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4387A - 多极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极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44387A CN1744387A CN 200510093964 CN200510093964A CN1744387A CN 1744387 A CN1744387 A CN 1744387A CN 200510093964 CN200510093964 CN 200510093964 CN 200510093964 A CN200510093964 A CN 200510093964A CN 1744387 A CN1744387 A CN 17443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nector
- power supply
- housing
- housing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极连接器,在展开一方壳体部(32、82)和另一方壳体部(33、83)的状态下,以不同间距将信号端子(42)或对方信号端子(92)安装在端子安装部(45、88)。信号端子(42)在侧面弯曲成ㄑ字型,弯曲点具有形成接点部(43)的触点部(42C),对方信号端子(92)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接触部(92C),在信号端子(凸端子)(42)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对方信号端子(凸端子)(92)是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本发明容易获得芯数的展开,并且能获得高寿命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对于安装板设置活动的浮动连接器等的多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用于复印机等内部的可滑动装置间连接用的连接器,有为人所熟知的浮动连接器。
浮动连接器是以凸侧连接器和凹侧连接器成对形成,凸侧连接器能与凹侧连接器嵌合。通常,任意一方的连接器设置成能相对于安装板活动,能吸收凸侧连接器与凹侧连接器嵌合时的嵌合误差。
以往的该种多极连接器记载在日本专利文献1中,该多极连接器中的凹侧连接器具有: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在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上隔开预定间隔并排设置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由方筒形外围壁部和形成于该外围壁部内部的电源端子保持部所构成,该电源端子保持部直接保持所需数量、例如4条电源端子。
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由方筒形外围壁部和形成于该外围壁部内部的信号端子保持部所构成。并且信号端子保持部直接保持所需数量、例如10条信号端子。
多极连接器的凸侧连接器具有: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在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隔开预定间隔并排设置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由能嵌合在凹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空间的方筒形外围壁部、形成在该外围壁部内部的电源端子保持部所构成,该电源端子保持部直接保持所需数量、例如4条电源端子。
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由能嵌合在凹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的空间的方筒形外围壁部和形成在该外围壁部内部的信号端子保持部所构成,该信号端子保持部直接保持所需数量、例如10条信号端子。
为了将凸侧连接器与凹侧连接器结合时,最初是将凸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嵌合在凹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随后,将凸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嵌合在凹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使电源端子彼此接触,信号端此彼此接触。
以往的该种多极连接器记载在日本专利文献2中,该多极连接器如图30所示,具有插塞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110,插塞连接器100具有连接器外壳101,在该连接器外壳101内插入端子单元102而构成。
端子单元102是在壳体104上安装带多根电线的触点103,这些触点103是凹端子。并且,通过在连接器外壳101的栓锁臂105上卡止壳体104的卡止部106,将端子单元102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1上。
另外,插头连接器110具有连接器外壳111,在连接器外壳111内收容多支销子形状的柱形触点112。
并且,将插塞连接器100插入插头连接器110的连接器外壳111内,使端子单元102的触点103接触柱形触点112,由此使两触点103、112彼此导通。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1-244029号公报
〔专利文献〕日本实开平5-41077号公报
但是,采用前述的前者的多极连接器在凹、凸侧连接器时,电源端子在组装到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前为裸露状态,在此状态下电源端子可能破损,且电源端子被直接保持在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电源端子保持部,信号端子被直接保持在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的信号端子保持部,并且,在凸侧连接器中,电源端子被直接保持在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电源端子保持部,信号端子被直接保持在信号端子用外壳部的信号端子保持部,因此在凹侧及凸侧连接器中,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和信号端子用外壳部不能改变间距将接触端子保持在端子保持部,因此不能在共有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种类。
采用前述的后者的多极连接器时,由于凸端子的触点相对于凹端子的触点103而形成销子形状的柱形触点112,因此插塞连接器100的插拔力增大,不能获得连接器高寿命化。
另外,虽然是在连接器外壳101内插入端子单元102,但是端子单元102不能改变间距来安装触点103,因此不能在共有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种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前述以往的问题而研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可在高寿命化的同时共有连接器外壳,且能选择端子单元种类,容易实现芯数展开。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具有:连接器、能卡合脱离地与该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以及能卡合脱离地与该连接器外壳卡合的端子单元,对方连接器具有对方连接器外壳、以及能卡合脱离地与该对方连接器外壳卡合的对方端子单元,端子单元的接触端子具有弯曲的触点部,对方端子单元的对方接触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在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接触端子,同时在对方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对方接触端子。
以上构成是在端子单元上的接触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对方信号端子(凸端子)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能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的高寿命化。并且接触端子由于形成单元化,能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本发明在前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端子单元和对方单元双方具有经由铰链部将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连接的壳体,在一方和另一方壳体部的表面侧设置多个端子安装部,在这些端子安装部上安装接触端子,在铰链部折叠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以将接触端子配置隔着壳体而彼此相反的位置上。
根据以上的构成,在展开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的状态下,可用不同的间距将接触端子安装在端子安装部上,因此容易制作接触端子芯数不同的端子单元和对方端子单元。因此,可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本发明在前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在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的任一方设置卡止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卡止孔,并在铰链部折叠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以将卡止突起部插入卡止在卡止孔内,由此使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各个内面彼此叠合。
根据以上的构成,容易制作接触端子芯数不同的端子单元和对方端子单元。因此,能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另外,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以及能卡合脱离地与该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具有:电源端子用外壳部、隔开预定间隔并排设置在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能卡合脱离地与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电源端子单元、及能卡合脱离地与信号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信号端子单元,对方连接器具有:对方电源端子用外壳部、隔开预定间隔并排设置在该对方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对方信号端子用外壳部、能卡合脱离地与对方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对方电源端子单元、及能卡合脱离地与对方信号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对方信号端子单元,信号端子单元上的信号端子具有弯曲的触点部,对方信号端子单元上的对方信号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在信号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上安装信号端子,同时在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上安装对方信号端子。
根据以上的构成,即使是具有电源端子单元和信号端子单元的多极连接器,也在信号端子单元的信号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对方信号端子(凸端子)使用平板状为直线形的触点,由此可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获得高寿命。并且,由于信号端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本发明在前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电源端子单元中的电源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对方电源端子单元中的对方电源端子具有弯曲的触点部,电源端子安装在电源端子的端子安装部,同时对方电源端子安装在对方电源端子的端子安装部。
采用本发明,在对方电源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电源端子(凸端子)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因此可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高寿命化。并且,由于电源端子被组装在电源侧壳体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能避免电源端子的破损。并且,由于电源端子及对方电源端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本发明在前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信号端子单元和对方信号端子单元都具有经过铰链部连接的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后形成的壳体,在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的表面侧设有多个端子安装部,信号端子单元是在端子安装部安装信号端子,在铰链部折叠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且将信号端子配置在隔着壳体而互为相反的位置,对方信号端子单元是在端子安装部安装对方信号端子,在铰链部折叠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且将对方信号端子配置在隔着壳体而互为相反的位置,
采用本发明,即使是具有电源端子单元和信号端子单元的多极连接器,也可在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展开的状态下以不同间距将接触端子安装到端子安装部,因此容易制作接触端子的芯数不同的端子单元和对方端子单元。因此能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本发明在前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在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的任一方设置卡止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卡止孔,并在铰链部折叠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以将卡止突起部插入卡止在卡止孔内,由此使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各个内面彼此叠合。
采用本发明,即使是具有电源端子单元和信号端子单元的多极连接器,也容易制作信号端子芯数不同的信号端子单元和对方信号端子单元。因此,可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信号端子单元(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电源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在对方电源端子(凸端子)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因此可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高寿命化。并且,由于电源端子被组装在电源侧壳体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能避免电源端子的破损。并且,由于电源端子及对方电源端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采用本发明,可在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展开的状态下以不同间距将接触端子安装到端子安装部,因此容易制作接触端子的芯数不同的端子单元和对方端子单元。因此能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采用本发明,即使是具有电源端子单元和信号端子单元的多极连接器,也在信号端子单元的信号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对方信号端子(凸端子)使用平板状为直线形的触点,由此可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获得高寿命。并且,由于信号端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采用本发明,在对方电源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电源端子(凸端子)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因此可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高寿命化。并且,由于电源端子被组装在电源侧壳体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能避免电源端子的破损。并且,由于电源端子及对方电源端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采用本发明,即使是具有电源端子单元和信号端子单元的多极连接器,也可在展开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的状态下,以不同间距将信号端子安装在端子安装部,因此容易制作信号端子芯数不同的信号端子单元和对方信号端子单元。因此,可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信号端子单元(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塞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插塞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嵌合前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X-X剖视图。
图5是图3的X-X剖视图。
图6是插塞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8是图6的D-D剖视图。
图9是图6的E-E剖视图。
图10是电源侧壳体的侧视图。
图11是从图10的F方向的向视图。
图12是图11的G-G剖视图。
图13是信号端子单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信号端子单元的展开状态的内面图。
图15是从图14的H方向的向视图。
图16是图13的I-I剖视图。
图17是信号端子单元的剖视图。
图18是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的J-J剖视图。
图20是图18的L-L剖视图。
图21是图18的M-M剖视图。
图22是对方电源侧壳体的侧视图。
图23是从图22的N方向的向视图。
图24是图23的Q-Q剖视图。
图25是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26是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展开状态的内面图。
图27是从图26的R方向的向视图。
图28是图25的S-S剖视图。
图29是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剖视图。
图30是已有技术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塞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插塞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嵌合前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X-X剖视图。图5是图3的X-X剖视图。
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具有作为连接器的插塞连接器A和与该连接器A结合的对方连接器、即插座连接器B。
插塞连接器A如图1所示,具有连接器外壳1、电源端子单元(端子单元)20、及信号端子单元(端子单元)30。
如图1及图6所示,连接器外壳1具有:四方筒形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连接器外壳)2、与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2相邻的四方筒形信号端子用外壳部(连接器外壳部)3、形成于前述各外壳部2、3的端部的凸缘部4、及设在凸缘部4的弹性腕部7(参照图7)。
如图8所示,在电源端子用外壳部2的连接器横宽方向ロ的相对壁部2a、2b上形成卡合孔9,并且如图7所示,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内侧壁部2d上形成防止误插入用凹部10。
如图9所示,在信号端子用外壳部3的连接器横宽方向ロ的相对壁部3a、3b上形成夹持片13,并且在夹持片11的两侧形成卡合孔12(参照图7)。并且如图7所示,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内侧壁部3d上形成防止误插入用凹部13。
电源端子单元20如图1、图10~图12所示,具有四方筒形的电源侧壳体21,该电源侧壳体21内利用十字形的隔壁部22区划成四个四方筒形的空间部22A,在各空间部22A的底部形成电源端子保持孔部23,这些电源端子保持孔部23连接在电源线接口23上。电源端子保持孔部23的基部设有卡止部25。
如图11所示,在电源侧壳体21的连接器横宽方向ロ的外面部突设卡合突起部26,并在电源侧壳体21的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外面部突设防止误插入用凸部27。
如图3及图4所示,接触端子、即电源端子28为凸端子,具有压接部28A、压入部28B、和接点部28C,触点部28C形成板片形,在触点部28C的基部设有端子侧卡止片29。并且,电源端子28以其压接部28A压接连接在电源线K1的末端部。
如图4所示,电源端子28从信号线接口24插入各空间部22A,压接部28A位于信号线接口24内,压入部28B被压入保持在电源端子保持孔部23,触点28C伸入各空间部22A内。并且,端子侧卡止片29卡止在卡止部25。
电源端子单元20如图3及图4所示,插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2内,卡合突起部26被卡合在卡止孔内9不会脱落,防止误插入用凸部27插入防止误插入用凹部10内。
如图1、图13至图17所示,信号端子单元30具有信号侧壳体31,该信号侧壳体31是用铰链部34连接一方壳体部32和另一方壳体部33所构成,在一方壳体部32的表面上,在该一方壳体部32后部(图13中的左侧部)形成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较长的長方形凹部35,在一方壳体部32的内面前端部(图14中的右侧部)形成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较長的長方形触点露出部36,在一方壳体部32沿连接器纵长方向以预定间距形成多个端子保持孔部37,该等端子保持孔部37分别与凹部35及触点露出部36连接。如图16所示,在一方壳体部32的内面前端部,在端子保持孔部37的延长线上形成端子钩挂部38。并且,以凹部35、端子露出部36、多个端子保持孔部37及端子钩挂部38构成端子安装部45。
如图13所示,在一方壳体部32上,在与铰链部34相反一侧的侧边部32a设有防止误插入用突起部32b,在一方壳体部32的内面,在铰链部34的相反侧设有卡止部41,在一方壳体部32的表面,在连接器纵长方向的两端侧突设卡止突起部40。
另一方壳体部33和一方壳体部32同样,设有由凹部35、触点露出部36、多个端子保持孔部37及端子钩挂部38所构成的端子安装部45,并且,在另一方壳体部33上,在与铰链部34相反一侧的侧边部33a设有防止误插入用突起部33b,在另一方壳体部33的内面部,在铰链部34相反侧设有卡止突起部39,并且在另一方壳体部33的表面,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两端侧突设卡合突起部40。
如图16所示,接触端子、即信号端子42为波纹形的压接端子,具有压接部42A、压入部42B、触点部42C,该触点部42C在侧面方向弯曲呈く字型,其弯曲点构成接点部43,并且在触点部42C的前端部形成钩挂部44。如图1示,信号端子42以其压接部42A压接连接在信号线K2的末端部。
前述构成的信号端子42分别安装在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32、33的端子安装部45。此时,信号端子42的压接部42A位于凹部35内,压入部42B被压入保持在端子保持孔部37,触点部42C伸入触点露出部36内。并且,钩挂部44钩挂在端子钩挂部38上。
如图17所示,利用铰链部34折叠一方壳体部32和另一方壳体部33,将卡止突起部39插入卡止在卡止孔41,使一方壳体部32的内面和另一方壳体部33的内面叠合,此状态下,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32、33的端子露出用凹部36形成相对,使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32、33的信号端子42的触点部42C彼此相对。另外,壳体部32和另一方壳体部33的各个防止误插入用突起部32b、33b重叠以构成防止误插入用凸部46。
并且,前述构成的信号端子单元30如图3及图5那样插入信号端子用外壳部3内,使卡合突起部40卡合在卡止孔12内不致脱落,同时,防止误插入用凸部46插入到防止误插入用凹部13内。
对方连接器、即插座连接器B如图2所示,具有对方连接器外壳51、对方电源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65、对方信号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80。
对方连接器外壳51如图2所示,具有:四方筒状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对方连接器外壳)52;与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52相邻的四方筒状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对方连接器外壳)53;及形成在各外壳部52、53的端部的凸缘部54。并且,在凸缘部54的位于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两端部设有圆孔54A、54B。电源端子用外壳部52的连接器横宽方向口的相对壁部52a、52b上形成有卡合孔59,且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内侧壁部52d上形成有防止误插入用凹部60(参照图19)。
如图21表示,在信号端子用外壳部53的连接器横宽方向ロ的相对壁部53a、53b上形成夹持片61,并且在夹持片61的两侧形成有卡止孔62。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内侧壁部53d上形成有防止误插入用凹部63(参照图19)。
对方电源端子单元65具有图2表示的四方筒状的电源侧壳体66,该电源侧壳体66形成有图22至图24表示的四个四方筒状的电源端子保持部67,该等电源端子保持部67间形成有十字型的沟槽部68。电源端子保持部67具有端子插入部70和触点插入孔部71,端子插入部70连接在电源线接口72,在端子插入部70的基部设有卡止部73。
如图22表示,在电源侧壳体66的连接器横宽方向ロ的外面部突设卡合突起部74,并在电源侧壳体66的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外面部突设防止误插入用凸部75。
如图3及图4表示,对方接触端子、即对方电源端子76为波纹形的凹端子(压接端子),具有压接部76A、插入部76B、触点部76C,该触点部76C具有彼此相对的接触部76a、76b,接触部76a上形成有舌片形的接点部77a,接触部76b的弯曲点形成接点部77b。并且,接触部76b的后端部形成端子侧卡止部78。如图2表示,对方电源端子76以其压接部76A压接连接在相对电源线K1-1的末端部。
对方电源端子76是从信号线接口72插入到电源端子保持部67内,压接部76A位于信号线接口72内,插入部72B被插入保持在端子插入部70,触点部72C伸入触点插入孔部71内。并且,端子侧卡止部78卡止于卡止部73。
前述构成的对方电源端子单元65如图3及图4那样插入到电源端子用外壳部52内,卡合突起部74被卡合在卡合孔62内不会脱落,防止误插入用凸部75插入防止误插入用凹部62内。并且,电源端子用外壳部52的内周围壁和电源侧壳体66的四个四方筒状电源端子保持部67之间的空间部形成相对连接器嵌合部79。
相对侧信号端子单元80具有图2、图25至图29表示的信号侧壳体81,该信号侧壳体81是经由铰链部84连接一方壳体部82和另一方壳体部83所构成,在一方壳体部82的表面侧,在该一方壳体部82的后部(图25中的左侧部)形成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较長的長方形的凹部85,并且在一方壳体部82的前端部(图25中的右侧部)形成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较長的長方形触点露出部86,如图28表示,在一方壳体部82,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以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端子保持孔部87,该等端子保持孔部87分别连接在凹部85及触点露出部86上。并且,以凹部85、触点露出部86和多个端子保持孔部87构成端子安装部88。
在一方壳体部82的与铰链部84相反一侧的侧边部设有防止误插入用突起部82a,在一方壳体部82的内面,在铰链部84的相反侧设有卡止孔91B,并且,在一方壳体部82的表面,在其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两端侧突设有卡合突起部90。
另一方壳体部83和一方壳体部82同样设有由凹部85、触点露出部66、及多个端子保持孔部87所构成的端子安装部88,在另一方壳体部83的与铰链部84相反一侧的侧边部设有防止误插入用突起部83a,并且,在另一方壳体部83的内面部,在铰链部84的相反侧设有卡止突起部孔91A,在另一方壳体部83的表面,在连接器纵长方向イ的两端侧突设有卡合突起部90。
如图28表示,对方接触端子、即对方信号端子92是凸形的压接端子,具有压接部92A、插入部92B、触点部92C,该触点部92C形成板片形。并且,如图2表示,对方信号端子92是以其压接部92A压接连接在信号线K2-1的末端部。
前述构成的对方信号端子92如图28表示,分别安装在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82、83的端子安装部88。此时,对方信号端子92的压接部92A位于凹部85内,插入部92B被插入保持在端子保持孔部87,使触点部88C伸入触点露出部86内。
利用铰链部84折叠一方壳体部82和另一方壳体部83以将卡止突起部91A插入卡止在卡止孔91B,使一方壳体部52的内面和另一方壳体部83的内面叠合。一方壳体部82和另一方壳体部83的各个防止误插入用突起部82a、83a重叠而构成防止误插入用凸部96。
并且,前述所构成的对方信号端子单元80如图3及图5那样插入信号端子用外壳部53内,卡合突起部90被卡合在卡合孔59内不会脱落,防止误插入用凸部96插入到防止误插入用凹部63。并且,信号端子用外壳部53形成对方连接器嵌合部93,一方及另一方的对方信号端子92的触点部92C伸入该对方连接器嵌合部93
前述的插塞连接器A和插座连接器B成对构成浮动式连接器,插座连接器B相对于安装板(未图标)以活动状态安装。即,在安装板上设有比插座连接器B的对方连接器外壳51所具有的凸缘部54的圆孔54A、54B直径小的销部件(未图示),当插座连接器B安装在安装板后,销部件插入圆孔54A、54B内,插座连接器B可在销部件与圆孔54A、54B之间的余隙(间隙)范围内活动,以此吸收插塞连接器A嵌合到插座连接器B时的嵌合误差。
以下说明插塞连接器A和插座连接器B的结合及该结合的解除。
在将插塞连接器A与插座连接器B结合时,如图3所示,最初将插塞连接器A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2嵌合到插座连接器B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52的相对连接器嵌合部79,随后插塞连接器A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3嵌合于插座连接器B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53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93。
通过电源端子用外壳部2、52彼此间的嵌合,使电源端子单元20的电源侧壳体21内的十字形的隔壁部22插入对方电源端子单元65的电源侧壳体66的十字形沟槽部68内,电源端子28的板片形触点部28C被插入到对方电源端子76的触点部76C彼此相对的接触部76a、76b间,使触点部28C接触接点部77a、接点部77b。
通过信号端子用外壳3、53彼此的嵌合,使信号端子42的触点部42C的接点部43接触对方信号端子92的触点部92C的板片形触点部92C。
解除插塞连接器A和插座连接器B的结合时,从插座连接器B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93拔出插塞连接器A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3,并从插座连接器B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79拔出插塞连接器A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2,将电源端子单元20的十字形隔壁部22从十字形的沟槽部68拔出,解除信号端子42的触点部42C和对方信号端子92的触点部92C的接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信号端子42侧面方向呈く字型弯曲,其弯曲点具有形成接点部43的触点部42C,对方信号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92C,在信号端子(凹端子)42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对方信号端子(凸端子)92是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能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高寿命化。并且,由于电源端子及对方电源端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源端子28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28C,对方电源端子76在彼此相对的接触部76a、76b的一方形成舌片形的接点部77a,另一方接触部的弯曲点具有形成接点部77b的触点部76C,在对方电源端子(凹端子)76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电源端子(凸端子)28是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能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高寿命化。由于电源端子组装在电源侧壳体的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内,能避免电源端子的破损。并且,电源端子及对方电源端子形成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一方壳体部32(82)和另一方壳体部33(83)展开的状态下,以不同间距将信号端子42(对方信号端子92)安装在端子安装部45(88),容易制作信号端子42(对方信号端子92)的芯数不同的信号端子单元30和对方信号端子单元80。因此,能在共有连接器外壳1(对方连接器外壳51)的同时,选择信号端子单元30(对方信号端子单元80)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在端子单元的接触端子(凹端子)上使用波纹触点(将薄板弯曲制成能获得均匀弹簧特性的形状的触点),在对方接触端子(凸端子)上使用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触点,能降低插拔力,使多极连接器高寿命化。由于接触单元单元化,容易实施产品管理,并且可在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展开的状态下,以不同间距将接触端子安装在端子安装部,容易制作接触端子的芯数不同的端子单元和对方端子单元。因此可在共有连接器外壳(对方连接器外壳)的同时选择端子单元(对方端子单元)的种类,容易获得芯数展开的效果,适用于相对于安装板而可活动的浮动连接器等电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多极连接器,具有:连接器、能卡合脱离地与该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以及能卡合脱离地与该连接器外壳卡合的端子单元,所述对方连接器具有对方连接器外壳、以及能卡合脱离地与该对方连接器外壳卡合的对方端子单元,
所述端子单元的接触端子具有弯曲的触点部,所述对方端子单元的对方接触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在所述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接触端子,同时在所述对方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对方接触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单元和所述对方单元双方具有经由铰链部连接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而成的壳体,在所述一方和另一方壳体部的表面侧设置多个所述端子安装部,在这些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接触端子,利用所述铰链部折叠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以将所述接触端子隔着所述壳体而配置在彼此相反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中的任一方设置卡止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卡止孔,并用所述铰链部折叠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以使所述卡止突起部插入卡止在所述卡止孔内,由此使所述一方及所述另一方壳体部各个内面彼此叠合。
4.一种多极连接器,具有:连接器、能卡合脱离地与该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有电源端子用外壳部、隔开预定间隔并排设置在该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信号端子用外壳部、能卡合脱离地与所述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电源端子单元、及能卡合脱离地与所述信号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信号端子单元,
所述对方连接器具有:对方电源端子用外壳部、隔开预定间隔并排设置在该对方电源端子用外壳部的对方信号端子用外壳部、能卡合脱离地与所述对方电源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对方电源端子单元、能卡合脱离地与所述对方信号端子用外壳部卡合的对方信号端子单元,
所述信号端子单元的信号端子具有弯曲的触点部,所述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对方信号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在所述信号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信号端子,同时在所述对方信号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对方信号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单元的电源端子具有平板状且为直线形的对方触点部,所述对方电源端子单元的对方电源端子具有弯曲的触点部,
在所述电源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电源端子,同时在所述对方电源端子单元的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对方电源端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单元和所述对方信号端子单元双方具有经由铰链部连接一方壳体部和另一方壳体部而成的壳体,在所述一方及所述另一方壳体部的表面侧设置多个所述端子安装部,
所述信号端子单元在所述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信号端子,利用所述铰链部折叠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以将所述信号端子隔着所述壳体配置在彼此相反的位置上,所述对方信号端子单元在所述端子安装部安装所述对方信号端子,利用铰链部折叠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以使所述对方信号端子隔着所述壳体配置在彼此相反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中的任意一方设置卡止突起部,在另一方设置卡止孔,利用铰链部折叠所述一方壳体部和所述另一方壳体部,使所述卡止突起部插入卡止在所述的卡止孔内,由此使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壳体部的各个内面彼此叠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50919 | 2004-08-30 | ||
JP2004250919A JP2006066352A (ja) | 2004-08-30 | 2004-08-30 | 多極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4387A true CN1744387A (zh) | 2006-03-08 |
CN100479264C CN100479264C (zh) | 2009-04-15 |
Family
ID=3611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39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264C (zh) | 2004-08-30 | 2005-08-30 | 多极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6066352A (zh) |
CN (1) | CN100479264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8259A (zh) * | 2012-11-29 | 2015-07-22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对准件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
CN105390856A (zh) * | 2014-09-03 | 2016-03-09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8475863A (zh) * | 2016-02-05 | 2018-08-3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 |
CN111600153A (zh) * | 2020-05-28 | 2020-08-2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58028A (ja) * | 2006-03-24 | 2007-10-04 | Morimatsu:Kk | コネクタ |
CN101589511A (zh) | 2006-10-23 | 2009-11-25 | 阿兰·L·波克拉斯 | 具有分离式壳体开口内部腔体的多功能rj连接器 |
FR2925776B1 (fr) * | 2007-12-21 | 2009-12-25 | Renault Sas | Agencement pour le raccordement securise d'un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
JP5621582B2 (ja) * | 2010-12-27 | 2014-11-12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5659784B2 (ja) | 2010-12-27 | 2015-01-28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複合コネクタの組物 |
JP5718137B2 (ja) * | 2011-04-14 | 2015-05-1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5308544B2 (ja) * | 2012-01-04 | 2013-10-0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池ユニット用の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池ユニット |
CN104577585B (zh) * | 2013-10-12 | 2018-08-3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电磁炉的电源接头及电磁炉 |
CN108075333B (zh) * | 2016-11-15 | 2021-08-1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圈连接器 |
CN109038127B (zh) * | 2018-07-04 | 2020-04-07 | 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 | 可更换接口的安全电连接器 |
DE102019121872A1 (de) * | 2019-08-14 | 2021-02-18 |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 Hybridsteckverbinder |
-
2004
- 2004-08-30 JP JP2004250919A patent/JP2006066352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8-30 CN CNB2005100939646A patent/CN1004792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8259A (zh) * | 2012-11-29 | 2015-07-22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对准件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
CN104798259B (zh) * | 2012-11-29 | 2017-07-04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对准件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
CN105390856A (zh) * | 2014-09-03 | 2016-03-09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US10116084B2 (en) | 2014-09-03 | 2018-10-30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CN108475863A (zh) * | 2016-02-05 | 2018-08-3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 |
CN108475863B (zh) * | 2016-02-05 | 2020-11-2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 |
CN111600153A (zh) * | 2020-05-28 | 2020-08-2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
US11444403B2 (en) | 2020-05-28 | 2022-09-13 |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 Terminal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066352A (ja) | 2006-03-09 |
CN100479264C (zh) | 2009-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44387A (zh) | 多极连接器 | |
CN1241299C (zh) | 连接器、断开夹具以及一种方法 | |
CN1301568C (zh) | 母线与连接触头之间的半永久性连接 | |
CN1279657C (zh) |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 |
CN1122339C (zh) | 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组件 | |
CN1241052A (zh) | 连接器 | |
CN1845381A (zh) | 电气连接器、电气配线及电气配线的配置方法 | |
CN1171358C (zh) | 连接器及其盖子 | |
CN1976128A (zh) | 连接端子及电子部件的连接装置 | |
CN1716708A (zh) | 连接器 | |
EP1686660A3 (en) | Environmentally sealed connector with blind mating capability | |
CN1871747A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
CN1925235A (zh) | 连接器、连接器用插座、及连接器用插头 | |
CN1685566A (zh) | 电路板内置压接接插件 | |
CN1767276A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1265235A (zh) | 内有滤波器的标准插座 | |
CN101064397A (zh) | 接地结构及使用该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1645682A (zh) | 带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 |
CN1893195A (zh) | 连接器 | |
CN1636303A (zh) | 改进型插头连接器 | |
CN1667880A (zh) | 连接器 | |
CN1284282C (zh) | 放电灯的电源连接器 | |
CN1574507A (zh) | 中继连接电路和中继连接器 | |
CN1783586A (zh) | 多极同轴电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方法 | |
CN100352109C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