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5099A - 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55099A CN1955099A CN 200610142424 CN200610142424A CN1955099A CN 1955099 A CN1955099 A CN 1955099A CN 200610142424 CN200610142424 CN 200610142424 CN 200610142424 A CN200610142424 A CN 200610142424A CN 1955099 A CN1955099 A CN 19550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 car
- lift
- winch
- elevator car
- c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不仅能够节省升降通道的空间,而且还能使二台电梯轿厢独立地上下行驶。本发明的电梯设备具有设置在升降通道(1)中的第一电梯轿厢(4);经由吊索(8)赋予该第一电梯轿厢(4)以驱动力的第一卷扬机(17);位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4)的下方,被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4)的垂直投影重叠的第二电梯轿厢(2);以及经由吊索(8)赋予该第二电梯轿厢(2)以驱动力的第二卷扬机(12),其中,所述第一电梯轿厢(4)和第二电梯轿厢(2)由共用的吊索(8)悬吊,该吊索(8)在从第一卷扬机(17)延伸到第二卷扬机(12)的途中被卷挂在平衡重(14)的吊轮(15a,15b)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具有多个沿导轨上下行驶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10-279231号公报中已经公开有在同一个升降通道内设置二台上下行驶的电梯轿厢的双平台型电梯。此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昭59-153773号公报中已经公开有分别设置二台电梯轿厢以及卷扬机,使二台电梯轿厢独立运行的电梯。
专利文献1: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10-279231号公报(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昭59-153773号公报(图3等)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中,没有让二台电梯轿厢进行独立地上下行驶的设想,实际上其下方的电梯轿厢相对于上方的电梯轿厢的能够移动的范围受到了辅助导轨(sub guide rail)的长度以及联动机构长度等的限制。此外,由于设置有用于安装二台电梯轿厢的框架,所以无论在平面方向还是在高度方向均很难做到节约升降通道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梯中,不仅需要设置机械室,而且针对二台电梯轿厢分别设置了平衡重,所以也很难做到节约升降通道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不仅能够节约升降通道的空间,而且还能使二台电梯轿厢独立地上下行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设备具有: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第一电梯轿厢;经由吊索赋予该第一电梯轿厢以驱动力的第一卷扬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下方,被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垂直投影重叠的第二电梯轿厢;以及经由吊索赋予该第二电梯轿厢以驱动力的第二卷扬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由共用的吊索悬吊,该吊索在从所述第一卷扬机延伸到所述第二卷扬机的途中被卷挂在平衡重的吊轮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不仅能够节约升降通道的空间,而且还能使二台电梯轿厢独立地上下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第一电梯轿厢附近的水平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第二电梯轿厢附近的水平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升降通道
2第二电梯轿厢
3最低层
4第一电梯轿厢
5最高层
6a,6b,19a,19b悬吊用梁
7,23吊索挂钩
8吊索
9a,9b,15a,15b,22a,22b吊轮
10,11,16,20,21转向滑轮
12第二卷扬机
13,18绳轮
14平衡重
17第一卷扬机
24a,24b电梯轿厢导轨
25a,25b平衡重导轨
26升降通道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图2和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升降通道的水平剖面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电梯设备中,悬吊用梁19a,19b沿水平方向设置在该升降通道1的顶部,悬吊用梁6a,6b沿水平方向设置,其高度在最高层5的地板底部高度的附近。此外,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第一电梯轿厢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4的下方,被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垂直投影重叠的第二电梯轿厢2沿着电梯轿厢导轨24a,24b升降。此外,在升降通道1内,平衡重14沿着平衡重导轨25a,25b升降。并且,在升降通道1内设置有:经由吊索8赋予第一电梯轿厢4以驱动力的第一卷扬机17、以及经由吊索8赋予第二电梯轿厢2以驱动力的第二卷扬机12。而且,在图1中表示的是如下的状态:第一电梯轿厢4位于最高层5,第二电梯轿厢2位于最低层3,平衡重14位于升降通道1的最低层3和最高层5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
此外,第一电梯轿厢4和第二电梯轿厢2以2∶1的缠绕方式,经由共用的吊索8悬吊。并且吊索8在从第一卷扬机17延伸到第二卷扬机12的途中被卷挂在平衡重14的吊轮15a和吊轮15b上,由此,平衡重14以4∶1的缠绕方式被吊索8悬吊。
而且,从图1可以看出,当第二电梯轿厢2依靠第二卷扬机12的驱动力往上移动时,平衡重14同时往下移动,但该平衡重14的移动距离是第二电梯轿厢2的移动距离的一半。同样地,当第一电梯轿厢4依靠第一卷扬机17的驱动力往下移动时,平衡重14同时往上移动,但该平衡重14的移动距离是第一电梯轿厢4的移动距离的一半。
以下,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的吊索缠绕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吊索8的一端由悬吊用梁19b的吊索挂钩23固定。而吊索8的另一端朝下方延伸经由设置在第一电梯轿厢4下部的吊轮22b,22a,之后向上方延伸而到达设置在悬吊用梁19a上的转向滑轮21。经该转向滑轮21转向后,所述吊索8的另一端再次朝下延伸,在通过由悬吊用梁6a支承的转向滑轮20后,被卷挂在第一卷扬机17的绳轮18上。之后所述吊索8向下方延伸,到达平衡重14的吊轮15a,经转向后朝上方延伸,经转向滑轮16再次转向后到达平衡重14的吊轮15b。并且,所述吊索8的另一端再次朝上方延伸并卷挂在第二卷扬机12的绳轮13上,之后朝下方延伸,并经转向滑轮11转向后到达由悬吊用梁6b支承的转向滑轮10。之后所述吊索8的另一端再次朝下延伸,经由设置在第二电梯轿厢2下部的吊轮9b,9a后朝上方延伸,最后固定在悬吊用梁6a的吊索挂钩7上。
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中的各结构部件的平面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图2是第一电梯轿厢4位于上部楼层时在第一电梯轿厢4附近的升降通道1的水平剖面图。如图2所示,从电梯门厅侧观察时,在第一电梯轿厢4的左侧设置有转向滑轮21和悬吊用梁19a等,而在第一电梯轿厢4的背面侧设置有平衡重14和第一卷扬机17以及第二卷扬机12等,在第一电梯轿厢4的右侧设置有吊索挂钩23和悬吊用梁19b。
此外,图3是第二电梯轿厢2位于下部楼层时在第二电梯轿厢2附近的升降通道1的水平剖面图。如图3所示,从电梯门厅侧观察时,在第二电梯轿厢2的左侧设置有转向滑轮20以及对其进行固定的悬吊用梁6a,而在第二电梯轿厢2的右侧设置有转向滑轮11和转向滑轮10以及悬吊用梁6b。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在第一电梯轿厢4和第二电梯轿厢2的上下关系不变的范围内,由于各自的电梯轿厢可以独立于另一个电梯轿厢而升降,所以能够提高电梯的运送效率。
此外,由于采用了二台电梯轿厢和一个平衡重相组合的结构,所以与相对于二台电梯轿厢分别设置一个平衡重的场合相比,能够在平面上节省空间。并且,由于第一卷扬机17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卷扬机12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与平衡重14的垂直投影重叠,所以能够在平面上进一步节省空间。通过节省平面空间,相对于一定的升降通道面积,能够确保较大的电梯轿厢面积。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卷扬机17以及第二卷扬机12位于第一电梯轿厢4的行驶通道与所述升降通道1的墙壁之间,或第二电梯轿厢2的行驶通道与所述升降通道1的墙壁之间,所以不言而喻,其不需要设置机械室,并且可大幅度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
此外,由于第一电梯轿厢4和第二电梯轿厢2采用2∶1的缠绕方式悬吊,平衡重14采用4∶1的缠绕方式悬吊,所以能够缩短平衡重14的移动路径。因此,即使将第一卷扬机17的垂直投影以及第二卷扬机12的垂直投影,设置成与平衡重14的垂直投影相重叠,也可以抑制升降通道的高度方向尺寸的增加。
Claims (5)
1.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具有:设置在升降通道中的第一电梯轿厢;经由吊索赋予该第一电梯轿厢以驱动力的第一卷扬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下方,被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垂直投影重叠的第二电梯轿厢;以及经由吊索赋予该第二电梯轿厢以驱动力的第二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由共用的吊索悬吊,该吊索在从所述第一卷扬机延伸到所述第二卷扬机的途中被卷挂在平衡重的吊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各自可独立地上下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采用2∶1的缠绕方式悬吊,所述平衡重采用4∶1的缠绕方式悬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扬机以及第二卷扬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行驶通道与所述升降通道的墙壁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梯轿厢的行驶通道与所述升降通道的墙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扬机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卷扬机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平衡重的垂直投影重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08806 | 2005-10-24 | ||
JP2005308806A JP4861676B2 (ja) | 2005-10-24 | 2005-10-24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2005308806 | 2005-10-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5099A true CN1955099A (zh) | 2007-05-02 |
CN1955099B CN1955099B (zh) | 2010-08-25 |
Family
ID=3806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4242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5099B (zh) | 2005-10-24 | 2006-10-24 | 电梯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61676B2 (zh) |
CN (1) | CN19550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Y149179A (en) * | 2006-12-14 | 2013-07-31 | Inventio Ag | Lift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53773A (ja) * | 1983-02-04 | 1984-09-01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タ |
JP3345565B2 (ja) * | 1997-04-11 | 2002-11-18 | 森ビル株式会社 | 可変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
JP4786121B2 (ja) * | 2000-10-10 | 2011-10-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WO2003064309A1 (fr) * | 2002-01-30 | 2003-08-0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Dispositif d'ascenseur |
JP2004155526A (ja) * | 2002-11-05 | 2004-06-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4401069B2 (ja) * | 2002-12-06 | 2010-01-20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 |
JP2005089086A (ja) * | 2003-09-17 | 2005-04-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2005
- 2005-10-24 JP JP2005308806A patent/JP486167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10-24 CN CN2006101424247A patent/CN19550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5099B (zh) | 2010-08-25 |
JP4861676B2 (ja) | 2012-01-25 |
JP2007112617A (ja) | 2007-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61935B2 (en) | Method and elevator arrangement | |
CN110844743B (zh) | 跃层电梯和跃层方法 | |
US10065834B2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 |
JP5577275B2 (ja) | 床高さ調節機構付きエレベーター | |
CN105939955A (zh) | 用于钢丝绳提升机的低结构台车 | |
CN102548889A (zh) | 用于串联升降集装箱处理的钢索支索系统 | |
JP5715490B2 (ja) | 機械式駐車設備 | |
WO2020035933A1 (ja) |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ーの揚程延長技術の適用方法 | |
JP4774429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WO2005121008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04083231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164471C (zh) | 电梯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
CN1568282A (zh) | 电梯装置 | |
CN1955099A (zh) | 电梯设备 | |
CN1592712A (zh) | 电梯装置 | |
CN1847133A (zh) | 电梯装置 | |
WO2005077806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5930842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方法及び据付用治具 | |
JP3796434B2 (ja) | 立体駐車場における昇降装置 | |
JP2005187125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CN101062744A (zh) | 电梯设备 | |
CN1260112C (zh) | 曲线齿条轨道电动桁架梁悬挂起重机 | |
CN1891607A (zh) | 电梯 | |
CN1789103A (zh) | 电梯装置 | |
JP2016008131A (ja)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既設エレベーターの改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