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641823B -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1823B
CN1641823B CN2004100921690A CN200410092169A CN1641823B CN 1641823 B CN1641823 B CN 1641823B CN 2004100921690 A CN2004100921690 A CN 2004100921690A CN 200410092169 A CN200410092169 A CN 200410092169A CN 1641823 B CN1641823 B CN 1641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bsorption
reflection film
absorption reflection
display panel
plasm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21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1823A (zh
Inventor
洪种基
姜太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1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1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41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182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black matrices, light reflecting means 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4Mean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or colour purity, e.g. black matrix or light shield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具有在非放电区域中不反射从放电空间发射的光的光吸收反射膜,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用于限定放电单元、布置在后电介质层上的多个间隔壁;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由X和Y电极组成的多个维持电极对;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上;和前电介质层,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用于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

Description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要求优先权
该申请参考、结合并根据35U.S.C.§119要求早先在2003年10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名称为: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HIGH BRJGHTNESSAND HIGH CONTRAST)、分配的序列号为No.2003-73423的申请的所有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其结构可以改善亮度并维持高对比度的前基板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背景技术
通常认为可以代替传统的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是通过电极在其间施加电压,用其上形成了多个电极的两个基板所形成的空间中密封的放电气体产生的紫外线,激发以预定图案布置的荧光物质获得图像。
根据放电类型,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分成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和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在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中,至少一个电极被电介质层覆盖,通过壁电荷场进行放电,而不是相应电极之间电荷的直接迁移。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前基板和面对该前基板的后基板。X和Y电极对设置在前基板上,与X和Y电极交叉的寻址电极设置在面对前基板的后基板的表面上。前基板上的X和Y电极形成维持电极对。该维持电极对由透明电极对形成,该透明电极对由例如铟锡氧化物(ITO)的材料构成,并且宽度较窄、由金属形成的总线电极被设置在透明电极对的底面上以减少线路电阻。该维持电极对可以仅由总线电极或透明电极形成。由X和Y电极组成的维持电极对以及交叉的寻址电极形成单位放电单元。
前电介质层和后电介质层分别布置在具有X和Y电极的前基板和具有寻址电极的后基板的各表面上。MgO保护层布置在前电介质层上,用于维持放电距离和防止放电单元之间电和光串扰的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上。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物质涂在间隔壁两侧和没有排布间隔壁的后电介质层上表面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等离子体显示板以下述方式工作。当选中放电单元时,给放电单元中的寻址电极和Y电极施加预定的电压,从而使得在两个电极之间寻址放电,然后在前电介质层上形成壁电荷。然后,当在X和Y电极之间施加预定电压时,由于两个电极之间的迁移壁电荷而在放电气体中发生维持放电、产生紫外线、并且通过紫外线激发的荧光物质显示图像。
然而,因为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非放电区域中没有布置总线电极,由于通过非放电区域渗透入该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外部光的反射,降低了对比度。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韩国专利公开No.2000-0009235中公开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使用了布置在维持电极对之问的光吸收反射膜。包括黑色材料的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放电单元之间。因此,因为外部光被非放电区域中的光吸收反射膜吸收,从而提高了对比度。然而,因为光吸收反射膜吸收放电空间发出的可见光,并且由于它是黑色,从而降低了亮度。随着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增加以进一步提高对比度,该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其具有不反射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外界光并有效地反射放电空间发出的可见光的光吸收反射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宽度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底面上;和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用于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的前电介质层。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
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优选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底面逐渐地增加。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优选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优选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中心线相同。
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为黑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宽度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由反射率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反射率高的材料组成,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上;和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用于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的前电介质层。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
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优选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底面逐渐地增加。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优选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优选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中心线相同。
该第一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包括从Ru、Mn、Ni、Cr、Fe和Co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包括TiO2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优选为黑色,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为白色。
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覆盖该维持电极对的前电介质层;和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前电介质层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宽度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底面上。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
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优选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底面逐渐地增加。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优选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优选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中心线相同。
该第一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包括从Ru、Mn、Ni、Cr、Fe和Co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包括TiO2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优选为黑色。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光吸收反射膜基蚀(undercut),使得底面宽度比与前基板接触的顶面宽度更窄,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和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用于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的前电介质层。
该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优选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当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是A、该光吸收反射膜顶面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该光吸收反射膜优选为单层光吸收反射膜基蚀,使得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是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逐渐地减小。
根据本发明还有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上部;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用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覆盖维持电极对的前电介质层;光吸收反射膜基蚀,使得与前电介质层接触的顶面的宽度比底面宽度窄,该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
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优选相对于前电介质层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当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是A、该光吸收反射膜的顶面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该光吸收反射膜优选为单层基蚀,使得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是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逐渐增加。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随后的详细说明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后,本发明更完全的价值及其许多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
图1是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的横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4是沿图3的线IV-IV的横截面图;
图5是图4的前基板的一种改进型的横截面图;
图6是根据(A-B)/Ax100的亮度和对比度变化的图表;
图7A和7B是图4的前基板的其它改进型的横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10A和10B是沿图9的线X-X的横截面图;
图11A和11B是图10A前基板的改进型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前基板的横截面图;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前基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板10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II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的横截面图。图2包括沿前基板的线II-II的横截面图和沿后基板的线II-II旋转90°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和2,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板10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前基板11和面对前基板11的后基板21。成对的X电极13和Y电极14设置在前基板11上,与X电极13和Y电极14交叉的寻址电极22设置在面对前基板11的后基板21的表面上。前基板11上的X电极13和Y电极14形成维持电极对12。如图1所示,维持电极对12布置成由例如铟锡氧化物(ITO)的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对,宽度较窄由金属制成的总线电极15设置在透明电极对的底面上以减少线路电阻。而且,该维持电极对12可以仅由总线电极或透明电极形成。由X电极13和Y电极14组成的维持电极对12以及交叉的寻址电极22形成单位放电单元。
前电介质层16和后电介质层26分别布置在具有X电极13和Y电极14的前基板11和具有寻址电极22的后基板21的各个表面上。MgO保护层17布置在前电介质层16上,维持放电距离和防止放电单元之间的电和光串扰的多个间隔壁27布置在后电介质层26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彩色荧光物质28涂覆在间隔壁27两侧和没有布置间隔壁27的后电介质层26的顶面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等离子体显示板以下述方式工作。当选中放电单元时,给放电单元中的寻址电极22和Y电极14施加预定的电压,从而在两个电极22和14之间寻址放电,然后,在前电介质层16上充入壁电荷。然后,在X电极13和Y电极14之间施加预定电压时,通过两个电极13和14之间的迁移壁电荷而在放电气体中发生维持放电,从而产生紫外线,并且通过紫外线激发的荧光物质28显示图像。
然而,因为在等离子体显示板10的非放电区域中没有布置总线电极15,由于通过非放电区域透过该等离子体显示板10的外部光的反射,从而降低了对比度。
现在将参考示出了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附图更加完全地说明本发明。与图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表示相似的元件。
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包括前基板111、由X电极113和Y电极114组成的维持电极对112、前电介质层116、后基板21、寻址电极22、后电介质层26、间隔壁27、和荧光物质28。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可以包括保护层117。
产生寻址放电并具有预定图案例如条纹图案的寻址电极22设置在后基板21的侧面上。寻址电极22被后电介质层26覆盖。限定放电单元并防止单元之间充电电子串扰的间隔壁27被设置在后电介质层26上。该间隔壁27布置成与寻址电极22平行,或者可以通过形成第二间隔壁(未示出)而与第一间隔壁(未示出)和寻址电极22交叉布置。该荧光物质28涂覆在间隔壁27侧面和后电介质层26的不与间隔壁27对应的顶面上。
在前基板111的底面上,在每个单位放电单元中布置由产生维持放电的X电极113和Y电极114组成的多个维持电极对112。在图3中,总线电极115布置在维持电极对112的底面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且可以省略总线电极115,或者总线电极115可以是代替X电极113和Y电极114的维持电极对112。维持电极对112和总线电极115被前电介质层116覆盖。
光吸收反射膜150是布置在前基板111的底面L1上相邻维持电极对112之间。该光吸收反射膜150包括布置在前基板111底面上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底面上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具有不同的宽度。借助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更大宽度,通过吸收透过该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外界光来提高对比度。借助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宽度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宽度之间的差别,通过减少光吸收反射膜150对可见光的吸收来提高亮度。
优选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布置成具有级差,这是因为呈上述形状的光吸收反射膜150提高亮度,而且还可以容易地制造。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当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宽度较窄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宽度较宽时,制造光吸收反射膜150的方法包括,在前基板111的底面L1上形成具有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宽度的单体光吸收反射膜,然后基蚀底部。该基蚀部分成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没有基蚀部分成为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从而容易形成具有不同宽度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
如图4所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宽度可以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宽度更狭窄。透过该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外界光被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吸收,从而提高了对比度。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之间的宽度差减少了光吸收反射膜150吸收的可见光的量,从而提高了亮度。
与上述不同,如图5所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宽度可以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宽度更宽。透过该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外界光可以被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宽度吸收,从而提高对比度,而且通过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之间的间隔减少了放电空间产生的可见光的吸收量,从而提高了亮度。
当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之间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参考图6,(A-B)/A×100表示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之间的宽度差,并且表示(A-B)/A×100的值与亮度成正比、与对比度成反比。当(A-B)/A×100的值为零时,即,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的宽度相等时,亮度是800cd/m2,对比度是1000∶1。随着(A-B)/A×100的值增加,亮度逐渐地提高,而对比度系数(contrast rate)逐渐减小。然而,当(A-B)/A×100的值变成大于70时,亮度的增加率减小,而对比度系数急速增加。所以(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可以在对比度系数维持在900∶1的同时提高亮度。
优选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的中心线相同,因为当中心线相同时,在各个放电单元中的对比度和亮度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如图7A所示,光吸收反射膜150的宽度可以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顶面151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底面152逐渐增加,或如图7B所示,可以是逐渐减小的形状。无论如何,在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之间,较宽的膜主要用于吸收外界光,并且通过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之间宽度的差值形成的间隔,减少了对放电单元发射的可见光的吸收,从而维持了良好的对比度和亮度。
光吸收反射膜150的侧面相对于前基板111的底面L1有约5-80°的倾角,而且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中较大的宽度是A、较小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光吸收反射膜150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顶面151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底面152逐渐增加,则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的最大宽度变为A,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的最小宽度变为B。
优选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150b的中心线相同并且是黑色,因为黑色可以吸收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外界光。所以,可以维持高对比度。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200的透视图;没有介绍后基板21、寻址电极22、后电介质层26、间隔壁27和荧光物质28,这是因为他们的结构和作用与在图3中相同,还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8,等离子体显示板200包括前基板211、由X电极213和Y电极214组成的维持电极对212以及前电介质层216。提供保护层217。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而且本发明还包括没有保护层的等离子体显示板200。总线电极215布置在维持电极对212的底面上,但是该总线电极215可以省略或者维持电极对212可以仅由总线电极215形成。
光吸收反射膜250布置在两个相邻的维持电极对212之间。该光吸收反射膜250包括布置在前基板211底面L1上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底面上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
优选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具有不同的宽度。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200的外界光可以被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中宽度较大的吸收,从而提高对比度,并且通过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的宽度差形成的间隔减少了对放电空间发射出的可见光的吸收,从而提高亮度。
为了进一步地通过光吸收反射膜250反射可见光,优选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具有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更高的反射率,这是因为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设置得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更接近于放电空间,换言之,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离外部更远。如果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具有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更高的反射率,就可以增加从放电空间发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可以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如图4所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的宽度可以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的宽度更狭窄。可选择地,如图5所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的宽度可以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的宽度更宽。采用这种方式,等离子体显示板200亮度提高得比采用没有级差的光吸收反射膜250更多。可以通过基蚀形成光吸收反射膜250。
如图4和5所示,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中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随着(A-B)/A×100的值增加,亮度提高,但对比度降低,并且当(A-B)/A×100的值超过70时,对比度系数急速地降低,导致该等离子体显示板200的性能下降。
根据图7A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吸收反射膜250的宽度可以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的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的底面逐渐地增加,或者可以如图7B所示的光吸收反射膜150那样逐渐地减小。因为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中宽度较宽的那个光吸收反射膜吸收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200的外界光,从而提高了对比度,而且因为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宽度差之间形成的间隔,使得对荧光物质28发射的可见光的吸收减少,因此提高了亮度,从而维持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通过基蚀可以形成图7B所示的光吸收反射膜250。
光吸收反射膜250的侧面相对于前基板211的底面具有大约5-80°的倾角,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中更宽的宽度是A、更窄的宽度是B时,则优选(A-B)/A×100的值在5-7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光吸收反射膜250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的顶面251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的底面252逐渐增加,则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的最大宽度变为A,第-光吸收反射膜250a的最小宽度变为B。
优选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的中心线相同,这是因为当中心线相同时,在各个放电单元中的对比度和亮度保持一致。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包括从Ru、Mn、Ni、Cr、Fe和Co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优选包括TiO2。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优选包括其含量占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总重量的2-80wt%范围内的Ru、Mn、Ni、Cr、Fe和Co的氧化物,其亮度高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包括其含量占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总重量的2-98wt%范围内的TiO2
此外,第一光吸收反射膜250a优选为黑色,以提高光吸收率,并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优选为白色,以提高光反射率。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300的透视图。未示出后基板21、寻址电极22、后电介质层26、间隔壁27和荧光物质28,这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和作用与图3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相同,还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9,等离子体显示板300包括前基板311、由X电极313和Y电极314组成的维持电极对312以及前电介质层316。总线电极315布置在维持电极对312的底面上。然而,可以省略总线电极315,或者维持电极对312可以仅由总线电极315形成。
光吸收反射膜350布置在前电介质层316的底面上。在图9中,光吸收反射膜350布置在前电介质层316的底面L2上。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以在前电介质层316的底面L2上布置保护层(未示出),并可以在该保护层的底面上布置光吸收反射膜350,或者可选择地,可以在前电介质层316的底面L2上布置光吸收反射膜350,并可以用保护层(未示出)覆盖该光吸收反射膜350。
该光吸收反射膜350包括布置在前电介质层316底面L2上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底面上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具有不同的宽度。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300的外界光可以被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的较大宽度的那个光吸收反射膜吸收,从而提高对比度,并且通过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a和250b之间的宽度差形成的间隔,减少了对放电空间发射出的可见光的吸收比率,从而提高亮度并且保持高对比度和亮度。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可以形成为具有级差的梯级形。如图10A和10B所示,当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更狭窄时,光吸收反射膜350的制造就很简单。也就是说,在前电介质层316的底面上布置其宽度与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相同的单体光吸收反射膜350,并且基蚀其底面。该基蚀部分成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并且没有基蚀的部分成为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这样,可以轻易地形成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
如图10A所示,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的宽度可能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的宽度更狭窄。透过该等离子体显示板300的外界光可以被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吸收,从而得到良好的对比度系数,而且通过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之间的宽度差形成的间隔减少了对放电空间产生的可见光的吸收量,从而提高了亮度。
另一方面,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可能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更宽。可以通过吸收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300的外界光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来提高对比度系数,而且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之间的宽度差形成的减少对放电空间产生的可见光的吸收的间隔,来提高亮度。
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如图6所示,(A-B)/A×100的值与亮度成正比,而与对比度成反比,换言之,随着(A-B)/A×100的值增加,亮度提高,但对比度降低,并且当(A-B)/A×100的值超过70时,对比度系数相对于提高的亮度来讲急速地降低。
优选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的中心线相同,这是因为当中心线相同时,在各个放电单元中的对比度和亮度可以保持一致。
如图11A所示,光吸收反射膜350的宽度可以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的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的底面逐渐增加,或如图11B所示,可以逐渐地减小。因为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的宽度较宽的那个光吸收反射膜吸收从外部透过的外界光,所以等离子体显示板300可以维持良好的对比度,而且因为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的宽度差之间形成的间隔使得对荧光物质28发射的可见光的吸收减少,从而提高亮度,因此维持了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
光吸收反射膜350的侧面相对于前电介质层316的顶面L2具有大约5-80°的倾角,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中较宽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如果光吸收反射膜350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的顶面351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的底面352逐渐增加,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的最大宽度变为A,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的最小宽度变为B。优选通过基蚀形成图11A所示的光吸收反射膜350。
优选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的中心线相同,因为当中心线相同时,在各个放电单元中的对比度和亮度可以保持一致。
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350b优选用同样的材料形成并且是黑色的,从而通过吸收外部的入射光而维持高对比度系数。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400的透视图。未示出后基板21、寻址电极22、后电介质层26、间隔壁27和荧光物质28,因为它们的结构和作用与图3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相同,还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2,等离子体显示板400包括前基板411、由X电极413和Y电极414组成的维持电极对412以及前电介质层416。在图12中,光吸收反射膜450布置在前电介质层416的底面L2上。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在前电介质层416的底面L2上布置保护层(未示出),并且可以在保护层上布置光吸收反射膜450。可选择地,可以在前电介质层416的底面L2上布置光吸收反射膜450,并且保护层可以覆盖该光吸收反射膜450。另外,总线电极315布置在透明电极对413和414的底面上。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维持电极对312可以仅由总线电极315形成。
光吸收反射膜450布置在两个维持电极对412之间。光吸收反射膜450包括布置在前电介质层416下面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堆叠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上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具有不同的宽度。通过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的较大的宽度吸收透过该等离子体显示板400的外界光来提高对比度。还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450b之间的宽度差形成的间隔来减少对放电空间发射的可见光的吸收,从而提高亮度。
为了进一步地通过光吸收反射膜450反射该可见光,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优选具有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更高的反射率。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设置得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更接近于放电空间。如果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具有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更高的反射率,就可以提高从放电空间发射的可见光的反射率。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可以形成为具有级差的梯级形。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宽度可以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的宽度更狭窄。可选择地,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宽度可以比如图5所示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250b的宽度更宽。结果,在宽度差形成的间隔中,减少了光吸收反射膜450吸收的光。因此,可以通过用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光反射率更高的材料形成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以及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450b之间的级差,从而可以提高亮度。
如图4和5所示,当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中的较大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如图6所示,随着(A-B)/A×100的值增加,亮度提高,但对比度降低,并且当(A-B)/A×100的值超过70时,对比度系数急速地降低。
而且,正如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采用的光吸收反射膜150一样,光吸收反射膜450可以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顶面451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的底面452逐渐地增加,或者可选择地,可以如图7B所示的光吸收反射膜150那样逐渐地减小。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450B的两个宽度中较大的那个光吸收反射膜吸收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400的外界光,由此,维持良好的对比度系数,并且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450b的宽度之间的差形成的间隔减少了对放电空间发射出的可见光的吸收,从而提高亮度。
光吸收反射膜450的侧面相对于前电介质层416具有大约5-80°的倾角,而且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450b中较宽的宽度是A、较窄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光吸收反射膜450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顶面451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的底面152逐渐增加,则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的最大宽度变为A,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最小宽度变为B。
优选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和450b的中心线相同,因为当中心线相同时,在各个放电单元中的对比度和亮度可以保持一致。
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包括从Ru、Mn、Ni、Cr、Fe和Co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a优选包括TiO2。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优选包括其含量占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总重量的2-80wt%范围的Ru、Mn、Ni、Cr、Fe和Co的氧化物,其亮度高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包括其含量占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总重量的2-98wt%范围的TiO2
此外,第一光吸收反射膜450a优选为黑色,以提高光吸收率,并且第二光吸收反射膜450b优选为白色,以提高光反射率。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500的横截面图。参考图13,光吸收反射膜550布置在前基板511的底面L1上,而且通过基蚀使得光吸收反射膜550的与前基板511接触的顶面551比底面552更窄。因为其它元件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元件相同,所以除了光吸收反射膜550之外,省略了对其它元件的详细说明。
可以在形成光吸收反射膜550的过程中进行基蚀。也就是说,在形成光吸收反射膜550时,进行曝光工艺。在曝光时,从光吸收反射膜550的底面552开始发生桥接反应。因为在光吸收反射膜550的底面552进行了充分的桥接反应,所以在桥接反应之后的蚀刻或显影过程中蚀刻液或显影液的渗透就很小。另一方面,因为对底面551没有充分的桥接反应,所以在蚀刻或显影过程中导致对光吸收反射膜550顶面的蚀刻液或显影液的高渗透。
因此,因为蚀刻液或显影液对顶面551的渗透程度大于对光吸收反射膜550底面552的渗透程度,所以形成从底面552到顶面551的反梯级形的基蚀。也就是说,形成了顶面宽度更窄而底面宽度更宽的光吸收反射膜550。可以在蚀刻或显影期间控制基蚀量。
通过控制在形成光吸收反射膜550期间的基蚀量,可以容易地控制顶面551的宽度使其比底面52更窄。
光吸收反射膜550侧面相对于前基板511顶面L1具有大约5-80°的倾角a1,而且当底面552为A、顶面551为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该光吸收反射膜550可以形成为层的堆叠体。也就是说,如果该等离子体显示板500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200相同,前基板511上淀积第一光吸收反射膜550a之后,然后,通过淀积反射率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550a更高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550b,可以将光吸收反射膜550形成为基蚀。
可选择地,如图13所示,如果光吸收反射膜550形成为单层,它可以是从底面552到顶面551逐渐增加的基蚀。也就是说,如果该光吸收反射膜150被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那么第一光吸收反射膜1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150b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了工艺方便,该光吸收反射膜可以形成为单层并基蚀。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600中采用的光吸收反射膜650的横截面图。光吸收反射膜650布置在前电介质层616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612之间,并且通过基蚀形成的与前电介质层616接触的顶面651的宽度比底面652的宽度更窄。除了光吸收反射膜650之外,因为等离子体显示板600的元件与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所用的元件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而且,因为形成基蚀的工艺与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500中采用的形成光吸收反射膜550的工艺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优选地,光吸收反射膜650的侧面相对于前电介质层616的底面L2具有大约5-80°的倾角a2,而且,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650a和650b中较大的宽度为A、较窄的宽度为B时,(A-B)/A×100的值优选在5-70的范围内。
当光吸收反射膜650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400中采用的光吸收反射膜450相同时,优选其由多层形成。然而,当光吸收反射膜650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300中采用的光吸收反射膜350相同时,第一光吸收反射膜350a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350b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为了工艺方便,该光吸收反射膜可以形成为单层并基蚀。
根据本发明,具有上述结构、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板非放电区域中的光吸收反射膜提供足够的宽度来吸收从外部透过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外界光,并且提供对由放电空间发射的可见光的高的反射率,因此在保持良好对比度的同时提高亮度。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具体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如随后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26)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后基板;
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
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
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
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
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
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
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上;和
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用于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的前电介质层,
其中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最长的宽度是A、最短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在5-70的范围内。
2.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
3.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底面逐渐地增加。
4.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
5.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中心线相同。
6.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为黑色。
7.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后基板;
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
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
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
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
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
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
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由比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反射率高的材料组成,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上;和
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用于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的前电介质层,
其中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最长的宽度是A、最短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在5-70的范围内。
8.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
9.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底面逐渐地增加。
10.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
11.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中心线相同。
12.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包括从Ru、Mn、Ni、Cr、Fe和Co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包括TiO2
13.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为黑色,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为白色。
14.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后基板;
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
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
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
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
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
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
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覆盖该维持电极对的前电介质层;和
光吸收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前电介质层底面上的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的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其宽度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不同的第二光吸收反射膜,该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第一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上,
其中当第一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最长的宽度是A、最短的宽度是B时,(A-B)/A×100的值在5-70的范围内。
15.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布置成具有级差的梯级形。
16.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从第一光吸收反射膜顶面到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底面逐渐增加。
17.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相对于该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
18.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的中心线相同。
19.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包括从Ru、Mn、Ni、Cr、Fe和Co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第二光吸收反射膜包括TiO2
20.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光吸收反射膜和第二光吸收反射膜为黑色。
2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后基板;
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
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
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
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
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
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
光吸收反射膜,其中与前基板接触的顶面的宽度比底面宽度更窄,该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和
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覆盖X和Y电极以及光吸收反射膜的前电介质层,
其中当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是A、光吸收反射膜顶面是B时,(A-B)/A×100的值在5-70的范围内。
22.权利要求2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相对于前基板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
23.权利要求2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是单层,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从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到所述光吸收反射膜的顶面逐渐减小。
24.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后基板;
布置在后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
布置在后基板上覆盖寻址电极的后电介质层;
用于限定放电单元的多个间隔壁,该多个间隔壁布置在后电介质层的上部;
用于涂覆放电单元内表面的荧光物质;
布置成面对后基板的前基板;
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由适于形成单位放电单元、与寻址电极交叉并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的X和Y电极组成;
布置在前基板底面上覆盖维持电极对的前电介质层;和
光吸收反射膜基蚀,使得与前电介质层接触的顶面宽度比底面宽度更窄,该光吸收反射膜布置在前基板的底面上相邻维持电极对之间,
其中当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是A、该光吸收反射膜的顶面是B时,(A-B)/A×100的值在5-70的范围内。
25.权利要求2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的侧面相对于该前电介质层的底面具有在5-80°范围内的倾角。
26.权利要求2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是单层,其中该光吸收反射膜的宽度从光吸收反射膜的顶面到所述光吸收反射膜的底面逐渐增加。
CN2004100921690A 2003-10-21 2004-10-21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41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73423/03 2003-10-21
KR73423/2003 2003-10-21
KR1020030073423A KR100669692B1 (ko) 2003-10-21 2003-10-21 높은 휘도 및 콘트라스트를 가진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1823A CN1641823A (zh) 2005-07-20
CN1641823B true CN1641823B (zh) 2010-04-28

Family

ID=34567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21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41823B (zh) 2003-10-21 2004-10-21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23819B2 (zh)
KR (1) KR100669692B1 (zh)
CN (1) CN16418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0854A (en) 1993-02-26 1999-06-08 Donnelly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polymeric solid films, manufactur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using such solid film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uch solid films and devices
US5668663A (en) * 1994-05-05 1997-09-16 Donnelly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mirrors and devices
US6891563B2 (en) * 1996-05-22 2005-05-10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US8294975B2 (en) 1997-08-25 2012-10-23 Donnelly Corporation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US6326613B1 (en) 1998-01-07 2001-12-04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interior mirror assembly adapted for containing a rain sensor
US6124886A (en) 1997-08-25 2000-09-26 Donnelly Corporation Modula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US6172613B1 (en) * 1998-02-18 2001-01-09 Donnelly Corporatio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vehicle information display
US8288711B2 (en) 1998-01-07 2012-10-16 Donnelly Corporation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system with forwardly-viewing camera and a control
US6690268B2 (en) 2000-03-02 2004-02-10 Donnelly Corporation Video mirror systems incorporating an accessory module
US6445287B1 (en) 2000-02-28 2002-09-03 Donnelly Corporation Tire inflation ass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US6329925B1 (en) * 1999-11-24 2001-12-11 Donnelly Corporatio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added feature modular display
US6477464B2 (en) 2000-03-09 2002-11-05 Donnelly Corporation Complete mirror-based global-positioning system (GPS) navigation solution
US6693517B2 (en) 2000-04-21 2004-02-17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with vehicle accessories and occupants
US7167796B2 (en) 2000-03-09 2007-01-23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a telematics system
US7195381B2 (en) 2001-01-23 2007-03-27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interior LED lighting system
US7370983B2 (en) * 2000-03-02 2008-05-13 Donnelly Corporation Interior mirror assembly with display
WO2004058540A2 (en) * 2002-12-20 2004-07-15 Donnelly Corporation Accessory system for vehicle
US7581859B2 (en) 2005-09-14 2009-09-01 Donnelly Corp. Display device for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US7255451B2 (en) 2002-09-20 2007-08-14 Donnelly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mirror cell
US6918674B2 (en) 2002-05-03 2005-07-19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system
EP1514246A4 (en) 2002-06-06 2008-04-16 Donnelly Corp COMPASS INTERIOR COURTESY MIRROR SYSTEM
US7329013B2 (en) * 2002-06-06 2008-02-12 Donnelly Corporation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system with compass
US7274501B2 (en) * 2002-09-20 2007-09-25 Donnelly Corporation Mirror reflective element assembly
US7310177B2 (en) 2002-09-20 2007-12-18 Donnelly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reflective element assembly
US7446924B2 (en) * 2003-10-02 2008-11-04 Donnelly Corporation Mirror reflective element assembly inclu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US7308341B2 (en) 2003-10-14 2007-12-11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26749B2 (en) 2005-05-16 2009-12-01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with indicia at reflective element
KR100637242B1 (ko) * 2005-08-29 2006-10-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EP1949666B1 (en) 2005-11-01 2013-07-17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with display
KR100768198B1 (ko) * 2005-12-30 2007-10-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EP1860677B1 (en) * 2006-05-22 2012-12-12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20080016306A (ko) * 2006-08-18 2008-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78453B1 (ko) * 2006-11-09 2007-1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79470B1 (ko) * 2007-03-19 2009-01-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4591478B2 (ja) * 2007-05-28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8154418B2 (en) 2008-03-31 2012-04-10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system
JP2010093068A (ja) * 2008-10-08 2010-04-22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87144B2 (en) 2008-10-16 2016-11-08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Interior mirror assembly with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7279B2 (ja) 1988-11-30 1999-07-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JP3259253B2 (ja) * 1990-11-28 2002-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型表示装置の階調駆動方法及び階調駆動装置
US6097357A (en) * 1990-11-28 2000-08-01 Fujitsu Limited Full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EP0764931B1 (en) * 1991-12-20 1999-07-28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EP0554172B1 (en) * 1992-01-28 1998-04-29 Fujitsu Limited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3025598B2 (ja) * 1993-04-30 2000-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JP2891280B2 (ja) * 1993-12-10 199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3163563B2 (ja) * 1995-08-25 2001-05-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45183B2 (ja) 1995-10-20 1999-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ガス放電パネル
JPH09245627A (ja) * 1996-03-07 1997-09-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ガス放電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3625007B2 (ja) * 1997-03-28 2005-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H10312754A (ja) * 1997-05-13 1998-11-24 Kyocera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の電極保護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9039365A1 (fr) * 1998-02-02 1999-08-0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anneau d'affichage a plasma a decharges superficielles
JPH11339670A (ja) * 1998-05-29 199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24587B2 (ja) * 1998-06-18 2003-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4030685B2 (ja) 1999-07-30 2008-01-09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10039032A (ko) * 1999-10-28 2001-05-15 김영남 플라즈마 표시패널의 전면 기판 제조방법
KR100364696B1 (ko) 1999-10-28 200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조와 그 구동방법
JP2001325888A (ja) 2000-03-09 2001-11-22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31619A (ja) 2000-05-19 2001-11-30 Initia Consulting Inc 人材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人材管理方法
DE10042427A1 (de) * 2000-08-30 2002-03-14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Plasmabildschirm mit verbessertem Kontrast
JP2002170493A (ja) * 2000-11-29 2002-06-14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3203570A (ja) * 2001-12-28 2003-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4031287A (ja) * 2002-06-28 2004-0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500094B2 (ja) * 2004-04-27 2010-07-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85034A 2001.07.06
JP特开2002-170493A 2002.06.14
JP特开平10-269951A 1998.10.09
JP特开平10-312754A 1998.11.24
JP特开平9-245627A 1997.09.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38190A (ko) 2005-04-27
US7323819B2 (en) 2008-01-29
CN1641823A (zh) 2005-07-20
KR100669692B1 (ko) 2007-01-16
US20050104518A1 (en) 2005-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1823B (zh) 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US7504776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714508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enhanced bus electrode alignment
US20080048564A1 (en)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structure
JP3270511B2 (ja)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20050162087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50285527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3555469B2 (ja) ガス放電型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EP1601000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271540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bus electrodes having light-absorbing por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7538492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524595C (zh) 等离子显示板
KR10032207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3723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5906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9990020133A (ko) 플라즈마 표시소자
US7205720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9225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전사필름과 이를 이용하여제작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6590339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525250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80100216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60197448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70029909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030081586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70228972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1