其相互的固定的位置,以及例如预先安装和整体地安装在印刷单元01上。框架结构16或机架16特别是可以作为两个设置在辊的端侧的侧机架,所述侧机架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横梁和/或一个基部相互连接。容纳模块的功能件的机架16在安装时(可材料配合或型面配合拆卸地)与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12连接。在印刷单元01以上述方式是可分的时,作为模块的输墨装置08在安装时与相应的机架段或壁段11;12材料配合(焊接)或型面配合可拆卸地(螺丝固定)连接。在印刷单元01一侧的整个侧机架或分印刷单元01.1;01.2的整个侧机架是多元的,具有用于固定滚筒06;07的侧机架11;12,和固定输墨装置08的分侧机架。所述“可拆卸的”并不是根据作业要求可拆卸的,而仅仅系指旨在对印刷单元01的拆装或扩充/对输墨装置更换的拆卸。
作为滚筒单元17的模块(参见下面的图17和图18)具有比如带轴颈63;64的滚筒06;07以及预先安装(预先张紧和/或预先调节)在轴颈63;64上的轴承单元14。轴承单元14和滚筒06;07已经在置入印刷单元01之前获得其确定的相互位置,且能够作为整体置入印刷单元01。
图4示出模块结构的印刷单元01的系统,所述印刷单元原则上既可以是可分的(如图中所示),又可以是不可分的。在后者的情况下用于固 定滚筒06;07的侧机架11;12不是两元的,而是一元的并且空间固定地设置在印刷车间内。但最好采用如上所述的可分的方案。
在采用不可分的方案时可以将例如两个端侧面向滚筒06;07设置的侧机架11;12与空间固定的支架13(或安装板13或安装框架13)和至少一个(最好两个)将在中间高度上方的两侧连接的横梁(对此情况图中未示出)构成印刷单元01的基架18。
在采用可分的方案时,基架11;12例如由下面的支架13、两个分别空间固定设置的机架段11、每个印刷机侧的至少一个支柱19、一个用于将空间固定设置的机架段11和支柱19连接的上面的支架21和至少一个(最好至少两个)将两侧在中间的高度上方连接的横梁22(仅用虚线示出)构成。如图所示,机架段11;12作为基本连续的壁段分别为一体和扁平结构或旨在实现设备的较为简单的结构和/或便于接触,分别便于固定保持和必要时为实现稳定每个侧机架附加与一个或多个垂直支撑的立柱(未标有附图标记)连接。
这时可用不同设计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和输墨装置08对“空的”的机架进行配置或设置。
同样如图4所示,可以采用具有两个竖排印页,特别是宽幅的报纸页(双幅宽)的转印滚筒06a,但也可以采用具有一个印页,特别是宽幅的报纸页(单幅的)的转印滚筒06b。同样也可以安装圆周上具有两个竖排印页,特别是报纸页的印版滚筒07a,或在圆周上安装单圆周(印版滚筒07b)的,即一个印页,特别是宽幅的报纸页的印版滚筒。原则上讲,具有印版滚筒07与转印滚筒06相互的整数的圆周比例例如为1∶1、1∶2、2∶1、3∶1、1∶3、3∶2、2∶3,但优选采用的印版滚筒07的圆周与转印滚筒06的圆周相同。
根据具有单圆周(在圆周上一个报纸页)的印版滚筒07的印刷单元的实施方式,最好在圆周向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印版的沟槽,所述沟槽优选在整个壳体长度上是连续的。因此印版滚筒07上可以并列地设置四块或六块印版。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单圆周的(在圆周上一个报纸页)转印滚筒06例如仅具有一个用于固定一块橡皮布的或用于固定多块并列设置的橡皮 布的沟槽,所述沟槽优选在整个壳体长度上是连续的。因此单圆周的转印滚筒06上可以设置一块在壳体长度上连续的和基本环围整个圆周的橡皮布或并列设置三块基本环围整个圆周的橡皮布。
根据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与双圆周的转印滚筒06配合的实施方式,最好一起采用所述的双圆周的转印滚筒06和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
而且也可以采用(例如单圆周或双圆周)具有相互不同的圆周的用于各种印页幅面,例如对报纸幅面的滚筒进行选择配置。双圆周滚筒06a;07a的圆周可以在840-1300mm之间,特别是在860-1120mm之间,和相应的单圆周的滚筒06b;07b的圆周可以在420-650mm之间,特别在430-560mm之间或甚至在430-540mm。在采用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滚筒单元17时,这种具有专用尺寸的模块结构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为实现对具有例如偏心轮的三环或四环轴承的非常精确的固定,不必在侧机架11;12上设置对滚筒06;07的精确的位置和几何形状加以考虑的轴承孔。
在图5中示出印刷单元01,所述印刷单元例如具有双圆周的滚筒06a;07a。如果安装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为增大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的强度(参见下面的图7、9、13),所述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可以与双圆周的转印滚筒06a配合,但出于节省空间的目的也可以与同样的单圆周的转印滚筒06b配合。
首先原则上不考虑印刷单元01的可分性和/或滚筒单元17的模块应用,最好分别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具有各种类型的输墨装置08的印刷单元01进行模块设计。各种类型的输墨装置如图4所示可以是短输墨装置08.1、单输墨通路输墨装置08.2,例如具有两个串墨滚筒(例如用于报纸印刷)或具有双供墨通路的和例如具有三个串墨滚筒的(例如用于零星印件印刷)辊式输墨装置。
作为第一变型方案的短式输墨装置08.1(图6a)的输墨装置08具有一个带有沟槽或网穴的中央辊26,例如网纹辊26,所述网纹辊从着墨装置27,特别是从室式刮墨刀27(或也可以通过一图中未示出的辊组从墨斗)汲取油墨并通过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辊28,例如着墨辊28的柔软的表面向印版滚筒07的印版传递油墨。最好中央辊26还与另外两个柔软的辊29,例如墨辊或着墨辊29配合。为实现油墨均匀的分布,每个轴向辊 31,例如往复移动的串墨辊31(优选具有硬的表面)分别与一个着墨辊28和相邻的墨辊29配合。着墨装置27例如从一个油墨容器32特别是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泵装置(多余的油墨也可以滴落在油墨容器内)汲取油墨。优选网纹辊26通过自己的独立于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被旋转驱动。其余的辊28;29;31优选通过摩擦进行驱动。在设置一个自己的驱动电机的同时提高了对可变性的要求或以小的代价通过一将转动变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装置实现往复移动。
作为单输墨通路的辊式输墨装置08.2(也被称作长式输墨装置,图6b)的输墨装置08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将油墨涂覆在印版上的着墨辊28,所述着墨辊通过一个印版近端的辊33,特别是往复移动的串墨辊33或串墨辊33(例如具有硬的表面)、辊34,特别是墨辊或传墨辊34(例如具有柔软的表面)、距印刷装置较远的往复移动的串墨辊33或串墨辊33、另一墨辊或传墨辊34(例如具有柔软的表面)、辊37,特别是匀墨辊37和辊36,特别是墨斗辊或浸入辊36从墨斗38汲取油墨。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油墨馈送系统或油墨定量系统(例如在泵输墨装置中的泵系统或在提升输墨装置的提升系统)替代浸入辊36和匀墨辊37(被称作膜式输墨装置)。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串墨辊33共同地或单独地用自己的独立于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被旋转驱动。而且对于墨斗辊36也可以设置一个自己的驱动电机,和根据进一步设计必要时对匀墨滚37也可以设置一个自己的驱动电机。在提高对可变性的要求的同时共同地或分别单独地通过自己的驱动机构实现串墨辊33的往复移动,或以小的代价通过将转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实现串墨辊33的往复移动。在下面针对图31至35的说明中例如同样为模块结构的单输墨通路的输墨装置08.2的有益的另一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作为双输墨通路的辊式输墨装置08.3(图6c)的输墨装置08具有至少三个,在图中为四个用于将油墨涂覆在印版上的着墨辊28,所述着墨辊通过具有第一串墨辊33、柔软的墨辊34和硬的传墨辊39的第一输墨辊组和一个具有第二串墨辊33、与前者共用的柔软的墨辊34、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辊33、另一柔软的墨辊34、匀墨辊37和墨斗辊36从墨斗38汲取油墨。如上所述在此也可以用上述另外的油墨馈送系统或油墨定量系统替代 墨斗辊36和匀墨辊38。
优选三个串墨辊33共同地或分别单独地通过自己的独立于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被旋转驱动。而且对于墨斗辊36也可以设置一个自己的驱动电机,和根据进一步设计必要时对匀墨滚37也可以设置一个自己的驱动电机。在提高对可变性的要求的同时共同地或分别单独地通过自己的驱动机构实现串墨辊33的往复移动,或以小的代价通过将转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实现串墨辊33的往复移动。这种输墨装置08.3虽然是用于报纸印刷的,但优选通过对印刷单元的配置也适用于零星印件的印刷。
根据短式输墨装置08.4(也被称作网纹辊输墨系统)的第二变型方案(图6d),所述短式输墨装置仅具有一个尺寸特别是与印版滚筒07的尺寸相同的着墨辊28’,所述着墨辊从网纹辊26(根据变型同样大小)获得油墨并从着墨装置27,例如刮墨刀系统27,特别是从室式刮墨刀27汲取油墨。这种输墨装置08.4由于其用于贴合的倾角很小(基于着墨辊28’与印版滚筒07的1∶1比例)同样适用于报纸印刷,特别是用于零星印件印刷配置的印刷单元01。
最好如图4所示,对分别用于印版滚筒07a;07b的各种幅面的同一种类型x的输墨装置08.x具有各种实施方式。除了采用各种输墨装置技术的模块外,也可以针对各种幅面采用模块结构。同一类型的输墨装置08.x最好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其区别在于必要时整体上或至少着墨辊28,28’的几何定向不同。因此根据印版滚筒07a;07b采用短式输墨装置08.1a(图2)或采用短式输墨装置08.1b(图7)。如果印版滚筒07有两种以上的圆周尺寸,则将有相应数量的相同类型的输墨装置实施方式。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至少被驱动的部分(旋转,轴向)至少针对相同类型的不同的输墨装置的尺寸,至少相对地取相同的位置。
最好用于相同类型的和/或不同类型的多种输墨装置08的侧机架11;12具有对相同的对输墨装置08进行支撑的支座、槽口或止挡。所述支座、槽口或止挡的形状应能实现其对相同类型的和/或不同类型的多种输墨装置08的固定。为此对不同的输墨装置08有效的悬挂棱或支座面或在支架11;12上在加工完毕后已经同时准备好多个不同的分别与不同的输墨装置08吻合的悬挂棱/支座面。
在图5中示出用于每个印刷装置04的横梁23,相应的输墨装置08装设在或悬挂在所述横梁上。附加于此方式或替代此方式,在安装状态下输墨装置可以相互叠置和/或附加锁固或固定在垂直的立柱上。
如图2和3所示,例如用于印刷报纸的印刷单元01根据有益的第一实施方式装设短式输墨装置08.1(图6a)。由于此时印版滚筒07a是双幅的,所以印刷单元01例如具有相应的短式输墨装置08.1a。印刷装置04和输墨装置08在此是用于“干式胶印“或无水胶印”设计的,即对印版和输墨装置的实施的设计应实现不设有润湿剂和因此没有润湿装置09。
图7例如示出例如用于报纸印刷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干式胶印的印刷单元01具有用于单圆周印版滚筒07b的短式输墨装置08.1b。
图8或图9示出例如用于报纸印刷的印刷单元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其中印刷单元装设有单输墨通路的输墨装置08.2a;08.2b-其中图8中采用干式胶印的双圆周的印版滚筒07a,图9中采用干式胶印的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
图10示出采用第二变型的短输墨装置08.4的第五、第六和第七实施方式,其中在一共同的图中示出交替用于报纸印刷或零星印件印刷的印刷单元01,其中采用分别用于干式印刷的双圆周印版滚筒07a、单圆周印版滚筒07b或采用下面将描述的用于零星印件印刷的印版滚筒07c。
着墨辊28’(图6d)优选分别具有与配合的印版滚筒07a;07b;07c的圆周。
除了迄今描述的干式胶印的实施方式外,最好以湿式胶印方式工作的印刷装置04也以模块结构实施,即对印版除了输送油墨外,还通过润湿装置,严格地与输墨装置08分隔地或也可以平行地通过桥辊与输墨装置08连接地输送润湿剂。
在图4和图11a)中用实线示出润湿装置09.1,所述润湿装置具有至少三个辊41;42;43。最好润湿装置09.1是所谓的无接触式的润湿装置09.1,特别是喷雾润湿装置09.1,其中润湿剂无接触地从润湿剂源44被传递给润湿装置09的最后的辊43上。例如可以通过无接触的离心机、无接触刷或以另外的方式优选通过喷雾横梁44的喷嘴实现此点。如果在喷雾梁44与印版滚筒07之间并列设置有三个辊41;42;43(不具有有时存在的网纹 辊),则与印版配合优选具有柔软(橡胶)的表面的辊41,例如着墨辊41、一接着的优选作为往复移动的串墨辊42的具有硬表面(例如铬或不锈钢)的辊42,和在三辊的输墨装置09.1中设置有用于接收来自润湿剂源44的润湿剂的具有柔软的表面(例如橡胶)的辊43。在另一四辊的无接触的输墨装置09中一在图中未示出的具有例如硬表面的第四辊与柔软的辊43连接,所述第四辊用于接收润湿剂。优选根据该实施方式串水辊42被一个自己的独立于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旋转驱动,其中两个辊41和43通过摩擦被驱动。根据另一变型对辊43也可以设置一个自己的旋转的驱动电机。用一自己的驱动机构实现串水辊42的往复移动,或付出很小的代价通过一将旋转移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实现往复移动。
图11a)在考虑到环形的虚线的情况下示出三辊的润湿装置09.1的一种特别有益的进一步设计,其中与图11a)所示的润湿装置09.1不同,辊42具有亲油墨的或亲油的表面45结构(即用相应的液体,特别是油墨的润湿边缘角小于90°),所述表面例如由橡胶或塑料(例如聚酰胺)构成。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润湿装置09的所有三个辊41;42;43的壳面具有一个亲油的表面45(即用相应的液体,特别是油墨的润湿边缘角小于90°)。原则上讲,中间辊42是轴向固定的,即是不往复移动的辊42。特别是在辊42具有柔软的,尤其是由橡胶构成的表面的情况下可以省去对辊41;42;43的强制旋转驱动,和所述辊整体上通过摩擦被印版滚筒07驱动,即辊41被印版滚筒07驱动,辊42被辊41和辊43被辊42驱动。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完全不用结合图26至30所示的通过各自的驱动电机132或驱动连接的强制驱动。在辊41;42;43中没有任何一个辊除了摩擦驱动外还具有附加的强制旋转驱动。在辊42是往复移动的串墨辊42的情况下,则可以针对该往复的移动采用电机的往复驱动或将转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
根据图11a)的变型(其中考虑到环形虚线),润湿装置辊组的三个辊41;42;43中的中间的辊42具有由塑料,例如由聚酰胺,特别由是尼龙构成的亲油墨的表面或壳面45。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辊42最好被自己的机械上独立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132强制旋转驱动,但也可以通过与印刷装置04和/或输墨装置08(见下面的图26至30)的驱动连 接141实现强制旋转驱动。在辊42是往复移动的辊42时,同样可以采用自己的电机的往复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将转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实现所述的往复强制移动。
所述的“柔软的”表面系指在径向上具有弹性的表面,即其具有的在径向上的弹性模量优选最大为200MPa,特别是小于或等于100MPa。从润湿剂源44汲取润湿剂的辊43和/或在辊组中向印版滚筒07顺序设置的辊42优选具有一在55°至80°范围内肖式A硬度的壳面。将润湿剂涂布在印版滚筒07的辊41优选具有一在25°至35°范围内肖式A硬度的壳面。
在图4和图11b)中润湿装置09的第二实施方式作为具有在润湿剂容器46与印版滚筒07之间的三个串接的辊47;48;41(28)的接触式润湿装置09.2(膜式润湿装置、提升润湿装置、擦布润湿装置或刷式润湿装置)。优选润湿装置09.2是膜式润湿装置09.2,其中最后的作为浸入或水斗辊47的辊47被浸入润湿剂容器46内,例如浸入润湿剂斗46内和将汲取的润湿剂通过辊48,特别是通过具有光滑的和坚硬的表面(例如铬)的往复移动的串水辊48传递给至少一个具有柔软的表面的涂布辊41。由于所述着水辊可以仅配属给一个润湿装置09(在图14中未示出),或如图14中所示可以是一个同时配属给输墨装置08和润湿装置09的和例如有选择的仅输送润湿剂或输送润湿剂和油墨的共同的涂布辊28(41),所以在图中用虚线仅示出一个涂布辊41。如果润湿装置09.2(图11b)如图所示总共具有三个辊,则浸入辊47优选具有柔软的表面。在另一有四个辊的接触式润湿装置09.2中在柔软的辊47上接有一图中未示出的具有例如坚硬的表面的第四辊,所述第四辊替代辊47浸入润湿剂斗46内。优选至少浸入辊47被一个自己的独立于滚筒06;07和其余的输墨装置辊的驱动电机旋转驱动,其中辊41通过摩擦被驱动。根据一种有益的变型也可以为串水辊48设置有一个自己的旋转的驱动电机。通过一个自己的驱动机构实现串水辊48的往复移动,或以小的代价通过将该转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实现串水辊48的往复移动。
润湿装置09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模块(即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安装在自己的机架上)或也可以根据用于湿式胶印的有益的设计与模块“输墨装置08”安装在一起。
图12或图13示出用于报纸印刷的印刷单元的第八和第九实施方式,具有单输墨通路的辊输墨装置08.2a;08.2b,其中在图12中具有双圆周的印版滚筒07a,在图13中具有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而且与图8和9不同,在湿式胶印时设置有润湿装置09,在此例如是三辊的喷雾润湿装置09.1。
上述的双圆周的具有两个报纸页的印页的印版滚筒07a优选在圆周向上具有前后设置两个用于固定两个在圆周向上先后设置的分别具有一个印页长度的印版的沟槽。两个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在轴向上连续的沟槽或两个分别具有多个在轴向上并列设置的沟槽段组和/或相应的夹固装置的设计应使在轴向上并列地固定至少两个单独的分别具有一个报纸页宽度或两个报纸页宽度的印版。印版滚筒07a在工作状态下在圆周向上具有两个分别具有印页长度的印版和在纵向上具有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甚至六个,分别具有印页宽度的印版。而且也可以单印页宽度和双印页宽度或甚至三印页宽度的印版混合并列地设置在印版滚筒07a上或仅多个双印页宽度或甚至三印页宽度的印版并列设置在印版滚筒07a上。
上述的单圆周的具有一个报纸页的印页的印版滚筒07b优选在圆周向上仅具有一个用于固定单印页长度的印版的端部的沟槽。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在轴向上连续的沟槽或一个具有多个在轴向上并列设置的沟槽段组和/或相应的夹固装置的设计应使在轴向上并列地固定至少两个单独的分别具有一个报纸页宽度或两个报纸页宽度的印版。印版滚筒07b在工作状态下在圆周向上具有一个印页长度的,特别是报纸页长度的印版和在纵向上具有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甚至六个,分别至少具有一个印页宽度的,特别是报纸页宽度的印版。而且也可以将单印页宽度和双印页宽度的或甚至三印页宽度的印版混合并列地设置在印版滚筒07b上。
根据一种进一步设计,印刷单元01除了印刷报纸外还可以用于印刷不同于报纸印刷幅面尺寸和/或不同于报纸印刷的印刷质量。此点例如通过对输墨装置08和/或润湿装置09的特殊的实施、通过对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特殊的实施、通过在滚筒06;07上的包衬(印版、橡皮布)的特殊的设计、通过有时明显不同的纸带强度和/或质量、和/或有益的设置在印刷过程后面的干燥级体现在印刷单元01或印刷装置04上。
即在报纸印刷与要求高质量的印刷,例如通常被称作零星印件印刷之 间,目前在印刷装置04的设计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通常对用于报纸印刷和零星印件印刷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或其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12、滚筒装置和/或输墨装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单独设计和制造。
这样的一种印刷装置04具有印版滚筒07c,所述印版滚筒在圆周上仅具有一个在印版滚筒07c的滚筒长度上连续的沟槽和对唯一一个环围整个圆周和覆盖整个滚筒长度的印版进行固定。有效的滚筒长度例如与四个、六个或甚至八个竖排横向并列的印刷页,例如DIN A4-格式(或一定数量的与所述长度相符的不同于所述幅面尺寸的印页)和两个在纵向上前后设置的印刷页相符。因此完全环围的印版具有所有的印页。而且转印滚筒06c仅具有一个连续的沟槽以及唯一一个完全环围的包衬,例如橡皮布,特别是例如作为金属印刷布的多层印刷布,所述印刷布具有一个尺寸稳定的基板和一个弹性的层。印版滚筒07c的圆周和因此在带02上的最大印刷长度例如为520至650mm,特别是为545至630mm。此点优选也适用于相应的转印滚筒06c。
图14或图15示出根据第十和十一的实施方式的例如用于零星印件印刷的的印刷单元01,所述印刷单元具有用于零星印件印刷的印版滚筒07c和双输墨通路的辊式输墨装置08.3,其中在图14中是无水胶印的和图15是具有润湿装置09.2的湿式胶印的,例如具有三辊的膜式输水装置09.1,其中着水辊41例如同时作为第四着墨辊28配属给输墨装置08.3。
根据在图中未示出的,但通过在图2中用括号表示的第十二个实施方式,印刷单元01具有如图2所示的短式样输墨装置08.1或单输墨通路的输墨装置08.2,但所述输墨装置与零星印件印刷的滚筒06c;07c配合。
输墨装置08或印刷单元01的模块结构针对输墨装置08可以实现特定类型的输墨装置08.x的结构直至不受幅面尺寸影响的(双幅、单幅、零星印件等)的着墨辊28的设置/设计可以是相同的,从而至少一种类型的(输墨装置08.4除外)串墨辊直径在许多或甚至所有的幅面直径的情况下都是相同的。在对输墨装置08单独旋转驱动时可以省去与滚筒06;07的耦合连接,此点对模块化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不受幅面尺寸的影响断开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
具有模块的图2、7至10以及12至15所示的印刷单元01最好如图2 和3所示的分界线具有可分的机架壁11;12或原则上也可以具有通常闭合的侧机架11;12。
根据可分的印刷单元01的变型(图24),侧机架11;12不是以如下的方式实现可分的,即在印刷点05位置上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是可分的,而是印刷装置滚筒06;07不可分地设置在共同的侧机架11;12上,同时在两侧固定输墨装置08的壁段49可以被设置在工作位置A(图中未示出)或维护位置B(未示出)。在此是在印版滚筒07与输墨装置08(和必要时的润湿装置(09)实现分隔的。在此仅示意示出的输墨装置08(和必要时的润湿装置09)根据上述的模块结构作为模块固定在壁段49上(图24左侧)。另外如图24所示,由输墨装置08和壁段49构成的结构单元整体上构成预安装的模块。分别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将安装有相应滚筒的中间部分(侧机架11;12)与具有输墨装置08的两侧部分结合在一起。
在图4(和在图2、3、7至10以及12至15)中作为另一种模块示出用于辅助更换印版的操作装置24。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操作装置24至少是半自动的或甚至全自动的印版更换装置24。
如图16所示,操作装置24在下面的优选扁平的或条带或框架型的导轨51与上面的导轨52之间具有一个屉状的用于容纳印版的容纳范围53。根据一种基本设计,容纳范围53优选具有模块化结构,使所述空间基本-至少直至必要时选用的非支撑辅助结构-可以容纳宽的在滚筒的长度延伸的印版以及多个单幅或双幅宽的并列设置的印版。非支撑的和/或可拆卸的附加结构例如可以是在多个并列设置在印版滚筒07a;07b上的印版的情况下的用于中间印版的页面导轨。就空间而言同样最好也适用于新的有待装设的印版的储存范围。所述储存范围通过上面的导轨52和必要时通过盖板56对平的或倾斜地从上面同样成屉状限定和必要时进行防污染保护。对新的印版进行支撑的导轨52优选是平的或至少是倾斜的,从而是印版不致出现挠曲。优选操作装置24具有一个侧规装置57,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侧规装置对唯一一块连续的印版仅具有一个侧面的止挡58,例如侧止挡58,和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具有用于多个并列设置的印版的多个轴向相互间隔的止挡58。最理想的是,侧止挡装置57的设计应使在工作位置时在一工作位置在印版的输送路径上设置n个侧止挡58和在另一工作 位置在印版的输送路径上设置m个侧止挡58(其中n>m和m=1、2、3...)。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虽然在不同的工作位置可以在输送路径上设置相同数量n的侧止挡,但在第一状态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间隔,即为另一印版宽度或印页宽度进行设置。根据第三设计在一工作状态通常仅设置一个侧止挡(用于零星印件印版)和在另一工作方式在输送路径上设置一定数量n的侧止挡。
对优选作为预先安装的模块或构件的具有容纳范围53、储存范围54和侧规装置57的操作装置24的部分在下面称作版仓59,所述版仓分别根据对印刷机的设计要求整体安装在印刷单元01内。所述版仓59优选具有一个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例如一个或多个滑块或输送带-和一个相应的用于对有待安装和拆卸的印版进行输送的控制装置并实现一个全自动的印版更换装置。原则上所述版仓59具有在更换时用于对印版进行抵压和/或导向的装置,例如具有合压滚轮。而且优选操作装置24也是模块结构,其中一方面设置有一个可以实现全自动的印版更换装置的版仓59和另一方面抵压装置61具有例如通过液压油控制的机构的合压的滚轮62。抵压装置61本身对具有版仓59的全自动的印版更换装置以及对没有版仓59的半自动的(部分手动的)印版更换装置进行辅助和与版仓59不同优选基本设置在印刷单元01内。
首先与所述的模块结构和/或侧机架11;12的可分性无关,根据印刷单元01的有益的实施方式,滚筒06;07可旋转地设置在侧机架11;12上的轴承单元14内,所述滚筒并不伸入侧机架11;12的平面内和/或具有滚筒体67;68的滚筒06;07连同其轴颈63;64具有一个长度L06;L07,所述长度小于或等于支撑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两端侧的侧机架11;12(图17)之间的净宽度L。支撑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两端侧的侧机架11;12优选不涉及侧开口的可以从轴向上取出滚筒06;07的侧机架,而是涉及在轴向上至少部分与安装好的滚筒06;07的端侧重合的侧机架11;12,即滚筒06;07,特别是其轴承的端侧(见下文)被两个侧机架11;12至少部分环围。
优选所有四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但至少三个)具有一个自己的轴承单元,离合压机构安装在所述轴承单元内。也可以使四个滚筒06;07 中的三个滚筒具有离合压机构和第四个轴承单元14不具有离合压机构。
图18和19分别以纵剖视示意图和横剖视示意图示出优选建立在线性调整路径上的轴承单元14。集合有离合压机构的轴承单元14除了用于对滚筒06;07旋转设置的轴承71,例如向心轴承71,例如滚柱轴承71,还具有用于对滚筒06;07进行径向移动实现离合压控制的轴承机构72;73。为此轴承单元14(在将轴承单元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后)具有固定支撑的轴承件72以及抵压在所述轴承件72可移动的轴承件73。固定支撑和可移动的轴承件72;73是相互配合的线性件72;73和与相应的滑动面或位于其间的滚压件一起构成线性轴承70。线性件72;73成对地具有一固定向心轴承71的轴承组件74,例如在两者之间的滑块74。轴承组件74和可移动的轴承件73可以被设计为一体结构。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承件设置在支架76上,所述支架与侧机架11;12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76例如是支撑板76,所述支撑板例如至少在驱动侧具有一个用于轴78,例如图19未示出的滚筒轴颈63;64的驱动轴78穿透的空隙77。而且驱动侧的机架壁11;12优选具有用于驱动轴78的空隙或通孔。在与驱动侧相对的端侧不必非得在侧机架12;11上设置有一个下凹77或空隙。
优选线性轴承70的长度,特别是至少从调整方向S看处于安装状态的机架固定的线性轴承70的轴承机构的长度小于配属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直径。
如图18举例示出通过轴78实现在印刷单元01的驱动侧滚筒06;07或轴承组件74与驱动装置,例如结合图26至30所述的驱动电机121和/或驱动齿轮组122或传动机构150的耦合,所述轴在其滚筒近端具有轴颈63;64端和例如通过一个夹固装置66与轴颈63;64防扭固定连接。夹固装置在此例如是部分开缝的空心轴端,所述空心轴端对轴颈端(轴颈63;64)环围和利用螺丝连接相互紧固在一起,从而建立轴颈端(轴颈63;64)与空心轴内表面摩擦配合防扭固定的连接。所述耦合也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例如在圆周向上具有型面配合。轴78穿过在侧机架11;12上的空隙,所述空隙的尺寸应足以实现轴78与轴座74一起的移动和所述空隙例如为长孔结构。作为防污染保护可以设置一个具有覆盖长孔的法兰的盖板69,所述法兰例如与轴承组件74连接,但不与轴78连接。
如图18所示,一个必要时多个串接设置的耦合件148,特别是片式耦合件148(参见图26至29)通过一防扭固定连接75,例如夹紧装置75与轴78的背离滚筒的一端耦合。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0所述的进一步设计,传动机构150不具有对角和/或偏移补偿的耦合件148直接与轴78耦合。根据该实施方式驱动电机121不是固定在机架上的,而是固定设置在滚筒上并与滚筒06;07随动。
在滚筒06;07与驱动侧相对的一侧,特别是在作为印版滚筒07的滚筒07与驱动侧相对的一侧,轴颈64优选与用于实现滚筒07的轴向移动的装置,即与侧规驱动装置201耦合(图36)。例如以图18所示的方式与轴颈63;64连接的轴78通过一个轴承202,例如推力轴承202与轴向驱动装置203、204、206、207连接。轴向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与主轴203防扭固定连接的圆柱齿轮204、主动小齿轮以及对主动小齿轮进行驱动的电机207。螺纹段205与一个固定在轴承组件的内螺纹208,例如与轴承组件74连接的杯突209的内螺纹208配合和在主轴203旋转时促使主轴连同轴78和轴颈63;64一起的轴向移动(通过推力轴承202)。推力轴承202允许轴78与主轴203之间的相对旋转,但就滚筒07的轴向而言是耐压和抗拉的。此点是通过一个设置在轴78上的垫圈211实现的,所述垫圈例如通过滚动体212设置在两侧,通过固定在主轴上的止挡210在双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由电机207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实现对侧规的调整。其中电机207本身具有一个-例如预先校正过的-电机内部的位置反馈信号,或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例如一个经过相应校正的旋转式电位器实现向控制装置的位置反馈,所述旋转式电位器与轴向驱动装置的旋转构件耦合。
线性轴承70的设计应使两个共同配合的轴承件72;73设置在轴承单元14的结构单元上,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设置在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上;12上,从而可以实现对轴承夹固装置的预先安装和预先校准或调整。两个环围轴承组件74的线性轴承70的有益的设计可实现无间隙的调整,这是因为两个线性轴承70相对设置,使得轴承预应力和轴承力获取或接纳垂直于滚筒06;07的旋转轴的方向的分量。因此线性轴承70涉及在对滚筒06;07的无间隙的调整时,对有关的方向上进行调整。
由于滚筒06;07连同轴颈63;64和轴承单元14并不穿透机架壁11;12,所以滚筒是预先安装的和轴承(向心轴承71以及线性轴承70)是预先调整的或加有正确的预应力的,滚筒单元17作为模块安装在印刷单元01内。所述的“不穿透”和上述的就净宽度L的定义最好以另外的意义加以理解,至少在滚筒06;07的规定的端位置的范围内和至少从机架边棱向端位置的连续的路径上存在这样的一种“不穿透”,从而滚筒单元17从在两个端侧的侧机架11;12之间开口的一侧无倾斜地,即旋转轴垂直于机架面地设置在端位置上和在此位置设置在两个侧机架壁之间,特别是固定在机架内壁上。既使在内侧上虽然设置有铸件或其它凸起,但仍存在所谓的连续的安装路径时,则仍可实现此点。
轴承单元14设置在侧机架11;12的内壁上,使滚筒06;07,特别是其轴承单元14在远离滚筒的一侧被侧机架11;12支撑,从而实现安装稳定的优点。
图18和19所示的线性轴承70(72,73)因此分别具有相应的相互配合的轴承机构72和73或其作为滑动面(图中未示出)的导向或作用面对或具有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滚动体65。
如图42所示,根据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轴承单元14的两个线性轴承70中的至少一个线性轴承70,最好两个线性轴承70应使两个相对应的轴承机构72和73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导向面72.1;72.1;73.1;73.2,所述导向面位于两个相互倾斜的面上。同一轴承机构72;73的两个导向面72.1;72.1;73.1;73.2(或其平面E1;E2)例如相互为v形,例如具有的夹角为30至60°,特别是为40至50°。相互配合的轴承机构72;73的两个导向面72.1;72.1;73.1;73.2为此形状互补倾斜。两个相互配合的导向面72.1;72.1;73.1;73.2对中的至少一对与平面E1平行,所述平面E1具有在滚筒轴的径向上不等于0的分量,因此对滚筒的一个轴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进行限制。优选两对导向面与平面E1;E2平行,所述两个平面E1;E2具有在滚筒轴的径向上不等于0、不过以相反方向相对于滚筒轴倾斜的的分量,因此限制了滚筒在两个轴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两个平面E1;E2的交会线平行于调整方向伸展。
如图18所示,轴承组件74被固定在两个分别具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导 向面对72.1,73.1和72.2;732的线性轴承70之间,特别是用预应力预先夹固,因此轴承组件74仅具有沿调整方向S的移动自由度。
倾斜的作用或导向面72.1;72.1;73.1;73.2的设置应使其反作用于在滚筒06;07的轴向上的线性轴承70的轴承部分的相对移动,即轴承被“捆在”轴向上。
优选两个在端侧配属给一个滚筒06;07的轴承单元14的线性轴承70具有两个以此方式相互设置配合的导向面72.1;72.1;73.1;73.2对。但其中最好两个轴承单元14的两个向心轴承71的至少一个向心轴承在轴向上具有微量的轴承间隙Δ71。
如图18和42所示,线性导向装置70的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机构72的导向面72.1;72.1具有面向轴颈63;64的半空间。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机构72环围在其之间布置的轴承组件。两个线性轴承70的固定在机架上的导向面72.1;72.2因此在滚筒06;07的轴向上部分环围轴承组件74导向面731;73.2。
为实现轴承单元14,或滚筒单元17连同轴承单元14的正确的定位在侧机架11;12上可以设置安装辅助件89,例如固定销,在将轴承单元通过可拆卸的保持机构91,例如螺钉,或甚至通过焊接材料配合地与侧机架11;12连接之前,完全安装的滚筒单元17的轴承单元14在固定销钉上被对准。为对在线性轴承70上的轴承预应力在安装在印刷单元01内之前进行的和/或在安装之后进行微调调整,可以设置有相应的机构92,例如张紧螺丝92(图18)最好轴承单元14-至少面向滚筒侧-被一个盖板94在很大程度上被防污染保护或作为结构单元被封装。
在图18中示意示出具有轴颈63;64和轴承单元14的滚筒06;07。这种结构组件由于是预安装在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12之间的,因而便于安装使用和固定在为此预定的位置上。为实现模块结构,优选将印版滚筒和转印滚筒07;06的轴承单元14-必要时直至允许的工作要求的调整路径的尺寸-结构相同。通过预安装的实施可以用向心轴承71的内有效面和轴颈63;64的外有效面的圆柱形设计,替代锥形设计,这是因为在印刷单元01外可以实现在轴颈63;64上对轴承单元14的安装以及对轴承间隙的调整。
作为整体安装的结构单元(轴承单元14)最好是必要时部分开口的机壳,所述机壳例如由支架76,和/或例如由框架(在图19中未标示有附图标记,例如四个对轴承单元14的四个面向外限定的板)和/或例如盖板94(图18)构成。在该机壳内或框架内设置有具有向心轴承71的轴承组件74、线性导轨70以及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例如一个执行元件82或多个执行元件82。
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件72基本相互平行设置并对调整方向进行限定(图19)。
利用一个通过至少一个执行元件82加在轴承组件74的力F,特别是通过一个力控制的或通过力限定的执行元件82通过轴承组件74在压印点方向的移动实现合压,其中利用执行元件82在合压时将定义的或可定义的力F在合压方向加在轴承组件74上(图19)。因此决定传递油墨的和因此印刷质量的在压印点上的线性力并不是由调整路径决定的,而是由力F与在滚筒06;07之间产生的线性力的力平衡和产生的相同的重力决定的。在图中未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筒06;07相互成对地合压,其中对轴承组件74用相应调整的力F通过执行元件82加载。如果对多个(例如三个或四个)相互直接顺序相邻的分别成对配合的滚筒06;07不用对调整路径S进行固定或限制,而采用纯取决于力的调整机构进行设计,则虽然针对必要的压力(线性力)调整的系统可以离压和接着重新正确的合压,但由于部分叠加的反应很难实现基本调整。
为实现对系统的基本调整(采用相应的包衬等),根据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将四个滚筒06的至少两个中间滚筒-或换句话说,至少不同于两个外侧的滚筒07的所有的滚筒06在一时间段内调整时固定或至少路径限定在一定义的位置上,最好在通过力平衡的达到的合压位置。
一种特别有益的实施方式是,轴承组件74-甚至在工作时-至少在印刷点的方向上克服力,例如弹性力,特别是定义的力被可移动的设置。因此与纯路径限制相反一方面在滚筒06;07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对最大的线性力加以定义,和另一方面例如一旦带出现裂纹和随之在滚筒06;07上卷绕时可以实现变形。
在面向印刷点05的侧上轴承单元14-至少在调整过程中-具有一个 可以改变位置的止挡79,所述止挡对通向印刷点05的调整路径进行限制。止挡79以如下方式改变位置,起着止挡作用的沿调整方向的止挡面83至少在一个范围内是可变的。因此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设置有校准装置(可调整的止挡79),利用所述校准装置可以调整轴承组件74的在印刷点附近的端位置。例如一个在下面加以描述的楔形驱动装置用于进行路径限制/校准。止挡79的位置原则上可以手动或通过一个作为执行元件(84,见下文)实现的执行机构84加以实现。另外根据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设置有一个在图18和19中未示出的保持或夹固机构,利用所述保持或夹固机构可以将止挡79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另外设置有至少一个起着弹性作用的件81,例如弹簧件81,所述弹簧件将来自止挡79的一个力FR在调整路径的方向上加在轴承组件74上。即在阻止轴承组件74移动的情况下弹簧件81促使实现离压。由至少一个执行元件82,特别是力控制的执行元件82通过轴承组件74向止挡79方向上的移动实现合压,为实现合压利用执行元件可有选择地将确定的或不确定的力F在合压方向上加在轴承组件74上。当所述力F大于弹簧件81的恢复力FR时,则在相应的空间中实现滚筒06;07与相邻的滚筒06;07的合压和/或轴承组件74与止挡79的合压。
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施加的力F、恢复力FR和止挡79的位置的选择应使在止挡79与轴承组件74的止挡面之间的合压位置上不传输一个大的力ΔF,从而例如IΔFI<0.1*(F-FR),特别是IΔFI<0.05*(F-FR),理想的情况下IΔFI≈0。在此情况下在滚筒06;07之间的合压力主要由执行元件82所加的力决定。对于输墨和因此印刷质量等起着关键作用的在印刷点上的线性力因此并不主要由调整路径决定的,而是近乎于无止挡79的情况下由力F和产生的平衡决定的。原则上在实现基本调整后可以联想到利用对此吻合的力F去除止挡79或一相应的仅在基本调整时起作用的固定。
所述执行元件82原则上是任意的施加确定的力F的执行件82。最好执行元件82是通过压力介质控制的执行机构82,特别是被液体移动的活塞82。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歪斜,最好设置有多个执行元件82,在此设置有两个这种执行元件82。作为流体考虑到不可压缩性做好采用液体,例如油或水。
为实现对作为液压活塞82的执行元件82的控制在轴承单元14内设置有一个可控的阀门93。所述阀门例如是电子控制的,和可以将液压活塞置于一个无压力的位置或至少置于较小的压力程度,而在在另一位置加有决定力F的压力P。另外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设置有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排放管路。
为避免离压和合压的调整路径过长并仍能保证对带的卷绕,可以在轴承组件74的远离印刷点的一侧设置有由位置变化的力限制的止挡88作为过载保险99,例如用弹簧件88实现路径限制,所述路径限制在符合工作要求离压时,即解除活塞82的压力和/或内缩时,虽然对轴承组件74在离压位置起着止挡88的作用,但在带卷绕或其它的来自印刷点的过高的力的情况下仍然变形和释放较大的路径。因此选择的该过载保险88的弹簧力大于弹簧件81的力的总和。因此在符合工作要求的离合压时仅存在很短的调整路径,例如仅1至3mm。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图19),止挡79是垂直于调整方向S移动的楔件79,其中在移动楔件时分别起作用的止挡面83的位置沿调整方向变化。楔件79例如支撑在一固定在支架上的止挡96上。
在此作为楔件79的止挡79被一个执行元件84,例如一个由压力介质控制的调整机构84,例如在一个具有(双向作用的)工作缸中的由压力介质控制的活塞84通过例如作为活塞杆85的传动件85或由一个电机通过一个作为螺纹杆的传动件85移动。所述执行元件84可以在两个方向起作用或也可以如图中所示作为单向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在激活时抵压复位弹簧86工作。出于上述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力的止挡)复位弹簧86的力选择得很小,从而楔件79仅克服重力或振动力被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原则上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式(例如作为在调整方向上调整和固定的推杆等)实现止挡79,其中推杆构成用于向印刷点05方向移动轴承组件74的一个在调整方向S上可变的,和-至少在调整过程中-可固定的止挡面83。根据一图中所示的方式,通过一个驱动机构,例如一个用压力介质控制的具有(双向起作用的)活塞的缸或通过一个电机实现对止挡79例如直接平行于调整方向S的调整。
图20在作为双面印刷装置03的印刷装置03上示意示出每个滚筒06;07具有一个设置在侧机架11上的轴承单元14。根据一种有益的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在合压位置上滚筒06;07的旋转中心构成一虚拟的连线或虚拟的连接平面E(下文中被称作“线性双印刷装置”)。优选平面E与输入或输出的带02构成的偏离90°的内角α在75至88°之间,特别是在80至86°之间。根据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转印滚筒06的轴承单元14,特别是所有滚筒06;07的轴承单元14在安装状态下设置在侧机架11上,使其调整方向S-例如出于力确定的合压调整的原因(见下文)-与连接平面E的最大夹角为15°,例如大约为2°至15°的角β,特别是4至10°。就安装而言,调整方向S水平伸展和带02基本垂直伸展,则此设置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一种成角(n-或u-印刷装置03)设置的双面印刷装置03的实施方式的变型平面E’系指构成印刷点05的滚筒06的连接平面和所述平面E”系指印版滚筒07与转印滚筒06之间的连接平面,和上述角β与在调整方向上构成一个印刷点05的滚筒06或印版滚筒07以及平面E’或E”相关。
构成印刷点05的滚筒06中的一个滚筒可以是位置固定的和根据作业要求是不可调整地(但必要时是可校准的)设置在侧机架11;12上的,同时其它的滚筒是沿调整方向S是可移动设置的。
沿离合压位置之间的调整方向的用于离合压的根据作业要求的调整路径例如在转印滚筒06上为0.5至3mm,特别是0.5至1.5mm,和在印版滚筒07上为1至5mm,特别是1至3mm。
当作为双面印刷装置03实施时,平面E对应于输入和输出的带02的相应的带面的平面例如倾角α为75°至88°或92°至105°,α优选为80°至86°或96°至100°,(或在另一带面上为96°至100°或α80至86°。
根据另一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转印滚筒06的轴承单元14,特别是所有滚筒06;07的轴承单元14在安装状态下设置在侧机架11上,使其调整方向S与连接平面E重合,即锐角β大约为0°。因此总调整方向S重合和因此相互无间隔。
与调整路径对平面E或E’或E”的在图20和21所示的倾角(小倾 角或无倾角)无关,对照图22中的示意示出的例子下面对调整滚筒06;07(在此添加小数点后的1和2,分别标示左侧和右侧的印刷装置)的有益方法或其合压位置加以说明:
首先将第一构成定义的印刷点05的滚筒06.1,例如转印滚筒06.1的在印刷单元01内的合压位置(即执行元件82动作)上通过调整止挡79(对应于两端面)对准带02。也可以通过在此举例加以说明的手动控置的执行元件84(调整螺钉)实现此点。其中确定一个构成印刷点的所谓的“0-位置”。
接着在配合的印版滚筒07.1的止挡79被释放的情况下,即止挡79例如预先被向上牵引去除,即转印滚筒06.1仍处于被激活的合压位置,即在转印滚筒06.1的执行元件82被激活的情况下加载实现印版滚筒07.1与转印滚筒06.1之间的合压必要的力F。此点是通过用必要的合压P对印版滚筒07.1的执行元件82的加载实现的。在第一印版滚筒07.1的轴承单元14上同样设置一个可调整的止挡79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变型这时将止挡基本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与在第一印版滚筒07.1上的轴承块74的相应的止挡面接触。
在合压被激活的情况下,即分别将力加在两个第一滚筒06.1;07.1的印刷位置05方向上,和在第二印版滚筒07.2处于离压位置的情况下,在第三滚筒06.2的止挡79被释放时或被释放后,用实现合压必要的力(压力P)对第二转印滚筒06.2或其轴承组件74加载,和在实现平衡时将其止挡79基本没有力地与轴承组件74的相应的止挡面接触。根据此构思,如果不采用上述的变型实现,也可以预先、同时或接着将第一印版滚筒07.1的止挡79与配合轴承组件79接触。
在最后的步骤中-当止挡79被释放或预先被释放-将第二印版滚筒07.2或其轴承组件74置于合压状态,同时配合的转印滚筒06.2同样处于合压位置。在实现固定后-如果在此处设置有止挡79-也可以在第二印版滚筒07.2上基本没有力地使止挡79与轴承组件74的相应的止挡面接触。
采用此方式实现双面印刷装置03的滚筒06;07的针对印刷过程最佳的协调一致的调整。
在图23中示出相应实施上述方法的压力媒介连接布线的实施例。一 个向外开口或闭合的液体容器101位于压力PL(例如环境压力)的压力水平,所述压力水平低于与轴承单元14的弹簧件81的复原力相符的压力P。压力媒介(液体)被压缩机102,例如泵或涡轮机被压缩到压力PH的压力水平上,所述压力至少等于合压力F所需的压力P。为了将由于压力媒介的取用造成的压力波动保持在尽可能小的水平上,可以将被压缩到压力PH的液体最好预先保持在压力存储器103内。由具有高压PH的压力介质支路经执行机构104、特别是一个减压器104、特别是馈送段施加压力,所述压力的压力水平被减压器104调整到与合压相应的压力P上(与力F相对应,必要时考虑复原力FR和必要时的力ΔF)。根据一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两个可调整的减压器104在两个压力供给段106提供两个不同的压力水平(例如PDS用于印刷点的合压力和PDW用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之间的合压力)。
上述结合图19所述的阀门93,特别是多通阀门的入口分别可调整的滚筒06;07与压力P的供给段连接。在上述的两个压力水平的情况下与移动的转印滚筒06配合的阀门93的入口例如与压力PDS连接和与印版滚筒07配合的阀门93的入口与压力PDW连接。阀门93的出口与液体容器101连接。
例如最好通过自己的提供压力PS的供给段107(图中已经示出)或必要时与上述的压力水平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作为压力介质控制的执行元件84的执行机构84实现对非纯手动控制的止挡79的调整。如图23所示,在一开口的系统中提供作为气体的压力介质,例如作为压缩空气提供压力PS的流体。一个与配合的执行元件84连接的阀门108的入口与压力供给段107连接,其中分别根据执行元件84的设计(双向起作用或两个方向仅一个方向起作用)阀门108的一个或两个出口与执行元件84的一个或两个入口连接。
在图23所示的进一步设计中,为实现对止挡79的固定设置由一个可控制的保持机构111,例如推杆,利用所述推杆将止挡79保持在基本没有力的位置上,而不会由于离压造成的去负载改变其位置。而且这种保持机构11为实现控制或释放通过相应的管线和另外的阀门112与气动的压力供给段107连接。在所示的例子中保持机构111的设计应实现有选择地(在 激活时)针对轴承组件74摩擦配合地对止挡79的卡固。
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替代对止挡79固定的保持机构111设置有一个在图37中所示的保持机构191,利用所述的保持机构可以实现传动机构85,特别是活塞杆85或一相应的延长件的卡固。保持机构191可以与执行元件84安装在一起,或也可以如图中所示设置在执行元件84与止挡79之间,从而使传动机构85有选择地固定或在移动方向上自由移动。保持机构191例如具有两个带有通孔193或至少用于环固传动机构85的空隙的卡口,所述卡口与传动机构85有效连接,使其在通孔193的纵轴与传动机构85平行伸展的第一工作状态对传动机构85进行释放,和在通孔193的纵轴对应于传动机构85的纵轴倾斜的,特别是相对展开的第二工作状态下将传动机构85进行防移动卡固。保持机构191优选为自锁结构,从而在保持机构191未受到控制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弹簧194的力使其取第二工作状态。通过执行机构196的倾斜的面实现对卡口192的控制,其中卡口192在执行机构196在第一位置时(见上文)倾斜和在第二位置时不倾斜。保持机构191,特别是执行机构196原则上可以手动,例如通过一相应的控制装置,但最好也可以利用一执行驱动机构197,特别是遥控非手控的控制。执行机构197在图37中作为用压力媒介加载的缸197,其中作为活塞的执行机构196是可移动的。在用压力PS(图36a)加载时实现对卡固的释放-其中通过将卡口192或其通孔193的对准实现。在减压时(图36b)可以通过弹簧194实现卡口192的展开或倾斜并从而实现卡固。
可以通过在图9所示的弹簧或也可以通过在图37中虚线示出的主动地通过作为具有双向作用的活塞,即在活塞9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压力媒介馈送管路的压力媒介控制的缸的执行元件84的设计实现止挡79的回缩。
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所有四个滚筒06;07被执行元件82离合压控制设置,但其中仅两个印版滚筒07和一个转印滚筒06的止挡79不是手动地,即通过压力媒介控制的促动器84,特别是遥控调整的。对另一转印滚筒06的止挡79利用一个作为调整螺钉的调整机构84调整和固定。该转印滚筒因此例如不具有保持机构111。
根据上述比较简单的变型方案,虽然利用执行元件82可以实现所有 的四个滚筒06;07的线性移动设置,其中仅两个转印滚筒06具有可移动的止挡79(必要时具有上述的执行元件84和/或保持机构111)。
根据另一简化的实施方式,虽然两个转印滚筒06中的一个转印滚筒的位置是可以校准的,但就离合压移动的意义而言根据作业要求不是可移动的,而是固定在机架上设置。三个其它的滚筒06;07就离合压调整而言是可移动设置的,其中根据第一变型所有三个滚筒06;07具有可移动的止挡79和必要时保持机构111,和根据第二变型仅与固定的转印滚筒06不同的转印滚筒06具有可移动的止挡79和必要时保持机构111。
根据滚筒设置的进一步设计,如图25示意示出,印版滚筒07和/或转印滚筒06的轴承单元14至少在一端侧仅在轴承113上,例如线性轴承113上在移动方向C上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移动方向垂直于滚筒旋转轴和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调整方向S的分量。优选选择的移动方向C垂直于调整方向S和在单侧控制时促使实现有关的滚筒06;07的倾斜调整(所谓的“蒸煮”(cooking))。可以通过手动的或电机驱动的执行机构114,例如通过手轮或优选通过电机驱动的调整主轴实现滚筒06;07的调整。这种在印版滚筒07的轴承单元14的附加设置可以实现印版滚筒的倾斜调整和套准调整,并可在转印滚筒06上实现其的倾斜调整。
在轴承单元14的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执行元件82的设计应能实现用于离合压调整的调整路径ΔS和因此具有与最小的ΔS相符的行程。为实现对相互贴合的辊或滚筒06;07的合压压力的调整的和/或用于实现离合压,设置有执行元件82和对执行元件进行设计。调整路径ΔS(或行程)例如至少为1.5mm,特别是至少为2mm。在图38中示出一个例如作为预制构件的执行件97的有益的实施方式。所述执行件97包括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用压力介质控制的作为活塞82的执行元件82,所述执行元件在基体215的作为用压力介质加载的压力室213的空隙213内可移动地设置。执行件97还包括一个供给管线214,所述供给管线用于用压力P的压力介质对压力室213进行供给。优选用一个共同的供给管线对压力室213进行供给和因此被相同加压或减压。在图38中对在回缩位置的两个活塞82中的上面的活塞82举例加以示出和对在伸出位置的两个活塞82的下面的活塞82举例加以示出。出于此原因同样仅部分示出用压力介质加载的供给 管线214。
活塞82与压力媒介室213被一个环围活塞的压力室近端的密封圈216密封和在一个压力室近端的滑动导向件217被导向。最好在活塞82的压力室的远端范围还设置一个第二密封圈218和第二滑动导向件219。根据一特别有益的实施方式替代或附加于活塞82对外密封的第二密封圈218另外被一个膜片220,例如由橡胶构成的膜片220,特别是通过一个滚动膜片220密封。此点一方面环形地与活塞82连接和另一方面在其外圆线上完全与基体215或执行件97的其它固定的内装件连接。
根据印刷单元01的一有益的设计,印刷单元01的部分,特别是壁段11;12;49旨在对印刷单元01的安装或维护的目的相互相对地,特别是在一线性导轨15上,也包括在相应的壁段11;12内滚筒06;07旨在对合压的压力的调整和/或用于在线性轴承70上的离合压控制可线性移动设置。
虽然下述的驱动实施方式原则上与上述的可分性和/或模块化和/或滚筒在侧机架11;12的内壁上的设置和/或线性设置和/或滚筒06;07的所述的合压、离压和调整无关是非常有益的。但所述实施方式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特征相结合将是特别有益的。
下面将对作为功能模块的驱动传动机构的实施例加以描述。在驱动方案中可以有益地将印刷单元01的功能组件组合在一起并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见下文),特别是具有伺服、交流或异步电机。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的印刷滚筒的传动机构例如包括印版滚筒-转印滚筒-对的驱动机构。另外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用于旋转和往复移动)的输墨装置的传动机构,和在湿式胶印时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用于旋转和往复移动)的润湿装置的传动机构可实现高度的上述模块化。
优选作为模块预制的传动单元可以是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分单元(图26,27)和/或用于例如作为模块的输墨装置08(图26,27)可以进行完整地预安装和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在安装在印刷单元01之前预先安装在输墨装置模块的框架147(或框架结构16)上。另外当输墨装置已经安装在机器内时,模块化还实现了对作为模块的传动机构的安装、替代或替换。
分离的印刷装置滚筒的驱动装置、输墨装置驱动装置和润湿装置的驱动机构的模块化的方案既可以实现印刷点05上的印刷单元的可分性(例如参见图3),又可以实现印版滚筒07和输墨装置08的可分性(见图24)。印刷装置滚筒06;07、输墨装置08和必要时的润湿装置09的可分离的模块也可以在对输墨装置清洗和/或预上墨的同时实现诸如更换印版和/或更换橡皮布等装配作业。其中过程程序就时间、转速和功能过程相互不同。
当对可变性和/或模块化的要求很低时,也可以组装作为模块的较大的功能组件。
相应的驱动模块的传动机构或传动齿轮组优选分别作为单独封装的传动机构和被至少一个机械上独立于其它的功能模块的驱动电机驱动。因此不需要在用模块组装印刷单元01时对扩展的润滑油空间和/或驱动连接加以考虑。所述构件单独制作和闭合。
在图的左侧示出干式胶印的情况和在图的右侧示出湿式胶印的情况。当然一个实际的双面印刷装置03的两个印刷装置04具有相同的类型。在正视图中出于明了起见省略了辊的形状并仅示出具有电机的驱动齿轮组。与图11a)和11b)不同,在俯视图中以在湿式胶印的情况下的一个具有两个旋转驱动的串墨滚筒33(见输墨装置08.2)为例示出驱动方案,以具有两个旋转驱动的串水辊33的润湿装置09为例示出驱动方案(在图26中用虚线表示选用方案)。
对印刷装置滚筒06;07至少成对地实现驱动,即对每个由印版滚筒07和转印滚筒06构成的滚筒对至少设置有一个机械上独立于其它的印刷装置滚筒的自己的驱动电机121。此点例如根据一图中未示出的变型方案分别是一个自己的机械上独立的驱动电机121,或如下面所述通过驱动连接或驱动齿轮组实现成对地驱动。
在图26a)中的传动机构或传动齿轮组122的正视图中和在图26b)中的传动机构或传动齿轮组122的俯视图中分别示出印刷装置滚筒对06,07的特别是作为传动或功能模块122。滚筒06;07分别具有通过驱动轴78防扭连接的驱动轮123,特别是圆柱齿轮123,所述驱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相应的滚筒06;07或滚筒壳体67;68的外径。所述圆柱齿轮123相互通过偶数的中间齿轮124;126,在此为两个齿轮124;126驱动连接。 在图26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齿轮124;126中的一个齿轮,特别是转印滚筒近端的齿轮126起着主动小齿轮的作用并通过驱动电机121的电机轴127被驱动。原则上如图27所示驱动电机121也可以通过一个附加的主动小齿轮实现驱动电机向两个驱动齿轮123中的一个齿轮,特别是向转印滚筒06的驱动小齿轮的驱动。
输墨装置08分别具有各自的机械上独立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用于旋转驱动的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特别是输墨装置08.2的两个串墨滚筒33(在网纹辊26的情况下对网纹辊或在三个串墨辊33的情况下对三个串墨辊)例如通过与串墨辊防扭连接的驱动轮129和主动小齿轮131驱动。在湿式胶印的情况下(右侧)此点同样基本也适用于用驱动电机132、主动小齿轮133和一个或多个虚线示出的一个或多个串水滚筒42、48的驱动齿轮134对润湿装置09的驱动。在图26a)中为输墨装置08的每个串墨滚筒33和为润湿装置09的每个串水滚筒42;48设置有一个产生轴向往复移动的串墨传动机构136或137。所述传动机构原则上也可以被一个附加的驱动电机驱动,或者也可以设计成如图所示作为将转动转换成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136;137。根据图26的实施方式的变型可以如图32所示实现对输墨装置的驱动,即仅印版滚筒近端的串墨滚筒33.2被旋转驱动,但必要时也可以对两个串墨滚筒33.1,33.2进行轴向强制驱动,和/或三辊的润湿装置09的驱动如上对图11a)的进一步设计所述可以通过纯摩擦实现旋转驱动。
在设有润湿装置09时,优选分别作为功能组件,特别是作为驱动或功能模块实现额外被驱动的输墨装置08的驱动装置。特别是可以安装作为完整的单元的驱动模块138;139和优选被分别封装(见图26b)。
在图26中对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其它的驱动机构变型举例描述了四个滚筒06;07的设置的实施方式中的作为轴承单元14的轴承的有益的设计。轴78例如穿过在侧机架11;12上的相应的空隙/通孔-必要时针对模块化和因此作为长孔的不同的轴间隔。
对相应的或反复出现的部分在附图26至29中并不每次都详细地用附图标记加以标示。
在图26和27中示出的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双面印刷装置03的四个 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旋转轴举例示出,设置在一共同的平面E上。但图26或27示出的驱动方案同样也适用如图1、28或29举例所示的采用相应的驱动齿轮123的非线性设置实现向滚筒06;07的非线性设置的传动。同样如图28和29所示的驱动方案也可以用于对滚筒的线性设置。
在图2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滚筒06;07和输墨装置08具有如图26所示的自己的驱动机构。输墨和润湿驱动机构虽然分别构成自己的功能模块,但表示湿式胶印的右侧的印刷装置04具有或不具有自己的旋转驱动电机的润湿装置09。在此从输墨装置08开始通过机械驱动连接141,例如一皮带传动机构141直接向一个与相应的串墨滚筒42;48连接的驱动轮,例如皮带轮,或如图所示与主动小齿轮133连接的驱动轮142,例如串墨滚筒42;48的皮带轮142实现旋转驱动。例如由一个与驱动电机128的驱动轴防扭连接的驱动轮143,例如皮带轮143实现驱动。根据图2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变型实现根据图32所示的输墨装置的驱动,即仅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33.2被旋转驱动,和必要时两个串墨滚筒33.1;33.2被轴向驱动,和从串墨辊输出给润湿装置。
根据图28所示的实施方式,润湿装置09是功能模块和如图26所示具有如图26所示的自己的驱动电机132。但输墨装置08不具有独立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而是旋转驱动由一个滚筒06;07,特别是由印版滚筒07通过驱动连接144,例如通过至少一个中间轮144实现圆柱齿轮123与串水滚筒33的驱动轮129之间的旋转驱动。根据有益的变型方案驱动连接144也可以是皮带传动机构。具有配合的输墨装置08的的印刷装置滚筒对06,07的驱动优选是一个驱动齿轮组146或驱动或功能模块146,特别是至少具有滚筒对06,07和输墨装置08的驱动齿轮组空间例如是被封装的。根据图28所示的实施的变型,根据图32的原理实现输墨装置08的驱动,即仅对印版滚筒的远端的串墨滚筒33.2通过与印版滚筒07的驱动连接被旋转驱动,但必要时可对两个串墨滚筒33.1;33.2轴向强制驱动。三辊的润湿装置09的驱动装置可以通过驱动电机132被旋转驱动或如上面对图11a)所述的进一步设计所述通过纯摩擦实现旋转驱动。
根据图29的实施方式,润湿装置是一个功能模块,但如图27所示不 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输墨装置08如图28所示不具有独立的驱动电机,而是如图28所示被一个滚筒06;07旋转驱动,特别是被印版滚筒07通过驱动连接144,例如通过一个中间齿轮144被驱动。如图27所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141实现对润湿装置09的驱动。具有配合的输墨装置08的印刷装置滚筒对优选也是功能模块146,特别是被封装的。根据图29的变型按照图32中表述的原理实现对输墨装置08的驱动,仅通过与印版滚筒07的驱动连接实现对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33.2的旋转驱动,但在必要时对两个串墨滚筒33.1;33.2轴向强制驱动。可以通过驱动连接141实现对三辊的润湿装置09的驱动或如上对图11a)的进一步设计所述通过纯摩擦实现旋转驱动。
在图中未示出的第五个变型,在湿式胶印时印刷装置滚筒的驱动和润湿装置的驱动共同作为具有一个共同的驱动电机的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138例如与图28相同保持不变并具有一个驱动电机128。根据一种变型输墨装置08虽然是功能模块138,但不具有自己的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被印刷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
根据图27的变型,替代输墨装置08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也被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驱动齿轮组驱动,作为功能模块139实现润湿装置驱动装置。
如图26至27所示,驱动模块122与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防扭的耦合148,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角补偿的耦合148进行耦合。优选两个这种耦合件148与一个中间件串接(一个总体构成双绞接件的构件),所述耦合件构成一个对偏移进行补偿的耦合件151。因此滚筒06;07的可移动性(离合压)仍能实现驱动模块122和驱动电机121在机架的固定设置。在安装时仅需要将具有耦合件148的轴78法兰连接在已经制成的功能模块122上。从特别是对外闭合或封装的功能模块122上最好在图中示出的轴头或法兰凸伸处,所述轴头或法兰在安装印刷单元01时仅与具有耦合件148;151的轴件防扭连接和轴件与轴78防扭连接最好耦合件148分别是片耦合件148或是全金属耦合件并具有至少一个型面配合的但在片的外围方向错开的与两个法兰连接的片组。
在功能模块122与印版滚筒07之间的耦合151优选用于实现侧规控 制/调整,所述耦合还用于吸收印版滚筒07与功能模块122的轴向相对移动。此点同样通过上述片耦合148实现的,所述片耦合通过在片的范围内变形实现轴向的长度变化。与旋转驱动相同在相同的机架侧或另一机架侧上设置有一个图中未示出的轴向驱动装置。
而且输墨装置的被驱动的辊33,特别是串墨滚筒33优选通过至少一个耦合件149,特别是对角偏差进行补偿的耦合149与功能模块138耦合。由于通常不实现所述辊133的离合压,所以在这种耦合件149上可以实现此点。根据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耦合件149也可以仅是刚性的法兰连接结构。此点同样也适用于必要时作为功能模块139的驱动装置。
如图26至29所示,串墨驱动装置136;137可以设置在被封装的容纳旋转的驱动齿轮组的空间内,特别是设置在润滑剂空间内。
作为驱动模块122;138;139;146的驱动齿轮组122;138;139;146是分别完全通过(有别于侧机架11;12的)机壳152;153;154闭合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例如具有一个输入端,例如驱动电机或驱动轴与所述结构单元的输入端上,并具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防扭与滚筒06;07或辊(网纹辊或串墨辊26;33;42;48)连接。
替代上述被耦合的印刷滚筒驱动装置,根据一同样有益的实施方式印版滚筒06;07也可以分别单独被一驱动电机121驱动(图30)。在驱动电机与滚筒06;07之间的一“驱动齿轮组”中优选设置一传动机构150,特别是减速传动机构150,例如行星传动齿轮机构。此点可以作为附加传动机构在结构上已经与电机121共同作为一个结构单元预先安装在其上,但也可以设置驱动或功能模块的模块化的传动机构,在所述模块的输入端上耦合驱动电机和所述模块的输出端与相应的滚筒耦合-特别是通过一个对角和/或偏移补偿的耦合件148或151实现与相应的滚筒的耦合。
在图26至3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121与其驱动模块122或传动机构150固定设置在侧机架12上。其中在印刷点上的离合压时的必要的偏移是通过耦合件148实现的。在一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图30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设计,每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各个驱动电机(特别是具有附加传动机构150)不是设置在侧机架12上,而是直接与移动的轴承件74刚性连接,例如螺丝旋固,和在调整移动时随动。为实现对驱 动电机121的支撑,保持件与导向件设置在侧机架12上,驱动电机121支撑在所述导向件上并在有关的滚筒06;07在调整方向S上移动时随动。
图31至35示出-例如针对输墨和磨损-输墨装置08或输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有益的设计,所述设计本身具有优点,但特别是与上述的印刷单元01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相结合也具有潜在的优点。
输墨装置08,例如被称作单输墨通路的辊式输墨装置08或也被称作“长输墨装置”,具有多个上述的辊28;33;34;36;37。根据图31所述输墨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将油墨涂覆在印版滚筒07的印版上的着墨辊28,所述着墨辊28通过印版近端的或印版滚筒近端的往复移动的串墨辊33.1或串墨辊33.2(例如具有坚硬的表面)、墨辊或传墨辊34(例如具有柔软的表面)、印版滚筒远端的第二往复移动的串墨辊33.2或串墨辊33.2、另一墨辊或串墨辊34(例如具有柔软的表面)、匀墨辊37和墨斗辊或浸入辊36从墨斗38汲取油墨。也可以通过另一馈送油墨或油墨定量系统(例如泵输墨装置或提升输墨装置中的提升系统)替代浸入辊36和匀墨辊37(膜式输墨装置的特征)。
着墨辊和/或传墨辊28;34的柔软的表面(简称软辊28;34)在径向上是可变形的,例如具有橡胶层,此点在图31中用同心圆示出。
当这时输墨装置08的辊28;33;34;37相互合压时,则分别根据合压和/或调整路径匀墨滚筒33.1;33.2的坚硬的表面或多或少地浸入分别相互配合的软辊28;34的柔软的表面内。因此分别根据压入深度相互滚压配合的辊28;33;34;37的圆周情况发生变化。
当这时例如对多个相互配合的辊中的一个辊通过预定的转速(例如通过驱动电机或相应的机械驱动连接一直到另一被驱动的构件)实现旋转的强制驱动,则分别在以不同的转速时的压入深度相邻的仅通过摩擦被首先提及的辊驱动的软辊旋转。在该软辊附加通过自己的驱动电机或附加通过摩擦在第二贴合点被另一转速确定的辊驱动时,则此点在第一情况下将导致电机预定的转速与通过摩擦产生的转速之间的差,和在第二情况下导致两个通过摩擦产生的转速之间的差。会在贴合点上出现滑动和/或驱动电机会出现不必要的加载的情况。
将通过下述的方案实现在输墨装置08的印版滚筒近端的范围内,特 别是辊28对印版涂覆油墨的范围内无滑动的滚动和上墨。
印版滚筒近端的串墨辊33.1仅通过与相邻的辊28;34的摩擦被旋转驱动并且为实现对其的旋转驱动既不具有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驱动装置或与其它的被强制旋转驱动的输墨装置辊的附加的驱动连接,也不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采用此方式第一串墨辊33.1主要通过在该例中两个(必要时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通过摩擦与印版滚筒07驱动的着墨辊被旋转驱动和与在两者之间的压力点的压入无关基本具有印版滚筒07的圆周速度。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33.2如图31所示具有一个对其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机128,但所述驱动电机除了通过辊33.2;34;33.1构成的串墨传动外不具有与第一串墨滚筒33.1的机械耦合。在具有多于两个串墨滚筒33.1;33.2,例如三个串墨滚筒时,可以对两个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旋转强制驱动,或者仅中间的或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33.2被旋转强制驱动。
优选两个串墨滚筒33.1;33.2具有图31中用相应的双箭头示出的往复移动的或串墨驱动装置136。
根据一种机械上付出的代价不大的实施方式,印版滚筒近端的串墨滚筒33.1具有一个自己的,仅将转动转换成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36。此点最好作为凸轮传动装置,其中例如固定在机架上的轴向止挡与一个固定在辊上的曲线形环围的槽配合或固定在辊上的轴向止挡在一凸轮固定在机架上的环槽上。原则上讲,该将转动转换成往复的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136是另一种相应的传动机构136,例如是具有一偏心轮的蜗轮传动机构或曲轴传动机构。
如图31通过双箭头连接的虚线所示,第一串墨滚筒33.1往复移动传动机构最好通过一个传动机构161与第二传墨滚筒33.2的串墨滚筒33.2机械耦合。最好两个耦合的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36构成一个共同往复移动驱动机构162(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并被驱动电机进行往复移动强制驱动。优选通过第二串墨滚筒33.2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机(图32)对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进行强制驱动。
在图32和33中示出串墨滚筒33.1;33.2的驱动的有益的实施方式,其中仅第二串墨滚筒33.2被强制旋转驱动,但两个串墨滚筒33.1,33.2通过 共同的往复移动驱动装置162被强制轴向驱动。印刷装置滚筒06;07如图26所示每个滚筒对成对地被驱动动电机121驱动,或最好如图30所示分别被一驱动电机121驱动。
为此驱动电机128通过一个耦合件163经轴164对主动小齿轮166进行驱动,所述主动小齿轮本身与与第二串墨滚筒33.2连接的圆柱齿轮167配合。例如通过对圆柱齿轮167进行支撑的第二串墨滚筒33.2轴颈169的轴段168实现连接。第一串墨滚筒33.1的相应的轴段168不具有这种圆柱齿轮167或不具有与驱动电机128的驱动连接。第二串墨滚筒33.2的主动小齿轮166与圆柱齿轮167之间的驱动连接优选是通过直齿啮合实现的并且具有足以实现往复移动的每个位置的程度的齿啮合重合。两个串墨滚筒33.1;33.2设置在一在侧机架147或机架16上构成框架147的轴承172上,例如向心轴承172上,所述向心轴承可附加实现轴向移动。此时不存在驱动电机128与第一串墨滚筒33.1之间的旋转驱动连接。主动小齿轮166和设置在轴段168上的向心轮167共同构成一个传动机构,特别是一个减速传动机构,所述减速传动机构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和/或预先安装的具有自己的机壳153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的输出端与轴颈169耦合。
同样通过驱动电机128,例如通过涡轮驱动机构173,174实现对往复移动162的驱动。其中从一个由轴164构成的蜗杆173或作为蜗杆173的轴164段对涡轮174驱动,所述涡轮与垂直于串墨滚筒33.1;33.2的旋转轴伸展的轴176防扭连接。分别在轴176的端面上与其旋转轴偏心地设置一个拨杆177。所述拨杆本身例如通过一个曲轴驱动装置,例如一个在拨杆177上旋转设置的杠杆178和一个绞接件179在串墨滚筒33.1;33.2的轴向上耐压和抗拉地与串墨滚筒33.1;33.2的轴颈连接。在图31中仅用虚线示出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33.2的传墨驱动装置136,这是因为其在图中被圆柱齿轮167遮住的缘故。轴176的旋转促使拨杆177的旋转,所拨杆的旋转通过曲轴驱动促使实现串墨滚筒33.1;33.2的轴向移动。对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的驱动也可以通过位于驱动电机128与串墨滚筒33.2之间的旋转驱动段的另一位置实现或甚至在位于串墨滚筒33.2的另一端面上的轴颈169的另一机器侧实现对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的驱动。而且必要时还可以设置一个不同于涡轮驱动机构173,174的传动机构进行轴向驱动 的输出。
如图32所示往复移动驱动机构162或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是一个整体上具有自己的机壳181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被附加封装。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在封装的空间内用油,优选用黄油润滑。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被一个与侧机架147连接的保持件182支撑。驱动电机128在此与往复移动驱动机构162的机壳181可拆卸地连接。
图34示出轴段168与相应的轴颈169之间的防扭连接的有益的实施方式。其中涉及的是摩擦配合旋转,所述摩擦配合旋转是通过轴颈169的渐缩段的卡固由环围所述段的开缝的轴段168实现的。卡固螺钉183的位置应使其垂直于轴颈169的旋转轴至少部分进入轴颈169的环形槽内。因此可以实现轴向上的对连接的型面配合的固定。
在图35中示出另一有益的进一步设计,其中串墨滚筒33.1;33.2连同旋转的和轴向驱动机构以预安装和/或可移动的模块形式设置在一固有的结构上不同于对印刷装置滚筒06;07进行支撑的侧机架11;12的侧架架147(16)上。在图中未示出将串墨滚筒33.1;33.2支撑在另一端面上的第二机架侧。这种对串墨滚筒33.11;33.2及其驱动机构进行支撑的侧机架147(16)分别根据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尺寸和几何设置定位在侧机架11;12上。图35a)和35b)示出在采用较大(a)的和较小(b)的印版滚筒07时的侧机架147(16)和11;12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图35中用双箭头标示的侧机架11;12与输墨装置驱动机构,在此为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62之间的间隔分别根据以模块形式实现的输墨装置08的位置而异。为此可以用简单的方式由同一输墨装置08对具有不同的圆周尺寸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印刷单元供给油墨。
优选作为模块预制的传动机构单元(由轴向传动机构和/或往复传动机构162构成)可以作为例如作为模块实现的输墨装置08的分单元预先安装和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在安装在印刷单元01之前预先安装在输墨装置模块的侧机架147(16)上。另外当输墨装置模块已经安装在机器内,模块化还可以实现作为模块实现的传动机构的安装/替换/更换。
由于印版滚筒近端的串墨滚筒33.1不具有强制旋转驱动机构,所以辊28(34)至少应在印版滚筒近端的输墨装置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无滑动地 相互滚动。
原则上讲,对第二串墨滚筒33.2旋转驱动的驱动电机128可以是一个其功率和/或转矩和/或甚至其转速可控或可调整的电机。在后者的情况下-当驱动电机128甚至在合压时也转速可调整/可控制地工作-在输墨装置08的印版滚筒远端范围内还会出现上述针对不同的有效的滚压圆周的问题。
就上述的与串墨传动竞争的转速预给定的问题,最好将驱动电机128设计成在印刷作业时其功率和/或转矩是可控或可调整的。此点原则上可以采用一作为同步电机128或异步电机128的驱动电机128实现。
根据针对支付的代价的第一最简单的实施方式,驱动电机128是异步电机128,对其在配合的驱动控制装置128中仅需预先给定频率(例如在输墨装置08离压时)和/或驱动电功率或转矩(在输墨装置08合压时)。在输墨装置08离压时,即着墨辊28不与印版滚筒07滚动接触时,通过预先给定的频率和/或驱动电功率输墨装置08经第二串墨滚筒33.2实现与合压相适应的圆周速度,其中印版滚筒07和着墨辊28的圆周速度相互仅相差不倒10%,特别是不到5%(此极限值也有益地适用于下述实施方式的合压的条件)预先根据经验和/或计算求出为此相应的频率或功率预给和储存在驱动控制装置本身内、机器控制装置内或控制台计算机内。优选由操作人员改变预给定值(也有益地适用于下述的预给定值)。
在合压时,即当着墨辊28与印版滚筒07滚动接触和所有的输墨装置辊相互贴合在一起时,辊28;33;34;33;34;37中的部分辊被印版滚筒07通过这时建立的辊28;33;34;37之间的串墨传动被旋转驱动,从而驱动电机128将在串墨传动机构中随着与印版滚筒07距离的增大将增大功率损耗。即驱动电机可以用小的驱动力矩或小的驱动功率工作,所述的力矩或功率仅用于将输墨装置08的后面的范围保持在基本通过摩擦接触预先给定的圆周速度上。该驱动功率根据第一变型在所有的生产转速的情况下(或印版滚筒07的转速)保持恒定不变,或等于在离压时启动的预给定或是生产的固有的恒定值。根据第二变型,可以对不同的生产速度(和附加必要时对离压时的启动)预给定和存储频率和/或驱动功率不同的预给定。分别根据生产转速(生产速度)可以改变驱动电机128的预给定。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驱动装置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控制装置186和异步电机128外还具有转速反馈,从而使驱动电机128在离压时的输墨装置工作阶段与配合的印版滚筒07或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转速基本同步。为此在与串墨滚筒33.2防扭连接的构件上例如在驱动电机128的转子、轴164、轴164等上设置一个检测实际转速的传感器187,例如自动同步信号发送器187。在图32中示出例如在耦合件163上的一个具有同时旋转的起始器和位置固定的传感器187的同步信号发送器187,所述同步信号发送器的信号通过一用虚线示出的驱动控制装置186的信号连接被输送给继续处理装置。通过转速反馈、通过表示机器转速的转速M与相应的功率或频率预给定的适配的比较可以避免在合压瞬间出现滑动的现象或至少减小到很小的百分比。在合压作业时驱动电机128优选不再严格地根据所述的转速反馈工作,而是基本根据上述的频率或转速预给定工作。
根据第三个实施方式,替代第二实施方式的异步电机128采用同步电机128。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例如同样在驱动控制装置186内实现转速反馈和与此相关的在离压阶段时的同步和调整。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128,特别是同步电机128,对所述电机有选择地在第一方式(用于离压时的输墨装置08)进行转速调整和在第二方式(用于合压时的输墨装置)对转矩进行调整。驱动控制装置186和驱动电机128用于转速调整优选也具有一个内部调节回路,所述调节回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包括一个来自外部同步信号发送器187的反馈或电机内部的传感器。在采用同步电机128时一个共同的变频器或频率变换器被配属给一个印刷单元01的多个这种同步电机128。
根据第四中实施方式的一种针对多样性有益的但昂贵的的进一步设计,驱动电机18是可选择的位置和转矩调整的伺服电机128,即交流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具有一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实现对转子的实时旋转位置或对应于初始位置的转子的旋转角的确定。通过一个同步信号发送器,例如一个电位器、一个分解器、一个增量信号发送器或一个绝对值信号发送器可以实现旋转位置的反馈。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驱动电机128分别具有各自的变频器或频率变换器。
针对在第二、第三或特别是第四实施方式实施的至少转速同步,特别 是转速可调的驱动电机128的情况下,驱动控制最好与所谓的虚拟导向轴信号连接,其中一电子生成的导向轴位置Φ旋转。旋转的导向轴位置Φ用于实现针对同一材料带加工的设备的(角速度Φ)机械上独立的驱动电机,特别是各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或印刷装置滚筒组(对)的驱动电机121和/或折页机的驱动装置正确的角位置及其瞬时的变化的同步。在输墨装置08与印版滚筒07的转速同步被驱动的工作方式时,可一用与虚拟导向轴信号连接将有关及其转速或速度的信息提供给驱动控制装置186。
优选在通过驱动电机128对串墨滚筒33.2进行驱动时以如下方式进行,在输墨装置08处于运转,但位于离压的状态下(即着墨辊28离压)对驱动电机128的转速进行控制或调整驱动和在及其运行时,一旦实现输墨装置08(即着墨辊28)的合压,有意识地放弃对转速的调整或控制。即不再保持在一个转速上,而是驱动电机128在接着的过程中针对其转矩,例如有关预定的电功率,和/或在驱动电机128,特别是异步电机128的调节器上调整的转矩进行工作。选出的调整的转矩或调整的功率应小于极限转矩,所述极限转矩在合压的但针对旋转确定的相互配合的辊34的情况下被驱动的串墨滚筒33.2的首次旋转(在滑动下)。
作为异步电机128的驱动电机128的负荷特性与在此努力实现的特性正好相反,即在增大载荷时频率下降,同时驱动力矩增大。如果就在印版滚筒07与第二个串墨滚筒33.2之间的串墨传动中将吸取很多的来自印版滚筒07的驱动能和因此将丧失圆周速度,从而造成驱动电机128功率损耗的增大时,则将在降低频率的同时增大力矩。反之由驱动电机128传递的力矩很少-当将充足的动能通过串墨传动机构传递给串墨滚筒33.2时,几乎为零。
作为轴承单元14的滚筒轴承和/或作为滚筒单元17的滚筒06;07和/或作为模块形式的输墨装置08和/或作为驱动模块的驱动装置的设计和/或印刷单元01的可分性分别根据不同的深度的设计可以实现简单的预安装和客户特别短暂的安装和投入使用时间。
例如对侧机架11;12或壁段11;12;47进行架设和对准,并将滚筒单元17和/或模块形式的输墨装置08和/或润湿装置09在侧机架11;12进行预安装。
为此仍在机架11;12外面为滚筒06;07安装轴承单元14和接着整个作为滚筒单元17装设和固定在侧机架之间。然后从侧机架11;12的外侧通过相应的机架空隙-分别根据驱动机构的设计-将驱动单元以驱动模块形式(例如传动机构150或驱动齿轮组122连同相应的驱动电机121,必要时通过轴78)与轴颈63;64连接。
在印刷单元01在印刷点05的范围内是可分的情况下,则滚筒单元17优选在印刷单元01开启时从位于两个分印刷单元01.1;01.2之间的空间上进行装设和在装设完后才将其进行闭合。
在双面印刷装置的两侧的印刷单元01与输墨装置08是可分的(图24),则优选将滚筒单元17在固定印刷装置滚筒06;07和输墨装置的壁段47之间开启的印刷单元01处构成的中间空间上进行装设和固定在其上。
而且在润湿装置09中也可以在侧机架外面11;12用相应的辊(由41;42;43;47;48构成)对润湿装置侧的机架进行装设,-如果根据必要的实施方式需要,也可以安装相应的驱动模块138(有时具有或不具有自己的驱动电机132)和作为一个整体装设和固定在印刷单元内。
图39a)至39d)示意示出印刷机的四种实施方式,所述印刷机具有多个上述可分的或必要时不可分的印刷单元01。印刷机具有卷筒纸更换装置236,所述卷筒纸更换装置具有图中未详细示出的牵引装置(237)、具有至少一个纵切装置、翻转顶扳和用于纵切分带的纵向规装置、图39d)的作为选用件的干燥器239(虚线示出)、分别根据带宽具有一个、两个或甚至三个并列设置在一个平面上折页三角板的三角板结构241以及折页机242。采用这种具有三个印刷单元01的印刷机在双幅宽,即四个印刷页(特别是报纸页)宽的和双圆周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情况下用三个材料带02可以总共四色印刷48页。
图39a)示出一种Patterre-设置,即印刷单元01和卷筒纸更换装置236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图39b)中示出一种印刷机,其中两个分别具有四个双面印刷装置03的印刷单元01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特别是上面的印刷单元01的整体高度高于下面的印刷单元01。采用这种具有三个印刷单元01的印刷机在双幅宽,即四个印刷页(特别是报纸页)宽的和双圆周 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情况下用三个材料带02可以总共四色印刷48页。
在图39c)中示出一种设置在三个平面上的印刷机,其中在下面的平面上设置卷筒纸更换装置236,在两个在其上的平面上上下设置两个分别具有四个双面印刷装置03的印刷单元01。所述的印刷机在此例如具有两对这种双叠置的印刷单元01。采用这种具有四个印刷单元01的印刷机在双幅宽,即四个印刷页(特别是报纸页)宽的和双圆周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情况下用四个材料带02可以总共四色印刷64页。
在图39d)中示出一种设置在两个平面上的印刷机,其中在下面的平面上设置卷筒纸更换装置236,在上面的平面上设置分别具有四个双面印刷装置03的印刷单元01。采用这种具有三个印刷单元01的印刷机在双幅宽,即四个印刷页(特别是报纸页)宽的和双圆周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情况下用三个材料带02可以总共四色印刷48页。
对所有的具有一个或多个上的用于可分和/或模块化在侧机架11;12的内壁上的滚筒设置和/或线性设置和/或专门的线性设置和/或所述的滚筒06;07的合压、离压和调整和/或驱动模块122;138;139;146的特征的印刷机的所有设计的同时,优选设置一个折页机242,所述折页机具有自己的机械上独立于印刷单元01的驱动电机和/或具有可变幅面或段长度(即幅面可变的折页机242)。
在图40中示意示出的折页机242例如具有一个折页刀滚筒243、一个输纸滚筒244和一个折页板滚筒246。至少作为折页刀滚筒244的输纸滚筒244是幅面可变的,即在保持件247与在输纸滚筒244的圆周上分别在后面的折页刀248之间在圆周向上的间距ΔU是可变的。为此保持件247例如可以作为挑针板或叼纸牙,折页刀248设置在两个不同轴的滚筒上,所述滚筒在圆周向上可相互旋转。在缩小保持件247与设置在后面的折页刀248之间的间距ΔU时,则从一个带束251通过刀滚筒243垂直于被裁切的产品段249在折页刀248伸出时以较短的段长度被横折,和在大间距ΔU时与上述相反。带束25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纵折的未经折叠处理的带02或分带构成。
虽然在下面描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原则上与上述的可分和/或模块化在 侧机架11;12的内壁上的滚筒设置和/或线性设置和/或专门的线性设置和/或所述的滚筒06;07的合压、离压和调整和/或驱动模块无关具有优点。但与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特征相结合,特别是与机械上相互独立的驱动的设备相结合-例如机械上相互独立驱动的折页机219和/或印刷单元01和/或牵引装置214和/或滚筒06;07或滚筒组和/或上部结构216的导向件。
图41举例示出印刷机的驱动装置,所述印刷机具有多个,在此举例示出两个作为印刷塔01的印刷单元01,所述印刷单元分别具有多个印刷装置03,在此为双面印刷装置03。一个印刷塔01的印刷装置03与其驱动调节器221(简称驱动装置221)和驱动电机121;128构成一组223,例如驱动电机223,特别是印刷点组233,所述印刷点组通过该组223的下级驱动控制装置224与传递虚拟导向轴的相应的导向位置Φ的第一信号线路226的信号连接。下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4还可以对印刷单元01的分组或其它分部分进行管理。另外具有自己的下级驱动控制装置224的单元,例如上部结构238的一个或多个导向件和/或三角板结构241和/或一个或多个折页机242也可以与信号线路226连接。在此信号线路最好作为环形拓扑结构的第一网络226,特别是Sercos-环,所述环从一与网络226连接的上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7获得导向轴位置Φ。所述上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7根据有关预给定的生产速度的预给定值产生循环的导向位置Φ,所述预给定的生产速度的预给定值是从计算和/或数据处理单元228,例如扇区计算机获得的。计算和/或数据处理单元228从与其连接的控制台229或控制台计算机229获得预给定值。
为确保套准印刷和/或纵切,机械上相互独立的设备例如根据带的导向处于相互的正确的角位置。为此为各个驱动装置221预先保存偏移值ΔΦ,所述偏移值ΔΦ对相对于共同的导向轴和/或相对于其中的一个设备的对生产的正确的相对的角位置加以确定。
由计算和数据处理单元228通过不同于第一信号线路226的第二信号线路231,特别是第二网络231针对相关的生产将与各个驱动装置221相关的偏移值ΔΦ传递给配属给相应的驱动装置221的下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4和根据有益的实施方式存储在下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4内采用导向轴 位置Φ处理成修正的导向轴位置Φi’。
例如通过相应的信号线路从第二网络231直接传递给驱动控制装置224(图中未示出),或最好通过配属给相应组18的或具有一个自己的下级驱动控制装置24的单元实现偏移值ΔΦi向下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4的传递。为此控制系统232与第二网络231(例如计算和数据处理单元227)连接。控制系统232例如对不同于驱动电机121;128的执行机构和印刷装置03的驱动装置或折页机,例如输墨、辊和/或滚筒、润湿装置、位置等调整移动进行控制和/或调整。控制系统232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是存储器编程的)控制单元233。所述控制单元233通过信号线路234与下级的驱动控制装置224连接在具有多个控制单元233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路234,例如通过总线系统234也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
通过第一网络226驱动装置221获得绝对的和动态的用于对共同的基本导向轴位置Φ进行循环的和有关第二信号路径,特别是有关至少一个第二网络231的信息,传递套准处理所需的信息,特别是用于机械上相互独立的驱动装置221或机组的套准相对位置的偏移值ΔΦi。
用于双面印刷装置的03的上述单独的或多个相互结合的有益的特征(轴承单元14、平面E、线性调整路径S、模块化、驱动齿轮组)同样可用于I-印刷单元,即基本旋转90°的双面印刷装置03。直至平的印刷装置03的特征,轴承单元14和/或线性调整路径S和/或模块化和/或驱动齿轮组的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结合在一起地适用于九或十滚筒的卫星印刷单元。
附图标记对照表
01 印刷单元,印刷塔
01.1 分印刷单元
01.2 分印刷单元
02 材料带,带
03 双面印刷装置
04 印刷装置
05 印刷点,双面印刷点
06 滚筒,转印滚筒,印刷装置滚筒
07 滚筒,印版滚筒,印刷装置滚筒
08 输墨装置,辊式输墨装置
08.1 输墨装置,短式输墨装置
08.2 输墨装置,单输墨通路辊式输墨装置
08.3 输墨装置,双输墨通路辊式输墨装置
08.4 输墨装置,短式输墨装置
09 润湿装置
09.1 无接触式润湿装置,喷雾润湿装置
09.2 润湿装置,接触式润湿装置,膜式润湿装置
10 -
11 机架段,壁段,侧机架
12 机架段,壁段,侧机架
13 基部,支架,安装板,安装框架
14 轴承单元
15 线性导向件
16 机架,框架结构(08)
17 滚筒单元
18 基本机架
19 支柱
20 -
21 支架
22 横梁
23 横梁
24 操作装置,印版更换装置
25 -
26 辊,网纹辊
27 着墨装置,刮墨刀系统,室式刮墨刀
28 辊,着墨辊
29 辊,墨辊,着墨辊
30 -
31 辊,串墨辊,串墨滚筒
32 油墨容器
33 辊,串墨辊,串墨滚筒
33.1 辊,串墨辊,串墨滚筒
33.2 辊,串墨辊,串墨滚筒
34 辊,墨辊,传墨辊
35 -
36 辊,墨斗辊,浸入辊
37 辊,匀墨辊
38 墨斗
39 辊,传墨辊
40 -
41 辊,着墨辊
42 辊,串墨滚筒
43 辊
44 润湿剂源,喷雾梁
45 表面,壳面
46 润湿剂储存装置,润湿剂斗
47 辊,墨斗辊,浸入辊
48 辊,串墨辊
49 壁段
50 -
51 下导向机构
52 上导向机构
53 容纳范围
54 储存范围
55 -
56 盖板
57 侧规装置
58 止挡,侧止挡
59 仓
60 -
61 合压装置
62 滚轮
63 轴颈(06)
64 轴颈(07)
65 辊体
66 夹固装置
67 壳体(06)
68 壳体(07)
69 盖板
70 线性轴承
71 轴承,向心轴承,滚柱轴承
72 轴承机构,轴承件,线性件
72.1 导向面
72.2 导向面
73 轴承机构,轴承件,线性件
73.1 导向面
73.2 导向面
74 轴承组,滑块
75 连接,夹紧件
76 支架,支架板
77 空隙
78 轴,驱动轴
79 止挡,楔件
80 -
81 件,弹簧件
82 执行元件,力控制调整机构,压力剂控制的活塞,液压活塞
83 止挡面(79)
84 执行元件,执行机构,压力剂控制的活塞
85 传动件,活塞杆
86 复位弹簧
87 -
88 止挡,过载保险,弹簧件
89 安装辅助件,固定销
90 活塞
91 保持机构,螺钉
92 机构,张紧螺钉
93 可控阀
94 盖板
95 -
96 止挡
97 执行件
98 -
99 -
100 -
101 流体容器
102 压缩机
103 压力存储器
104 执行机构,减压器
105 -
106 供给段
107 供给段
108 阀
109 -
110 -
111 保持机构
112 阀
113 轴承,线性轴承
114 执行机构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驱动电机
122 驱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驱动模块,功能模块
123 驱动齿轮,圆柱齿轮
124 中间齿轮,齿轮
125—
126 中间齿轮,齿轮
127 电机轴
128 驱动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伺服电机
129 驱动轮
130 -
131 主动小齿轮
132 驱动电机
133 主动小齿轮
134 驱动轮
135 -
136 串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往复移动传动机构
137 串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往复移动传动机构
138 传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驱动模块,功能模块
139 传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驱动模块,功能模块
140 -
141 驱动连接,皮带传动
142 主动轮,皮带轮
143 主动轮,皮带轮
144 驱动连接,中间齿轮,齿轮
145 -
146 驱动齿轮组,驱动模块,功能模块
147 框架,侧机架
148 耦合件,片式耦合件
149 耦合件
150 传动机构,减速传动机构
151 耦合件
152 机壳
153 机壳
154 机壳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传动机构
162 往复移动驱动机构,往复移动传动机构
163 耦合件
164 轴
165 -
166 主动小齿轮
167 圆柱齿轮
168 轴段
169 轴颈
170 -
171 -
172 轴承,向心轴承
173 蜗杆
174 涡轮
177 拨杆
178 杠杆
179 绞接件
180 -
181 机壳
182 保持件
183 张紧螺钉
184 -
185 -
186 驱动控制装置
187 传感器,旋转同步发送器
188 -
189 -
190 -
191 保持件
192 卡口
193 通孔
194 弹簧
195 -
196 执行件
197 调整驱动装置,缸
198 -
199 -
200 -
201 侧规驱动装置
202 轴承,推力轴承
203 主轴
204 圆柱齿轮
205 螺纹段
206 主动小齿轮
207 电机
208 内螺纹
209 杯突
210 止挡
211 垫圈
212 辊体
213 空隙,压力室
214 供给管线
215 基体
216 密封圈
217 滑动导向件
218 密封圈
219 滑动导向件
220 膜片,滚动膜片
221 驱动调节器,驱动装置
222 -
223 组,驱动组,压力调整组
224 下级的驱动控制装置
225 -
226 信号线路,网络
227 上级的驱动控制装置
228 计算和/或数据处理单元
229 控制台,控制台计算机
230 -
231 信号线路,网络
232 控制系统
233 控制单元
234 信号线路,总线系统
235 -
236 卷筒纸更换装置
237 牵引装置
238 上部结构
239 干燥器
240 -
241 三角板结构
242 折页机
243 刀滚筒
244 输纸滚筒,折页刀滚筒
245 -
246 折页板滚筒
247 保持机构
248 折页刀
249 产品段
250 -
251 带束
L 净宽
L06 长度(06)
L07 长度(07)
06a 转印滚筒
06b 转印滚筒
06c 转印滚筒
07a 印版滚筒
07b 印版滚筒
07c 印版滚筒
28’ 着墨辊
B 维护位置
C 移动方向
E 连线,连接平面,平面
E1 平面
E2 平面
F 力
M 转速
P 压力,合压
S 调整方向
PH 压力
PL 压力,环境压力
Ps 压力
Ф 导向轴位置
Ф 角速度
Δ71 轴间隙
ΔS 调整路径
ΔU 间距
α 内角
β 锐角
附加
a 第一滚筒幅面,双圆周,特别是报纸
b 第二滚筒幅面,单圆周,特别是报纸
c 第三滚筒幅面,零星印件印刷
Claims (62)
1.一种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具有两个在其端面方向的侧机架(11;12)和至少一个印刷装置(03;04),所述印刷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中的至少一个印刷装置滚筒连同其端侧的轴承单元(14)作为滚筒单元(17)被预先安装,以及能够整体上作为具有单独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滚筒单元(17)设置在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12)之间,所述轴承单元(14)至少具有一个执行元件(82),所述执行元件用于调整有待合压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相互的合压力和/或用于实施离合压,所述轴承单元(14)作为一个整体可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轴颈(63;64)上拆卸下来的结构单元,在所述轴承单元的机壳内设置有执行元件(8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从轴向上观视的处于安装最终位置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圆形截面形状至少与侧机架(11;12)部分重叠,从而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端侧被两个侧机架(11;12)至少部分从外侧环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与各端侧的轴承单元(14)作为滚筒单元(17)被预先安装,且每个印刷装置滚筒及其各端侧的轴承单元总体上作为滚筒单元(17)单独设置在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12)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4)包括用于对印刷装置滚筒(06;07)旋转设置的向心轴承(71)。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4)分别包括用于对印刷装置滚筒(06;07)旋转设置的向心轴承(71)以及用于实现垂直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旋转轴移动的轴承机构(72;73)。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个印刷装置滚筒的轴承单元(14)分别包括一个用于旋转设置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向心轴承(71)以及用于垂直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旋转轴移动的轴承机构(72;73),和另一印刷装置滚筒的轴承单元(14)分别仅包括用于对印刷装置滚筒(06;07)进行旋转设置的向心轴承(71)。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4)具有轴承机构(72;73),所述轴承机构(72;73)沿调整方向(S)实现线性的、垂直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旋转轴的调整路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机构(72;73)是线性轴承(7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处于安装状态下的轴承单元(14)固定在侧机架(11;12)的相应的内壁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侧机架(11;12)之间的净宽度在从机架边棱直至滚筒单元(17)的端位置的连续的路径上小于或等于包括壳体(67;68)、轴颈(63;64)和轴承单元(14)的滚筒单元(17)的长度。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侧机架(11;12)上旋转设置有多个具有一定的圆周尺寸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和多个输墨装置类型中的一个输墨装置类型的至少一个作为模块的第一输墨装置(08),其中,相同的侧机架(11;12)通过具有另一圆周尺寸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和第二输墨装置(08)进行配置,所述第二输墨装置(08)除了着墨辊(28)的几何设置以外具有与第一输墨装置相同的辊配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侧机架(11;12)不具有容纳滚筒轴承的轴承孔。
13.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印刷装置(03)是用于双面印刷的双面印刷装置(03)。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具有至少四个印刷装置(03;04)。
15.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双面印刷装置(03)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旋转轴在合压位置时在一共同的平面(E)上。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E)与输入和输出的带(02)的平面的相应的一个带侧的倾角(α)为75°至88°。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能够在合压力以及合压/离压位置方面调整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调整方向(S)沿所述平面(E)伸展。
18.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能够在合压力以及合压/离压位置方面调整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调整方向(S)与所述平面(E)的倾角(β)为2°至15°。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01)包括至少一个配属给两个相互配合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输墨装置(08)。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08)是预先安装的模块。
2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分别根据印刷方法和/或质量采用不同类型的作为预先安装的模块的输墨装置(08)对印刷单元(01)进行配置。
2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除了针对不同滚筒尺寸的着墨辊(28)的几何设置之外具有相同的辊图形的输墨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周长相同的串墨滚筒(33;31)。
2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08)具有一个作为结构单元的驱动齿轮组(138)。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除了针对不同滚筒尺寸的着墨辊(28)的几何设置之外具有相同的辊图形的输墨装置具有同一个、作为结构单元的驱动齿轮组(138)。
2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作为印版滚筒(06)和转印滚筒(07)的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分别具有各自的机械上独立于另一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驱动电机。
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当印刷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印刷装置时,一个印刷装置(04)的作为印版滚筒(06)和转印滚筒(07)的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6;07)具有机械上独立于另一印刷装置(04)的成对的驱动电机(121)。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成对的驱动电机(121)的驱动装置还具有一个作为结构单元的驱动齿轮组(122)。
2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为每个印刷装置(03;04)设置有一个模块形式的润湿装置(09)。
29.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01)分别根据印刷方法和/或质量用不同类型的作为模块的润湿装置(09)对印刷单元(01)进行配置。
30.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润湿装置(09)具有一个作为结构单元的驱动齿轮组(139)。
31.按照权利要求23或27或30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作为结构单元的驱动齿轮组(122;138;139)对外闭合。
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端侧的侧机架(11;12)为一体结构,所述侧机架在同一不可分离的侧机架的壁上分别对印刷单元(01)的所有印刷装置滚筒(06;07)进行支撑。
3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端侧的侧机架(11;12)是可分的,侧机架的壁的一个壁段对多个对带的同一面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04)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进行支撑且侧机架的壁的另一壁段对多个对带(02)的另一面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04)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进行支撑,以及印刷单元(01)的相同侧的侧机架的壁的壁段可相互相对移动。
34.按照权利要求32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配属给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输墨装置(08)设置在不同于侧机架(11;12)的壁段(49)上,和侧机架(11;12)和壁段(49)可相互相对移动。
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设计采用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对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和根据第二设计采用双圆周的印版滚筒(07a)对直至安装辅助机构(89)的同一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
3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设计采用第一印刷长度的印版滚筒(07a;07b)对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和根据第二设计采用不同于第一印刷长度的印刷长度的印版滚筒(07c)对直至安装辅助机构(89)的相同的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
3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设计采用单圆周的印版滚筒(07b)对不必具有轴承孔的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和根据第二设计采用双圆周的印版滚筒(07a)对不必具有轴承孔的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
3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设计采用第一印刷长度的印版滚筒(07a;07b)对不必具有轴承孔的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和根据第二设计采用不同于第一印刷长度的印刷长度的印版滚筒(07c)对不必具有轴承孔的侧机架(11;12)进行配置。
3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印刷装置(04)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具有至少一个自己的机械上独立于其余印刷装置和配属的输墨装置(08)的驱动电机(121)。
40.按照权利要求39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印版滚筒(06)和转印滚筒(07)的不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123)之间的驱动齿轮组(122),所述驱动齿轮组(122)具有奇数的中间齿轮(124;126)。
4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执行元件(82)是用压力剂控制的活塞(82)。
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执行元件的行程至少为1.5mm。
4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4)具有两个执行元件(82)。
44.按照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采用水基的压力剂。
45.按照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采用油基的压力剂。
46.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4)具有两个线性轴承(70)。
47.按照权利要求46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线性轴承(70)具有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和一个可移动的轴承机构(72;73)。
48.按照权利要求47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线性轴承(70)的设计应使两个相互相关的轴承机构(72和73)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导向面(72.1;72.2;73.1;73.2),所述导向面在两个相互倾斜的面上。
49.按照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相同的轴承机构(72;73)的导向面(72.1;72.2;73.1;73.2)相互成v形倾斜。
50.按照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一轴承机构(73;72)的两个导向面(73.1;73.2;72.1;72.2)与另一配合的轴承机构(72;73)的相应的导向面(72.1;72.2;73.1;73.2)形状互补地设置。
51.按照权利要求47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机构(72)包括设置在其之间的轴承组件(74)。
52.按照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倾斜的作用面的设置应使它们抵消在印刷装置滚筒(06;07)轴向上的线性轴承(70)的轴承机构(72;72)的相对移动。
53.按照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4)具有两个线性轴承(70),其中每个线性轴承(70)具有两个相互成对设置的配合的导向面(72.1;72.2;73.1;73.2),所述导向面抵消在印刷装置滚筒(06;07)轴向上的线性轴承(70)的轴承机构(72;72)的相对移动。
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个输墨装置(08)配属给印刷装置滚筒(06;07)。
55.按照权利要求54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08)被自己的驱动电机(128)机械上独立于印刷装置滚筒(06;07)旋转驱动。
56.按照权利要求55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08)的两个串墨滚筒(33)被驱动电机(128)通过一个作为结构单元的驱动齿轮组(138)旋转驱动。
57.按照权利要求55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08)具有至少两个串墨滚筒(33.1,33.2),在至少两个串墨滚筒中,印版滚筒近端的串墨滚筒(33.1)仅通过与配合的辊(28;34)的摩擦被旋转驱动,印版滚筒远端的串墨滚筒(33.2)被驱动电机(128)旋转驱动。
58.按照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串墨滚筒(33.1;33.2)通过一往复移动传动机构(122)的耦合在轴向上同样被驱动电机(128)驱动。
5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可移动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具有两个其自己的仅配属给该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轴承单元(14),所述轴承单元具有自己的仅分别配属给这些轴承单元(14)的线性轴承(70)。
60.按照权利要求8或46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从调整方向上看,线性轴承(70)的长度小于配属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直径。
6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单元(14)具有不同于印刷单元(01)的侧机架(11)的支架(76),在安装状态下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承机构(72)以及执行元件(82)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以及所述支架整体地与侧机架(11,12)连接。
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侧机架(11;12)从轴向上看至少与安装好的印刷装置滚筒(06;07)的端侧部分重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4017287 | 2004-04-05 | ||
DE102004017287.0 | 2004-04-05 | ||
DE102004022704.7 | 2004-05-05 | ||
DE102004022704 | 2004-05-05 | ||
DE102004037888A DE102004037888B4 (de) | 2004-04-05 | 2004-08-05 | Druckeinheiten eine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
DE102004037888.6 | 2004-08-05 | ||
PCT/EP2005/051363 WO2005096691A2 (de) | 2004-04-05 | 2005-03-23 | Druckeinheiten eine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4849A CN1964849A (zh) | 2007-05-16 |
CN1964849B true CN1964849B (zh) | 2012-08-29 |
Family
ID=3496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83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4849B (zh) | 2004-04-05 | 2005-03-23 |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79757B2 (zh) |
EP (3) | EP1900522B1 (zh) |
CN (1) | CN1964849B (zh) |
AT (3) | ATE552113T1 (zh) |
DE (2) | DE102004063944B4 (zh) |
ES (2) | ES2383913T3 (zh) |
PL (1) | PL1900522T3 (zh) |
WO (1) | WO2005096691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08348B4 (de) * | 2006-02-21 | 2008-08-07 | Windmöller & Hölscher Kg | Druckmaschine |
DE102006061053A1 (de) | 2006-12-22 | 2008-07-03 | Maschinenfabrik Wifag | Druckeinheit, Falzapparat od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mit mittels Schlitten gelagerten Komponenten |
DE102007013463A1 (de) * | 2007-03-21 | 2008-09-25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 Druckeinheit einer Rollendruckmaschine |
US9547271B2 (en) * | 2007-04-26 | 2017-01-1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 assembly |
EP2085222A1 (de) | 2008-01-30 | 2009-08-05 | WIFAG Maschinenfabrik AG | Druckeinheit, Falzapparat od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mit Mittels Schlitten gelagerten Komponenten |
FR2927837A1 (fr) * | 2008-02-25 | 2009-08-28 | Goss Int Montataire Sa | Unite d'impression pour presse rotative. |
DE102008001848A1 (de) * | 2008-05-19 | 2009-12-03 |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 Anordnung in einem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
CN102046381B (zh) * | 2008-05-28 | 2013-09-18 |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卷筒纸胶印机以及用于运行卷筒纸胶印机的方法 |
WO2010020284A1 (de) * | 2008-08-21 | 2010-02-25 | Wifag Maschinenfabrik Ag | Rotationsdruckmaschine für rasche produktionswechsel |
DE102008045378A1 (de) | 2008-09-02 | 2010-03-04 | Schaeffler Kg | Druckzylinder-Lagereinheit |
DE102008041842B4 (de) | 2008-09-05 | 2012-03-22 |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 Druckeinheit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positionsveränderbaren Gestellteilen |
DE102008041847B4 (de) | 2008-09-05 | 2012-03-22 |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 Druckeinheit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positionsveränderbaren Gestellteilen |
CN103213378A (zh) * | 2013-04-20 | 2013-07-24 | 昆山欧莱特印刷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双张双面同步复合印刷机辊筒组件 |
DE102013210987A1 (de) * | 2013-06-13 | 2014-12-18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Lageranordnung |
CN109620039B (zh) * | 2017-10-06 | 2021-05-14 | 径成佳企业有限公司 | 卷筒式抽取装置 |
CN111516379B (zh) * | 2020-05-06 | 2021-08-03 | 青岛桑纳电气有限公司 | 卷筒料塔式uv印刷系统 |
EP3916250B1 (en) * | 2020-05-26 | 2023-02-22 | Bobst Bielefeld GmbH | Bearing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a printing cylinder or an anilox roll in a printing machine and printing machine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74128C (de) * | 1935-05-23 | 1939-04-05 | Dresden Leipziger Schnellpress | Lagerung eines Bildzylinders, insbesondere fuer Rotationstiefdruckmaschinen |
US3470816A (en) * | 1964-04-02 | 1969-10-07 | Roland Offsetmaschf | Exchangeable printing subassembly for a rotary printing press |
DE2234089A1 (de) * | 1972-07-08 | 1974-01-17 | Hinniger Automatic Druckmasch | Rotationsdruckmaschine |
CN2124133U (zh) * | 1992-06-08 | 1992-12-09 | 北京轴承研究所 | 一种胶印机滚筒支承部件 |
CN1158295A (zh) * | 1995-11-29 | 1997-09-03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轮转胶印机中的印刷设备的侧壁结构 |
CN2262995Y (zh) * | 1996-05-30 | 1997-09-24 | 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印刷机滚筒的轴向定位装置 |
WO1998013204A1 (en) * | 1996-09-24 | 1998-04-02 | Mark Andy Inc. | Variable repeat plate and blanket cylinder mechanism |
DE19641804A1 (de) * | 1996-10-10 | 1998-04-23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Antrieb für das Verschwenken einer Tür zum Verschließen einer Öffnung einer Seitenwand eines Druckwerkes |
WO1999024260A1 (en) * | 1997-09-18 | 1999-05-20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Variable repeat plate and blanket rolls |
DE19907161A1 (de) * | 1999-02-19 | 2000-08-24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Anordnung eines Zylinders in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
US6494138B1 (en) * | 1999-08-10 | 2002-12-17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 Printing unit |
CN1390700A (zh) * | 2001-06-07 | 2003-01-15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具有可移动的油墨轮的印刷装置 |
DE10145322A1 (de) * | 2001-09-14 | 2003-04-03 | Ina Schaeffler Kg | Lageranordnung für Zylinder, Walzen oder Trommeln |
CN1414905A (zh) * | 1999-12-22 | 2003-04-30 | 曼·罗兰·德鲁克马辛伦公司 | 连接/断联印刷机滚筒的方法和装置 |
CN2581164Y (zh) * | 2002-12-03 | 2003-10-22 | 河南新机股份有限公司 | 平板印刷机的滚筒支撑 |
US6647876B2 (en) * | 2000-06-26 | 2003-11-18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 Mechanism for actuating the throw-off of cylinders using eccentric box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57381A (en) * | 1946-08-09 | 1951-06-19 | William C Huebner | Multiple unit printing press |
AT224662B (de) * | 1959-06-16 | 1962-12-10 | Winkler Fallert & Co Maschf | Einrichtung für die Druckan- und -abstellung mit voreinstellbarem Preßdruck bei Druckmaschinen, insbesondere bei Rotationstiefdruckmaschinen |
US3796471A (en) * | 1971-12-03 | 1974-03-12 | Riggs & Lombard Inc | Corrosion resistant roll & bearing assembly |
IT1071535B (it) | 1976-10-20 | 1985-04-10 | Bugnone Aldo |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per rulli..particolarmente per macchine da stampa |
DE3115141C2 (de) * | 1981-04-15 | 1983-07-28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 Vorrichtung zum Diagonalverstellen eines Zylinders einer Druckmaschine, vorzugsweise des Plattenzylinders einer Bogen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
DE3412812C1 (de) * | 1984-04-05 | 1985-06-27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 Schaltvorrichtung fuer die Gummituchzylinder eines Druckwerkes fuer eine Rollen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
DE3610107A1 (de) * | 1986-03-26 | 1987-10-08 | Voith Gmbh J M | Stell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einer walze |
GB8611722D0 (en) * | 1986-05-14 | 1986-06-25 | Drg Uk Ltd | Processing paper & other webs |
DE3915481A1 (de) | 1989-05-11 | 1990-12-13 | Windmoeller & Hoelscher | Vorrichtung zum anstellen und abheben eines auf einen formzylinder wirkenden gegendruckzylinders |
US5241905A (en) * | 1992-10-27 | 1993-09-07 | Heidelberg Harris Inc. | Printing unit with releasable bearing clamp |
DE4327278C5 (de) * | 1993-08-13 | 2005-09-22 | Maschinenfabrik Wifag | Traggestell für eine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
DE4408026A1 (de) * | 1994-03-10 | 1995-09-14 | Koenig & Bauer Ag | Druckwerk für eine Mehrfarben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
DE4408027A1 (de) * | 1994-03-10 | 1995-09-14 | Koenig & Bauer Ag | Mehrfarben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für Akzidenzdruck |
DE4408025A1 (de) * | 1994-03-10 | 1995-09-14 | Koenig & Bauer Ag | Druckwerk für eine Mehrfarben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
DE4430693B4 (de) * | 1994-08-30 | 2005-12-22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 Antriebe für eine Rollen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
US5715794A (en) * | 1995-05-12 | 1998-02-10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Engin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DE19534651A1 (de) * | 1995-09-19 | 1997-03-20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Druckwerk für indirekten Druck |
US5715749A (en) * | 1996-05-30 | 1998-02-10 | Stevens International |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rinting cassette replacement |
US5911515A (en) * | 1997-11-12 | 1999-06-15 | Spyraflo, Inc. | Self clinching rolling bearing assembly |
DE50014384D1 (de) | 1999-08-10 | 2007-07-19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Druckwerk |
DE19963944C1 (de) | 1999-12-31 | 2001-06-13 | Koenig & Bauer Ag |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Walze einer Druckmaschine |
DE10008215B4 (de) * | 2000-02-23 | 2013-03-28 | Manroland Web Systems Gmbh | Druckwerk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mit Kreuzschlitten |
DE10202385A1 (de) * | 2001-02-15 | 2002-08-29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 Druckwerk mit variabler Drucklänge und Umfangsregisterverstellung |
EP1378352A3 (de) * | 2001-04-09 | 2006-09-06 |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einem verschwenkbaren Übertragungszylinder |
DE10145321A1 (de) * | 2001-09-14 | 2003-04-03 | Ina Schaeffler Kg | Lageranordnung für Zylinder, Walzen oder Trommeln |
US7086330B2 (en) * | 2001-11-08 | 2006-08-08 |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 Drive of a printing group |
US6748859B2 (en) * | 2002-09-09 | 2004-06-15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Separable printing press ink cassette assembly and method |
EP1599338B1 (en) * | 2003-03-06 | 2010-02-24 | Gos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printing length on a printing press |
EP1568494B1 (de) * | 2004-02-27 | 2012-11-28 |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unterschiedlicher Druckbildlängen im Offsetdruck |
-
2004
- 2004-08-05 DE DE102004063944A patent/DE102004063944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05 DE DE102004037888A patent/DE10200403788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3-23 AT AT07123766T patent/ATE552113T1/de active
- 2005-03-23 AT AT05717142T patent/ATE555908T1/de active
- 2005-03-23 ES ES07123766T patent/ES2383913T3/es active Active
- 2005-03-23 EP EP07123766A patent/EP1900522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3-23 WO PCT/EP2005/051363 patent/WO2005096691A2/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3-23 US US11/547,566 patent/US777975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3-23 PL PL07123766T patent/PL1900522T3/pl unknown
- 2005-03-23 EP EP07123776A patent/EP1894719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3-23 EP EP05717142A patent/EP1732761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3-23 CN CN2005800183660A patent/CN19648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3-23 ES ES05717142T patent/ES2382658T3/es active Active
- 2005-03-23 AT AT07123776T patent/ATE552112T1/d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74128C (de) * | 1935-05-23 | 1939-04-05 | Dresden Leipziger Schnellpress | Lagerung eines Bildzylinders, insbesondere fuer Rotationstiefdruckmaschinen |
US3470816A (en) * | 1964-04-02 | 1969-10-07 | Roland Offsetmaschf | Exchangeable printing subassembly for a rotary printing press |
DE2234089A1 (de) * | 1972-07-08 | 1974-01-17 | Hinniger Automatic Druckmasch | Rotationsdruckmaschine |
CN2124133U (zh) * | 1992-06-08 | 1992-12-09 | 北京轴承研究所 | 一种胶印机滚筒支承部件 |
CN1158295A (zh) * | 1995-11-29 | 1997-09-03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轮转胶印机中的印刷设备的侧壁结构 |
CN2262995Y (zh) * | 1996-05-30 | 1997-09-24 | 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印刷机滚筒的轴向定位装置 |
WO1998013204A1 (en) * | 1996-09-24 | 1998-04-02 | Mark Andy Inc. | Variable repeat plate and blanket cylinder mechanism |
DE19641804A1 (de) * | 1996-10-10 | 1998-04-23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Antrieb für das Verschwenken einer Tür zum Verschließen einer Öffnung einer Seitenwand eines Druckwerkes |
WO1999024260A1 (en) * | 1997-09-18 | 1999-05-20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Variable repeat plate and blanket rolls |
DE19907161A1 (de) * | 1999-02-19 | 2000-08-24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Anordnung eines Zylinders in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
US6494138B1 (en) * | 1999-08-10 | 2002-12-17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 Printing unit |
CN1414905A (zh) * | 1999-12-22 | 2003-04-30 | 曼·罗兰·德鲁克马辛伦公司 | 连接/断联印刷机滚筒的方法和装置 |
US6647876B2 (en) * | 2000-06-26 | 2003-11-18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 Mechanism for actuating the throw-off of cylinders using eccentric boxes |
CN1390700A (zh) * | 2001-06-07 | 2003-01-15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具有可移动的油墨轮的印刷装置 |
DE10145322A1 (de) * | 2001-09-14 | 2003-04-03 | Ina Schaeffler Kg | Lageranordnung für Zylinder, Walzen oder Trommeln |
CN2581164Y (zh) * | 2002-12-03 | 2003-10-22 | 河南新机股份有限公司 | 平板印刷机的滚筒支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94719A2 (de) | 2008-03-05 |
EP1732761A2 (de) | 2006-12-20 |
ES2383913T3 (es) | 2012-06-27 |
EP1894719A3 (de) | 2011-04-13 |
EP1732761B1 (de) | 2012-05-02 |
US7779757B2 (en) | 2010-08-24 |
DE102004063944A1 (de) | 2006-02-23 |
WO2005096691A3 (de) | 2006-02-02 |
DE102004063944B4 (de) | 2008-04-10 |
ES2382658T3 (es) | 2012-06-12 |
EP1900522B1 (de) | 2012-04-04 |
ATE552112T1 (de) | 2012-04-15 |
ATE555908T1 (de) | 2012-05-15 |
US20070234911A1 (en) | 2007-10-11 |
DE102004037888B4 (de) | 2008-09-04 |
ATE552113T1 (de) | 2012-04-15 |
PL1900522T3 (pl) | 2012-08-31 |
EP1894719B1 (de) | 2012-04-04 |
DE102004037888A1 (de) | 2005-10-27 |
CN1964849A (zh) | 2007-05-16 |
WO2005096691A2 (de) | 2005-10-20 |
EP1900522A1 (de) | 2008-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94128C (zh) | 用于设置滚筒的装置 | |
CN101060982B (zh) |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
CN1964849B (zh) | 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
CN101505962B (zh) |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 |
US8069786B2 (en) | Printing group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cooperating cylinders and radially movable bearing units | |
EP1377452B1 (de) |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einem linear bewegbaren übertragungszylinder | |
US9604446B2 (en) | Inking unit of a printing unit, prin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unit | |
CN101925461B (zh) | 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 |
DE102006042959B4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duzieren von Schwingungen eines rotierenden Zylinders einer Druckmaschine | |
CN1935507B (zh) |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 |
US7032510B2 (en) | Mounting for cylinders of a printing machines | |
CN102666102B (zh) | 具有端面上的侧机架的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
CN101384434B (zh) | 具有至少两个配合工作的滚筒及能够进行径向调整的轴承单元的印刷装置 | |
CN101821100B (zh) | 具有至少两个相对于彼此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可变的侧机架部分的印刷单元 | |
DE102008042396A1 (de) | Antrieb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 |
DE202006000229U1 (de) | Druckwerk mit einem Formzylinder, Übertragungszylinder und Farbauftragswalze | |
WO2005097503A2 (de) | Antriebe einer druckeinheit | |
DE102006011477A1 (de) | Druckwerk mit einem geteilten Formzylinder | |
DE102005048620A1 (de) | Druckwerke mit einem Formzylinder, Übertragungszylinder und Farbauftragswalze und ein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Federkennlinie eines Farbauftragswalzenbelags oder Feuchtauftragswalzenbelags | |
DE202005016814U1 (de) | Druckwerke mit einem Formzylinder, Übertragungszylinder und Farbauftragswalz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