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863033A -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3033A
CN1863033A CN 200510034680 CN200510034680A CN1863033A CN 1863033 A CN1863033 A CN 1863033A CN 200510034680 CN200510034680 CN 200510034680 CN 200510034680 A CN200510034680 A CN 200510034680A CN 1863033 A CN1863033 A CN 1863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ime difference
request message
spa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46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斌
张宝和
吴波
伍海君
朱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346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63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86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使用该方法首先获取发送请求报文到接收该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的时间差;然后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首先发送请求报文;接着接收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并获取所述发送请求报文和所述接收应答报文的时间差;然后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当下一次数据传输时,根据所述超时重传间隔发送下一个请求报文。本发明将时间差作为网络环境的参考和依据,并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获取不同的超时重传间隔,进一步为各个Peer分配数据传输的带宽,最大限度的利用带宽,达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涉及获取网络中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P2P(Peer to Peer,对等互联)是指网络使网上用户能够直接链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使网络沟通更加简单、直接。由于P2P任意用在分布式体系结构上,向没有中心协调管理的自治资源之间提供直接通信的应用或过程,因此改变以往服务器Server的工作模式,服务器仅完成必须的协调和管理Peer的功能,大部分任务由Peer之间交互完成。目前基于P2P技术的应用主要可分为即时通讯、文件共享、协同办公和分布式计算,以及P2P流媒体等。
目前在各种P2P应用中,Peer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是发送主机首先向接收主机发送请求信息,接收主机收到该请求后将相关数据包发送给发送主机。由于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随时都可能丢失,因此在服务器Server上确定超时重传间隔,当达到时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
但是上述P2P数据传输的方法存在问题:目前针对所有用户的超时重传间隔为一固定值,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复杂,不同的Peer之间网络环境不同,相同的两个Peer之间在不同时刻网络状况也存在差异,因此必然造成不同Peer之间传输数据包的速度不同,而统一的超时重传间隔必然导致某些速度较慢的Peer之间数据包传输过程中当到达超时重传间隔时,接收主机误以为该数据包已经丢失而进行超时重发,造成大量数据包反复重发,占用大量带宽,影响数据传输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网络环境获取相应的超时重传间隔,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充分利用带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包括步骤:
1)获取发送请求报文到接收该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的时间差;
2)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
其中,所述步骤1)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111)在发送请求报文和接收应答报文时分别记录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
112)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另外,所述步骤112)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
R2=aR1+(1-a)M
其中a为平滑因子,M为步骤112)获取的所述时间差,R1为更新前的时间差,R2为更新后的当前时间差。
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获取时间差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21)当发送请求报文时启动定时器;
122)当收到对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关闭所述定时器;
123)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触发间隔和触发次数的乘积确定所述时间差。
另外,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应答报文包括序列号,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请求报文的序列号与前一个请求报文的序列号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如果相同,则不进行更新。
所述步骤111)进一步包括
1111)发送请求报文时,保存当前系统时间在时间戳字段中作为第一系统时间;
1112)接收端在接收到该请求报文时,取出时间戳字段并在应答请求中返回;
1113)确定第二系统时间;
所述步骤112)根据所述时间戳字段及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第二系统时间确定所述时间差。
所述步骤2)的获取超时重传间隔按照以下步骤获取:
设定时延离散因子;
将所述时延离散因子与所述时间差的乘积作为超时重传间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步骤:
10)发送请求报文;
20)接收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
30)获取所述发送请求报文和所述接收应答报文的时间差;
40)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
50)根据所述超时重传间隔发送下一个请求报文。
其中,所述步骤30)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311)当发送请求报文时启动定时器;
312)当收到对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关闭所述定时器;
313)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触发间隔和触发次数的乘积确定所述时间差。
另外,所述步骤313)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
R2=aR1+(1-a)M
其中a为平滑因子,M为步骤313)获取的所述时间差,R1为更新前的时间差,R2为更新后的当前时间差。
所述步骤30)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321)在发送请求报文和接收应答报文时分别记录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
322)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另外,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应答报文包括序列号,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请求报文的序列号与前一个请求报文的序列号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如果相同,则不进行更新。
所述步骤311)进一步包括
3111)发送请求报文时,保存当前系统时间在时间戳字段中作为第一系统时间;
3112)接收端在接收到该请求报文时,取出时间戳字段并在应答请求中返回;
3113)确定第二系统时间;
所述步骤312)根据所述时间戳字段及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第二系统时间确定所述时间差。
其中,所述步骤40)的获取超时重传间隔包括:
设定时延离散因子;
将所述时延离散因子与所述时间差的乘积作为超时重传间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Peer通信过程中测量Peer与Peer之间的应答报文和请求报文之间的时间差,将该时间差作为网络环境的参考和依据,并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获取不同的超时重传间隔,进一步为各个Peer分配数据传输的带宽,最大限度的利用带宽,达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对于通过定时器和计数器获得RTT的方法,在进行RTT更新时,首先判断当前的请求报文是否曾经重传,当没有重传时才进行更新,从而避免了RTO值较小造成的重传二义性问题。
另外,本发明在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中添加时间戳,同样可以避免RTO值较小造成的重传二义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获取一次RTT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获取RTT值的采样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另一种获取RTT值的采样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重传二义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P2P中不同的Peer之间网络环境是不同的,相同的两个Peer之间在不同的时刻,如果其他的网络应用占用该用户的带宽也将造成网络状况不同。为了发挥异构网络中各个Peer在特定时刻的最大通信能力,本发明提出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制定适应于该网络状况的发送和重发策略。在本发明中获得Peer之间的网络状况是通过在Peer通信的过程中持续测量网络距离来实现的,将该网络距离作为通信双方数据交互的参考和依据,并根据不同的网络距离获取准确的超时重传间隔,进一步为各个Peer分配带宽,最大限度的利用带宽,达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获取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首先需要获取交互双方之间的网络距离,本发明获取所述网络距离的方法是通过在进行报文交互时,获取所述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时间差;将该时间差作为计算交互双方之间的网络距离的依据;然后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RTO)。
在P2P应用中,如即时通讯、文件共享、协同办公和分布式计算,以及P2P流媒体等,无论音视频数据或普通数据,当进行数据传输时,通常首先将数据按一定大小分块,数据块的大小视文件大小而定。在网络上数据包的大小如果大于网络的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位),将被分包处理,即将所述每个数据块继续细分为多个数据片。
两个Peer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首先交互各自拥有的数据块,在自己没有而对方有的数据块中随机的选择一块,然后在该数据块中按顺序的请求传输某一数据片,当该数据块传输完成之后,继续选择下一个数据块,当交互出来的不同的数据块都传输完成后,由于随着数据传输过程的进行Peer双方拥有的数据块将变化,双方又开始交互各自拥有的数据块,然后继续上述过程,直至数据传输内容完成或者对方退出。
本发明提供的对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是利用上述获取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获取所述超时重传间隔,然后根据所述超时重传间隔进行数据传输,过程如图1所示。选择欲传输的数据块后,首先发送主机发送请求报文(S1);当接收主机收到该请求报文后将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返回至发送主机(S2);在本发明中获悉网络状况的途径时获取交互双方之间的网络距离,本发明获取所述网络距离的方法是通过在进行报文交互时,获取所述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时间差(S3);将该时间差作为计算交互双方之间的网络距离的依据;然后根据所述时间差设置超时重传间隔(RTO)(S4),然后根据所述超时重传间隔发送下一个请求报文(S5)。
本发明获取所述时间差的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然后当发送携有序列号的请求报文时启动所述定时器;并且当收到携有所述序列号的回应报文时关闭所述定时器;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触发间隔和触发次数获取所述时间差。
另外,本发明获取所时间差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分别记录发送携有序列号的请求报文和收到携有序列号的回应报文的系统时间;根据所述系统时间获取所述时间差。
由于路由器和网络流量均会发生变化,实际的RTT值经常发生变化,为了及时能跟踪这些变化,不断修正超时重发的时间,使得到的时间差更加准确,本发明中按照上文所述步骤计算下一个报文中的时间差,并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
R2=aR1+(1-a)M
其中a为平滑因子,M为上文获取的时间差,R1为通过前一次上述公式计算的时间差,R2为当前计算出的时间差。
当计算出所述时间差后,按照下述公式设置超时重传间隔:
RTO=R2*b
其中,RTO为所述超时重传间隔,b为时延离散因子。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就如何具体实现报文往返时间的测量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中,把Peer与Peer之间一个数据包往返所需要的时间(RTT)作为所述的网络距离。如图2所示,假设发送数据包的主机为S,接收数据包的主机为R。当主机S给主机R发送一个带有序列号N的数据包,同时开始计时,即图中的T1时刻,当收到主机R对这个包的回应时,停止计时,即图中的T2时刻,这两个时间的差值就是一个测量得到的RTT值。
上文所述的计时方法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第一种是当S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启动一个定时器和计数值。定时器的值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TCP协议为例,将该定时器设置为每500ms(一个滴答的时间)触发一次,当触发的时候如果未收到回应数据包,则计数器加1,直到收到所述回应数据包,停止计数并删除该定时器,然后按照下述公式得到RTT值:
RTT=定时器触发的次数×500ms。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获取RTT值的方法。当主机S发送数据包的时候,记录发送所述请求数据包的系统时间,当主机S收到回应数据包时,记录当前的系统时间,当前系统时间与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包时的系统时间的差值,即测量得到的RTT。
上文所述为获得一次RTT测量值的实现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路由器和网络流量均会发生变化,实际的RTT值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本发明中还提供了获取多次RTT测量值并将多个测量值统计计算出一个接近实际的RTT的方法。
对应于上文述获得单次RTT值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多次测量RTT值的方法也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启动一个定时器,对一些报文进行计时,即在所有报文中抽取部分采样点进行测量。具体的方法如图3所示:首先为所有数据包设置一个定时器,定时器在发送报文段1时启动,并在确认(报文段2)到达时终止,下一个被计时的是报文段3,当传输报文段4时,由于连接的定时器已经被启动,该报文段不能被计时。当报文段5到达时,确认了正在被计时的数据。定时器在发送报文段6是再次被启动,并在1.015秒后接收到它的确认(报文段10)时终止,测得到的RTT是2个滴答。报文段7和9不能被计时,因为定时器已经被使用。而且,但收到报文段8时,由于该报文不是正在计时的数据的确认,因此没有更新。
第二种方法是对所有的报文段都进行计时,对每一个发送的数据包都记录下发送的系统时间,收到回应包时也记录下系统时间,两个系统时间的差值就是测得的RTT值。具体为:对所有的报文段都进行计时,与上述对所述报文段设置一个定时器不同,采用的是上一节介绍到的对每一个发送出去的数据包都记录下发送的系统时间,收到回应包时也记录下系统时间,两个系统时间的差值就是测得的RTT。如图6所示。根据报文1和报文2得到的RTT值为1.061s,根据报文3和报文5获取的RTT值为0.808s。具体的实现方法是:每个发送的请求加上一个服务器必须返回的序列号,另外再加上一个也要由服务器返回的时间戳。每次发送一个请求,保存当前系统时间在时间戳中,当收到一个应答时,计算的RTT为当前时间减去在应答中由服务器返回的时间戳。由于每个请求载有一个将有服务器返回的时间戳,因此我们可以计算我们收到的每个应答的RTT。
获得了每个RTT的测量值以后,我们就可以统计计算出实际的RTT值了。计算公式如下:
R2=aR1+(1-a)M
这里的a是平滑因子,M是一次测量得到的RTT值,R1是计算出来的RTT值。每次进行新的测量的时候,这个被平滑的RTT将得到更新。
本发明利用上述RTT计算超时重传间隔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的方法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RTO=Rb
这里的b是时延的离散因子。
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随时都有丢失的可能,对于丢失的包的处理都是在超时重传间隔达到时进行重传。但是当必须重传一个分组时收到了一个应答,容易造成“重传二义性问题”,即当发送主机收到已经重传请求的应答的时候,不能区分应答是对应于哪一个请求的。图5展示了当重传定时器超时时,三种可能的情形,请求丢失了,应答丢失了,RTO太小。其中第三个应答对应的是初始的请求。但是在另外两个例子中,应答对应的于重传的请求。
为了解决重传二义性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为:如果测量了RTT,由于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应答到来,对下一个分组重复使用同一个RTO,因此主机无法区分应答对应的请求,因此不用它更新估计因子,直到收到一个非重传请求的应答时,再利用上述公式更新RTT估计因子并重新计算RTO。该过程可由以下步骤体现:
当发送数据包A时统计该数据包的RTT,如果在RTO到达之前发送主机收到该数据包A的应答报文,则计算该数据包对应的RTT及RTO,并根据计算出的RTO发送下一个数据包B,同时统计其RTT,如果根据数据包A制定的RTO到达时尚未收到数据包B对应的应答报文,则发送主机重发请求报文,直至接收到数据包B的应答报文,由于数据包B曾经重发过,发送主机无法确定该应答对应的请求报文发送时刻,因此不计算数据包B对应的RTT,而保持数据包A制定的RTO发送下一个数据包C。
本发明解决重传二义性的第二种方法,即在发送的数据包里除了给每个发送的请求加上一个服务器必须返回的序列号,和一个由服务器返回的时间戳字段。
每次发送一个请求(包括正常发送和重传发送)时,保存当前时间在时间戳字段中,接收端在接收到该数据包的时候,取出时间戳字段在回应数据包中返回。RTT为当前时间减去在应答中由服务器返回的时间戳。由于每个请求载有一个将由服务器返回的时间戳,因此可以计算收到的每个应答的RTT。
在第二种方法中对每个数据包的计时不是放在发送端保存,而是放到数据包中。该方法可以解决重传二义性的问题。
本发明对于多种P2P应用中的数据传输均可适用,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以文件下载为例阐述本发明的实现过程。
在文件下载应用中,通常文件按一定大小分成多个数据块下载,每个数据块可以是50KB,100KB等,视文件大小而定。如qq2005betal.exe的文件尺寸为17MB,以50KB为一块,qqfo.exe的文件尺寸为350MB,以128KB为一块。对于每个数据块按其在文件中的顺序有从0开始的一个编号,以PieceNo标识。
在网络上一个数据包如果大于网络的MTU(一般为1500bytes),将被分包处理,所以在实际的下载应用中,一次传输1KB的文件数据(加上应用层包头和IP协议层包头小于1200bytes)。以qq2005betel为例,每一块将其分成50片数据片下载完成。对于50片数据片按其在数据块中的顺序将其从0开始编号并用PieceOfPieceNo标识。
P2P下载文件的流程为:两个Peer之间首先交互各自拥有的数据块,请求主机向接收主机发送请求交换数据块的信息,该信息承载自己拥有的数据块信息,随之,接收主机回应交换数据块的信息,该信息中承载接收主机拥有的数据块信息,然后请求主机在其没有而对方有的数据块中随机的选择一块,并在该数据块中按0至49的顺序的请求下载某一小片数据片,当某个数据块下载完成之后,继续选择下一个数据块,由于只有某个数据块下载完成,请求主机才继续申请下载新的数据块,因此最快速度的下载完当前数据块才能保证整个下载过程的速度。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实施例中通过测量每个数据包传输的RTT,统计计算出一个RTO,作为超时重传间隔RTO。如果在请求包A发送出去的RTO时间后还没有收到对应于A请求的数据包,表明数据包丢失了,则及时的重发请求A。通过该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数据块的下载。当交互出来的不同的数据块都下载完成之后,开始继续交互各自拥有的数据块,然后继续上述过程,直到文件下载完成或者对方退出。
本实施例中将请求下载数据的Peer标识为P2PCLIENT,提供下载数据的Peer标识为P2PSERVER。在P2P下载中RTT值为P2PCLIENT发送的请求下载数据包到达P2PSERVER的时间加上P2PSERVER发送数据的数据包到达P2PCLIENT所用的时间。
上述的测量RTT方法中在每个数据包中需要添加一个序列号字段,该字段在对方的回应包里会带回,根据该序列号判断回应包是对应于哪个发送包的。在P2PCLIENT发送的下载请求包中用PieceNo和PieceOfPieceNo两个字段标明是需要下载什么数据,在P2PSERVER返回的文件数据数据包里也会有这两个字段标明数据包里的数据报文是对应于哪一数据块中的哪个数据片的。
在P2P下载中对于重传二义性问题采用的方法是是在数据包里增加一个时间戳字段的方法。P2PCLIENT对发送的请求数据包均打上一个时间戳,P2PSERVER在发送的数据包中返回该字段。当要重发某个数据包时,更改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字段为当时的系统时间。这样对于非重发的数据包和重发的数据包均可以计算该数据包的RTT,同时更新RTO。因此避免了对于重发数据包的特殊处理。采用这种方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不需要对于发送出去的数据包在本地维护一个发送时间的表格,降低了程序实现的复杂性。
本实施例中P2P下载应用中P2PCLIENT发送的请求数据包格式如下
  uiPieceNo
  usPieceOfPiece
  uiSendTimeStamp
下载应用中P2PCLIENT发送的应答数据包格式如下
  uiPieceNo
  usPieceOfPiece
  uiSendTimeStamp
  Data(1K)
以M1、M2、M3、M4分别表示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得到的RTT值,R1、R2、R3、R4为别表示RTT的更新结果。RTO0、RTO2、RTO3、RTO4分别表示更新的RTO,则
R1=M1,其对应的RTO0=R1*b;
R2=aR1+(1-a)M2,其对应的RTO2=R2*b;
R3=aR2+(1-a)M3,其对应的RTO3=R3*b;
R4=aR3+(1-a)M4,其对应的RTO4=R4*b;
在P2P下载应用中,根据测量得到的RTT统计值,计算出RTO值,随着下载的进行会越来越接近实际的网络状况。之后,如果在超时重传间隔(RTO)内没有收到应答包,则认为该数据包丢失了,及时的重发该数据包,同时降低发送新的请求包个数,这样可以保证在Peer之间传输的数据基本可以可靠有序的到达,从而达到最大的下载速度。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随时更新的RTT值调整报文的发送频率以及RTO值,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获取发送请求报文到接收该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的时间差;
2)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111)在发送请求报文和接收应答报文时分别记录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
112)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2)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
        R2=aR1+(1-a)M
其中a为平滑因子,M为步骤112)获取的所述时间差,R1为更新前的时间差,R2为更新后的当前时间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121)当发送请求报文时启动定时器;
122)当收到对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关闭所述定时器;
123)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触发间隔和触发次数的乘积确定所述时间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应答报文包括序列号,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请求报文的序列号与前一个请求报文的序列号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如果相同,则不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1)包括
1111)发送请求报文时,保存当前系统时间在时间戳字段中作为第一系统时间;
1112)接收端在接收到该请求报文时,取出时间戳字段并在应答报文中返回;
1113)确定第二系统时间;
所述步骤112)根据所述时间戳字段及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第二系统时间确定所述时间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获取超时重传间隔包括:
设定时延离散因子;
将所述时延离散因子与所述时间差的乘积作为超时重传间隔。
8、一种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0)发送请求报文;
20)接收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应答报文;
30)获取所述发送请求报文和所述接收应答报文的时间差;
40)根据所述时间差获取超时重传间隔;
50)根据所述超时重传间隔发送下一个请求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311)当发送请求报文时启动定时器;
312)当收到对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关闭所述定时器;
313)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触发间隔和触发次数的乘积确定所述时间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3)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
         R2=aR1+(1-a)M
其中a为平滑因子,M为步骤313)获取的所述时间差,R1为更新前的时间差,R2为更新后的当前时间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的获取时间差包括:
321)在发送请求报文和接收应答报文时分别记录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
322)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和第二系统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时间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应答报文包括序列号,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请求报文的序列号与前一个请求报文的序列号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对所述时间差进行更新;如果相同,则不进行更新。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1)包括
3111)发送请求报文时,保存当前系统时间在时间戳字段中作为第一系统时间;
3112)接收端在接收到该请求报文时,取出时间戳字段并在应答请求中返回;
3113)确定第二系统时间;
所述步骤312)根据所述时间戳字段及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第二系统时间确定所述时间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的获取超时重传间隔包括:
设定时延离散因子;
将所述时延离散因子与所述时间差的乘积作为超时重传间隔。
CN 200510034680 2005-05-14 2005-05-14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Pending CN1863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4680 CN1863033A (zh) 2005-05-14 2005-05-14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4680 CN1863033A (zh) 2005-05-14 2005-05-14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033A true CN1863033A (zh) 2006-11-15

Family

ID=3739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4680 Pending CN1863033A (zh) 2005-05-14 2005-05-14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63033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47A (zh) * 2009-05-15 2009-10-28 刘建 一种无线局域网鉴别基础结构超时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65004B (zh) * 2008-12-25 2012-06-20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无线视频tcp传输的方法
CN101174935B (zh) * 2007-11-28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tcp最大超时重传时间的方法
CN101695067B (zh) * 2009-10-13 2013-02-1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cp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和系统
CN103095434A (zh) * 2011-10-27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3138899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层中通信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546248A (zh) * 2013-09-27 2014-01-29 章程 一种ack超时时间自动调节方法
CN103701942A (zh) * 2012-09-28 2014-04-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防止客户端频繁发起ip地址分配请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59697A (zh) * 2011-11-25 2014-07-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监控事务的方法和布置
CN104462447A (zh) * 2014-12-15 2015-03-2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超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17645A (zh) * 2015-04-17 2015-09-1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检测报文传输超时的方法与装置
CN105187154A (zh) * 2015-06-09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响应包接收延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04763A (zh) * 2016-12-22 2017-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4848A (zh) * 2016-04-13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请求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134808A (zh) * 2016-12-01 2018-06-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08365923A (zh) * 2018-01-05 2018-08-0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CN108540273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07084A1 (zh) * 2018-07-02 2020-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接口和电子设备
CN111404872A (zh) * 2019-11-21 2020-07-1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85762A (zh) * 2021-12-03 2022-04-0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tt的更新方法、更新装置、处理器与通信系统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4935B (zh) * 2007-11-28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tcp最大超时重传时间的方法
CN101765004B (zh) * 2008-12-25 2012-06-20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无线视频tcp传输的方法
CN101568147A (zh) * 2009-05-15 2009-10-28 刘建 一种无线局域网鉴别基础结构超时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95067B (zh) * 2009-10-13 2013-02-1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cp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和系统
CN103095434B (zh) * 2011-10-27 2018-02-02 山东金佳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3095434A (zh) * 2011-10-27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3959697A (zh) * 2011-11-25 2014-07-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监控事务的方法和布置
CN103959697B (zh) * 2011-11-25 2017-10-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对等覆盖网络中监控事务的方法和布置
WO2013078881A1 (zh) * 2011-11-28 2013-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层中通信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138899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层中通信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701942A (zh) * 2012-09-28 2014-04-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防止客户端频繁发起ip地址分配请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01942B (zh) * 2012-09-28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防止客户端频繁发起ip地址分配请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46248A (zh) * 2013-09-27 2014-01-29 章程 一种ack超时时间自动调节方法
CN103546248B (zh) * 2013-09-27 2016-09-07 昆山创通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ack超时时间自动调节方法
CN104462447A (zh) * 2014-12-15 2015-03-2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超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462447B (zh) * 2014-12-15 2018-04-03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超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17645A (zh) * 2015-04-17 2015-09-1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检测报文传输超时的方法与装置
CN104917645B (zh) * 2015-04-17 2018-04-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检测报文传输超时的方法与装置
CN105187154B (zh) * 2015-06-09 2018-07-3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响应包接收延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87154A (zh) * 2015-06-09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响应包接收延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4848A (zh) * 2016-04-13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请求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134808A (zh) * 2016-12-01 2018-06-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07104763A (zh) * 2016-12-22 2017-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04763B (zh) * 2016-12-22 2020-06-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40273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65923A (zh) * 2018-01-05 2018-08-0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CN108365923B (zh) * 2018-01-05 2020-07-1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WO2020007084A1 (zh) * 2018-07-02 2020-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接口和电子设备
CN110677221A (zh) * 2018-07-02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接口和电子设备
US11671210B2 (en) 2018-07-02 2023-06-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04872A (zh) * 2019-11-21 2020-07-1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85762A (zh) * 2021-12-03 2022-04-0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tt的更新方法、更新装置、处理器与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3033A (zh) 获取网络超时重传间隔的方法及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Botta et al. Multi-protocol and multi-platform traffic generation and measurement
US10715282B2 (e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for improving TCP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using delayed ACK
CN1221153C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
US9596281B2 (en) Transport accelerator implementing request manager and connection manager functionality
CN1909509A (zh) 在媒体分发网络中实现视频直播的系统、方法和客户端
CN1543164A (zh) 多媒体流环境中基于服务器的速率控制
CN101047485A (zh) 通信终端以及重发控制方法
CN10391830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径传输连接的动态子流控制
CN1848778A (zh) 用于监控信令消息行进的方法和网络监控装置
CN1492630A (zh) 测量网络运行流量经历的网络运行参数
CN1795641A (zh) 用于选择数据提供者的系统和方法
ATE326109T1 (de) Echtzeitpaketisierung und wiederübertragung in streaming anwendungen
CN101039309A (zh) 链路共享服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2004007419A5 (zh)
CN101069373A (zh) 用于数据分组的可靠组播传递的设备、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929472A (zh) 数据网络中管理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信号及介质
CN1728671A (zh) 服务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835455A (zh)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CN101039310A (zh) 链路共享服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463401A (zh) 文件传送系统,文件传送服务器和接收客户机
Claffy Tracking IPv6 evolution: data we have and data we need
CN1909503A (zh) 一种探测路径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
EP1471696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 environment
CN1287568C (zh) 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